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尋屏東最大瀑布卡悠峰瀑布,認識山林的守護者公所遺跡維護隊!
卡悠峰瀑布位在屏東獅子鄉,是枋山溪上游阿士文溪的源頭,提供沿岸芒果園與西瓜栽植灌溉,終年水量不斷,我們造訪的時間剛好是豐水期,水幕從落差40公尺懸崖傾洩而下,聲勢壯觀。
這片蓊鬱的山林背後,有一群維護生態資源的幕後英雄:公所遺跡維護隊!
#公所遺跡維護隊是什麼
為屏東縣政府結合林務局共同推動的原住民族地區傳統遺址及生態資源維護計畫,藉由維護原鄉傳統遺址及山林的生態資源的方式,提供穩定的工作機會給原鄉族人,不僅維護家鄉的森林山野,也透過遺跡維護,傳承文化。
#公所維護隊的工作內容
維護部落的遺跡、山川保護、撿拾垃圾、部落除草、種植今年被指派栽種的種子,拔除外來種,最難纏的是與銀合歡的交鬥,屏東境內隨處可見的外來種銀合歡,樹根會分泌出含羞草素抑制其他植物生長,排他性極強,生命力頑強偏執,每一次整除都不及他們生長的速度,永無止盡!
#進入部落遺跡的入山儀式
我們搭乘獅子鄉公所遺蹟維護隊的貨車,駛往獅子頭山上的石板屋遺跡,眾人下車換上包覆的雨鞋步行,隊員們早已準備好米酒、檳榔與香菸,維護隊最資深的大姐念著族語,向祖靈祈福,這是每次工作前的必要儀式。
回程的路上,眺望獅子頭山腳下不勝枚舉的芒果樹,像手持白色裝備的衛哨兵沿著山路的迴圈蔓延,守護著山腰間的村落。因引擎過熱,我們一行人在半山腰拋錨了,等待冷卻之時,我們望見磅礴大景搭配夕陽時刻,波光粼粼的海平面,充滿感謝,這個美麗世界。
#獅子鄉公所
含羞草種子種植 在 張光偉 Wayn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好棒的文章!好棒的角度!
💚 臺灣啊,你是上帝疼痛的海島 / 台大教授 張文亮
「海島和其上的居民,都當向耶和華唱新歌,從地極讚美他。」(以賽亞書四十二:10)
臺灣不是一個島,而是太平洋大陸棚邊緣,日本千島群島弧與菲律賓呂宋島弧中間的群島。群島是由最大的島嶼「臺灣」,與澎湖、鼻頭角、蘭嶼、龜山、火燒、紅頭嶼等84座島嶼所組成,總面積約36,000平方公里。
獨特的地理位置
這些島嶼與大陸福建相對,但是幾千年來,以黃河文化為主體的大陸,認為那孤懸外海的島嶼,不過是化外之民、落後的地方、蠻族的住處、海盜的居所,是巴望大陸皇帝垂憐施恩的一群賤民。
真的是這樣嗎?
