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過去曾經分享過不少從文化、性別、族群以及歷史觀點來談論「歧視」的文章,不過,這些「歧視」都並非由單一原因所構成。如何從某個大家都或多或少知道的現象來討論多重原因構成的「歧視」,以及這樣的多重「歧視」又是如何把一群人變成社會生活中邊緣人裡面的邊緣人呢?今天要介紹的文章就是從美國亞裔男同志的現象,來看這群人如何成為歷史、文化、性別、職業及學習能力多重歧視下的人群。希望讓我們重新思考,當我們面對一個現象、一個不平等或有爭議的現象時,能夠停下直觀式找到單一原因的思維,而是多花點時間去了解與思考。
—————————————
今年3月,在美國喬治亞州亞特蘭大的一家按摩院,發生了八人死亡的槍擊案,其中六名皆是亞裔女性(四名韓裔、兩名華裔),而兇手宣稱患有「性成癮」,作案是為了要「消滅誘惑」才痛下殺手。
然而,此舉也引爆自COVID-19以來亞裔受暴的不滿,紛紛發起 #停止亞裔仇恨(#stopAsianHate)的社會運動,至今仍在美國發酵。民眾在社群媒體開始爭辯,到底這是一起種族主義還是性別歧視案件?有人認為是膚色引起的犯罪事件,有人則認為是因為對性工作的產生的恐娼情結(whorephobic),那為何不是同時鑲嵌在性別與膚色的社會制度底下而造成的悲劇?
首先,審視亞裔女性的處境前,先必須討論亞裔在美國的刻板印象。
學者發現,亞裔受到的種族歧視包括:被視為外國人、排除在公共領域外、聰明且成功、以少數代表多數、錯誤地標籤化、犯罪、馬路三寶等。
這些基於膚色的刻板印象,將所有亞裔劃為單一的群體,認為亞洲人不是來自中國就是日本,要不然就是數學很好。加上早期大量的亞裔移民赴美從事底層勞動,使美國人認為這些亞裔就是「骯髒」且容易「犯罪」的,縱使是移民二代也容易被錯認為「外國人」,然後被種族主義者罵說「滾回你的國家」。
然而,隨著美國逐漸開放移民,加上大眾媒體的渲染,亞裔女性在北美社會形成了一個特殊的群體。「亞洲戀物癖」、「黃熱病」(yellow fever)、「中國娃娃」等,都是用來形容白人至上者迷戀亞裔女性的物化形容詞。
那亞裔男性的處境又是什麼呢?據報導指出,北美異性戀的約會市場不利於黑人女性外,另一個族群就是亞裔男性。原因是相比於白人,亞裔男性「不夠男子氣概」。為什麼大家會有這樣的偏見呢?自18世紀中期與19世紀初時,大量的中國裔與日本裔男性移民到美國,他們的工作除了修鐵路與種植外,大多的工作都被限制在女性化的低薪工作,如洗衣、煮飯、洗碗、家管等服務業與餐飲業。除了外表相對於白人較為嬌小且不夠魁武、有肌肉外,亞洲人的禮貌謙遜、群體主義等特徵,都與西方強調的自信、個人主義、競爭等特質違背,亞裔男性被認為是很「娘」、「媽寶」而且「無性慾」的,整體而言都不算是一個「男人」。有趣的是,亞裔除了被西方男子氣概的框架給「閹割」成過度陰柔的極端外,部分亞裔男性也被大眾媒體過度陽剛化(hypermasculinized)。例如李小龍的功夫,以及歷史上的「黃禍」(Yellow Peril),都威脅了美國白人,他們認為這些「黃皮膚」的跋扈總有一天會侵蝕白人的優越性。
那跳脫異性戀的框架,亞裔男同志就比較吃香嗎?
