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眼裡的每個人都是新冠肺炎的帶原者,包括鏡子裡的我。
不誇張,記者每天都在接收「哪裡爆發群聚新聞」、「誰誰誰染疫新聞」,我不是主線,我主線在陰間,但依舊常聽到病毒在耳邊磨刀,更別提第一線記者天天在病毒面前被當目標。
我相信這樣的環境下,有一天換成新聞圈變成新聞,應該說,已經有了。
消息,需要記者到現場告訴你們,讓你們在安全的情況下得知,了解問題和現況才有辦法防範和準備。
但記者站在疫區之中採訪,似乎礙眼到某些躺在沙發上的前輩,不得不敲個鍵盤刷個存在感。
事情是這樣,新聞圈某前輩,在臉書砲轟記者穿防護衣採訪連線,類似於小丑耍猴戲的行為。
當時我剛脫掉防護衣做完直播,喉嚨乾到一口氣喝完一瓶FIN,隨後在群組看到大家撻伐這則PO文,說這位大炮型前輩說話很嗆很討厭,男人有大炮性格很好,但應該用在床上而不是嘴上。
疫情的當下,保護好自己同時也保護其它人,沒人覺得防護衣是帥的,說是作秀小丑這詞也太「言重」,就算是小丑就算在作秀,如果可以讓觀眾停下來聽完報導,了解疫情最新的狀況,又或讓觀眾產生緊張感進而踏實防疫,請問小丑耍的還是猴戲嗎?
重點是,我們不是小丑,而你的PO文才是耍猴戲。
我深信蝴蝶效應可用於現在的疫情,一名不戴口罩的染疫者在萬華打一個噴嚏,可以導致一個月後全台灣颳起颶風;我也深信網上一句,可以增溫前線人員的心情也可以冷凍他們的動力。
幾天前,辦公室幾位前輩在閒聊(有戴口罩保持防疫距離的閒聊),說過去寫過對岸飛彈危機,那時好緊張,好怕對岸忍不住就射了,但也知道選舉完危機就會解除,也說921地震造成台灣慘況,到了現場錯以為來到地獄。
但都沒有這次疫情來的恐怖。
這次的疫情,不同以往是第三者的態度在寫新聞,因為紀錄的當下我們就在其中,飛彈還知道選舉完就不會瞄準,但我們不知道疫情何時結束;我們沒有去到地獄才開始採訪,而是身處疫區就開始採訪。
之前說過去鬼屋是害怕,但現在採訪疫情是怕死,更怕害死親友。
所以只能跟妻小分開,不得已才見面,但我不知何時才可以告訴老婆跟女兒,「可以回來跟爸爸一起住囉」。
幾天前我實在忍不住,偷偷去看女兒,被女兒從紗窗發現,她很開心跑到我腳邊抱我,嘴裡喊著「爸爸抱抱,爸爸抱抱。」
我仰著頭,不是怕眼淚掉下來,又不是在拍電影,而是即便我戴口罩,也怕呼出來的氣是種威脅,後來我媽把女兒抱走,兩歲的她一定不懂爸爸為什麼不抱她。
以前常做夢,疫情讓我去不了東奧,等疫情一過我要去日本,現在換成等疫情一過,我要用力抱女兒,但很怕抱到骨折。
有了家庭的人,真的會拋棄很多事情專注於兒女,想到一部電影《命運規劃局》,其中一段是一群壞蛋阻止男女主角相愛,說什麼相愛有家庭就成不了大事。
當時沒小孩,聽不懂;現在當爸爸,秒懂。
其實相比之下,我比一線記者安全,記者比醫護警消安全,但往下一看,記者的工作絕對是不安全。
但今天我沒上班,因為要處理家務事所以請假,但也沒輕鬆。
