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式甜點裡的台灣》寫作過程比《#法式甜點學》還要艱困許多。或許如同誠實面對自我總是不容易,近距離寫自己的家鄉,遠比能夠保持客觀距離地觀察、分析他者來得困難。
今年五月交稿之後,我一直無法完成序和前言,直到最後被編輯催促時,仍然腦中一片空白,實在不知道該從何說起。最後依著編輯建議,從去年臨時在巴黎家中找到一片口罩開始回憶起,然後才發現,過去這一年波瀾起伏、今晚睡下不知明日身在何處的經歷,確實留下了深刻的印記。決定要寫作本書的心念下得很快,雖然寫得無比痛苦,但終於對過去十數年間困惑的與思索有所回應,最後還是要感謝那個堅持下來的自己。
以下和大家分享收錄在本書中的序(長文預警),如果這本書裡的職人故事、作品解析和相關思考與論述,能在茫茫人海中觸碰到幾個人,為未來的花開繁景種下種子,那所有的辛苦也算值得了。
*****
我們既是獨一無二的,也是彼此相連的——在法式甜點中尋找台灣,回答「我是誰」
2020年出版《法式甜點學》的前夕,我在巴黎家中翻箱倒櫃找出一個口罩,當下便上網訂了四天後的機票回台灣。當時只想著新書宣傳完便要回到巴黎,卻沒想到世界轉眼間變了樣。我離境三天後,巴黎便宣布封城,此後一年,巴黎的朋友們在反覆的煎熬中適應新生活;我則仿若被邀請進入了一個平行宇宙,無視全球的疫亂橫行,在這個我出生、成長,熟悉卻認識不深的島嶼進行探索之旅。
#因疫情而起的奇異旅程
由於甜點啟蒙地在巴黎,自己過去十年間在台灣的日子也少,除了本就認識的開業朋友外,我對本地的甜點業者、職人的認識大多來自網路與業界的口耳相傳。滯留台灣的這段期間中,我終於有機會拜訪那些一直列在名單上的店家、希望認識的朋友,也受邀參加了不少餐會。台灣職人們的熱情和靈活令人感動,餐飲界的活力與無框架更使人訝異。如果說在巴黎看到的作品,像是在一個已經構築華美的世界裡持續深入、為一個滿腹經綸的學者持續產出更精闢的見解而拜服,在台灣的所見,則像是造訪一片生機盎然的新天地,處處皆是怒放的奇花異草卻鮮為世界所知。
由於過去數年中,自己扮演的都是將法國的甜點、甜點師推廣給台灣市場的角色,但並未有機會深入了解本地市場,更不用提將台灣的(法式)甜點、甜點師介紹給台灣讀者,甚至國際讀者,我於是很快決定要將自己的經驗發展成系列採訪計畫。雖然明明還在《法式甜點學》新書宣傳期,卻幾乎沒有太多猶豫,立刻將自己在2019年許下「出完書一定要放一個大假,最好能去夏威夷發呆曬太陽」的願望拋在腦後。採訪計畫大致訂定後,我便決定要將其成書,不僅為自己的見聞留下紀錄,也藉著深入梳理台灣代表性職人們的養成及相關作品,在力所能及之處,深入思考身為「台灣甜點人」的意義。
接下來的日子,雖然隨時都像處在壓力鍋中一般,最後甚至幾乎將自己完全耗盡,收穫卻超乎想像地豐富。我每日一面留意法國的疫情消息,做好馬上要上飛機返法的準備,一面依照計畫聯繫受訪者,還透過他們熱心的引介,去了屏東、彰化、埔里探訪可可、芭樂、香草、茶葉等產地,雖然皆是來去匆匆,但已像是打開了神奇寶盒。僅是驚鴻一瞥,便為其中所藏之富而感嘆,每一顆寶石都是一個浩瀚的宇宙、一個涵納百川的汪洋。
#法式甜點中的台灣身分識別
在開始大部分的採訪前,我曾與一位自己極為敬重的出版界前輩有過一次深入且有趣的談話。當時我解釋自己希望寫的,不只是訪談集、人物誌,而是透過這些訪談,反映出台灣甜點師們的自我追尋,在面向世界、選擇究竟要製作何種風貌的甜點時,照見自己腳下稱為「台灣」的這塊土地,及身為「台灣甜點師」的看法。前輩的觀點畢竟實際,認為一般而言,台灣甜點師要在台灣製作法式甜點(或來自西方的果醬、巧克力等),自然會使用本地合適的食材,形成台灣風格的法式甜點更在情理之中。而我試圖在法式甜點中尋找台灣身分識別的角度過於刁鑽,也不會是本討好的作品。
真話總是不那麼美妙,對當時雄心勃勃的我來說,這番話確實有些苦澀,卻也難以反駁。2021年5月,台灣疫情出現破口,很快直升三級警戒,開啟了連續2個月以上的「自主性封城」,所有我在業界的朋友皆受到沉重的打擊,和法國在封城期間,甜點麵包業一枝獨秀,擁有穩定生意、甚至逆勢開店的案例完全不同。原因就是因為甜點、尤其是法式甜點,在台灣不僅是小眾,還是小眾中的小眾。既然不是必需品,生活不便時自然是第一個捨棄的對象;而法式甜點過於嬌貴,以致於外送、宅配風險皆高,即使死忠的顧客也難以一再承擔碰撞毀壞的失望。如果在華麗的外表和巨幅媒體聲量下,它其實是個如此邊緣的商品,我怎麼能不質疑,自己一直以來在做的事是否真有意義?
