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疫苗荒】
.
台灣朝野正為了疫苗不足而爭執不斷。但你知道全世界都正面臨疫苗荒嗎?英國和歐盟為了搶疫苗而反目成仇、韓國大邱市長遭遇「疫苗詐騙」、非洲人苦等不到疫苗,但以色列卻要開打第三劑了?到底疫苗荒的成因是什麼呢?
.
#socialclassonline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 #新冠肺炎 #武漢肺炎 #疫苗 #疫情 #台灣 #COVID #COVID19 #Vaccine #Pandemic #Taiwan #學測 #指考 #讀書 #升學 #時事 #社會議題 #社會科 #考題
.
➤ 參考資料
.高志文(2021)。〈戳破那些明明馬後炮卻唬弄早知道的「疫苗專家」〉。上報評論。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SerialNo=115134
.Marcus, Mary Brophy (2021), Ensuring Everyone in the World Gets a COVID Vaccine. Duke Global Health Institude. https://globalhealth.duke.edu/news/ensuring-everyone-world-gets-covid-vaccine
.Caramel, Laurence, Zeliha Chaffin et Chloé Hecketsweiler (2021), Accès aux vaccins anti-Covid : la grande fracture Nord-Sud. Le Monde Afrique. https://www.lemonde.fr/afrique/article/2021/07/10/acces-aux-vaccins-anti-covid-la-grande-fracture-nord-sud_6087833_3212.html
.Mathieu, E., Ritchie, H., Ortiz-Ospina, E. et al. A global database of COVID-19 vaccinations. Nat Hum Behav (2021)
.楊虔豪(2021)。〈大邱有批很讚的疫苗?南韓「水貨輝瑞詐騙事件」〉。聯合新聞網轉角國際。https://global.udn.com/global_vision/story/8663/5520799
.聯合新聞網轉角國際(2021)。〈誰想接手130萬劑輝瑞?以色列只剩3周的「疫苗等價交換計畫」〉。https://global.udn.com/global_vision/story/8662/5578646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萬的網紅超極叭STAR,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山河令 #陳情令 #耽改劇 完整影片 請上 @超極食型樂 愛看劇的我終於追劇追到有時間可以跟你們分享我的追劇心得了~ 山河令本週迎來大結局~到底要不要入坑呢?先聽我說說在決定吧! 超極叭 頻道長期黃標沒有收益也沒有置入 所以拜託大家支持史達個人頻道 @超極食型樂 裡面會有更多生活/日...
「周志文家底」的推薦目錄:
- 關於周志文家底 在 公民不下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周志文家底 在 Demeow繪畫小劇場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周志文家底 在 偽學術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周志文家底 在 超極叭STAR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周志文家底 在 曹楊 Young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周志文家底 在 優蜜感 Humor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周志文家底 在 真係估你唔到喎- Posts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周志文家底 在 劉佩玥结婚的推薦與評價,YOUTUBE、FACEBOOK和網紅們 ... 的評價
- 關於周志文家底 在 劉佩玥结婚的推薦與評價,YOUTUBE、FACEBOOK和網紅們 ... 的評價
- 關於周志文家底 在 胡諾言俾陳琪乜嘢吸引到?養起成頭家有秘訣 - YouTube 的評價
周志文家底 在 Demeow繪畫小劇場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用謾罵的方式溝通,只是一個自己無法好好說話的藉口而已。」
「你又來了!」
「你每次都這樣,總是不在乎我!」
「你根本是故意針對我的吧?」
沒錯,這些一定是”always”發生在我們的日常
有學過頻率副詞就一定知道” always”發生的機率多大 XD
今天我們要來學習的目標就是:開始認識自己,學習跟他人說話
我們首要明白一件事:
溝通≠告知他人≠有目的性的
溝通=人與人之間連結的鑰匙
溝通是讓我們更了解彼此、更完整的表達感受的橋樑
言語你用的好,可以讓人感到幸福溫暖;反之,可摧毀一個人。
常見的”暴力溝通”無非就是:批評、責罵、情緒勒索、威脅等等
當父母常常跟你說:「我打你,是因為愛你。」
你可以想像孩子長大後,會用什麼方式對待年老的父母、甚至是自己的孩子。
在我們學會溝通前,要跟雙方有一個共識:「允許對方的意見和自己不同。」
溝通並不是用來”指責”對方,而是透過「好好說話」來了解對方
接下來要來介紹這本書的核心重點— 非暴力溝通的方法。
1. 觀察Observation 👁️
-放下成見,只講事實
2. 感受 Feelings💞
-適當地說出你的感受 ex:我感到難過…
3. 需要Needs🙋
—了解自己為何有這樣的情緒,是內心渴望什麼?
ex:需要被在乎的感覺
4. 請求Requests🙇
-正向、具體、平靜地說出自己的需求
直接舉個書中的例子給你聽:
:「你早上都不理我」
:「我只是很累沒注意到!妳想太多了吧!」
:「你就是不在乎我!工作重要還是我重要?」
:「妳可以不要無理取鬧嗎?」
換成
:「我發現我們早上都沒講到話。」
:「我只是最近工作太累了,沒注意到。」
:「因為我們早上沒交集,讓我感到很孤單、沮喪,我想要跟你好好吃個早餐,希望你以後出門可以抱抱我。」
感受到了嗎? 語言的力量。🥰
請特別注意一點:說出自己的感受,不是對他人的行為或言語 做批評(貼標籤)!
