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評 #無雷《斯卡羅》Seqalu : Formosa 1867
.
感謝《斯卡羅》為臺灣歷史題材戲劇跨出了一步:但就只是一小步,僅此而已。
.
不可否認,《斯卡羅》確實是一齣很用心的電視劇,挑戰很大,野心很大,最終讓我們看到臺灣影視產業在硬體技術上的卓越成就,卻同時也凸顯了劇本和敘事能力上,軟實力仍然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其實,有時候站在觀眾的角度想想,觀眾要的東西真的很簡單:到底好不好看、故事精不精彩罷了。
.
好不好看雖然很主觀,但我能確定的是,很多人想要滿足的是故事有不有趣這個基本要求,那何不努力想辦法把故事說得精彩呢?既然這是一個有關「羅妹號事件」的故事,那何不好好梳理原住民、漢人、美國人之間的人物關係?把古稱琅的地理關係好好理清楚呢?當一個完全不懂歷史的人提起興趣想來看這齣劇,卻因為原本就已經很複雜的故事,被電視劇搞得更複雜,你又怎麼可能希望讓這些人更深入了解臺灣歷史呢?
.
好不容易「撐」完12集的篇幅,才發現原來Netflix的1.5倍播放功能真是個好東西;現在我也開始擔憂,沒有了《斯卡羅》那我該再去哪裡找下一部能夠治療我失眠困擾的戲劇?它也讓我認識到不是我歷史知識量不夠,而是我的臺灣價值不夠,因為當人們開始批評一齣國產影視作品,面臨到的將會是創作方的情緒勒索,或是愛台輿論的壓力。但回歸到最根本的問題,如果作品真的能夠讓人投入在影像世界裡,那我可能哭喊的是怎麼才拍這樣,而不是怎麼拍成這樣。
.
也許是期待落空吧?從2017年聽聞《傀儡花》將要被公視改編成電視劇以來,很樂見有臺灣的創作者投入創作,甚至是有發行製作方以高規格的預算製作這個極具國際視野,又具有臺灣在地特色的影視作品。再到在一些公開場合看到被曬得超黑的温貞菱,再到本劇確定將原著《傀儡花》改名為《斯卡羅》,以加強本劇對臺灣原住民族的尊重。如今在12集播映完畢,這四年的漫長等待,最終呈現的成果確實讓人滿頭問號,難道我還要含淚說:「你盡力了」嗎?
.
我也很想問,《斯卡羅》沒有完全按照真實歷史的目的到底是什麼?若說改編歷史能夠讓故事變得更加精彩,那為什麼反而讓人看得更無法理解了呢?若說改編歷史設定,能夠讓故事變得更加深入淺出,那為什麼反而變得更沒有邏輯呢?角色莫名其妙的情緒反應、前後矛盾的對白設計,甚至是令人干擾的通譯字幕、單調又毫無起伏的口條;這已經完全破壞了觀影興致,又甭提會不會想要推薦給不熟悉臺灣歷史的觀眾了。
.
再問,演員演得賣力,是否能夠等於好演技?《斯卡羅》似乎給了我一直以來都很想得到的解答:那就是完全無關。每個演員的情緒幾乎只有無感和有感兩種極端:温貞菱和法比歐似乎只有皺眉頭和念臺詞兩種情緒,喜怒哀樂也只有極端值而不見情緒的層次變化;加上在媒體一直稱讚的吳慷仁,雖然為戲爆瘦,但每種語言口條完全不流暢,倒不如另外找一個熟悉這些語言的演員,而不是找一個有話題的演員硬逼著他說自己不熟悉的語言。
.
