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認同請分享
昨天我在華府智庫Wilson Center,以「美國印太戰略下台灣民主的威脅與機會」為題公開演講。
約30分鐘的內容,分享我對美中台關係的觀察,以及為台灣尋找契機的方向;台灣在印太戰略底下,能夠成為美國夥伴的3種角色,讓民主台灣真正永續發展。
面對貿易戰、資訊戰等變局,台灣要走在正確的道路上,看見長期趨勢並且應變,對世界保持開放與合作,讓台灣更有力量。
我也把演講全文放上來,歡迎大家參考、思考,一起分享。
—
演講全文:
我剛走進這棟建築,發現Woodrow Wilson總統有句格言,叫做「走在自由的道路上」,這需要勇氣、智慧,也需要朋友的支持。
在美國的印太戰略底下,是希望讓印太地區更安全、更民主、更繁榮。
台灣作為亞洲最民主的國家之一,當然我們的戰略是要避開戰爭,讓和平成為唯一的選項。
如何讓民主台灣能夠永續發展,這也是我們在台灣最重要的課題。
印太戰略所面對的是中國的崛起,我相信大家都認為,來自中國的威脅是多方面的。
中國透過經濟改革開放,以及全球化的經濟,但是從2001年參加WTO到現在,中國的經濟體制,並沒有完全按照自由市場的規則。
中國的經濟,應該把它定義成國家資本主義,加上一黨專政的威權主義。中國所支持的國企以及大型民營企業,只要符合它的戰略目標,就可以拿到大量的補貼跟特權,形成一個不公平的競爭環境。
要中國放棄這樣的經濟發展模式,這是非常困難的,這也是美中貿易戰爭最難處理的問題。
第二個面向是軍事的崛起,在習近平時代,事實上對解放軍投入了更多的預算跟改革。中國的軍事策略希望反介入,以及區域阻絕,要在區域議題上,得到更大的發言權。
從東海釣魚島的巡航,到南海的造島以及軍事化,再到台灣海域周邊的軍艦、軍機活動,基本上都是想在區域問題上取得霸權。
所以習近平時代跟鄧小平時代,已經有很大的轉變,鄧小平時代強調的是韜光養晦,習近平時代強調的是大國崛起,所以戰略上已經完全不同。
第三是中國在國際組織裡的角色,也比以前放大非常多。特別是一帶一路,透過債務陷阱,讓很多國家在戰略上、在資源上要配合中國。
事實上,中國在很多國際事務上,跟美國、歐盟採取了完全不同的立場,甚至於以不干涉他國內政做理由,支持了很多違反人權的政府。
台灣站在面對中國的第一線,承受的壓力比任何國家都還來得大。北京政府用所有手段來圍堵台灣外交活動的空間,甚至於NGO的參與,都希望讓台灣消失,聽不到台灣的聲音。
對北京來說,台灣如果有充分的外交活動空間,那就隱含著台灣獨立、一中一台,或者是兩個中國的危險。
中國對台灣的軍事威脅,也是非常明顯,而且產生很大的心理戰作用。
台灣海峽的安全風險,實際上是來自北京新的軍事威脅策略。
大家可以想像中國的軍艦、軍機繞行台灣,或者是通過海峽的中線,或者是解放軍進行很多的奪島演習,以台灣為假想對象。我想對於一個民主國家來說,這是一個很具體的威脅。
甚至很多民族主義的學者還特別強調,武統的選項,或者統一的時間表。
即使中國沒有採取軍事的手段,它在其他的統戰做法,還是非常多元而廣泛。
比如說它會扶持代言人,或是擴大所謂三中ㄧ青的交流,中國當然希望利用民主的弱點,達成改變民主的目標。
對我們來說,這是一個無聲的戰爭,是用金錢的購買,取代武力的佔領。
因為台商在中國投資的金額非常龐大,中國希望能夠透過磁吸效應,讓台灣跟中國的經濟達成一體化的依賴效果,這個策略叫做「以商逼政」,或是「以商圍政」。
事實上在台灣重要選舉的時刻,台商組織經常要被迫政治表態,要發表有利於北京的言論。
中國不只是透過企業,台灣媒體的主要股東、廣告以及節目行銷,中國也企圖用它的各種力量來影響。
台灣在網路媒體及社群媒體,幾乎是百分之百不設防,中國也在這方面投入非常多心力,形成另一個導引台灣輿論的戰場。
大家都知道,在太陽花學運之後,台灣的年輕世代對中國是不信任的,而且沒有好感,所以中國也花了很大力量在爭取年輕人支持。
