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如何蒙特梭利 Part 3 語言教育
語言教育可分為聽、說、寫、讀,家庭生活中充滿了聽和說,即使沒有任何教具或教材,孩子已經有大量的機會練習,而寫和讀通常需要額外的教具來輔助。由於蒙特梭利教室裡,每一個語言教具都是精心設計過的,非常的獨特,也需要經過訓練的老師來示範和引導,在這裡我就不贅述,只分享我認為在家裡也可以做的語言活動。
---------------------------------------------------------------
聽和説
零到六歲是兒童的語言敏感期,並擁有吸收性心智,他們就像一塊海綿,能夠大量的吸收,但不感到吃力,這是我們成人所沒有的,想像我們幼年時期,爸爸媽媽講國語、阿公阿嬤講台語,我們也沒有覺得這兩種語言學得很費力的吧。然而到了我們國中開始接觸英文,每天死去活來的背單字、念課文、背文法,卻感到非常吃力,那是因為我們已經過了敏感期。
嬰幼兒時期的哭泣、吸奶、吞嚥、咀嚼、發出聲音其實已經開始在為日後的“説“做準備了,這些看似簡單的動作,運用到的口腔肌肉和方式都有點不一樣,而打從胎兒在媽媽肚子裡,耳朵就已經能聽到聲音了,等到他出生後,耳朵更是每天都在接收不同的聲音。
其實不需要刻意教孩子怎麼聽和說,孩子本身就是自己的老師,他們的內在渴望和動力,會引導他們不斷的吸收來自環境中的各種訊息,日常對話、聊天、講故事、唱歌等活動,已經每天都在為孩子建立語言基礎。以下分享一個可以在家裡做的蒙式活動:
聲音遊戲(Sound Game):適合3歲以上
選幾個家裡的物品,不要超過8個,例如:杯子、湯匙、梳子、球、水壺、鉛筆。跟孩子坐在地上,將這些物品陳列在地上,然後一樣一樣的問,『這是什麼?』,當你們達到每一樣物品名稱的共識後,就可以開始玩遊戲。這個遊戲有一個固定問法,『我現在在想一個聲音,它開始的聲音是_,你知道我正在想的是什麼嗎?』,這個問句只提供孩子一個開始的聲音,孩子必須在腦海裡思考每一個物品的名稱,搜尋你正在想的是哪一個物品。以下是不同難度的問題範例,要依照孩子的程度來提問。
基礎難度
媽媽:我現在在想一個聲音,它開始的聲音是ㄅ,你知道我正在想的是什麼嗎?
孩子:ㄅ、ㄅ,是杯子!
中等難度
媽媽左手拿梳子,右手拿水壺
媽媽:我現在在想一個聲音,這個聲音在我的手上,它開始的聲音是ㄕ,結束的聲音是ㄨ,你知道我正在想的是什麼嗎?
孩子:ㄕ、ㄕ,ㄨ、ㄨ,是水壺!
高等難度
媽媽左手拿球,右手拿鉛筆
媽媽說:我現在在想一個聲音,這個聲音在我手上,它開始的聲音是ㄑ,結束的聲音是ㄧ,你知道我正在想的是什麼嗎?
孩子:是鉛筆!
媽媽說:那你還聽到什麼聲音?
孩子:ㄑㄧㄢ,ㄅㄧˇ,我還聽到ㄧ、ㄢ、ㄅ的聲音!
