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吧,一起來聊聊創傷】
《創傷的智慧》紀錄片播放的時間結束了,當初推薦文的分享人數,還有之後繼續向我詢問的人數,都讓我感到很振奮。在我這個小小的粉專裡,一篇小小的推薦文,得到了比我預期更多的迴響,我認為這是在告訴我,已經累積了一定的人數對「創傷」這件事感到好奇,甚至隱約感覺到它在我們生活當中的強大影響力。
在紀錄片的網站上,依然保存了活動期間的精彩對談,還有很多珍貴的資源讓大家可以更深入理解「創傷」的各種面向,感覺導演和專家們,是希望能透過紀錄片當作一個起頭,一次拓展整個社會對於「創傷」的理解,還有對話的深度和廣度。然而這些座談都是英文,同時美國社會在談論情緒與感受方面跟我們的經驗很不同,如果在這方面沒有經過一些文化上專業上的「翻譯」,有時就算是語言能力足夠,理解上和實行上還是會有一些隔閡。
如果這一切只停留在這裡,那就太可惜了。
我想起跟「創傷」這個詞彙相遇之前的漫長追尋。
在年紀還很小的時候,我就強烈地感覺「我以後絕對不要變成跟我媽一樣的人」。甚至在高中的時候,還曾經跟同學互相約定,「如果以後你看到我有變成我媽的跡象,請你立刻過來打死我」。
話講得很毒,其實反映出內心極大的恐懼,因為我的母親真的就是我外婆的樣子。
我的母親長年有一個非常激怒我的習慣。當我在他面前跟他說明一些重要的事情的時候,他總是會在我說話的當中突然伸手,摸我臉上的痣或是耳垂或是任何其他「缺陷」,感嘆:「哎呀這個鼻子要是再挺一點就好了。」
然後我就會因此抓狂,跟他大吵一架。
大學畢業沒多久,有一回外公因為小中風在家裡跌倒,緊急送醫,大家都趕到醫院,由母親代表去聽主治醫師的報告。他消失了好一陣子,回來的時候第一個走向祖母,跟他轉告醫師的診斷。只見外婆盯著母親的臉,毫無表情的聽了一陣,然後突然伸手撥開正在講話的母親的瀏海:「你這頭髮很難看耶,是去哪一間理髮店弄的?」
母親大爆炸的瞬間我忍不住笑出來,你看看你,但是一轉身心裡卻打了一個大寒顫。
總是聽到人說,女兒以後會變成媽媽的樣子,居然被我親眼目睹了。如果這是真的,那媽媽的樣子很糟糕的人,一輩子不就毀了?我不相信這是一種預言,一定有人可以逃過這種詛咒,可是這樣的人在哪裡?他們又是怎麼找到走上不同道路的方法?
