孤獨對人體的傷害,竟等同於1天抽15根菸?
(有中文版!)
在全球疫情的衝擊之下,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不得不拉開。在線上模式飛速發展的同時,卻有許多人身心出了狀況。這本書似乎面對這個趨勢而寫,但其實身為經濟學者的作者,指出結構化所造成的孤獨早在疫情之前,已經發酵了一個世紀。特別是在1970年代,新自由經濟主義的興起,讓世界的價值觀趨向由市場經濟來決定。看似標榜著自由,但鼓吹個人主義的另一面,卻不知不覺得犧牲了社群的價值,以及金錢無法衡量的一些事物。
作者說明孤獨並不只是一個人單身或獨居的狀態,其實那與內心的孤獨感並不一定是相關的。這裡說的孤獨更廣義的事即便身旁有人卻感受不到連結,或甚至在一個環境當中沒有歸屬感,以及渺小無力無法參與在社會或者是工作場合中的那種無力。作者不能免俗的在一開始用許多人甚至是動物的實驗,說明這樣的孤獨感對身體的傷害,以及習慣於孤獨狀態的人,在面對他人時,反而不知如何應對。甚至會有杯弓蛇影的自我防衛攻擊傾向。書本前段講到現在很多民粹政治的現象,以及這些現象如何吸引顧感到孤獨者的支持。我個人是覺得他雖然努力平衡報導,但不免對某些政治人物有比較強烈的批判。
但書本後半部有幾個點我覺得還不錯。首先是她論述關於居住環境以及工作職場,因著租賃或甚至共享經濟的形式興起,副作用就是讓人沒有歸屬感。而沒有歸屬感的背後自然就不會輕易承擔社群責任 (畢竟身邊的人一直來去,投入情感太過消耗)。過去社會中有一些社群是能夠讓社會不同階級的人,站在同一個平等的位置上互動。例如以前的社區公園或圖書館,學校的義務教育,服兵役的經驗,甚至是西方社會當中的教堂。但自由經濟主義,讓其中一些變成階級化。而新冠疫情的衝擊,更是影響到人們聚集的意願。如何重新建立這種拋開階級的社群體,是一個值得思考的議題。
另外一點是作者用一章說明 The Digital Whip ("數位鞭打")。在許多共享平台上,人力成為手機上點選就可以得到的服務,而一些企業當中更是用所謂的數位化管理監視員工的一舉一動,名義上是為了他們的健康和給予工作反饋,但更多時候是為了效率最佳化。當車隊司機從休息時間可以一起用餐的同事,變成相互競爭的外送員。當人的價值是幾顆星的評等,那種無助和焦慮感都是以前未能想像的。作者很務實的說到,自動化以及線上化這些趨勢銳不可擋,也的確為一些人帶來新的賺錢管道。但是如果對其中的工作者保護不足,最終社會仍然要附上不小的代價。
在與病毒共存的零接觸時代中,要如何對抗孤獨的魔咒?民主社會中除了手上那一票的力量之外,其實不要小看我們每一個人身邊可以做的小事。這當中包括對陌生人微笑,向給與服務的人誠摯說謝謝,與家人朋友在一起時不要拿出手機,在自己所在的社群當中有意識的承擔更多,等等。我們的歸屬感,不是來自於品牌忠誠度或者是消費,而是來自於你親自參與建造的。
畢竟,社群只能建立 不能用錢堆積。
"We need to recast ourselves from consumers to citizens, from takers to givers, from casual observers to active participants... this is about taking opportunities to exercise our listening skills whether in the context of work our family lives or in our friendships. It's about accepting sometimes what's best for the collective, is not what's in our own immediate self-interest "
(我們需要重新定位自己,從消費者變成公民,從接受者變成給予者,從旁觀者變成積極參與,....我們需要把握機會,在工作中,家庭生活,以及朋友當中,主動操練傾聽的能力。同時這也是關乎我們要學習接受對於大家整體最好的選擇,有時候不見得是對我們個人立即有好處的)
📚延伸閱讀📚
📘“Tribe: On homecoming and belonging" 找尋部落的歸屬感
https://dushuyizhi.net/tribe-on-homecoming-and-belonging/
📙“Resilience Thinking" 向大自然學習韌性與永續思維,回想起其中我整理的第6和第9點,我們對於社群中無形的價值必須重新看重
https://dushuyizhi.net/resilience-thinking/
📗"The Value of Everything" 萬物的價值-- 當我們用金錢衡量一切,那些難以承受的副作用誰來抗?