所謂的惠台31項政策,很大目標就是要爭取年輕人去中國就學、就業或創業,所提出來的條件是很優惠的,現在甚至下降到高中生,畢業之後可以到中國去留學。
甚至是中國民間信仰的領域,中國也運用了相當大的資源,希望達成政治效果。台灣人的民間信仰,他的祖廟有的是在福建、有的是在廣東,透過宗教的對接,或是到祖廟進香,希望能夠透過宗教影響台灣的政治取向。
台灣廟宇的密度,跟西方的教堂是一樣的密集。
其中一個很重要的信仰叫做媽祖,她原來是航海的守護神,中國也透過媽祖信仰文化,希望能夠提高台灣人對中國的政治認同。
剛講的這些方法,看起來都是比較正面,不過還有很多負面的方法,例如這個假訊息跟網軍。
最近有一個瑞典哥德堡大學的研究顯示,台灣是受到中國最多資訊安全攻擊,也是最多網路操作的一個國家。
大家可以想像,中國要控制14億人民,不讓資訊可以自由流通,它必須要在網路的技術上,投資非常大的力量,包括大型的網路公司也會受到中國政府監管。
你可以想像在中國,在網路上搜尋不到維尼熊,這正在中國發生。
但是這個方法跟技術,已經發展成為影響台灣的選舉,甚至影響包括美國在內,許多國家的重要網路工具。
對我們來講,我們是網路上的公民,但我們面對的其實是網軍。
大家可能會認為假訊息製作,好像假訊息就只是把圖片做非常精緻的修改,或者提供一些錯誤的新聞,其實不只是這樣。
假訊息一定是內容農場所製作,或者網軍精心的製作,透過各種行銷的手段,讓它形成像謠言一樣的效果。
中國人如何製造這個假訊息,是非常有技術的,這個所謂的三分真、七分假或真真假假。他會讓你有這個訊息,部分的真實,其他都是假的,這樣的說服力跟傳播力才會比較大。
如果俄羅斯要影響影響歐洲的選舉,他們還有語言的差距;中國人影響台灣的選舉,語言的差距是比較小的。
現在台灣的政府以及網站,都成立所謂的事實查核中心。包括LINE、包括Facebook,這個查核中心主要是讓網路上的公民素養可以提高,可以很輕易通過App、透過一些方式,知道正確的訊息,那這個工作其實還是很重要。
最近的外交政策雜誌登了一篇專文,分析去年的選舉,中國網軍對於選舉如何操作的具體例子。
某個競選重要粉絲社團的管理者,他們真實的身分,經過追蹤以後,發現是中國騰訊的員工,那騰訊是擁有Wechat這個軟體,這些管理者在選舉的時候發揮很大的作用。
它可以分散成非常多的粉絲,去影響台灣的網路輿論,在選舉結束後,這些管理者就一個一個退出。
這就是為了選舉而介入很重要的實力,這個研究也讓我們看到,其實中國在運用網路的技術,企圖要來影響民主台灣的發展。
事實上,像騰訊這樣大的公司也受到北京政府非常大的影響,這個網路的監控,在這些大型公司都必須要配合北京政府,不只是對台灣,事實上對中國自己的網路使用者,一樣採取同樣的監視策略。
所以印太戰略底下,很多的安全議題,包括網路安全、網路公民素養,這也是必須要推動的大主題。
若比較於台灣,還隔著台灣海峽,香港跟中國就更近了,最近反送中抗議,整個香港,幾乎所有的市民幾乎都投入這場抗爭,包括大學生。這在香港的未來的歷史發展上,會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
對香港來說,他很難相信中國司法的獨立性,將只要提出引渡的要求,就可以把香港居民送到中國審判,不希望香港跟中國這條界線就不見了。對香港人來說,這是完全無法接受的。
對香港人來講,所謂的一國兩制已經破產,這個兩制是假象,一國才是真實的。
北京所承諾的港人治港,或者是雙普選,我想從這反送中運動看得出來,這個承諾都完全跳票了。
所以,反送中運動要怎麼落幕,特首是不是下台,這個法案是不是撤回,這是比較短期的議題,更長的議題是香港要如何能夠民主化。
這個議題在台灣就形成,「挺香港保台灣」的一個氣氛,那個氣氛就是,對中國的所謂的一國兩制這個訴求,在台灣是完全沒有任何市場的。
我想反送中運動所形成的政治效果,會讓中國未來爭取包括香港人,甚至台灣的好感,這是一道無形的高牆,這高牆是不容易推翻的。