不過,縱使心中懷著巨大的問號,我並未因此更改太多原來的訪談大綱,決定持續依照計畫進行訪問,待寫作時再一邊思考呈現方式。前輩認為,《法式甜點學》是在帶領讀者看懂、吃懂法式甜點,因此本書的任務,應該是帶領讀者看懂、吃懂「台灣甜點師做的法式甜點」。但對我而言,能夠懂得這一點,必得先回答如「#誰是台灣甜點師?」、「#為什麼要做法式甜點?」、 「#他們做的甜點真的是法式嗎?」等問題。而為了理解甜點師的作品,回答「為什麼他們選擇這麼做」,就需要碰觸到每一位職人獨特的創作哲學、生長記憶及自我定位。更進一步,在國際交流如此頻繁,品牌進軍國際也不新奇的今日,這些職人們也得回答:「#為什麼我和別人不一樣?」、「#為什麼台灣的法式甜點和其他國家的不一樣?」、「#為什麼台灣的甜點師和其他國家的甜點師不一樣?」、「#不一樣的地方在哪?」而這些問題都指向一個終極的質問,即「#我是誰?」
#我是誰_與_我的甜點是什麼樣的甜點
由於不確定自己什麼時候得回法國、什麼時候能再有機會與受訪者們深入聊聊,每一次訪問我都抱著「錯過這次沒有下次」的心情,也因此,光是訪談大綱便動輒超過2,000字 。在訪綱中,我將希望探討的問題分成五個面向:養成經歷、創作哲學與品牌精神、台灣味與台灣身分識別、對本地市場的觀察、對未來產業樣貌及品牌發展的看法,其下再切出5至6個子題。雖然每一次約訪時,我都試圖先打預防針:「我只是習慣把問題寫得很細。」以減低受訪者們看到訪綱的衝擊,但沒有一次訪談不超過三小時,有幾次甚至分成兩、三次才結束,還不包括事後各種細節確認。令我感動的是,每一位受訪者都毫無二話、非常慷慨地把他們寶貴的時間留給我,和我侃侃而談自己養成經歷中那些難忘的故事,那些他人看來或許微不足道的細節,以及自己對「做甜點」、「成為甜點師」、「經營品牌」的信念。
整理訪談內容及寫作的過程異常痛苦,但對我來說意義重大。那不只是一個「台灣再發現」的旅程,更是「自我再發現」的旅程。藉此機會,我回顧了過去十數年中,每次對外國朋友介紹自己家鄉的種種思量、不知道該選哪一道菜代表台灣參加派對的苦惱,以及在每一個日常生活場景中猝不及防的尷尬片段。受訪者們用他們的生命經驗和作品告訴我,我們既是獨一無二的、也是彼此相連的,而我們應該要為能夠說出「我們」感到驕傲。或許整個亞洲都喜歡蜜紅豆或紅豆沙,但我們曾經一起在暖和的冬至揮汗排隊吃一碗紅豆湯圓;就算日本有抹茶、中國有百年名欉,但我們皆曾和父母一同招待來訪的客人喝茶聊天談生意,也曾用兩根手指拎著半空的軟塑膠杯、嘴裡嚼著珍珠和椰果,走過那腦筋暈眩發脹、彷彿不會結束的夏日午後。
因為有這些生長記憶與生活經驗,所以我們的盤式甜點中能出現冬瓜茶、鳳李冰、麵茶;甜點中能有鹹蛋黃、肉鬆及芋泥。對生根萬華社區的主廚來說,將法式甜點做成「紅龜粿」的形象自然無比,而曾經留法的主廚以「黑森林」(Forêt-Noire)為基底,結合杏仁茶與櫻桃,創作出「白森林」也是信手捻來。在台灣餐廳工作的新加坡籍主廚端得出椪餅與清粥小菜,在新加坡餐廳工作的台灣主廚也能將台星兩地皆能欣賞的摩摩喳喳和綠豆蒜糖球上桌。我於是明白,重要的並非向別人解釋自己是A、不是B,而是接受自己既有A、又有B,但是和兩者都不一樣,所以能堂堂正正地當一個既不是A也不是B的「自己」。
#唯有知道自己是誰_才能更堅定地成為誰
所以,究竟為什麼非得在「法式甜點」(或至少是「舶來的甜點」)中找自己、識別台灣身分?除了延續《法式甜點學中》提出「法式甜點是甜點界的官方語言」,也是「想站到世界舞台上的甜點師都要能流利使用,以訴說自己故事及思想哲學的語言」之論述,或許還因為,縱使「法式甜點」的內涵與定義還未在台灣有廣泛的認知,但以其為基礎的「西點」早已是台灣日常的一部份,也已碰撞出許多火花。想想傳統麵包西點店內的泡芙、焦糖布丁,它確確實實存在於常民生活中。
