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克爾如何成就了她的超級權力》紐約時報專欄 Serge Schmemann
幾乎每篇關於安格拉·梅克爾 (Angela Merkel) 擔任德國總理期間的文章都指出,她最大的政治優勢之一就是她經常被低估。
在這一點上,她並不是獨一無二的:科爾曾將梅克爾推向政界,科爾在德國總理職務時,也曾宣稱:“我靠著被低估爬上來。“
但梅克爾女士和科爾先生有很多不同——她來自共產主義東德的一個新基督教家庭,科爾來自天主教萊茵河畔;在進入政界之前,梅克爾是一位嚴肅的科學家,而科爾幾乎從一開始就是一位政治家。
但這個共同特徵反映了現代德國政治以及德國在世界上的獨特性。經歷了三十多年的動盪歲月——德國和世界從起點上重新排序的歲月——這個國家由兩位保守黨領導人領導,他們在風格、舉止和言談上,都沒有魅力。
這可能部分是因為德國的納粹歷史阻止了德國政治中的煽動、激情和自我膨脹。不管是什麼原因,它對德國有用。儘管科爾先生在政治獻金醜聞的陰影下退出政壇——這是他的門徒梅克爾女士給他最後的「一槍禮物」——但世界已經賦予科爾作為政治家的牢固地位。科爾在德國和歐洲的和平統一中,發揮了核心力量。
如今,梅克爾更進一步。
她已被全球認為歐洲真正的領導人及地球上最有權勢的女性,她已獲得了更大的榮譽。
她在歐債危機中一開始採取保守吝嗇的態度、她拒絕遵從美國的利益從俄羅斯拆除北溪 2 管道、德國持續不增加其軍費開支以及她不想干涉中歐崛起的威權民粹主義者。
但當數百萬敘利亞人開始逃離他們飽受戰爭蹂躪的土地,尋求歐洲的保護時,梅克爾打開大門。 “Wir schaffen das”——在德語中相當於歐巴馬的“Yes,We Can”——她面對難民恐懼的浪潮,以如此無情緒但堅定的態度,這句話成了她領導的最重要形象。
在今天周日的選舉之後,將會有更多關於她 16 年統治的評估,這也將決定她的繼任者,以及接下來的事情。許多人將關注後梅克爾時代德國和歐洲政治的不確定性。
英國《經濟學人》雜誌以“梅克爾留下的爛攤子”為標題;英國 《衛報》對梅克爾退出的歐洲的看法是“問題得到了解決,但不是已經解決了”;華爾街日報的德國記者寫道,她的國際遺產將是“更冷靜的跨大西洋關係”。
在美國的民主似乎因嚴重的兩極分化而癱瘓、許多西方民主國家的民選領導人受到蔑視、獨裁者不斷崛起的時代,研究一下為何梅克爾女士可以成功治理德國及歐盟,可能是有價值的。
她持續強勁的國內支持率之外,她也使德國在她的領導下享有了高度的榮譽、繁榮與政治和諧。
部分原因在於梅克爾女士對權力的偽裝沒有興趣。
她隱藏著某種真正的自然的政治技巧,她的舉止可能是一個在警察國家的新教家庭中長大的自然謙虛女性,而她的這種性格,在保守的、男性主導的政黨中,剛好發揮作用的一種回應。但那些將她的平淡誤認為軟弱,或將她的安靜誤認為她沒有政治野心的人,最後都成為她的手下敗將。
梅克爾的朋友們說,私下她有一種敏銳的幽默感。在談判或會議之前,她會以科學家的冷靜專注做功課,不。
在普丁或川普等粗魯的男子對手前,她在那些可笑的、故意展示男子氣概的男人面前,從不退縮。
梅克爾女士曾經留下一張照片,7 大工業國集團領導人站在身後,她的目光凶狠地盯著一位覺得自己當然要坐前排的美國總統,這成為她抵抗誇誇其談的川普先生的標誌。
在普丁知道梅克爾女士怕狗之後,故意把他的黑色大狗叫到他們會面的房間裡,梅克爾提出了一個尖刻的解釋:“我理解他為什麼必須這樣做——以證明他是一個男人。他害怕自己的弱點。”
這是梅克爾女士為數不多的引述之一,但她並不是沒有話要說。
幾年前,她在一次採訪中解釋她根本不相信“一個人可以用言語打動他人,讓他們改變主意”。
因此,她總是更注重行動而不是言語。
她幾乎從不接受外國新聞媒體的採訪,而她對德國媒體的採訪也很少令人有興奮之處。她從來防範小報,哪怕是一點小趣事,遑論醜聞。
這些誠實、謙虛、紀律、堅持和保留的特徵,在紐約市及美國、英國⋯⋯其他民主國家看起來近乎是古怪的。
但是當一個人面臨幾乎無法克服的政治困境,不管身為一個女人、一個東德人和一個科學家——能夠爬到德國權力的頂峰,並在那裡呆了四個任期,這簡直不可思議。