最早認識臺灣重要性的,不是中國人,而是西班牙人。十五世紀初期,西班牙的探險家縱橫四海,他們早就發現,若以臺灣為中心,北到日本橫濱的距離,與南到菲律賓馬尼拉的距離相等,再延展範圍,北到俄國海參威,南到新加坡的距離幾乎一致。原來臺灣是亞洲沿海地理位置的中間點,是東太平洋接觸大陸沿海諸港的門戶。
西班牙人對臺灣的影響
1626年,西班牙人前來北臺灣,占據淡水,固然一時訝異於這島嶼的美、生物相的豐富、原住民的純樸;可惜心中覬覦的,還是島上的黃金、可製炸藥的硫磺,與能賣錢的茶葉,因此西班牙人在淡水附近開採黃金,在大屯山上採硫磺,並在坪林伐木種植茶葉。
西班牙人在臺灣北部設立港口,期待成為馬尼拉與日本貿易的中繼站,卻引起了荷蘭的緊張。荷蘭基於國際海上貿易的競爭,唯恐影響與日本、中國間的貿易,因此於1642年圍攻淡水城,將西班牙人驅離臺灣。
上帝對臺灣的保守,常是經歷了許多外來的破壞,卻總是留下值得讚美的可愛。西班牙開發了「淡水」港,成為進出臺灣的門戶;開發了山坡地的茶園,使「茶葉」成為臺灣北部丘陵地的主要作物。
荷蘭人對臺灣的經營
荷蘭曾被西班牙管轄,1579年獨立後,反成西班牙競爭的對手。1602年,荷蘭在亞洲成立「東印度公司」,經營在亞洲的貿易權。荷蘭人也很早就知道臺灣的特殊性,在1624年前來南臺灣,在臺南鹿耳門登陸,與附近的漢人與平埔族人爭戰,逐漸統轄臺灣西部臺南到彰化之間的廣大平原。荷蘭是世界著名的農業與花卉國家,雖然將臺灣視為殖民地,收取許多稅金,卻給臺灣帶來農業技術,奠定了臺灣的農業基礎,發展出日後有別於大陸的農業特色。
例如荷蘭人為臺灣帶來種植甘蔗與榨汁製糖的技術,如今嘉義以南一片又一片的甘蔗田,是荷蘭人留下的功績。荷蘭人選種甘蔗,是影響臺灣深遠的正確判斷。嘉義以南廣大的平原經常缺水,甘蔗是耐旱的作物,土地愈旱,甘蔗愈甜;海風很強,甘蔗密集生長,根系又深,抓地力強,還可以為人擋下海風;土壤貧瘠,甘蔗需要的是排水良好的沙土地,能在貧瘠地區生長良好。
迫害的再臨
此外,荷蘭還在臺南沿海低窪區教人養殖虱目魚,在山坡地種植增加穩定水土的銀合歡,為花園引進蜜源植物馬纓丹與含羞草,為果園引進芒果、釋迦與蕃茄,為農地引進豌豆(又稱荷蘭豆)、胡椒、蔥、薄荷、高麗菜與蕃薯。
荷蘭的宣教士在臺南地區還帶領約5,900位平埔族人信耶穌,並為他們設立學校與神學院,也為臺灣畫下第一張準確性高的地圖。
可惜,1661年,鄭成功自中國帶領十萬個士兵前來,毀去所有學校與神學院,殺光基督徒,還將宣教士的孩子分給將領為奴隸。動刀的一定會被刀所滅,22年後,滿清政府滅了鄭氏王朝。
臺灣人的標誌
此後,約有十萬的漢人隨著軍隊湧入,先是泉州人,後是漳州人。泉州人與漳州人多次械鬥,死傷眾多。而後客家人來,泉州人與漳州人聯合,驅趕客家人。
1662年到1895年期間,臺灣大小械鬥不斷,幾乎是三年一小亂,十年一大亂,導致死傷無數、田園破壞、鄉舍塌毀,加上颱風、水災、旱災、地震連連,漢人大量墾地種稻,但稻田水流遲緩時,容易成為瘧蚊與鼠疫滋生的場所。從此天災與人禍連連,臺灣人的生命深處深深烙印一個標誌——「不平安」。
因著不平安,臺灣人出海怕沉船、出外怕瘴癘、蓋屋怕路衝、婚喪喜慶怕忌諱、蓋墳怕風水、祭祀怕冒犯,生死都不得安寧。百姓需要討好各路的神明,敬拜各樣的偶像,祭祀各式的鬼魂。這也影響臺灣的社會與政治的發展,神鬼既然可以「賄賂」,人更可以用金錢、色情來打通,結果產生了臺灣人好賄賂、好賭、好鬥與好色的習性。
福音的腳踪