我想親中路線在台灣,已經走到了一個新的十字路口,北京政府的最新表述,是認為「只有一中,沒有各表」,親中路線沒有所謂各說各話的空間。
這個路線希望台灣跟中國進一步的經濟整合,這個路線也希望台灣透過北京的談判默契,要降低國防支出跟外交競賽,這樣的路線在台灣,也慢慢失去市場。
當然台商也許會挹注一部分的經費,去影響台灣的政治,但台商也是多元的,並不是一種意見。
台商也非常瞭解,中國的市場已經形成一個看不見的風險,經營的成本也大幅提高,尤其是美中貿易戰之後,他們被迫尋找新的新的生產基地。
這目前對台灣來講,是一個很重要的轉折點。
台灣的政府現在推出了台商回流的專案。
這個專案來申請的台商,預估到今年年底會超過200到250億美金之間,而且這個方向正持續發展下去。
當然有些台商會移轉到越南,或是ASEAN國家,去分散整體風險。我們用今年上半年的統計發現,轉單效應是非常明顯的。
大概從美國直接下單到台灣,台灣出口的電子產品,像手機、筆記型電腦、桌上型電腦、伺服器等等,大概增加了20%。
那當然,從台灣生產的零組件賣到中國,在過去半年當中,也下降了15%。
當然這個美中貿易戰爭長期持續下去,對中國的企業來說,也是一個長期的消耗戰。
不只是出口會減少,所謂的紅色供應鏈也會受到相當的損害。
對台灣來講,如何掌握這個美中貿易,在所帶來的,不管是風險還是機會,我們必須比較務實的去評估,如何讓台灣經濟能夠發展得更好。
我看到回流的這個方向,除了製造業之外,電子業是非常大的項目。
大概有三個方向:第一個是把高階的製造遷回來台灣;第二個是在中國大陸產能降低,把台灣或其他東南亞國家的產能提高。
第三個就是在台灣成立R&D的中心,跟美國的高科技產業做更多協力合作。
當然,印太戰略有很多的目標,我想大家熟悉的是,如何讓台灣成為印太戰略裡面最好的、最可靠的民主夥伴,同時也是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戰略夥伴。
第三就是我剛剛提到的,如何在科技產業上,台灣要成為美國的一個非常緊密的夥伴。
當然其他方面像是軍售的常態化、支持台灣參加國際組織,或者是美台對話去推動很多印太地區良善的政府處理,這些都是方向。
我剛剛特別提到說,要共同面對的就是如何加強美台之間的科技產業的合作。
事實上,印太戰略的提出是在2017年11月,川普總統在越南提出自由開放的印太戰略。到現在是兩年,但這兩年已經產生很大的改變。
去年的11月,彭斯副總統也特別提出印太戰略的願景,包括經濟繁榮、安全以及良善的政府治理跟公民賦權,我相信台灣在這個過程,可以扮演非常多的角色。
大家常常比喻說,台灣面對中國的崛起,就好像聖經所講的大衛對抗巨人,也希望能夠讓大衛不要孤單,讓大衛力量大一點。
就像剛剛一開頭講的,若自由是唯一的道路的話,需要更大的勇氣、智慧,也需要更多的朋友。
謝謝大家!
大學生 在 國家民主化過程中所能 扮演的角色 在 鄭文燦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演講認同請分享
昨天我在華府智庫Wilson Center,以「美國印太戰略下台灣民主的威脅與機會」為題公開演講。
約30分鐘的內容,分享我對美中台關係的觀察,以及為台灣尋找契機的方向;台灣在印太戰略底下,能夠成為美國夥伴的3種角色,讓民主台灣真正永續發展。
面對貿易戰、資訊戰等變局,台灣要走在正確的道路上,看見長期趨勢並且應變,對世界保持開放與合作,讓台灣更有力量。
我也把演講全文放上來,歡迎大家參考、思考,一起分享。
—
演講全文:
我剛走進這棟建築,發現Woodrow Wilson總統有句格言,叫做「走在自由的道路上」,這需要勇氣、智慧,也需要朋友的支持。
在美國的印太戰略底下,是希望讓印太地區更安全、更民主、更繁榮。
台灣作為亞洲最民主的國家之一,當然我們的戰略是要避開戰爭,讓和平成為唯一的選項。
如何讓民主台灣能夠永續發展,這也是我們在台灣最重要的課題。
