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城盡帶黃金甲》寫出了真實的歷史 | 盧斯達 on Patreon】
《滿城盡帶黃金甲》頭一段,身為後母的王后與太子有私情。聽說太子要請旨外調,母后去私下對質。
王后:你要走?你害怕了?
太子:你是我母后。
王后:你跟我在一起三年了,我是誰,你心裡最清楚……我不是你母后……很多事情是可以改變的。
太子:其實甚麼都改變不了。
跟很多人不一樣,張藝謀的戲,我較喜歡這一部。讀一部片,好過看外國人教你甚麼是政治、甚麼是權力、甚麼是暴政。
《滿》的宮廷,設定介乎現實與魔幻。整排的巨乳、琉璃砌成的走廊、金雕玉砌的宮殿,還有一個整天強調天圓地方、忠孝禮義的君主;但事實上,王的國家是一個小王國。王本來是一個軍人,娶了梁王國的公主,拋棄元配,靠「外國勢力」的力量當上了王。王喜歡這段政治婚姻帶來的權力,但不喜歡這段婚姻產生的妻子,但又忌憚梁王和輿論,於是只好和王后演著第一家庭的樣子,背後籌謀著用藥慢性毒殺王后。女方家勢顯赫、王也是靠以下犯上得位不正,有心理問題,更有政治合法性的懷疑。奪權的手段越多黑幕,得位後就越要強調仁義道德。
戲中的王總是文縐縐的滿口道理。王的設計,是一人身兼皇帝以及皇帝文飾者 / 文人。「天地萬物,朕賜給你,才是你的,朕不給,你不能搶……」、「這叫天圓地方,取法天地,乃成規矩,在這方圓中,你們各居其位,這就叫規矩。君臣父子、忠孝禮義,規矩不能亂……」、「為了這個家,很多事情朕都可以忍,因為朕怕了亂了規矩。」然而王自己也不遵守規矩,才坐上這個王位。
王為了規矩可以不斷殺人。劇中充滿沒有「國家機密」之名的國家機密。王的元配是國家機密,所以最後娶了她的大臣,全家被敕令追殺;太子和同母異父妹妹亂倫真相,也是機密;王用來毒殺王后的藥方、王后拉攏海歸回來的二王子密謀造反,通通都是機密。從二千多年前董仲舒說的父為子綱、君為臣綱、夫為妻綱的老理論,到經理人塞給周柏豪說的不要反抗媽媽的母子論,其實都是「政治合法性理論」不同高度的呈現。
中國人知道為了廣大土地的政治穩定,政治權力最好集中,但集中之後掌權者就成了不受克制的「唯一公民」,便設定了理論上的「天」去壓制皇帝,用士大夫群體來道德監察他,用宗祖和朝廷慣例去限制他。傳統的「天譴論」與其說表現中國人迷信「天」有介入人間的能力,不如說其實是呈現文人沒法克制絕對皇權的現實。因為凡人治不了王,只好寄望「天」來「提醒」他。上世紀的中國文化人因為救國心切,對中國的事情無條件美化,例如他們認為中國是君臣共治,政權已經開放給士大夫,與民主選舉制各有千秋。然而如果政權開放,就沒人會用天來譴責君王,就用實際的政治手段去達成目的。最後人只能以天來理論性克制王權,反倒是歷史辯證地證明了君權的勝利。
政治的慣例也包括古聖王的傳說。由於體制上沒權力可以挑戰君權,於是古聖王的傳說不斷被創造和提起,迂迴地作為君主的模範,或者警戒。中國的政治傳說,總是充滿童話色彩,因為是後人有目的地撰寫,為特定的政治議程(勸戒君主) 服務。例如作為始祖的黃帝、堯舜、周文王武王,都是一個刻板性格,就是忠孝仁義、勤政愛民,他的統治擴大,沒有一次是壓迫而來,而是四周的部落聽聞他做事決斷公平,所以「四方歸附」。
