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當初看完《天橋上的魔術師》試映後,跟製作公司的人聊天,我說:
我一直以為白色恐怖是很久以前的事情,沒想到離我們那麼近。
《天橋上的魔術師》故事背景是1980年代解嚴前後的台灣,有看的人應該都知道,第四、五集柴家雙胞胎主題講的就是白色恐怖,無論是幾個小朋友的超強演技、特務緊迫盯人的窒息氛圍、老百姓自由意識處處受限的無奈和憤怒等等,都相當精彩。身為80中後出生的我,沒有親身經歷、以前歷史課讀不到的,都在這齣戲感受到了。
這幾天看了一些評論,發現因為加入這些元素,有些黨國教育體制下成長的人看了很不舒服,他們覺得那故事中講述的這座商場,跟當時他們所經歷的快樂購物、吃吃喝喝、五湖四海民族和樂大熔爐不一樣。
我覺得大家得搞清楚的是,改編劇本的意思本來就是在基本的故事架構下加入新構想的橋段、人物等等,何況不高興的人提出的論調居然是因為他們沒有感受、經歷到那些劇裡描述的事情,所以他們覺得失望?
人生在世很多事情不是你沒經歷過就不存在,何況白色恐怖確確實實的存在。我可以接受你在承認這些過去的同時為當初的黨國體制辯解,無論是要說維護秩序或是穩定社會什麼這種理由,但是如果你硬要因為自己沒有看過、沒有聽過、心裡不願意面對就說這些事情不存在,那真的很對不起因為這些事情徹底在世界上消失的人們,他們的存在可是因為你們口中的不存在而被硬生生抹去。
另外,也很看不過去用省籍問題戰這部戲的人,提出「故意設定壞人都是外省人」的,那表示你們沒有看懂,也根本沒有認真用心看。勇於印製《自由中國》的柴家爸爸是外省人、對養子小八呵護備至的點心世界老張是外省人,客家人蓋媽蓋爸、本省人點媽點爸,還有其他的各種族群,以及嘴裡指責別人顛覆國家但眼裡和肢體都表現出內心不忍的老師,明明劇組已經很認真持平溫暖地在表現在所有龐大議題下每個族群、身分都是一樣的,為什麼看不懂還要亂講話?
看到這部製作細膩極致的戲劇被冠上洗腦兩字,真的感到很遺憾。如果每集都有追,我相信都會很驚艷怎麼台灣有一齣戲可以把性別認同、白色恐怖、兩性交往等議題搭配那麼好的劇本、畫面、剪接、音樂等元素討論,做這樣完整的呈現,這就是為什麼我一開始就說看這齣戲是一種享受。
你可以說不好看、看不懂,也可以說魔術師有時候話真的太多(我是這樣覺得啦),但僅僅因為自己認知的過去受到挑戰,而且這個挑戰似乎出自你自己的不願意理解實情,好像不是一個成熟的觀眾所為。
很感謝楊雅喆導演和劇組完成了那麼難的一件事,這種規模,光是想到撤場有多累我就快哭了。本周末最後兩集,好期待故事會怎麼收尾。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0萬的網紅Taiwan Bar,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臺灣吧全新強檔【故事・臺北】 帶您感受臺北商圈的城市魅力 ! ! ! 合作洽談:[email protected] 【故事・臺北】(已截止)不只是說故事,更希望將臺北在地的好文化、好品牌推廣出去。這次我們為大家介紹的是邁入第21年的「台北年貨大街」,今年年貨大街即將在1/23-2/6在...
天橋上的魔術師故事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天橋上的魔術師散步地圖
成功佔領所有場景
.
每個禮拜都準時鎖定,第三四集情緒的後勁好強,埋入許多細膩的線索讓觀眾咀嚼回味,勾起那年代的恐慌、不自由,當時面臨到的各層面議題,看完難免心沉重,也不斷上網科普,這齣台劇是神作,含金量又高。可惜在汐止的片場已拆,不然好想衝去感受啊。
不過在台北4處設置了 #天橋上的魔術師 故事場景提供打卡拍照,昨天也趕去西門町紅樓體驗VR展,身歷其境,走入唐先生西裝店、阿派家的開鎖店(配鎖刻印謝家),我記得,那陽光照下來的畫面,就像坐在鎖店一角等待客人上門,讓我不想摘下眼鏡。
.
雖無經歷到中華商場繁盛時期,1992年拆除正好與我出生擦身而過。如此大規模打造片場令人好感動,花費無數時間考究,透過舊照片、老電影中動態場景逐一模擬出中華商場的樣貌,喚起許多五零年代朋友的記憶,還原度幾乎接近滿分。據說從中華商場起家的佳佳唱片行也誇讚片場的真實度。
.
新播出的一集終於有感情線 😊 我比較膚淺,看劇必須要有愛情戲碼才完整。(坐等五六集 )覺得以前情侶去冰宮約會好浪漫啊!阿派既深情又落寞的眼神簡直揪心。
.