---------------------------------------------------------------
寫和讀
我們經常說,聽說讀寫,但是在蒙式教學裡,是先寫後讀,蒙特梭利設計的第一個寫的語言教具,就是砂字板,她考慮到孩子正處於觸覺敏感期,當孩子的手指描繪在砂字板上的注音符號時,他不止眼睛看見這個符號,他的手也同時感受到這個符號,進而加深他的印象,並且將生活中聽過的聲音與砂字板上的符號連結起來。想想我們小學的時候寫的生字練習簿,先是描繪兩到三格的虛線字,然後才是自己在空白格中寫字,其實有一點相似,但最大的差別在於我們是拿筆描的,並不是用手指頭上的皮膚去感受的,而且小學生已經到了六歲的年紀,漸漸遠離敏感期,不過即使已經過了敏感期,孩子的學習力依然是很強的。我們在教室裡教孩子的時候,經常遇到孩子看見一個已經學過的注音符號,但是她已經忘了是什麼,我們不會立刻告訴她答案,會先請孩子先用手描砂字板幾次,有時候孩子竟能在描過之後,說出答案,因為他們的手記得這個符號,印證了孩子處於觸覺敏感期的理論。在運用砂字板認識了所有的注音符號後,接著會有注音盒、活動字母盒、閱讀小書等一連串讀寫活動。接下來介紹父母可以跟孩子做的注音學習活動。
三階段教學法(Three Period Lesson):適合3歲以上
我們可以在沙坑玩寫注音遊戲,找一片平坦的沙地,心裡先想好三個注音符號,注意不要選太像的、發音太接近的,例如ㄅ、ㄇ、ㄍ,然後開始進行遊戲。
第一階段-介紹
媽媽:我現在在想一個聲音,這個聲音是ㄅ,我們來想想,有哪些聲音開始的聲音是ㄅ呢?ㄅㄅ爸爸,ㄅㄅ幫忙,妳有想到什麼聲音嗎?
孩子:ㄅㄅ爆米花!
媽媽:是的,爆米花開始的聲音是ㄅ。
孩子:ㄅㄅ包子!
媽媽:是的,包子開始的聲音是ㄅ。你想不想看ㄅ長什麼樣子啊?
孩子:想~
媽媽接著在沙地上寫ㄅ,寫完再重複描兩遍(記得要慢動作,超慢喔!),然後請孩子在你寫的ㄅ上面描三遍。
媽媽:這就是ㄅ喔!
(如果想要增添多一點樂趣,可以邀請孩子一起用手在空中描、在桌上描、在彼此的手心描、在背上描注音符號)
接下來用同樣的模式來介紹ㄇ和ㄍ。
第二階段-記憶
在沙地上寫下ㄅ、ㄇ、ㄍ,然後跟孩子複習一次,這是ㄅ、這是ㄇ、這是ㄍ。
媽媽:請告訴我ㄅ在哪裡?
孩子:這裡
媽媽:請告訴我ㄍ在哪裡?
孩子:這裡
媽媽:請告訴我ㄇ在哪裡?
孩子:這裡
(這個階段可以玩久一點,也可以變著方式玩,例如把注音符號擦掉,分別把三個注音符號寫在不同的地方,拉遠之間的距離,然後重複的問孩子,『請告訴我_在哪裡?』,如果孩子在這個階段一直出現混淆,請回到第一階段去複習)
第三階段-測試
媽媽可以指著注音符號,然後問孩子,『這是什麼?』
媽媽:這是什麼
孩子:ㄇ
媽媽:這是什麼
孩子:ㄍ
媽媽:這是什麼
孩子:ㄅ
(如果這個階段出現混淆,請回到第二階段繼續玩一陣子,再回來第三階段,直到孩子能說對每一個注音符號。)
這個三階段教學法,其實連大人都可以用(例如學第二外語),我曾經用過這個方法教過我一個大陸同事,她和我一樣曾任教於加州一家連鎖蒙特梭利學校的中文班,但是學校統一教學注音跟繁體,所以她必須學會所有的注音符號,當時我們兩個都覺得這個方法太神奇了!她學得很快,我也教得很開心。
其實所有的日常生活活動、用蠟筆塗鴉、拿湯匙吃飯等,都在練習手部的肌肉,為日後寫字打下根基,有些父母很在意小小孩拿筆的姿勢,其實大可不必,在孩子的手有能力抓起一根蠟筆的時候,就讓他盡情的塗鴉,隨便他要畫什麼都可以,因為那是很好的手部控制練習,父母平時只要自己示範正確的握筆姿勢給孩子看即可,等到有一天他的手足夠力量了,他自然會握好筆的。