這些童話故事雖然聽來天真無邪,卻是政治儒教「護教學」的基礎,沒有它們,就沒有道德模範,勸戒君主的基礎也沒有了。為了維持賢達自身的社會功能,以前的政治人物都會一律洗白,乃至慢慢被雕造成完美的聖人。例如周文王武王本身的行動,是以下犯上,後來卻被文飾為天命已經改變,他們造反只是「順天應人」,但周制的建立卻是嚴防天命再次改變。就像基督教開始不久,教會就開始制止民間出現新的巫師,不再承認人類會收到「新的啟示」——雖然在官版經書編集的之前和之後,民間一直有人自稱是新的先知和教世主。
我的造反是順天應人,而你的造反則是站在歷史大勢的對立面,必定會釘在歷史的恥辱柱。政治意志的最主要構成元素就是輸打贏要,其次就是文飾夠力。如果周王是一個不會以下犯上的好人,之後就沒戲唱,成不了歷史留下的名字。能夠在歷史出現,都不會是好人。然而士大夫總得在歷史裡找一些人來作為道德模範、以古非今,於是積習下來,歷史人物變成一個集團,慢慢就滋生大眾歷史學,例如中國五千年來沒有侵略過其他國家的講法。湯家驊肯定是士大夫,所以這樣說也相當合乎傳統。
在東方專制主義的系統,只有一個公民,其他都是畜獸。百官朝服依不同等級繡上不同野獸,大概都有類似意思。其他人總是永恆地不滿,所以法家才有那麼多理論去教君主如何「馴服」臣子,因為他們內心都是不滿。王后知道自己被慢性毒殺,迫著要反撲;二王子是個有孝心的兒子,也只能跟隊,做了抗命者。大王子是中間派,申請調到邊疆,希望離開權力鬥爭;小王子也希望奪權,但因為能力太低,太早現身,最後也是被父親打死。
這些身份尊貴的人,都死得很沒尊嚴,也是死於想尋求尊嚴;但在帝國之中,只有皇帝能夠有尊嚴。王后想推自己的兒子上台,自己才能拿回生命和尊嚴;二王子只有登位,才可以阻止母親被父親殺害;年幼的小王子則想在王位上得到重視和權力。所以最後每一個人都被迫與王父對著幹。 周潤發演的王,演出了手段陰暗但又滿口仁義道德的虛偽是一層,面對家人紛紛倒戈的不勝其煩又是一層,但最後坐看家破人亡、血流成河也要決心維持自己掌權的「規矩」和秩序,又是一層,充份表現「政治意志力」是怎樣一回事。登上龍椅之前是怎樣的人,並不重要;只要坐了上去,就是單程列車,只能頭也不回,走到底,至死之前都要歇斯底里地維持作為王與父的尊嚴。因為尊嚴是上癮的,一旦在龍椅上獲得過,就永遠不會放手。
在君主歇斯底里的時候,利害相關的人最後都會抗命,即使知道有極高可能失敗。良知未泯的同情者,總會由同情變成不知為何就胡裡胡塗成了抗命的前線。當然有時人更會像太子一樣,只想離開,不願意天上有兩個太陽爭炎。「你要走?你害怕了?」相信很多事情是可以改變的,以及認為其實甚麼都改變不了的兩種人,成為了歷史發展的基本動力。《滿》上演前後,大概人們只記得巨乳、黃金視覺疲勞、面癱的周杰倫等等,但這確實是一個反映歷史的寓言故事。中國歷史家李開元在訪問中說:「一切歷史都是推想。有時候,文學比史學更真實。」信焉?
