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父的鹽
.
創造新平台其實沒那麼難.
.
不需要矽谷或是什麼龐大的資源和資金,別忘了,臉書一開始也不過是哈佛的把妹網站,而且還是抄襲別人的.
.
台灣其實也有不少討論區,早期的台灣論壇、yahoo奇摩家族,更早以前的社群,還有pchome貼圖討論區等等,都是成功的例子.
.
他們背後都有資訊公司或是入口網站做支撐,而他們沒落也都有各自的原因,無論是被取代或是受眾人口流失,但其實這些都是表面的理由,那時候還沒有臉書,而且消失前還有一定的使用人口,例如台灣論壇就曾經有網友發起搶救活動,但被經營的公司否決,這些網站即使沒落,仍然屬於一個層次而已,如果經營者認真投入,了解市場並且重新競爭,隨時都有重新點燃烽火的可能,大部分消失的原因是,他們覺得繼續投入成本不符合效益,當討論區開始廣告蔓延、機器人援交廣告大舉入侵,當他們管理人口開始缺乏,或者不想再繼續投入,無論是自然使用者先前產生的各種社會爭議、以及引起的司法案件,這都是開放一個平台讓使用者參與會產生的必然結果,當他們懶於管理,覺得弊大於利,對自己公司沒有利潤,所以「乾脆關了比較快」.
.
換言之,他們缺少了擁有一個龐大的社群網路主事者,應該有的「決心」和「使命感」,甚至察覺「使用者情緒」以及「未來發展願景」的藍圖,簡而言之,他們看不到後面的東西,以至於像祖克伯一樣,擁有一個龐大社群網絡是能怎樣呼風喚雨,日進斗金的視野,他們著眼的是,現在賺不到錢,而且會為我帶來麻煩.
.
自由時報早期也有一個類似讀者園地的東西,後來也是因為這種心態,當收益還沒到時,各種偏激的人在上頭爭執感覺很麻煩,後來也收了,不然,那也是擁有一個新聞時事討論區發酵的潛力.
.
產出一個論壇並不難,其實你只要拿Discuz!的程式架構,套用下去,也可以搞個現成的論壇,其實古早以前很多討論區都是用Discuz!的套裝軟件去改的,這個模組就是你所看到eyny討論區的樣子,臉書以前曾經有多點開花的論壇戰國時期,光之動漫、藍天動漫、Uwants、百合會討論區,都是類似的架構.
.
為什麼說搞一個社群討論區並不難呢?因為之前神父就搞過兩個,一個是掛在某新聞台下,另一個是某人力銀行,請軟體公司重新寫一個新的,提出符合自己的需求,價碼大概100萬,難的地方就在於,怎麼吸引使用者駐留,吸引人氣,進而產生影響力,更重要的,取得使用者的「信任」.
.
你說現在的臉書使用者信任祖克伯嗎?當然不是,不過一開始的臉書獲取使用者信任,的確突破了那個門檻,當初的臉書跟現在的臉書很不一樣,他們很認真的面對自己的使用者,並根據他們的需求提出修正,反映讀者的意見,但現在不同了,說是取得信任,其實只要一開始能騙到就好了,當使用者投資太多的記憶、情感、習慣、人際網絡,我會說,這些都是使用者本身的資產,跟臉書無關,當臉書確定已經攫取到這些「資產」,並經過關鍵期,那麼他就不用顧忌使用者會脫離,甚至也可以不用管使用者的感受了,還能藉由剝削他們獲利,這就像,你已經存了一百萬到一間銀行,如果那間銀行倒閉或者你想拒絕使用那個銀行,改用別的,一百萬就直接損失了,那一百萬還提領不出來,銀行家根本就不用管你怎麼想,還能偷你的錢去做其他的事,這是一個綁架的情境,如果你下定決心,銀行還是會有所損失,但是情境已經變成,要怎麼宰你這隻肥羊又不要宰的過度用力,讓你跑掉,或讓一群人跑掉,這樣子拉鋸的掙扎關係.
.
而他們過往的態度是,想辦法留住你,或讓你贏得更大的面子,讓彼此能共存共榮,以使用者為第一考量,盡可能以不干涉你利益的前提下為自己迎取收益,變成了,以外來出資者的利益為優先,怎麼割你多少肉,流多少血,圖利他們為自己換來收入,這是兩個不同的情境,簡單來說,你從蚜蟲變成了要被切片的植物.
.
所以早期的臉書問題,是過於自由產生的問題,比如廣告詐騙太多,還有能用經營可愛貓貓的名目,騙了一大堆粉絲後,瞬間改名成商業平台,因為粉絲騙得夠多,掉了一堆粉仍然掉不完,早期的問題多是在處理這些使用者糾紛,現在,則是侵犯自由的問題,為了滿足某個「特定客戶」,開始化身成奴隸主,把自己的主人當成奴隸那樣獻祭.
.
所以,「不爽不要用」、「臉書又沒收你錢,你還嫌」、「一邊用臉書還一邊批評」,這樣子你不承認自己是中國人憑什麼過中國節的強暴邏輯,完全是一種錯誤,甚至是把臉書公司當成是私人企業,而你們只是被提供服務者,所以「廠商為所欲為,使用者只能忍受」,並將之視為一種在商言商的商業邏輯,這樣的祖克伯陷阱,更是大錯特錯,基本上,只要有搞過論壇的都明白,自然使用者才是實際的貢獻者,無論是他們的言論,他們帶來的新聞效益,他們的故事,他們的記憶,他們的生活點滴,他們吸引來的人,都是「他們的」,想想,一個臉書上面只有一個祖克伯,他每天報導自己如何在網路上罵罵前女友,然後偷竊其他女生的照片放上網品頭論足一番,幫她們打分數,這能吸引多少人?基本上,大概只能吸引到一些仇女廚而已.