印太戰略所面對的是中國的崛起,我相信大家都認為,來自中國的威脅是多方面的。
中國透過經濟改革開放,以及全球化的經濟,但是從2001年參加WTO到現在,中國的經濟體制,並沒有完全按照自由市場的規則。
中國的經濟,應該把它定義成國家資本主義,加上一黨專政的威權主義。中國所支持的國企以及大型民營企業,只要符合它的戰略目標,就可以拿到大量的補貼跟特權,形成一個不公平的競爭環境。
要中國放棄這樣的經濟發展模式,這是非常困難的,這也是美中貿易戰爭最難處理的問題。
第二個面向是軍事的崛起,在習近平時代,事實上對解放軍投入了更多的預算跟改革。中國的軍事策略希望反介入,以及區域阻絕,要在區域議題上,得到更大的發言權。
從東海釣魚島的巡航,到南海的造島以及軍事化,再到台灣海域周邊的軍艦、軍機活動,基本上都是想在區域問題上取得霸權。
所以習近平時代跟鄧小平時代,已經有很大的轉變,鄧小平時代強調的是韜光養晦,習近平時代強調的是大國崛起,所以戰略上已經完全不同。
第三是中國在國際組織裡的角色,也比以前放大非常多。特別是一帶一路,透過債務陷阱,讓很多國家在戰略上、在資源上要配合中國。
事實上,中國在很多國際事務上,跟美國、歐盟採取了完全不同的立場,甚至於以不干涉他國內政做理由,支持了很多違反人權的政府。
台灣站在面對中國的第一線,承受的壓力比任何國家都還來得大。北京政府用所有手段來圍堵台灣外交活動的空間,甚至於NGO的參與,都希望讓台灣消失,聽不到台灣的聲音。
對北京來說,台灣如果有充分的外交活動空間,那就隱含著台灣獨立、一中一台,或者是兩個中國的危險。
中國對台灣的軍事威脅,也是非常明顯,而且產生很大的心理戰作用。
台灣海峽的安全風險,實際上是來自北京新的軍事威脅策略。
大家可以想像中國的軍艦、軍機繞行台灣,或者是通過海峽的中線,或者是解放軍進行很多的奪島演習,以台灣為假想對象。我想對於一個民主國家來說,這是一個很具體的威脅。
甚至很多民族主義的學者還特別強調,武統的選項,或者統一的時間表。
即使中國沒有採取軍事的手段,它在其他的統戰做法,還是非常多元而廣泛。
比如說它會扶持代言人,或是擴大所謂三中ㄧ青的交流,中國當然希望利用民主的弱點,達成改變民主的目標。
對我們來說,這是一個無聲的戰爭,是用金錢的購買,取代武力的佔領。
因為台商在中國投資的金額非常龐大,中國希望能夠透過磁吸效應,讓台灣跟中國的經濟達成一體化的依賴效果,這個策略叫做「以商逼政」,或是「以商圍政」。
事實上在台灣重要選舉的時刻,台商組織經常要被迫政治表態,要發表有利於北京的言論。
中國不只是透過企業,台灣媒體的主要股東、廣告以及節目行銷,中國也企圖用它的各種力量來影響。
台灣在網路媒體及社群媒體,幾乎是百分之百不設防,中國也在這方面投入非常多心力,形成另一個導引台灣輿論的戰場。
大家都知道,在太陽花學運之後,台灣的年輕世代對中國是不信任的,而且沒有好感,所以中國也花了很大力量在爭取年輕人支持。
所謂的惠台31項政策,很大目標就是要爭取年輕人去中國就學、就業或創業,所提出來的條件是很優惠的,現在甚至下降到高中生,畢業之後可以到中國去留學。
甚至是中國民間信仰的領域,中國也運用了相當大的資源,希望達成政治效果。台灣人的民間信仰,他的祖廟有的是在福建、有的是在廣東,透過宗教的對接,或是到祖廟進香,希望能夠透過宗教影響台灣的政治取向。
台灣廟宇的密度,跟西方的教堂是一樣的密集。
其中一個很重要的信仰叫做媽祖,她原來是航海的守護神,中國也透過媽祖信仰文化,希望能夠提高台灣人對中國的政治認同。
剛講的這些方法,看起來都是比較正面,不過還有很多負面的方法,例如這個假訊息跟網軍。
最近有一個瑞典哥德堡大學的研究顯示,台灣是受到中國最多資訊安全攻擊,也是最多網路操作的一個國家。
大家可以想像,中國要控制14億人民,不讓資訊可以自由流通,它必須要在網路的技術上,投資非常大的力量,包括大型的網路公司也會受到中國政府監管。
你可以想像在中國,在網路上搜尋不到維尼熊,這正在中國發生。