有害怕成為自己母親的女兒,就會有害怕步上父親後塵的兒子,或是在自己身上重蹈任何家族覆轍的孩子。每個人都在跟一個看不見的敵人戰得灰頭土臉,弄不懂為什麼馴服不了自己,活不出自己更好的樣子,沒有辦法跟所愛的人更接近。
我看著螢幕上每一個,受邀到講座上侃侃而談的講師,一來一往,大家在談笑之間分享自己多年來鑽研的成果和領悟,相互補上不同角度對「創傷」的理解和連結,一層一層教給我更多思考的方向。但是最珍貴的,是在這些專業的對話之間,大家不經意地透露出來的,屬於每個人自己的傷痛。
丹尼爾・席格醫生,也許是大家最熟悉的講師,他所寫的《不是孩子不乖,是爸媽不懂》,還有《跟孩子的情緒做朋友》系列,都曾是台灣很暢銷的教養書。他在《建立對跨世代創傷的敏感度和覺知》那場座談裡提到:「我家族裡就是有毒癮的歷史,常常在我的演講裡分享完我的故事之後,都會有人來跟我說:『我覺得你一定有吸毒!!』」他哈哈大笑,「我把這個當做對我至高的讚美。」
Gabor Mate醫生在《關係是一面照出創傷的鏡子》座談會上自陳:「我跟我太太之間的問題是,我自己覺得是一隻醜青蛙,我坐在角落希望他來吻我,讓我可以變成王子;可是他不要啊,他覺得他沒事幹嘛要吻醜青蛙,他希望我直接就是一個王子向他走過來。」
而在另一場關於《破裂的關係》的座談裡,Mate醫生朗讀了他母親當年,在Mate醫生才只有三週大時的育兒日記:「現在是清晨兩點,你已經哭了整整一個半小時,希望我餵你。但是我無法,因為我已經答應醫生,我必須按照時刻表給你吃東西。」讀到這裡他按耐不住內心的情緒,伸手搓揉自己的額頭。剛剛才分享自己的母親因為讀了當年的暢銷教養書,相信「嬰兒是暴君,我們不能讓他們控制我們」,所以在他哭泣的時候都會起身離開的依附關係創傷專家Diane Poole Heller博士,臉上露出非常凝重的表情。
這些瞬間,有些讓我深吸一口氣,有些讓我會心一笑,有些讓我的眼淚毫無預警的就落下來,有些讓我必須把影片暫停,陷入沈思。
這真是美夢成真的一刻啊。這些人每一個人都是勇敢的戰士,他們放膽伸手去觸摸自己的傷痛,找到了逃過詛咒的方法。而今他們聚集在一起,用他們自己的親身經歷來告訴我們,身上遺留著創傷的痕跡並不可恥或悲慘,當我們找對方法的時候,我們可以把創傷轉化成個人的成長,讓我們更加成熟,更能夠給予和接受深刻的愛。
「但是,我可沒說這是一件簡單的事。」Diane笑著警告大家。
這樣的交換和對談裡,有一種非常迷人的力量。不單單是在創傷的這條路上,有人可以懂的感覺真好。對我而言,當越多人開始承認「我不喜歡被這樣對待」,我們才能夠建立起一個穩固的基礎,去探討「錯誤的教養」跟「教養風格不同」之間的差異,讓更多人可以很有自信地表達:「請不要這樣對待我/我的孩子,這會造成很大的傷害。」
我覺得自己很幸運,可以在這個時間點獲得這麼多寶貴的資源,讓我興起一股很強的動力,想要在這裡也營造出一個,讓大家可以試著談論創傷的空間。
我還不是很確定會怎麼做,但是目前的想法是,我會分批把各個講座裡非常觸動我的部分節錄出來,跟大家分享我的理解,還有我自己的相關經驗。然後我也會像之前一樣,在文末貼上一個匿名的塗鴉牆,讓想說話但是有些顧忌的讀者,可以在裡面抒發感想。
從這個現有的形式當作起點,我想試試看可以引起什麼樣的互動和變化。
如果你對這個主題有興趣,或者是對互動的形式有什麼其他的想法,可以在底下留言讓我知道嗎?並不是說如果有興趣的人數很少,我就不會寫了,我這個人天生任性,想做的事情就是會去做沒人可以阻止我(傑克握拳)。但是,確切知道有多少人在關注這個主題,會給我很大的鼓舞。所以,請大家無論長短,出個聲讓我聽見吧!
