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讀臺灣 #民間高手私房台旅路線趴萬
https://www.openbook.org.tw/article/p-65052
秋高氣爽想兜風,何不試試由詩人、作家、文史工作者、書店老闆等熟門熟路老司機開發的文化祕徑?文化部「走讀臺灣 」每年向全台高手徵件各地文史旅遊路線,有在地人相伴,實地走訪台灣私房故事。第一波活動正式釋出,每場名額有限,多場僅收車馬費或完全免費,懂玩的咖請手刀報名!
路線遍及全台,B編自首文史中毒,字數有限亂亂和大家分享私心路線:位在新北市的翫雙溪書苑「跟馬偕走讀淡蘭古道」,帶領讀者認識馬偕與清朝日治時期行過此路的各國博物學家,探訪教會遺址、雙溪清代古渡船頭,與旁邊宛如羅馬古蹟的百年周家古宅等,重溫這條百年歷史的道路與人物故事。
走完山,需要水的陪伴,生活旅人團隊長期深耕花蓮,「牽起Sakul人與河:與部落共存的美崙溪」邀請在地族人領路,帶讀者走入Sakul的文化脈絡,透過文本及耆老的口述歷史,認識撒奇萊雅族水與文化的發展脈絡,同時在美崙溪畔體驗部落生態捕魚法,從手到腳學習部落智慧。
走讀路徑有文史有自然,適合全齡讀者參與,亦有專為青少年和親子讀者專場。雖然暑假剛過,但涼爽的秋季難道不是最適合在台旅遊的時節?台灣行腳可以不只是透過螢幕,這一回是真的要走下去喔(還有延伸書單呢)2021走讀臺灣,大家走起來!!
🥾完整走讀路線🥾請見「走讀臺灣」官網🥾
https://worldbookday.culture.tw/home/zh-tw/activity
精彩路線陸續上線,也歡迎到下方主辦單位臉書,追蹤最新活動消息!
|時報出版|#草根出版社 前衛出版社|#好事國際 新村芳書院|南崁小書店|#鴻梅文創 或者|O'rip 生活旅人|晃晃二手書店|小獸書屋 BBBooks| 翫雙溪書苑|欒樹下書房|請進門來 - 書友坊|#新新書店|小兔子書坊|淺山綠 |瑞成書局|後驛冊店/ Statio Verso|編輯學校 IEDT Editor SchoolX野冊YATSE|孩好書屋|
https://www.openbook.org.tw/article/p-65052
—————
👉訂閱電子報,每週好文全收錄:https://lihi1.com/EbuBe
👉追蹤Openbook IG:https://goo.gl/Enkzy3
同時也有7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說書人Voca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單人台灣環島一個月系列要畫下句點了,感謝大家一年多來的支持和鼓勵,讓我們一起用秘境象鼻隧道迎接它的落幕,接下來再往新的地方去! 片尾有全新系列「青康藏高原與甘肅沙漠系列」短預告,別錯過了。 PS:台灣環島影片不是今年拍攝的 頻道會一直持續上新片,訂閱我,分享給你的朋友們,一起來看更多美景故事 ...
