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我去遠方~】
還記得我們的安價遊戲,局長手稿嗎?😂
江江江江江✨ 完成品底加啦~
沒說你可能不知道
#蘭嶼達悟拼板舟 像是千層蛋糕一樣
😳每一層都是使用不同的樹木!
來看看分別是哪些樹種吧!
船槳Avat:欖仁舅、大葉山欖、蘭嶼烏心石
船首尾龍骨Panowan:欖仁舅
船底龍骨Rapan:臺東龍眼
第一層板Rataw:欖仁舅
第二層板Pavaken:蘭嶼赤楠、大葉山欖
第三層板Pangawudan:麵包樹、大葉山欖
上層側板Pakalaten:綠島榕、麵包樹
你們有看過這麼講究的船嗎?😂
嘿嘿,快拿起木作之森月曆翻到六月就看得到囉~🤭
什麼?!你還沒入手?
我們今天實體店面開賣啦~快手刀奔書店購買吧❤️
更多資訊:https://reurl.cc/Vav6g5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臺灣原住民的神話與傳說套書」排灣族:巴里的紅眼睛 專訪: 孫大川(總策劃) 里慕伊.阿紀(泰雅族作家) 本書特色: 達悟族知多少? ‧達悟Tao語意是「人」,現在蘭嶼人都以達悟族自稱。 ‧「雅美」一詞是日本人統治時所使用,也是現在台灣官方的稱法。 ‧達悟的拼板舟、半穴...
大葉山欖蘭嶼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臺灣原住民的神話與傳說套書」排灣族:巴里的紅眼睛
專訪: 孫大川(總策劃)
里慕伊.阿紀(泰雅族作家)
本書特色:
達悟族知多少?
‧達悟Tao語意是「人」,現在蘭嶼人都以達悟族自稱。
‧「雅美」一詞是日本人統治時所使用,也是現在台灣官方的稱法。
‧達悟的拼板舟、半穴居、語言、文化等,與菲律賓巴丹島相近,同為人類學家所稱的「南島語族」。
‧製造拼板舟大致有七種木材:龍骨與舟底可選用堅硬厚實的番龍眼、欖仁舅或蘭嶼赤楠,船身則選可浮在水面的輕質綠島榕、大葉山欖或麵包樹;並以小葉桑削成接合用的小木釘。
‧達悟人生性和平,不使用武器攻擊敵人、不獵首,近年來曾為核廢料問題憤怒抗爭。
‧每年3-6月是蘭嶼飛魚祭,但由於各地的大量捕捉,能夠隨著黑潮洄游到蘭嶼的飛魚已年年減少。
達悟族神話與傳說
1. 竹生人和石生人:蘭嶼是達悟「人之島」
美麗的蘭嶼被一群古怪的人佔領並破壞,天上的人以大洪水淹沒,並在九年後恢復美好生態。接著在漁人部落、紅頭部落降下石生人、竹生人兩個孩子,開始繁衍後代,以珍惜之心守護,並將蘭嶼命名為達悟之島。
2. 飛魚之神:飛魚的捕捉與食用法則
達悟族人吃了飛魚後,全身奇癢難治,飛魚之神託夢給族中長老,教導正確捕捉與食用方法:男女分工虔誠合作、只捕一年份量不貪多、不在戶外吃、要樂於分享親友弱勢…。
3. 達悟拼板舟:向地底人學造舟
天上的人派地底人化身的老鼠到底底參觀學習:共有共享、合力造舟,預先種植祭船儀式所需食材,適當選材、不破壞山林,不罵人或說話不禮貌,夥伴若遭遇不幸時必須暫停表示悼念…。
4 林投樹下的男孩:正直、寬厚的健康人格
年輕女孩未婚生子,在族人壓力下只好丟棄在林投樹底下,幸好被老夫婦撿回,以愛心溫柔養育。男孩長大後英俊孝順又懂事,舉辦了達悟族最隆重的筵席回報老夫婦,也邀請生母、族人一起享用。
總策劃:孫大川
監察院副院長、台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兼任副教授、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兼任副教授、《山海文化》雜誌創辦人;卑南族

大葉山欖蘭嶼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臺灣原住民的神話與傳說套書」達悟族:飛魚之神
專訪: 孫大川(總策劃)
里慕伊.阿紀 Rimuy Aki(泰雅族作家)
本書特色:
達悟族知多少?
‧達悟Tao語意是「人」,現在蘭嶼人都以達悟族自稱。
‧「雅美」一詞是日本人統治時所使用,也是現在台灣官方的稱法。
‧達悟的拼板舟、半穴居、語言、文化等,與菲律賓巴丹島相近,同為人類學家所稱的「南島語族」。
‧製造拼板舟大致有七種木材:龍骨與舟底可選用堅硬厚實的番龍眼、欖仁舅或蘭嶼赤楠,船身則選可浮在水面的輕質綠島榕、大葉山欖或麵包樹;並以小葉桑削成接合用的小木釘。
‧達悟人生性和平,不使用武器攻擊敵人、不獵首,近年來曾為核廢料問題憤怒抗爭。
‧每年3-6月是蘭嶼飛魚祭,但由於各地的大量捕捉,能夠隨著黑潮洄游到蘭嶼的飛魚已年年減少。
達悟族神話與傳說
1. 竹生人和石生人:蘭嶼是達悟「人之島」
美麗的蘭嶼被一群古怪的人佔領並破壞,天上的人以大洪水淹沒,並在九年後恢復美好生態。接著在漁人部落、紅頭部落降下石生人、竹生人兩個孩子,開始繁衍後代,以珍惜之心守護,並將蘭嶼命名為達悟之島。
2. 飛魚之神:飛魚的捕捉與食用法則
達悟族人吃了飛魚後,全身奇癢難治,飛魚之神託夢給族中長老,教導正確捕捉與食用方法:男女分工虔誠合作、只捕一年份量不貪多、不在戶外吃、要樂於分享親友弱勢…。
3. 達悟拼板舟:向地底人學造舟
天上的人派地底人化身的老鼠到底底參觀學習:共有共享、合力造舟,預先種植祭船儀式所需食材,適當選材、不破壞山林,不罵人或說話不禮貌,夥伴若遭遇不幸時必須暫停表示悼念…。
4 林投樹下的男孩:正直、寬厚的健康人格
年輕女孩未婚生子,在族人壓力下只好丟棄在林投樹底下,幸好被老夫婦撿回,以愛心溫柔養育。男孩長大後英俊孝順又懂事,舉辦了達悟族最隆重的筵席回報老夫婦,也邀請生母、族人一起享用。
總策劃:孫大川
監察院副院長、台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兼任副教授、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兼任副教授、《山海文化》雜誌創辦人;卑南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