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Like睇好戲】送您《911算命律師》優先場電影戲票(名額15位)🌟
一Click睇Trailer:https://bit.ly/3sRbkkW
★《#焦點追擊》《#被奪走的12年》金像監製 真人真事改編
★ #奧巴馬 夫婦精選製作
★「劇本黑名單」作品
點拎優先場戲票?
1. 讚好 Like Magazine HK Facebook 及 Instagram 專頁 (@ likemagazinehk)
2. Like(讚好)及Share(分享)此活動帖子,記得set 做公開分享先計數架!
3. 於帖子留言Tag (@) 1 位朋友約佢一齊睇!
4. 填埋參加表格及回答簡單問題: https://bit.ly/2WyG5zl
完成以上步驟嘅朋友,將有機會獲得《911算命律師》優先場電影戲票兩張!
名額:15位(每人兩張)
推廣截止日期:9月2日11:59 p.m.
優先場資料:
日期:9月6日(星期一)
時間:晚上7時30分
地點:Festival Grand Cinema
(九龍塘又一城UG層)
*現場劃位,座滿即止
*參加者參加是次活動即等同接受及同意活動的條款及細則
故事內容:911恐襲不但奪去數以千計人命,更可能引爆訴訟風暴及經濟崩潰。專研賠償調解的律師范伯格(米高基頓 飾)獲美國國會委以重任,負責制定賠償方案。然而這份工作超乎意料地艱巨:仍在傷痛當中的基層家屬,難以接受人命價值竟由一條計算出身地位的算式定義;財雄勢大的則趁機施壓,想搾乾賠償……多方角力之下,范伯格更要面對喪妻的禾夫(史丹利杜茨 飾)組織死難者家屬,要求修正他的方案。索償和解限期逼近,范伯格若要與家屬達成共識,必先體會人命的真正價值……
-------------------------------------------
#LikeMagazineHK #LikeMovie #911算命律師 #Worth #洲立影片 #奧巴馬 #焦點追擊 #被奪走的12年
同時也有1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當政客都在說故事》(The Art of Political Storytelling: Why Stories Win Votes in Post-truths Politics) Philip Seargeant 施政報告發表後在記者會及電台phone in,林鄭話自己「從來唔會以市民歡喜我...
奧巴馬 故事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Zack Snyder 的「美國意識」 | 盧斯達 on Patreon】
Zack Snyder 在電影作品經常討論美國的海外戰爭。處女作《活死人凶間》(2004) 翻拍原著,切入點不再是消費主義,而是刻劃美國社會在 911 之後對「恐怖主義」歇斯底里的恐懼。
小說家史提芬京很喜歡這部片,他認為片中的喪屍就像美國人心目中的恐怖份子,你可以一槍解決他,埋掉它,燒成灰,但喪屍還是會源源不絕襲擊你。你跟他無從談判、無從對話,你甚至抓住聖戰者全家去威脅他,對方還是會繼續攻打你。他認為,人和喪屍的對抗至死方休這一點,投射了美國人對反美恐怖主義者的形象。
他運用潮水式慢動作格鬥風格的《戰狼 300》(2006) 則是一班白種肌肉人對抗鬼五馬六、甩頭甩骨、「文化多元」的波斯帝國軍。對於支持美國繼續用兵的軍事干預派,就會認為這部片歌頌了西方民主陣營,為美國用兵世界正名,自我想像為抵抗波斯帝國入侵的自由守護者。Snyder 對肌肉 (不論男女) 畫面的迷戀也很合他們精神尚武的口味。