日本東京大學教授、歐洲中世紀研究專家池上俊一在其著作《甜點裡的法國》中,以一整本書的篇幅論述法式甜點如何作為法國文化的精髓,成為影響世界的「文化霸權」重要武器;在台灣,從「中菜西吃」的風潮到「在fine-dining(精緻餐飲)中尋找台灣味」的討論,乃至餐飲界大量投入、直至獲得《米其林指南》的肯定,更逾數十年。飲食成為文化,以「軟實力」輸出早就不是新聞;飲食便是政治的一環,以飲食區分人我、定義身分實屬稀鬆平常。
「風土」(terroir)概念從法國葡萄酒區分產區發展至今,已超出氣候、土壤等自然環境因素,當地人文與特殊技術皆含括在內。倘以近年來受到國際矚目的「台灣可可」為例,作為世界上少數有能力生產「bean to bar」、甚至「tree to bar」巧克力,並以此製作甜點的國家之一,「台灣的風土」將是我們和世界溝通的利器。再想想那些在國際賽事上拚搏的台灣職人們,若我們將目光更多聚焦在當下或未來,不僅需要向法式甜點及投身其中的甜點師們給予更多關注,也須了解身世來歷、梳理來龍去脈與各方觀點,才有機會迎向無限可能。唯有知道自己是誰,才能更堅定地成為誰。
我懷著這樣的信念完成本書,雖然有許多遺珠和力有未逮之處,但衷心感謝所有受訪者及以各種形式提供援助的朋友們。希望本書不僅回覆了前輩的擔憂,也回答了我旅歐十年間的困惑;不只回應了台灣數十年來的焦慮,也為我輩及後進的職人們提供了前進的線索。
*****
《法式甜點裡的台灣:味道、風格、神髓,台灣甜點師們的自我追尋》
📌 實體書購書連結:
台灣 -
博客來 獨家限量簽名版:
https://tinyurl.com/296328zk
博客來:
https://tinyurl.com/9sbuawew
TAAZE讀冊生活:
https://tinyurl.com/rjnvukzp
誠品書店 eslite bookstore:
https://tinyurl.com/7vps9bn6
金石堂KingStone:
https://tinyurl.com/388vkmxj
momo購物網:
https://tinyurl.com/87tnmaca
香港 -
誠品香港 eslite@HK 已上架,可下載誠品人HK app 後搜尋:https://tinyurl.com/6scj9hc,或致電 +852-3419-6789 訂購
新馬 -
Citè Book Garden 城邦閱讀花園:
https://tinyurl.com/at644w5p
Popular Book Co (M) Sdn Bhd 大眾書局 也可代訂
📌 電子書購書連結:
9/13-9/26 博客來獨家:
https://tinyurl.com/u7fmwhxs
其他通路將在 9/26 後陸續上架
#yingspastryguide #yingc #台味甜蜜蜜
同時也有1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內內 Nen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感謝Doughnut 抖我 這次背著包包 到新竹跟喜寶吃吃喝喝囉 誰說新竹是美食沙漠的 你全家都美食沙漠 這次抖內內揪感心 要抽出3個包包抽獎! 影片中內憲的大包包1個 喜寶背的小包包2個 不指定顏色共3位幸運內分蜜❤️ 抽獎在我的IG nene_shao 快去廝殺吧 (菸 ---------...