不批評、不評斷、不侵犯他人心靈領域、不修正他人的感受
「你可以說我做了什麼、什麼沒做,也可以解釋我的言語或行為,但請別把他們混為一談。」—盧森堡博士
「我看到你很累,所以沒講到話,我很難過。」 ⭕
「你對我不理不睬!」❌
「我觀察到你已經兩天超過時間才進公司。」⭕
「你怎麼又遲到!」❌
「你幹嘛大驚小怪?」❌
不多話、不冷戰、不擺臭臉 → 達到合作性溝通
沒有”主觀”的指責,就沒有加害者及受害者!
EX:「我傷心」 → 自己的感受
「我覺得你在生氣」 → 評斷他人
描述自己的感受時,句子中有別人,就不是感受了!而是評斷!
你不需要急著讓別人了解你的全世界,
你需要先了解自己的世界。
好好的說出感受,會比你劈哩啪啦的謾罵好。
書中最後還有淺談到”情緒勒索” (暴力溝通的一部份)
:
當你心靈的需求總是需要別人給你的,Ex:安全感
你就會成為一個被情緒勒索的對象
對方給你了,你快樂;不給你了,你歇斯底里。
因為你的解藥永遠在他人手中。
這部分我想留到以後再說
今天主要重點還是”非暴力溝通”的重要性!
最後把書中的一句話送給你們:「真正令人滿足的元素大多在於,與身邊的人保持良好距離、緊密的關係。」🫂🫂🫂
既然你們都願意學習及了解非暴力溝通
接下來就是實際演練的部分了!
這本書的內容遠遠超過我說的
如果有興趣,真的強力推薦你們去買來看!
我看完書後的感想 —
我們不是聖人,我們不一定要變的”完美”
但是我們可以選擇讓自己變得「完整」
讓自己有所成長,即便是情緒這種看不到的成長
也可以慢慢使我們變得完整
題外話,溝通其實跟原生家庭相處模式很有關
這是關於「自我察覺」,這個部分我下一次會介紹到
我認為這本書,是對於初次接觸,想了解情緒、溝通的人,非常好用的工具書,書中的舉例大多都貼近我們的生活周遭,能讓大家快速的帶入情境,並且好好了解要如何”溝通”,不像大多心理學書籍,都是非常抽象的概念,EX:《情緒陰影》,有興趣可以去看看,但我不建議XD
盧森堡博士:「每個人天生都是友善的、溫暖的,我們都有愛,讓我們學著釋放本能。」你看完這本書的心得後,你想當隻有遠見的長頸鹿,還是整天想弄死別人的豺狼呢?
說話的藝術 — 正創造、掌握著我們的命運
願我們可以一且起學習,好好表達自己的感受,更了解自己,也讓自己心裡充滿溫暖及平靜。
給大家一個練習的方向:
試著紀錄自己當下的情緒,不管好壞
如此不僅可以練習 (1)表達自己的感受 (2)可以探討自己的需求是什麼
網路上有很多形容情緒的詞語
大家可以去查看看怎麼運用,這本書P.126也有~
例如: 我感到很失望、我覺得很焦慮…
關鍵字→「情緒字詞」
.
參考書籍:《我想跟你好好說話》
.
.
如果有喜歡的書籍,歡迎在下面留言給我 😊
.
.
.
#Demeow小劇場
#插畫 #illustration #drawing #draw #artsy #painter
#圖文 #插圖 #電繪 #漫畫 #原創 #cartoon
#procreatedrawing #procreateart
#台灣插畫#台灣圖文 #painting #stetch
#我想跟你好好說話 #非暴力溝通
#情緒 #勵志文學
#情緒勒索
周志文家底 在 偽學術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認真聽】當「腐」成為一種主流文化 | #BL文本的系譜 | 《如果30歲還是處男,似乎就能成為魔法師》與《絕對會變成BL的世界VS絕不想變成BL的男人》 // 李長潔 😍
.
這一集的標題被兩部BL日劇佔滿<3 雖然我完全不是腐世界的人,但也因為近年的幾部BL(boys’ love)電視、電影作品,被開發出一條新的道路。從前看過中國的網路劇《#上癮》才接觸到這種以女性為主要收視群眾的同志作品(到底可不可以叫同志作品呢?),而在BL原生地製作的《#大叔之愛》(2018)、《#如果30歲還是處男似乎就能成為魔法師》(2019)、《#昨日的美食》(2019)、《#腐女不小心跟gay告白》(2019)、《#絕對會變成BL的世界VS絕不想變成BL的男人》(2020)等。
.
