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山寺 聯訪為弘揚民族文化為兩岸文化藝術交流第一人及關帝詩竹全球首席傳人的 #張建富主席、#林政義主席 、#王集聖副主席導播、 #吉玉珊主播
2020 06/08 吉玉珊總編輯/採訪報導
#張建富大師 一個藝術行業的佼佼者,多次獲得各種藝術類的獎項。
張建富(道號:#玄香太素)
籍貫:台灣省台北縣蘆洲鄉
學歷:台北師專美勞組、文化大學中文系畢業
職業:收藏家、書法家、畫家
作為台灣知名收藏家,張建富常年奔波于海峽兩岸,多次策劃了兩岸之間的藝術品展覽,為弘揚民族文化不懈努力。張建富從事收藏家書法、繪畫、漢詩教學、創作近20年,是台灣《#現代書藝》雜誌的創始人,也是台灣的知名人士。他收藏有 #明代、#清代官像畫、#道教畫、#水墨畫、古今名家書法、#碑刻榻本、#陶器、#雞血石 等2000多件,並喜歡做書畫歷史人物專題研究。
與關帝詩竹
張建富喜愛藝術,他說藝術是他的第二生命。他創作的大量油畫、書法、國畫、水粉畫及詩歌作品,大部分被眾多中外政商名流及博物館、美術館收藏,其中有台灣 #連戰、#馬英九、美國勞工部部長 #趙曉蘭、#美國殼牌石油總裁、全國人大副委員長 #陳昌智、全國政協副主席#黃璜、韓國美術文化院院長 #崔光烈、#日本安田女子大學等。 張建富的國畫詩竹近幾年來頗受歡迎,他說是從"#關帝詩竹"中受啟發而創意出來的。"關帝詩竹"相傳為三國名將關羽所作,據通俗小說《三國演義》第25至27回情節演繹而來,劉備大軍為曹操所敗,關羽投降,曹操愛惜將才留居營中。並請漢獻帝封賜"漢壽亭侯" 爵位,同時相贈金銀美女,千方百計使關羽歸順。而關羽不為所動,一心繫念著結拜兄長劉備。一天,他思索著給劉備寫封信,可又擔心被曹操發現,於是就畫了一幅詩竹畫,由竹葉組成"不謝東君意,丹青獨立名,莫嫌孤葉淡,終究不凋零"一詩,托人捎給劉備,表達了不為富貴所誘的忠義品格。此即後人所謂"身在曹營心在漢"的典故由來。關帝詩竹,目前最早見於清康熙55年(公元1716年)韓宰臨摹的刻拓本,千百年來僅此一幅。張建富以數十年研究詩書畫印的深厚功力再現關帝詩竹的歷史最高境界,在每幅畫的內容上都配以詩,並以竹葉描繪出來,給人以意想不到的驚喜。
藝術簡歷:
作為 #設計師 及 雜誌的創始人#輕工業部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 山東省二輕系統《#工業設計》大獎,山東省 #科學技術進步 二等獎。
其作品獲得:
1972年拜台灣書道禪宗師 #曹容,研習並發揚書道禪。
1980年曾參與台灣內政部主辦 #全台宗教會議 並主持筆會、主編專刊。
1986年 #台灣美術界十大新聞人物、
1988年 #台灣易經月刊 專題報導。
(先岳父葛思慶為中華易經學會 #秘書長、易經月刊 #主編)
1988起即率領台灣書畫藝術界數百人,與大陸書畫界及文藝界知名人士進行盛大學術交流展出和參觀訪問數十次
1997年"第五屆 #全球中華文化藝術薪傳獎"得主。
2002 #韓國漢城書藝金獎、
2003年主辦"#大清王朝盛代菁華展",特選《#乾隆皇帝抄經》,《#乾隆皇帝文殊菩薩畫像》,《#乾隆畫觀音像》,《#乾隆手書心經》等並將北京故宮與蘇州博物館四百餘件國寶邀請到台灣展出半年,迎奧運兩岸藝術名品拍賣會油畫國畫作品【20萬】拍出。
2004年收藏品在 #台灣大甲鎮瀾宮 舉行" #觀音百像展"。
2005 #美國藝術奧運傑出成就獎。
2006 #日本書畫藝術傑出創作獎。在豐富自身知識的同時,還不忘弘揚民主文化為兩岸文化交流做出了貢獻。
2008收藏的 #蔣介石的書法"#壽"字、#宋美齡的國畫"#牡丹",#蔣經國 生前巡視基隆的照片五十幀、#馬英九、#連戰、#宋楚瑜、#王金平、#胡志強 等台灣政要的二十三副題詞及 #陳立夫、#于右任、#齊白石、#張大千 等著的二百零八幅作品,在 #北京至高美術館 展出,張建富大師被譽為兩岸文化藝術交流第一人及關帝詩竹全球首席傳人。