「圓 石 茶葉」的推薦目錄:
圓 石 茶葉 在 Aiko愛可。愛生活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LOCKnLOCK樂扣樂扣現貨團來柳
從21歲開始就用樂扣樂扣的我,真的開團也是剛好而已~這次精選了我覺得美又好用的產品,你們全都跟我一起補貨個夠!
👉團購網址:https://gbf.tw/wwntj
👉使用文章:https://reurl.cc/q1gGjD
.
樂扣樂扣應該是我21歲就離不開的產品!那時它們好像剛進台灣,而當時我真的覺得中午出去吃飯好麻煩,懶人如我就決定帶便當,最後變成好多同事也一起帶便當的風潮XD
.
我就一路從塑膠用到玻璃、甚至用到分隔樂扣樂扣!然後現在連保溫壺我也在用之外,竟然還出了牙刷紫消器,這個我覺得請你用搶的,太好用又太好看了~~~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星球彈跳316不鏽鋼保溫瓶
這款我覺得好好看,因為很少保溫瓶有黃跟墨綠色的,且外層採用啞光粉末塗料,超有質感。
.
保溫壺在我們家是不可或缺的物品!因為早上我們沒有起床泡奶這件事~~~我們都是要睡前把熱水裝進保溫壺中,早上閃亮哭的時候,直接從保溫瓶倒水出來泡奶,這樣方便又快速。
.
強烈建議要泡奶的保溫壺一定要有兩個重點:1.彈跳開蓋、2.有洩水口。
.
如果寶寶大半夜的哭醒,媽媽還頭昏腦脹,這時得辛苦的轉啊轉杯蓋真的會厭世,所以一定要選一鍵式彈跳上蓋,一按開蓋才方便啊!且附有安全鎖扣保護,不用怕被孩子亂開~
.
再來就是有洩水口的半夜水才不會倒的到處都是!裡面還有個濾茶網,如果是泡茶也不用擔心喝到茶葉!或是放入滿滿冰塊的飲品也不用擔心喝到冰塊喔~
.
470毫升尺寸適中,內膽為醫療級316不鏽鋼安全材質,更能放心使用。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都會不鏽鋼保溫瓶
外型像是個牛奶罐,也是啞光粉末塗料,粉跟灰真的好看到不行~內蓋濾嘴有助於使用者輕鬆飲用,可拆式濾茶網(隔冰網)適合飲用茶和加冰塊的飲品!
.
底部有矽膠墊,具有防震和靜音功能,就不怕時髦亂放讓底部掉漆了!
.
原來這款是前三星首席設計師Patrik Petersson精心設計之款式,商品設計獲得2020 IF設計大獎肯定,難怪我一眼就愛上XD
.
這種實用又好看,放著就像是漂亮的裝飾品,就是我最愛的產品啊!雙層防漏上蓋外出攜帶真的不用怕外漏~矽膠提帶,外出使用超方便,想拍網美照的這款買起來,太好看了。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清新耐熱玻璃兩用隨行杯(附吸管)
這外型也是美到讓人一眼就忍不住下手!杯身具有矽膠環設計,裝熱飲、冰飲皆合適~杯身大小適合放入車內置杯架,好隨身攜帶,大口徑杯口,更好清洗:)
.
其實,我們一直都有用隨行杯的習慣,但肯吉的隨行杯在當時裝修放在工地時不翼而飛XD我的上個月被閃亮打破,所以一直在找適合的隨行杯,不然好恐慌~~~
.
這款讓我很喜歡的就是他除了可以直飲外,還有吸管口,一杯兩用~肯吉每天都會自己裝咖啡出門~黑咖啡不離身就是他!
.
然後時髦一看到就吵著也要一個...肯吉整個傻眼,為什麼他的杯子都要被搶走?看來我要再入手一個粉色款了,不然不夠用啊XDDD
.
不過有網友告知他用後有膠化的情況,後來他問客服,因爲是矽膠材質有毛孔,有時因有油份或有牛奶成份的被毛孔吸收,一般洗碗精沒辦法深入毛孔,不乾淨久了就黏...