相對美國和其他民主國家,正派的人越來越迴避政治,美國無法學習和模仿梅克爾。
梅克爾女士的施政當然並非完美無缺,她留給下一任總理的德國,將在一個充滿危機的世界。她的真正遺產證明,有效的政治並不意味著要擺脫人性。
而「被低估」,可能是她政治長壽的真正關鍵。
同時也有2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2萬的網紅英雄說書,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Ačiū, Lietuva! 「謝謝,立陶宛!」感謝你們捐贈台灣兩萬劑疫苗。坦白說,我原本對立陶宛不算熟,看到新聞想起有在某支影片提過他們的歷史,一查之下,原來是和不死鳥波蘭的「波立聯軍」啊,而且戲份還不少,是段讓人蕩氣迴腸的故事呢!沒看過趕緊入座,看過的也可以複習啦! 加入頻道會員|https:...
「基督教天主教歷史」的推薦目錄:
- 關於基督教天主教歷史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基督教天主教歷史 在 阿尼尛 Anima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基督教天主教歷史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基督教天主教歷史 在 英雄說書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基督教天主教歷史 在 探險威狼 Wilang-Explorer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基督教天主教歷史 在 阿湯趣歷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基督教天主教歷史 在 [資料] 為什麼天主教比基督教好- 看板Christianity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基督教天主教歷史 在 基督教發展歷史,A brief history of Christianity.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基督教天主教歷史 在 天主教和基督教怎麼分家的? 贖罪券與宗教改革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基督教天主教歷史 在 基督教和天主教為什麼分家了?4分鐘搞懂新教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基督教天主教歷史 在 劉三講古- 基督教與天主教有何不同? 如果從「學術」來講 的評價
- 關於基督教天主教歷史 在 國立台東高級中學109學年度第2學期第1次段考2年級社會組 ... 的評價
- 關於基督教天主教歷史 在 [蔚藍] 韓網探討蔚藍檔案中的天主教元素PTT推薦- C_Chat 的評價
基督教天主教歷史 在 阿尼尛 Anima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尛外電 加拿大原住民之殤 透過燒書來「和解」 領頭人竟非原民
----------------------------
Artist: 黃大捲 (Da Juean)
----------------------------
歷史上最黑暗的一頁!今年5月,加拿大西岸卑詩省一處原住民寄宿學校遺址,挖出了埋有215具兒童遺骸的大型無名塚,讓這段黑暗歷史浮出檯面。
與此同時,該國也爆出有爭議的原民促進和解計畫,這項計畫燒毀逾4700本有爭議書籍,但現在被發現主導此案的人並非原住民,才及時喊停這項作法。