張建富現任:
#台灣中華收藏家協會會長、
#台灣中華書畫印藝學會理事長,
#中華書畫印藝學會會長、
#藝術奧運與藝術聯合國基金會主席、
#CAA國際文化交流團主席。
世界道教協會會長、中華收藏家協會會長、中華書畫印藝學會會長、藝術奧運與藝術聯合國基金會主席、北京故宮.蘇州博物館台灣展策辦人、全球華人始祖廟國學城籌建召集人、世界道教總壇籌建總策劃、CAA國際文化交流團主席。
交流策展:
作品被眾多中外政商名流及博物館、美術館收藏,其中有連戰、馬英九、李登輝、美國勞工部部長趙曉蘭、國會財務主席ERGREEN、美國殼牌石油總裁、全國人大副委員長陳昌智、全國政協副主席黃璜、韓國美術文化院院長崔光烈、民族正義黨中央委員李壽德、日本安田女子大學…等。
https://www.facebook.com/ppp2917p/videos/3491733484179611/
#龍山寺 採訪聯訪1
#張建富主席、
#林政義主席 、
#石人仁議員、
#王集聖副主席導播
#吉玉珊主播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水彩LESSON ONE:王傑水彩風格經典入門課程」介紹 訪問作者:王傑 內容簡介: 知名畫家王傑以二十多年教學經驗, 針對水彩畫的色彩及筆觸,設計出最關鍵的幾項練習, 教你用「最簡單的方法」學會「最具創造性的技法」。 ★隨書附贈「水彩練...
台灣美術界十大新聞人物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水彩LESSON ONE:王傑水彩風格經典入門課程」介紹
訪問作者:王傑
內容簡介:
知名畫家王傑以二十多年教學經驗,
針對水彩畫的色彩及筆觸,設計出最關鍵的幾項練習,
教你用「最簡單的方法」學會「最具創造性的技法」。
★隨書附贈「水彩練習卡」,方便放在桌上,一想到便跟能著書中示範,隨時練習。
★購書即享YOTTA【王傑老師的水彩基礎課】線上課程$500元折扣,詳情請見書腰。
「書中的教學法皆來自本人多年的實際教學經驗,其中最能深刻啟發的,絕大多數都是各種失敗經驗的修正與歸納。這樣的實際經驗,讓我可以把初學者面對水彩學習時會遇到的難題,條理分明地詳列在本書中。簡單的說,這是一本專門針對水彩初學者設計的學習書,也是這本書取名『水彩 LESSON ONE』的原因。」
水彩初學者最常問的問題是:為什麼我畫出來的顏色總是髒髒的,而且越修越糟?為什麼總是調不出眼睛看到的顏色、表現不出物體的立體感和質地……
其實這些問題,都來自於色彩基礎不扎實。王傑老師先以獨創的「色群分類」建立全新色彩概念,再進一步透過調色練習,掌握色彩準確三要件:色調、濃度、分量,協助讀者培養扎實的調色能力。筆觸部分,作者在書中示範以多種基本筆法來表現特殊材質與效果,包括以乾刷加平塗表現暗面,以反筆銜接色彩,以不完全平塗描繪牆面、水面、反光,以無接縫完全平塗呈現天空及背景。
一旦掌握了色彩及筆法,便可跟著王傑老師設計的架構,進入基礎練習(練習以單色、雙色、混色畫出立體球形),並於最後實際作畫(以飽和色群練習蔬果描繪、以粉色群練習風景描繪、以綜合色群練習花卉描繪),藉由大量詳盡的步驟拆解圖,學習者可以跟著作者示範逐步練習,讓眼睛的看法,跟手上的技法達到平衡,完成只屬於自己的作品。
除此之外,王傑老師在書中再三提醒「自主練習」的重要性:學生若不看老師示範就直接下筆,練習會非常容易陷入混亂與漫無章法,但如果老師先做過完整示範,學生通常就能畫出截然不同的成果,而問題與其說是出在技術,不如說是學習者缺乏作畫前期的構思與規劃,也就是不知如何解讀畫面、安排繪畫步驟——學習者其實是依賴教學者先幫他做好這部分的工作。也因此,學生的學習重點除了技術,更包括觀看的方式及取捨的決定。