建議可以泡過碳酸鈉清潔, 他試了真的真的有效,提供給大家參考喔~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木纖維止滑砧板
很早之前我就把砧板都換成木纖維砧板了!之前用的是美國品牌,這次也會想開樂扣樂扣的,就是因為團購價太誇張的超值了~
.
中+小竟然不用千元,怎能不下手啊!真的一次買好買滿,我是買特大跟中,不得不說特大真的超大可以切超多東西XDD
.
中的我都拿來切熟食、麵包類。木纖維砧板抗菌,不發黴,耐用又健康!耐高溫到176℃外,洗碗機可用真的很重要,我已經很久沒有洗砧板了~
.
木纖維取自美國進口松木木纖維,堅固耐用,相對於一般砧板更不傷刀,也有韌性!最重要的是它超止滑,這點我大推~
.
不含BPA等有害環境賀爾蒙,採用高溫高壓的木材壓縮工藝,纖維密度1.41-1.47,使砧板達到抗菌、防霉的特性!
.
就算切韭菜花這種味道超重的食材,也不用擔心染味,切火龍果也不會吃色喔!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純淨保鮮盒
樂扣樂扣的保鮮盒就是跟我相伴了快20年的系列啊!!!
.
這系列超美,白色或莫蘭迪粉上蓋超有質感!實證可抵抗99%的金黃色葡萄球菌及大腸桿菌,據說超級耐用,休旅車壓過也不會破XDDD
.
從廚房到餐桌,一盒到底,通過SGS檢驗,絕不含塑化劑、重金屬、雙酚A等環境賀爾蒙,盒身清透如玻璃,內容物一目了然!收納控可以入手這系列,冰箱內全部用這款超美。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分隔耐熱玻璃保鮮盒
以前用樂扣樂扣的時候都只有單大格,現在有小分隔超方便,尤其是上班族帶便當一次搞定,不會味道沾染~
.
可直接在烤箱上烹調並儲存食材在冰箱。不論是保存食物及烹調食物,一次完美到位~
.
耐熱高達400℃,盒身可直接進烤箱,適用於微波爐又可存放食材於冰箱,多功能且安全方便。
.
像是中秋節的蛋黃酥,吃到最後兩個,卻又要留著整大盒裝真的好麻煩...這時直接裝在分隔保鮮盒裡完全像是量身定做,放進冰箱又不用怕被壓壞!完全就是追劇良伴!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寶寶副食品耐熱玻璃調理盒
市面唯一可連同上蓋一起進電鍋蒸的副食品調理盒!鍋內其他食材的味道不會混雜進副食品中~
.
副食品分裝、食用、冷凍、電鍋/微波一盒搞定,拉開專利蒸氣循環氣孔設計,鎖住食材的營養美味。從冷凍(-20℃)到消毒鍋(~400℃)都適用~防燙矽膠上蓋讓媽媽拿起調理盒時不會燙手!
.
這款我真的一眼就愛上,方形跟圓形都好可愛!而且上蓋可以直接蒸實在無敵方便~我都拿來備料食材,這樣每餐要烹飪超方便。
.
像是做完一大鍋義大利肉醬也可以直接分裝進去,一次熱一盒超聰明!這天要做培根蛋奶麵,剩下的半顆洋蔥輕鬆回到自己的家~上蓋密封好,不用擔心洋蔥味道讓冰箱臭呼呼!
.
而這種玻璃耐熱保鮮盒也是我一直愛用的產品!醃肉超好用~醃肉直接放進保鮮盒中搖啊搖就完成!剩下的生菜裝回已經濕搭搭的袋子很容易爛掉,所以我都直接裝進保鮮盒,真的可以多放好幾天~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莫蘭迪瓷器
我本身就是餐具控,看到莫蘭迪色怎能錯過?這次選了兩款長盤,除了長盤還有很韓式的小菜盤跟飯碗,整組都好好看!可家常也可儀式感!餐具控就是看到碗盤就會忍不住想入手啊~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學習筷
專為處於學習使用筷子的時期而精心設計的專利筷!每個指環都固定在準確的位置,讓孩子從小拿筷子就固定正確指法的習慣,有助於智力發展和創造力培養,提高兒童的EQ~
.
真沒想到樂扣樂扣也有學習筷,閃亮還不會用筷子我先幫他備用,但時髦超愛學習筷,尤其是他愛的湯瑪士!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牙刷消毒機
這實在太欠買了,超級好看又實用!可愛到像是鵝卵石的東西竟然是牙刷消毒器。USB充電超方便,不需要更換電池!也沒有任何電壓問題,出國或外宿也能輕鬆帶著走~
.