.
這些使用者,才是論壇的本身,甚至是論壇的靈魂,少了這些人,臉書根本什麼也不是,所以你是一個經營者,或曾經管理過討論區,你必然知道的鐵則是,「你必須為自己的使用者負責」.
.
前面提到的許多興盛的台灣社群,就是因為「懶於負責」,所以才導致論壇消失,在道德上,他們還算是比較好了,乾脆關掉,誰也不欠誰,在臉書上,祖克伯幹的事是「責任移轉」,不是我要對你負責,而是你要對我的營收負責,繳不出保護費你就消失吧,不欠你一個,我的肥羊很多,就算你繳了保護費,給我錢,還是沒用,因為你給的不夠多,我的大金主,才是我真正要負責的對象.
.
因此,若我們要下一個真正的「商業邏輯」,真正的道理是,如果你遲早都會實行言論審查,並且圖利獨裁者,販售使用者的自由,那你一開始就要說清楚,在使用者的契約講明,「嘿,你他媽用我的臉書以後就要接受習近平的審查」,然後讓使用者勾選「同意」,所謂「不爽不要用」才能建立,這就像,你奪走了別人的東西,還要更多,然後你應該要負起責任的事情變成你們這些人得有滿足我的義務,這是典型的渣男思想,是說,祖克伯本來就是個渣男無誤.
.
對於英語的語境使用者,祖克伯還不敢這麼囂張,我不認為他會對於外國的facebook使用者,進行同等的言論審查,例如4xx之類的數字,這若套用在英語使用者一定會引起暴動,可能有些人只是提到自己的生日就被禁止發言,這般荒謬的事,只在中文使用者身上,或是針對台灣使用者,你能想像拍攝了四百二十六公里的路標就被臉書警告嗎?我相信國外也有這樣的路標,而臉書顯然對台灣具有針對性,一出現關鍵字馬上被警告,無論你該文有無產生影響力,甚至只有自己看到的狀況也會被限制,這已經超出了一般社群處理問題言論的界線,只是純粹的在找碴,刺激使用者的情緒,甚至可以說是在挑釁.臉書基本上已經隔開了兩個世界,東方與西方,這也是當他審查西方的川普和武漢肺炎的時候,東方世界反而有些被遺漏掉,甚至可以明顯看出是被牽連的,而西方世界對於東方世界中共式的言論審查,似乎一無所知.
.
回到台灣的社群平台問題,其實台灣現存早有不少社群討論區,例如ptt,低能卡,mobile01,eyny,巴哈,比較冷門小眾的如糟糕島,也繼續存在,事實上,經營一個討論區並不難,你只要有10個常駐上線的使用者,這個論壇基本上就算「活著」而且繼續「生長」,以台派使用者為例,有一個外獨會討論區(外省人台灣獨立促進會)http://www.1949er.org/chat/index.php
算是一個神奇的例子,他的存在搞不好比ptt還古老,使用的還是pchome時期的留言板形式,堪稱是奇蹟了,至今還有許多美國、瑞典的會友在上面活動,他是一個討論政治的板,沒有其他東西,這在討論區歷史中,必須靠色情、盜版品、學生、男女交友等吸引人的基本配備中,特立獨行的玩意兒,他在2018年台北市長選舉時,還發揮了一些影響力,當所有社群一片舔柯的時候,這裡卻是一面倒的挺姚,並上了新聞.
.
總而言之,創造新平台絕對不是難事,要不要去做而已,當爆料公社都有一個完全抄襲臉書的社群網站,而且ui還設計的挺不錯的,每篇文章還有幾百個讚,像是一個個人社群綜合討論區的集合體,那沒道理其他人不行,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在上面我感覺不到「人味」,也就是自然使用者的氣息,過去神父參與經營的討論區,改幾個讚,一個人留幾百個留言也不是難事,所以,困難的點,並不在於創建,而是在於「駐留」,以及「一個適合的地方」.
.
舉例來說,在臉書上的台派使用者群集,絕對是一個具有豐富性、生命力甚至多樣性的群體,有人負責提供國際觀點,有人擅長思辨,有人喜好貼些搞笑的東西,遇到特定事件,馬上有插畫家奉上圖,各種迷因,多才多藝,一樣不缺,可以這麼說,那就是一群肥美有旺盛水草的阿瓦隆(Avalon),麻煩的是,當我們這群人腳下的土地開始鬆動,我們找不到一個「適合之處」可以移入.
.
舉例來說,我們很難想像這群人移入到低能卡,會是什麼樣的情景,低能卡是以大學生居多,以男女交友世俗瑣事為考量,他們已經有自己的文化,就像ptt初時的樣貌,並不是說上面都沒有台派,不過臉書的台派移入,到某一個子討論區,我不認為這是合適的,甚至能發揮台派的風采,影響力,都是個問號,可能格格不入居多.
.