台灣 清 代 古蹟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年9月20日晚上8點24分,中秋節前夕,月圓之夜;臺北市萬華區廣州街和梧州街口,艋舺夜市一隅。路口的頂級甜不辣隔壁,屋前有種植椰子樹的房舍,是完工於1950年的仁濟醫院(台北仁濟院附設仁濟醫院)舊院。(張哲生 攝)
台北仁濟院之起源,可追溯至清代的窮民救治機構,其前身為保嬰局、育嬰堂、回春院、養濟院、同善堂等慈善機構。
1866年,設立保嬰局,一開始收容無辜女棄嬰,後改為恤救貧兒童。
1870年,設立育嬰堂,收養棄嬰、孤兒,以及貧苦無以教養之子女。
1875年,設立回春院,主要收容救濟行旅病人。
1879年,設立養濟院,為賑濟鰥寡孤獨及殘廢無告之窮民。
1886年,設立同善堂,主要為客死台北之軍官、旅人提供停柩之所。
1899年(日明治32年)5月3日,育嬰堂、養濟院、同善堂合併為「台北縣立仁濟院」,於艋舺育嬰堂原址(今台北市廣州街243號),後因地方改制而更名為「台北仁濟院」,並在1904與1905年,分別併入回春院及保嬰局。
台北仁濟院重要的史蹟文物「淡北育嬰堂碑」,是在1870年(清同治9年)時,台灣府淡水撫民同知陳培桂創設育嬰堂,收置棄嬰、孤兒及孤苦無依子女,故刻立碑文「艋舺新建育嬰堂碑記」以紀念其落成。後於1972年至1975年間,因興建仁濟醫院新大樓,「淡北育嬰堂碑」重新出土,於是,文獻會為重彰古蹟蕃衍文化,則於1975年撰立「淡水育嬰堂碑沿革記略」碑文以紀念之。目前上述這兩塊碑文被並列鑲嵌在仁濟醫院大門口西側的牆上。
台北仁濟院在日治時期是頗具規模的社會慈善救濟機構。救濟、收容對象為當時廢疾、病傷、老衰、幼弱之人民。在台北、基隆、宜蘭、羅東設立診療所,實施定期巡迴施診並於交通不便地區委託當地醫師進行義診。並收容行旅病人、結核病患者,補助盲啞教育及窮苦民眾之育幼教育經費。
1922年,台北仁濟院搬遷至崛江町(今西園路),收養鰥寡孤獨及廢疾無告之貧民,並辦理施療及診療、地方巡迴義診、行旅病人及精神病患免費收容、盲啞生與兒童教育委託業務,和精神病療養所,為台灣地區最早之精神病院。並於基隆市、宜蘭市及羅東街分設診療所醫治偏遠地區的民眾,及設立台北收容所,施療收容精神病及結核病者。
1923年,台北仁濟院設立台北施醫所,並於今廣州街200號位址設立16床之木造平房病室、X光室及開刀房。
1937年,增設病房、X光室及開刀房,以綜合醫院形式提供醫療服務。
國民政府遷台後,1950年,台北仁濟院,台北仁濟院辦理法人登記,改名「財團法人私立台北仁濟救濟院」,以「仁心濟世」為宗旨,仍戮力於醫療及社會福利。其設立之附設機構包括:附設仁濟醫院、附設仁濟安老所、附設新莊仁濟醫院,以延續清代以降之社會慈善救濟精神。
1950年,為推動仁濟醫院現代化,將廣州街200號原有木造建築進行拆除,改建為磚造二樓新廈,設立台北仁濟院附設仁濟醫院(簡稱仁濟醫院),並於1951年1月落成啟用。
1955年,完成精神療養所擴建,並將精神療養更名為「附設仁濟療養院」。
1968年,台北仁濟院附設仁濟醫院與日本九州嬉野病院締盟姐妹醫院。
1969年,位於舊院東側的四層樓總院大樓落成。
1972年,為擴大醫療服務,台北仁濟院附設仁濟醫院於舊院對面(廣州街243號、華西街口旁),興建地上11層、地下一層之醫療大樓,興建工程耗時5年完成。
1976,為擴增醫療服務與提高醫療水準,台北仁濟院附設仁濟醫院與私立台北醫學院(現台北醫學大學)簽定「醫療合作合約」。
1977年11月12日,坐落在舊院與總院大樓對面(廣州街243號)的新式仁濟醫院大樓正式啟用。
1983年,增設復建科。
1985年,仁濟療養院新莊分院落成並正式啟用。
1987年,台北仁濟院附設仁濟醫院與台北護理師護士公會簽定「居家護理合約」,提供居家護理服務。
2002年,仁濟安老所改建完成,並擴大安養服務。
2005年,台北仁濟院附設仁濟醫院及仁濟療養院新莊分院與台大醫院訂定醫療合作協議。
2006年,台北仁濟院總院於現址進行仁濟醫院大樓整建。
2010年,仁濟醫院大樓整建完工。
2012年,成立台北仁濟院社區健康營造小組。
台北仁濟院自前身保嬰局創立(1866年)至今已有150年歷史,除秉持仁心濟世之精神外,並遠瞻未來,期能成為國內聲譽卓著之公益慈善團體。