從文化研究的觀點來看,圍繞著BL文本所構成的腐文化社群,有著某些特定的身分認同、文化實踐,像是「可見」與「不可見」的現身,而閱讀BL文本則是一種對傳統、固定的性別互動的逃逸和抵抗。更有趣的是,BL文本在台灣的發展是與言情小說、少女漫畫、漫畫王、租書店密切相關。今天就來聊聊這些。
.
📌 #本集的內容有:
.
▶ 我是30歲的魔法師(?)
▶ BL文本的起源
▶ 日本現代文學奇書 - 少年愛與A感覺
▶ 腐文化裡的身分認同與實踐
▶ BL文本的性別想像與抵抗
▶ 腐女的身分遊戲
▶ 從漫畫租書店開始的台灣BL羅曼史
▶ BL次文化的大眾化
▶ 絕對會變成BL的世界VS絕不想變成BL的男人
|
📣 #firstory 聽這裡: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ouu1qkokj0r0875i8aqkdyj
.
📣 #kkbox 聽這裡:https://podcast.kkbox.com/episode/PZ8MHglWFr5CtmvuEg
.
📣 #spotify 聽這裡:https://open.spotify.com/episode/2QoXWGTZkP3iZWmK6CZ6lM?si=qqdfvszSQLu4GGW3Gz99Tw&utm_source=copy-link
.
📣 #apple 聽這裡:https://reurl.cc/V3KKvZ
|
///// 完整論述 /////
.
▓ #BL文本的興起
.
近年的動漫影視作品吹起一股BL風(boys’ love),無論是日劇《大叔之愛》、《如果30歲還是處男 似乎就能成為魔法師》、《絕對會變成BL的世界VS絕不想變成BL的男人》,還是台劇《紅色氣球》、《越界》,或是有點久以前的中劇《上癮》,更有一堆泰劇。耽美男色的作品,成為某種大眾流行文化的類型,也擁有大量的女性觀眾(姨母們、腐女們…),甚至跨域到更廣大的閱聽眾。談到BL文本,就不免地還是要回到日本文化的脈絡中來理解其生產。
.
一般來說,日本女性小說家森茉莉的《戀人們的森林》(1961)、《枯葉的寢床》(1962)可以說是BL文本的濫觴。雖然在60年代的少女漫畫裡,就有性別越界的例子,例如池田代理子、手塚治虫。但竹宮惠子的《風與木之詩》(1976)才可以說是少年愛漫畫的骨灰鼻祖作品。該作品帶有古典、西歐風情,以尚未發育第二性徵的少年為主角,劇情相當煽情。也就是說,在70年代,日本少女漫畫的領域接納了少年愛文本,進而80年代時,少年愛類型漫畫正式成為少女漫畫的子類型。
.
直到90 年代日本《B-Boy》雜誌為與先前沉鬱耽美或具有情色元素的男性同性愛作品區隔差異,提出「ボーイズラブ」(Boys' Love)一詞企圖將出版品設定為明亮輕快喜劇收場的男性同性愛漫畫,雖最後未能收效,卻使得BL一詞成為後來所有男性同性愛作品的代稱(楊曉菁,2005)。若說耽美與BL有甚麼區分,可能有「名稱」、「風格」、「敘事」三種區分,甚至,BL指稱更加通俗的文本流行。
.
▓ #少年愛的文學起源
.
然後再來看一下少年愛概念的系譜,可從稻垣足穗《少年愛的美學》(少年愛の美学)裡見到軌跡,其指出作家森茉莉,是耽美小說的起源,她的小說《戀人們的森林》、《枯葉的寢床》,開啟了女性描寫男同性戀的文學類型。稻垣足穂,是一位新感覺派作家,提倡感受生活中的一切,躍入事物本身的直觀與觸發。1969年以《少年愛的美学》獲得由新潮社推動的「第一回文學大賞」。
.
《少年愛的美學》裡蒐集大量東方與西方的少年愛(Knabenliebe)、同性戀資料,也對其進行詳實的解說、細微的敘述,尤其是描繪男性對少男的慾望,少年愛大抵也與日文中的「若眾道」相稱(劉靈均,2019)。《少年愛的美學》的核心論述是「A感覺」,他認為,人的快感包含肛門(A=anus)感覺、陰道(V=vagina)、陰莖感覺(P=Penis)、口腔感覺(O=Oral),廣援博引古今中外對於性快感的描寫比較,並且將其用以解釋對美少年的愛之美好(高橋孝次,2010)。
.
「A感覺」的論述,明顯運用精神分析師Sigmund Freud的「反覆說」,他將人做為一個由口到肛門的構器,A感覺是快感的原初,V感覺則是A感覺的派生,P感覺是V感覺的翻轉,那O感覺的進食行為也是性快感的一環。
.