所以,「適配度」顯然就是個問題,又比如說,台派使用者轉入到ptt去,這適合嗎?第一個問題,就是人們普遍對這裡反感,ptt比較像是一個已經崩壞的地方,那裏的使用者基本上綠共、塔綠班地說個不停,如果用一個征服者的姿態或者委曲求全,我想,對於兩者的使用者來說,恐怕是不願意的.
.
比如有人說,神父,你怎麼不回ptt發文,這個嘛,也不是不行,事實上我早就在那邊發過了,不過我已經跟那邊的使用者沒什麼交集了,發了,也不會令人感覺到當初的「神父」就在那裏,基本上,神父已經成功地轉移到臉書了,並且和原地的柯糞與母豬教徒結下不可解的仇怨,基本上,不是他們滾就是我亡,雖然他們在自己的地方吶喊神父過氣許多年,但在臉書的神父聲勢卻越來越旺,神父也樂得在臉書上打爆柯糞,完全不想回去糞坑.
.
Ptt是一個鳩佔鵲巢的例子,換言之,2014年太陽花學運以後,那裏發生了大量的社群替代,大量的使用者出走,過去三位一體的黃金年代,已不復見,各個網路名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大量政治文,而且是最偏差的那種,反台獨,反民進黨,反覺青,兩岸一家親的存在.
.
可以這麼說,他們墮落至此,也有某種正當性,那就是有一部分原始使用者是自願的,自願的變成那樣,從一個太陽花的支持者變成柯糞,藍綠一樣爛,至於其下混入的五毛,柯文哲攜入的網軍,這都還在其次,有一群使用者的確陷入在一種被害者情節,阿北都是被誤會的,就好像我被誤會了一樣,他們不願承認自己的選擇錯誤,即使認知到柯文哲是一坨屎,自己仇綠仇到腦殘而且親共,因為「都是你們逼我的」,過去人們芥蒂的親中、五毛、賤畜等等,現在他們可以毫不見怪,自然而然地接受,並以為是合理的,因為,只要能反民進黨就好.
.
他們陷入到一種防衛機制當中,並且自居主流,比起認清自身錯誤這點,那些提醒他們是錯誤的人,比什麼都來的可恨,即使認知到自己被詐騙了以後,比起騙自己的人,使他們意識到自己被騙的人更令人憎惡,因為他們認為,是這些人使自己陷於錯誤,而不是自己有啥不對的地方,「我沒有錯」.
.
當陷入這種極度自私的情結,基本上是無解的,只能等待他們厭倦了會發現自身的利益開始被侵害為止,而這群在ptt的人正在式微中,值得一提的是,這樣的現象集中在八卦版,出了八卦版以後,他們基本上是被排擠的,而政黑板目前也有人在試圖守住防線,我們所說的墮落的ptt,基本上,集中在八卦版上,在其他版,這些自然柯糞基本上也會裝無知,若無其事的和其他人一起討論,他們也會害怕被貼上柯糞的標籤.
.
這種社群替代現象,也和ptt本身衰弱有關係,ptt本身有依靠一大票自然使用者發起的管理群,當這個學術網站人逐漸凋零,各個班級看板開始廢棄,這些管理人群也開始缺乏,並且缺乏內控和防弊,原本權力較大的管理者又過於僵化與怕事,導致錯過了可以糾正這個社群替代的時機.
.
這些改變看板生態的柯糞版主,其實跟當初母豬教徒入侵女版,當上版主,說要改變女版一樣,誠如韓國瑜所說「選舉就是票多的贏,票少的輸」,當這些操著不正常心態,也不是出自於維護該看板的利益,又無法證實背景和投票者是否灌票嫌疑的人,當上版主,並且一個版接著一個板擔任,還能去檢舉其他正常使用者,例如boyo,他們相比其他正常使用者,有較強的動機還有較多的時間,甚至還能當成一種工作,很快的,正常的人們就會逐漸脫離,甚至不想回去,即使,構築這ptt討論區的信度者,真正有貢獻的人,並不是他們,而是歷代使用者累積的記憶和智慧結晶,但他們就像後來居上的寄生蟲,當他們說話比誰都大聲,散播的情緒比誰都還要負面,甚至,自我中心到比誰都還要執著,那麼,他們就會是贏家,也是最後的輸家.
.
可以這麼說,當母豬教興起了這一種污染其他看板的模式,最後,母豬教仍然被柯糞這個新興群體所取代,母豬教徒基本也算是ptt使用者,柯糞就不太是了,他們當中有大宗應該是從line群組或者藉由柯網軍轉介而來的新使用者或者俗稱的買帳號,配合少數不肯認錯的自然柯糞汲取正當性,最後成為難以割除的ptt公害.
.
不知道母豬教主是否健在呢?事實上,柯糞一詞也是他發明的,這有點像塔利班被伊斯蘭國取代的情景,母豬教主曾經也力戰柯糞過,這也不得不佩服他了,基本上,母豬教徒攻佔看板,只是因為好玩(他們聲稱),柯糞攻佔八卦版,到萬華版散布罷免林昶左,這就很明顯具有政治動機了,而背後,可能來自特定政治人物的指令,而且有組織和系統,甚至還有文宣,聲明他們控制這個看板符合民主.
.
回到正題,我們都知道是杜奕瑾創造了ptt,那麼,杜奕瑾可不可以創造另一個ptt?
.
我想,很難.
.
