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的過程中標準制定一直很明確,但總是會有害群之馬不願遵守規定,抱著僥倖的心態來闖關,最終造成不可挽回的影響,只是我看到王力宏這事件很明顯感受到媒體與社會大眾的差別對待。
如果今天主角是機組人員,特別是機師的話,早就新聞媒體輪番轟炸,各在野黨不斷的炮轟中央,成為至少一周的政治攻防戰,但今天換成藝人王力宏,大家的標準都變成只要他有道歉事情就告一段落了。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2019年屏東舉辦台灣燈會,寫下千萬進場記錄,亮麗的成績讓屏東獲得不少注目。近年屏東有多項建設,高鐵延伸屏東的計劃也被期待能嘉惠地方。然而就在一項項發展計劃提出的同時,過往纏訟多年的土地強徵爭議也一一浮現。 日治、兩蔣時期被徵收土地的凌雲里居民,一直要求還地於民未果,縣長曾保證不改變現況,但如今...
媒體與社會 在 Buan 月亮說話 月亮曆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尚未追上之前——媒體作為賦權與集體創傷療癒的一種路徑 (上)】
首先要感謝社會科學實踐種子論壇的邀請,很開心也很興奮可以在眾多推動各項權益實踐與媒體識讀的場合裡,用自己的方式說出自己的觀點,少不了自我介紹一下:
Uninang Mihumisang ! Inak ngan hai tupaun-tu Talum.
我是來自Buan月亮說話的Talum,故鄉高雄桃源部落的Bunun。
Buan月亮說話是一個很年輕的自媒體,過去一年多的時間,我們跟很多朋友一起關注跟批判了很多層面的議題,稍微舉幾個例子,比如獵槍與狩獵涉及法律規範與傳統文化衝突的問題,去年金鐘獎主流媒體下標達悟族露屁股蛋的文化素養議題,身分證件單列族語名的訴求,也談加分政策,也談部落長照健康議題,也從布農文化出發,與現代社會進行觀點的交流。我們一直在做原住民族議題的批判,很多時候會被看成是比較基進的,在台灣社會裡也並沒有那麼討好,尤其挑戰主流媒體與社會主流觀點的這些事件,對我們來說反映出的是一個主要問題,原住民族在這塊土地上,它是不是可以,有一天變得不那麼理所當然?不會因為漢人社會如何原住民族就應該要如何的那種理所當然?反過來說我們一直在澄清的,也是某種程度上避免這種物化跟異化的過程——最近這幾年原住民族文化看起來好像更多人重視了,可是在文化之下的基礎——土地跟權利是否回復了、是否願意在這個基礎上去開啟更艱難的討論,這才是我們認為必須不斷提醒大家直面歷史傷痕的原因。
另一方面,在這樣的場合也很誠懇地邀請大家一起投入到原住民族文化敏感度的媒體識讀工作,我想再舉一個例子,我們前些日子開啟了一個專題調查,以關鍵字原住民/天分/天賦/樂天...來看,2000年以來有許多論文,期刊論文到學位論文,領域涵蓋音樂、運動、教育、法律及文學,都以類似的論調指出,原住民族因為樂天或者因為天性/天分如何而用來支持自己的研究——這是一個令人痛心的調查結果,原住民族各族群各部落族人的差異,在學術的殿堂上,尤其是以社會科學為基礎的這些研究中,被誤用誤讀、被省略的這些善意種族歧視,很有可能在未來的十幾年內,繼續產出對原住民族觀點不利的學術成果。如果大家有印象,從2018國小翰林課本宣稱「原住民族的大自然概念大同小異」,到最近有教材稱原住民為山胞,其實大家應該會看到台灣社會,從媒體到教育、從嚴肅的學術殿堂到日常的刻板印象言論,對原住民族的身心都造成許多的傷害,遑論在歷史中消滅與剝奪原住民族文化與語言的政策結構傷害。
而這些難題,每一項都無法用幾天幾個月的時間輕易扭轉。Buan月亮說話做的事情很渺小,希望提供給那些受到歧視或者想要消解歧視的朋友,一個立場清晰的平台與空間,提供一些知識與思辨的資源,也提供一些思考的方法;比如對於加分政策的質疑,我們可以從替代路徑的思考,告訴他們原住民族過去承擔被殖民的血淚都是一種已經被替代的風險,我們在這個島嶼活下來的人,都一樣承擔著過去族群衝突的血淚,而加分政策可能是一種解決的方式,我們可以去討論如何修正政策,而非指責同樣被政策壓迫的原住民族人。