19世紀至20世紀,加拿大曾以歸化為由,強制將原住民兒童從父母身邊帶走並送入寄宿學校,並強迫他們接受基督教,學習英語或法語,嚴禁他們講母語,約有15萬名來自「第一民族」、「梅蒂斯」和「紐特」的原住民被送入寄宿學校。
這個舉動不僅讓原住民孩童失根,寄宿學校在學生安全與照護方面的各種疏忽,不僅造成性侵、虐待事件頻傳,也因為冬天供暖不足、環境髒亂、沒有良好醫療資源等問題,讓成千上萬的孩童死在寄宿學校裡。
2015年加拿大聯邦政府公布以上報告,承認過去政府犯下的過錯,並陸續祭出補償計畫,但實際的死亡人數仍未調查完畢。
今年5月,卑詩省「甘露市印第安寄宿學校」遺址中發現一個埋有215具兒童屍骸的無名塚,其中50人的身分已經確認,年紀最小的只有3歲。這所寄宿學校是過去這139間寄宿學校中規模最大的,極盛時期每次註冊報到的學生多達500人。
為了促進原住民與加拿大人和解,2019年安大略省的法語教育學校董事會「天命天主教教育局」(Conseil scolaire catholique Providence)舉辦了一場火焰淨化儀式,將30所學校逾4700本書籍從圖書館撤下,進行燒毀或回收。
被銷毀的書籍被認為存有種族歧視、種族主義和刻板印象,像是《丁丁歷險記》,或是地理探險家的自傳等等都被視為禁書,這些書在燒成灰燼後會被當作種樹的肥料,因此該活動被稱作「回歸地球計畫」。
但這項爭議的燒書計畫現已喊停。加拿大總理杜魯道(Justin Trudeau)近日被問及該計畫時表示:不該由不具原住民身分的人士來指導原住民應該要有什麼感受,以及該如何去促進和解。
原來,計畫領導人、加拿大自由黨原住民委員會聯合主席蘇基(Suzy Kies)雖聲稱自己是原住民,但她實際上並不具備原住民血統。這項發現也讓本來就極具爭議的燒書活動顯得更有問題。
事後蘇基辭去了職務,法語學校董事會也表示將暫停這項計畫,並重新思考圖書館審查流程。
尛評:燒書從來不會帶來和平。
#否定它不會讓壓迫消失 #唯有正視它 #我們才有勇氣對抗世界的不公義 #歪編
--
Source: News. com. au, CTV NEWS
#加拿大 #原住民 #SuzyKies #JustinTrudeau #阿尼尛 #圖文
基督教天主教歷史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羅馬聖伯多祿大殿 Basilica di San Pietro》
「位於梵蒂岡的天主教宗座聖殿,建於1506年至1626年,為天主教會重要的象徵之一。作為最傑出的文藝復興建築和世界上最大的教堂,其佔地23,000平方公尺,可容納超過六萬人,教堂中央是直徑42公尺的穹窿,頂高約138公尺,前方則為聖伯多祿廣場與協和大道。雖然並不是所有天主教教堂的「母堂(英語:Mother Church)」、亦非羅馬主教(教宗)的主教座堂,聖伯多祿大殿仍被視為是天主教會最神聖的地點。
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多位建築師與藝術家多納托·伯拉孟特、拉斐爾、米開朗基羅和小安東尼奧·達·桑加羅等都曾參與聖伯多祿大殿的設計。聖伯多祿廣場的設計人是吉安·洛倫佐·貝尼尼。堂內保存有歐洲文藝復興時期許多藝術家如米開朗基羅、拉斐爾等的壁畫與雕刻。
根據天主教會聖傳,聖伯多祿大殿是宗徒之長聖伯多祿的安葬地點,歷任教宗也大都安葬於此。
聖伯多祿大殿由於其禮儀作用,是著名的天主教朝聖地點之一。教宗每年會在此舉行多個儀式,包括聖殿內外的人數,每次約有一萬五千人到八萬人參與。聖伯多祿大殿與基督教歷史上許多事件都有很強的關聯,包括早期教會、教宗國建立、宗教改革、反宗教改革等等。
在天主教傳統中這是最神聖的聖地之一,傳統上認為這裡是聖伯多祿(西門彼得)的安葬地點,他是耶穌的12個宗徒之一,第一任安提約基雅(安提阿)主教,以及第一任羅馬主教。」維基百科。
真的深深的被這世界第一大教堂震撼到,裡裡外外的每個細節都讓人歎為觀止。以前在電視上才能看到的教宗儀式的教堂,我現在站在這,感恩🙏。
🙏祈禱希望地球不要滅亡,才能再回來羅馬。
因為40度真的很有感,科學家認為持續的地球暖化問題,地球將在2050年滅亡,但最近聽說已經提前到2030年。