電影評論圈近年亦有人討論《戰》本來 (或現在) 是否一部「極右翼意識形態」的《意志的勝利》。但你也可以用另一個戲謔的角度來解讀:戲中男人的誇張、臉譜呈現,就是主要情節其實是別人對溫泉關戰役的「文宣」。導演在戲中總是不斷提醒,整個故事是由別人複述的,而且是文宣,當然是把300 勇士說得有多英勇就有多英勇,也要把事情定性為具有歷史意義的壯烈犧牲。這都是為了動員其他城邦要盡早準備戰鬥。同樣是記述,也可以只是:「希臘城邦與波斯帝國開始出現軍事衝突,在一次早期的接觸戰,有 300 名斯巴達士兵頑強抵抗,最終團滅。」
所以它等於隔空評論了「想像的共同體」是怎樣 work 的。300 勇士究竟有沒有那麼勇,並不是最重要的。傳說中的英勇和強大只是為了證成今天的佔領,如果美國不想繼續佔領,美軍就算出現了倉皇逃走的畫面,對決策者也不是最重要的。
Snyder 在《蝙蝠俠對超人》(2016) 繼續挖這個問題:如果世上很多事情都只是文宣,都可以是觀點與角度,歷史和現實就變得不可信。《蝙超》講述了蝙蝠俠和超人在敵對過程中傳媒起到的作用。它首先通過超人的報社上司嘲諷了人們不需要真相,所以不斷催促超人應該去跟進棒球比賽或者名人晚宴,因為這更有收視。蝙蝠俠敵視作為外星人的超人,是因為目睹和親歷兩個外星人在地球打交,會造成數千人死亡的人道災難,超人對蝙蝠的偏見則由於他也是一個自以為是的記者,他以記者身份偵查到很多蝙蝠暴力私刑執法的罪證,但他不知道葛咸城的 context,也不像觀眾一樣知道「蝙蝠俠的大致經歷」。
作為第一次遇到的人,加上一些表面「證供」,蝙蝠在超人心目中就是一個沒有人文關懷的惡棍。作為一個德州出身美國人,他不認同有人可以超然於法律之外自己執法;但作為超人,他自己存在本身已經顛覆了整個人類的文化——「神力」介入人間,有甚麼因果律、法律、政治、宗教、武力可以規範他?當你極度認真去思考「超人如果存在」這樣的問題,並圍繞它寫一個故事,你就會得到這部電影。全世界的傳媒 24 小時不斷批判檢視他的行動、檢討他的拯救行動造成多少傷亡,所以超人的就是演出一個被網絡輿論壓垮無法反應思考的年輕人。
《蝙超》劇院版被評為劣剪,高層認為不重要的,都是 context ,例如開首的中東戲份,你就知道 911 以及後續的事情,從來沒有離開 Zack Snyder 和編劇的腦袋。那個開頭是說,超人在某中東國家拯救了一個美國公民,但此行為本身卻似乎引發了一條村莊因遭遇政府軍和反抗軍衝突而遭屠滅,美國那邊就有一個演出很有佩洛西神韻的官員,要開聽證會邀請受害者作供,要搞清楚當日發生了甚麼,但超人不會被審判,也沒有法律可以約束他。超人被描述為「answer to no one」,等於美國決定出兵中東之前,是「自己」決定的,answer to no one。
當然情節上最後說明了最後這些系統都被操控和濫用,但劇中超人的處境也是在討論美國於中東的存在。美國擁有絕對武力和財力,可以憑空在阿富汗這類地方建立一個新政府,可以輸入一些新文化,例如選舉、例如人權觀念。有一些人跟美國扶植的阿富汗政府合作之後,接受了新觀念,一些後來出生的人,也可能接受了新觀念,但超人還有很多人要救,而且自己都要拍拖和返工,於是反過來說,超人在觀念上一定要接受他事實上對一些事情只能見死不救的挑戰。他在現場救一個人,其實也等於放棄了其他人。超人再快再強,在一千份之一秒的時空中,也只有一雙手。
阿富汗便有飛機不夠,有很多人想走也沒有機位的慘劇。這都是在拷打美國或任何帝國,當你強了,強到可以站出來干預,就要預備自己的存在必定產生政治 / 人間後果。強和可以收拾局面是兩回事。在當下這種情況,你就等於放棄了阿富汗人,甚至放棄了迫留當地的美國人、西方人。但任何人在行動之前,都不可能有這種覺悟。超人在公開行動之前,只是個德州青年。美國那麼強,是因為他們之前累積下來的,跟現在的決策者關係越來越遠。超人對抗來自家鄉的薩德將軍,在他眼中是拯救世界,他也確實拯救了世界,但這件事的連帶傷害就是憑空出現的 911 事件,他的手無疑要為拯救更多人,而沾滿了少數人的鮮血。
無論如何,這些人命沒辦法不算在超人頭上。