PS. 閉關中拍不了什麼特別的照片,只好叫書籤們出來排排站會客。有個孩子的個性比較彆扭,也不讓我伸手幫忙,不過我相信他的本質是很美麗的XD
天生的缺陷英文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記者:張芫菘台中報導
20210424英語新聞報-
為了讓社會大眾克服恐懼,讓生活盡量回歸正常,並且能夠活絡經濟社會動脈 ,兩年一次的台灣小姐選美活動,如期在24日下午2點鐘於台中富王大飯店舉行。
大會主席潘逢卿指出第十一屆台灣小姐選美是歷年來學歷平均最高的一屆,有博士碩士台清交大等名校高材生,經過北中南海選集訓後,最後選出24位佳麗參加第十一屆台灣小姐初賽,裡面有選美比賽冠軍,校園女神,金鐘獎入圍最佳女配角,百萬粉絲網紅, 節目主持人,老師,工程師,模特兒,也有留歐,台美混血,台越混血,太魯閣族雙胞胎,聾啞美女等,這一屆可以說是相當競爭激烈。
第十一屆台灣小姐初賽聘請到第九屆台灣小姐「陳詩雅」和補教名師「湯尼陳老師」聯合主持,有台灣小姐公益主持人雅號的湯尼陳老師,有太多主持大型活動的經驗,只要有他在的地方,總是會給現場帶來無限的青春,活力與驚喜。
陳詩雅雖然是第一次主持台灣小姐選美初賽但是由於她目前也是一位藝人 ,經過台灣小姐一路走來的歷練,主持起來也是落落大方得心應手,兩位主持人良好的搭配也為現場選美活動帶來不少的震撼。
今年也請到亞洲網紅林子晨做開場演唱,第十屆台灣小姐謝易潔在中場做精彩的民族街舞的表演。
公證單位洪條根律師事務所創辦人洪條根律師也親自上台期勉參賽的佳麗,整個賽程進行大約兩個半小時,由八位評審依據自選服裝造型 30%晚宴禮服造型30%中英文自我介紹30%還有時尚感10%的評分標準,選出可在5月15號於高雄市立空中大學舉行複賽參賽的資格,每位佳麗都使出渾身解數希望獲得評審們的青彩入圍。
本屆台灣小姐選美1號佳麗張語珊 和18號佳麗林姵吟是聾啞美女,她們能克服天生的缺陷勇於參賽,真是令人動容。
25號佳麗陳婕敏來自美國,目前在台北自主管理中,為了配合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的政策,主辦單位中華民國美容美學發展協會,特別准其採用視訊直播的方式參賽,這都是今年台灣小姐選美很特殊的地方,最後洪條根律師以見證人的身份公佈了8位評審,一次通過 24位佳麗全部入圍的好消息,現場引起很大的掌聲。
最後二位主持人也宣布了第十一屆台灣小姐初賽最佳造型獎前三名,分別是第三名編號9號佳麗「林佳蘭」,第二名編號12號佳麗「駱嫣」以及第一名編號11號佳麗「王韻雅」。
由於初賽會長陳文旭本身是一位資深媒體人,因此今年前往現場採訪的媒體記者可以說是創歷年之冠,也為此次台灣小姐選美初賽多創一項新的記錄。
天生的缺陷英文 在 Fan-Chiang Yi 范姜毅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鋼琴的大千世界】♩.♪ 韓國四指鋼琴天使-李喜芽(Happy Lee Hee-Ah)超越四肢畸形.永奏幸福樂章
我沒有埋怨過-自己跟別人不同,我相信用積極正向的態度生活,就會幸福起來,只要自己覺得幸福,那麼別人的眼光、批評也不會對我造成傷害。
——李喜芽
📹 李喜芽演奏蕭邦的「幻想即興曲」:
https://youtu.be/xldxGOEU964