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lewisdada
「天命 勝 過 皇 王 旨」的推薦目錄:
- 關於天命 勝 過 皇 王 旨 在 盧斯達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天命 勝 過 皇 王 旨 在 無待堂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天命 勝 過 皇 王 旨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天命 勝 過 皇 王 旨 在 Re: [問題] 家人被說有天命一定要修行否則會諸事不順- 看板soul 的評價
- 關於天命 勝 過 皇 王 旨 在 一貫道問題討論區| 《#佛規諭錄》十五條佛規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天命 勝 過 皇 王 旨 在 05發一崇德台北道場三重區明誠佛堂率性進修班~聖訓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天命 勝 過 皇 王 旨 在 《號召令》聖訓解讀(第三段) - YouTube 的評價
天命 勝 過 皇 王 旨 在 無待堂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滿城盡帶黃金甲》寫出了真實的歷史 | 盧斯達 on Patreon】
《滿城盡帶黃金甲》頭一段,身為後母的王后與太子有私情。聽說太子要請旨外調,母后去私下對質。
王后:你要走?你害怕了?
太子:你是我母后。
王后:你跟我在一起三年了,我是誰,你心裡最清楚……我不是你母后……很多事情是可以改變的。
太子:其實甚麼都改變不了。
跟很多人不一樣,張藝謀的戲,我較喜歡這一部。讀一部片,好過看外國人教你甚麼是政治、甚麼是權力、甚麼是暴政。
《滿》的宮廷,設定介乎現實與魔幻。整排的巨乳、琉璃砌成的走廊、金雕玉砌的宮殿,還有一個整天強調天圓地方、忠孝禮義的君主;但事實上,王的國家是一個小王國。王本來是一個軍人,娶了梁王國的公主,拋棄元配,靠「外國勢力」的力量當上了王。王喜歡這段政治婚姻帶來的權力,但不喜歡這段婚姻產生的妻子,但又忌憚梁王和輿論,於是只好和王后演著第一家庭的樣子,背後籌謀著用藥慢性毒殺王后。女方家勢顯赫、王也是靠以下犯上得位不正,有心理問題,更有政治合法性的懷疑。奪權的手段越多黑幕,得位後就越要強調仁義道德。
戲中的王總是文縐縐的滿口道理。王的設計,是一人身兼皇帝以及皇帝文飾者 / 文人。「天地萬物,朕賜給你,才是你的,朕不給,你不能搶……」、「這叫天圓地方,取法天地,乃成規矩,在這方圓中,你們各居其位,這就叫規矩。君臣父子、忠孝禮義,規矩不能亂……」、「為了這個家,很多事情朕都可以忍,因為朕怕了亂了規矩。」然而王自己也不遵守規矩,才坐上這個王位。
王為了規矩可以不斷殺人。劇中充滿沒有「國家機密」之名的國家機密。王的元配是國家機密,所以最後娶了她的大臣,全家被敕令追殺;太子和同母異父妹妹亂倫真相,也是機密;王用來毒殺王后的藥方、王后拉攏海歸回來的二王子密謀造反,通通都是機密。從二千多年前董仲舒說的父為子綱、君為臣綱、夫為妻綱的老理論,到經理人塞給周柏豪說的不要反抗媽媽的母子論,其實都是「政治合法性理論」不同高度的呈現。
