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有更關心國際新聞嗎?如果沒有,是為什麼呢?】
當發行超過220年的國際媒體選台海穩定作封面時,很多人都很好奇,外國是如何報導台灣的?我們的經濟發展、外交方式、人文藝術,他們都明白嗎?
我最近從工作上有明顯感受到,疫情後,國際媒體和研究智庫,都對台灣產生濃厚興趣。而當外界開始想認識台灣更多,通常直接面臨的情況是: 1) 我們對其他國家也足夠理解嗎?2)台灣議題,我們自己有共識嗎? 而這跟我們日常接觸的國際新聞有關。
很長一段時間,台灣新聞媒體環境被批評沒有國際新聞。從電視台收視率來看,這的確是塊長期辛苦耕耘的領域;但從社群的角度來看,范琪斐范姐的團隊、百靈果、敏迪、諸多英文新聞YouTuber,都在年輕族群(和跨國家地區)大放異彩,真的沒有市場嗎?我不認為。
台灣不缺豐富的國際新聞資訊,社群上也不缺創新具洞見的觀點。
但面對國際新聞的「時間感」可以有些調整,我覺得這是能被重新定義的。
國際新聞不像行車記錄器或是火燒民宅新聞,它的刺激和結論,是緩慢迂迴的。我看蔡依林演唱會可以期待被國際Diva震撼,回家有個美好句點,隔天充滿能量;但國際局勢不是這樣,它不斷在變動,外交策略檯面上進一步退兩步,檯面下有千絲萬縷的利益衡量。
我們不能在關心國際時事時,期待能立即得到一個對錯、善惡、競和的結論,如果得不到就失去耐心,覺得「這不好看」、「浪費時間」、「和我有啥關係」。
因為國際新聞不是一次性的消費品,#它應該被定義成一種生活習慣或生活風格。那就像我們練習重訓、學英文、精進才能,不會一蹴可幾,需要反覆累積。
如果我們能從這個角度看待國際新聞,就能換位思考,就能理解其實外國理解台灣,也不是只從單一時間點、單一議題切入。2021年台灣的國際聲量,已經跟「泰國台灣分不清楚」,「喔那個幫Nike產鞋的遙遠東方」差別很大了。國際討論台灣半導體產業鏈整合、好奇疫情管控科學、分析美中抗衡下的第一島鏈;東京塔下(想)賣鳳梨、加拿大人口普查第一次列入Taiwanese,更別說白宮裡面有吳修銘、徐若冰...不勝枚舉。
國際報導台灣的過程裡,會有觀察有評論(之後可預期還會看到更多媒體的封面是台灣),我們也像在照一面鏡子,透過不同眼光描述,更釐清「台灣」該追求什麼、該拒絕什麼。
而這些過程是幫助我們凝聚共識,面對困難的政治立場,造成分化或撕裂的問題,找出屬於台灣自己的結論。這就是國際新聞和台灣的一體兩面,互為表裏:#我們理解外在世界,#是回頭來幫助定義自己。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需要給國際新聞更多時間與耐心。
調整對吸收國際新聞的「時間感」,讓國際新聞成為一種生活習慣、一種生活風格。這需要慢下來、需要多次對話之後自我檢視,形塑自己的觀點後凝聚共識。
因為前所未有,
在世界對台灣如此好奇的時代,
我們更需要紮實擁有屬於自己的聲音。
#讓國際新聞成為一種生活習慣
#讓國際新聞成為一種生活風格
#參與式新聞
#慢新聞
#重新定義國際新聞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110的網紅1 IMAGE ART 一影像,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序 - 附著與穿越 曾敏雄 「不要跟隨道路的方向前進,走到沒有路徑的地方,留下足跡。」- 拉爾夫.沃爾多.艾默森 按下快門的當下,我們擁有的是什麼?是找到的驚喜?還是創造的滿足? 對於這個爭論,蘇珊.桑塔(Susan Sontag)在其《論攝影》(ON PHOTOGRAPHY...
它應該被定義成一種生活習慣或生活風格 在 1 IMAGE ART 一影像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序 - 附著與穿越 曾敏雄
「不要跟隨道路的方向前進,走到沒有路徑的地方,留下足跡。」- 拉爾夫.沃爾多.艾默森
按下快門的當下,我們擁有的是什麼?是找到的驚喜?還是創造的滿足?