閉上眼傾聽琴音,大抵不會猜得出演奏者是個每隻手-只有兩隻手指、沒有小腿和腳掌的身體殘障者。1985年7月9日生於韓國首爾-四指鋼琴天使李喜芽,憑這僅餘的天賦,為自己帶來不一樣的人生。
4>10的奇蹟
李喜芽一出生,即為一級先天性四肢畸形,每隻手只有兩隻手指,膝蓋下沒有小腿和腳掌,迄今身高只有103公分,還有智力障礙、學習障礙。
但在母親禹甲仙無微不至的陪伴下,每天練琴10小時作為復健,不但超越四肢畸形-永不放棄,堅強拚搏,以四隻手指,戰勝常人的10根手指,而且琴藝突飛猛進,先後榮獲韓國總統突破身心障礙獎章、韓國全國學生音樂比賽第一名、全國身心障礙藝術比賽第一名等各種鋼琴演奏大獎。同時,以第一名完成韓國康復福利大學學業。
用5年6個月彈會蕭邦《幻想即興曲》
李喜芽演奏100多首曲子,都是苦學記下來的,比別人要多付出好幾十倍的努力。一首蕭邦的《幻想即興曲》,她就用了5年6個月的時間,才學會彈奏。她總是一直練、一直練、… ,把4根手指,當10根手指用。李喜芽酷愛蕭邦,也喜歡所有浪漫的東西。她唱起《月亮代表我的心》時,歌聲也非常悅耳動聽。
2003年李喜芽因公殘障的父親罹癌往生,她和母親禹甲仙相依為命。在母親嚴格而溫暖的教育下,李喜芽先天的殘缺,似乎沒有影響她健全的人格發展。
李喜芽言行活潑開朗,英文名叫Happy Lee,終日笑嘻嘻,熱愛音樂,也熱愛生命。李喜芽曾經想放棄,但音樂給她慰藉、尊嚴和勇氣。
每天24小時,李喜芽都用音樂克服身心障礙。李喜芽十分感恩,能運用上天賦予她的音樂才華,來跟大家分享生命的酸甜苦辣。
李喜芽逢人就說:「音樂是最好的化妝品。」她對生命不無憧憬,最大的願望-是通過鋼琴演奏,為所有正在經歷苦難的人-送去溫暖和希望,也讓四肢健全、生活無憂無慮的大多數人,懂得珍惜所有,更努力去面對每一天。
母愛彌補上天給予的殘缺
1985年生於韓國首爾,李喜芽天生殘疾,出生時不足2.5公斤,沒有小腿、腳掌,兩手無法張開,除大拇指能看出形狀,另外四根手指全扭曲成一團。她大腦輕度受損,身體部分肌肉也無法發揮功能。李喜芽的母親禹甲仙傷心欲絕,但在悲苦中她愈發顯出母愛的偉大。她受訪時說:「李喜芽是上天賜我的禮物,我既然給了她生命,就一定要讓她堅強的活下去。」長到一歲半的時候,李喜芽依然不會說話,兩歲以後勉強能坐起來,直到五歲才學會用膝蓋蹣跚走路,但她的雙手依然沒有一點力氣,生活起居完全不能自理。為了讓女兒能自立自強,禹甲仙在李喜芽5歲時開始讓她學習鋼琴,希望她能把軟弱無力的手練出力氣,以後好獨立生活。就在母親的嚴厲督促下,李喜芽開始艱苦的訓練過程,每天練琴10小時,半年後,才終於彈出了聲音。李喜芽說:「那時覺得母親真是狠心,但現在我要謝謝她,要不是她,我怎麼可能會有今天?」
自寫童話.醫好「暈」鋼琴
李喜芽5歲那年,禹甲仙發現女兒對數字的認知有些缺陷,連1+1=2這個極其簡單的算式,也算不清楚。但是無意間,母親發現自己的女兒對音樂很敏感,聽過的曲子很快就能記住,於是,禹甲仙決定教李喜芽學鋼琴。李喜芽一見到鋼琴就很感興趣,她的腳夠不著踏板,母親於是就對踏板進行改造,開始教李喜芽學鋼琴。
終於,喜芽能彈簡單的曲子了,慢慢由淺入深,一曲一血淚。尤其蕭邦的《幻想即興曲》,足足花了李喜芽5年6個月,讓她的四指插上翅膀,在黑白分明的琴鍵上跳躍、舞動,如行雲流水,叫人心馳神往。正常人用10指彈鋼琴-都會覺得很困難的曲目,李喜芽要用四指完成。枯燥和高難度的訓練、身邊人像看外星人的奇怪眼神,讓她產生了嚴重的心理障礙。一度看到老師便無法正常呼吸,一碰鋼琴就暈倒。用李喜芽自己的話說,那是她人生最低落的時期,但她在強大的母愛和對鋼琴的熱愛支撐下,還是沒有完全放棄練習鋼琴,並根據自己的成長經歷,寫了一本《四指神童》的童話書。在這本書中,她向小讀者們傾訴了對鋼琴的熱愛,對人生的冀望,和對苦難的昂揚和蔑視。