所以,稻垣足穗論證到具有A感覺的少年是性的基礎。看到這裡,是不是覺得到底在講什麼(@@)。總之稻垣足穗認為「A感覺」是「失去的」,其正是「對某種失去的東西的鄉愁」,無論是性的歷史性、現代人的快感、日本傳統中的若眾道。無論他的理論架構你能不能接受,或是感到貶抑女性不合乎性平,這本「奇書」的確理論化了日本現代的美少年文本,奠定男色審美的趣味,也提供了某種具有歷史地位的文學解讀。
.
▓ #BL文本與腐女社群
.
記得好幾年前上社會學課的時候,有一組同學彙整了100大重要的BL動漫作品,我只認識《純情羅曼史》、《世界一初戀》,並且對這些作品進行大規模的分析。口頭報告時,她們雙眼燃燒出灼熱的視線,說明為何某些作品是「必看」。那時我第一次見識到「腐女」的力量。
.
所謂「腐女」(應該不用解釋了吧),源自於日文中的「腐女子」(fujoshi),最早出現在2000年時的「2channel」網路論壇上,延伸著90年代愛好閱讀耽美小說的女性。
.
腐女,指稱喜歡將萬事萬物都解讀為男男同性關係的女性。2005年後,日本媒體開始注意到腐女群體,腐女的名詞正式出現在大眾媒體中。後來,在課堂上,可能是因為我對日本文化的愛好態度,讓很多腐女BL同好們紛紛跳出來討論BL作品,我才驚覺,原來有這麼多人在喜愛BL。
.
▓ #BL文本的性別想像與抵抗
.
為什麼某些女性讀者會熱愛閱讀 BL?臺灣地區已有若干研究為上述問題提出解答,例如鍾瑞蘋(1999)的問卷調查分析發現同性戀漫畫閱讀者的閱讀動機包含好奇心、流行感、偷窺感、感官刺激等,閱讀經驗愈多者也可能因社交動機持續閱讀;楊曉菁(2006)、張茵蕙(2007)、及葉原榮(2010)以小規模樣本進行深度訪談,發現女性讀者喜歡 BL 的理由包含對性別刻板印象及父權社會的厭倦與抵抗、對男男曖昧情愫衍生浪漫想像、得以窺視男性/體及性愛情節但可迴避女體成為男性情慾目標等。(轉引自林奇秀,2011)
.
周典芳(2010)的訪談研究也有類似發現,她指出 BL 故事中的四種關係性
以及三種性表現(性愛描述的特徵)是吸引女性讀者的主要理由:在關係性方面,「對等性」係指戀愛雙方常表現出權力關係的平等感;「多樣性」是故事情節設定與角色屬性相對複雜,充滿各種可能性;「禁忌性」是指悖德的同性之愛具有淒楚美感,讀之可獲得感動與勇氣;「現實性」則是指 BL 讀者對女性向讀物中條件優秀男性搭配條件低劣女性的不認同,相較之下,虛構的 BL 故事反而顯得真實(意謂「條件相當的兩個人在一起才是合理的」)。
.
在性表現方面,「逆轉性」是指讀者在 BL 閱讀中扭轉了一般女性「被觀看」的經驗,成為觀視性愛與男體的主動者;「人間性」是指 BL 故事中的性是有情感、人性化的,不僅是感官的刺激;「配慮性」則是性愛雙方會體察並關心對方感受(即使是虐待式性愛的描寫亦然)。(轉引自林奇秀,2011)
.
而林奇秀(2011)則以「踰越的愉悅」來做為解釋。她以「逾越」概念為基礎,歸納六種「因逾越而愉悅」的閱讀快感。在悖德的愉悅中,讀者逾越以一男一女為主的異性戀體制與社會常規加諸在愛戀雙方身份的箝制;在反抗與逆轉的愉悅中,讀者逾越社會對女性的期待、規範、與桎梏;在控制與匡正的愉悅中,讀者逾越傳統作者相對於讀者、訊息傳送者相對於被傳送者的文本理解模式,奪得積極解讀文本、擺佈文本、改寫文本、或創造新文本的主動權,同時也在這些行動中積極地定義她們心中可愛可親的男性。
.
▓ #腐女的身分遊戲
.
透過作品與討論,腐女似乎擁有一個想像(也是真實)的文化社群,社群中的人們有種隱藏的規則:低調地喜歡BL,不要讓他人發現身分。在岡部大介(2008)的〈腐女的身分遊戲-可見與不可見的身分〉中,描述了腐女群體的次文化樣態與身分認同。他用Erving Goffman的劇場理論解釋,腐女的現身,不只是一種對自我的看法,同時是社會關係的反映。岡部認為,腐女身分認同在「可見」與「不可見」的戰略實踐中被構成。
.
