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5 星期二 絕對音樂】
「人生每當得到的時候,渴望就不再是渴望了,渴望變成了滿足,同時也失去了一份
期望;每當失去的時候,擁有就不再是擁有了,而是變成了心情的空落,卻又得到
了一份對昔日的懷念。
當昨日漸遠,你或許也會突然發現,那些曾經以為必須得到的東西,不過只是生命
中的一小片風光,錯過了這一程,下一站依然會收穫另一番景象。」
下午4:00-6:00
「絕對音樂」~~ON AIR))))))
把耳朵借給我,
芳翎和你/妳分享~~
線上收聽快點這裡:
http://fm997.cityfm.tw
*************************
《李春杏:相愛更要準備別離,我告訴孩子,媽媽不會永遠都在…》
「現在的我,跟過去真的差別很多,現在的我內心充滿平安自在,深刻地了解到什麼叫做『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看起來再不堪的事物,也有美好的價值。當我真正愛自己,愛就會自然流出給別人。」
擁有超過20年以上的護理、照顧經驗,安寧護理師李春杏,笑容就像春暖花開的杏花;她協助末期病人能夠舒適且有尊嚴地走完最後一程,讓每個被她握過手的人明白,幸福從不在遙遠的彼此,幸福是倘佯在此刻當下。
若非走進人間深巷裡,怎能懂得他人的淚與苦
「我從小與父母親之間有很多衝突,家人間都用情緒在溝通,我像是多出來、不小心生出來的小孩。高中時我就做24小時的看護,任勞任怨拼命做,那時有位恩師和我說,我可以把所見所聞記錄下來,將來會成為我重要的資糧。因為這份資資糧,我看見自己一路來的變化。」
李春杏的每一篇照顧故事、在安寧病房照會的每個家庭,都像是一齣齣人間悲喜劇,但都在她巧手護理與暖心安慰下,除卻了遺憾,留下了圓滿。溫暖熱情又爽快的她,卻說自己曾經怕黑又怕死,能變成今天的溫柔堅定,一路以來的點點滴滴,都是在照顧病人時,被這些老師們教會的。
「護理工作愈做愈熟練,凡事都照著『SOP』走,就像是冷漠的機器人,看不見家屬的需要,也看不見自己的匱乏。直到病人與家屬一起教會我什麼是共感,什麼又是服務。」
李春杏回憶,有一年她去偏鄉服務時,照本宣科地寫了一張紙條,要家屬照著清單購買用品,以便展開之後的長期照顧。只見家屬促狹地說,「護士小姐,你沒有窮過吧?」李春杏才猛然驚醒,自己看不見別人的困境。
「我當下立刻跟家屬說對不起,也感到很難過,我都已經到他們家了,卻搬來醫院那一套。同感跟共感,不是說感人的話,而是為他人設想的服務。你先得覺察自己,學習該講再講,把舒適照顧帶進去。」
所以她後來整合最簡單、有效率且便宜的照顧方法:一瓶橄欖油用到底。讓家屬好照顧、病人好舒適,皆大歡喜。
一瓶橄欖油用到底,舒適照顧很簡單
「我主打一瓶橄欖油用到底,因為便宜又容易購買,只要將5 ml橄欖油加上1、2滴檸檬精油,就可以滋潤長輩乾裂的嘴唇、清除身體的皮屑、按摩水腫的四肢......我會用用動作來教導外籍看護或是家庭照顧者,最重要的是要緩慢與輕柔,用觸覺跟病人打招呼,『我要來了』,照顧長輩的身體,要像對待小嬰兒一樣溫柔。」
「病人的狀況是不斷變化的,所以我們就不能再標準化,我們要願意改變。」
能這樣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李春杏說,她並不是無謂的付出,而是當她愈懂得照顧自己時,她就愈懂得照顧別人;當她愈懂得愛自己時,愛別人便是再自然不過的事。
「過去我很在乎以和為貴,沒有探索內在;只有外圍安頓好,內在卻不斷地消耗。我一直在想,人生難道不能量身訂作嗎?我不想要人生只是如此,我想要有所改變,我會變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病房裡都是人生功課,「人性」的美就在這裡
李春杏說所謂的善終或是舒適照顧,都是「你要做,好事才會發生」,要接地氣、動手做;而當好事發生,就像是善的循環,病人用生命教她人生功課,她又轉而將愛繼續傳遞。