https://dushuyizhi.net/the-value-of-everything/
全文與中文版連結在部落格中👇👇👇
https://dushuyizhi.net/the-lonely-century/
#TheLonelyCentury #NoreenaHertz #ContactlessAge #Community #孤獨世紀 #無接觸世代 #社群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萬的網紅陳寗 NingSelect,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NOW! 成為陳寗頻道的會員並獲得獎勵:https://lihi1.com/ZT8bZ 陳寗嚴選 iPad Pro/iPhone 保貼:https://lihi1.cc/VnHIF 陳寗嚴選兩聲道音響:https://lihi1.com/2ecL7 陳寗嚴選抗菌靜電濾網/防潑水抗菌強化膜:https...
家人共享定位 在 遠見雜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私立技職科大,靠「它」撼動國立科大鐵板!】
「台灣最佳大學排行榜」開辦以來,
歷屆技職榜前段班都是國立科大。
今年 #明志科技大學 一舉奪下第四名,
打破國立科大盤踞多年的板塊,
明志科大校長 #劉祖華 是如何做到的?
https://bit.ly/3qIhFhu
#2021遠見最佳大學排行榜 #高教趨勢 #特色大學
===============================
【45折輕鬆煮】與家人共享健康生活
訂《遠見》加《遠見行動誌》再贈《arlink小白同學氣炸鍋》👉https://lihi1.com/ow42n
家人共享定位 在 Lara的多語繪本世界-英俄日德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成人師訓班 #共學 #家長 #老師 #提升國際觀
這兩天聽到一位媽咪說了一句話『 #我想要成為有影響力的人 』, 當下看到這則留言的時候, 很認真的回想誒我也曾經對我自己說過這句話。因為當初有這個想法植於心中, 默默地, 在很多事情尤其是教學的路上, 就會一直朝著這個方向前進...
.
這一年來Lara陸續接受過了幾次podcast的訪問, 都有問到為什麼會開始從事教育這一行。我的回答始終如一:為了小孩、為了找到自己。
.
為了小孩, 起心動念很單純, 因為我們的家人分散在世界不同的地方, 在俄羅斯的奶奶、在美國的阿嬤、在日本的姑婆、在中國(當時)工作的爸爸...把在世界各地的家人都連結在一起, 認識文化成了跟生活連結的開始~讓孩子從小就站在世界的高度看世界, 成了我的動機
.
為了自己, 曾經是事業心很重的外派人員, 工作到要生的前一天還是放不下...在過了兩個月的產假後毅然決然辭職當全職媽媽, 兩胎都親餵到三歲, 終於在尿布換到不見天日的三年後...忍不住想要填補心中的一塊空洞 - 自我....但是放不下孩子, 左思右想, 終於把自己的專長跟孩子的生活作結合, 開始了 #Lara的多語繪本世界英俄日德 的課程, 用不同的語言說故事給孩子聽、介紹世界文化。這是支持我自己的動力!
.
基於這兩個動機跟動力, Lara的教學始終如一的原則就是:
#每個學生都當成是我自己的小孩來教
.
每個班孩子們最愛的活動都是 #神秘袋抽動物 遊戲的橋段, 通常第一次摸到的家長們都會說, “老師~你這個動物模型很貴耶!” 然後我就會說:“媽咪很識貨喔~” 一整袋動物模型的成本應該已經是5,6 張小朋友跑不掉, 但是為什麼Lara會用這樣仿真的模型呢?因為, 我希望我的孩子對動物的第一次接觸就能盡量接近真實, 所以我選擇了完全按照等比例縮小、連腳底細節都不放過的英國MojoFun模型, 我只給學生我給自己孩子用到!
.
有跟我上過課的家長應該就知道我的風格, 我對於孩子們的每一個發問都很重視, 就跟我回答我們家小孩無數個為什麼的問題一樣, 無論他們的問題是什麼、無論答案是什麼, 都是真心的認可與引導, 從來不會去否定, 唯一會讓我肅起臉面來的就是尊重這件事。如果不尊重同學、爸媽或是自己 (好像在我的課堂上沒有學生表現出不尊重Lara老師的..XDD ) 就會被我嚴格的糾正, 但是正因為我把每個人都當成是自己的孩子, 所以沒有孩子會在這個過程中感到受傷(有的話...請告訴我!)反而會再一次又一次的經驗當中學習到如何與人相處。
.