事實上,亞裔男同志受到社會對於亞裔男性和女性的兩種刻板印象影響,他們不僅在同志社群容易被認為「娘娘腔」也在約會市場被視為「黃熱病」(yellow fever),甚至被年長白人男性伴侶認為是「女人」與他們約會來強化白人男性的陽剛氣概。於是,在男同志的擇偶市場,亞裔男性的刻板印象就是:小屌、光滑的皮膚、瞇瞇眼,行為舉止要端莊卻又誘人,令人有異國遐想;個性要聰明、害羞、性被動,且喜歡比他們年長的男人;氣質要陰柔、從屬,而且是像女人一樣被插入的0號,滿足「異男樣」白人的性幻想 。因此,許多報導都指出,在男同志交友App上,除了會出現「拒C、拒胖」外,還會附註「拒黑人、拒亞洲人」等種族歧視,甚至遭到使用者的言語攻擊,包括「你們亞洲人的眼睛怎麼這麼醜」等騷擾話語。
亞裔(特別是華裔)常在美國被稱為「模範少數」(model minority),不但有優等的教育,更有成功的事業,在社會形象良好,是個不偷不搶的「模範生」。然而這種典範反而會被用來強化白人對亞裔陰柔的想像,例如亞洲人一定比較「順從」與「從屬」。更大的問題是,在檯面上的永遠是中產階級的華裔,從事藍領階級的東南亞裔反而在「模範少數」下被噤聲。這並不是要亞裔必須反省自我的文化價值,而是必須檢討美國社會裡的種族與性別歧視,我們以前常看到黑人爭平權的運動,那身為亞洲臉孔的我們又在這個社會與全球占了什麼位置?我們渴望的「美國夢」又真的對亞裔良善嗎?
(以上引用自網頁原文)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54066?fbclid=IwAR2ALj59cylyFvdtvtAXo30C_tQT0_GzGZEI3uve467QqzLVt2BSGywztXU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美國 #亞裔 #反仇恨歧視 #歧視 #白人男子 #槍擊 美國喬治亞州亞特蘭大市,日前發生白人男子持槍攻擊三間亞裔按摩院,造成八死的慘案,這個周末從案發地亞特蘭大到舊金山、休士頓、 紐約等各大城市,亞裔群眾與支持者再次上街怒吼,要求停止對亞裔日益猖獗的仇恨與攻擊。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
「喬治亞州 歧視」的推薦目錄:
喬治亞州 歧視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跟著舜嘉看電影**
宅在家的時間變多,很多人第一時間會想到來場電影吧~不過近期不能上戲院、全球因為疫情新片也變少的情況下,因而舜嘉開始翻閱過往被忽略的好片~就這樣,我發現了這部片子:我的名字叫可汗。其實舜嘉一直很喜歡印度片,以前最愛的印度片有:三個傻瓜、救救菜英文、我和我的冠軍女兒、來自星星的傻瓜等,不過舜嘉今天要推薦的這部片,雖然是2011年就拍攝的,卻讓舜嘉刮目相看,以印度片來說,在舜嘉心目中,與”三個傻瓜”並駕齊驅!
---------------------以下有雷 慎入-----------------------
這部片講述的是一名患有亞斯伯格症的男子可汗,個性單純卻非常聰明。在母親過世後,從印度到美國找弟弟,並在當地工作娶妻,原本幸福美滿的家庭卻在911事件後變了調,當地人不僅歧視、甚至霸凌斯林,而可汗的繼子就這樣而死,妻子崩潰至極,一怒之下隨口要求可汗去告訴所有人、去告訴美國總統,”穆斯林不是恐怖分子”,沒想到單純的可汗信以為真,因而展開他的”正名之旅”。就在這趟旅程中,他仍不斷被嫌惡,甚至還被當成恐怖分子抓進監獄,最終他用自己的能力解救了喬治亞州一個被颶風侵襲的小村莊,也用他的正義感解決了其他穆斯林試圖進行的另一項行動。可汗用他的愛證明了他不是恐怖分子,並親口對總統說出:”我的名字叫可汗,我不是恐怖分子”,兌現了對妻子的承諾,也改變了當時大家對穆斯林的種族偏見。