吳慷仁從頭到尾的瘋癲演技,反而和其他角色形成強烈對比。唯二讓人感到驚艷的似乎也只有周厚安所飾演的必麒麟(一個外國臉孔說著流利的閩南語),以及黃健瑋飾演的劉明燈(一個華人臉孔說著流利的英語)兩個角色也能夠稍微看出從冷靜逐漸變得消極、甚至偏激、執著。但整齣劇整體的演員表現就像是一場超尷尬的聯誼會,有人想要裝熟所以表現外放癲狂,有人深藏不露有內涵,但大部分的人只有耍酷冷漠,沒有火花,那就更不用說場面有多好看了。
.
更讓人失望的是,有人真的在意那場出火的談判後,特別安排的部落大戰嗎?我反而比較在意的是如何呈現現代化的美軍,如何被較為原始的原住民打得灰頭土臉啊!而整個故事走向也完完全全失去了講述「羅妹號事件」在臺灣歷史上的重要地位,南岬之盟的口頭約定到之後影響了清朝對台施政,以及日本後來的牡丹社事件。故事反而以莫名其妙的蝶妹和李仙得做結,請問蝶妹是《斯卡羅》的重點嗎?也許是,但我真的看不出來。
.
或許看完《斯卡羅》後,我們該好好思考如何透過影集這種影視媒介,抓住更多觀眾的注意力;像是如何妥善安排每集的重點,如何在每集的結尾留下懸念而讓人想要接著看下一集內容,還有如何把龐大的世界觀緊扣著一個主要核心價值,而不是只把影集當作是很長篇幅創作,肆無忌憚地慢慢講故事,卻抓不到任何重點。
.
所以,有誰可以告訴我《斯卡羅》的重點是什麼嗎?要透過蝶妹的角色看到清朝(漢)、美國(李仙得)、外國(必麒麟)、原住民(斯卡羅酋邦)、琅(客家、閩南等)不同觀點?還是要將焦點放在斯卡羅的部落,對外來入侵者的不同態度?還是以李仙得的外交手段,來凸顯臺灣在當時的國際定位?《斯卡羅》看似內容豐富,想講的東西很多,但缺乏核心主軸讓什麼都想講一點,最後什麼都沒講到重點,而變成劇情混亂的致命傷。可能我的臺灣價值真的不夠,需要好好反省反省。
.
不論如何,我還是期待未來有更多有關臺灣的故事被影視化;若要實踐《斯卡羅》是年度旗艦級的大型製作,想要朝著大河劇的夢想前進,那也要每年都有如此規模和看頭的劇不斷被創作才行啊!看完《斯卡羅》我反而擔心的是,這是一齣號稱大河劇的臺灣電視劇,卻可能也是唯一的一齣;我們總是要在失敗中慢慢找到符合創作者、製作方、和觀眾之間的平衡點,產業也才能慢慢被扶植起來而開始變得健全。希望《斯卡羅》是真的第一步,而不是只有這一步。
.
.
.
#斯卡羅 #seqaluformosa1867
#電影 #影評 #filmcritics #movie #review #影集 #電視劇 #drama #tvseries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從左手到牽手 是女生真的太無解?還是你老是搞錯問題?」、「是男人沒有眼光,還是妳不懂得發光:這樣做球男人才接得到」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亞瑟、文飛(Dana) 內容簡介:(從左手到牽手 是女生真的太無解?還是你老是搞錯問題?) 該交往的,不再擦肩而過! 無痛脫單,維持長久關係的...