對於這個爭論,蘇珊.桑塔(Susan Sontag)在其《論攝影》(ON PHOTOGRAPHY)第五章中提到:攝影對於「認知」的辯論 —「要嘛作為一種簡單、準確的認知活動,一種有意識的理智行為;要嘛作為一種前理智的、直覺的邂逅模式」。這本攝影集裡的作品,充分體現了蘇珊.桑塔所說的有意識的理智行為以及直覺的邂逅模式。
這十位新一代的攝影家,背景各異,來自台灣南北各地,每個月會有一天聚集到台中我的工作室裡彼此討論作品,作為一個與他們討論的對象,我卻經常從他們的作品中找到新想法,或者是必須逼迫自己重新組織既有的觀念來更深入地解釋他們的作品,這過程往往得花上一整天,很累但也很過癮,我從他們身上學到的不少,他們努力不懈與積極的態度,再一次喚醒自己對攝影的熱情,這些都是我的養分,讓我的攝影一路能走到今天。
理智行為與邂垢模式
文波的作品《寂靜・低語》,從一開始他就非常地明白,這是一種去脈絡化的切片攝影行為,藉由再次觀看,重新建立起他的脈絡;風景攝影的描述,或許就屬安瑟.亞當斯(Ansel Adams)最為大家熟知,文波的作品少了亞當斯紀實成份的描述,卻多了抽象式的隱喻,他放棄照單全收的觀看方式,從現實具體的風景中逐漸轉換成他的切片,雪景的淡白一如曠野的濃黑,建構出安靜、低吟的話語來。
碧玲的《失衡》,抹去了紀實攝影的直觀式記錄,讓觀看的畫面滲入了作者私我的猶疑晃動,為第三世界日常的現實生活樣貌中,賦予一種略為脫離現實的無奈,而這無奈,一半來自真實的世界,一半來自作者心中的衝擊與無力感。
慶章的壯遊快門,一如寇德卡(Josef Koudelka)的流放地(Exiles),他屏棄了畫面外的景物,只悄悄的告訴了觀看者這是作者在場的主觀抉擇,進而提出了一個隱晦的問題:「藉由照片,觀看者是否如同作者一樣在場?」我們不難在世界上知名的攝影家中找到這些存在主義色彩濃厚又帶點街頭快拍式的作品,在虛幻的場景變換游移當中,一如這些成熟的攝影家,慶章作品中微微的現實荒謬,有些淡淡的諷刺與寂寞,作者本人稱這些作品為《幻相》。
凌雲幻想式的畫面,彷彿一半在現實世界中矗立,一半在想像的世界中某個不知名的角落綻放,攝影在此脫離了最原始的記錄功能,將現實物從「眼見」轉換為「心見」,這種轉換的過程,日本攝影家中平卓馬形容為「詩意」,凌雲的「詩意」展現在不按牌理的景物框取,豐富卻又脫離現實的色彩表現,有點像是在大人成熟的眼光中卻又帶著小孩純真的思維來觀看。
惠民的《羅生門》,門的這邊是外面,是公共領域,門的那邊是裡面,是私有空間,門作為一種隔離內外的界線,它是清楚而不可侵犯,然而,惠民在日常踏查中卻發現,實際的情形是門裡面的土地被私人在沒有告知土地擁有者的情形下被開發利用,私自開發者用「門」來標示出他私人開發範圍的入口,而這入口恰恰好也標舉著私人與公共空間界線曖昧不明的證據,攝影在此作為一種觀察後的紀錄行為,方惠民的「羅生門」讓我們得以了解,在現代化的社會中,仍有私佔土地這種不可思議的現象存在。
信嘉的《自拍》作品,他舉了安東.契軻夫(Anton Chekhov)所說:創作者得誠實到...觀者無法逃避!在世界攝影史中,照片是否強大到具有讓觀者無法逃避這樣的力量另待討論,然而,信嘉特意在安排好場景後,只略為告知對象一些操作上的細節,便將快門線交給對方之後他便離場,讓對象自己面對鏡頭進而自己拍下自己身體的樣貌,在觀看這些作品之時,或許我們會先從窺視者的角色中得到快感,一開始想到的是「他們好勇敢啊」「她們的身體很美」... 慢慢轉變到「他們為什麼要這樣拍下自己呢?」「她們在按下快門的瞬間,腦袋裡想的是什麼?」「她們是如何看待自己的身體?」「我又是如何看待自己的身體?」若觀看者轉化到後面的思考行為,或許信嘉所說的透過觀看這群人,得以觀省自己的想法才能達成。
