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環創辦〈台灣文學〉時的居住地略考》
僅在台北居住過極短的時間的張文環,自1938年協同日籍妻子定兼波子返台到1943年12月25日《台灣文學》停刊,因收入減少無法維持生計,離開台北轉往台中生活。進一步探討張文環在台北的期間,前後大約只有五年,據聞他定居於太平町,約略是今日延平北路二段的範圍。
不過根據與呂泉生熟識的大稻埕耆老莊永明說法,張文環曾經與呂泉生共同賃租於靜修女中隔壁棟二樓,現址為寧夏路55號的四海豆漿大王,比對舊日地圖,日據時代地址應為蓬萊町221號。
那麼張文環與呂泉生究竟是什麼時候一起住在蓬萊町的呢?
在主編的《臺灣文學》停刊以後,張文環於1944年移居臺中霧峰,並林獻堂推薦擔任臺中州霧峰街役場主事(今臺中縣霧峰鄉公所)。同年出任台中州大里莊長、1946年當選第一屆台中縣參議員,而後又於1947年代理能高區署長。隸屬臺中州的能高郡地幅寬廣,範圍大約包括今日南投縣埔里鎮、國姓鄉、仁愛鄉與魚池鄉,總面積共一千多平方公里。
因1947年228事件,張文環開始對政治感到失望,進而封筆不再創作。傳聞張文環於二二八期間藏匿山區,由於張文環的嘉義梅山正位於山區,部分猜測是回熟悉的老家躲避。
隨後張文環得到鹿港辜家的協助,於日月潭觀光大飯店(今雲品溫泉酒店日月潭)擔任經理一職。並於1970年6月第三屆亞洲作家會議結束後,透過黃得時引薦與川端康城於日月潭觀光大飯店會面。
或許是好友的鼓勵加上遇見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激勵,封筆23年的張文環於1970年再度提筆創作。最後的作品《滾地郎》(地に這うもの》耗時三年並且以日文書寫,於1975年在日本透過現代文化社發行。原先預計接續《滾地郎》創作戰前戰後三部曲的後二部,在完成第二部《地平線的燈火》初稿以後,遺憾地在1978年2月12日因為心臟病離世。
回到張文環居住於台北的時間點,呂泉生於1942年因父親離世由日返台,初時暫居於山水亭王井泉老闆住處,考量1944年張文環轉往台中發展,兩人作為室友僅有可能是1942年與1943年兩年。
無論張文環與呂泉生實際在同一屋簷下的時間有多長,自1938年~1943年張文環居住台北的五年期間,他都選擇了台北城外的大稻埕範圍——彼時的太平町是城外最熱鬧的地方,相鄰太平町的蓬萊町則是鬧中取靜,徒步至太平町也僅僅需要幾分鐘。
值得一提的是,1943年7月31日的《台灣文學》第3號秋季特輯號收錄了呂泉生《丟丟銅仔》的樂譜,這首改編自台灣民謠的歌曲,恰巧是張文環創造台灣戲劇巔峰《閹雞》的配樂——這部在1943年9月3日由厚生演劇研究會在大稻埕永樂座演出的作品,甚至因為現場太民心激盪一度被日本警方臨檢禁演呢。
延伸閱讀:
《呂泉生與張文環舊居》
https://reurl.cc/gzk3Wb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8萬的網紅台灣1001個故事,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古早味高麗菜飯 北斗老街飄香 這是北斗老字號高麗菜飯的老闆娘阿美姊分享的人生經驗,即使先生突然離世,阿美姊也安慰自己,至少另一半沒有受苦,她靠著炒高麗飯菜養大孩子,照顧生病的丈夫。現在兒女們都大了,慢慢接手老店工作,阿美姊放下肩上擔子開始追夢。 ☞府城巷弄老宅 端出無菜單家常菜 在台南巷弄內的老...