書中設計的種種練習,表面上是練習技法,但也為自主創作打下基礎,因為在練習的過程中,也同時在學習如何清晰地解讀畫面、安排繪畫步驟。
學會觀看,才能擁有創作的自主性,也才能讓繪畫成為你表達自己的工具。
水彩畫的靈魂,是乾淨又有質感的色彩,
而這一切,都從本書的關鍵練習開始。
作者簡介:王傑
巴塞隆納大學美術博士,畫家、作家、插畫家。
以其特殊風格的水彩畫記錄故鄉基隆的一景一物,之後足跡更遍及台灣與世界各地。透過畫家的文字及色彩,王傑正在台灣進行一場又一場旅遊速寫,記錄並描繪著這片土地上每座城市的風光與人物以及形象與色彩。
經歷:《旅人誌》、《好吃》、《時報周刊》圖文專欄作者、文大推廣部旅遊速寫課程講師。
個人著作:《新版畫家帶路,基隆小旅行》、《台南媽媽,山東爸爸以及我愛的西班牙》、《旅途上的畫畫課》、《手繪西班牙時光》、《畫家帶路,基隆小旅行》。
插畫作品:彼得‧梅爾《山居歲月:我在普羅旺斯,美好的一年》、胡晴舫《她》、愛亞《味蕾唱歌》、葉怡蘭《終於嚐到真滋味》、楊凱麟《祖父的六抽小櫃》、黎智英《肥佬黎食遍天下》。
作者粉絲頁: 王傑的繪畫天堂
出版社粉絲頁: 大家出版 Common Master Press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台灣美術界十大新聞人物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最近韓國瑜市長開始請假認真跑選舉,一整個氣勢如虹,而且幾乎每天都有拋出震撼性的想法或政見。
他就在台南觀光政策發布記者會上面提出說『故宮的展品有九分之八在山洞裡面太可惜,要把故宮70萬件藏品一次展,才能轟動全世界。』金句一出,讓所有人聽到都大吃一驚。
故宮雖然第一時間出來澄清,指出館藏展品要展出的話,溫度濕度以及光線都有一定的規範,並不僅僅是擺出來那麼簡單,而且有很多的文物都是展一次傷一次。所以韓市長這個政見一提出來就被大肆批評。但的國政顧問張善政,馬上出來幫他善後,跳出來澄清說他們要做的是『數位故宮』。
雖然展品數位化雖然聽起來很有道理,但是故宮其實早在2002年就開始「典藏數位化」的計畫了,而且做到今天整體典藏數位化完成率也才26.49%,因為數位化可不是把展品拿來掃描拍一拍上傳就好了,故宮前院長林正儀就表示,故宮有很多文物歷史久遠,數位化之前必須要先進行修復,文物修復要人、要錢、要花時間,尤其實館藏超過半數都是古籍圖書,這些都要經過專業人員重新整理、修復。所以雖然說那種一整張水墨畫那類的「書畫類」數位典藏完成率超過95%。翠玉白菜那種「器物類」完成率有85%。但「圖書文獻類」,只有18%。
而目前故宮官網上面就已經有典藏數位化的資料庫,可以讓部分古文物重見天日,民眾也可以自由使用,但是說到要展出的話,還要有策展人重新思考要怎樣運用各種數位科技,跟合適的文物結合,提升展覽品質,還有觀眾的藝術體驗。
在80、90年代以後就有「新博物館學」的概念被提出來,因為藏品數位化,博物館的角色就從很專業權威的「物件導向」,變成是觀眾為導向,民眾可以自由選擇他想要瞭解的跟參與的。所以現在國際上其實不追求很多展品,而是希望觀眾可以有更好的參觀體驗。
像現在很多國外的美術館或博物館,只要掃QRcode或是直接掃東西,手機上就會出現說明。紐約的MoMA還曾經透過app,讓民眾在美術館裡面像抓寶一樣看一些隱藏版的作品。或是讓透過AR讓畫作再多一層動畫的創作呈現。2017年的時候美國克里夫蘭藝術博物館還融合了body mapping的技術,讓你可以去擺出跟雕像一樣的姿勢,並幫你打分數。
這就是數位科技帶來的好處之一。
這一兩年故宮也有到台灣各地去做數位巡迴展。只要你戴上虛擬眼鏡之後,就能真的進到山水畫或走在清明上河圖裡,近距離的看那時候的野台戲或是街景人物。那今年剛好是達文西逝世 500週年,羅浮宮製作了一款虛擬實境 《蒙娜麗莎:越界視野》,就算在家,你也可以利用虛擬實境的技術進入羅浮宮,可以看一看畫的細節、介紹、並了解達文西畫這幅畫用到的技法等等。