整部片將近2小時半,以一般電影來說篇幅過長,但舜嘉卻覺得,整部片完全沒有冷場,甚至你根本沒發現已經過了這麼久的時間! 而且對比其他篇幅很長的印度片,經常塞了大量的歌舞(常看印度片的人應該很清楚這種慣例XD)但這部片完全顛覆傳統! 兩個半小時中沒有任何的歌舞,靠著紮實的劇情扣人心弦! 這就是他最成功的地方! 整部片起承轉合非常流暢,從可汗的家庭開始說起他的症狀,以及家庭教育對他的影響,舜嘉記憶最深刻的就是可汗媽媽說的:這世界上的人沒有種族之分,沒有印度教與穆斯林之分,只有好人與壞人的差別。這句話震撼我心,台灣雖然沒有種族歧視問題,但卻有嚴重的政治對立,何苦呢? 只要知道誰是好人誰是壞人,何必在乎他的政黨呢?(離題了XD)簡而言之,家庭教育對一個人真的非常重要! 故事從他的家庭開始推進到他離開家鄉來到美國,開始了故事的主軸。一部片的成功很多人都認為主角演技很重要,這是無庸置疑的,甚至很多是靠著主角挽救整部片XD但”我的名字叫可汗”卻恰恰相反,導演讓我真的是幾乎膜拜! 2個半小時的敘事方式,能夠做到起承轉合流暢,絕非落入”流水帳”(那我看歷史片就好啦),導演成功之處就在於他將每個轉場透過主角的對白穿梭在過去與現在,那行雲流水般的自在,讓觀看者也能輕鬆駕馭每個時間軸。至於運鏡,他兼顧了”美”與”技巧”。
很多人都覺得這種勵志電影,想必一把眼淚一把鼻涕,這部片的確也是,但卻不是為對方的慘痛而掉淚而已,而是充滿著正向的能量,那個眼淚是為感動而掉! "愛”,才是貫穿整部片的主軸。
#跟著舜嘉看電影
#我的名字叫可汗
#印度片
#印度寶萊塢電影
#導演卡蘭喬哈
連結取自:2010Kmovie
喬治亞州 歧視 在 換日線 Crossing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亞裔認同在美國】 #先認識自己
姜傲亞(Angela Jiang)是位台灣與新加坡的第二代移民,居住環境文化多元共融,讓她在小學前以自己的「雙重文化」血統為傲。
開始求學後,主流文化與同儕壓力開始動搖她的自我認同。白人文化下的「ABC 優越感」讓她無意間想將自己與那群「剛剛才下船」、不太熟悉美國文化的人(Fresh off the Boat/FOB)劃清界線。
究竟認同感的混淆是出於服膺強勢文化的主動摒棄,抑或是從未正視梳理自身文化下的生命經驗?本專訪將認識姜傲亞身份認同的轉變歷程,以及她在亞特蘭大槍擊案後,觀察反思所提出的問題,與可能的解套方法。
>> bit.ly/3x8NwKT
▍Email 訂閱《全球事件簿》接收世界消息 >> bit.ly/2PfOGnb
▍新刊上市《走進真實矽谷》>> bit.ly/3uLqf0q
▍2021 全年份季刊一次訂 >> bit.ly/3bfZJEW
喬治亞州 歧視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美國 #亞裔 #反仇恨歧視 #歧視 #白人男子 #槍擊
美國喬治亞州亞特蘭大市,日前發生白人男子持槍攻擊三間亞裔按摩院,造成八死的慘案,這個周末從案發地亞特蘭大到舊金山、休士頓、 紐約等各大城市,亞裔群眾與支持者再次上街怒吼,要求停止對亞裔日益猖獗的仇恨與攻擊。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18142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
看更多:
■【P sharp新聞實驗室】全媒體新聞實驗,提供新一代的新聞資訊服務。 (https://newslab.pts.org.tw)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聚焦台灣土地環境、勞工司法、族群及平權等重要議題。 (https://pnn.pts.org.tw)

喬治亞州 歧視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我相信因為疫情的關係,大家都把很多本來應該很重要的事,都先放下,以後再說。像我就是本來應該去照胃鏡的,但想到要去醫院,就想還是以後再說,結果防了肺炎,來了個胃炎。我的胃非常不爽,我是二娘生的啊?