外化敘事治療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敘事的原理
要你反思自己的敘事是否阻礙你前進可能感覺有點奇怪。畢竟要是這麼明顯,難道自己不會發現嗎?那可不一定。敘事是無意中被創造出來的,許多在心理學和個人發展領域深具影響力的思想都已經認識到這種敘事的威力。我們來很快地看一下一些與自述故事相關的重要著作⋯⋯
認知行為治療(Cognitive behavioural therapy)在全世界被廣泛用來治療焦慮和憂鬱症。本質上,這種談話治療把焦點放在思想、信念與態度如何影響感受和行為。負面思維模式可能從小開始形成。舉例而言,如果你沒有得到父母的關注,長大後遇到不順心的事,可能會自動認為「我就是不夠好」。但人生一定會有失敗的時候,不管是面對客戶、升遷還是案子。
這種敘事讓你感覺糟到不願意再踏出去,未來只想待在自在的環境。認知行為治療強迫你挑戰自我對各種情況的詮釋。基本上,它幫助你改變敘事,聽到不同的故事。在深具真知灼見的《心態致勝:全新成功心理學》(Mindset: The New Psychology of Success)一書中,作者卡蘿‧德威克(Carol Dweck)提出一套理論,把人分為兩類。第一類擁有定型心態(fixed mindset),他們認定能力是天生的,無法改變。
這種人可能會說:「我就是對數字不擅長」或「我沒辦法上臺演講」。他們討厭也極力避免失敗。如果不得不從事某個自認為不擅長的活動,就會用這種眼光看待。萬一演講時不小心說了一句支支吾吾的話,就會變成上不了講臺的證據。下一次不再做同樣的事,緊抓著確認偏誤不放。
第二類的人擁有成長心態(growth mindset)。他們相信任何時刻都可以得到新技能。越挫越勇,把失敗經驗當成寶貴的學習機會;也相信只要付出努力,一切都有可能。結果是擁有成長心態的人能開放地改變敘事。他們抱持著開放心胸,認為自己可以獲得必要技能,成為明日的領袖、創新者和專家。我們知道任何人只要下定決心都可以得到新技能,因此我們應該提醒自己這一點,試著培養成長心態。
另一個影響深遠的心理學理論是制握信念(locus of control),也就是一個人認為自己可以控制重大人生事件或職涯路徑到什麼程度。一個認為自己可以控制未來發生什麼事的人稱為「內控者」;反之則為「外控者」。對外控者而言,不管發生什麼事都無關個人過失,也不會學到任何教訓。生意失敗歸咎於經濟;流失客戶是因為對方無理;著作被拒絕也不必修改。
相比之下,內控者勇於負責、尋求機會。無論結果好壞,敘事總是「我負責!」內控者不把「命運」當一回事,他們只相信天分和努力,認為「運氣由自己創造」。舉例來說,想像一個人在職涯上遭遇一連串意想不到的挫敗,這個人可能會有什麼反應?
如果這個人是外控者,那麼他會歸咎一切源自大環境,只是因為經濟萎縮才會丟了飯碗,人才難免也會被波及。然而,如果這個被裁員的人是內控者,那麼他就會把厄運強加到自己身上,認為是自己不幸,才導致這樣的結果,反而對自己的幸福造成危害。
保羅‧多蘭(Paul Dolan)在《敘事改變人生》(Happy Ever After : Escaping the Myth of the Perfect Life)一書中凸顯敘事的力量,並記載我們跟自己說的敘事與暗示,會如何對人生各個面向像是婚姻、快樂和收入造成巨大傷害。他主張我們會沉迷於去做別人期待我們做的事,並內化這些期待,形成一個人生「應該做什麼」的規範。不管適不適合,這些敘事通通被我們內化成為我們的一部分,但儘管我們照單全收也不見得會為自己帶來快樂。
這些心理學架構都強調個人敘事的重要性。你可能在某一方面擁有正面敘事、另一方面卻是負面敘述。「我不值得」的敘事可能讓你陷在一段不健康的感情中動彈不得;「我永遠比不上別人」的敘事可能會讓你寧願不分晝夜狂看《絕命毒師》(Breaking Bad),也不敢嘗試一直想學的以色列格鬥術。
#某些敘事對你有害— #但你通常難以察覺,
#因為它們是你自我描述的一部分。
所幸的是,你隨時都可以改變。而改變的第一步,就是意識到它們的存在。
.
《#大局思維》
倫敦政經學院行為科學教授,教你如何放大格局、掌握關鍵,達成最有利的職涯擴張目標
Think Big: Take Small Steps and Build the Career You Want
.
