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我看到一家新開幕的餐廳
餐點供應許多蛋奶素和全素食品
但餐廳英文名字卻稱做VeganXXX
我考慮了一下,還是決定私訊提醒對方
:名字這樣寫,很容易被誤會是全vegan餐廳,也會有部分素食者以為有供應蔥蒜喔
但得到的回饋不是很好,我感覺對方有點無所謂,而且他們也不想改 🤷♀️
有時候我都在想,是不是自己太雞婆😂
反正我不說,自然也會有人跟這些業者說...(也可能根本不會有)
而且只要一查,就會知道我也經營vegan餐廳,
搞不好還會被認為,是同業故意找麻煩(越想越負面😂😂😂)
我在想,如果一個招牌寫素食的餐廳,供應了肉類
99%以上的人都會去跟店家說:你不能這樣寫
但同樣的情況,如果有供應蛋奶的蔬食餐廳,招牌掛上Vegan,願意去提醒的人,好像就不會有那麼多了
以前我剛開始經營部落格時
非宗教素食者的我,不理解台灣的素食定義
那時常有讀者提醒我,如果寫的餐廳有提供含蔥蒜的餐點,就不能稱做「素食餐廳」,要寫「蔬食餐廳」。因為蔥蒜不是素食。
剛開始我不以為意...(對不起當時年幼無知😅
我不是宗教素者,以我的理解,素食就是不殺生,沒有肉的意思
洋蔥大蒜是植物,而雞蛋和牛奶,早已是會犧牲動物的產物了,怎麼可以叫做素食?為此也混亂了好一陣子...
(總之,那時也正好在經歷所謂的Angry vegan時期...謝謝當時所有題醒我的讀者們,讓我有機會去理解和認識,用更嚴謹的態度去撰寫)
但漸漸的,我開始理解⋯
素食這個詞,不是指沒有肉的食物,
葷這個字,也不僅是代表肉食。
如果我的目的是分享,面對的又是台灣讀者,那當然要多考慮大家的想法和立場💪
而不是一昧的只希望別人接受我的想法(何況我當時的想法並不夠全面,也不夠客觀)
所以後來有蔥蒜的食物,我都寫蔬食。
希望每個讀者都能清楚,他們收到的資訊有無符合他們的飲食規範,而不會有誤會或買錯。
回到今天,我可以理解Vegan這個字真的很潮,很好用
字面看起來也比veg或vegetarian簡潔好看
但這就像一間餐廳,招牌如果寫XX素食,那就絕對不應該有任何肉類在餐點裡(至少在台灣是這樣)
再舉例,店名即使是別的名字,但副標寫清真認證,那自然是不能提供有任何豬肉或違反清真定律的食品。
或是招牌上掛著無麩質,餐點裡若含有麥類製品,或是醬油、醬料沒有認真篩選無麩的,那都是很奇怪也很讓人困惑的
甚至是會讓人有點生氣的一件事😅
以上都是理所當然的事
vegan這個字也是一樣的
現在自己不僅是部落客,也是業者,我更明白用字遣詞的重要
從以前到現在,我最大的目標就是要推廣"vegan"
並不只是單純希望自己身體健康、飲食生活方便
我希望越多人認識這個名詞後,有一天,人們消費時,會意識到這是一個可以讓自己和世界更好的選擇。
我想也許是因為多數台灣人不理解Vegan定義,蔬食、素食的中文標示也相當混亂,加上我們台灣人大而化之的性格,才會有這麼多矛盾和問題吧😅😅
唉,我一直在想,下次遇到樣的狀況,我要再去講嗎?🥺
#多元的台灣素食文化 #不是要挑毛病只是希望更嚴謹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經濟學人》定義2019年為The year of vegan,而台北更被「善待動物組織(PETA)」選為亞洲友善素食城市的榜首,被喻為素食者要朝聖的麥加聖城。以為素食就是食沙律?在素食人口眾多的台灣,不論是街頭小吃、夜市,大小餐廳也有素食選擇。而半年一度的草獸派對更是台北有名的純素市集,推廣的不只...