他們一方面會偽裝(隠れ)成「普通女子」、「低調」,來躲避主流社會、親戚家長、同伴好友的觀察,像是《我家女兒交不到男朋友!!》(ウチの娘は、彼氏が出来ない!!)裡的水無瀨空。但另方面卻會運用「萌語」(萌え語り)、「妄想」(張瑋容,2013),來暗渡自己的喜愛與實踐,像是「攻」、「受」、「總攻」、「總受」的描述,或是描述劇情類型「下克上」、「攻攻」,很多時候也會藉由作品的「類型」(genre)與角色的「配對」(coupling)來表達自身與確認腐認同的存在。
.
學生很愛探詢一個問題,腐女群體究竟跟非腐女群體有何不同?沒想到,還真的有人做這個研究。宋佳的〈腐女的形象調查〉,以大學生358名(男性106 名、女性250名)為樣本,進行問卷調查。研究發現,腐女們容易受到非腐女與一般男性忽視,但他們接受自己,不在意他人眼光,他們的生活因為BL作品的愛好而感到豐滿充實。我們可以見到岡部所言的「腐女的可見與不可見」的延伸,腐女的「可見」實踐,有時候是一種對「汙名化」(stigma)的抵抗,也展現腐文化對腐女所產生的意義豐沛世界。其他還有相關延伸出的腐類型還有「腐男」、「腐人」、「腐死鳥」,「腐教」、「BL腦」,也是蠻有趣的討論。
.
從前日本的腐文化社群常遭受批評,愛情至上論展現的,其實只是她們利用來逃避困擾女性的性別議題。不過,直至今日,在性別運動更加顯著的現在,透過對BL文本的接觸、對同性愛的BL式認識,讓許多腐女、腐男們願意更進一步地去認識同性戀群體的真實生活與權益。
.
▓ #90年代的租書店 #台灣的BL文本殖生
.
回到台灣的BL文本,其興起與日本的耽美文學有極大的直接連結。對於台灣的少女來說,言情小說是很重要的浪漫啟蒙、性愛啟蒙。這個文學領域,讀者、作者、編者都是女性,性別化產業的特色得以令其充分演繹台灣當代女性的愛慾想像(有別於瓊瑤)。自1990年代初期,這個產業成熟完備,然後以「租書店」、「網咖」、後來有「便利商店」作為重要的傳播場域。有著時代性的意義。(楊若慈,2012)
.
台灣本土言情小說與日本 BL 文化之所以產生聯繫,乃是因為二者共通的主要傳播與流通場域,也就是台灣獨有的漫畫租書店使然。女性讀者們在漫畫租書店,閱讀消費這些平價、淘汰率高、收藏價值低、故事公式化的文學商品,BL類型的漫畫文本也影響到言情小說的閱讀嗜好,開始有日本BL輕小說出現,也有台灣作者出版BL言情小說,例如知名的《烈火青春》系列。台灣的女性讀者亦逐漸發展出看BL漫畫的喜好。(楊若慈,2012)
.
而言情小說的BL文本,並非與同志文學相同,白先勇的《孽子》、朱天文的《荒人手記》、吳繼文的《天河撩亂》。同志文學某個程度上,還是比較真實地、寫實地表達著同性戀主體與群體的內心刻劃與社會處境。但BL文本則聚焦在男男之間的戀愛關係,較不牽涉到社會處境,各種阻礙困難都可以在愛情的力量中,被迎刃而解。
.
▓ #BL文本的大眾化 #推一部日劇
.
近年有許多電視劇推出以BL為主題的作品,或是原著,或是改編漫畫,也造成了一股「賣腐」風潮,這個賣腐以異性戀男主角為CP,打造各種BL浪漫幻想,也更將BL文本從次文化推向主流。
.
BL劇不是同志劇,可以想想那些歐美的同志電視劇,如《同志亦凡人》(Queer as Folk),那是真真實實給同志族群欣賞的戲劇(不過,這個時候應該要問問腐人類們,看到同志劇的感覺是甚麼)。
.
談談最近看的一個奇妙的BL劇《絕對會變成BL的世界VS絕不想變成BL的男人》,這個設定實在是太神奇了。故事中的異性戀直男男主角,身處在以BL為架構的世界中,為了防止自己陷入戀愛,因此努力的在避開各種 BL 漫畫裡的套路,避開一切有可能會被「掰彎」的場景。有時候想避卻避不了,套路與反套路的攻防戰,就在男主角戰戰兢兢的防堵中出現趣味。
.
只要兩個男人對到眼,就會展開命運之戀的世界!小混混和乖乖男餐廳的邂逅,明明不怎麼美好卻會被腐腦和戀愛濾鏡看成浪漫的狀態。其他像是「路倒的陌生人」、「聚會裡跟你一樣無法進入狀況的男子」、「隔壁跟你借筆記的男子」,看著男主角不斷地解釋各種腐場景,也讓我好好地學習了一番。
.