上帝沒有放棄這個島嶼。臺灣人心改變的契機,由黑暗看到光明,是清朝末年,外國宣教士不斷的前來,1865年馬雅各(James L. Maxwell, 1836~1921)、1871年甘為霖(William Campbell, 1841~1921)、1872年馬偕(George L. Mackay, 1844~1900)、1875年巴克禮(Thomas Barclay, 1849~1935)、1895年蘭大衛(David Landsborough, 1870~1957)等福音的使者,像一粒又一粒的種子埋在這裡,並將福音傳到臺灣各鄉鎮,從此臺灣人才開始擁有真正的平安――「耶穌的救贖」。
宣教士們有著屬天的樂觀,因著信,將臺灣轉換為福音能夠發芽生長的所在,例如馬偕就寫道,臺灣人在聽信福音上,有四個特點:
1. 臺灣人的學習慾望強,學習慾望高的人,常成為最先信耶穌的一群人。所以將文化、科學轉化為教育材料時,可以將福音放入。
2. 臺灣人尊重以身作則的人。傳福音的人必須先贏得聽眾的尊敬,臺灣人才聽得進。所以傳福音的人所受的教育,或從事有益於人的職業,能成為傳福音的管道。
3. 臺灣人較聽得進臺灣事,有效率的工人收割禾場,懂得用正確的鐮刀與合宜的畚箕。因此,需要有智慧地了解臺灣的文化、種植、食物、地理、地質、動物、音樂、氣候、習俗、社會等,以臺灣本土的材料,作為傳福音的素材。
4. 臺灣人聽得進朋友的話,有熱忱融入一般人的生活,就能讓臺灣人接受福音。但要保持自身的潔淨,不同流合污。
原住民福音的復興
1895年馬關條約之後,日本占領臺灣,給臺灣帶來數十萬人的傷亡。尤其持續與原住民爭戰,封鎖山區,不讓外人進入。沒想到上帝藉著太魯閣族的基督徒姬望,將福音傳給原住民。迄今,原住民仍是臺灣基督徒比率最高的族群。
在世界上很少有一個地區或島嶼,有像臺灣這麼多樣、多種的原住民,使臺灣更具文化的多樣。目前人類考古學還無法確定臺灣原住民的來源,是南海島嶼的居民在不同時間前來形成不同的族別,還是由臺灣分散到南海各島嶼。原住民使臺灣人的血源更多樣,長期的通婚生子,使臺灣人的血緣漸與大陸的漢人迥別。在上帝的救恩中,不同種族共享同一救恩之源,在基督裡合一。
日據的年代
日本據臺期間,帶來工業化,開發大型的烏山頭水庫,建造桃園大圳,引入西式教育,並育種與推廣優質的「蓬萊米」,使得臺灣「北茶葉、中水稻、南甘蔗」三足鼎立。但是日本厲行天皇崇拜,與軍事管轄的壓力,使臺灣的基督徒飽受壓制。二次世界大戰後期,曾傳日本官方擔心盟軍可能登陸臺灣,將下令囚禁與殺害全臺灣的基督徒,以免替盟軍帶路。幸好盟軍後來越過臺灣。
1945年,日本在二次世界大戰後撤出臺灣,國民政府接收臺灣。接收軍隊紀律不佳,形象很差,與接收政府的貪污無能,不只是國民政府即將在大陸全面潰敗的預象,更引發了廣泛的民怨。
1947年的二二八事件,造成許多臺灣菁英的死傷,不少無辜的死難份子是基督徒。1949年大陸戰爭失利,國民政府全部撤退來臺,超過一百萬大陸各地的百姓逃來臺灣。那是風雨飄盪、人心惶惶的危機年代。
共產黨占據大陸後,迫害基督徒,關掉教會,趕走宣教士,一樣的方式應該可以在臺灣炮製。1949年大陸派軍攻打金門古寧頭,實在稀奇,共產黨軍隊在大陸連戰連勝,幾乎是四處追趕著國民政府的軍隊,沒想到在臺灣海峽的一個小小島嶼上,竟然吃了大敗戰
。1950年韓戰爆發,共產黨軍隊大量北調,喪命在北韓陌生的土地上,也消耗了武力侵略臺灣的力量。同時美國第七艦隊協防臺灣,不久中共與蘇俄交惡。1966年,又爆發文化大革命與一連串權力鬥爭的內耗,大大消減臺灣軍事的危機,也免去臺灣遭受文化大革命的火煉。