敏寬的《名牌花》,在全球化的浪潮之下,生產與消費,藉由傳播,我們對於日常生活中必需品的知名品牌耳熟能詳,在習慣於使用這些物品之後,或許我們堅信如此知名的品牌企業應該能永續經營,然而,時間與市場是無情的,不適者淘汰,敏寬採用了靜物攝影的方式,藉由「花的美好,卻仍舊凋零」,搭配了品牌的容器,暗喻了再怎麼美好的事物終有結束的一天,更重要的是,當品牌結束後,這些人造物容器的分解有些需要50年的時間,有些則需要超過百年以上,甚至比企業存在於這世界的時間更久,藉由敏寬的「名牌花」,或許我們會重新審視自己,在我們當一個消費者的角色時,我們更應該如何看待地球的資源與環境問題。
肇圀的《夾娃娃機》,2019年年底某天晚上十點多,我在金門金城鎮散步,看到一家亮晃晃的夾娃娃機店還在營業,或許還有更多家店開著也說不定,對於在純樸的金門這麼晚還看到這景象,不禁令人好奇:台灣社會需要這麼多的夾娃娃機店?或者,更深入的討論,台灣人的生活壓力大到需要這麼多簡單放鬆的時光?日本評論家飯澤耕太郎曾說,一個好的創作者,其作品經常能反映出一個時代,對於飯澤耕太郎所說「時代」到底需要多久時間才得以形成,我們無從定義,但若說台灣風靡夾娃娃機已經是某一個時期普遍的社會現象,則應該不至於是一個誇張的說法,只是,這種一窩蜂的現象到底能維持多久?我想沒人敢打包票,即便連夾娃娃機店的主人也是如此,正因為大家心知肚明,這只是一個現代社會快速變遷的現象之一,所以即便開店經營,索性就連招牌也不用了,於是到處看到店裡面是經營夾娃娃機,店招牌卻跟這一點關係也沒有的荒謬,形成了一個有趣特殊的社會現象,肇圀以嚴謹的社會地景拍法記錄下了這個曾經屬於我們這一代台灣人特別的記憶。
馨儀的《變裝者》,從變裝前的自我,到變裝後的他者,這「自我與他者」之間是否有一道界線?是在到達這條線之前,還是在這條線上,抑或跨過了這條線,自己將會變成一個陌生的他者?而這條線,是藉由化妝?服裝?還是因為在鏡頭關注(我們都處在鏡頭的這端觀看)下,就會喚醒心裡面的另一個人出現?或者,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或多或少都有配戴面具的時候,只有在變裝了之後,才是真實自我的展現?馨儀引述了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説的:「面對鏡頭,我同時是:我自以為的我,我希望別人以為的我,攝影師眼中的我,還有他藉以展現技藝的我。」 馨儀在很困難拮据的情況下,南北奔波,以肖像新紀實的手法告訴觀者,台灣一種次文化生活的樣貌。
志豪的《光世代》,引發了我的一個小小記憶,小時候我住在南部鄉下,每次上台北都是大事,記得傍晚時分遊覽車過新店溪之後,小孩子的眼睛對於都市的高樓與燈光總是充滿著好奇與憧憬,幾十年過去了,都市的燈光從照明的功能變得更迷離多樣,而現代人生活步調加快的速度亦不遑多讓。杉本博司的「劇院」系列,螢幕上一片空白,這片空白標舉出了機器(底片)與人眼的不同之處,人眼觀看之後產生記憶,於是我們有了電影的劇情轉換,機器(底片)缺少了記憶,於是只以紀錄的方式存在,最終形成一片空白,志豪的「光世代」,乍看之下雖然同樣是一片空白,但是這一片空白所標舉的,卻是現代人資訊氾濫爆炸的結果,當後一秒的資訊不斷的覆蓋前一秒的資訊時,你到底能留下多少訊息?當資訊不斷的覆蓋更迭,在生活步調急速加快的現代社會中,或許在我們腦海裡留下的只剩一片空白吧?!