中國人知道為了廣大土地的政治穩定,政治權力最好集中,但集中之後掌權者就成了不受克制的「唯一公民」,便設定了理論上的「天」去壓制皇帝,用士大夫群體來道德監察他,用宗祖和朝廷慣例去限制他。傳統的「天譴論」與其說表現中國人迷信「天」有介入人間的能力,不如說其實是呈現文人沒法克制絕對皇權的現實。因為凡人治不了王,只好寄望「天」來「提醒」他。上世紀的中國文化人因為救國心切,對中國的事情無條件美化,例如他們認為中國是君臣共治,政權已經開放給士大夫,與民主選舉制各有千秋。然而如果政權開放,就沒人會用天來譴責君王,就用實際的政治手段去達成目的。最後人只能以天來理論性克制王權,反倒是歷史辯證地證明了君權的勝利。
政治的慣例也包括古聖王的傳說。由於體制上沒權力可以挑戰君權,於是古聖王的傳說不斷被創造和提起,迂迴地作為君主的模範,或者警戒。中國的政治傳說,總是充滿童話色彩,因為是後人有目的地撰寫,為特定的政治議程(勸戒君主) 服務。例如作為始祖的黃帝、堯舜、周文王武王,都是一個刻板性格,就是忠孝仁義、勤政愛民,他的統治擴大,沒有一次是壓迫而來,而是四周的部落聽聞他做事決斷公平,所以「四方歸附」。
這些童話故事雖然聽來天真無邪,卻是政治儒教「護教學」的基礎,沒有它們,就沒有道德模範,勸戒君主的基礎也沒有了。為了維持賢達自身的社會功能,以前的政治人物都會一律洗白,乃至慢慢被雕造成完美的聖人。例如周文王武王本身的行動,是以下犯上,後來卻被文飾為天命已經改變,他們造反只是「順天應人」,但周制的建立卻是嚴防天命再次改變。就像基督教開始不久,教會就開始制止民間出現新的巫師,不再承認人類會收到「新的啟示」——雖然在官版經書編集的之前和之後,民間一直有人自稱是新的先知和教世主。
我的造反是順天應人,而你的造反則是站在歷史大勢的對立面,必定會釘在歷史的恥辱柱。政治意志的最主要構成元素就是輸打贏要,其次就是文飾夠力。如果周王是一個不會以下犯上的好人,之後就沒戲唱,成不了歷史留下的名字。能夠在歷史出現,都不會是好人。然而士大夫總得在歷史裡找一些人來作為道德模範、以古非今,於是積習下來,歷史人物變成一個集團,慢慢就滋生大眾歷史學,例如中國五千年來沒有侵略過其他國家的講法。湯家驊肯定是士大夫,所以這樣說也相當合乎傳統。
在東方專制主義的系統,只有一個公民,其他都是畜獸。百官朝服依不同等級繡上不同野獸,大概都有類似意思。其他人總是永恆地不滿,所以法家才有那麼多理論去教君主如何「馴服」臣子,因為他們內心都是不滿。王后知道自己被慢性毒殺,迫著要反撲;二王子是個有孝心的兒子,也只能跟隊,做了抗命者。大王子是中間派,申請調到邊疆,希望離開權力鬥爭;小王子也希望奪權,但因為能力太低,太早現身,最後也是被父親打死。
這些身份尊貴的人,都死得很沒尊嚴,也是死於想尋求尊嚴;但在帝國之中,只有皇帝能夠有尊嚴。王后想推自己的兒子上台,自己才能拿回生命和尊嚴;二王子只有登位,才可以阻止母親被父親殺害;年幼的小王子則想在王位上得到重視和權力。所以最後每一個人都被迫與王父對著幹。
周潤發演的王,演出了手段陰暗但又滿口仁義道德的虛偽是一層,面對家人紛紛倒戈的不勝其煩又是一層,但最後坐看家破人亡、血流成河也要決心維持自己掌權的「規矩」和秩序,又是一層,充份表現「政治意志力」是怎樣一回事。登上龍椅之前是怎樣的人,並不重要;只要坐了上去,就是單程列車,只能頭也不回,走到底,至死之前都要歇斯底里地維持作為王與父的尊嚴。因為尊嚴是上癮的,一旦在龍椅上獲得過,就永遠不會放手。
在君主歇斯底里的時候,利害相關的人最後都會抗命,即使知道有極高可能失敗。良知未泯的同情者,總會由同情變成不知為何就胡裡胡塗成了抗命的前線。當然有時人更會像太子一樣,只想離開,不願意天上有兩個太陽爭炎。「你要走?你害怕了?」相信很多事情是可以改變的,以及認為其實甚麼都改變不了的兩種人,成為了歷史發展的基本動力。《滿》上演前後,大概人們只記得巨乳、黃金視覺疲勞、面癱的周杰倫等等,但這確實是一個反映歷史的寓言故事。中國歷史家李開元在訪問中說:「一切歷史都是推想。有時候,文學比史學更真實。」信焉?