天橋上的魔術師場景|攻略
✅ 天靈通 (誠品信義 一樓南一門東側廣場)
✅ 山奇制服店(台北地下街,北門Y28)
✅ 雜貨店(台北地下街,北門Y28)
✅ 發記皮鞋店(西門紅樓1樓)
天橋上的魔術師 公視影集
天橋上的魔術師故事 在 BeautiMode創意生活風格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天橋上的魔術師》勾起你的美好回憶】
改編自國際知名作家吳明益的同名小說,由《血觀音》導演楊雅喆改編執導的劇集《天橋上的魔術師》,因斥重金還原早已拆除,卻深植在1980年代台北人記憶中的西門町中華商場而備受矚目。
劇中服裝造型也高度還原當年的豔麗繽紛,包括奔放的女裝花紋、螢光元素、墊肩西裝等穿法,男生造型則重現了帶有濃濃時代感的花襯衫、高瀏海、半屏山、麥當勞頭等,導演楊雅喆表示,製作這齣劇集,是希望藉由曾經風華絕代的中華商場,為大人小孩尋找那些被遺忘的夢想。
#小屁孩的演技訓練
在鏡頭前盡展「屁孩」氣息的三個小主角:小不點(李奕樵飾)、阿蓋(羅謙紹飾)、阿卡(曾郁恒飾),從加入起就經常出現各種不受控的情況,因為導演楊雅喆希望他們能盡量保持開心,才能展現最真誠的演出。
為了培養商場小孩機靈的樣子,導演楊雅喆還特別與台北華西街店家合作,讓小演員比賽拿著試飲杯在路上向觀光客推銷果汁,藉此培養他們的「街頭智慧」,「我們跟他們說,『最贏的可以領200元零用錢!』當然這些錢是要分期支領,不能一次給他們。」楊雅喆說。
「這些點點滴滴的培養,讓他們進入場景後,很快就可以化身為商場小孩的樣子。」楊雅喆表示。
#哥哥姊姊的情情愛愛
朱軒洋飾演的阿派與宋柏緯飾演的阿澤、羅士齊飾演的阿猴,以及盧以恩飾演的小蘭,有一段血氣方剛卻動人,戀情與友情交織的故事,為了拍出青澀甜美的初吻鏡頭,導演楊雅喆讓讓盧以恩在鏡頭前親拳頭練習,眾目睽睽下令她非常難為情,而且在拍攝當天,劇中的小孩們還不斷包圍她起鬨,「小蘭姐姐你什麼時候要親親?」讓她覺得十分不好意思。
#虎媽廢爸
《天橋上的魔術師》故事圍繞著在中華商場中經營店舖的數個家庭展開,其中最能代表80年代傳統女強人的,是由孫淑媚飾演的皮鞋店老闆娘「點媽」,不僅精明幹練,是商場中有名的恰北北,而且對髒話的使用非常「精準」,與孫淑媚平時的形象有很大的反差,為了更加入戲,她曾刻意在跑馬拉松到筋疲力竭時,趁機吼出劇本裡經典的「九字經」,「每次拍完戲,內心都是髒話,可以出一本『台語髒話全集』!」
楊大正飾演整天喝酒不管事的皮鞋店老闆「點爸」,是個永遠不吭聲,被導演楊雅喆形容為「家中大型廢棄物」的角色,雖然對家人有滿腔關愛,卻總是愛在心裡口難開,反而經常惹得「點媽」怒火中燒。
#BeautiMode #天橋上的魔術師 #楊雅喆 #中華商場 #復古
天橋上的魔術師故事 在 Taiwan Bar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臺灣吧全新強檔【故事・臺北】
帶您感受臺北商圈的城市魅力 ! ! !
合作洽談:chensc0126@gmail.com
【故事・臺北】(已截止)不只是說故事,更希望將臺北在地的好文化、好品牌推廣出去。這次我們為大家介紹的是邁入第21年的「台北年貨大街」,今年年貨大街即將在1/23-2/6在迪化街盛大登場,街頭不但有讓人驚喜的定時演出,還有懷舊風的「台北柑仔店」。想參加上傳年夜飯照片活動、認識台北年貨大街更多精彩內容,可以參考以下聯結喔~
台北年貨大街
https://goo.gl/HuoxaV
大稻埕團圓
https://goo.gl/dkDqJG
--
發行:純粹創意整合行銷有限公司
製作人:蕭宇辰
主持人:星期天
監督:DJ Hauer
文本: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
文本協力:陳郁婷
劇本:星期天、蕭宇辰
視覺監督:jiajiach
導演/分鏡:Wang Li ping
角色設計:jiajiach
物件/場景設計:iRene Chan
動畫製作:Wang Li ping
配樂/音效設計/後期:陳珍惠
動畫導演:Wang Li ping
片頭平面視覺:iRene Chan
片頭配樂:dj hauer
專案經理:許子薇
改編音樂:
E. Grieg : "Peer Gynt - Morning Mood
俞隆華:舞女
八三么:東區東區 (吉他:Roger Hsu)
桃花過渡
鳳陽花鼓
賀新年
參考資料:
1.王志弘主編;林佳瑋、洪冬力、徐瑩峰、陳俐君、陳政邦、陳琳、楊宜靜、蔡正芸、鍾翰著,《叛民城市︰臺北暗黑旅誌》,臺北:公共冊所,2015。
2.李秀美、胡芝寧、喬瓊恩、陳健瑜著,《新世紀‧台北‧思想起》臺北:臺北市政府新聞處,2002。
3.中華商場FB:https://www.facebook.com/ChungHuaMarketBazaar
臺灣吧官方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barstu...
臺灣吧官方信箱:
taiwanbarstudio@gmail.com

天橋上的魔術師故事 在 天橋上的魔術師公視影集- #真實故事改編壞老師問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天橋上的魔術師 》中的劇情。 蔡海如在9歲時,成為「政治犯的女兒」。父親因 匪諜案入獄,「爸爸在國外」成為她生命中最長的 謊言,母親把事件相關的報紙片段全部剪下,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