💪我們可以改變的🙌
🙏一起加油、努力💪
✊我們都是地球人🌏🌎🌍
《人生很難,但可以世界走透透而不枉此生》
————————————————————————
《人生很難,但可以用自信的台步踢破鐵板》
作者 金禧 @chinhsi
時報 出版 @readingtimes_igofficial
|博客來 @bookstw |https://bit.ly/2D8L3cI
|誠品 @eslite_global | https://www.eslite.com/product/1001110932866655
|金石堂 @kingstone.com.tw | https://bit.ly/3gxVMeq
#人生很難但可以用自信的台步踢破鐡板 #人生的台步用自信來走
#我在巴黎走台步 #金禧 #chinhsi #法式人妻 #模特兒 #國際名模 #金挑禧選 #choixdechinhsi #巴黎 #paris #galerieslafayette #france #parisianne #international #model #modeling
基督教天主教歷史 在 英雄說書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Ačiū, Lietuva! 「謝謝,立陶宛!」感謝你們捐贈台灣兩萬劑疫苗。坦白說,我原本對立陶宛不算熟,看到新聞想起有在某支影片提過他們的歷史,一查之下,原來是和不死鳥波蘭的「波立聯軍」啊,而且戲份還不少,是段讓人蕩氣迴腸的故事呢!沒看過趕緊入座,看過的也可以複習啦!
加入頻道會員|https://bit.ly/2sIrQcr
業務合作信箱|[email protected]
加入英雄Telegram|https://t.me/HeroStoryTW
編劇:阿睿
剪輯:Allen
#波蘭
#立陶宛
基督教天主教歷史 在 探險威狼 Wilang-Explorer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大家好,我是威狼
今天帶大家走訪『林田山』
過去有「小上海」之稱的林田山林
被稱為森坂(日語發音:摩里薩卡)
林田山曾是台灣第四大的林場
規模僅次於八仙山
阿里山及太平山等三大林場
以保存最完整的伐木基地聞名
雖然林田山昔日風華不在
但園區中不僅有各種伐木器具
傳統消防物等豐富的文物
還留有頗具規模的中山堂
日式檜木建築群
有著濃厚林業歷史的林田山
成為旅客來花東縱谷必拜訪的人文景點
而此處有一秘境
是連通天主教與基督教的小林道
可以一邊健行一邊了解耶穌受難故事
大家來到林田山也可以一同欣賞其風景
『林田山』怎麼去:
上網查詢下列地址既可抵達
花蓮縣鳳林鎮森榮里林森路99巷99號
座標:23°43'04.1"N 121°23'54.4"E
===========================================
Wilang的社群連結: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wilang_explorer/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E6%8E%A2%E9%9A%AA%E5%A8%81%E6%9C%97-100459841997534/about?view_public_for=100459841997534
拍攝工具⬇︎
相機:Iphone 11,GoPro 9
麥克風:GoPro 9媒體模組
空拍機:Dji Mini
剪輯工具⬇︎
imovie
=============================================
Music:
1.Romantic Traditional Japanese Music - Free Copyright
2.[No Copyright Music] New Top Christian Vlog Music For Any Channel. Use For Your Next
Project!