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lewisdada
天命 勝 過 皇 王 旨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寧遠之戰|知史百家
歷史春秋網
1623年(明天啟三年、後金天命八年)九月,孫承宗命袁崇煥與副總兵滿桂領兵萬餘駐防寧遠。
袁崇煥抓緊練兵屯田,按照以台護銃、以銃護城、以城護民原則修建城堡,親定規制,城高3丈2尺,雉高6尺,址廣3丈,上廣2丈4尺。寧遠城成,遂為屏障山海關的軍事重鎮。孫承宗和袁崇煥在遼東花了很大力氣,苦心經營,才把岌岌可危的局面開始扭轉過來。
1625年(明天啟五年、後金天命十年)夏,孫承宗採納袁崇煥建議,派兵據守錦州、松山、杏山、右屯及大、小凌河等城,將遼西防線向前推進200里,使寧遠亦有所屏障。
十月,明廷派閹黨高第取代孫承宗。高第是魏忠賢的黨羽,懦弱無能,膽小如鼠。剛一上任就要把錦州、右屯等地的防禦器械撤除,把守軍全部趕進關裡。袁崇煥堅決反對,高第不但不聽袁崇煥的忠告,還打算進一步放棄寧遠和前屯兩座城堡。
袁崇煥堅決表示:「我的官職是寧遠道,我要死就死在這裡,決不離開寧遠一步!」
高第沒有辦法,只好讓他率領一小部分明軍留下。接著高第就匆忙的下令盡撤錦州、右屯、大、小凌河及松山、杏山等地的明軍和守城器具,退入關內。
這個撤退命令來得十分突然,事前缺乏周密的組織工作,因此在撤退途中,人馬爭先恐後,亂成一團,連平日屯積在各地的10多萬石軍糧也丟棄了。老百姓平白無故地遭受逃難流亡的痛苦,在路上死亡的很多,到處聽到悲慘淒苦的哭聲。百姓怨恨,軍隊更加沒有鬥志了。錦州、右屯和大、小凌河等地城堡均被放棄。
唯袁崇煥申明利害,誓守寧遠。
過程:
努爾哈赤乘遼東明軍易帥和匆忙撤軍之機,親統八旗軍約六萬人(號稱十三萬)於1626年正月十四出瀋陽,十七日西渡遼河,直逼寧遠。 此時孤城寧遠守軍不滿兩萬,前有勁敵,後無援兵,形勢險惡。
袁崇煥臨危不懼,召集諸將議戰守,決定採取堅壁清野之策,組織全城軍民共同守城。他在眾將士面前刺血為書,誓與寧遠共存亡,兵民為之感奮。
袁崇煥旋以總兵滿桂、副將左輔、參將祖大壽、副將朱梅分守城東、西、南、北四面,自與滿桂提督全城。在城上配置西洋大炮十一門。東、北兩面及西、南兩面,分由彭簪古、羅立指揮。動員城廂商民入城,盡焚城外房舍、積芻,讓後金軍露處嚴寒野外。
袁崇煥還針對努爾哈赤善用間諜,親督同知程維楧稽查奸細,派人巡守街巷路口,又動員街民配合士兵逐戶搜捕。令通判金啟倧編派民夫,供給守城將士飲食。又派官吏帶領城內商民籌辦物料,運矢石、火藥等。軍民還在城牆外側潑水為冰,以阻後金軍登城。一切守禦準備於正月二十二日就緒,穩定了軍心民心。
正月二十三日,後金軍進抵寧遠,離城五里橫截山海大道,安營佈陣,切斷寧遠與關內的聯繫,在城北扎設大營。努爾哈赤遣被擄漢人入城勸降,被嚴辭拒絕。
袁崇煥命羅立等向城北後金軍大營燃放西洋大炮,後金軍傷亡甚重,被迫將大營西移。
正月二十四日晨,努爾哈赤發動攻城,命後金軍推楯車、運鉤梯,步騎蜂擁攻城西南角,萬矢齊射城上,城堞箭鏃如雨注,懸牌似蝟刺。袁崇煥命發西洋大炮,又殺傷後金軍甚眾。
左輔率軍民依託堅城,死戰不退;祖大壽率軍應援,銃炮齊發,藥罐、雷石齊下,後金軍死傷纍纍。努爾哈赤命移兵攻城南,以楯車作掩護,在城門角兩台間守禦薄弱處鑿開兩丈見方的大洞四處,寧遠城危如累卵。