正是因為討論區或社群,有其不可替代性,各有其獨特的個性和文化,這一點,不只是社群,也反映在社群人口,因此從一個地方移入到另一個地方,必然會產生「容器」問題,他可能不至於衝突,但會影響使用者意願,理論上,bbs當初也不只ptt一個討論區而已,有中山美麗之島,不良牛等等,只要找個學網下的bbs,台派人口大規模移入就行,但是,關鍵在於「習慣」,習慣使用臉書的介面是否能習慣bbs的介面呢?無論如何,必然對台派群集產生某種消耗和折損,而這些論壇之所以壯大而具有現在的規模,也都是白手起家的類型,例如巴哈姆特原本也是bbs,浮上瀏覽器介面成為一個討論區,當初,甚至兩方還試圖同步,不過漸漸地,巴哈姆特取代了巴哈姆特bbs,而成為現在的巴哈姆特,新陳代謝一番,也要花費數十年.
.
當初經營創造兩個討論區,神父也認識到了某些現實,討論區是成功做出來了沒錯,而且介面也很好,但關鍵仍在於如何吸引人駐留,神父的初衷也很簡單,那時,我還是個ptt名人,就是建立一個台灣本土的討論區,以防ptt沒落,或者被臉書綁架,神父進的第二間公司,他們有一個資訊部門做支撐,而且準備投入大量行銷費用,該資訊部門負責人甚至有打倒臉書這樣的理想,他也的確設計了一個如同linkin那樣的東西,做出個人社群融合討論區這樣龐大架構的形式,當神父被叫去說服高層,甚至臉不紅氣不喘地說,「因為玩社群的都是像我這樣的魯蛇,都沒在工作的,所以,當我們有了社群討論區以後,也會連帶著用公司的網站來找工作,創造雙贏的局面.」
.
不過,關鍵在於,我的能力並不足,我害怕擔負風險,對於資訊,神父只懂一些皮毛,而最大的危機感來自於,我無法掌握討論區的自主性,誠如同,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這些企業想要搞社群,也是為了營利,無論是像祖克伯那樣掌握個資販售,或是藉由完全不會用臉書的客戶,服務他們,控制他國輿論來謀取自身公司的利益,其實我想這個不證自明,臉書上大多宣稱台灣商品販售,很多都是中國假網站投放的詐騙廣告,臉書上管制的仇恨言論,多是配合中共需要,小粉紅們定義的「辱華」,其他政治傾向,如統派仇恨言論,中國網軍的血洗台灣,他們基本上不管,這是明顯的雙重標準-我審查你腳下的灰塵有幾毫米,無視背後臭氣熏天的垃圾堆積,然後說,我這是在維護人們的健康.
.
記得某齣日劇有這樣的劇情,經營一個討論區的成功人士,他像朋友炫耀他怎麼營利的,他掏出手機,用管理者的名義刪除了一則貼文,因為那貼文的內容是在罵某某企業虐待勞工,接著,他的手機噹的一響,收到了一筆天價的入帳,來自於那個企業.
.
試想,如果劇中一個企業是如此,何況是有獨裁者用一個國家的資源挹注呢?
.
對於過去經營討論區的神父來說,不可能將一群支持台獨的人,移轉到兩岸交流的網站,同樣的,我也不可能因為企業的需要,而欺騙自己的粉絲,對於神父來說,我那幾萬的粉絲的優先順序,永遠比我被派發的工作還來的重要,所以神父儘管經營過兩個討論區,不過始終沒有將自己的身家性命賭下去,把我神父的臉書,用來為這個企業委託的討論區服務,賭上自己的信用,而我的能力不足,權力微小,兩方都是我自己創造的東西,但我拋棄了其中一個,成為失敗的員工.
.
因此,假使台派想建立自己的新平台,這完全是可行的,事實上,被臉書荼毒的,不只是台派群集而已,甚至連韓粉或是泛藍群集,也是高喊「民進黨控制臉書」的對象,但他們十分愚蠢,問題不再於民進黨,而是在於臉書,facebook,他們對於中文語境的使用者,基本上,採取的是放任給一群謎樣的獨裁者集團服務的商業模式,所以,他們並不是為了台灣島上任何一種思維服務,也不在乎台灣島上的每個人立場,他們在乎的模型,目前是繞著中國本位,在進行旋轉,因此,砍一個韓粉的臉書,就會刺激他們進攻民進黨,也符合他們圖利特定對象的目的,如果他們的客戶的用意,是在使台灣社會對立/分裂/混亂的話,與之目標相反的群集,也是他們利用的對象,他們也會毫不在乎的出賣韓粉或者深藍族群的利益,我們可以這麼說,不合理的言論審查,用仇恨歧視作為藉口,本身就是歧視的來源,因為他只針對你,也是製造仇恨的原因,兩方都是他試圖激化的對象.
.
所以,只有台派需要一個新平台嗎?我想,泛藍族群也挺需要的.
.
現在解決臉書箝制言論自由的問題,大概有兩條,第一條,請立委諸公或政府,效法澳洲或加拿大,對臉書的行為提出掣肘,這就是一個談判的過程,除了請他們停止言論審查以外,還有其他的解決方法,例如,申訴的機制,懲罰的機制,要知道,如果你是一個論壇經營者,你受理檢舉的人應該要和受理申訴的人一樣多,簡單來說,你有本事關多少人,就要能放多少人,如果你不能受理申訴,那就停止檢舉,只有單方面的檢舉,整體來看,就是對所有使用者進行整體言論自由的縮限,很容易淪為報復式的檢舉,這只是在出賣整體使用者的權益.