我想當老師的, 很重要的一個特質就是 #OpenMinded , 不是表面上的, 而是真心能用開放性的態度去面對每一位孩子、每一位家長、每一件事情。要做到這個, #老師也需要被同等接受。Lara的家長們真的都很放手讓我去安排課程, 做不同的嘗試、甚至很常被我cue來當學生, 也都非常配合!這是一件何等重要的事啊~課堂上不只是學生應該被鼓勵, 老師這個角色也是很需要被鼓舞跟信任的! 這樣才能有良性的循環, Lara很幸運, 每個班級甚至每一次的工作坊活動, 都能得到家長們的信任。
.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以及學生數量的增加, Lara的教學也找到了自己的定位。 尤其在這一年多來, 除了上述的起心動念外, 我開始有了一種使命感, 其實很單純的就是 #想要成為有影響力的人對世界有幫助
這句話聽起來有點教科書的制式化, 但是在教學的過程中, 每次見證到因為我們的一堂課, 就能種下一棵良善的種子在孩子的心中, 看到他們的發芽、成長, 那種感動與成就感, 每每成就了我的每一天。
.
#5歲就要懂的國際觀 真的不只是一句宣傳標語而已~當孩子們因為看到從海龜的鼻孔中抽出的吸管而落淚、這份保育的種子, 已經種下; 當孩子們聽到伊朗有女孩必須扮成男裝才能去看球賽, 最後卻被判刑而自焚, 男女平權概念已經開始發展; 當孩子們從繪本故事裡知道耶路撒冷這個千年古城卻在以巴衝突中爭吵不已的時候, 世界觀以逐步形成.....
.
#一個人的力量有限需要團隊的力量倍增
備課對我來說, 是一種享受, 因為它讓我對世界更貼近。上課對我來說, 是一種充電, 因為孩子們的反饋讓我元氣十足💪
我想把這樣的感動, 傳遞給即將或是正在從事教育的妳/你
我想把這樣的影響力, 無限擴充, 倍速擴散
.
❓誰適合參加 Lara的師訓班?
🎯線上老師, 有自己的專長科目, 但是想要擴充教學的廣度
🎯實習教師, 有教學經驗, 需要明確的方向與輔導
🎯共學家長, 認同Lara的教育理念, 想要自己跟孩子共學
.
師訓內容?
✅須參與Lara現有課程(一個月2~3堂), 一方面能同步獲得知識內容, 二方面能實際觀察到學生的反應並且一起互動。
✅一個月一次的課綱討論, 針對備課的概念與方向模擬, 說明課程簡報背後的根據與理由
✅模擬課綱, 將自己的專業課程結合 #國際觀 的概念對其他同學做教學模擬, 互相討論精進
.
成為師訓學員的好處?
🎁加入教學群組, 成為我的同溫層!
🎁教學資源共享:Lara會將我看到有趣實用的國外教學資源分享給師訓學員;
🎁隨時線上協助:在準備課綱簡報的過程, 隨時都可以提問, Lara會針對個別學員的課綱引導跟討論, 功課做越多的學員, 得到的就越多!
🎁結業後可選擇成為Lara的種子老師團隊, 我幫你開課!
🎁或是也可以將教學應用在自己的專業領域上, 未來保持可能的合作模式。
.
Lara的師訓不會給一個教學模板或是技巧, 我希望能讓更多的孩子在不同的環境中, 都能得到更開放性的引導、讓道理取代規定、讓自由思緒取代一言堂~
.
📅師訓一期的時間為半年。第一期將於2021.8.17開課。
有興趣者請底下留言或是私訊粉專
.
**********
Lara之前在 #生活中培養國際觀 的講座中有提到, 日本的管理學大師大前研一給『國際觀』下的定義是:
.
#知道世界發生什麼事情, 並且對這些事情有提出自己觀點的能力。
要能提出觀點, 不是在高中或是大學畢業後一夜之間就能提出觀點的。需要從『觀察』、『認識』、『瞭解』、『思考』、『表達』, 一點一滴累積而來的。#提出觀點的能力就從現在開始!
.
*********
想跟我們一起培養提出觀點的能力?
***********************
#安心外包國際觀給LARA ✍️✍️
.