「多元的台灣素食文化」的推薦目錄:
- 關於多元的台灣素食文化 在 布魯桑 / Bluesomeon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多元的台灣素食文化 在 果籽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多元的台灣素食文化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多元的台灣素食文化 在 C2食光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多元的台灣素食文化 在 第11屆菩提金廚獎暨台灣素食節以花入菜秀絕活多國廚師角逐廚 ... 的評價
- 關於多元的台灣素食文化 在 韓國人對台素食文化感到超驚奇打拋豬打開裡面竟沒有肉? 的評價
- 關於多元的台灣素食文化 在 台灣素食文化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PTT和網紅們這樣 ... 的評價
- 關於多元的台灣素食文化 在 台灣素食文化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PTT和網紅們這樣 ... 的評價
- 關於多元的台灣素食文化 在 在台灣吃素比你想得還容易!人氣Youtuber給新手的7大建議 的評價
多元的台灣素食文化 在 果籽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經濟學人》定義2019年為The year of vegan,而台北更被「善待動物組織(PETA)」選為亞洲友善素食城市的榜首,被喻為素食者要朝聖的麥加聖城。以為素食就是食沙律?在素食人口眾多的台灣,不論是街頭小吃、夜市,大小餐廳也有素食選擇。而半年一度的草獸派對更是台北有名的純素市集,推廣的不只是素食,還有不傷害動物的純素主義-Vegan Lifestyle。走訪純素市集和餐廳,了解他們背後的理論和製作純素食物的過程。
=========
全新副刊,推動知識文化多元。培養品味,立足香港放眼世界。不畏高牆,我們站在雞蛋一方。
《果籽》 栽種品味,一籽了然。
https://hk.appledaily.com/realtime/lifestyle/
多元的台灣素食文化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蚵仔煎的身世:台灣食物名小考」介紹
專訪作者: 曹銘宗
內容簡介:
從語言文化看懂台灣食物的前世今生!
番茄醬的英文Ketchup出自閩南語?
冬粉,其實一直都寫錯字啦!
十九世紀末清法戰爭期間法國士兵在基隆賣汽水?
全球美食天堂台灣,代表性小吃多不勝數:蚵仔煎、牛肉麵、滷肉飯、珍珠奶茶……走過、路過、吃過這些美食,但你想過這些美食是怎麼來的嗎?它們的名稱又有什麼特殊意涵?
本書旁徵博引,透過大量蒐集的資料,加上作者滿滿的好奇心與聯想力,帶領讀者從《黃帝內經》談到基督宗教聖歌,從網路閒聊說到字典考證,展開一場精采的百年美食文化考察之旅。全書內容共分成三大部分:
●台灣食物語源考察
台灣食物名稱源頭多樣,從歐美輸入的甜不辣、東南亞名字的蓮霧、來自日本的阿給,還有許多源自古漢語、原住民語,甚至還有反輸出成為英日語系外來語的小籠包、珍珠奶茶。包羅萬象的食物語源,應證台灣多元文化的歷史源流。
●美食的前世今生
從語言切入,不但能找出食物的源頭,還可以發現美食背後的歷史。烏魚子從荷蘭時代就閃閃發光!同時也成為荷蘭的徵稅對象。滷肉飯大受歡迎,其實和白米大變革──在來米轉為蓬萊米有關。台灣人以前不太吃辣,戰後外省族群不但帶來麵食文化,也帶來了吃辣的習慣。
其實,食物的背後不只有歷史故事,還有地理差異。像是過年一定要吃的「長年菜」,南北吃的其實不相同。而傳統的「南湯圓,北元宵」,又是如何區別?都可在本書一探究竟。
●台灣的美食文化
熱鬧滾滾的辦桌,背後有何深厚的人文底蘊?以前台灣人習慣吃米飯,今日卻有台南擔仔麵和台北牛肉麵節,這些麵食文化是從何興起?至於節慶必吃的食物,又形成哪些特殊的美食文化規則呢?
本書透過從語言文化的考證,可以清楚看到,台灣美食的名稱來源多樣,多種菜系豐富了台灣人的口味與生活。廣大的素食人群,也許有機會把「蔬食文化」推廣成有潛力的新菜系。而泡沫紅茶等反輸出的外來語,更推廣了台灣的知名度,未來又有那些潛力新美食會在世界各地流傳,值得拭目以待。
作者簡介:曹銘宗
台灣基隆人。東海大學歷史系畢業,美國北德州大學新聞碩士。曾任聯合報鄉情版、文化版記者、主編、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東海大學中文系兼任講師。現任台灣文史作家、講師、專欄作家,兼任英語、華語導遊。
長期關注台灣多元族群,並以歷史宏觀角度觀察台灣多元文化,曾以〈回來做番:當代平埔的族群認同與文化復興〉、〈檳榔西施的文化觀察〉、〈數位@文化.tw〉等系列報導,獲得三次吳舜文新聞獎文化專題報導獎。