在國家來講,很多重要的事,也都被丟到後面。
像在美國東南部的喬治亞州就發生一起白人槍殺黑人事件,本來這種涉及跨種族的案件,在美國超級敏感,但因為疫情的關係,凶手逍遙法外整整74天,在現在疫情稍微緩和了一點,媒體終於有版面上這條新聞了,馬上引爆全美怒火
時間回到今年2月23日下午1點鐘,喬治亞州一名25歲的非裔美國青年「亞伯里」(Ahmaud Arbery),像平時一樣在自己家附近社區慢跑,然後,他就死掉了,我不是在開玩笑,亞伯里跑著跑著,突然有一對白人父子檔駕著車、提著槍尾隨他,還下車連開三槍把手無寸鐵的亞伯里打死了!
這起命案發生當時,因為受到疫情影響,沒有獲得太多關注,但5月5日這段影片曝光後,立刻掀起輿論撻伐,但更令人火大的是,犯案的父子檔竟然是影片曝光後兩天,也就是5月7日才被警方逮捕,這空白的兩個多月,檢調機構是睡著了嗎?
這對開槍的父子檔被捕後向警方表示,他們住的社區最近常常發生竊案,當天他們看到亞伯里跑進一個工地,懷疑他就是小偷,才會拿武器駕車尾隨,還指控亞伯里先動手攻擊他們,他們只好開槍自衛。
但隨後曝光的工地監視器畫面,清楚顯示亞伯里兩手空空,看一看就離開,而曾經是運動好手的亞伯里,本來就有在這條路線上慢跑的習慣,也不是第一次跑進這個工地,屋主事後檢查,從來都沒有東西遭竊,監視器還拍到,這個開放的工地原本就有不少居民進進出出,包括孩童和白人情侶,父子檔的說法聽起來有夠沒說服力,但檢調卻非常買帳,讓這起命案差點被「和諧」掉!
原來父子檔中的父親「葛瑞格里」,曾經是當地警局員工,還曾經在地方檢察官辦公室擔任調查員,直到2019年退休。巧合的是,亞伯里過去曾犯下持槍、竊盜案,負責的檢察官就正好是「葛瑞格里」的同事,很多人就懷疑,恐怕是因為亞伯里有案底,「葛瑞格里」才「未審先判」認定他是竊賊,就決定動用私刑!
這個情節,不用太多法律常識,也覺得謀殺的可能性很高吧?但父子檔本來真的差點沒事耶。第一個檢察官在案發4天後就聲請迴避,因為「葛瑞格里」在她的辦公室工作了30年,但在迴避前她曾經指示現場員警,不要逮捕父子檔。
第二任檢察官接手後,還是和父子檔口徑一致,認定亞伯里心理不健康、具有侵略性,是他先出手攻擊,父子檔正當防衛,但這名檢察官的兒子,就這麼剛好也是「葛瑞格里」的同事,還曾經審理過亞伯里的竊盜案,他隨後也聲請迴避。
是一直到兩個多月後,命案影片曝光,父子檔才終於被逮捕。一連串的迴避和包庇,讓美國民眾超傻眼,各地上演示威活動,要幫亞伯里討公道,亞伯里的教練也發起「陪亞伯里慢跑」活動 #IRunWithAmaud,號召民眾出門慢跑2.23英里(約3.6公里),全美不分膚色種族的網友,都紛紛響應。
一名白人男子更故意打扮得像「鬼鬼祟祟」的竊賊上街慢跑,嗆聲白人嫌晃沒事,憑什麼黑人就該死?