因此我們仍然在做的事情,與過去三十年原運前輩做的事情一樣,透過一種自我賦權的過程,去爭取權益,也試圖去藉由批判與反省,讓原住民族集體的創傷有彼此療癒的機會。今天來自阿美族的心的工寮也在這裡,我想推薦大家也去關注他們的工作,在這塊土地上,有很多像他們一樣的團隊,願意在部落去打開族語與文化學習的管道,能夠在部落裡有機會學習文化知識是一件非常可貴的事情,尤其在現在多數原住民族青年都在都市討生活,部落若能獲得大家的支持,就能繼續長出自己的樣子。
媒體與社會 在 民意論壇:聯合報。世界日報。udn tv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媒體與社會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9年屏東舉辦台灣燈會,寫下千萬進場記錄,亮麗的成績讓屏東獲得不少注目。近年屏東有多項建設,高鐵延伸屏東的計劃也被期待能嘉惠地方。然而就在一項項發展計劃提出的同時,過往纏訟多年的土地強徵爭議也一一浮現。
日治、兩蔣時期被徵收土地的凌雲里居民,一直要求還地於民未果,縣長曾保證不改變現況,但如今高鐵屏東站定案、土地水漲船高,縣府規劃興建體育園區,打算拆屋趕人,令居民難以接受。台鐵高架化、屏東新火車站完成,以道路拓寬為由強制徵收火車站附近的土地,在地居民不願被徵收,因而成了公有地的佔用戶。教育部的權責下則有經營建國自助餐的陳家一案,往昔捐地助屏東高工建校的陳家,因學校要拓寬校地,剩餘的土地反遭到徵收……
盼望發展的願景下,總有一群被犧牲的人,但這些犧牲是否有合理的配套應對?計劃是否周詳考量必要性及替代性?法律雖有保障與救濟的條文,但政府不一定會積極作為。長年關注弱勢的屏東縣議員蔣月惠,為這些案子四處奔走,前陣子更不斷北上陳情,希望喚起媒體與社會注意。
➡ 燦爛時光會客室 https://www.facebook.com/628203450612701/
➡ 公視新聞議題中心PNN https://pnn.pts.org.tw/
➡ 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 https://www.civilmedia.tw/
訂閱燦爛時光會客室 podcast,線上隨時聽!
iTunes 版: https://podcasts.apple.com/tw/podcast/id1489272644
Spotify版:https://open.spotify.com/show/2m8zl28uCEPB2XDIzzrvrg
Firstory版: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2fw0kkocn850833khjgupua
MyMusic版:https://www.mymusic.net.tw/ux/w/singer/show/649705
Cloudflare版:https://player.soundon.fm/p/e031b220-7ad3-44f7-9191-a251e8ef8ed1
Google版:https://podcasts.google.com/?feed=aHR0cHM6Ly9vcGVuLmZpcnN0b3J5Lm1lL3Jzcy91c2VyL2NrMmZ3MGtrb2NuODUwODMza2hqZ3VwdWE

媒體與社會 在 Top movie picks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律師楊淳鎬(鄭雨盛飾)加入了一家知名的法律事務所,為一名被指控殺害雇主一家的女傭辯護,這樁謀殺案廣受媒體與社會關注,淳鎬必須贏得官司才能成為事務所合夥人。然案發現場的唯一目擊證人林智友(金香起飾)是一名自閉症少女,淳鎬必須想盡辦法讓智友敞開心房出庭作證才能贏得官司。這兩個不同世界的人漸漸成為了朋友,但在案情膠著的壓力下,他必須在有限的時間內,讓智友說出真相…
訂閱【電癮好選喆Top movie picks】https://goo.gl/3S03OY
簡立喆主播臉書 https://goo.gl/cUWJx7
按個讚,最新訊息不漏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