「我也是一般人,也跟大家一樣會經歷人生低潮、載浮載沉,我也曾找不到人生方向。可是當我很哀傷時,病人的故事會跳出來幫助我;像是在安寧病房內謙卑的阿嬤,自願做大體老師,她說『我沒有讀書,卻可以讓醫學院的人叫我老師,我覺得很光榮。』」
「或是在37、38度的鐵皮屋裡,我用蘆薈凝膠為阿伯冰敷,阿伯滿足和感動的表情,我永遠不會忘;還有因為電療而脖子結痂的阿公,我一樣用橄欖油護理,讓他終於『脖子可以動了』,他的老婆想辦法去買兩碗綠豆湯給我吃......這些故事,每一個都是人性的單純美好,永遠會烙印在我心裡。」
「我每一次護理,都當是最後一次,如此我們才不會有遺憾。我會摸摸病人、親親病人,即便再有感情,也不會忘記說謝謝,這些都是我的核心價值。或許有一天,我也需要別人照顧我,人不會一直都在高山,我在做我自己都會期待的服務。」
與孩子討論生死,不要以為媽媽永遠都在
「相愛若沒有做好死別的準備,無論何時發生,都會有遺憾。」
李春杏談起孩子滿是愛憐,但又同時理性堅強,總是「做好準備」的她,也讓孩子從小能獨立自主,「因為我認為,我們一家四口,無論是誰沒有回到家,其他人都要有活下來的本事。」她與青少年的孩子經常討論生死,帶領孩子懂得珍惜,活出自己獨一無二的人生。
了悟生死,讓李春杏活得更加樂觀與積極。
「我有時和別人說,不用再停留在遺憾裡,讓我們為遺憾做些什麼吧!當悲劇已成事實,我們就想想,接下來該怎麼做,才可以讓彼此都好過一些。人生出生就在邁向死亡,我們應該藉此了解自己想要過什麼樣的人生。這些道理不是安寧領域要懂,而是每個人都要懂。」
「當你抱怨生活時,另一個角度來看自己,其實你很平安,我們要不要把這份力氣,用在更有意義的事物上。知道我們會死,就要知道我們想怎麼活。」
李春杏說,每個人都可能會老、會病,除非你提早從人生列車下車。老病時,只要好好配合治療計畫、補充身體營養、了解疾病知識,還有好好安頓我們的心,人生活著就會有希望。
但最後李春杏仍提醒,「希望不只是方向,不只是說出感動的話,而是要像握在手裡的踏實感,我們一定要為『希望』做些什麼。」
(文章來源:https://thebetteraging.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detail/202005010008/157895/%E5%A5%B9%E8%AE%93%E5%96%84%E7%B5%82%E4%B8%8D%E6%96%B7%E7%99%BC%E7%94%9F%EF%BC%81%E6%9D%8E%E6%98%A5%E6%9D%8F%EF%BC%9A%E6%84%88%E7%9B%B8%E6%84%9B%E6%84%88%E8%A6%81%E6%BA%96%E5%82%99%E5%88%A5%E9%9B%A2%EF%BC%8C%E6%88%91%E5%91%8A%E8%A8%B4%E5%AD%A9%E5%AD%90%E5%AA%BD%E5%AA%BD%E4%B8%8D%E6%9C%83%E6%B0%B8%E9%81%A0%E9%83%BD%E5%9C%A8?utm_source=FACEBOOK&utm_medium=text&utm_campaign=200502)
***************************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email protected],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濕疹 (Part 2) 專題 - 鍾振堅醫生@FindDoc.com 資料來源:https://www.finddoc.com/zh-hk 背景:阿康耳朵附近和手肘皮膚特別乾燥痕癢、紅腫發炎,還結痂脫皮。阿康搽家庭醫生處方的濕疹藥膏後,病情得以緩解,但濕疹時常反覆發作。 (一) 身邊的朋友很擔心...