.
再來,臉書判定違規次數,基本上是不能消除的,是永久刑罰,一般討論區的處理方式,應該是限制發言天數後即可釋放,臉書則有永久案底,今天一次不合理的罪名成功掛在你身上,他就會逐步的累積,直到你的帳號消失為止,當你被檢舉辱華兩次後,第三次可能因為一點錯誤,而被整體砍除帳號,「因為你過往的罪,所以很合理」.
.
第二條,就是創建新平台的道路,這絕對是可行的,就算短時間內不可能,需要長時間慢慢培養的社群,也好過「什麼都沒有」,當然,我們現在鼓吹關閉臉書,轉移到某某社群,這絕對對台派是一個巨大傷害,因為你明年就是選戰了,現在才想放棄唯一能抵抗親中勢力的武器,說要造一個新的,根本是緩不濟急,而且可以說是自殺行為,應避免簡單思維,要就全要,不要就全不要,要移轉到新的平台,就得徹底不使用臉書,或者,只能繼續被祖到任人魚肉,連一點新平台的發想都不被允許,這些,都是因噎廢食,正確的作法是,一面保留現有的工具,一面試著養自己的,把他養大,這就是戰備物資的概念,你要打國外疫苗,也要培養國產疫苗.
.
新的社群平台,是否只能寄望私人企業?民間組織?未必,低能卡當然是個例子,不過他明顯無法容納大量的使用者,以及符合主流使用者的習慣,ptt是另一個例子,講白了,他原本是台灣學術網路的資源,以學術性質為原始目的,是吃公家飯的,不過被一群柯糞惡搞成反政府兩岸一家親的極端討論環境,這根本不正常,如果民間有免於言論審查恐懼的需求,政府在公家單位上提供一個平台,也是可以的,是說,農委會都能為了農民,架設代購平台;唐鳳也能為兩千三百萬人,設計出疫苗登記網站,為了國民的需求,為了免於恐懼的自由,政府提供一個言論自由的平台,又有什麼困難?
.
今天是為了避免被境外勢力搞言論審查,社群媒體公司搞言論壟斷,這樣成立的理由,已經具有十足的正當性.
.
至於,「社群移轉」也不是絕對不可能的事,舉個例子,比如徐閉被臉書封鎖,和被瘋狂檢舉後,她移轉到推特,而且短時間就得到龐大的受眾,比她原本的臉書還多,這是一個成功例子,和她的個人特質有關,她的粉絲願意跟隨她到另一個自己不熟悉的地方,但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成功,像神父切斷臉書去推特大概會吃土,因為推特限制了字數.
.
也不用過度擔憂,人們只能習慣於臉書的介面和使用方式,所以永遠都要被臉書所支配,人們需要的,或許只是一個新容器,比如神父過去也是ptt重度使用者,也曾一度認為,自己永遠無法戒掉ptt,不過,這其實不難,神父以前根本沒在用臉書,只用ptt,轉移的過程,中間一段時間的確不適應,不過後來很快就習慣了,現在根本沒上ptt,還怕帳號被砍了,所以偶爾會登入然後下線.
.
這始終是風險考量的問題,如果能有一個新的、合用的平台出現,那短時間內,大家說好,並且同時進入,重新創造並且迅速壯大一個新的社群,並非不可能,在對的時機,找到對的對象,遇到對的事件,大家一起往對的方向行走,就能造起一個諾亞方舟,當初川粉的靈的轉移就是一個例子.
.
不過,以現在的時間來說,冒然轉移或廢棄舊有社群,對台派來說,風險實在太大了,必然流失大量同伴,或者,找不到彼此,失去現有的影響力.
.
新的平台的要件,必然是穩定的,至少要保證存在4、5年以上,坊間過去也有想取代line或者臉書的社交軟體,但他們大概開幾個月,不會經營,就直接關閉了,這是短視近利的行銷邏輯,一開始注定失敗.與其說是社群需要龐大資源才能產生,不如說是策略問題.這就像打線上遊戲,如果我玩一個不到一年就倒的伺服器,我怎麼會捨得讓自己上去練功打怪賺錢呢?搞不好練到了一個高等帳號,馬上系統就倒了,我損失慘重,這樣的遊戲,不會有人想玩的.
.
最後的最後,神父還是要說一件事.
.
你創造的東西,來自於你自己,你吸引人的,是你的記憶,你的觀點,你的魅力,你的畫工,你說故事的能力,你的智慧,你和你的夥伴共享的,是專屬於你們的小秘密,而人與人之間所連結起來的,叫做革命情感.
.
讓我們離不開的,並不是臉書.
.
我們離不開的,其實是彼此,brother.
.
.
本篇文章的完成 感謝 #Weitung_Chen #使徒行者 #Jean 的贊助
.