亞伯里做了什麼該死的事?他什麼都沒做。
讓人最難過的是,當地很多非洲裔對這麼離譜的事,並不是太驚訝。《紐約時報》指出,亞伯里所居住的「格林郡」(Glynn County),居民大部分是白人,只有27%是黑人,這地方就像美國南方很多地區一樣,有著19世紀對黑人任意動用私刑的悲慘歷史。接下來情節,非常的殘忍,有觀眾如果覺得不恰當,請在一分鐘後回來。
在1899年的喬治亞,一個名叫豪斯的非洲裔,在兩千名白人群眾的圍觀下,手指耳朵生殖器被切掉,臉皮削掉,再活活燒死,死後屍體還被支解賣掉。
在1918年的喬治亞,一位懷孕八個月的年輕非裔女性透納,被用腳踝吊起活活燒死。還沒死的時候,一個白人將她的腹部切開,嬰兒落地後,被踩死。當時也有群眾圍觀。
一百多年後的現在,當地除了能合法擁槍,還能隨身攜帶槍枝上車、去酒吧、進公園,完全不必向任何人報備之外,喬治亞州依一條1863年的法律,仍然允許居民逮捕現行犯,也就是所謂的「公民逮捕權」,過去因為交通不便,執法人員往往要花好幾天才能抵達案發現場,才有這樣的法律,但亞伯里事件發生後,越來越多人呼籲廢除這項過時的法律,況且父子檔只是「懷疑」亞伯里犯罪,根本不構成公民逮捕的要素。
但遺憾的是,父子檔最終也不會被判處,因種族因素犯下的「仇恨犯罪」。被定為仇恨犯罪時,刑期加重很多,但因為喬治亞州是目前美國「唯四」沒有「仇恨犯罪」相關法令的州,當地民權組織只能期盼原本的司法調查和審判「正常運作」,給亞伯里家人一個交代。
美國廢奴已經155年了,但歧視問題依舊無所不在。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公布的《2019美國種族》報告顯示,45%的民眾認為美國在種族平等方面沒有足夠進展,56%的受訪者認為川普讓種族關係惡化,而且美國的種族歧視,血淋淋反映在貧困率、犯罪率、教育程度、和醫療衛生上。
根據美國勞工部2019年的統計顯示,管理階層工作中,82.4%是白人,只有8.2%是黑人;2016年美國白人家庭平均資產(17.1萬美元),足足是黑人家庭的10倍(1.76萬美元),而這樣的差異,還導致美國黑人在Covid-19疫情中,死亡率出奇高,尤其芝加哥市的黑人死亡率,是白人的7倍,難道病毒還會挑膚色?
大家要知道,美國沒有像台灣全民健保這種東西,看一次病或是單純的病毒篩檢,就很有可能讓經濟拮据的民眾傾家蕩產,而非裔美人經濟條件普遍不寬裕,健康狀況不佳,往往住在人口密集區,做的也不是白領工作,常常需要跟人接觸。當不少白人抱怨在家工作好無聊的時候,非洲裔面對的是沒工作、沒收入、沒飯吃,生了病沒能力看醫生,更別提有些醫院直接放棄救治非洲裔的病患,把醫療資源留給白人使用。
好端端跑個步,都會有人懷疑你順手牽羊,美國的種族歧視就是這麼赤裸裸。歐巴馬就曾經表示,「幾乎所有非裔美人在購物時,都曾被跟蹤或密切注意」,包括他本人在內。這點我老公蘿蔔頭就相當有感觸,他是墨裔,小時候只要一走進商店,店員就從頭到尾跟著他,怕他偷東西,讓他非常受傷。結果現在都已經六十歲的人了,走進商店店員如果太“努力”服務他,他都會懷疑對方是不是動機不單純。
根據紐約警方數據,黑人和拉美裔民眾被警方攔查盤問的案件,是白人的至少7倍。我後來想想,紐約反恐的時候,我進地鐵,常常被”隨機“叫去查包包,我以前老是覺得因為我長得美的關係,現在想想,還是因為我長得美的關係。我讓我自己好受一點不行嗎?