李喜芽的上半身和一般高中生無異,但膝蓋下沒有小腿和腳,所以身高不到 一公尺 ,她的膝蓋骨骼前後比正常人突出很多,長得像腳掌一樣,因此她是用扁平的大腿骨當腳掌行走。李喜芽說,五歲的時候,三歲的小朋友笑她是ET,是鬼,不過,她回答,「是啊,我是ET,我比你大,你要叫我姐姐,要跟我做朋友」。喜芽以樂觀的態度面對外界的嘲笑,以健康的心態和正常人做好朋友。
將音樂化作正能量
不少人以為學音樂靠天分,但是李喜芽打破這定理。李喜芽出生時雙手,只各有兩隻手指,亦需以輪椅代步,成為鋼琴家的夢想幾無法達成。李喜芽未有自暴自棄,每日苦練十小時,憑努力克服障礙。還到全球各地為慈善基金籌款,勉勵殘障人士努力為生命活出彩虹。
迄今,30而立的生命天使李喜芽,患先天性一級肢體畸形症,出生時雙手各只有兩根手指,三歲時更需要截肢,此後用輪椅代步。5歲開始習琴,當時只為了訓練手指肌力,但後來漸漸對音樂產生興趣,從此彈琴便成為她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她坦言,要用四隻手指彈琴,難以將旋律連接得流暢,故只好每日苦練十小時,以達到鋼琴老師要求。
李喜芽受疾病影響,腦功能的障礙,亦使她無法跟上節拍,就算至今她仍未看懂琴譜,所有節拍、音準全靠不斷翻聽背誦而學會。單是一首蕭邦的《幻想即興曲》,李喜芽便練上5年6個月的時間。幾經艱苦訓練,李喜芽終在世界各地巡迴演出。彈得一手好琴的李喜芽,每當彈琴時都表現得相當投入,她表演每一首世界名曲,樂曲節奏起伏不一,對於一般人來說已絕非易事,但她卻演繹得遊刃有餘。
李喜芽的琴藝與樂觀面對人生的態度,受到各界的肯定,不但拿到全國學生音樂比賽第一名,全國身障者藝術比賽第一名等各種鋼琴演奏大獎,還得到前總統金大中頒贈突破身體障礙獎,韓國KBS,MBS, SBS, EBS 等各大電台以及 CNN, ABC News 等國際媒體專訪。她也曾受邀到日本、美國,德國和英國多個國家表演。
天生的缺陷英文 在 缺陷英文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萌寵公園 的推薦與評價
提供缺陷英文相關PTT/Dcard文章,想要了解更多缺陷定義、缺陷缺憾、Defect有關寵物 ... 寰宇外語中心- 【 #天生有缺陷努力不懈完成留學夢】 推薦給正在為...lifeway ... ... <看更多>
天生的缺陷英文 在 食用英文 的推薦與評價
「食用英文」透過繪本故事,勾起孩子的興趣;藉由親子手做美食,得到幸福感與成就感。 ... 透過閱讀這本小說我們看見一位天生缺陷的十歲男孩克服萬難,勇敢長大。 ... <看更多>
天生的缺陷英文 在 缺陷英文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萌寵公園 的推薦與評價
提供缺陷英文相關PTT/Dcard文章,想要了解更多缺陷定義、缺陷缺憾、Defect有關寵物 ... 寰宇外語中心- 【 #天生有缺陷努力不懈完成留學夢】 推薦給正在為...lifeway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