壁掛式支架,可隨時放置於需要的位置~刷完牙只要把刷毛部分朝內部晶片,3分鐘即可消滅99%的細菌...
.
不過它沒有開關,只要蓋上上蓋就會自動消毒,所以拿出牙刷時蓋上蓋子又會消毒一次,但反正USB充電就沒什麼問題,且這時節多多消毒是好事XD
.
.
這次精選了我覺得美又好用的產品,你們全都跟我一起補貨個夠!
👉團購網址:https://gbf.tw/wwntj
👉使用文章:https://reurl.cc/q1gGjD
Aiko Chiu
圓 石 茶葉 在 暖暖最用心 · 林旻勳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暖暖守護者🙌110年社區營造計劃成果發表會》
這是暖暖第一款實境解謎遊戲,也是一款親子育樂遊戲,非常特別的體驗!#利用這一波連假把五條路線都收集完成吧✅
文化歷史及人文地理,用課堂講解或是看圖演說其實是很枯燥乏味的,那如果可以直接親臨現場,以live直播的方式進行寓教於樂🤗那我們何不Try it🤔
感謝 #周勉老師 #王國緯老師 勾起暖暖記憶,意猶未盡的分享。
旻勳聽到周勉阿姨分享的「西皮與福祿」,瞭解”軒”和”堂”屬於西皮、”社”和”郡”屬於福祿,現今暖暖安德宮媽祖廟的「靈義郡」,當年叫做「興義軒」,後來因漳泉械鬥而改名為靈義郡(不分彼此、像兄弟一樣)
靈-精神的團結🤝靈魂的聚集
義-陣頭講義氣
郡-不管是西皮派還是福祿派,大家要合群,相互支援幫忙
#靈義郡命名的由來👍
🪕 #暖暖北管戲曲-周勉老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FailPVk_hg
旻勳聽到王國緯老師(大菁農場)分享 #淡蘭古道 及早期暖暖盛產的產業,長了許多知識與見聞!
我們除了最有名的大菁(染料植物)、煤礦、樟腦外,居然還有茶葉🍵(包種茶、鐵觀音)及香菇🍄、1889年大華橋還發現黃金🌟清朝政府在暖暖設立 #金沙分局,現在的源遠路(暖暖火車站前)以前還取名為 #產金路,可見掏金熱⛏,現場聽得相當過癮!意猶未盡😃
🌿 #守護暖暖產業-王國緯老師
https://youtu.be/5bBV0ocKf-Q
☀️暖暖守護者遊戲手册即日起歡迎索取(數量有限發完為止)
🏢暖暖區公所
📖暖暖圖書館
🪨黃蠟石文化館
林旻勳 ❤️祝福大家中秋佳節愉快🎑
月圓人團圓🌕闔家平安❤️
#暖進你心❤️
圓 石 茶葉 在 內內 Nene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感謝Doughnut 抖我
這次背著包包
到新竹跟喜寶吃吃喝喝囉
誰說新竹是美食沙漠的
你全家都美食沙漠
這次抖內內揪感心
要抽出3個包包抽獎!
影片中內憲的大包包1個
喜寶背的小包包2個
不指定顏色共3位幸運內分蜜❤️
抽獎在我的IG nene_shao
快去廝殺吧 (菸
--------------------------------------------------------------
Day1
鴨肉許(許二姐)
新竹市北區北門街35號
吉十咖啡
新竹市北區北門街36號
肉桂捲
葉家大粒粉圓
新竹市北區北門街83號
卉羚綠豆沙牛乳專賣店
新竹市北區中山路118號
Yamada山田麻糬製造所
新竹市東區文昌街85號
梅花雞蛋糕
新竹市北區東門街193號
北門炸粿
新竹市北區城北街15號
臭很大臭豆腐
新竹市北區西大路756號
原橋下水餃
新竹縣竹北市信義街5號
茶棧竹北總店
新竹縣竹北市中正東路429號
烤肉鹹酥雞
樓下石頭玉米隔壁
石頭玉米
新竹縣竹北市三民路314-316號
Day2
見福牛舌餅
新竹市北區中山路75號(新竹都城隍廟)
薯霸早餐
新竹市東區世界街88號
阿婆早餐麵店
新竹市東區東山街6號
小餐車蔥油餅
新竹市東區建功二路20-36號
小洞天米腸香腸
新竹市東區建功路27號
小鵲SING紅豆餅
新竹市東區東南街122號
玉蘭豆沙鮮乳
新竹市東區東南街127號
中華麵店
新竹市東區南大路593號
168新加坡美食
新竹市東區學府路307號
三兄弟燒烤
新竹市東區東山街55號
--------------------------------------------------------------
我的哀居
https://instagram.com/nene_shao?igshid=15y9v6ckhhmwx

圓 石 茶葉 在 Ciao! Kitchen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整碗豆花自己做~豆花、QQ芋圓地瓜圓,配上泰式奶茶或是薑汁黑糖水,一邊享受入口即化的綿密豆花,一邊嚼著超Q彈的芋圓、地瓜圓,接著喝上一大口香濃的奶茶,小小一碗卻可以邊吃、邊喝、邊嚼這麼豐富的品嚐方式,完全代表台式甜點的精髓!!