可以更令人深思的是,如果我們把劇名改成「絕對會變成異性戀的世界VS絕不想變成異性戀的男人」,是不是可以讓我們同理心地思考身處於異性戀世界中的同志朋友呢?
|
#參考文獻
.
1. 高橋孝次. (2010). 『少年愛の美学』 とフロイトの反復説. 千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21), 1-14.
2. 劉靈均. (2019). 從東亞少年愛到台灣同志: 吳繼文《 世紀末少年愛讀本》 與須永朝彥. 台灣學誌, (18), 43-64.
3. 楊曉菁. (2005). 台灣 BL 衍生 「迷」 探索.
4. 岡部大介. (2008). 腐女子のアイデンティティ・ゲーム: アイデンティティの可視⁄ 不可視をめぐって. 認知科学, 15(4), 671-681.
5. 宋佳. (2015, September). 腐女子のイメージ調査. In 日本心理学会大会発表論文集 日本心理学会第 79 回大会 (pp. 2AM-025). 公益社団法人 日本心理学会.
6. 楊若慈. (2012). 性別權力與情慾展演: 台灣本土言情小說研究 (1990~ 2011). 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 1-150.
7. 張瑋容. (2013). 從 [BL 妄想] 看另類情慾建構-以台灣腐女在 [執事喫茶] 中的妄想實踐為例. 女學學誌: 婦女與性別研究, (32), 97-133.
8. 林奇秀. (2011). 腐女的閱讀逾越/愉悅感 BL (Boys’ Love) 女性讀者閱讀經驗分析.
9. 張茵蕙(2007)。薔薇纏繞十字架:BL 閱聽人文化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台北市。
10. 葉原榮(2010)。王子的國度:台灣 BL(Boy’s Love)漫畫迷的行為特質與愉悅經驗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應用媒體藝術研究所,新北市。
11. 鍾瑞蘋(1999)。同性戀漫畫讀者之特性與使用動機關聯性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台北市。
周志文家底 在 超極叭STAR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山河令 #陳情令 #耽改劇
完整影片 請上 @超極食型樂
愛看劇的我終於追劇追到有時間可以跟你們分享我的追劇心得了~
山河令本週迎來大結局~到底要不要入坑呢?先聽我說說在決定吧!
超極叭 頻道長期黃標沒有收益也沒有置入
所以拜託大家支持史達個人頻道 @超極食型樂
裡面會有更多生活/日常/開箱/影評/旅遊VLOG
主持/直播/業配合作/商品置入/宣傳訪問
請直接EMAIL:7788superstar@gmail.com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7788superstar/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star1105/
知識性YOUTUBER -超極叭STAR
“ 我們必須用更極叭的態度,燦爛的面對雞歪的人生。”
頻道以節目形式經營
探討同性戀與異性戀不同的觀點 以及分享許多學校不會教的性知識
傳遞著 性愛是一件生活必需的事情,而不是一件羞恥的事。
分類:娛樂/性知識/LGBTG/同志文化

周志文家底 在 曹楊 Young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闖關主打〈玩家〉 拿自己當籌碼也願賭服輸的告白之歌
曹楊開外掛!身心全面入戲 顛覆自我挑戰新唱法
愛的傻瓜勇闖破關之路 反差萌曹楊為愛登場 小派RAP助攻
12.29 曹楊 ‘‘ 規定情境 Mise En Scène ’’ 專輯發行
專輯購買/數位點聽:https://cy.lnk.to/miseenscene
———— scene 3 / 青澀玩家為愛梭哈的追愛情境 ————
失控的曲線、消失的規則、破天際的心跳...我像個賭愛之人,不按牌理出牌把一切梭哈,這一次,我願意為愛賭上全部的自己!在追愛路上,怕被你視若無睹,怕變成自作多情的笑話,一切都讓人擔憂太多把握太少,曹楊化身愛的傻瓜這次要晉升初級玩家,勇闖愛的破關之路,「像一個青澀而慌張的玩家 只是桌上籌碼是我自己」無所畏懼的告白之歌,直率強勢卻又青澀慌張,反差萌也一起梭哈!
曹楊招牌沈穩充滿餘韻的聲線,一向給人溫暖深情的感受,而他在首張專輯《規定情境》中全身投入各種情境,用聲音化身不同故事角色,時而內斂、時而外放,將歌手和演員身份融合的恰到好處。在〈玩家〉這首歌中更難得展現他青澀勇敢追愛的大男孩形象,中快版節奏的POP曲風,也是曹楊第一次嘗試,因此,在配唱前曹楊也與製作團隊不斷研究激盪關於歌曲背後的情境、角色的語氣...等,希望暫時褪去曹楊招牌嗓音及動人深情的語感,挖掘出他聲音中的直率不羈、充滿律動魅力的聲音角色,也讓曹楊笑說「這首歌能算是專輯中最難唱的一首了,花了很多時間研究角色,完全是投入到一個顛覆過往的唱法裡,對我來說是一次大挑戰!」
〈玩家〉歌曲中明亮跳耀的律動節拍,完全跳脫了大家對曹楊的既定形象,而曹楊除了以開外掛之姿巧妙的轉換角色,在這首歌中也邀請到「派偉俊」客串演唱,小派在歌曲中化身RAP擔當,巧妙的畫龍點睛順利助攻!青澀玩家曹楊、加上小派新角色陸續登場,帶你一起進入曹楊的《規定情境》,各位玩家準備上線!