台灣 清 代 古蹟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0918防疫記者會綜整】
#4種疫苗逾24萬劑依序施打 10/1流感開打
今天是連續29天+0,防疫仍不能鬆懈,居家隔離人數5人,因為+0所以沒有足跡。目前有4種疫苗開始施打,逾24萬劑,會依序進行施打,請鄉親依接獲的通知或是預約的時間及地點前往接種,各種疫苗施打流程分別是9月15~18日是由村里長通知65歲以上的AZ第二劑,中秋節三天讓醫護人員稍為休息並與家人團圓,中秋連假之後,9月22~23日為65歲以下在平台預約AZ第一劑者接種,9月24~25日也是由村里長通知65歲以上的AZ第二劑,9月30日及10月2日接種高端第二劑。另外,流感則從10月1日起開打,預約平台預約BNT的接種日期則為9月27~29日,75歲以上長者莫德納第二劑是在9月24、25日接種,9月23日~10月8日則是高中職及國中的校園BNT接種時程。
大家關心的75歲以上長者、65歲以上原住民的莫德納第二劑接種,2萬5000劑已於昨天到貨,都已造冊完成,不用上網預約,村里長會在中秋過後9月22日起發送通知單,通知長者的接種時間及地點,並在9月24日~25日接種,家人也可上彰化縣疫苗平台查詢。
鄉親在接種「COVID-19」與「流感疫苗」時,兩種疫苗需間隔7天以上,且在施打前要主動告知疫苗接種史,而醫護人員同樣要提醒鄉親,並評估且查詢鄉親的接種史,且接種後一定要在健保卡上貼接種貼紙。
符合BNT疫苗校園造冊的為12-17歲國中生、高中生、五專前三年級生,以及9月1前日滿12歲的國小學生,符合資格的有61818人,同意施打的有5萬9345人,同意施打率約96%,下週依序開打,請家長提醒孩子在前一天不熬夜,要吃早餐,當天請穿著寬鬆衣袖、接種前要確認,身體是如有不適不要勉強施打,還是會預留疫苗,接種後需休息30分鐘。
先預祝大家中秋節快樂、月圓家人團圓。提醒大家,中秋佳節彰化縣烤肉規範,烤肉活動參加對象以同住家人於家戶進行為宜、避免跨縣市南來北往之大型家族聚會烤肉、禁止於社區活動中心、宮廟廣場、公園、 風景區、停車場等公共場所或政府機關場所辦理烤肉等活動。中秋賞月,減廢回收:月餅空盒壓扁後回收、柚子皮維生廚餘回收或製作城清潔劑、一次性餐具清洗分類堆疊後回收、在家烤肉使用重複性餐具。
大家一起來Pay,政府美意及八大行庫配合支持,利用這次疫情推動數位化,只要是農漁會、休閒農場、補習班、幼稚園、社區大學、運動中心、運動中心、旅宿業、觀光工廠、市場、夜市攤商、商圈、商店等,通通都可以,只要是做生意需收錢的都可參加,這是數位商機,到明年6月30日前都可不收手續費,今天做的生意,隔天就可拿到錢,有興趣可和台灣銀行連絡。
2021全國古蹟日,9/18(六)~9/21(二)10:00~16:00於福興鄉福興穀倉舉辦「文資爆米香-福興穀倉再現」活動,現場有福興糧票闖關遊戲抽好禮、一桿秤仔文化市集、古蹟有藝思(勤棋書藝、茶香品茗、各式首座體驗、導覽活動、文資輕旅行、文資小學堂等活動)、米包丟丟樂趣味競賽(限100名,報名送爆米香及福興穀倉限量造型磁鐵1份)、當期展覽「糧政發展史與勤棋詩畫展」、「流微型當代藝術展」、「彰化建縣300年特展~與時行-尋找城市的記憶座標」、「建縣三百追尋老時光鹿港影像展」。
也歡迎來彰化騎鐵馬自由行,中臺灣推20條單車路線:彰化推出有三個路線,一是溪湖埤頭自行車道,溪湖糖廠轉型觀光後,緩緩行駛的蒸汽火車,吸引不少遊客前來體驗,沿著糖廠觀光五分車路線騎至埤頭鄉,欣賞鄉村大片農田景致,溪湖糖廠吃冰棒消暑清涼一夏。二是長青自行車道,沿途許多樹蔭暖陽灑落、微風輕拂、路線平緩輕鬆漫遊,沿著田中及社頭山麓而行,全長15公里。三是三鐵跑水自行車道,由高鐵、台鐵、鐵馬,由田中高鐵站出發,沿線循著八堡圳道騎城,來到二水車道緊鄰鐵道,與火車同行是最大的特色,走訪二水老街歷史建築,適合全家一同前來山腳下尋稻海、三鐵追風行,二水站是火車集集-二水線交會點,沿途行經台灣獼猴保護區、八堡圳源頭、林先生廟等景點。
台灣 清 代 古蹟 在 說書人Vocal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單人台灣環島一個月系列要畫下句點了,感謝大家一年多來的支持和鼓勵,讓我們一起用秘境象鼻隧道迎接它的落幕,接下來再往新的地方去!