近日升溫的不只有疫情還有天氣,結果我家冷氣壞掉,師傅又知道我是記者,所以不願來修說「這樣太~危~險~」,全台灣的冷氣機卯起來工作,就我家的爽放假,然後洗衣機有樣學樣,今早也壞了。
打電話線上教學,說顯示L1是出水口的濾網堵住,要關掉水龍頭再拔下來洗,結果水龍頭鈣化被我扭斷,我深呼吸,然後回房間開燈,燈泡也壞了,我現在的手是摸到什麼壞什麼,那今晚不敢打手槍了。
恰巧看到臉書有位好友,臨時被房東告知提早解約,要他現在去找房子,忽然覺得有個家住算幸福。
當我悲痛自己沒鞋穿很可憐,或許是沒看到斷腳的人。台灣的疫情真的嚴重,但比起印度和其它國家,我們已經不錯,但不是說不錯就可以擺爛,這次疫情爆炸絕大部分來自鬆懈和自滿。
最後還是苦口婆心的說,朋友啊!戴口罩多洗手,在疫苗射入你體內前,請先保護好自己,不幸染疫掛掉了,直接火化變骨灰,要辦喪事有群聚風險,所以好好活著,但如果你想省錢省時間,另當別論。
希望疫情過後,會約吃飯看球打球運動的朋友們一個都沒少。然後再次謝謝醫護警消所有為疫情賣命的人,祝各位大大一生平安。
至於那些不戴口罩的危險分子,一樣,另當別論。
照片黑白無常風格為520當天在北車跟國泰醫院直播,仔細看白無常,面罩非霧面設計,而是太熱起霧到滴水。
喪事 請假信 在 勞動黨陳新源:新埔——改變,才會不一樣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一位勞工來問的問題,可能也是其他勞工會碰到的問題——
一年三十天的半薪病假,中間碰到休息日、例假日、紀念節日、勞動節等,不算病假,要以全薪計算工資。那超過三十天的無薪病假呢?
勞工碰到婚喪事病等事由,有權利請假;但是也要依誠信原則來行使這個權利喔!
喪事 請假信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96歲高壽,在睡眠中離開,訃聞是大紅色,據說是修得很好的福報呢//
今早在陽明山的美好山景中起床,收到訊息,池先生的阿嬤離開了。還好當時與家人分兩台車出遊,爸媽跟大姐還能留在山上遊玩,我們則即刻從陽明山趕回高雄,下午四點就到了。Showing是長曾孫女,略懂世事哭紅眼眶,小乖一路上問了我很多問題,什麼是喪事?什麼是靈堂?是個離生死還太遙遠的年紀。
確定了接下來要請喪假的時間,影響了三天行程,我立刻傳訊給所有關係人,陸續請假了 簡報協會會議、與某金控老總的晚宴、與某健身KOL的直播、三場工作上的會議、一場兩位美女老闆的酒宴。幫Showing報名的心智圖課程也不能參加了,因傳統習俗,本來要帶團隊到烘爐地拜拜的行程也得延到年後。
這時候才會發現自己的人生到底有多滿,才動到三天,就擾動了九個行程。本來今年還在考慮要不要寫書的,是否我的人生該再放鬆一點呢?
說到寫書,突然想到我在《勇敢如妳》這本書中,寫下了池阿嬤的故事。用這樣特別的方式把阿嬤留在我們心中,非常美好。
啊,那今年到底要不要寫書呢?