《 玩家 feat. 派偉俊 》
詞:黃俊郎 / 曲:陳佑宗,Kunny
宇宙最快不是光
而是我愛上你的速度
最難以 逃離的 也不是黑洞
是你埋藏著星光的瞳孔
最安靜不是深海
而是我遇上你的街道
最難以 平息的 也不是風浪
是我突破了天際的心跳
那一天 我翻遍一切書籍
愛你卻 還是說不出個所以
直線屬於人類 曲線屬於上帝
而我的存在或許屬於你
你 看不出來嗎
我 愛上了你啊
允許 我成為 虔誠的朝聖者
為了輕吻你而出發
你 看得出來嗎
我 愛上了你啊
像一個青澀而慌張的玩家
只是桌上籌碼 是我自己
RAP
你想賭嗎 賭我願意 全部輸給你
除了我 深情的眼睛 其他都歸你
就算一無所有 還能看著你
希望我的瘋狂沒嚇到你 (沒嚇到你)
請原諒一個傻瓜因愛身不由己
你輕易 就推翻了地心引力
我只能 漂流於你經過的足跡
世界又重新 下過了一場雨
這次我不再討厭夏季
你 看不出來嗎
我 愛上了你啊
允許 我成為 虔誠的朝聖者
為了輕吻你而出發
你 看得出來嗎
我 愛上了你啊
像一個青澀而慌張的玩家
只是桌上籌碼 是我自己
墜入愛河的人啊 要怎麼優雅
我連話都 說不好啊
帶著掩飾不了的害怕
怕我被視若無睹的籌碼
怕你不屑於 跟我賭一把
怕一切都是自作多情的笑話
你 看不出來嗎
我 愛上了你啊
允許 我成為 虔誠的朝聖者 (愛的朝聖者)
為了輕吻你而出發 (輕吻你而出發)
你 看得出來嗎 (看出來了嗎)
我 愛上了你啊 (愛上了你啊 baby baby baby)
像一個青澀而慌張的玩家
只是桌上籌碼 是我自己
音樂製作 Song Credit |
詞Lyrics:黃俊郎
曲Composer:陳佑宗/Kunny
製作人Producer:李汪哲Chavy Lee
製作執行Production Executive:吳逸玲Lily Wu
編曲Arranger:李汪哲Chavy Lee /吳逸玲Lily Wu
和聲Backing Vocals:王昭權(跳蛋工廠EGGO Music Production)
吉他Guitar:翁光煒Wico Weng
錄音師Recording Engineer:徐威
錄音室Recording Studio:V Studio(上海)
混音師Mixing Engineer:Ken Matsuoka
混音室Mixing Studio:Showastation
母帶後期處理工程師Mastering Engineer:陳陸泰 aTai
母帶後期處理錄音室Mastering Studio:原艾音樂Mugwort Music
MV製作 MUSIC VIDEO CREDIT |
導演 | 李伯恩Lee Po-En
攝影指導 | 沙昊文Sha Hao-Wen
製片人 | 王小豐Wang Xiao-Feng
美術指導 | 黃尹姿Huang Yin-Zi
燈光指導 | 高峰Gao Feng
攝影大助理 | 李祥新Li Xiang-Xin
移動組長 | 祁偉章Qi Wei-Zhang
攝影組 | 熊前程Xiong Qian-Cheng/姚永權Yao Yong-Quan/張紹雨Zhang Shao-Yu/曹哲瑞Cao Zhe-Rui
燈光大助理 | 李金明Li Jin-Ming
燈光組 | 彭新鋒Peng Xin-Feng/鄧立漢Deng Li-Han/金新凱Jin Xin-Kai/劉文學Liu Wen-Xue/彭志田Peng Zhi-Tian/李德華Li De-Hua/林業盛Lin Ye-Shen/于老虎Yu Lao-Hu/ 馬迎春Ma Ying-Chun
美術助理 | 鄭歆樺Zheng Xin-Hua
道具師 | 曾勇Zeng Yong
道具大助理 | 曾得貴Zeng De-Gui
道具組 | 曾樹超Zeng Shu-Chao/萬聰Wan Cong/梅仁才Mei Ren-Cai/蔡坤橋Cai Kun-Qiao/李志偉Li Zhi-Wei/涂才Tu Cai/王華Wang Hua/陳國坤Chen Guo-Kun
製作指導 | 王震明Wang Zheng-Ming
威牙組長 | 李軍Li Jun
威牙組 | 王凱Wang Kai/張燕東Zhang Yan-Dong/曹源俊Cao Yuan-Jun/蔡旺浩Cai Wang-Hao/趙旺Zhao Wang/石洪飛Shi Hong-Fei/賴遠鋒Lai Yuan-Feng/徐有才Xu You-Cai
導演助理 | 吳雨薇Wu Yu-Wei
造型組 | 陳瑤Chen Yao/騰丹丹Tent Dan-dan/劉雪輝Liu Xue-hui/華子Hua-Zi
外聯製片 | 王立煒Wang Li-Wei
現場製片 | 魏超Wei Chao
置景組 | 彭勇Peng Yong