嬰兒耳朵結痂 在 柴女阿美的大城小事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阿母,我上親子界的GQ雜誌了!
https://www.facebook.com/134469309158/posts/10155848974659159
https://www.mombaby.com.tw/celebrities/focus-people/articles/15945
********
身邊的朋友都當了媽媽。十幾年過去,終於讓我等到大家同歸於盡的一天。(亂用成語)
新手媽媽的日子,現在回想起來,很多事情都變得很模糊。
當時的我幾乎沒有任何來自外在的壓力。連我自己也不明白,在客觀狀況下看起來應該要很幸福的我,為什麼正在經歷人生前所未有的低潮。
我像是活在一座物資充分的孤島上。從遠方看過來,富足而恬淡。從島上望出去,卻是一片無涯的深沉大海。所有的吶喊,在外人的耳朵裡,都只是海浪的聲音。
兩個禮拜前接到媽媽寶寶訪問的邀約。原來,這麼久之前的文章,現在還有人在看。
其實寫下那些文字的時候,傷口已經慢慢結痂。「傷口」二字似乎配不上「母親」這個神聖的身份。無法受孕與失去腹中胎兒,是大家能理解的痛。但沒有人知道,當媽媽,也會讓人受傷。
謝謝媽媽寶寶-懷孕、生產、育兒的採訪。讓我重新回頭看看當年的自己,讓我有機會告訴那個受傷的自己:「你會好起來。」
********
母愛忘了內建
女兒今年九月入學 Pre-K(中班),兒子即將讀小學一年級。時光並不匆匆,過去六年的每一天都是你用汗水、淚水、口水、青筋、魚尾紋和白頭髮換來的。
第一個孩子剛出生的時候,你們住曼哈頓最熱鬧的一條街上。那個晚上丈夫去機場接媽媽,把你和只有一週大的嬰兒留在家,嬰兒剛剛喝完奶睡著了,屋子裡難得的清靜。你抱著膝蓋坐在窗邊靜靜的從七樓向下看,車水馬龍,幾乎可以聽得見街上人來人往的嘻笑聲。那一刻起你明白,從此窗裡窗外兩個世界。
相較於身邊大部份的朋友,覺得當媽媽是他們此生做過最有成就感的事情,對你而言,成為母親,是上天給你最大的考驗。
你一直是自我感覺很良好的人。並非母豬自以為貂蟬那種近乎可憐的無知,而是清楚自己有幾兩重卻又盲目的擁抱著關於自己的一切,「不知道哪來的自信」大概就是在說你這種人。面對那些長得比你漂亮的、身材比你好的、學歷比你高的、家裡很有錢的,或者以上皆是如微風少奶奶之流的,你不曾羨慕。但是,有一段日子,你發現你再也無法喜歡自己的人生,你忌妒著那些沒有牽掛的朋友們。在每個陪小孩去公園玩的下午和每一頓囫圇吞棗食之無味的週末晚餐,你一次又一次的想像,沒有當媽媽的話,現在在做什麼?是不是會比較快樂?
在網路上亂逛,每一本相簿、每一個部落格述說的都是母慈子愛的故事。你自慚形穢,於是不再閱讀任何有關育兒的網誌,因為他們宣洩著滿溢母愛的同時,也提醒了像你這樣的母親有多麼失敗。或許這一切只存在於幻想,從來就沒有誰贏了誰,但扭曲的念頭卻無法在你心裡停止生長。你想問,為什麼別人總是從容而自然的就把母親這個角色做好,你卻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還搞得狼狽不堪?