但是這個方法跟技術,已經發展成為影響台灣的選舉,甚至影響包括美國在內,許多國家的重要網路工具。
對我們來講,我們是網路上的公民,但我們面對的其實是網軍。
大家可能會認為假訊息製作,好像假訊息就只是把圖片做非常精緻的修改,或者提供一些錯誤的新聞,其實不只是這樣。
假訊息一定是內容農場所製作,或者網軍精心的製作,透過各種行銷的手段,讓它形成像謠言一樣的效果。
中國人如何製造這個假訊息,是非常有技術的,這個所謂的三分真、七分假或真真假假。他會讓你有這個訊息,部分的真實,其他都是假的,這樣的說服力跟傳播力才會比較大。
如果俄羅斯要影響影響歐洲的選舉,他們還有語言的差距;中國人影響台灣的選舉,語言的差距是比較小的。
現在台灣的政府以及網站,都成立所謂的事實查核中心。包括LINE、包括Facebook,這個查核中心主要是讓網路上的公民素養可以提高,可以很輕易通過App、透過一些方式,知道正確的訊息,那這個工作其實還是很重要。
最近的外交政策雜誌登了一篇專文,分析去年的選舉,中國網軍對於選舉如何操作的具體例子。
某個競選重要粉絲社團的管理者,他們真實的身分,經過追蹤以後,發現是中國騰訊的員工,那騰訊是擁有Wechat這個軟體,這些管理者在選舉的時候發揮很大的作用。
它可以分散成非常多的粉絲,去影響台灣的網路輿論,在選舉結束後,這些管理者就一個一個退出。
這就是為了選舉而介入很重要的實力,這個研究也讓我們看到,其實中國在運用網路的技術,企圖要來影響民主台灣的發展。
事實上,像騰訊這樣大的公司也受到北京政府非常大的影響,這個網路的監控,在這些大型公司都必須要配合北京政府,不只是對台灣,事實上對中國自己的網路使用者,一樣採取同樣的監視策略。
所以印太戰略底下,很多的安全議題,包括網路安全、網路公民素養,這也是必須要推動的大主題。
若比較於台灣,還隔著台灣海峽,香港跟中國就更近了,最近反送中抗議,整個香港,幾乎所有的市民幾乎都投入這場抗爭,包括大學生。這在香港的未來的歷史發展上,會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
對香港來說,他很難相信中國司法的獨立性,將只要提出引渡的要求,就可以把香港居民送到中國審判,不希望香港跟中國這條界線就不見了。對香港人來說,這是完全無法接受的。
對香港人來講,所謂的一國兩制已經破產,這個兩制是假象,一國才是真實的。
北京所承諾的港人治港,或者是雙普選,我想從這反送中運動看得出來,這個承諾都完全跳票了。
所以,反送中運動要怎麼落幕,特首是不是下台,這個法案是不是撤回,這是比較短期的議題,更長的議題是香港要如何能夠民主化。
這個議題在台灣就形成,「挺香港保台灣」的一個氣氛,那個氣氛就是,對中國的所謂的一國兩制這個訴求,在台灣是完全沒有任何市場的。
我想反送中運動所形成的政治效果,會讓中國未來爭取包括香港人,甚至台灣的好感,這是一道無形的高牆,這高牆是不容易推翻的。
我想親中路線在台灣,已經走到了一個新的十字路口,北京政府的最新表述,是認為「只有一中,沒有各表」,親中路線沒有所謂各說各話的空間。
這個路線希望台灣跟中國進一步的經濟整合,這個路線也希望台灣透過北京的談判默契,要降低國防支出跟外交競賽,這樣的路線在台灣,也慢慢失去市場。
當然台商也許會挹注一部分的經費,去影響台灣的政治,但台商也是多元的,並不是一種意見。
台商也非常瞭解,中國的市場已經形成一個看不見的風險,經營的成本也大幅提高,尤其是美中貿易戰之後,他們被迫尋找新的新的生產基地。
這目前對台灣來講,是一個很重要的轉折點。
台灣的政府現在推出了台商回流的專案。
這個專案來申請的台商,預估到今年年底會超過200到250億美金之間,而且這個方向正持續發展下去。
當然有些台商會移轉到越南,或是ASEAN國家,去分散整體風險。我們用今年上半年的統計發現,轉單效應是非常明顯的。
大概從美國直接下單到台灣,台灣出口的電子產品,像手機、筆記型電腦、桌上型電腦、伺服器等等,大概增加了20%。
