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留給下一代怎麼樣的未來,取決於我們現在的各種行動!
昨天下午,頂著烈陽的好天氣,我到西門町參加由 台灣青年氣候聯盟TWYCC(Taiwan Youth Climate Coalition) 及各環團,共同籌辦的 減少碳排 世代攏來|青年抗暖大遊行之畢業典禮抗疫中!
活動現場,年輕的主辦單位們不僅設置了黑板讓大家留言,還設立了相當「特別」的畢業花圈,來恭送高碳排產業畢業快樂!
這幾年,在全球疫情籠罩之下,各國青年因此無法如期舉行氣候遊行運動來表達訴求,甚至每年固定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也延至今年 11 月才得以舉辦。
但,台灣很幸運地,在去年這個時候,有一群青年朋友們在大雨滂沱中,站出來為氣候發聲,而且,今年他們一樣沒有缺席!
#氣候變遷 的議題,不會因為疫情而跟著延緩,全世界的 #極端天氣現象 甚至在近期變得更加嚴峻,像是台灣遇到了百年大旱、澳洲雪梨、美國紐約、中國鄭州、北京遭遇極端降雨,造成多人傷亡,以及前所未有的森林野火與熱浪,飆出許多未見的新高溫紀錄等,面對氣候變遷議題,絕對刻不容緩。
時代力量全力支持此次活動的訴求,尤其,過去我們特別關注《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所設定的減量目標,除了應該符合國際 2050 淨零排放目標外,更應積極擬定出具體的短、中、長期目標,此外,我們也提出《氣候變遷因應法》草案,期待能在這個會期順利通過,讓台灣 #低碳轉型 得以加速前進。
除此之外,我們也相當關注 #廢棄物處理 以及 #塑膠回收 等議題,這兩年因為疫情的關係,外送平台興盛,加上大量的醫療用品廢棄物,導致一次性廢棄物量大增。
不過,隨著進入後疫情時代,可以預見未來各國將積極提出經濟復甦的規劃,而在高強度的經濟活動下,將可能帶來更多的碳排放與環境汙染。
因此,政府單位就必須更積極的來落實廢棄物處理,並加強 #不塑政策 的期程與落實,以及 #循環經濟 層面的規劃;並且,我們也期待中央及地方政府,可以更積極地投入 #綠色振興規劃,將資金投入相關的能源轉型或是數位轉型產業,以邁向 #2050淨零排放 目標!
最後,呼應活動的主題「青年抗暖大遊行之畢業典禮抗疫中」,我們要祝福高碳排產業能夠順利畢業,共同邁向低碳轉型的新未來!
家長們也不妨帶著孩子們一起響應與關注氣候變遷的議題,為我們的未來開始作出改變。
要留給下一代怎麼樣的未來,取決於我們現在的各種行動!
同時也有1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彰化芳苑的漢寶村民,指控在當地有一間塑膠回收工廠,會排放廢氣,讓民眾的生活品質大受影響,因此連署發動陳情。被指控的業者回應,廠區有水霧防止揚塵,7月開始也設置集塵空污防治設備,預估9月底完工。環保局則表示,在五月和八月有前往稽查,目前沒有發現造成空汙的情況。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
台灣 塑膠回收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循環減塑才是最終目的」🌳 #新理念集資
在入手環保產品時,我都希望它們不但能夠用久、用滿,也希望它們壞掉後能夠對環境最低限度的的影響,所以我常會選擇天然的材質,如棉布袋、蜂蠟布等…,當我 知道 塑環真「循環領鮮盒」的理念以及集資後,了解減塑的另一個方向,就是 「封閉式循環利用」的產品。
#循環領鮮盒 是➡️ 100%可以回收的塑膠製品➡️ 舊品換購物金➡️ 塑膠回收再製
🌺 這真的是一個聰明的idea,而最棒的是台灣有這技術,#全程MIT 外,它成為一個循環使用的系統,這些產品是可以再次重製與利用。另外,讓我覺得 更好的一個想法是「設計從簡單做起,#所有的零件都可以選購換新」。
意思就是 蓋子壞了換蓋子,膠條壞了換膠條…而不是 需要整組丟棄,畢竟 這些減塑產品嚴格說起來並不便宜。
🍀 如果剛好你也有入手保鮮盒的需求,那麼 我希望大家可以考慮使用一個新的概念與產品….。對我來說,我去傳統菜市場時,除了棉布袋外也可帶上領鮮盒,塑膠材質很輕便,這讓我不用拿任何塑膠袋回家;到家後可以直接進冰箱,不僅冰箱變得更整齊,也可以更加充分的使用食材也不製造浪費~
💁前幾年開始很夯的韓式冰箱收納組,其實考慮很久但一直沒有入手,當然我知道它們看起來很美觀,但 除了盒子本身在收納上不便外,是否容易壞,蓋子壞了也就不能使用了(我知道思考的有點多了),但塑環真的理念,讓我直接選「循環領鮮盒」,我的冰箱變整齊了,而備料也有地方放,就算收納也適合小家庭公寓,真正不使用時,也不會造成地球的負擔。當然它有優點、也有缺點~
/////////⭕️ 哥的 使用心得|
✳️ 優點:
1.任意時間,鼓勵回收,等同售價50%的購物金,可再次消費。
2.封閉式循環再利用,100%可以回收再製。
3.100%台灣製造,微波冷凍皆可,也可以使用洗碗機。
4.多層設計可以堆疊、收納。
5.所有零件可拆洗、替換選購,使用時間拉長。
6.密封條設計,有良好的密閉空間,保鮮時間拉長。
7.刻度氣塞,創造真空效果,也可記錄保鮮時間。
8.最後 回收的領鮮盒可以再製作成生活產品(目前 有循環好盆友)
✳️ 缺點:
1.無法折疊收納(但他們有七大件,疊一疊只要兩大盒也蠻好/笑)
2.無法使用電鍋(這個也還好因為需要用電鍋的減塑品我也夠用/笑)