博物館不應該只是一個放滿藝術品的地方,現在全世界都有各種創新的策展方式,融合數位科技,讓每一個人都能輕鬆的了解藝術、並且得到更多的觀點跟靈感。
你對於博物館數位化有什麼看法呢?快在底下留言告訴我們。
--------------------------------------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每週四晚間十點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3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台灣美術界十大新聞人物 在 1 IMAGE ART 一影像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高媛,高雄人,出生在一個傳統家庭,家中三女一男,父親對於兒子非常疼愛,重男輕女的關係讓她渴望逃離權威的控制,於是前往日本念攝影,研究所畢業後回到台灣,短暫的從事商業攝影,對於藝術渴求的她決定追求不同的世界,前往紐約唸電影,並於紐約定居創作。
近年回台定居。舉辦多種展覽,遍及全球各國,如義大利、立陶宛、荷蘭、美國、法國、台灣、中國等地。並以《十二個月亮》系列獲得立陶宛考納斯藝術雙年展藝術首獎的殊榮。其創作有著東西文化衝突與融合的鮮明特質,女體攝影大多彷如豔亮光彩的油畫,《十二個月亮》系列除取材自文藝復興時期聖母聖子畫的精義,復又涉及東方文化月亮的團圓意象。
高媛長期致力發現人心人性本質,以紋身攝影目擊刺青跟人物的神祕關係,不僅僅是圖案而已,還承載了人內在狀態與心靈故事。近期《活祭》肖像展,則透過拍攝聖經故事與跨性別模特兒的結合,體現愛護純淨身體的意旨。
小檔案
【獲獎】2012立陶宛考納斯雙年展榮獲藝術首獎 2009 意大利PremioTerna 當代藝術大赛獲視覺優秀獎, 2009入選世界女性攝影家史 Calouste Gulbenkian 美術館. 作品12個月亮系列被高雄市立美術館, 立陶宛 MK Ciurlionis 國家博物美術館, 西班牙Palacio consistorial de Cartagena 收藏
2016 "Bagno D'Arte" 個展在 Bagno di Romagna ⽂文化中⼼心,意⼤大利
2016 Eyes on Main Street 國際攝影藝術節, 北卡羅來納州, 美國
2015 馬蘭戈尼攝影藝術中心個展 佛羅倫斯,義大利
2014 行為藝術在Spazio Ferramenta 藝術基⾦會,都靈市,意⼤大利
2014 紐約 AIPAD國際攝影博覽會 Throckmorton Fine Art , 紐約, 美國.
2013 立陶宛國家美術館 個展National Musuem of M.K.Clurlionis, 考納 斯, 立陶宛
2013 時代表現 新苑藝術畫廊個展 台北, 臺灣
2012 坎沃絲畫廊個展Canvas international art, 阿姆斯特丹, 荷蘭
2012 蘇活攝影攝影畫廊個展, 紐約, 美國
2012 鹿特丹國際藝術博覽會坎沃絲畫廊代表,鹿特丹, 荷蘭
相關新聞
https://tw.appledaily.com/new/realtime/20180511/1350978/

台灣美術界十大新聞人物 在 主編 的推薦與評價
1986年#台灣美術界十大新聞人物、 1988年#台灣易經月刊專題報導。 (先岳父葛思慶為中華易經學會#秘書長、易經月刊#主編) 1988起即率領台灣書畫藝術界數百人,與大陸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