那當然,從台灣生產的零組件賣到中國,在過去半年當中,也下降了15%。
當然這個美中貿易戰爭長期持續下去,對中國的企業來說,也是一個長期的消耗戰。
不只是出口會減少,所謂的紅色供應鏈也會受到相當的損害。
對台灣來講,如何掌握這個美中貿易,在所帶來的,不管是風險還是機會,我們必須比較務實的去評估,如何讓台灣經濟能夠發展得更好。
我看到回流的這個方向,除了製造業之外,電子業是非常大的項目。
大概有三個方向:第一個是把高階的製造遷回來台灣;第二個是在中國大陸產能降低,把台灣或其他東南亞國家的產能提高。
第三個就是在台灣成立R&D的中心,跟美國的高科技產業做更多協力合作。
當然,印太戰略有很多的目標,我想大家熟悉的是,如何讓台灣成為印太戰略裡面最好的、最可靠的民主夥伴,同時也是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戰略夥伴。
第三就是我剛剛提到的,如何在科技產業上,台灣要成為美國的一個非常緊密的夥伴。
當然其他方面像是軍售的常態化、支持台灣參加國際組織,或者是美台對話去推動很多印太地區良善的政府處理,這些都是方向。
我剛剛特別提到說,要共同面對的就是如何加強美台之間的科技產業的合作。
事實上,印太戰略的提出是在2017年11月,川普總統在越南提出自由開放的印太戰略。到現在是兩年,但這兩年已經產生很大的改變。
去年的11月,彭斯副總統也特別提出印太戰略的願景,包括經濟繁榮、安全以及良善的政府治理跟公民賦權,我相信台灣在這個過程,可以扮演非常多的角色。
大家常常比喻說,台灣面對中國的崛起,就好像聖經所講的大衛對抗巨人,也希望能夠讓大衛不要孤單,讓大衛力量大一點。
就像剛剛一開頭講的,若自由是唯一的道路的話,需要更大的勇氣、智慧,也需要更多的朋友。
謝謝大家!
大學生 在 國家民主化過程中所能 扮演的角色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文茜的世界周報》
【2017年國際大事除極端組織ISIS覆亡外 許多民主國家也出現民粹.排外與民族主義浪潮 導致這些民主典範國家出現憲政危機.國家動盪.經濟下滑及強人政治崛起 川普治理下的美國不再是眾人學習典範 而普丁從2000年掌權俄羅斯至今 明年三月大選也是勝利在望將整整掌權22年 這些政治強人追求的是權力 而不是考量國家長遠的利益】
親菲律賓總統杜特蒂與反杜特蒂陣營,11月30號在馬尼拉的總統官邸外聚集,雙方各有超過2000人,由鎮暴警察分開,杜特蒂揚言將成立「革命政府」,加深外界對他邁向獨裁的憂慮,現在在杜特蒂政權下,發生很多侵犯人權的行為,我們認為這些侵犯行為,是為了建立一個,全然的法西斯獨裁政權,菲律賓大學的兄弟會12月1號,以集體裸奔的方式,抗議杜特蒂2016年6月上任以來,發動「毒品戰爭」造成近四千人死亡,以及在民答那峨島,為打擊激進份子實施戒嚴的政策,戴著面具的大學生舉著標語,要求「停止殺戮」「解除戒嚴」,《金融時報》專欄作家拉赫曼指出,菲律賓強人總統杜特蒂,完全借用俄羅斯總統普丁的腳本,利用非執法人員私自行刑的手段,讓菲律賓自由派人士膽寒,但他卻贏得被犯罪和毒品,嚇怕了的民眾支持,菲律賓民調機構「社會氣象站(SWS)」,10月8號民調顯示,「淨滿意度」雖然比六月下跌18點,仍有67%受訪者滿意杜特蒂的施政表現。
俄羅斯是在蘇聯解體後引入西方式民主,葉爾欽政府最初完全按照西方的建議,進行政治和經濟改革,新政府必須賣掉大約四萬五千家,之前由共產黨經營的企業,包括能源,礦業,通訊公司等,情況混亂不堪,俄羅斯經濟直線下墜,所有這些企業落到少數幾位有錢人掌握,也就是今天被稱為「寡頭」的手裡,西方對俄羅斯提供的「休克療法」藥方,要將社會主義計劃經濟,轉型為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結果徹底讓俄羅斯經濟休克,民不聊生,社會秩序混亂,情治系統KGB出身的普丁,在亂局中上台,鐵腕強硬地打擊車臣分裂主義份子,從侵吞大量國有資產的「寡頭」財閥,奪回能源主導權,利用國際油價攀升機會,恢復國力並鞏固權威,恩庇侍從和貪腐仍然是他統治的重要工具,他迅速地壓制財閥寡頭,支持普丁的有獎賞,反對他的則加以剷除,一度是俄羅斯首富,現在成階下囚,克里姆林宮的批評者,米哈伊爾霍多爾科夫斯基,之前的石油大亨因為被控侵吞石油,被判刑14年。