出版三十多種台灣歷史、文化、語言、飲食、人物等著作,包括《遠見與承擔:中研院數位人文發展史》(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台灣史新聞》、《大灣大員福爾摩沙》、《蚵仔煎的身世》、(貓頭鷹),《自學典範:台灣史研究先驅曹永和》、《台灣廣告發燒語》(聯經),《祝你永保安康》(天下文化),《台灣的飲食街道:基隆廟口文化》(基隆市立文化中心)等,以及《鷄籠中元祭》、《基隆廟口》、《迎媽祖》(聯經)等繪本。
尊崇曹永和「台灣島史觀」,服膺自由、平等、民主等普世價值,繼續在台灣書寫台灣。
相關著作:《台灣史新聞》《台灣史新聞(最新增訂版)》《大灣大員福爾摩沙:從葡萄牙航海日誌、荷西地圖、清日文獻尋找台灣地名真相》《蚵仔煎的身世:台灣食物名小考》
多元的台灣素食文化 在 C2食光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這幾年食安問題頻傳,有些業者為了讓賣相好看省成本的原因,在麵條中加了不少添加物,真得很令人憂心!因此C2食光想介紹大家如何在家自製麵條的做法,自製麵條其實不難,吃了又安心喔。
另外有句話: 「冬至餃子,夏至麵」。夏至為什麼要吃麵其實也大有學問,夏至剛好是小麥收成的時節,新收下來的小麥營養價質比較高, 而用新採收下來的小麥做成的麵條也有嚐新的意思喔。
-----------------------------------------------
【C2食光 X營養師的餐桌】- 食光小百科:麵食的營養
陳小薇營養師
隨著麥的栽種範圍擴大,以及研磨麥的技術精進後,「麥製品」在華人飲食文化正式掀開精湛的一頁,從早期盛行的「粒食」,一種讓麥粒煮成麥飯,類似白米飯的烹煮料理,
直至現今衍生出更多琳瑯滿目的麵食點心,如水餃、燒餅、餛飩…等;而在眾多麵食點心當中,最能品嘗麥香滋味,當屬純粹的白麵條。
當小麥研磨成粉後,會依照所含的蛋白質含量,調配出不同蛋白質含量的麵粉,分為特高筋、高筋、中筋、低筋麵粉以及特殊配粉,不同蛋白質含量讓產品產生不同的筋性強度,也具有多元的咬感變化,如高筋麵粉使用在白土司及麵包,咀嚼時可以明顯感受Q彈韌性,而中筋麵粉常用在包子及饅頭,鬆軟中帶有微微Q勁,
低筋麵粉則是用在蛋糕製品,呈現出膨鬆柔軟。以白麵條來說,還會因為揉製工法以及靜置醒麵的因素,影響到最終產品的質地表現。
一份100g的白麵條約300大卡左右,搭配小黃瓜、紅蘿蔔絲、香菇絲或是金針菇,可以提高飲食豐富度,加個蛋、豬肉絲讓整體的蛋白質攝取量更充足。
在食材選擇上若選用精瘦的豬肉絲或雞胸肉絲,會更加清爽低脂!另外,麵類中離胺酸含量少,因為是人體身體機能需要的必需胺基酸,也被稱為限制胺基酸,
可以從肉類來源補充,因此如果是素食的朋友,建議搭配豆類一起食用,或是配料部分加上芽菜類,如黃豆芽、綠豆芽…等,讓營養素的攝取更完整,改善飲食中所攝取的蛋白質品質喔!
另外,自己手做白麵條,因為水分含量多,要特別注意保存的時間及溫度,需要冷藏保存,最好當餐食用完畢,才能百分百品嚐麥香滋味!
-----------------------------------------------
約三人份
麵條食材:
中筋麵粉300g
冷水140-150ml
鹽巴1小匙
配料食材:
紅蘿蔔適量
小黃瓜適量
肉絲適量
蛋1顆
柴魚片適量
調味料
柴魚醬油適量
金桔1顆
醬油膏(肉絲用)
步驟:
1. 中筋麵粉300g過篩
2. 鹽巴加入冷水中,慢慢倒入麵粉中揉成團
3. 揉至麵團不沾手光滑即可
4. 蓋上布醒麵糰,約30分鐘
5. 桌上撒手粉,將麵團桿成麵皮,撒上粉層疊切條
6. 切好的麵條撒上粉避免沾黏
7. 滾水煮麵
8. 撈起後放入冰水冰鎮增加Q度
更多影片
滷肉飯 https://youtu.be/Z8USWyHeXX4
釀梅酒 https://youtu.be/YH-k7xZLKbc
蘿蔔絲餅 https://youtu.be/vLE8IzSuL-8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C2FoodChannel
多元的台灣素食文化 在 韓國人對台素食文化感到超驚奇打拋豬打開裡面竟沒有肉? 的推薦與評價
韓國人在 台灣 #韓國人# 素食 #無肉# 素食 飲食現今的飲食非常 多元 ,我們在路邊也時常看到「 素食 」的招牌,讓來自韓國的冏男非常震驚! ... <看更多>
多元的台灣素食文化 在 在台灣吃素比你想得還容易!人氣Youtuber給新手的7大建議 的推薦與評價
人氣Youtuber給新手的7大建議,任何人都能輕鬆愛上素食. 三采文化 + 追蹤 ... 台灣素食餐廳的密度,可是世界排名前茅呢!現在正處於植物性飲食蓬勃發展 ... ... <看更多>
多元的台灣素食文化 在 第11屆菩提金廚獎暨台灣素食節以花入菜秀絕活多國廚師角逐廚 ... 的推薦與評價
第11屆菩提金廚獎暨 台灣素食 節以花入菜秀絕活多國廚師角逐廚王寶座十大 素食 餐廳上菜秀 多元 口味媲美葷食 ... 文化 ,也讓民眾體驗 素食 料理的魅力。 #第11屆菩提金廚獎暨 台灣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