食譜:https://ciao.kitchen/tofu-pudding/
謝謝大家支持!頻道順利破十萬訂閱,一路走來有很多心得,但此時覺得額外感恩。這次回答10題大家最常問我的事~也期待未來多多跟巧手們繼續交流唷!
食材 / Ingredients
傳統豆花 / Tofu Pudding(Douhua)
800 ml 無糖豆漿 / sugar-free soy milk
3 g 熟石膏粉 / gypsum Powder
16 g 地瓜粉 / tapioca flour
40 g 冷水 / cold water
泰式奶茶 / Thai Milk Tea
250 ml 熱水 / hot water
2 大匙 泰國手標牌紅茶茶葉 / Thai Black Tea Leaves(Cha tra mue)
100 ml 煉乳 / condensed milk
100 ml 奶水(淡奶) / evaporated milk
125 ml 全脂牛奶 / whole milk
薑汁黑糖水 / Ginger Brown Sugar Syrup
500 ml 熱水 / hot water
50 g 黑糖 / brown sugar
2 大匙 薑塊 / ginger, chopped
芋圓 / Taro Balls
100 g 芋頭 / taro
15 g 砂糖 / sugar
20 g 地瓜粉 / tapioca flour
7 g 太白粉(馬鈴薯澱粉) / potato flour
適量 水 / water
地瓜圓 / Sweet Potato Balls
100 g 地瓜 / sweet potato (紫薯、橘色地瓜、淡色地瓜都可以)
20-25 g 地瓜粉 / tapioca flour
12 g 太白粉(馬鈴薯澱粉) / potato flour
適量 水 / water
詳細的做法、訣竅請見Blog:https://ciao.kitchen/tofu-pudding/
-----------------------------------------
追蹤巧兒灶咖 Ciao! Kitchen 看更多影音圖文食譜、料理科學與烘培技巧分享!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myCiaoKitchen/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ciao_kitchen/
Website: https://ciao.kitchen/
-----------------------------------------
#熱豆花 #台灣小吃 #甜品

圓 石 茶葉 在 News金探號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金探號更多【台灣在地旅遊】資訊: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R6ae-jPwkQLTAfQtRZNOkqJAFHmoNDdd
00:13 魚池住宿推薦:台灣黑熊網球主題民宿
02:00 天鶴茶產地-花蓮 瑞穗鄉
02:57 瑞穗景點路線:舞鶴茶園→掃叭石柱→北回歸線標誌公園→瑞穗牧場
03:42 瑞穗茶美食推薦:張綠茶肉圓、派出所前麵店
05:32 部落玩法:馬遠部落
08:30 住宿推薦:穗ㄧ晚 Have a nice stay
#金探號台灣 #金探號茶鄉 #金探號行程
--
主持人:王軍凱 楊智捷
電視首播頻道:非凡新聞台
每週六日晚上:22:00-23:00

圓 石 茶葉 在 深深感謝大家長期以來的支持與愛護圓石禪飲全系列茶葉 的推薦與評價
各位喜愛圓石的朋友: 深深感謝大家長期以來的支持與愛護圓石禪飲全系列茶葉,皆通過SGS檢驗。 ~敬請安心飲用~ #SGS #食品安全#檢驗#圓石#茶葉#飲品. ... <看更多>
圓 石 茶葉 在 [心得] 圓石禪飲原始禪飲19品項全制霸心得- 看板Drink 的推薦與評價
網誌好讀版:https://meet-food.blogspot.tw/2015/09/010tea.html#more
因為自己也是很愛喝手搖飲料
(為了健康起見大多喝無糖或微糖)
有一天突發奇想就想說來做個專題
想辦法把某間店的全品項都喝過一次
然後簡單的評比一下
於是就有了這個計畫
雖然圓石的全品項還沒完全制霸