避難地反成燃起福音之火的起點
當二千個宣教士自大陸撤返來臺,在1950~1960年,臺灣興起一波福音的復興,可見上帝保守臺灣的手,依然沒有退縮。
1960~1980年期間,政治的不穩定,使得臺灣許多年輕學子與移民,遠赴美國、巴西、阿根廷、南非、歐洲、新加坡等地,漂泊的異鄉人反而更易蒙受救恩,四處建立查經班與教會。臺灣的基督徒比率雖少,只有3%,但是在普世華人當中,卻是上帝國度人才重要的供應處,也是文字出版的中心。
1990年代初期,大陸留學生開始大批出國,上帝藉臺灣人所建立的教會,成為他們蒙受救恩的所在。大陸雖然號稱有8~10%的基督徒,隨著兩岸的逐漸開放,臺灣的基督徒前往培訓、支持、幫助、教導,仍是上帝在華人事工的主力。原來上帝保守臺灣,是要使臺灣成為普世華人蒙恩的祝福,甚至未來更能成為其他種族的祝福。有誰想到時代的變化,是如此的奇妙呢?
新時代的使命
1970年,臺灣因著人口的集中、工商業的發展,環境污染急遽嚴重。1980年代,山坡地的開發,凸顯臺灣地質不穩定,導致土石流災害橫行。1990年代之後,臺灣仍然承受百年來最大的「集集大地震」,又承受接二連三挾帶雨量超過1,000公釐的超大颱風。我們沒有退後,不只投入污染淨化的工作,環境倫理的提倡,災難重建的工作,並在災區建立新的佈道所。上帝的保守依舊在,我們就沒有退後的理由。
進入二十一世紀,臺灣依然面對許多的危機:國際上孤立的危機、氣候變遷的危機、糧食與能源不足的危機、新傳染病流行的危機,與更重大、更核心的危機――不認識耶穌的救贖、生命沒有終極意義的危機。每一個世代,真正愛臺灣的人,都要像先知哈該領受上帝的吩咐:「你們要上山取木料,建造這殿,我就因此喜樂,且得榮耀。」(哈該書一:8)
上帝的殿在哪裡?那是人的心田。上山取什麼木料來建造?是對所信的耶穌,更深的認識,好用各樣的智慧,將救恩傳開,也許這是滿足上帝眷顧臺灣的心意。
時代在改變,上帝的保守不改變。四百年來,我們的祖先在懵懵懂懂間被分別出來,到這裡定居,大多數人依然不知道要事奉真神,我們不過是蒙恩的餘數,卻成為影響普世華人福音的關鍵,甚至將禾場拉得更寬廣。海島的居民啊!你們要讚美主。
末了,憶起馬偕在1896年所寫的《臺灣~我心的所愛》以共勉。
「臺灣,我心的所愛,
值得我一生最佳年日的付出,
是我生命、負擔的中心。
我愛,站在緩緩起伏的山上,
看著下方深深的海灣,與
拍打岸邊的浪濤。
我愛,那些棕黑膚色的中國人、平埔族與原住民,
二十三年之久,對他們傳講耶穌的福音,
為著讓他們得著福音的緣故,
值得我生命一千次的給予。
當我寫到這裡,我心依然遙望,
那遠在太平洋上的島嶼—福爾摩沙
我心的所愛。
但願餘生,力量微薄之時,
能在那拍打的浪濤聲中,
不斷搖曳的竹葉蔭下,
安歇。」
(我在青宣的演講稿)
含羞草種子種植 在 雙娜新樂園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182/365
🌱好書推薦: #全功能學習百科🌱
最近鄰居送來兩盒多肉植物
讓我們能親手種植小巧可愛的盆栽
但有趣的是
多肉植物就是幾片厚實的葉子
外表沒有種子
和我們印象中將種子種入泥土等待落地生根
有很大的不同
找了很多書籍
只有 #全功能學習百科 的
#植物的生態有介紹
真的很推薦這套「全功能百科」
言簡易賅的將植物該有的知識都囊括在裡頭
在邊探索邊閱讀的過程中
獲得更多寶貴的知識
🗣植物的有性生殖、無性生殖種類?