袁崇煥在緊急關頭,親自擔土搬石,堵塞缺口,血染戰袍,仍鎮定自若,督率軍民縛柴澆油並摻火藥,用鐵索垂至城下燃燒;又選健丁五十名縋城,用棉花火藥等物將抵近城下的後金戰車盡行燒燬。戰至深夜,後金軍攻城不破,於是收兵。
正月二十五日,努爾哈赤繼續指揮攻城,從早晨至晚上,雙方激戰一天。明軍於城上施放炮火,殺傷大量後金騎兵。後金軍畏懼炮火,不敢近城,其將領持刀驅兵,僅至城下而返,搶走屍體,運至城西門外磚窯焚化。努爾哈赤無奈,下令退至離城五里之九龍宮紮營。
正月二十六日,後金軍繼續圍城,精於騎射的八旗將士,卻被阻於深溝高壘之前,矢石炮火之下,難以發揮騎戰特長,傷亡甚重,被迫撤軍。
努爾哈赤攻寧遠(今興城市)不下,突襲覺華島。
時值隆冬,海面冰封,無險可守,明將姚撫民等率領官兵鑿開一道長達15里的冰濠,正月二十六日武訥格以騎兵進攻覺華島,明軍由於「鑿冰寒苦,既無盔甲、兵械,又系水手,不能耐戰,且以寡不敵眾」,最後全員戰死,金兵焚燒城中囤積糧料。
當時守將金冠剛死,其子金士麒與事丁800人至覺華島迎櫬,亦與後金軍作戰,全部被殺。島上軍民1.4萬餘口都被後金軍殺戮,糧草8萬餘石和船2000餘艘都被焚燒,這座明朝關外的後勤基地也被後金軍摧毀。 此時毛文龍出兵襲擊後金後方永寧,努爾哈赤率兵回軍,二月九日返回到瀋陽。
此役兵敗之後,努爾哈赤悒鬱疽發, 於1626年八月十一病卒。
評價:
寧遠之役,就總體而言,就戰術而論,歷史的結論是:努爾哈赤兵敗寧遠。明朝與後金的寧遠之戰,以明朝的勝利和後金的失敗而結束。明朝由「寧遠被圍,舉國洶洶」,到聞報寧遠捷音,京師士庶,空巷相慶。
明天啟帝旨稱:「此七八年來所絕無,深足為封疆吐氣!」
與明相反,努爾哈赤原議師略寧遠城,奪取山海關,不料敗在袁崇煥手下。當時袁崇煥43歲,初歷戰陣;努爾哈赤已68歲,傷病滿身。
努爾哈赤在寧遠遭到用兵44年來最嚴重的慘敗。
寧遠之戰明軍獲得大捷,兵部尚書王永光向皇帝盛讚袁崇煥的功績言:遼左發難,各城望風奔潰。蓋緣道臣袁崇煥平日之恩威有以懾之維之也!不然,何寧遠獨無奪門之叛民、內應之奸細乎?本官智勇兼全,宜優其職級,一切關外事權,悉以委之。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天命 勝 過 皇 王 旨 在 一貫道問題討論區| 《#佛規諭錄》十五條佛規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君子存之有三畏天命大人聖人言. 天命勝過皇王旨何人不畏或懼寒. 大人所懷德廣濟先見之事盡包含. 聖人出世為師表教化無知之女男. ... <看更多>
天命 勝 過 皇 王 旨 在 05發一崇德台北道場三重區明誠佛堂率性進修班~聖訓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後來由古佛引進叩見中天玉 皇 ;中天玉 皇 即下一道玉 旨 ,命我現身訪道、拜明師, ... 人家要讓妳求道就求道,若不讓妳求,亦不可胡鬧,人家是有 天命 的。 ... <看更多>
天命 勝 過 皇 王 旨 在 Re: [問題] 家人被說有天命一定要修行否則會諸事不順- 看板soul 的推薦與評價
衷心感謝各位版友給我的意見
我想再向大家請教
我在網路上有看到這個"台灣民間宗教靈山聖地"
說是這些都是走靈山的
這是真的嗎?