但是最多人喝 品項也最多的 原始禪飲系列
在歷經三個月左右的時間 終於把19項原始禪飲都喝過了
以下是各品項的心得
提供給大家做參考
店名:圓石禪飲
官方網站:https://www.010tea.com.tw/
分店資訊:https://www.fonfood.com/store/185263/branch
原始禪飲(19/19)[星號表推薦] (Finish)
1. 高山烏龍($25) (2015-09-07) [無糖/微冰]
茶味濃郁 但尾韻帶點酸苦 留在喉頭小小不舒服 微糖可能會好一點
2. 蜜香烏龍($39) (2015-09-15) [半糖/少冰] ★
茶味普通 蜜香還不錯 有特殊香氣 喝完不會甜膩不舒服 半糖甜度剛好 好喝
3. 台灣三頁茶($65-XL) (2015-09-17) [無糖/少冰] ★
喝起來滿清爽的 有點類似仙草茶加麥茶的感覺 好喝 但感覺是五穀茶那種
4. 台灣蕎麥綠($55-XL) (2015-09-18) [無糖/少冰] ★
個人滿喜歡的 蕎麥味濃 不會有茶的苦澀 順口好喝
5. 復刻仙草茶($35) (2015-09-21) [糖度固定/微冰] ★
2015年的新品 喝起來略淡 但順口 用冰糖所以喝完不會覺得嘴巴裡面有酸味
糖度固定 略甜
6. 南投四季青($55-XL) (2015-09-24) [無糖/微冰]
喝起來茶味是比其他店家濃郁 尾韻不苦 但茶香略淡
7. 檸檬冬瓜($55-XL) (2015-09-30) [糖度固定/微冰] ★
個人很喜歡的品項 喝起來跟一般的檸檬冬瓜不太一樣 偏甜 檸檬味較少
但喝起來就是滿有特色的
8. 龍涎冷烏($70) (2015-10-01) [無糖/微冰]
喝起來比一般烏龍茶多了一股炭香味 感覺是碳焙較重的茶
茶香較濃郁 但價格偏高
9. 黑豆養生茶($55) (2015-10-05) [無糖/微冰]
黑豆碳焙味 喝起來不會苦 還不賴
10. 炭焙麥茶($35) (2015-10-12) [無糖/微冰]
味道有點淡 不夠濃郁
11. 冷泉玉露($55) (2015-10-15) [無糖/微冰] ★
香氣滿濃的 喝起來稍苦但茶味濃郁 尾韻也很香
12. 復刻紅茶($40) (2015-10-22) [糖度固定/微冰]
好喝 有做出復古風味 但甜度固定 略甜
13. 格雷伯爵($40) (2015-10-29) [無糖/微冰]
味道超~~~濃 香氣很重 但無糖尾韻稍苦 三分糖應該不錯喝
14. 洛神烏龍($80) (2015-11-12) [無糖/微冰]
洛神味很濃 超酸 喝到後來會覺得太酸 建議不要喝無糖
15. 阿薩姆($60) (2015-11-17) [無糖/微冰]
跟格雷伯爵比起來少了香氣 但味道比較溫潤 尾韻不苦 好喝
16. 檸檬水($30) (2015-11-30) [無糖/少冰]
就很普通的檸檬水XD 酸度適中
17. 茉香綠茶($55) (2015-12-10) [無糖/微冰]
很普通 不特別好喝也不難喝 就很一般的茉香綠茶
18. 台灣國民茶($55) (2015-12-10) [無糖/微冰]
喝起來類似涼茶跟青草茶的味道 但比較淡 入口時候會微酸 稱不上好喝 但特別
19. 洛神阿薩姆($80) (2015-12-18) [無糖/去冰]
比洛神烏龍順口很多 不會太酸 尾韻也不反苦
總結來說
個人最喜歡的是蕎麥綠跟三頁茶
綠茶類首推冷泉玉露
烏龍茶的話蜜香烏龍好喝
紅茶阿薩姆我覺得是比較順口 伯爵很香但太濃 復刻紅茶甜度不能調 又太甜了些
--
【覓食】 Me Food ★ Meet Food
美食推薦 / 旅遊紀實 / 夜市攻略
https://meet-food.blogspot.com
【覓食】找美食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meetfoodblog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36.32.147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Drink/M.1450421917.A.32A.html
※ 編輯: windsora (114.36.32.147), 12/18/2015 14:59:21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