留下足跡
「不要跟隨道路的方向前進,走到沒有路徑的地方,留下足跡。」在我與這十位新一代攝影家討論作品的期間,曾經引用艾默森的這句話來彼此鼓勵,在網路盛行的這個年代,我們很容易看見有這麼多新奇的想法已經用攝影的方式來表現了,換句話說,我們很難再找到一條沒有人走過的路徑,然而,正因為如此,或許我們可以轉個方向,用力一點,留下一點走過的足跡,這本攝影集正是這十位新一代攝影家的足跡印證,同時在台灣艱困的攝影大環境中,或許這本攝影集也能踩踏出一個小小的鞋印。
感謝張照堂,郭力昕與張世倫三位老師曾經與這十位新一代攝影家討論作品,同時更感謝照堂老師為這本攝影集定名「附著與穿越」,我想,這個書名,已然包含了書中所有作品的文本根基!

它應該被定義成一種生活習慣或生活風格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12/7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第四期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s://pros.is/JLQM4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 09/29(日)14:00
活動資訊課程: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除了熱情,你更需要知道的事
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Line@」:https://line.me/R/ti/p/%40teb0498p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在你心中,你會怎麼樣認定「他人」這個詞彙?又或者是哦,「他人」跟「外人」這兩個詞彙,你覺得有什麼樣的不同?
今天呢,我想從這一個部分來跟你分享哦!
我們常會覺得活得很辛苦,再不然就是會覺得活得很挫折。可能是對於喔,我們對於「他人」跟「外人」這個概念,有一點混淆不清。
事實上呢關於「他人」,我們一般人直覺的概念,就是除了自己以外都是「他人」。但如果有這麼簡單的話,那麼「他人」不管說什麼、做什麼,那是他的事啊!
可是當這個「他人」,是你的朋友、是你的父母;是你在工作場域上面,需要經常互動的人,那你有辦法這麼灑脫嗎?
事實上喔,這個觀念如果我們進一步來談,其實「他人」大概會有兩種;第一種叫做「陌生的他人」。
「陌生的他人」很好理解,就是這個人跟你萍水相逢,之後也不會有任何的深刻交集;甚至於他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跟你無關。
那從這個角度來看,這樣的「他人」,幾乎就跟「外人」是一模一樣的。
因為在現實生活當中,我們本來就習慣把「陌生的他人」,視為所謂的「外人」。但是有一種「他人」,叫做「親近的他人」。
「親近的他人」在意義上,就是我剛剛所說的,在生活當中跟你有深刻交集的;可能是你的父母、親友,可能是你的同事、長官。
這些「親近的他人」,如果我們完全回到所謂「他人」的這個概念的話;那應該合理的內在詮釋,就是雖然我跟他很親近,常常需要有交集;但是他畢竟還是「他人」。
如果是從這個角度出發的話,你在心裡、你在潛意識的部分,你不會期待、也不會要求別人必須懂你。
你更不會期待、你更不會要求別人按照你的想法,去說話、去做事。也就是說,我們完全接受自己跟不同的人,有一個所謂的「差異性」。
其實你跟一個人再怎麼合得來、再怎麼樣彼此信賴、再怎麼樣你們心靈契合;你們的價值觀跟感受,必然會有其中的差別。
其實我們在人際關係上,為什麼會辛苦、為什麼會挫折?是不是在於我們忽略了有一個很本質的,叫做「不管『他』是誰,他之於我的定義,其實就是『他人』啊!」
然而通常的狀況就是,我們因為對方可能是自己的親人,或者是好朋友,我們就會認為對方一定能夠完全了解自己的心情;或者是我們的心,必須永遠站在同一個陣線。
說的通透一點,這是不是就是在關係裡面的「預設立場」?