是不是這個名單上的廟都不能去拜?
因為有幾間還蠻有名 我們也曾去拜過....這會不會不好?
另外,我們本來想說要去拜玉皇大帝
結果想到的天公廟竟然也出現在這份名單中....
看來要換其他間了
名單如下
台灣民間宗教靈山聖地:
三清道祖:羅東梅花湖(道教總廟)、台北石碇皇帝殿(雲台山大羅金仙府)、高雄旗山
溝坪(月慧山三清宮)。
玉皇大帝:台北木柵指南宮(天公廟)、宜蘭頭城(廣雲宮)、宜蘭冬山(玉尊宮)、宜
蘭蘇澳武姥坑(天公廟)、台中沙鹿(玉皇宮)、嘉義朴子(天公壇)、
台南(開基玉皇宮)、台南(天壇)、高雄鳳山(鳳邑天公廟)。
玉皇四太子:高雄大社。
玉皇三公主:澎湖白沙。
三官廟:台北石門(凌虛宮)、桃園八德(三元宮)、嘉義梅山(三元宮)、台南市(三
官廟)。
東木公:新店北宜路(東華聖宮)
西王母:花蓮(勝安宮)、(慈惠堂)、花蓮國福里(石壁分堂)、台東鹿野(寶華山分
堂)、頭城雙溪(青山母)、高雄鳥松(慈惠堂)、高雄甲仙(王母宮)、台中(谷關大
道院)、彰化和美(慈惠堂)。
皇禡:高雄市苓雅區(無極天元皇媽)、屏東滿州(皇媽李辰妃)。
天母:車城後灣(崆峒山 大羅天仙府)。
地母:南投埔里(寶湖宮天地堂地母廟)、草嶺(地母廟)、關廟埤頭(二龍山)、古坑
(建德寺地母廟)。
佛母:台南(修元淨佛院)、林口(竹林山寺)、嘉義(半天嵩紫雲寺)、嘉義梅山(禪
林寺)、新店碧潭(草茅)。
五老宮:屏東竹田鄉(山水湖聖道院)。
桃源老母:台北三芝(秀明宮妙宗道院)。
天山老母:台北八里(北源天山無極靈山宮)。
玉山老母:台北內湖(碧霞宮)。
黎山老母:石碇(慈聖宮)、中橫梨山(老母宮)、嘉義(黎山聖賢宮)、南化(葫蘆山
老母宮)。
寒山老母:臺中縣霧峰鄉(寒山玉道院)。
雪山老母:石碇往黃帝祖(玉指堂)。
鴻鈞老祖:南投國姓(金都聖殿)、屏東萬丹(真宗紅皇源聖殿)。
姜太公:屏東長治(西乩城)。
女媧娘娘:宜蘭狀囲(補天宮)。
九天玄女:苗栗仙山(協靈宮)、台中大安(泰安宮)、台中龍井(朝奉宮)。
月下老人:雲林縣北港(月下老人寶殿)、
八卦祖師:台北鶯歌(碧龍宮)。
盤古大帝:台北新店(開天宮)。
天上聖母:蘇澳南方澳(天后宮)、蘇澳北方澳(天后宮)、台北八里(開台天后宮)、
北投(關渡宮)、台北市成都路(天后宮)、台中豐原(慈濟宮)、台中大甲(鎮瀾宮)
、彰化(南瑤宮)、鹿港(天后宮)、北港(朝天宮)、新港(奉天宮)、嘉義朴子(配
天宮)、台南土城(鹿耳門天后宮)、
台南市(開基天后宮)、竹南龍鳳宮。
天師宮【張道陵】:彰化北斗(天師公廟)。
地藏廟:台北新莊(地藏庵)、嘉義(北殿地藏廟)。
濟公禪師:雲林西螺(靈山寺)、高雄旗尾(鳳山寺)、甲仙(龍鳳寺)、松山(靈隱寺
)、臺南南潭(南隱寺)、嘉義觸口(龍隱寺)。