🔥成人師訓|週三 ⏰21:00~22:30 線上zoom
💡5~8歲 |每週五 ⏰16:30~17:30 (芝山/線上zoom)
💡8~12歲|隔週六 ⏰10:30~12:00 (行天宮/線上zoom)
💡8~成人|隔週六 ⏰19:00~20:30 線上zoom
.
***********************
報名表格 👇👇
https://yeslara.com/2021報名表
********************************
✍️週六線上課介紹
https://yeslara.com/online2
🎯線上課精華_國際新聞篇
https://yeslara.com/202106_線上課_國際新聞篇
家人共享定位 在 陳寗 NingSelect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NOW! 成為陳寗頻道的會員並獲得獎勵:https://lihi1.com/ZT8bZ
陳寗嚴選 iPad Pro/iPhone 保貼:https://lihi1.cc/VnHIF
陳寗嚴選兩聲道音響:https://lihi1.com/2ecL7
陳寗嚴選抗菌靜電濾網/防潑水抗菌強化膜:https://lihi1.cc/x7Sse
──────
2020 Apple Watch 選購分析:https://youtu.be/njjyQbMNz18
蘋果 2020 秋季發表會提出 Apple Watch 兩個更新,分別是 Apple Watch Series 6 及 Apple Watch SE,看似就是又賣一顆錶,但其中的商機和佈局野心,絲毫不輸當年顛覆世界的 iPhone!基本功能幫大家列出來,至於影響整個產業的蘋果策略佈局與市場分析,詳細的解說就看影片囉~
Apple Watch Series 6:
在健康檢測上有大幅進展,新增血氧濃度偵測功能,靠計算血液顏色來判讀血液含氧量。單次監測 15 秒即可取得數值並在背景存取。
新增「家人共享」,用戶能以 iPhone 幫沒有 iPhone 的小孩或長輩配對手表,並且可設定、限制對方能夠收發話、傳訊息的對象,達到親子鎖的效果。
Apple Watch SE:
新增便宜版 Apple Watch SE,內建所有最基本功能,包含「睡眠」App 與「家人共享設定」,但沒有偵測血氧功能,較適合用來追蹤家中小孩/老人的行動及活動,避免走失或意外發生。
00:00 開頭介紹
0:44 醫療檢測儀器市場
4:04 隨身檢測為何重要
6:22 健身運動市場
7:24 訂閱制雲端健身服務
10:18 照護市場
10:41 GPS 老人小孩定位
13:44 跌到偵測
#Apple #Fitness #AppleWatch
──────
喜歡這支影片嗎?
請點下面連結加入本頻道的社群計畫,為影片上字幕/翻譯簡介/翻譯字幕:
http://bit.ly/SubtitleNing
感謝你的協力!
──────
本頻道幾個原則跟你約定好:
1. 開箱零業配:
真實使用過後才發表心得,通常試用至少 1 個月,所以你通常不會看到我最早發表,但哥真性情的評論,保證值得你的等待。
2. 理性討論:
我有自己的偏好,你也有自己的好惡,我們互相尊重,時時用大腦,刻刻存善念,不謾罵,不矯情。可以辯論,不可以沒邏輯。
3. 我團購我驕傲:
我很愛買東西,也很愛比較產品,我自己使用過、多方比較過,還是覺得喜歡的東西,我才會辦團購。(簡單說就是挑品很嚴格,至今 80% 廠商找上門都被我打槍。)辦團購我一定有賺,但我跟廠商拿到提供給你的團購價,也會讓你一定有划算感。所以如果你品味跟我相近,或是剛好有需要,就跟我團購,我們互惠。如果你覺得跟我團購,你就是我乾爹,說話不懂得互相尊重,那就慢走不送,你可以去找一般店家買貴一點。
看了以上,覺得可以接受就請你訂閱,訂閱順便開鈴鐺。我們每天晚上 6 點見。
我的網站連結在這:https://ningselect.com/
也別忘了幫我的 FB 粉絲專頁按讚:http://bit.ly/ningfb
如果有任何問題,包括團購等問題,都可以在影片下方留言問我,同一支影片下很多人都想知道的問題會優先用留言回答,如果是比較大的題目,則有機會拍成 QA 影片回答~如果你想問的是針對個人的音響選購、配置問題,可以直接傳 Line 問我:http://bit.ly/ningline
另外團購商品請參考我的商城:https://shop.ningselect.com/
廠商合作請先了解相關原則:http://bit.ly/coopn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