如果今天一個真正的「陌生他人」、一個路人甲。他的說話、他的做事,跟你想的不一樣,那你只會覺得不一樣就是不一樣;如果真的不喜歡,敬鬼神而遠之,那是他的生命、那是他的事情。
可是我們經常面對自己親近的人的時候,完全不是這麼想,我們心中會有一個「預設」,叫做他的言行舉止、思維決定,必須按照自己的期待。
然而也因為這樣的出發點,事實上,我們表面上會用愛、會用關心,來包裝我們之間的互動。
但是事實上回到本質,很有可能這樣的出發點,是我們的眼中、我們的心裡,其實只有我們自己;我們對於「他人」的存在視而不見。
如果你真的認同,並接受「他人」的存在,你就會知道,不管這個「他人」跟你有多親近;甚至於是你的孩子,你終究不能控制他,因為他終究跟你是不一樣的個體。
所以有時候在人際關係裡面,會有一個很有趣的弔詭,就是我們越能夠接受別人跟我們不一樣,我們越能夠去接受別人跟我們在本質上的差異;反而我們跟這個人,才能夠真正的靠近、才能夠真正的理解、才能夠真正的相愛。
因為換個角度來想,每當你會感覺到自己被信任、被靠近、被愛包圍的時候,是不是在那個當下,你覺得你可以就是「你自己」?
然而這個環境是怎麼來的?是不是那個靠近你的人,他容許你的差異性;他並沒有要你按照他的想法,去做任何的言行舉止,或者是思維決定。
所以,如果要把今天的分享做一個總結,那就是「除了自己以外,都是他人」。
人際關係裡面的苦,往往不是因為對方做了什麼、說了什麼;往往是因為我們期待對方跟自己想的一樣。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近期的實體課程,是在12月7號開課的【寫作小學堂】。這一門課由嘉玲和怡璇,兩位老師共同擔綱。
我想對很多朋友來說,都希望自己的人生,能夠培養出一個不管是興趣還是專長,在自己生命的各個階段,陪伴自己走下去。
那麼我想「書寫」是一個很好的開始。因為在任何環境底下,只要你有紙,或者是筆;你隨時隨地都可以幫自己記錄一些文字。
【寫作小學堂】在你人生裡面的幫助,退一步可以讓你跟寫作成為好朋友,讓它忠實的陪伴你人生的前進。
然而進一步呢,不管你是不是要當文字工作者,如果你想要透過自己的文字,傳達自己的思想、意念,並且帶給人們一些影響的話。
那麼這一門課,會回到文字跟書寫的本質,來幫助你建立起自己的書寫風格,找到屬於自己的文字力量。
在我錄音的這個時候,12月7號的【寫作小學堂】名額也在倒數了;這是我們今年最後一期【寫作小學堂】,錯過這一次,下一期就要等到明年的4、5月份之後了!
所以希望你能夠把握這難得的機會,期盼我能夠在12月7號的教室裡見到你,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它應該被定義成一種生活習慣或生活風格 在 Director.Funk放克主任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影片簡介◆◇◆
Youtube I 800訂閱達成QA I 拆google adsenes信件時,不小心說了真心話!
◇◆◇相關影片◆◇◆
◆挑戰 大挑戰18禁拉麵 蝦拼ABC VS feat fishtv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FrPxMRJFiA
◆台灣中文 vs 中國大陸中文.第二集| 饰演恐怖片反應| Taiwan Chinese VS Mainland China Chinese.part2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eVwDbOLI-w
◆【宠物】11个养狗的好处 | 放克哈士奇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lyBjKC0XpI
◆ 挑戰&遊戲&Vlog 系列 ➤ https://goo.gl/BL11gF
實驗系|中二魂爆發!!|10倍大|乾冰炸彈|懲罰遊戲|ft.胡子
➤ https://youtu.be/M1aQ74s1MCQ
非情侶測謊機挑戰|關於18禁的問題可以問嗎?【放克主任】
➤ https://youtu.be/V3apU1zjXWI
【宠物】11个养狗的好处 | 放克哈士奇
➤ https://youtu.be/MlyBjKC0XpI
《台灣旅遊|高雄》台灣高雄輕軌沿線美食小旅行|中鋼員工餐?!你吃過沒?!(上) |台湾高雄轻轨旅行|Taiwan Kaohsiung light rail travel|台湾の鉄道旅行
➤ https://youtu.be/cZQpOv7mHOo
【Youtuber日常】YouTuber的一日怎麼過|自由的前提其實是自律
➤ https://youtu.be/Wadgv4M30Ww
◆大陸 vs 台灣 文化挑戰 ➤ https://goo.gl/HjTwGg
台灣中文 vs 中國大陸中文.第二集| 饰演恐怖片反應| Taiwan Chinese VS Mainland China Chinese.part2
➤ https://youtu.be/EeVwDbOLI-w
台灣網路用語 vs 大陸網路用語_第二集_ft.Chacha TV/看新加坡|Taiwanese Slang VS Mainland China Slang Slang.part2
➤ https://youtu.be/vWMhw6JKGOA
🍀Vlog|東京喰種Cosplay Vedio怎麼拍|前中後期的概念
➤ https://youtu.be/VL6WhPL2SOw
CT|高捷動漫祭之『 NieR:Automata 尼爾:自動人形 』的2B我好想拍!!