最後,親子共讀是孩子最喜歡的活動,從孩子一個字都不認識到開始認字,甚至已經可以閱讀,都可以透過親子共讀來學習,並享受親子互動的親密時光。
#語言教育
嚥注音 在 Jivan小天涯手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媽媽居家防疫幼稚園 #四歲Jivan注音符號遊戲篇
家的樣子,又回來了。
退租原本有花園的房子時,受了點氣,被房東使喚著擦拭幾乎不可見的灰塵,儼然像個唯唯諾諾的小傭人,但嚥下那一口氣,從此日子就安心了。能夠全身而退,怎麼說都是海闊天空。
我們很喜歡現在的小公寓喔!邊間三樓收納了四面八方的日光,晚餐之後粉色的彩霞襯著夕陽,兩房一廳,方方正正,沒有因為靠山而多了一側陰暗潮濕,不再擔心每一口呼吸會吸進空氣的黴菌。孩子跑跳的顧忌雖然多了,但社區的環境很像台灣的家吧,心裡總多了踏實與安全感,尤其是周末深夜,窗外可能還有開趴談笑的聲音傳來,啊!有人的地方,就有溫度。
德國租屋通常都是「冷租」,就是「家徒四壁」最佳寫照,別說傢俱,連窗簾、燈泡都沒有,可是莫名其妙的,一家搬進來,就有直接「回家」的感覺,就是那種,外在擁有的不多,但內心擁有的是富足的。第一晚讓Jivan睡在他的「新房」,我問:「寶貝,你喜歡這裡嗎?」其實,我知道他比較喜歡有花園可以狂奔遊戲的舊家,但他像是怕傷我的心一樣,想了一下後回:「我還不知道,過幾天再告訴妳!」
過了幾天,一早起床,他說他好想回台灣,其實他不知道,我在睡前唱歌給他們聽時,也偷偷、深深地在思念:「天黑黑,欲落雨……」,不過唱到最後,又笑了:「咿呀嘿嘟隆咚叱咚嗆,哇哈哈」。接著Mira也「哇哈哈」,這女孩,有爸爸媽媽和哥哥在的地方,就是快樂的家啊!
又過了幾天,Jivan在散步的時候問我:「媽媽,妳喜歡這裡嗎?」「嗯啊,走路出門很方便,也不需要爬山了」,「我也覺得很方便」。Jivan那天跟我走了好幾個小時的路,他很能走,在我都說腳痠的時候,還幫我推妹妹的車,我覺得他有種「只要媽媽喜歡,他也可以去喜歡」的感覺。那天之後,我們都沒再問誰喜不喜歡新家,而是「我們很喜歡現在這樣」,因為這就是我們接下來,一起的家了。隨遇而安。
所以,家到底是什麼樣子?我以前總夢想著客廳有大片的落地窗,一方陽光會和煦地灑進來,吹動可有可無的白色窗簾,地上木板的紋路因為光而清晰可見,只是,這個畫面是消音的。現在,除了沒有可有可無的窗簾外,我都有了,除此之外,還有兩個孩子或趴或坐在木質地板上(因為還沒有沙發),他們是裡面最不可或缺的美麗,既和諧,又動態,上一秒吵完,下一秒兩隻就窸窸窣窣窩進汽車帳篷裡搞秘密,我最常聽到的大事是這個:
「妹妹,來前面開車,我們開去台灣!」Jivan的目的地就是他最想去的地方,不管幾次都是同一座島。
有一次我忍不住打岔:「寶貝,德國跟台灣之間有海,車子怎麼開到呢?」「可以啊!我們的車可以變船,就可以在海上開了!」我想,家人之間有「共感」,就是凝聚彼此、一種強大有力的連結,我們在心裡守著同一個地方,卻又一同走出腳下的前方路,相信未來再輾輾轉轉,都能共同營造最喜歡的那個「家」。
_
搬家前,我們開始「玩中學ㄅㄆㄇ」,契機是因為Jivan的學習是聽覺型的(相信很多學齡前的孩子都是),某天聽啊聽歌的就全都會了,連Mira在旁邊都會跟唱,於是就順水推舟加入認知的部分。本來,我有試過水溫看他願不願意坐下來一張一張字卡學,結果唸沒有五個就臭臉了......摸索到他的學習模式後,我想起之前帶了幾屆的海外歸國僑生學中文的班,情況是每天「被餵食」中文總提不起勁,但加入遊戲之後氣氛馬上生龍活虎起來,就決定要用各種有趣活動來包裝!