普庵祖師:宜蘭市聖安街(普濟寺)、台南市本淵寮(朝興宮)。
保生大帝:台北大龍峒(保安宮 )、嘉義太保鄉(保安宮)、台南縣學甲鎮(保安宮)
清水祖師:淡水(祖師廟)、三峽(祖師廟)、彰化二林(新興宮)。
臨 水 夫人&三奶夫人:台南市建業街(臨水宮)、台南縣白河鎮(臨水宮),台北臨水
順天總堂、碧潭臨水宮、高雄大社(碧雲宮)、宜蘭羅東(爐源寺)。
司命真君:新竹市北埔鄉(靈光寺)。
古公三王:(柳、葉、英 三王乃宋代將軍)宜蘭縣五結鄉。
五府千歲:南鯤鯓(南靈宮)、南鯤鯓(代天府)、台南縣(麻豆代天府)。
五年千歲:嘉義(馬鳴山五年千歲)。
溫府千歲:屏東東港(東隆宮)。
武財神︰南投草屯(財神廟敦和宮)、雲林北港(五路財神廟武德宮)。
文財神︰南崁五福(五福宮)。
文昌帝君:台北新莊碧江街(文昌廟)、宜蘭市文昌路(文昌廟)、新竹縣芎林鄉(文林
閣)。
大士爺:【頭頂觀音】高雄鳳山港仔墘莊。
四大天王:基隆(天王宮)、台南市(天地壇)。
金龍太子:屏東縣佳冬石光村(金龍太子廟)。
中壇太子元帥︰高雄市三民區(三鳳宮)、雲林縣西螺(正興宮)、台南(麻豆太子宮)
四海龍王︰淡水(龍王祠),大甲(龍神廟),台南(龍王廟),恒春(五 龍 君王廟)
五嶽大帝:台南市(獄帝殿)。
城隍廟︰台北市武昌街(台灣省城隍廟)。新竹市中山路(新竹城隍廟)。
台南市青年路(台南府城隍廟)。台北市迪化街(霞海城隍廟)。
福德正神︰(山神土地公)中和市烘爐地。(翰林土地公)彰化花壇。
(臨海土地公)屏東車城福安宮。(奏天土地公)台東池上福靈宮。
(理財土地公)竹山紫南宮。(坑底土地公)桃園大溪美華里。
五顯靈官大帝︰(寶靈宮)苗栗縣苑里。(天文宮)苗栗竹南。(天顯宮)基隆、
(天顯宮)霧峰。(五華宮)台南。
伏魔公鍾馗:嘉義竹崎鄉復金村(光祿廟)。
孚佑帝君︰台南縣東山鄉(仙公廟)、台北指南宮(仙公廟)、屏東縣三地鄉(三教寶宮
)
玄天上帝︰南投民間(受天宮)、宜蘭頭城(接天宮)、苗栗天雲路(天雲宮)、
彰化市受天路(受天宮)、嘉義朴子(北天宮)、高雄阿蓮(地極殿)、
屏東九如(北極玄天上帝廟。)
南極仙翁︰台南新市社內村(天一堂)。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2.104.205.3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oul/M.1429555462.A.703.html
※ 編輯: kianin (112.104.205.33), 04/21/2015 02:49:36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