對那些在阿富汗一度獲得一定自由的女人或者族群,美國切實幫助了他們,但當地業力太深,她只救了 20 年,給一些人得救幻覺又將其奪走。固然災難是由薩德將軍帶來的,然而超人一旦決定介入,就會面對一連串因果的連鎖反應。超人武力再強,仍然被人間牽扯得只能在大魔王面前跪下接受擺布,答應跟蝙蝠決一死戰。這一部片其實是追思當日的強者干預思想,在維護美國國威和國家安全的前題下用兵中東,還要駐軍幫人建設民主現代國家,美國是否準備好背負另一個民族的命運?顯然沒有。人們說美國在阿富汗經營,只是想殺拉登,所以拉登在奧巴馬任內一死,已經開始策劃撤出阿富汗。老帝國經略一個地方,動輒一百幾十年都是常有,可以令土著出現強勁的親帝國派。20 年不知能不能算是一夜情。
如果上說大致正確,那阿富汗過去 20 年只是一個推翻和擊殺拉登行動的副產品,對一些阿富汗人來說,當初美國確是行了好,我們無法想像有多少阿富汗婦女因為拉登的反美鬥爭而意外獲得一定人權解放,而拉登的死亡又怎樣導致本來看似擁有的東西再次失去。
訂閱 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lewisdada
新書:https://tinyurl.com/eyd9258v
奧巴馬 故事 在 無待堂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Zack Snyder 的「美國意識」 | 盧斯達 on Patreon】
Zack Snyder 在電影作品經常討論美國的海外戰爭。處女作《活死人凶間》(2004) 翻拍原著,切入點不再是消費主義,而是刻劃美國社會在 911 之後對「恐怖主義」歇斯底里的恐懼。
小說家史提芬京很喜歡這部片,他認為片中的喪屍就像美國人心目中的恐怖份子,你可以一槍解決他,埋掉它,燒成灰,但喪屍還是會源源不絕襲擊你。你跟他無從談判、無從對話,你甚至抓住聖戰者全家去威脅他,對方還是會繼續攻打你。他認為,人和喪屍的對抗至死方休這一點,投射了美國人對反美恐怖主義者的形象。
他運用潮水式慢動作格鬥風格的《戰狼 300》(2006) 則是一班白種肌肉人對抗鬼五馬六、甩頭甩骨、「文化多元」的波斯帝國軍。對於支持美國繼續用兵的軍事干預派,就會認為這部片歌頌了西方民主陣營,為美國用兵世界正名,自我想像為抵抗波斯帝國入侵的自由守護者。Snyder 對肌肉 (不論男女) 畫面的迷戀也很合他們精神尚武的口味。
電影評論圈近年亦有人討論《戰》本來 (或現在) 是否一部「極右翼意識形態」的《意志的勝利》。但你也可以用另一個戲謔的角度來解讀:戲中男人的誇張、臉譜呈現,就是主要情節其實是別人對溫泉關戰役的「文宣」。導演在戲中總是不斷提醒,整個故事是由別人複述的,而且是文宣,當然是把300 勇士說得有多英勇就有多英勇,也要把事情定性為具有歷史意義的壯烈犧牲。這都是為了動員其他城邦要盡早準備戰鬥。同樣是記述,也可以只是:「希臘城邦與波斯帝國開始出現軍事衝突,在一次早期的接觸戰,有 300 名斯巴達士兵頑強抵抗,最終團滅。」
所以它等於隔空評論了「想像的共同體」是怎樣 work 的。300 勇士究竟有沒有那麼勇,並不是最重要的。傳說中的英勇和強大只是為了證成今天的佔領,如果美國不想繼續佔領,美軍就算出現了倉皇逃走的畫面,對決策者也不是最重要的。
Snyder 在《蝙蝠俠對超人》(2016) 繼續挖這個問題:如果世上很多事情都只是文宣,都可以是觀點與角度,歷史和現實就變得不可信。《蝙超》講述了蝙蝠俠和超人在敵對過程中傳媒起到的作用。它首先通過超人的報社上司嘲諷了人們不需要真相,所以不斷催促超人應該去跟進棒球比賽或者名人晚宴,因為這更有收視。蝙蝠俠敵視作為外星人的超人,是因為目睹和親歷兩個外星人在地球打交,會造成數千人死亡的人道災難,超人對蝙蝠的偏見則由於他也是一個自以為是的記者,他以記者身份偵查到很多蝙蝠暴力私刑執法的罪證,但他不知道葛咸城的 context,也不像觀眾一樣知道「蝙蝠俠的大致經歷」。