拉赫曼認為,普丁為軟性威權主義打造出一個樣板,這種威權主義結合,民族主義,民粹主義,腐敗,打壓媒體,以及總統與富豪寡頭之間的緊密聯盟,俄羅斯人民想要一個可以同西方對抗的強者,藉由支持敘利亞總統阿薩德,收回曾為俄羅斯領土的克里米亞,對打算加入北約的烏克蘭發動戰爭,並且以信息戰方式駭入美國政府機構,干擾總統大選,普丁滿足許多俄國人民的期待,65歲的他日前宣布競選連任,有望掌權24年,成為自史達林以來主政最久的國家領導人,事實上沒有更好的地方,也沒有更好的理由,可以發表這項聲明,感謝各位的支持,我將競選俄羅斯聯邦總統的職位。
其他同樣在民主形式下,行專制之實的強人領袖,還包括土耳其總統艾多根,和普丁一樣,艾多根也以民族復興為號召,誓言洗刷過去外國人帶來的恥辱,凱末爾是在1923年,締造土耳其共和國,脫離裂解的奧圖曼帝國的軍事將領,在位的十五年間,他享有和現在艾多根類似的權力,凱末爾藉此將土耳其打造成,一個現代和世俗化國家,在凱末爾領導下,土耳其決心離開伊斯蘭世界,加入西方民主陣營,1952年成為北約成員,凱末爾曾經賦予軍隊確保土耳其世俗化的責任,這也導致軍人發動四次政變,雖然確保了民主,卻打壞了經濟,貪腐橫行,民生凋蔽,直到艾多根躍上政治檯面,2002年成為總理,對企業和外資親善,GDP隨即大幅提升,通貨膨脹急遽下滑,土耳其經濟持續增長,艾多根因此廣受民眾歡迎,但是和國父凱末爾相反的是,他希望把土耳其帶向伊斯蘭世界,女性可以戴面紗頭巾,菸草銷售受限制,解除政府對清真寺掌控,他不認同兩性平等,「女性的角色就只是母親」。
2016年七月土耳其再度爆發政變,但是未能獲得廣大民眾的支持,艾多根幾乎是拜iPhone之賜,翻轉對他不利的局面,我要鼓勵我的人民前往街道,邀請他們前往機場,大家團結在一起,向他們(政變者)展示,給那些坦克車上的人看,看他們正在做什麼,看他們對人民做出什麼事,世俗化的土耳其民眾捍衛艾多根,伊斯蘭教徒從清真寺湧上街頭對抗軍隊,戰機攻打國會大廈,軍人對民眾開火的畫面,讓政變失去正當性,艾多根的大位獲得確保,接著展開嚴厲的肅清行動,總計上萬名軍人警察法官記者,遭到解雇或拘押,更進一步,他在2017年4月舉行全民公投,雖然只是險勝,但是藉由訴諸宗教民粹主義,已經改變國家的基本政治制度架構,艾多根的政治權力之大前所未有,他可以完全控制土耳其的預算和軍隊,可以無需投票任命法官,可以隨時解散國會,可以掌權到2029年。
1989年柏林圍牆倒塌後,全球曾掀起一股「民主化浪潮」,蘇聯裂解,東歐,波蘭轉型成民主國家,但這個進程現在似乎發生逆轉,威權主義浪潮蔓延到美國和歐洲,最戲劇性的是,美國選出一位對司法獨立缺乏尊重,將媒體視為「敵人」的總統,我並不是反對媒體,我也不是反對報導,我只是反對假的媒體報導,必須加註「假」這個字,川普當選前一年,兩位學者發表一篇,引發熱烈討論的報告,六分之一美國人贊同「讓軍隊統治」,1995年抱持同樣看法的只有十五分之一,生於上世紀30年代的美國人,超過70%認為生活在民主社會「至關重要」,80年代出生的美國人僅有30%同意,結論是美國和歐洲的民主 面臨死亡威脅,之前人們理解活在不民主的國家是什麼情況,所以對他們來說,活在民主社會變得很重要,他們熱烈擁抱民主意識形態,但現在的情況是,我們知道活在民主社會的情況,但卻不知道活在不民主社會是什麼狀況,另一件是我們的生活水準出現變化,現在史上第一次,根據美國普查顯示,每位美國人的生活水準呈現停滯狀態,為時約25至30年,這點改變了民眾的看法,突然間民眾開始發覺,體制內的人只為自己謀福,他們大概沒有在為我們著想,我的生活可能不會比我的父母更好,我孩子的生活甚至可能更糟,這很容易製造不安,也因此對民主體制不抱幻想,美國哲學家羅蒂(Richard