—
摘錄於《勇敢如妳》<七十年前女性的故事>
//阿嬤的故事,我們聽著只需幾分鐘,她卻走了一輩子。你永遠無法衡量女人的毅力與決心。若僅僅為了自己,她或許可以軟弱;但若為了孩子,她可以面對洪水猛獸。//
我準備好迎接金豬年了,這是我需要安太歲的本命年。
狗年年底事務驚人的繁忙,並沒有因為年節假期將近而稍緩。我一路忙到上班最後一天都還在趕簡報、趕提案、趕著跟客戶確認年後的專案時程,一刻也不得閒。
年假第一天早上,我抓緊時間安排阿虎的住宿。這隻從手掌大就開始餵奶養著的貓咪,轉眼也快十五歲了,讓牠年假期間待在貓旅館,牠舒服我也安心。安置好阿虎,我再趕忙帶著幾個裝滿紅色衣服的行李箱、大大小小的禮盒,跟著池先生大包小包的拎著兩個小孩,直奔高雄婆家。
台灣高鐵十分方便,一個半小時,準時抵達。雖說很難稱得上舟車勞頓,但一路也是一邊忙著回信給客戶們,一邊忙著喝止吵架的兩個小孩。還要在斷斷續續的訊號中,播打幾通確認重要訊息的電話,媽媽根本就是千手觀音的化身。
回到高雄,安置好行李,首要任務就是帶小孩去跟家族的大家長,也就是池先生阿嬤請安。
九十三歲的阿嬤在去年過年時,還能健朗的走動,親自料理汕頭炒麵、梅子鴨肉湯,讓全家一飽口福。但今年阿嬤因為跌倒,又患了感冒,僅能半斜躺在床上歇息。
每次見阿嬤,我都會拉著池先生在身邊,因為阿嬤說的是汕頭話,雖然與台語很相似,但我只能半猜半矇出八分意思。
每當阿嬤對我笑著舉起大拇指說:「阿婷妳生的真水!」意思就是那時我胖到很肥美,阿嬤真心覺得我健康無虞。
若阿嬤說:「阿婷妳太瘦,安捏太醜!」我就差不多符合台北街頭女性身形的低標了。
阿嬤對池先生也採相同標準,只要他被誇獎「看起來金健康」,我就會忍不住的笑出聲,池先生的臉色會有點綠,然後在接下來的幾天嚴格控制飲食。
#圍爐話當年
隔一天就是除夕了。身體有些不適的阿嬤,被公公攙扶到年夜飯的餐桌旁入座,陪著全家人吃年夜飯。公公向來非常孝順,時時刻刻將阿嬤掛念在心頭,擔心阿嬤吃不飽、穿不暖,沒事就會守候在阿嬤身邊溫聲問候。
今年過年,阿嬤與前幾年有些不同,問過的問題,三分鐘後會再問一次,而且開始斷斷續續的憶起當年。很久很久以前的當年,約莫七十年前的「當年」。
「那時候,你爸爸才五歲。」阿嬤沒頭沒腦的開口,「搭車時他一直提醒我,媽媽妳要小心走好,非常乖。」家人們一臉習以為常,而我則是在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的補充下,才拼湊出阿嬤驚奇的過去。
一九四五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臺灣回歸中華民國。那幾年有許多商人來臺灣找尋做生意的機會,池先生的爺爺就是其中一人。
爺爺在一九四九年從揭陽來到臺灣,卻因為國共內戰無法再回到中國大陸。阿嬤當時懷著身孕,肚子裡揣著的就是池先生的爸爸。一直到孩子出生,阿嬤都因為戰亂跟爺爺分隔兩地。
直到一九五二年,阿嬤拒絕接受命運,不顧家人強力反對,僅靠同鄉會傳遞的薄弱訊息,毅然決然帶著實歲只有三歲多的兒子千里尋夫。
#幾分鐘的故事中的漫漫長路
當時兩岸交通狀況十分混亂,阿嬤先帶著兒子搭巴士、走山路,顛簸的從揭陽到香港,一路上吐了又吐。抵達香港後,靠著同鄉的幫忙與物資接濟,先與兒子蝸居在一間只有一張床大小的房間。房間狹小而克難,一天下來只供水兩小時,好比難民營。母子就這樣熬了整整一年,等待著適合的時機再啟程。
一年後,終於申請到依親,也排到了船班,阿嬤帶著孩子搭船抵達基隆,再依著模糊的指示搭上長程車,循線來到高雄港口的同鄉會。
經過漫長的一年,二十七歲的阿嬤終於得償宿願,全家團聚。
「五歲,爸爸那時候只有五歲。看到阿公時,你爸爸躲在身後,問我他是誰。」習慣以虛歲計歲數的阿嬤斜斜的半躺半坐,「我跟他說是阿爸,是阿爸。」
二十三歲的弱女子,懷著身孕,在戰亂中等待著外出商旅的丈夫。苦苦等待了三年,既然丈夫回不來,不如就自己帶著孩子突破戰線,來到丈夫身旁吧!