作為第一次遇到的人,加上一些表面「證供」,蝙蝠在超人心目中就是一個沒有人文關懷的惡棍。作為一個德州出身美國人,他不認同有人可以超然於法律之外自己執法;但作為超人,他自己存在本身已經顛覆了整個人類的文化——「神力」介入人間,有甚麼因果律、法律、政治、宗教、武力可以規範他?當你極度認真去思考「超人如果存在」這樣的問題,並圍繞它寫一個故事,你就會得到這部電影。全世界的傳媒 24 小時不斷批判檢視他的行動、檢討他的拯救行動造成多少傷亡,所以超人的就是演出一個被網絡輿論壓垮無法反應思考的年輕人。
《蝙超》劇院版被評為劣剪,高層認為不重要的,都是 context ,例如開首的中東戲份,你就知道 911 以及後續的事情,從來沒有離開 Zack Snyder 和編劇的腦袋。那個開頭是說,超人在某中東國家拯救了一個美國公民,但此行為本身卻似乎引發了一條村莊因遭遇政府軍和反抗軍衝突而遭屠滅,美國那邊就有一個演出很有佩洛西神韻的官員,要開聽證會邀請受害者作供,要搞清楚當日發生了甚麼,但超人不會被審判,也沒有法律可以約束他。超人被描述為「answer to no one」,等於美國決定出兵中東之前,是「自己」決定的,answer to no one。
當然情節上最後說明了最後這些系統都被操控和濫用,但劇中超人的處境也是在討論美國於中東的存在。美國擁有絕對武力和財力,可以憑空在阿富汗這類地方建立一個新政府,可以輸入一些新文化,例如選舉、例如人權觀念。有一些人跟美國扶植的阿富汗政府合作之後,接受了新觀念,一些後來出生的人,也可能接受了新觀念,但超人還有很多人要救,而且自己都要拍拖和返工,於是反過來說,超人在觀念上一定要接受他事實上對一些事情只能見死不救的挑戰。他在現場救一個人,其實也等於放棄了其他人。超人再快再強,在一千份之一秒的時空中,也只有一雙手。
阿富汗便有飛機不夠,有很多人想走也沒有機位的慘劇。這都是在拷打美國或任何帝國,當你強了,強到可以站出來干預,就要預備自己的存在必定產生政治 / 人間後果。強和可以收拾局面是兩回事。在當下這種情況,你就等於放棄了阿富汗人,甚至放棄了迫留當地的美國人、西方人。但任何人在行動之前,都不可能有這種覺悟。超人在公開行動之前,只是個德州青年。美國那麼強,是因為他們之前累積下來的,跟現在的決策者關係越來越遠。超人對抗來自家鄉的薩德將軍,在他眼中是拯救世界,他也確實拯救了世界,但這件事的連帶傷害就是憑空出現的 911 事件,他的手無疑要為拯救更多人,而沾滿了少數人的鮮血。
無論如何,這些人命沒辦法不算在超人頭上。
對那些在阿富汗一度獲得一定自由的女人或者族群,美國切實幫助了他們,但當地業力太深,她只救了 20 年,給一些人得救幻覺又將其奪走。固然災難是由薩德將軍帶來的,然而超人一旦決定介入,就會面對一連串因果的連鎖反應。超人武力再強,仍然被人間牽扯得只能在大魔王面前跪下接受擺布,答應跟蝙蝠決一死戰。這一部片其實是追思當日的強者干預思想,在維護美國國威和國家安全的前題下用兵中東,還要駐軍幫人建設民主現代國家,美國是否準備好背負另一個民族的命運?顯然沒有。人們說美國在阿富汗經營,只是想殺拉登,所以拉登在奧巴馬任內一死,已經開始策劃撤出阿富汗。老帝國經略一個地方,動輒一百幾十年都是常有,可以令土著出現強勁的親帝國派。20 年不知能不能算是一夜情。
如果上說大致正確,那阿富汗過去 20 年只是一個推翻和擊殺拉登行動的副產品,對一些阿富汗人來說,當初美國確是行了好,我們無法想像有多少阿富汗婦女因為拉登的反美鬥爭而意外獲得一定人權解放,而拉登的死亡又怎樣導致本來看似擁有的東西再次失去。
訂閱 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lewisdada
新書:https://tinyurl.com/eyd9258v