🔆 整體而言,這是一個可以實踐的理念「源頭減廢、重複使用」,回收、減量、再利用,其實每一個步驟都代表減少了對環境的影響,「循環領鮮盒」在這全球的減塑運動中,讓人 看見台灣的產品與力量。
給它一點支持,希望這模式可以帶動更多的企業響應產品循環回收再利用。
✅ 集資連結﹔https://bit.ly/3lxkeRl
台灣 塑膠回收 在 Z9 的看板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給清潔隊是回收沒錯 但最後還是燒掉
--
此「環保永續杯」的產品包裝指示是「丟至一般垃圾」,卻在杯子底部標注了「7 號 PBS」,如果依照台灣的回收法規,是要丟到塑膠回收系統沒錯。
不過,這就是矛盾之處,7 號塑膠如 PLA、PBS 等材質,都是標準的「資源回收不利用」,它們最終的下場,就是被從回收桶中挑出來,燒毀。
台灣 塑膠回收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彰化芳苑的漢寶村民,指控在當地有一間塑膠回收工廠,會排放廢氣,讓民眾的生活品質大受影響,因此連署發動陳情。被指控的業者回應,廠區有水霧防止揚塵,7月開始也設置集塵空污防治設備,預估9月底完工。環保局則表示,在五月和八月有前往稽查,目前沒有發現造成空汙的情況。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41545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 點擊【公視新聞網】https://news.pts.org.tw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台灣 塑膠回收 在 5歲都要懂的國際觀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塑膠 #再生 #回收 #Recycle #環保 #地球 #爸媽做什麼
這一集是 #爸媽做什麼 系列的頭號~~~~
Lara邀請到 #PlasticQueen ( 沒錯!這位媽咪的公司就叫做Plastic Queen喔!非常霸氣吧!)再一次的閒聊中得知媽咪的工作是從事 #塑膠回收 相關, 而且從事這行的契機是她從在 #奧地利 唸書當翻譯開始的, Lara覺得很有趣, 便邀請她跟大家簡單介紹一下塑膠的回收再利用的流程。
記得 #資源回收 這件事情是從小學開始, 當時候是 #外星寶寶資源回收桶 (肚子大大的有四個顏色...知道的請舉手) 後來台灣開始實行垃圾不落地, 對於回收的項目也要求更嚴格。記得以前在等垃圾車的時候, 有一次還被割開垃圾袋檢查...@@.. 但是一直以來都是知道要回收, 但是回收後怎麼處理就莫宰羊了...
4年前在德國看到每間超市都有寶特瓶回收機器, 不但是自動化, 回收後還可以拿到coupon 換錢(抵超市購物金), 心想怎麼台灣趕快不安裝這麼棒的設備呢!(這個疑問我到現在還沒有答案...有人知道可以回覆在留言處喔 ^^)
前年在法國的博物館看到了整個塑膠回收後能被再生到什麼用途, 就更清楚了~希望透過這樣簡單的介紹, 大家可以好好的認識 #資源再利用 的概念~ #塑膠 不是原罪, 1959年瑞典工程師Sten Gustaf Thulin發明塑膠袋時就是希望一個袋子能被“多次使用”, 已達到環保的效果。沒想到後來卻因為其便利性, 而變成“一次性”用途.... 這兩年各國紛紛開始減塑運動, 於是琳瑯滿目的“環保袋”商品就充斥在市場上了....仔細一想, 這是不是也有違“環保”的初衷呢?
這一集的最後, Lara請大家找一找家裡5樣用塑膠再生製造的商品, 拍照上傳到下面的留言處, 除夕當天會抽獎送出神秘小禮物喔^^
📺每週四Lara幫你做功課 #5歲都要懂的國際觀 👇👇
http://yeslara.com/yt
🎙podcast『 5歲都要懂的國際觀 』
🎧 Spotify📲
https://yeslara.com/spotify
🎧 Apple Podcast📲
https://yeslara.com/apple
🎧 KKbox📲
https://yeslara.com/kkbox
🎧 Firstory📲
https://open.firstory.me/user/yeslara
https://youtu.be/K-Xv0vGkhDs

台灣 塑膠回收 在 台灣1001個故事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這些日子,大家都刻意減少外食減少聚餐,餐廳生意大多都下滑了,相較之下,戶外餐廳或行動餐車,生意似乎比較不受影響,有的甚至變得很好。像是這一台每天遊走在中南部各個縣市的糯米腸餐車,不管停在哪裡,總是排滿了人潮。開餐車的這一家人,過去曾在東南亞、台灣兩地,經營塑膠回收廠,結果投資失利賠了將近兩千萬,走投無路之際,最後是靠著阿嬤早年在市場擺攤賣的糯米腸,用家傳的老味道,努力還清債務。
店家資訊:
巧之房餐車
電話:0912 039 089
(地點依店家粉絲頁公告)
https://www.facebook.com/777WWW/
■台灣1001個故事 說不完的故事
每周日晚間9點,請鎖定東森新聞【台灣1001個故事】唷!
更多精彩內容鎖定《台灣1001個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user/ettvtaiwan1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