明明應該是與生俱來,不需要學習的母愛,在你身上似乎從不存在。
你乾脆當個為母不強的逃兵。於是兒子一歲半開始讓保姆照顧,兩歲半就被送去托兒所,女兒也在一歲半跟進。孩子的爸如果有得選擇,當然捨不得兒女這麼小就「上學」,但他沒有吭一句話,大概權衡過後覺得小孩進私塾總比老婆進杜鵑窩好一些吧。而你也理直氣壯的想,這樣大家都比較健康,有開心的媽媽/妻子,才有快樂的孩子/丈夫。
可是情況並沒有變得更好。你像一頭困獸,在充滿玩具的籠子裡橫衝直撞,卻不知道要去哪裡,還可以去哪裡?
你突然意識到,自己跟那些社會新聞上,在公廁生產,生完就落跑的國高中生小媽媽本質並無不同,也許你只是多了一點點責任感和社會對你這樣所謂唸了點書(高中有畢業)的人所加諸的期待。原來你是如此的不堪一擊,你忍不住懷疑,作為一個母親,到底還可以無能到什麼程度?
我們理所當然包容顯而易見的苦痛,卻忽略了裹在糖衣下的挫折其實也很困難。所以對於當初義無反顧選擇的行業再也沒有熱情時,我們可以抱怨,然後辭了工作轉換跑道,砍掉重練。可是一旦為人父母,就再也沒有回頭的機會,我們甚至無法忍受自己曾經有過「後悔」的骯髒念頭。 每天晚上,那個太愛自己的你,和身為母親的另一個你,都在類似的矛盾和辯論裡皺著眉頭睡著。
母親的角色,緩慢而無聲的,侵蝕著自我。你感到自己不斷的縮小。
後來你開始尋求專業幫助。跟陌生人肆無忌憚說話的感覺其實還不錯,不太需要考慮到後果那樣的,有時候沒心情講,就望著窗外中央公園的一片綠,放空,但你始終無法忍受她用那種過於溫柔的語氣和近乎憐憫的眼神與你交談。聊天一小時的代價拿去換成 Yasuda 的 Omakase 可能還比較有療癒效果,一陣子以後你覺得沒什麼意思就不再去了。
當你再也Hold不住,變身成崩潰姊的那天下午,窗外晴朗無雲,氣溫有點曖昧的不冷不熱,風雨欲來。你在廁所裡辦完「正事」,賴著不肯出來,只想關在密閉空間裡任性的享受一個人的閱讀時光。看不見娘的女兒聲嘶力竭的大哭捶門,你置之不理。某個倒楣鬼以為愛妻烙賽烙到昏厥,問了聲「還好嗎?」你像是被拔了插硝的手榴彈,引爆。
「還好嗎?我好得很!我想在廁所裡待久一點不行嗎?我不只是媽媽,我也是個人!像你們一樣活生生的人!我也有自己想做的事!我不是生來服務你們的!你們就是要把我的人生和上廁所的權利都毀了才滿意嗎?」
你歇斯底里,這些話利刃一樣從口中吐出,刺向愛你的人。
「我不知道你在說什麼。沒有人想毀了你的人生。」
「我討厭你。我討厭這一切。請你去找別人當你孩子的母親,我無法勝任。我是個很糟的媽媽,我不會當媽媽,我是個失敗者。把我的人生還給我,放我走好嗎?」
他看著你,沒有回答。但那個眼神你認得,每次吵架你回敬以無比惡毒的語言,他臉上就會出現的,受傷的表情。
「你是我看過最好的媽媽,你把一件很艱難的任務執行得很完美,雖然我從來不在乎你是不是個好母親。你的存在讓我快樂,並不是爲了成就或服務我們的孩子。」他緊緊抱住你,你才發現自己渾身不停顫抖。
以前一直不懂為什麼阿母上廁所老是不關門,以為羞恥心和骨質一樣會隨著年紀的增長而流失,而你總算知道她上廁所不關門的習慣是如何養成的了。
六年過去,你漸漸瞭解那些關於「再辛苦也只有這幾年而已,小孩長大就輕鬆了」的話都不是真的。生兒育女是個不可逆的決定,孩子出生的那一刻,你的人生就此永遠改變,再也不會回到原來的模樣,如同你的肚皮一般。你家鄉的老母,依然時時刻刻為她相隔七千英哩遠的三十歲(咳咳,四捨五入)女兒掛心著,再過另一個三十年也不會變。
嫁得很遠的老女兒,則是在母親和自我的角色裡繼續拉扯對抗。但六年的功夫並不白練,你慢慢的體會到,母親與自我,沒有一定要殺得你死我活,也可以亦敵亦友,學習共存,或是摻在一起,做成撒尿牛丸,吃了以後每次考試都考一百分。