奧巴馬 故事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當政客都在說故事》(The Art of Political Storytelling: Why Stories Win Votes in Post-truths Politics) Philip Seargeant
施政報告發表後在記者會及電台phone in,林鄭話自己「從來唔會以市民歡喜我定唔歡喜我」作為施政宗旨,更指「已經唔係好關注呢啲(民望)數字」。至於泛民反對派離開議會,林鄭指多元的立法會監督政府是正常及理想,但「做唔到唔係我哋問題。」她續指,除憲制功能,立法會亦要配合政府施政,但相關功能未能發揮,形容「會又唔開、長期拉布、主席又選唔到。」總之一切都係人家的錯。至於被問到點解唔感謝香港人,她說沒有多少香港人在自己身邊。林鄭簡直就是得罪人的「天才」,若非香港畸形政制,以她的性格及政治溝通能力,即使做個「譚仔阿姐」,也會因為得罪同事及客人而被炒魷。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201204/RRBF7UNM4NCNXFIRYMDYI7JC6E/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果籽 #劉細良 #林鄭月娥 #特朗普 #奧巴馬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奧巴馬 故事 在 Mrs1am-ology 一點小哲學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發聲電子書 #每套6冊
實行HomeSchool第一星期,早前響 #蘋果樹屋 入手嘅英文教材 #HighlightsStorybookCollection 正式出場!我諗最近有好多媽媽搵緊教材,熱門嘅當然有 #迪士尼美語套裝 、#DRMAX 、#OxfordReadingTree 咁,自問我地屋企從小不是行開學術型,未知疫情發展如何、未知小朋友有冇興趣之下,所以未敢入手如此「豪裝」教材,發現呢套Highlights Storybook Collection 可以做到「#分級閱讀program」,由入門K1-K3 、L1-L3 至 L4-L6,整套書有9個級別,每個級別10本書,不但可以有系統地進行教學,而且可以熟讀完一套先慢慢升級,一套每Set 6冊,折扣後只需要$120.00,雖然話唔使一次買哂成套,但全套限時特價(K1-L6)其實都係講緊$1822.5,#沒有不買的理由了!
Highlights係美國著名專業兒童雜誌社,曾獲得美國教育出版協會頒發的最佳兒童雜誌獎、美國父母選擇獎、母親選擇獎、教師選擇獎等,奧巴馬說都話自己細個都係睇Highlights 長大!我地就唔使咩過人成就,學習夠好玩就可以!每套包括5本實體故事書同埋1本 User Guide,利用11個QR Code轉成發聲電子書,K1系列每頁上一般只有一句短句,而且結構重複,但仍然保持到故事性,小朋友一邊睇一邊聽,再一邊跟住讀,就好快「入腦」,而且唔會好似字卡咁一味「死記」,最適合林小呢種「體驗形學習」小朋友~
~~~Highlights Storybook Collection
1、整套書按語言難度分為三個階段(每個階段3個級別:K1~K3、1~3、4~6,每個級別共10本故事書),故事主題豐富,簡單有趣,孩子自己也能基本讀得懂;而且內容適中,每天一本,在家中輕輕鬆鬆就能完成。
2、每本書在故事之後有趣味小練習,同時配有家庭閱讀指導手冊,清晰標註了這本書的長度、重點詞彙和句型,以及練習答案和閱讀建議,幫助家長快速把握孩子的閱讀效果。
3、掃描 QR Code 觀看在線互動電子書用起來極其方便,就好像一個「流動圖書館」。
~~~~~入手傳送門:https://bit.ly/2ED2xOV
FOLLOW US AT.....