鼓勵、支持、讚美,搭配 #蒙特梭利教材DIY,「孩子心情愉悅,便會展現事半功倍的學習成效」,即使效果不完美,但至少孩子依舊樂於「學習」。「珍視」孩子對世界的好奇心,別扼殺了小小腦袋樂於探索這檔事,遠比「我的孩子幾歲就會怎樣」,還更值得我們用心經營。
不免,有時後他忘記,我還是會上火,「怎麼反覆練習這麼多次還是記不起來,到底有沒有專心啊」,以至於每晚孩子睡後我就開始自責愧疚……(沒錯啊我也是會這樣的),可是呢,我氣呼呼地問Jivan要停一下還是要繼續,他還是大聲說「我要學!!!」所以,就是我自己的「態度」和「期望」要調整了。
這是搬家這兩三週來,我的另一個重心,在海外堅持孩子快樂學好中文,很感謝是Jivan給我這樣重新思考的機會,媽媽也要努力做好每天的功課喔!
#隔好久才發文啊真心覺得那些媽媽部落客好厲害喔怎麼有辦法天天發文⋯⋯
#Jivan_4Y6M
#Mira_1Y8M
嚥注音 在 小手老師x語言治療星球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一個熱愛工作的語言治療師!
在這與大家分享多年語言治療的經驗與新點子✨
⭐️語言治療星球導航
【構音】
構音/發音發展年齡 https://reurl.cc/3Dxdd9
構音/發音Q&A https://reurl.cc/N6rX9q
ㄉㄊㄍㄎ聽辨練習 https://reurl.cc/Nj05aQ
ㄎ著色練習單 https://reurl.cc/arpaa4
ㄉ著色練習單 https://reurl.cc/MvYXjL
ㄒ著色練習單 https://reurl.cc/5qo3Qv
【讀寫/注音】
讀寫萌發從小培養 https://reurl.cc/GrRdoZ
注音學習三要素 https://reurl.cc/NXG0K5
【書單】
0~1歲 推薦書單 https://reurl.cc/qd8Zdn
1~3歲 推薦書單 https://reurl.cc/WdLqdD
3~6歲 推薦書單 https://reurl.cc/arvVnY
【語言發展/促進技巧】
0~3歲 語言發展 https://reurl.cc/1x1DXm
3~7歲 敘事發展 https://reurl.cc/GV7ALy
0~1歲 共讀技巧 https://reurl.cc/g7a5nQ
3招促進口語表達 https://reurl.cc/arLqlG
CROWD繪本提問技巧 https://reurl.cc/0oO6zl
[教材分享] 故事骰 https://reurl.cc/1x1nQD
[資源分享] 故事骰APP https://reurl.cc/arVpeX
【進食與吞嚥】
https://reurl.cc/E7qXg0
----------------------
⭐️ evidence-based 促進孩子語言發展的小撇步
⭐️許多好玩的玩具玩法與繪本
⭐️注音教學、讀寫技巧
⭐️溝通社交互動練習
⭐️構音、發音不標準該怎麼辦
對語言發展/構音/注音/讀寫有任何問題需要諮詢、或課程需求,都歡迎私訊粉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