【贊助神父的菸 尋找諾亞方舟】
https://g6m3kimo.blogspot.com/p/blog-page.html
「天下貓貓一樣貓黃藍」的推薦目錄:
- 關於天下貓貓一樣貓黃藍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天下貓貓一樣貓黃藍 在 自然圈農場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天下貓貓一樣貓黃藍 在 陳煩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天下貓貓一樣貓黃藍 在 [討論] 政黑板最近暴戾之氣太重了- 看板HatePolitics 的評價
- 關於天下貓貓一樣貓黃藍 在 天下貓貓一樣貓群組| 黃藍係政見,黑白係良知 的評價
- 關於天下貓貓一樣貓黃藍 在 天下貓貓一樣貓被facebook刪群創辦人最擔心非不能復原而 ... 的評價
- 關於天下貓貓一樣貓黃藍 在 catiscat.com.hk天下貓貓一樣貓 的評價
- 關於天下貓貓一樣貓黃藍 在 天下貓貓一樣貓的原因和症狀,YOUTUBE和台灣e院的回答 的評價
天下貓貓一樣貓黃藍 在 自然圈農場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農場私生活 - 你可能想知道的 | ep.1 | 改變是突如其來的
-
三級警戒開始後42天,暫時沒有圈民的生活有點愜意卻也伴隨著危機,
為了繼續生存下去,所有原訂企劃都暫停執行。
-
大家都緊急轉換手邊工作,但也各自有些許空檔,
把農場上上下下都好好整理:
外場組換了新的帳篷、
園藝組照顧轉黃的角落植物、
廚房組測試新醬料
清掉積水、收編新小貓....
一天下來其實也夠忙了。
-
傍晚時分的農場帶有地勢上的涼爽。
視線從遠方看過去,
紫灰色的天空連接遠方的山群,
中景是台地上一叢叢未被清點的樹林,
再近一點就被農場的倒樹遮蔽視線,變成一叢叢翠綠,
排除電腦藍光以外的真實世界。
-
已經很久沒遇到0客人的日子了,
走在連接工作室與農田的小路上,
思緒回到2019年的春天前夕,
那時的農場還沒開幕,
所有的事項都在籌備中,
夥伴總共8人,
而傍晚下工後,留守的才1個人。
-
空蕩蕩的農場裡只有樹林的昆蟲跟蟾蜍青蛙的叫聲,
那時待在宿舍裡,往外看去沒有一點光源,
很容易就令人腦補恐怖片的情節,
譬如說黑暗深處突然有十幾二十幾個大漢朝你衝過來...
(某方面來說好像不算恐怖片)
-
如果不夠恐怖,
自由穿梭的貓貓會從意想不到的地方竄到你面前,
黑影衝出來的瞬間蠻值得滴出幾滴尿來。
-
那時的大家總是全力以赴,
想讓更多人看見台灣的有機農業、小鎮生活與自然相處的美好,
晚上窩在宿舍聊著我們可以這樣做再那樣做,
就算隔天要上工,一樣把天空聊到露出淺藍白色的筆觸。
-
現在的農場,
多了好幾位理念同行的夥伴跟可愛的小狗勾,
已經不會有當時的緊張與孤單感。
-
而農場所呈現的東西,都是以前到現在,職人們的集體意識:
晚餐的BBQ肉盤怎麼讓人食指大動、
醬汁怎麼帶出地方特色、
每個節日與圈民互動的小彩蛋、
自己動手曬乾與雕琢的乾燥花藝、
農場隨處的綠意都有入菜的可能、
好多新人在這裡邁入下一步......
-
改變不曾停止,相信大家都是這樣吧?
-
「改變有時是突如其來的,但全力以赴的你,讓改變不那麼令人手足無措。」
-
像是你現在看的這個新系列,也是改變的開始。
如果有幸讓你看到這邊,希望能與你共同在這改變的道路上堅持著向前。
-
同時也謝謝相同理念的圈民,你們的陪伴一直是最棒的果實。
-
#農場私生活 #你可能想知道的 #農場葛格 #改變是突如其來的
天下貓貓一樣貓黃藍 在 陳煩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他們開始追蹤你】EP1:自殺直播
⠀⠀
在夜深人靜的火車月台,只有數個加班後拖著疲憊腳步的候車乘客,機械式地低頭滑著電話,手機螢幕在每張木無表情的臉上蒙上一層冷寂的藍光。
⠀⠀
沒有任何人留意到,有一個少女緊握著電話在月台來回踱步,她的神情呆滯,雙目無光地盯緊手機內的Instagram頁面在喃喃自語,聲音低得猶如禱告。
⠀⠀
在她的手機畫面裡,正用Instagram開啟了直播,畫面角落顯示觀看人數為「3」。
⠀⠀
「三個……仲係三個……」她的聲音乾澀沙啞。
⠀⠀
直播中有人留言道:「jm9?」
⠀⠀