Rorty),在1998年著作《20世紀美國左派思想》,已經預言般指出,「被遺忘者」的訴求,終將呼喚出「強人政治」,全球化浪潮中被拋下的族群,不再信任既有的憲政民主體制,他們需要一個,「淩駕於制衡機制之上的強人」,通過推翻既有的政治格局,讓本土社群的利益訴求「重見天日」,川普以讓美國再度偉大為訴求當選,就任後推出「禁穆令」等一系列排外,和保護主義色彩強烈的行政命令,即使爭議不斷,他在共和黨選民心中的支持度變化不大,其實許多英國人認為,唐納川普是個納粹主義者,霸凌他人,但他正為美國人民奮鬥啊,革除一些法規,掃蕩伊斯蘭國份子,我認為,他做得非常稱職,對許多人來說,民主只是達到目的的一種手段,如果它無法帶來就業或安全,特別是在貧富不均,政治經濟體制看起來「被操縱」時,國家就有可能滑向威權主義,這是全球如此多迥然不同的國家,對民主支持逐漸降低的共同原因。
前新加坡駐聯合國大使馬凱碩認為,伴隨著越來越多國家不再對西方言聽計從,訴諸民族主義領導人的出現勢不可免,穿著俐落西裝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表面似乎是親西方的領導人,內在卻是一名主張修憲擴軍,「熱切的日本民族主義者」,很少穿西裝的印度總理莫迪,多半用印地語發言,務實的民族主義者,專注於經濟增長,他認為世界正走向三國鼎立的格局,印度肯定能夠獲取與美中平起平坐的地位,他帶領著12.5億人,幾乎全球人口的五分之一,並肩負起改革的使命,但真正的問題是,印度能成為下一個中國嗎,印度不會變成下一個什麼,印度要變成唯一的印度,這個國家過去被稱為「黃金鳥」,我們就是從那個時後衰敗的,但我們現在有機會再站起來,從莫斯科到馬尼拉,從華盛頓到布達佩斯,從安卡拉到德里,信奉民族主義的「強人」領袖重領風頭,美國國際關係研究學者傑克施奈德指出,民主化在民族主義激化過程中,會扮演推波助瀾的作用,不僅是因為我族選民會將選票投給自己,而且還可以重新定義國家和民族的敵人,將他們排斥在民主權利之外。
2015年的難民危機,超過100萬難民進入德國,成為「德國另類選擇黨」的崛起契機,支持率從4.7%大幅躍升為12.6%,成為德國第三大黨,也是1950年代以來,第一個取得聯邦議會席次的極右翼政黨,因此使總理梅克爾,聯合政府的組成艱困萬分。
奧地利年僅31歲的庫爾茲脫穎而出,帶領的右翼人民黨得票率31.6%,名列第一,他將成為歐洲最年輕總理,與反移民的自由黨共組聯合政府,這是奧地利10年來,首度向右跨出一大步,將使腹背受敵的歐盟更加頭痛,在歐盟(EU)內,沒有哪個國家的領導人,像匈牙利的總理奧班,那樣在國內掌握至高權力,金融時報指出,過去7年他對歐盟態度輕蔑,並破壞了1989年共產主義終結後,國內政治的制衡機制,但是由於波蘭面積更大,所以歐盟認為,在華沙執政的保守民族主義者,總統杜達,對歐盟未來團結的威脅更為嚴重,匈牙利和波蘭,非常有趣,三十年前我們都相信,它們會歡欣鼓舞地加入民主陣營,當時的確也沒錯,但是經過數年,數十年之後,證明並非如此,這些國家,現在有著非常特別的民主形態,雖然聞起來有民主氣息,但不再具有民主的精神,民主是困難的,民主是脆弱的,人們有時候並不渴求民主,他們想要別的東西,他們喜愛民族主義,他們想要民族驕傲,甚至他們有時候想要戰爭,以「歷史終結論」聲名大噪的,學者法蘭西斯福山指出,從美國政治到世界秩序,世人正見證一個民族主義新時代的到來,未來的世界如果裂解為民族主義競技場,那將是柏林圍牆倒塌後,人類歷史再一次的轉折。
更多內容,請看影片連結: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iwt1aanVMoPYUt_CQYCPQ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