小姑跟我分享,阿嬤這幾年最常提到的一幕,是當時她的爸媽激烈的哭著阻止女兒千里尋夫。畢竟這一去路途遙遙、音訊難尋,誰知道能不能順利抵達?誰又知道能不能跟女兒再次相見?而那一幕,就這樣深深刻畫在阿嬤腦中。
或許阿嬤也想不到,那一別,會經歷兩岸局勢驟變,也成了和父母的最後一別。一直到三十幾年後,才有機會返鄉探親。再度踏上故鄉時,父母早已辭世,而自己也已經成了六十歲的老婦。
這就是阿嬤的故事,我們聽著只需幾分鐘,她卻走了一輩子。
#勇敢無極限
你永遠無法衡量女人的毅力與決心。當一位女子成為了母親,連她自己都會被本身激起的堅強毅力而震驚。僅僅為了自己,她或許可以軟弱;但若為了孩子,她可以面對洪水猛獸。
忙碌了一整年,一直沒空好好休息的我,就在喘息了一天後開始感冒,喉嚨痛的連吞口水都會害怕。更要命的是,小乖竟然也跟著發燒,媽媽我除了處理自己還得照料小孩。半夜起來喝水緩解疼痛,摸黑替小乖拉了拉被子,順便測了他的額頭。幸好,燒退了。
腦中還轉著這些天聽到的故事。有時辛苦狼狽到會替自己心疼的我,跟當年的阿嬤比較起來,這些辛苦狼狽根本微不足道吧。
謝謝阿嬤當年的勇敢,成就了過去與現在池家家族的幸福。
期許我繼續勇敢,成就我這小家庭現在與未來的幸福。
#勇敢如妳
喪事 請假信 在 [請益] 請喪假被擋- 看板Tech_Job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最近準備登出原職....又很不幸上個月外婆過世
當然外婆已經很久沒有聯絡,說實話知道消息的當下沒有很大的震撼
只是突然又少一個親人,有時候真的是會心裡怪怪的
1/22是補班日,說實話是想要請假不上班
當然本身的特休假也是滿滿,只是想要使用喪假卻被主管問:為何要請喪假?
並且暗示送到HR那邊也會被問「正當理由」
總之,我不想浪費時間或是編啥理由,我就直接改用特休懶得廢話
只是覺得蠻有趣的,請喪假就算真的不是處理「治喪」相關的事宜
也是勞工權益的一環,本來今天上班還覺得沒啥
但剛剛想到外婆就真的還有點情緒上來
只是老闆那句「正當理由」,我還真的講不出「喪假」的正當理由
反正過不久就要登出了,喪假就也準備算是送給原公司了
只是好奇請喪假的「正當理由」,難道一定要報備每一動才能「請」嗎?
之前打疫苗想要請疫苗假一樣被暗示用特休...
反正天天那麼忙特休也沒時間用,就當作自己做功德了
有前輩可以分享一下經驗嗎?
抱歉沒有補好資料...訃聞請見
應該不會有人還要我解碼吧? 當時告別式雖然是週日但因為早上7:00就要到場
我們全家還開夜車到從台北到嘉義去,當天忙了一整天隔天就想說先請假起來
感謝各位前輩的補充,其實奴不奴的我自己也是在思考
主要是我主管對我還不錯,其實也不是他在擋而是HR「在擋」
所以才會一時傻住請喪假的「正當理由」,何謂正當理由呢?
舉例來說參加頭七、七七.....等當然算是「正當理由」
但現代人的生活其實也不太可能全程都參與,也有可能喪家一切簡便
再加上我是外孫的身分其實也不會太多涉入
當然也不會白目到請喪假去外面爽玩
不過既然都要登出了,應該就會找個機會再去「衝撞體制」看看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43.51.17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ech_Job/M.1642785319.A.44C.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