才說罷,觀看人數變成了2。
⠀⠀
「我原本諗住等到有10個人先㗎,不過架車嚟緊喇……10個啫,我只係想要有10個人咋……」
⠀⠀
隆隆的火車聲從遠處一陣緊似一陣飄盪過來,月台響起毫無感情的廣播:「列車即將到達,候車乘客請勿站越黃線。The train is arriving……」
⠀⠀
少女抬頭看了一眼駛入月台的列車,然後把眼光收回螢幕上,她的嘴角微微顫動著,看不清是笑還是哭,下一秒,她握著電話縱身跳下路軌,緊接著「嘭」的一聲巨響,直播中畫面全黑,訊號就此中斷。
⠀⠀
***
【當天下午】
⠀⠀
「Hello大家好,我叫莫巧兒,大家可以叫我Monica。」
⠀⠀
在流浪貓狗領養活動上,職員叫參觀人士靠攏過來圍成一個圈,先聽簡報然後才開始正式參觀。
⠀⠀
「大家今日嚟得呢度,相信都係有愛心嘅人士,但希望大家喺領養之前,要慎重考慮清楚。喺呢度嘅貓貓狗狗大部分都係被棄養,好似嗰幾隻摺耳貓為例吖,因為網上有好多吹捧摺耳貓有幾可愛嘅Post,搞到好多人貪得意就趁墟買佢哋返屋企,唔知道佢哋天生脊椎好易有毛病,到發現醫藥費太貴就即刻遺棄佢哋,好多棄養嘅寵物都係網絡嘅受害者。」
⠀⠀
職員說得忿忿不平,好像自己也深受網絡其害一樣,說個沒完沒了,一身亮麗打扮的Yumi不耐煩地打了個長長的呵欠,逕自從手袋中摸出手機來打發時間,好不容易待那職員終於說完開場白,Yumi領著陪她來的嘉嘉來回巡視了一圈,選定了全場最可愛的那隻小貓後,便把電話遞給嘉嘉吩咐道:「一陣我抱起隻貓,你就嗱嗱聲踎低啲幫我影,記住影得我隻腳長啲呀!」
⠀⠀
「但你對貓狗啲毛敏感㗎喎,怕唔怕呀?」嘉嘉蹲下來逗弄著另一隻瞎了眼睛的貓咪,剛才所有人經過牠的籠子時,只看了一眼就抽步離開,她知道這隻貓大概不會有人領養的了,不由得對牠生了憐愛,大概在其他人眼中,Yumi就是那隻全場最可愛的貓咪,而其貌不揚的自己就跟這隻瞎眼貓咪沒甚麼分別吧。
⠀⠀
「我出門口前食咗抗敏感藥㗎喇,我咁大犧牲,你要幫我影得靚啲添呀。」Yumi說著已一把抱起那隻漂亮的小貓,純熟地擺起姿勢來。
⠀⠀
嘉嘉馬上照她的說話去辦,可是Yumi檢視相片後說:「喂呀,頭先嗰張影得我塊面好漲呀!你試下企上嗰張凳仔度幫我再高炒幾張。」
⠀⠀
體態微胖的嘉嘉聽罷又笨拙地攀上小椅子,搖搖欲墜地替抱著小貓熟練變換姿態的Yumi拍了好幾十張照片,突然她的手袋裡的電話響起,她馬上失了魂似的掏出手機走到一旁接聽。
⠀⠀
Yumi自顧自地打開美圖秀秀,手勢嫻熟地修圖──調膚色、修面形、拉長腿、推細腰──然後打開Instagram,上傳完美的自拍,打上caption:
⠀⠀
「今日Yumi去咗領養活動呀😽見到啲貓貓狗狗真係好可愛💘大家記住要領養代替購買呀!知唔知?😘」
⠀⠀
不消幾分鐘,就有一堆男粉絲留言讚美Yumi人美心善,當中有一個留言特別引起了Yumi的注意:
⠀⠀
「Yumi公主,有人偷用你啲相開咗個假account呀!🤬🖕」
⠀⠀
Yumi點進那個留言附上的IG Tag,只見是一個新開通的帳號,裡頭有十多個貼文,全都是盜用Yumi本人的照片。
⠀⠀
Yumi從手袋掏出鏡盒補妝,然後對收了線的嘉嘉說:「一陣幫我拍條IG story吖。」
⠀⠀
「吓?」嘉嘉一臉心不在焉,只顧著在手機的Uber app內召車。
⠀⠀
「有人開咗個假account冒認我,我要叫啲fans幫我report到佢封號,同埋叫佢哋試用幫我人肉搜尋呢個人出嚟。」
⠀⠀
嘉嘉聽後才終於從電話中抬起頭來:「但網上面成日都有呢啲假account㗎啦,report咗佢咪得……」
⠀⠀
Yumi白她一眼:「你識咩吖,呢啲嘢最呃到like㗎,況且得個account根本就好難搵到邊個,我想拉長件事嚟賺下engagement之嘛。」
⠀⠀
嘉嘉還想說話,但此時一個中年男子走到Yumi面前問道:「請問你係唔係Yumi?」
⠀⠀
Yumi打量了一下眼前這個留著落腮鬍的男子,濃密黑髮用髮膠梳得一絲不苟,露出飽滿的額頭,一身休閒的馬球恤底下,隱約可見練得結實的胸膛和二頭肌。
⠀⠀
「你係?」
⠀⠀
「Hi我叫Alfred,我有follow你IG,你真人同上鏡都咁靚。」Alfred說時遞上自己卡片,Yumi聞到他身上有一股細細的古龍水,一般來說,Yumi不喜歡男人塗古龍水,但不知道Alfred用的是甚麼牌子,Yumi覺得很適合他。
⠀⠀
Yumi接過卡片說道:「你係心理醫生嚟㗎?點解會嚟呢度嘅?」
⠀⠀
「心理醫生先最需要吸貓。」Alfred故作認真地說,看見Yumi被自己逗笑了,便順勢問道:「介唔介意一齊影張相?」
⠀⠀