今天琪斐大放送的關鍵字是 #黑人私刑再現 #種族平權開倒車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九點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喬治亞州 歧視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美國期中選舉落幕,有人覺得反川普的Blue Wave沒出現,幾個大家看得很緊張的重大選舉,佛州的Andrew Gillum,德州的Beto O'Rourke, 喬治亞州的 Stacey Abrams目前看來都是高票落選(選情太接近,很多地方還在計票或驗票),民主黨選得不好。
我本來也這麼覺得,尤其看到川普的共和黨拿下幾個重大戰鬥州的州長,並早早拿下參院的多數席,所有人當時都在想,2020川普連選連任,大概是無法避免了。
但幾天之後,出口民調分析出爐,大家這才恍然大悟,民主黨表現的一點都不差。
民主黨如願拿下眾院,眾院435席,民主黨很可能拿下227席,比共和黨的198席,多了快30席。因為贏得很多,將來眾院裡各個主持法案進行的委員會主席,民主黨可以每個都去搶,將來共和黨是別想有什麼重大法案通過了。
這個結果有好有壞,好處是終於有個機制來制衡川普,他的繳稅紀錄,他與俄國的關係,他是不是有用總統職務之便,讓他的家族事業獲利,這些都不會像以前共和黨全面執政時,全部都視而不見。
壞處是,yeah,我們再度回到政府空轉,華府屁都沒用的傳統。
至於彈劾川普,我站在眾院多數黨領袖裴洛西那邊,民主黨不應因此做為未來兩年民主黨的主軸。
上次總統大選美國城市選民主黨,鄉下選共和黨,大城市周邊的郊區則一向都是共和黨票倉。但這次民主黨成功將眾院翻盤,是因為除了反川普的民主黨鐵票,他們還拿下了郊區。這些民主黨人不去強調多元文化,移民,墮胎等社會爭辯很嚴重的文化議題,反而專注在健保,教育,經濟等郊區民眾重視的議題,所以讓這些郊區選民願意跨黨投票,讓民主黨人來試試看。反觀Gillum, O'Rourke, Abrams 三人則代表的是更左派一點的觀點,拉不到足夠的中間選民,於是高票落選。
在選後眾院多數黨領袖裴洛西,被問到選前最後關鍵時刻,川普用移民車隊打移民議題,利用民眾恐懼心理,來鞏固票源,當時民主黨忍住不反駁,被罵懦弱無用,記者問裴洛西有沒有後悔,裴洛西說,她一點都不後悔,因為不能上川普的當,去跟著炒他想炒做的民粹議題,要守住你的議題,講健保講教育講團結。
在選前,我最擔心的,就是左派被右派逼急了,於是更往左邊靠,這個國家更撕裂,民主更沒前途。但民主黨沒上鉤,他們說服自己人,冷靜不要衝動,不要為了川普的謊言,把自己也變成瘋子跟騙子,把自己也變成只顧基本盤的民粹。
這是中間路線的曙光,這是團結對抗民粹的曙光。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每週四晚間十點在寰宇新聞台播出,沒跟上新聞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 🔔https://ppt.cc/fH4QXx 十點半準時上傳完整版!
---
📌 回顧過往集數 📌
EP1《貿易戰、UBER、台灣女孩科索沃數位外交》:https://goo.gl/NkMk1i
EP2《翁山蘇姬、穿裙子的男孩、科索沃獨立十年》:https://goo.gl/opg9FH
EP3《大法官提名人性侵、杜絕假新聞、AI演算法涉歧視》:https://goo.gl/qibZyM
EP4《美國熱衷介入他國事務、捷運男性腿開開、馬其頓改名修憲公投》:https://ppt.cc/fX2fVx
EP5《美國新全民公敵、默許器官捐贈、中國新時代學「習」大會》:https://goo.gl/rCFJVq
EP6《沙國記者"被誤殺"、德極右派鼓勵學生舉報老師、雪梨歌劇院投射賽馬廣告惹議》:https://goo.gl/VV1Yjt
EP7《沙國硬拗害慘川普、加拿大通過大麻合法化、媽媽誤用HimToo害兒成笑柄》:https://goo.gl/xM8Qnf
EP8《政治極化撕裂美國社會、美期中選舉女力崛起、美國年輕人會去投票嗎》:https://goo.gl/z9uSrn
EP9《熱帶川普當選巴西總統、Google大罷工抗議企業文化、辛普森家庭涉種族歧視》:https://goo.gl/PgPCWR

喬治亞州 歧視 在 喬治亞州法律援助界與亞裔和太平洋島民後裔(AAPI)社區站 ... 的推薦與評價
我們的國家和喬治亞州不能容忍由仇恨導致的暴力事件。一些人把亞裔,尤其是亞裔女性,當作發洩性欲的對象,正是這種對某些種族的惡意和歧視奪走了8條生命。 我們反對白人 ... ... <看更多>
喬治亞州 歧視 在 種族對立撕裂美國社會?喬治亞州SPA槍擊案質疑是 ...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喬治亞州 SPA槍擊案質疑是種族仇恨攻擊當地警方竟淡化種族問題引發眾怒!│記者劉如穎│【國際局勢。先知道】20210318│三立iNEWS.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