看著孩子已經熟睡的臉,你不太確定這跟多年前想像幸福的樣貌是否完全吻合,但你衷心感謝。感謝他們對你無條件的愛與包容,感謝他們教會你成長的不容易,感謝他們讓你看清自己從來就沒有那麼能幹和堅強,也感謝他們在你搞砸了那麼多次而且往後還會不停搞砸的情況下,(毫無選擇餘地的)允許你繼續做他們的母親。
你撿起散落一地的自我,與母親的角色,試著共舞。
嬰兒耳朵結痂 在 Curél Taiwan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乾敏肌教室—透過專業醫師一起認識脂漏性皮膚炎!】
你知道脂漏性皮膚炎嗎?其實這是濕疹的一種!
⚠好發年齡層:為嬰兒和青春期後,在成人也很常見,時常慢性反覆發作。
🔍易產生的部位:多見於頭皮、臉部和胸口,尤其眉毛、鼻翼兩側、耳朵和耳後。
👀肉眼可見的常見特徵:多半是發紅的斑塊和白色至淡黃色帶油膩感的結痂和皮屑。
脂漏性皮膚炎不只和皮脂分泌有關,生活壓力大和睡眠品質不佳造成的免疫系統不穩定,以及皮屑芽孢菌增生引起的發炎也扮演重要角色。此外,脂漏性皮膚炎在乾冷的環境容易惡化,更應牢記保養重點:#調適壓力和正常作息、#溫和清潔洗去過量皮脂、#加強保濕和防曬!
📣一起留言分享📣
👉@好朋友,透過專業醫師一起認識脂漏性皮膚炎!日常生活保養重點要牢記~
嬰兒耳朵結痂 在 [email protected]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濕疹 (Part 2) 專題 - 鍾振堅醫生@FindDoc.com
資料來源:https://www.finddoc.com/zh-hk
背景:阿康耳朵附近和手肘皮膚特別乾燥痕癢、紅腫發炎,還結痂脫皮。阿康搽家庭醫生處方的濕疹藥膏後,病情得以緩解,但濕疹時常反覆發作。
(一) 身邊的朋友很擔心阿康的病會傳染,究竟濕疹是否一個傳染病?可以到公共地方游泳嗎? 0:25
(二) 濕疹患者在日常飲食和生活中有哪些方面需注意?2:06
(三) 哪些人較易患上濕疹?濕疹多發於什麽季節和多發於哪些身體部位?(FindDoc 健康資訊) 4:17
查詢醫生資訊:
https://www.finddoc.com/
Let's Connect:
https://www.facebook.com/FindDoc
https://plus.google.com/102821364210960788806/posts

嬰兒耳朵結痂 在 [email protected]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濕疹 (Part 1) 專題 - 鍾振堅醫生@FindDoc.com
資料來源:https://www.finddoc.com/zh-hk
背景:阿康耳朵附近和手肘皮膚特別乾燥痕癢、紅腫發炎,還結痂脫皮。阿康搽家庭醫生處方的濕疹藥膏後,病情得以緩解,但濕疹時常反覆發作。
(一) 有哪些治療濕疹的方法?是否大多濕疹藥膏都含類固醇?若濕疹經常發作,需要找專科醫生治療嗎?0:25
(二) 濕疹的成因是什麽?2:16
查詢醫生資訊:
https://www.finddoc.com/
Let's Connect:
https://www.facebook.com/FindDoc
https://plus.google.com/102821364210960788806/post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