「好呀,叫我個friend幫手揸機吖。」
⠀⠀
嘉嘉少有地推托:「Sorry我有事要──」
⠀⠀
「你係Yumi朋友?一齊嚟影啦。」Alfred笑著說,露出一口整齊潔白的牙齒。
⠀⠀
嘉嘉似乎連一秒鐘也不想再待下去,她低下頭含糊地說:「我真係要走先……」說罷就轉身離開。
⠀⠀
Yumi於是向剛才長篇大論的那位職員招手:「Hello!可唔可以幫我哋影張相?」
⠀⠀
職員有點不情願地從她手中接過電話,Yumi把頭靠在Alfred的肩上,鏡頭裡不過初次見面的二人,親暱合襯得猶像一對情侶。
⠀⠀
***
【當日晚上】
⠀⠀
Yumi把堆滿床的衣服雜物移出鏡頭外,撥好頭髮,拉低一點領口後才按下直播鍵。她手持著一本一行禪師的《與自己和解》,向粉絲介紹「愛自己」的觀念。
⠀⠀
「Hello今日嘅直播開始喇~今日Yumi要同大家分享一本好有意思嘅書,就係一行禪師嘅《與自己和解》。因為Yumi覺得呢,人只有懂得愛自己,先有能力去愛人哋──」
⠀⠀
此時電話彈出嘉嘉的電話來電,Yumi怕影響直播所以馬上拒接,沒想到嘉嘉再用Facetime打來,Yumi心想她今天怎麼這樣的不識趣,馬上又伸手按了拒接。
⠀⠀
「尤其作為女仔,外間已經有太多太多惡意喇,一時有人話你唔夠瘦,一時又有人話你醜──」
⠀⠀
電話螢幕再次彈出嘉嘉傳來的WhatsApp訊息──我有嘢要同你講──Yumi索性關上通知功能,繼續直播。
⠀⠀
待直播完結後,Yumi一邊卸妝一邊打開和嘉嘉的WhatsApp對話框,見到嘉嘉在過去的一小時瘋狂傳短訊來,全都是胡言亂語。
⠀⠀
嘉嘉:我有嘢要同你講(22:33pm)
⠀⠀
嘉嘉:十個人都冇(22:34pm)
⠀⠀
嘉嘉:就嚟無時間喇(22:35pm)
⠀⠀
嘉嘉:我想親口聽你點講(22:36pm)
⠀⠀
嘉嘉:我幫你諗咗好耐,但係我諗唔到(22:37pm)
⠀⠀
嘉嘉:夠鐘(22:39pm)
⠀⠀
Yumi完全摸不著頭腦,她放下卸妝棉馬上回電給嘉嘉,可是電話直接駁進了留言信箱。
⠀⠀
Yumi有點不耐煩地說道:「你搞咩呀?明知我每晚呢個鐘數都開直播㗎啦?差啲畀你搞亂晒……唉算啦,你而家喺邊呀?今日喺狗場奇奇怪怪咁,WhatsApp又講到一嚿嚿,係咪Kenji個死仔呀?你睇到就打返畀我啦,幾夜都得。係咁啦。」
⠀⠀
因為要到領養活動拍照而吃了抗敏感藥,Yumi今天本已覺得昏昏沉沉,直播完後倒頭就睡,半夜卻被電話鈴聲吵醒,她勉強睜開一隻眼睛,看到來電者是嘉嘉的媽媽,只好收起想罵人的衝動接聽。
⠀⠀
「喂Yumi,我係契媽,嘉嘉佢……嘉嘉跳軌自殺……」
⠀⠀
──待續──
⠀⠀
================
連載長篇故事最困難的地方是,萬一開始後讀者沒有反應,那麼接下來除了要和創作故事的過程搏鬥,還要克服那種不知寫給誰看的無力感。
⠀⠀
雖然曾經想過,要是反應不好就砍掉吧,畢竟時間心力有限,再選另一個題材去寫好了。但是想到就算只有幾十個讀者在追看,要是不寫下去,那他們豈不是浪費時間看一個爛尾的故事?
⠀⠀
所以由6年前開始連載第一個故事至今,只要起了個頭的,不管有多少人看,我都堅持要把整個故事寫完,因此也更加感謝每個從頭到尾都陪著我完成故事的讀者。(虛擬跪謝)
⠀⠀
這個正在Patreon獨家連載的懸疑故事,現時只有幾十個讀者訂閱了,雖然無論如何我都會完成連載的,但也希望得到你們的支持:
https://www.patreon.com/chanfan
⠀⠀
P.S. 要是不能付費訂閱也不用勉強,這裡還是會有其他免費故事及文章供應~
MeWe:https://mewe.com/p/chanfanwriting
IG:https://www.instagram.com/annoyingchan
FB: 陳煩
天下貓貓一樣貓黃藍 在 天下貓貓一樣貓群組| 黃藍係政見,黑白係良知 的推薦與評價
黃藍 係政見,黑白係良知! #一人一張黑白貓相伸張正義. ... <看更多>
天下貓貓一樣貓黃藍 在 天下貓貓一樣貓被facebook刪群創辦人最擔心非不能復原而 ... 的推薦與評價
創辦人之一Antony Leung接受《香港01》訪問時表示,facebook在刪群時並沒有作出任何通知、目前被刪的原因不明,令他最擔心並非群組無法復原,而是... 天下 ... ... <看更多>
天下貓貓一樣貓黃藍 在 [討論] 政黑板最近暴戾之氣太重了- 看板HatePolitics 的推薦與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