片尾有全新系列「青康藏高原與甘肅沙漠系列」短預告,別錯過了。
PS:台灣環島影片不是今年拍攝的
頻道會一直持續上新片,訂閱我,分享給你的朋友們,一起來看更多美景故事
現在全台國光號客運上也能看到環島系列影片喔!
想看更多:
FB:https://www.facebook.com/XGVocal/ 電競說書人Vocal
IG:https://www.instagram.com/xgbboyvocal/
攝影器材:
機身:Canon EOS R(2019/10)、Osmo action(2020/01)、DJI Mavic Mini、Canon EOS M50
鏡頭:EF-M 55-200mm F4.5-6.3、EF 16-35mm F4 IS L、RF 35mm F1.8 IS
穩定器:智雲Weebill S
麥克風:Rode VideoMicro(結果都沒在用)
剪輯、調色:Ouo Rastves
https://www.facebook.com/Rastves
封面文字:寒星
https://www.instagram.com/zizizizicha...
hanxxingchan@gmail.com

台灣 清 代 古蹟 在 說書人Vocal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影片不是今年拍攝的喔~
影片絕對會一直持續上新片喔!訂閱我,分享給你的朋友們,以後一起來看更多美景故事~
現在全台國光號客運上也能看到環島系列影片喔!
想看更多:
FB:https://www.facebook.com/XGVocal/ 電競說書人Vocal
IG:https://www.instagram.com/xgbboyvocal/
攝影器材:
機身:Canon EOS R(2019/10)、Osmo action(2020/01)、DJI Mavic Mini、Canon EOS M50
鏡頭:EF-M 55-200mm F4.5-6.3、EF 16-35mm F4 IS L、RF 35mm F1.8 IS
穩定器:智雲Weebill S
麥克風:Rode VideoMicro(結果都沒在用)
剪輯&調色:維尼
https://ethanhung3513.carbonmade.com/
封面文字:寒星
https://www.instagram.com/zizizizicha...
hanxxingchan@gmail.com

台灣 清 代 古蹟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 茶桌異聞:從送肉粽到紅眠床34則鹿港怪談紀實」介紹
訪問作者:殺豬的牛二
內容簡介:
為什麼有人修老屋要掀頂日曬,一曬三年?
為什麼有的商家,往往日落就收店,片刻不敢留?
為什麼送肉粽儀式總要鋸樹送樹,鋸梁送梁?
PTT飄板推爆經典系列
從最多人津津樂道的送肉粽,
帶出過往鹿港的各界異聞
大家都不敢說的那些故事才真正恐怖
睡不著的夜晚,就斟一盞茶,
聽茶行老闆說故事
談論鹿港異聞,大多數人直接想到的就是送肉粽了,
因為這風俗特別,古老而神秘,自然被放大檢視了不少。
對鹿港人來說送肉粽的儀式,真的沒有什麼,畢竟是見多了,
反倒是些其他說不清道不明的,才令人打從心底恐懼。
一九九○年代末,鹿港的觀光才正要開始盛行。
鹿港老房子多,故事多,奇怪的東西也多。
老屋子多,老故事就多。老東西多了,作怪的就多了。
那些事,鹿港人知道,外地人卻是不知。
本書集結鎮誌史料、及作者從老鹿港人口中打聽的故事,
當中穿插有鹿港的民俗文化、過去景象與時代的記憶,
努力的把老一輩口中的風景透過文字記錄下來。
作者簡介:殺豬的牛二
自小在茶桌邊打滾長大,回家鄉鹿港後成了一個茶行老闆,從PTT Marvel板開始,到粉專「牛二的異談茶席」,紅磚上、屋瓦下、花窗裡、茶桌邊,一路泡茶說鬼,沿路查找打聽更多的異聞故事。
這裡的文字是一場深刻的古蹟導覽,在這裡,除了磚瓦、人、還有無數的幽魂。祂們都沒有渡往彼岸,還在這裡等著生人訴說當年的故事。
作者粉絲頁: 牛二的異談茶席
出版社粉絲頁: 台灣東販
#李基銘 #fb新鮮事 #生活有意思 #快樂玩童軍
#漢聲廣播電台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Fb新鮮事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fbnews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