FB Page : https://www.facebook.com/mrs1amology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mrs1am_ology/
YOUTUBE: Mrs1am-ology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Tqwvn3mkC5ip71LY0sZgSA
#mrs1amology #一點小哲學 #ftbbu #hkmama #全職bb聯盟 #全職媽媽 #mamablogger #bbkol #親子 #ftm #slasher #coffeelover #食買玩 #beauty #foodie

奧巴馬 故事 在 美劇癮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7️⃣個 點解你必須要睇 在Disney + 音樂舞台劇 《漢密爾頓 Hamilton》的理由 】
P1 #舞台製作編 https://youtu.be/e1sZsuWoEmg
P2 #故事音樂編 https://youtu.be/r_tkvswhr_s
? Hamilton | 預告 | Disney+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SCKfXpAGHc
1 ) Disney+ 平台黑馬,為 Disney Plus 帶來新用戶App下載 達51萬次,比平均下載水平高47% ,#點播平台大戰
2 ) 奧巴馬加持、 政治正確: 以黑人演員出演美國白人開國元勛 、 橫掃東尼獎 11個主要獎項、#獨立建國
3) 超配合 Musical theater與 影視制作 ,舞台、燈光、聲樂、演出、拍攝 完美配合
4) 美國建國抗掙史Hamilton人物傳記 由 天才孤兒、戰爭英雄、開國元勛、首個財政部長、開創兩黨政治局面、美國首個因為性醜聞而落台的官員到最後47歲是在一場決鬥中身亡。過山車般的傳奇人生(如果華文地區,只有 “ #鐵拳無新孫中山” 與 “穿林北腿蔣中正” 可以比並 ...誤?...)
5) 以Hip-Hop 及Rap 去 演繹美國開國元勛歷史故事!歌曲終極 #洗腦
6 ) 屬識的面孔: Lin-Manuel Miranda (His Dark Materials) Daveed Diggs(Snowpiercer), Jonathan Groff (Mindhunter,Frozen)
7) 最~~~~~重要:九叔、午膳、阿腸 及 Ricky #超強力推薦! @煲劇廢噏Literal Nothing @美劇癮
精選歌曲推薦
⚫ 〈Alexander Hamilton〉
https://youtu.be/VhinPd5RRJw
Alexander Hamilton作為開場曲,用了此曲講述Alexander Hamilton的生平故事,貌似為整個音樂劇的內容簡介。後段曲目為此歌的內容再詳細說明, 整個音樂劇每段劇情都與此曲扣連, 曲中歌詞What's you name man?「Alexander Hamilton」的旋律入耳, 更成為全劇主角唱到「Alexander Hamilton」的特定旋律。
⚫ 〈You'll Be Back〉
You'll Be Back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KFN-aqPJH8
King George 三首歌都令人眼前一亮,節奏清晰而不失乏味,加上 Jonathan Groff嗓音夠響亮有力,令歌曲充滿朝氣,俏皮編曲配上冷酷歌詞,如You’ii be back "I will kill your friends and family to remind you of my love”,趣味十足。
King George 三首歌節奏明輕快,旋律易記上口,整體編曲、唱法令人聯想起英國歌手Mika,同樣曲風歡樂。 〈Tiny Love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mVOp7mqjP8
⚫〈Satisfied 〉
https://youtu.be/InupuylYdcY
在Eliza 與Hamilton的婚禮上,姊姊Angelica以祝酒起始,再,時空倒轉,講述當日舞會上讓出Hamilton與妹妹 的心事,在Renée Elise Goldsberry本劇最強唱功加持下既哀且美亦又心痛。
該曲對故事的變奏作用令人想起 Les Misérables 中的 'On my Own'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EOla4fbRFM
⚫Helpless
https://youtu.be/6frd_dHxPRs
Schuyler姊妹 Eliza對Hamilton一見鍾情, 輕快而優美!
⚫Non-stop
https://youtu.be/DPgE7PNzXag
在獨立之後,Hamilton跟Aaron Burr一樣成為律師,並被提名為紐約代表,Hamilton每天像是沒有明天一樣的拼命寫作議政,直至登上美國第一任財政部長寶座。
⚫Say no to this
https://youtu.be/7sB8ITujc3w
獨留紐約公幹的Hamilton被陌生女子Maria 登門求助,漢米爾頓擋不住誘惑但隨即被她的老公勒索了,曲風輕快底死是下半場的驚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