場務組 | 金志文Jin Zhi-Wen/趙旭Zhao Xu/譚志仁Tan Zhi-Ren/徐駿Xu Jun/陳遠漢Chen Yuan-Han/趙興文Zhao Xing-Wen/張春濤Zhang Chun-Tao/齊雲龍Qi Yun-Long/趙興龍Zhao Xing-Long
舞蹈設計 | 鳳梨Nena/飯糰Fan Tuan
舞者 | 王佳慧Wang Jia-Hui/子喬Zi Qiao/吳歡歡Wu Huan-Huan/畢海東Bi Hai-Dong/粟嘉瑋Su Jia-Wei/楊姣Yang Jiao/周金浩吉Zhou Jin-Haoji/華洵瑩Hua Xun-Ying/江文駿Jiang Wen-Jun/曾斯聰Ceng Si-Cong
(曹楊團隊)
髮型 | 曾子陽Zeng Zi-Yang
化妝 | 王立民Wang Li-Min
造型 | Cici
花絮側拍 | 蔣鵬Jiang Peng
平面側拍 | 建建Jian Jian
(派偉俊團隊)
髮型 | Edmund Lin from ZOOM Hairstyling
化妝 | 美少女工作室Prettycool / 黃凱楡 (小魚) Huang Kai-Yu
造型 | Amber Weng
製作公司 | 北京跳一下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後期製作 | 里程映畫
協力導演 | 小葉AYEH (我的檔期有限公司)
◆ 關注 曹楊 Young ◆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young.cy1211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young.cy1211
微博 Weibo: https://www.weibo.com/caoyang1211
#曹楊Young #派偉俊 #玩家

周志文家底 在 優蜜感 Humor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真.飯後感】 第一集 周志康 周曉祺
由《范後感》變成《真.飯後感》
到底轉變了什麼?
由坐在銀幕前 和嘉賓面對面
變成了
坐在攝影機旁 看著一對嘉賓的真對話
這次找來好兄弟志康 及 他囡囡Emma
看著他們的互動 我沒後悔拍這節目
場地提供:Ynaught Studio
動畫設計:DustyKid
剪接:Reyan/Mandy/Lun Hui/Plato Lai
助理編導:Reyan Tse
導:Mandy Mak
監:Plato Lai / Lun Hui
Facebook : https://www.facebook.com/真飯後感-106668261418359
【節目引言】
依家大家可能花一半以上時間係Internet
上司下屬 家人親戚 男女朋友
會打字 留VoiceMsg
但你幾耐無試過面對面去同對方傾計
之前睇過一個台灣Youtuber Blaire Chen
佢拍左一系列相談室
令我相當感動
原來佢靈感係嚟自另一個
外國YT頻道Jubilee
睇完之後 回想自己做主持咁耐
其中一個最想做嘅節目
就係好深層去了解同感受
人與人之間嘅愛
所以決定去信佢
同佢講會拍一個廣東話版本
希望睇嘅人 會有共鳴之外
亦都會嘗試 睇完之後
放低手機 去同你愛嘅人 傾吓計
▼▼▼▼▼▼▼▼▼▼▼▼▼▼▼▼▼▼▼▼
?趕快訂閱我?►按下小鈴鐺?
https://youtu.be/AXBTdYB4VNM
▼▼▼▼▼▼▼▼▼▼▼▼▼▼▼▼▼▼▼▼
►FACEBOOK ► YomeGum優蜜感
►YouTuBe ►YoMeGum優蜜感
►阿感IG ► platolai
►YoYoIG ► yoyolien_moveon
▼▼▼▼▼▼▼▼▼▼▼▼▼▼▼▼▼▼▼▼

周志文家底 在 胡諾言俾陳琪乜嘢吸引到?養起成頭家有秘訣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胡諾言除了拍劇,另一個身份是節目主持,他還有一個身份,與太太陳琪及兩女一子是網上甚多追隨者的KOL家庭,私底下他是一名業餘跑手… ... <看更多>
周志文家底 在 真係估你唔到喎- Posts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 後,一直緋聞不斷,跟她傳過緋聞的有羅天宇﹑張振朗﹑余德丞﹑方力申﹑溫家偉和周志文等,男方個個都有返咁上下家底。有傳近來她跟32歲的陳家樂因合作拍攝無綫.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