基督教天主教歷史 在 阿湯趣歷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一個酷愛歷史的UP主以獨特視角帶大家讀歷史,看奇聞。創作不易,感謝每一位朋友的支持,不要忘記點訂閱和小鈴鐺哦
基督教天主教歷史 在 基督教發展歷史,A brief history of Christianity.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基督教 發展 歷史 ,A brief history of Christianity. 39K views · 2 years ... 伊斯蘭興衰起落, 天主教 內部鬥爭,都是怎麼回事?一次解答困惑你多年的 ... ... <看更多>
基督教天主教歷史 在 天主教和基督教怎麼分家的? 贖罪券與宗教改革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天主教 與 基督教 怎麼分裂的? 馬丁路德為什麼不爽呢? 《跨越世紀的信號2:日記裡的臺灣史(17-20世紀)》 https://readmoo.pse.is/3bnedc 參考資料: 中 ... ... <看更多>
基督教天主教歷史 在 [資料] 為什麼天主教比基督教好- 看板Christianity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天主教 vs 基督教
我在天主教和基督教兩邊也返了一段頗長時間﹐跟據多年來我的個人觀察﹐
以及在生活中網絡上的見聞﹐我嘗試從第三者的角度比較這兩宗教的優劣。
由於基督教沒有明確統一的定義﹐為方便比較這篇文章中提及的基督教﹐
嚴格來說只是在華人圈子流行的福音派。其他傳統的基督教宗派﹐
如聖公會﹐信義宗等﹐大約介乎天主教和福音派之間﹐請讀者留意。
另外這篇文章不會從神學或釋經學的角度去討論兩教的教理﹐
神學在哲學認知論中是屬於形上學﹐人是永沒有可能確定最終的真實﹐
因此說那邊的教義更合神心意是純萃廢話。反之我是從應用實際的角度﹐
去分析兩邊的教義誰更合乎一般人眼中的情理。我會逐個項目在以下作出比較。
信徒人口﹕
天主教是世界上最多信眾的教派﹐人數超過十億人﹐
所有基督教派的總人數才不過四億人。
歷史﹕
天主教歷史悠久有史書為證﹐從第一代教宗耶穌門徒聖彼得一路傳下來﹐
己經傳了有二百六十五任到現今的教宗Benedict XVI。
基督教則是由馬丁路德在十六世紀創立﹐至今不過四百多年的歷史。
馬丁路德原本更是天主教修士﹐所以嚴格來說天主教是正宗﹐
基督教只是從天主教分裂出去的繼宗。現今很多基督教派只有百幾二十年歷史﹐
創辨人更是不知從那兒冒出來﹐自己宣稱自己成為牧師就當開教鼻祖。
教堂﹕
天主教的教堂多數宏偉而莊嚴﹐是舉行浪漫結婚的理想地點。
反之基督教的教堂則質素參差﹐有些甚至只在工廠區租用貨倉改建而成。
主日時間﹕
天主教堂主日彌撒有很多時間的選擇﹐由星期六黃昏到星期日全日也有﹐
必定有一臺適合生活繁忙的都市人。反之基督教只崇集中在星期日早上﹐
牧師叫星期日要返工的教友轉工去返教堂也不是未有所聞。
世界性﹕
天主教的彌撒程序在全世界的天主教堂也是相同的﹐就算不懂得當地語言﹐
也可以參與並意會彌撒大部份內容。基督教的祟拜是以講道為核心﹐
聽不懂外國的語言就完全不能參與了。
講道﹕
彌撒中神父講道只是佔一小部份﹐一般只有十五分鐘﹐最長也不會過半小時。
而崇拜中牧師講道隨便也可以說上一個小時﹐遇上長氣的兩小時也試過。
講道就算悶﹐天主教的也比較容易忍受。
學校﹕
在香港最頂尖的名校一律是天主教學校或官校﹐唯一例外是聖公會的拔萃。