1️⃣有性生殖:顯花植物、毬果類、蕨類
2️⃣無性生殖:孢子生殖、營養生殖、生化科技的組織培養
🗣什麼是「多肉植物」?
👉多肉植物實際上是園藝界的用語
在定義上是模糊的
不是植物學上擁有明確定義的分類
👉廣泛的定義:具肥大儲水組織的植物
👉狹隘的定義:必須行景天酸代謝的光合作用的植物
👉結論:植物上擁有肉質部的植物就是多肉植物
🗣多肉植物的繁殖方法:
👉以根、莖、葉等營養器官來繁殖
就是無性生殖中的營養繁殖
🗣營養繁殖的方法:
👉分株:將植物新芽切離母株種植
👉扦插:剪下根、莖、葉插土種植
👉壓條:切割枝條待其長出新植株
👉嫁接:將兩種植物以人工方式接在一起
🗣無性生殖V.S.有性生殖
1️⃣無性生殖
👉新生代成長快速
👉可保持親本的特徵
2️⃣有性生殖
👉用於培育新品種
👉較易取得到變異品種
👨🌾從《全功能百科》得到植物繁殖的知識背景後
可以推論想要繁殖沒有種子的多肉
只需將多肉的葉子取下、剪下
放在日照不強的空處
葉子就會慢慢長出根
不需要透過種子就能繁殖了
這就是無性生殖中營養繁殖的「扦插法」😃
👍非常推薦 #全功能學習百科
裡面的知識真的很豐富
如《植物的生態》中介紹植物
👉基本構造:根、莖、葉、花、種子、果實
👉水份、養份的運輸、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植物種類:寄生植物、附生植物、食蟲植物、腐生植物、胎生植物
👉還有許多有趣的小知識
如「植物的運動」
一般人都以為植物是靜止不動
其實植物是會動的
1️⃣根有「向地性」與「背地性」生長運動
2️⃣莖則會朝向陽光方向處生長稱「向光性」
3️⃣藤蔓植物有「攀爬運動」
4️⃣酢漿草到夜晚葉片會闔起稱「睡眠運動」
5️⃣含羞草被觸碰會闔起稱「觸發運動」
這些都是打破我們對於植物不動的刻版印象
其實植物也是非常好動的生物哦❤️
👉最後還有許多動手做看看的實驗
讓孩子從閱讀吸取知識外
也能動手獲得實證
確實做到知識與生活的結合應用
我覺得是這套書最棒的地方👍
#全功能學習百科 內容完整
簡單明瞭的敘述+彩色的圖示
真的是一套全方位的知識庫
是每個家庭必備的一套百科全書
可惜即將斷貨
要買要快呀😨
手刀搶購: #東雨文
含羞草種子種植 在 含羞草種植日記(增加花與種子) - 糖果嗡嗡的糖果倉庫 的相關結果
這天收到小精靈送來的禮物~含羞草的種子~ ...... 芹芹迫不期待的要求播種, 可是還在12月.......真的有點冷拗不過她(我真是不夠堅持的媽媽) 還是拿了 ... ... <看更多>
含羞草種子種植 在 含羞草怎麼種,三個步驟即可播種完成(附養護要點) 的相關結果
含羞草 的繁殖一般採用播種法,將往年收集的種子進行播種,什麼時候播種都可以。但是最好的時間就是早春二月的時間在室內進行小盆播種,帶新苗長出後再將其統一移到 ... ... <看更多>
含羞草種子種植 在 含羞草種子種植方法,8步完成 的相關結果
害羞草種子播種時用的配土,配播種土,適宜用2成腐葉土、3成園土、5成細黃砂過篩後混合配製的土壤。提前浸含羞草的種子3小時。 ... 準備好一個盆,先在盆中盛上適量的培養土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