作者:葛蕾絲‧洛登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好:
這是今天(9/6)晚上9點半贈書直播我要討論的書,抽書三本,歡迎參與。
承襲我們昨天直播所說,我相當欣賞金智英不斷尋求個人改變的努力。雖然屢遭挫折,但不放棄嘗試,這不是容易的事。
她身邊的某些家人,以及前職場同事,也不斷給予支持,當然這樣的資源,也不是每個人都有。所以我們選擇跟什麼樣的人相處,或者選擇跟什麼樣的人靠近,對我們的人生影響重大。
辨認出什麼對我們重要,並且找出操之在己的部分,一直是我自我對話的內容。這是一種內控的思維,也能持續帶著我們成長,顯然金智英也掌握了這樣的自我對話方式。
祝願您,當我們把目標看得很難,能記得化整為零,別輕易放棄,有多少力就走多遠的路!
.
在直播下方留言會贈書,請記得分享直播到個人臉書版面,並設成公開。出版社會以官方粉絲團抽三位留言分享並公開的朋友贈書、寄送(不包含國外地區),三天後由出版社在直播影片下方留言公布贈書名單。
外化敘事治療 在 涵寶寶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被家暴的孩子,不見得不愛父母,但他會停止愛自己」
- 敘事課程中,林祺堂老師分享的一句話
—
8月,帶著一種疲憊感度過,
主要是因為,動了近視雷射,這兩週雖然視線清楚,但很容易因為看螢幕、看書就眼壓過高,就需要休息一下,所以在過往的上課行程與工作上,卻更容易感到疲憊;
來到了第三週,終於可以拉長閱讀的時間,工作起來也格外有效率,後來打了疫苗,再度昏昏沉沉地過了3天。
人總是容易記得負面的感覺啊!
幸好因為每天的日誌紀錄,往回翻閱,發現,默默還是完成了好多有趣的事情!
敘事治療工作坊來到了第三階段,這次的童話改寫方式,真的很有趣,課堂中自己改寫練習時,有一種「原來這件事影響我這麼大!原來我這麼在意這個經驗啊!」有種更加了解自己一點!
回到香水課複訓,隔了一段時間後,發現自己的調香又不太一樣了,面對不同的香氣,更能把握一點了!
下個月就要展開的香氣發表會,在跟老師的來回建議修改下,通過簡報初版,接下來就要好好美化與錄影準備了!
申請了大學成績單,看到分數時只有一個想法:「到底當初誰跟我說,大學分數能過就好!!!」
自己調的精油,香氣竟然可以獲得爸媽朋友們的喜愛,還有助眠的用油,可以有好的回饋,真的是滿滿成就感!!
完成了焦點短期諮商初階的課程,聽了好多老師都提過,這次終於有機會好好了解這個輔導模式的理論了!
回到實體花藝課程,第一次的投瓶練習,很喜歡自己的作品,為它取個名叫【鵲橋】。
第一次體驗茶道,好幸運,遇到一個很棒的老師,課程中,老師與另外兩個學生都是日本人,老師簡單中文說明,其他就自己認真聽著他們的日文對話,一步一步模仿跟上動作練習,在課堂中,切切實實地放慢了所有步伐,認真注視著所有的道具小夥伴,感受茶的香氣,傾聽身邊的聲音,是一個身心靈洗滌的過程呀!
日誌有了一些新嘗試,買了好久的牧田森果秘境裝飾膠帶,找到了新的拼貼方式,加上一點人物,一點俏皮、一點韻味;添購了中國風的紙膠帶,搭配一點花,似乎能感受到風吹的涼意。
日子從來都不無聊,只有自己把它過得無聊了;
一點一滴的紀錄,看著自己的足跡,不一定有大大的成長,但一定找到那踏實的力量。
9月,我準備好了!