基於小學派位計分教徒有多一分的著數﹐入天主教的小朋友比較容易入名校。
進化論﹕
天主教受到當年伽里略日心說的教訓﹐今次學乖了。不反對神主導的進化論﹐
認為只要是神創造人的靈魂﹐進化論正確與否是科學的事不關神學事。
基督教高調反對進化論﹐卻給人反智迷信的印象。
考古﹕
同樣的天主教不死抱教條主義﹐要硬照字面意義去解釋聖經舊約﹐
所以天主教的教理和考古發理沒有予盾。相反基督教的所謂古考探險隊﹐
就弄出疑神疑鬼的謊舟給貽笑大方。
宗教包容﹕
天主教不排除其他宗教包括了有部份真理﹐與其他宗教能和平互諒地對話。
基督教則認為其他宗教是魔鬼的誘惑﹐必需要除之而後快﹐
基督教口裏說愛﹐骨子裏則是散播對其他宗教仇恨的種子。
地獄﹕
天主教保留煉獄的說法﹐因此不否定不信的好人也有上天堂的可能性。
基督教則是信教得救﹐不信永死﹐唯我獨專的心態為正常人詬病。
傳教﹕
天主教不會用高壓式的傳教﹐著重教育慕道者﹐讓他們信主帶來正面的改變。
基督教最喜歡用死後會下地獄去恐嚇不信的人﹐他們看信教人數重於一切。
傳統﹕
天主教的傳統深而博﹐聖人﹐聖物﹐聖像﹐經文﹐傳承等﹐皆可幫助信徒靈修。
基督教沒有什麼其他傳統可言﹐因此靈修只能夠獨沽一味抱著聖經死讀。
未世﹕
天主教中未世論是深奧的神學題目﹐不會常常掛在口邊來嚇教徒。
基督教則喊狼來了喊了幾百年﹐到現在還是愚昧地相信未日快來。
慈善工作﹕
天主教除了傳教工作外﹐不論宗教背景﹐幫助有需要的人是教會使命的一部份。
基督教則著重搶羊人數﹐認為向不幸的人傳福音凌駕給他們生活上的基本需要。
奉獻﹕
天主教沒有強制性奉獻﹐教徒奉獻多少是純萃出於自願性質。
基督教強調十一奉戲﹐牧師間接直接給壓力教徒去津行十一奉獻。
私人生活﹕
天主教不會干涉教徒私人生活﹐只會為教徒作出道德上指引﹐
出了教堂門口就不關教會的事。基督教會利用群眾壓力﹐
公審私生活不檢點的教徒﹐甚至會因為教徒在教會外的事而給教徒懲罰﹐
如禁止做事奉。
愛情﹕
若愛上的另一半不是教徒﹐天主教會為這對情侶祝福﹐並為他們行婚禮。
基督教則祭出信與不信不能共負一軛這金句﹐一是迫不信的那方入教﹐
一就是捧打鴛鴦拆散一對戀人。
同性戀﹕
天主教反對同性戀﹐講明純萃是基於宗教的原因﹐很實誠。
基督教反對同性戀﹐會搬出一大堆偽科學去混淆視聽﹐講大話。
操守﹕
在香港天主教神父這些年來就只有一單孌童醜聞﹐
基督教牧師性騷擾女教徒的新聞則一年有幾宗。
神職人員質素﹕
天主教神父的入職資格很嚴格﹐不單不可以娶妻犧牲很大﹐
還要經過長時間神學哲學進修﹐才可以進鐸做神父。
基督教則任何人也可以成為牧師﹐神學院優劣不一沒有品質保證。
音樂﹕
天主教的聖詩選擇多﹐從古典的拉丁文詠唱﹐到流行曲式的新派聖詩也有。
基督教的聖詩則變化少﹐來來去去也是那些中文填詞不對音的老調子。
聖經﹕
天主教的聖經是原裝正版﹐新約廿七卷﹐舊約四十六卷書。
基督教的聖經少了舊約七卷書﹐是不完整的殘缺本。
綜合以上各項比較﹐天主教明顯地比基督教優勝。作為一個精明的宗教消費者﹐
若未信耶穌而有志慕道﹐想要找一個合適的教派加入﹐答案肯定不用多想了吧。
---------------------------------------------------------------------
本文轉載自
https://exchristian.hk/forum/viewthread.php?tid=1247&extra=page%3D49
這邊講的基督教請自行代換成抗議宗或是新教...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3.99.78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