➤ https://youtu.be/LPlUiTgsdOg
【Youtuber日常】YouTuber的一日怎麼過|自由的前提其實是自律
➤ https://youtu.be/Wadgv4M30Ww
◇◆◇提要◆◇◆
======================
前言&感謝
======================
恭喜_放克主任_達成800訂閱
其實我真的沒想到, 這麼懶得上傳影片的我
可以這麼快突破500訂閱, 除了感謝還是感謝
youtuber的生活模式是非常吸引我的
但是我經營自媒體,從來沒有把自己
定義在"我會成為網路紅人"的這個角色
我還是比較喜歡大家互動
也非常感謝在這段期間, 大家會看我的影片也會留言
今天做這個影片的目的,其實就是要感謝大家的支持
除外我也會針對一些... 觀眾們…
我是不是應該幫大家取個名字啊? 放克同學好不好
好!扯太遠了
想要針對一些放克同學所提出來的問題, 做一些回答
有一些問題比較沒辦法用留言的方式講得很清楚
除外~
如果你有在看我的FB,粉絲頁,IG
前陣子我收到了這個google adsenes所寄來的信件
我相信滿多人會想要知道這張是甚麼的
留言底下也有一些猜測,所以待會最後我們就來拆他
======================
1:17 Q&A環節
======================
第一個問題
Q:總是鼓勵留言是不是因為... 如果都沒有得到回應的時候
自己會覺得很尷尬
A:其實錄影的話,你習慣就好了
那我覺得每一個youtuber風格不同
像我...
就覺得自己滿喜歡回答大家留言的
有一點互動我覺得也比較有趣
第二個問題
Q: 哈潑是男生還是女生?
A:男生
Q:達成訂閱目標抽PS4
A: 不可能! 這個要求不合理吧~同學
Q: 怎樣看我在youtube裡面賺了多少錢
A: 進入youtube帳號的"創作者工作室"
就會出現數據分析, 從那邊去找
其他的youtuber應該也有錄過類似的教學
如果你不知道去哪裡看的話可以去老魚(fishtv)那邊找找看
Q: 為甚麼要取Funk?為甚麼要取TV?
A: Funk其實就是一個英文名子, 一個綽號
他的由來有點複雜, 這是一個很長的故事, It's a long story
我英文其實還是不錯的~
使用TV的意思是... 希望大家像是來看電視節目的這種感覺
不過我最近有考慮要改名字啦, 因為好像有很多人用了TV這個詞
所以...不太喜歡跟人家一樣
好~接下來這個問題是比較偏向周遭的人會問的
Q: 放克主任,你已經35歲了你是怎麼保養的
A: 我不知道是不是有很多放克同學也想知道這個問題
如果說你也想知道到話, 歡迎你在底下留言給我
這邊我就做很簡短的回答, 人只要身體健康氣色就會好
就會感覺看起來年輕, 所以怎麼保養的祕訣就是... 想辦法保持健康
飲食.作息跟...喝水,運動,這個都缺一不可
以上是比較多人問的問題, 我就大概做簡短回答
很高興各位放克同學願意留言給我, 我也很樂意回答大家的問題
我即將突破1000訂閱, 如果在看影片的你
希望我做怎樣方向的影片, 可以在底下留言給我
或是你還有任何問題想問, 都歡迎留言
======================
3:08 拆google adsenes信件
======================
好!接下來我要來拆, 這個東西
有人說是帳單,有人說是傳單, 諸如此類的猜測
也是有人會恭喜我啦,但是正面的就是比較少
那我個人的猜測覺得應該是...