#犧牲 #現在 #未來 #焦慮症 #工作的目的 #工作觀 #人生觀 #文字語錄 #心靈雞湯 #自我成長 #迷惘 #勵志語錄 #心態 #未來 #心靈 #成長 #不正常 #正常 #負能量 #故事 #晚安 #晚安詩 #阿姨我不想努力了 #8月 #9月
外化敘事治療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從左手到牽手 是女生真的太無解?還是你老是搞錯問題?」、「是男人沒有眼光,還是妳不懂得發光:這樣做球男人才接得到」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亞瑟、文飛(Dana)
內容簡介:(從左手到牽手 是女生真的太無解?還是你老是搞錯問題?)
該交往的,不再擦肩而過!
無痛脫單,維持長久關係的戀愛說明書
女友不是靠追來的,是吸引來的
對自己,拆解心結,不因過往經驗預設立場,也不必繼續從別人的成功案例中,不得精髓的仿效一堆追求技法;
對她,剖析門檻與轉折變化,掌握關係進度,不再誤判情勢,或讓自己提早出局!
30堂女生也想拜託你來學的脫單戀愛課,讀通了這本書,你還會得到的答案有:
□ 不要拼命的對她好,而要讓她「自然」就對你有好感
□ 高手才不會在意對方有幾百個人追,高手的著眼點在於:「我要怎麼做?」
□ 告白的斷句不要停在「我喜歡妳」
□ 就像左手只是輔助,你所有的優點也只是加分
□ 曖昧總無疾而終,如何從戀人未滿升級為男女朋友?
□ 戀愛這種東西,有時候把她往外推就是向內拉
□ 感情失敗後的第一件事
內容簡介:(是男人沒有眼光,還是妳不懂得發光:這樣做球男人才接得到)
女人最常問的問題之一:好男人哪裡找?
但是,怎樣的男人,對妳來說才是好男人?
在別人身邊的好男人,在妳身邊還會是好男人嗎?
一個男人之所以會是好男人或壞男人,取決於他遇到的女人。
所以,好男人要在妳自己身上找,而不是去外面找。
戀愛教練AWE情感工作室創辦人Dana首度出書,教妳──女生該怎麼「脫單」?
比起滿滿的實際案例卻跟妳毫無關係,Dana用原則讓妳更有頭緒。
作者簡介:AWE情感工作室
台灣第一個同時擁有教男、教女教練的戀愛教學團隊,以關係議題為中心,致力於以簡單容易理解的方式破解難解的關係問題。工作室的主旨以在感情關係中獲得更高的自由度為目標,期望接觸到工作室的讀者、學生都能更加自在地活著。創辦人為Dana與亞瑟。
相關著作:《人情的流轉:國民小說讀本》《島語》《島語(限量親簽珍藏版)》《彷彿若有光:遇見古典詩與詩生活》《海誓》《男孩路》《自己的看法--讀古文談寫作》《陪你讀的書──從經典到生活的42則私房書單》《靈魂的領地:國民散文讀本》
作者簡介:亞瑟
–AWE情感工作室導師
–6年講師經驗
–CMoney、VidaOrange合作作家、TED x NYMU講者、PTT鄉民
擁有10年憂鬱症的過去,再加上很早就出社會打滾,人生經歷過的傷口多到能夠三折肱成良醫,所以比一般人更加擁有同理心,更能理解人的困難,對於家庭治療、溝通治療、敘事治療、實務治療有過人的概念,專長是自我價值與自我療癒的領域。在人生起伏中,精通了腹黑學、權謀、讀人術,對於人的情緒異常地敏感,希望能夠以這些異於常人的經驗,幫助更多人。
作者簡介:文飛(Dana)
台大國企畢業,卻走入戀愛產業中創業,成為AWE情感工作室創辦人。興趣是找尋真相與通達宇宙萬物的道理,尤其是跟人有關的事。期望自己好好當個人,總是寫出最真實的自己來面對讀者。
經歷不多也不少,不足掛齒,直接閱讀文字感受最快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