埔里觀光地圖 在 陳宜君-南投縣議員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跟著宜君愛地球🌏】
📣 請推薦好吃的素食餐廳或小吃
南投縣有最美最清幽的寺廟,也是最多素食人口的縣市,最近我發現人間福報製作了全台的蔬食地圖,目前有4000多家餐廳上線,可提供民眾搜尋全台灣各地的素食餐廳。
但我發現南投縣有很多好吃的素食餐廳、小吃都沒有在裡面,好可惜喔
麻煩大家告知認識的素食餐廳或小吃店的老闆,請他們上網登錄,讓來到南投縣的觀光客能吃到好吃的素食,也歡迎大家轉傳,分享這個網址,方便吃素食的朋友找餐廳!
人間福報蔬食地圖
https://vegemap.merit-times.com/restaurant_list
#人間福報
#全台蔬食地圖
#埔里蔬食地圖
埔里觀光地圖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南投鹿谷除了有茶的故鄉之稱外,附近的溪頭、杉林溪更曾是風光一時的渡假區,好景不常的漸漸退出台灣的旅遊板塊,甚至也消失於南投的觀光地圖。前不久在南投縣政府推動鹿谷、埔里、日月潭、清境旅遊圈的採訪下,再次來到多年不見的鹿谷,這才知道原來鹿谷和溪頭間有一個地方叫「溪部」,也發現了溪部好呆莊這個兼具野溪露營車.親子.賞螢.野餐.複合多元旅遊休息園區。
埔里觀光地圖 在 台灣1001個故事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古早味高麗菜飯 北斗老街飄香
這是北斗老字號高麗菜飯的老闆娘阿美姊分享的人生經驗,即使先生突然離世,阿美姊也安慰自己,至少另一半沒有受苦,她靠著炒高麗飯菜養大孩子,照顧生病的丈夫。現在兒女們都大了,慢慢接手老店工作,阿美姊放下肩上擔子開始追夢。
☞府城巷弄老宅 端出無菜單家常菜
在台南巷弄內的老房子裡,端出無菜單家常菜的是一個幫助兒子創業的媽媽主廚。透過媽媽廚師的巧手,許多老味道都在客人的嘴裡活了起來。開店短短幾年,這家母子檔餐廳,已經成為台南美食地圖上的美麗風景。
☞新化橄欖採收季 小山村動員爬樹
台南新化有一個小山村,是台灣種植橄欖密度最高的地方,也被封為綠鑽石的故鄉。百年前日本人聽聞綠橄欖有整腸健胃的療效,就在當地大規模栽種。如今小山村人口老化、外流,珍貴的橄欖產業,也面臨著消失的危機。
☞藥王金線蓮 養生火鍋冬季正夯
在南投埔里,有農民看準養生商機,想盡辦法把野生的金線蓮移到室內栽種,還因此拿下神農獎。現在台灣九成的金線蓮都從埔里生產,這個時節,空氣中還飄著金線蓮火鍋的香氣。
☞甲仙芋頭盛產 山豬搶食芋農鬥智
八八風災後,高雄的重災區甲仙到現在還是無法恢復昔日榮景,有一對父子卻守著小餐館不肯離開,父子倆說,總要有人願意撐著,為觀光帶來信心。即使遊客少了,也要認真行銷甲仙的好。像是甲仙盛產芋頭,老闆父子就發揮創意,研發各種芋頭料理。
☞到府清潔掃除 金牌管家超搶手
這些年輕的管家,顛覆過去多是婆婆媽媽提著水桶抹布費力打掃的傳統印象,其中一位女管家,過去在企業公司擔任小主管,後來轉行投入清潔市場,她說,沒有什麼適應或者身段的問題,只要把清掃的房子當成自己的家,就能樂在其中。
■台灣1001個故事 說不完的故事
每周日晚間9點,請鎖定東森新聞【台灣1001個故事】唷!
更多精彩內容鎖定《台灣1001個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user/ettvtaiwan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