認證信,或是獎金收入的支票
OK!所以這個故事告訴我們, 平常做人不要太機車
不然到這個時候大家都會噴你
其實只要你開始在做一些,跟旁人不一樣的事情
而且其中可能包括你最親密的朋友或是家人也都不例外
拜託~這是我們的成果耶
“我的一小步, 是從素人變成youtuber的一大步” 好不好!
廢話少說我們來拆開他
我收到信其實滿開心的啦, 喜悅分享給大家
好我們來看一下
它其實就是一個簡單的認證信
這樣可能不夠近,我再拍照給大家
這邊是密碼, 所以就沒讓各位看了
好~我知道也會有人說, 那個就是認證信而已,又沒有甚麼
但我想說的是..
任何一個人, 當他想要開始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的時候
然後他踏出那一步,都值得被鼓勵
只要這件事情是你喜歡的
然後...你願意開始付出一些努力去做
他就會開始有小成績
像我也只是一個素人, 講話應該也沒有到非常有趣, 以前在當老師
我開始決定要做這件事情的時候
我也會思考,以前的學生會怎麼看我阿
以前的同事會怎麼看我, 甚至現在的同事會怎麼看我
但是我覺得這些都是次要的
最主要還是你自己想要過怎樣的生活模式
對我來說,我會覺得, 成為一個youtuber生活模式是我會喜歡的
因為我喜歡做影片, 喜歡創作的人
我覺得正面的改變, 想做自己想做的事
都應該值得被鼓勵, 所以我覺得即使這張... google adsenes的信件
其實還沒拆我就知道他裡面沒麼了
肯定是沒什麼嘛, 就像我剛開始說的
我的一小步,是從素人成為youtuber的一大步
因為我覺得從0到1其實是最困難的
現在的youtube正在鼓勵大家創作, 也許你還是學生,也許你在上班了
不管你現在正職在做甚麼事, 你都可以利用閒暇的時間
經營自媒體其實是一個很好的舞台, 你可以自由發揮
你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
所以我就覺得今天想跟大家一起拆這封信
一方面是要告訴大家,我踏出了一步
另一方面也想要跟大家說, 如果你有想法你應該要去實現
不要去管別人怎麼看你
======================
5:36 結語
======================
最後還是非常感謝大家, 這個頻道他是從零開始
尤其是WYS的同學會互相支持
特別是叉叉(chachaTV)跟老魚(fishtv), 願意跟我這完全不紅的人合作
我也開始感覺到, 有那麼一點點在網路上被關注的滋味
當然箇中酸甜苦辣都有, 到目前為止…
我還是秉持自己的初衷, 我做的東西就是自己想做的
不太喜歡去迎合流行, 當然對於我們來講,最希望的還是…
每一個創作者都可以被尊重
為了回應大家, 將來我們也會努力做出更好的作品
OK!那影片就到此了, 最後還是非常感謝大家的支持
如果你喜歡這個影片, 請不要吝嗇地在影片下方按個讚
你也可以從左上角的位置來訂閱我的頻道,左邊也有一個我想推薦給你看的影片
如果影片對你有幫助, 也可以分享出去
我是放克主任,下個影片見啦~
◆關鍵詞:
google adsenes / QA / google / Q&A / Youtube / Youtuber / 訂閱 / 订阅
/ 放克主任 / 網紅 / 网红/ 網路紅人
【放克主任 SNS】
・facebook page: https://www.facebook.com/Funk_TV-244886722556990/
・Instagram: DIRECTOR_FUNK
・Line: jtfreezers (手機直接連結點:http://line.me/ti/p/DikWDDY031 )
・痞克幫: http://goo.gl/ZGI9J2
・email: [email protected]
謝謝您的閱讀與收看,歡迎訂閱與分享。
感謝youtube。

它應該被定義成一種生活習慣或生活風格 在 臺灣學術倫理教育資源中心台灣學術倫理教育資訊中心題庫答案 ... 的推薦與評價
使用方法:Ctrl + F 直接輸入題目關鍵字搜尋即可. 請大家留言補充更多解答或是修正答案,感謝各位的貢獻! 臺灣學術倫理教育資源中心. https://ethics.moe.edu.tw/exam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