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診所私下替特權民眾插隊打疫苗?到底問題出在哪?】請勿把這件事全部怪罪到柯市長。
也請不要怪罪私下發送疫苗給診所的衛生局小小股長。
這兩天台北市知名診所被爆料6月7日先私下打疫苗給不相干人士約150名,隔天6月8日再度向衛生局申請疫苗,打了1000人次。共約1113人次。(見文末新聞節錄)
衛生局股長哪有那麼大權力隻手遮天?【找他頂罪只是獵巫】。把那麼大的弊案歸咎到一個低階公務員,不盡合理。
找市長負責嗎?
現在柯文哲市長忙於市政跟防疫焦頭爛額,【哪有時間私下送疫苗過去做人情?】把這件事單一歸咎柯市長,鄉民們不可一廂情願。
那麼,是那間知名診所的院長問題嗎?
該院院長許金川醫師為國內肝病權威,台大出身,仁心仁術,多年經營下來,名利雙收實為合理。若說要【為了金錢利益而私下偷打疫苗,未免過度推論。】
所以,即使將來許金川院長出面承擔所有責任,大家也要知道:他從頭至尾都不知情,也是有可能的!!
----
那麼,問題出在哪?
在於【系統】。
今天你一間大診所私下給親友或權貴偷打個【10支疫苗】,算了啦!人之常情,鄉民也不是沒在社會走跳過,睜隻眼閉隻眼就算了。
今天若你大診所鋌而走險,偷打個【100支公發疫苗】,那我們說這間診所處心積慮,恐怕另有所圖。
ㄟ不是,今天是你在一天之內偷打了【1000支別人哭天跪地不可得的珍貴疫苗】,傳訊集合之迅速,動員消息之精準,沒有系統性多人之間的長年合作默契,如何達到這種規模?
好比學生考試,偷看別人答案一兩題,全班一兩位同學作弊,那我們說一笑置之,口頭規勸便算。
再有一班,學生五六個作弊,那我們說這幾個同學壞壞,還是老師給分太苛,題目太難。
結果這一班級,全班作弊,分工合作,有人偷考卷有人把風,有人填答案有人串聯別班一起作弊,搞得那麼大,而且動作迅速確實。這就不是單一個案的問題,是系統性的問題。
好比大敵當前,群起抗疫。疫苗不足,好比槍械彈藥不足。
一個大軍營,總有些小鼠小偷,盜賣軍火【10支】,究責罪犯便罷,抗敵為先。
如果前方打仗,彈葯不足,結果後方盜賣槍枝【100支】,那我們說也許這指揮官想要創建一支私人游擊隊,另有所圖。雖然劍走偏鋒,難以服人,但也許他有另外一個戰略目標存在,仔細明察便是,我們相信他還是願意盡心抗敵。
今天ㄟ不是,你老大爺前方戰況吃緊,後方隨隨便便一天之內就盜賣槍枝【1000支】,這種規模這種效率這個節骨眼,一個小伍長捅得出那麼大的事嗎?
小隊長有分,中隊長有分,副指揮官可能也有分。
層級不夠高,規模無法擴大。
要說台北市指揮官柯文哲默許這種舞弊,也許過度推論。
但【整個指揮系統已經癱瘓】,指揮官後方著火卻無法指揮調度。或【被副指揮官以下各級幹部架空】,無力阻止其徇私舞弊,這是系統性問題。
----
好啦,盜賣軍火之後被柯文哲指揮官知道了,面對這系統性問題,要不要處理?怎麼處理?
學生集體作弊,班導師說:我重罰你每個人交錢1000元!然後沒下文。
軍隊集體盜賣軍火,指揮官說:我重罰你們每個人交錢10000元!然後沒下文。
目前台北市政府的作法是:重罰診所200萬元!然後呢?
這樣對嗎?
這【好知名】的診所,罰款200萬元也不是小數目,即使後面有基金會撐腰。
該診所是知名台大資深教授醫師團隊組成,地點就在台大醫院旁,多年來經營有成,造福百姓。若有肝膽內科問題需要住院檢查或治療,也是一個暢通的管道。老教授向以前的學生拜託,轉介住院照顧,無可厚非。
一間診所【一天轉介10個病人】住院,插隊也好,特權也好,走後門也好。病人有福,基層跟醫學中心合作順暢,這沒甚麼錯。反正台灣目前就這麼回事,不要大驚小怪。
若這間診所【一天轉介100個自己的客人】住院,就會擠掉100張病床,原本要預留給台大門診住院部安排的資源,坦白講,健保制度下,這也沒甚麼。醫療資源是有限的,難道特權民眾沒有繳健保費?他們通常繳的健保費還比較多呢!系統性問題,長期改革一步一步來吧!
ㄟ不是,今天你是【一口氣塞1000個自己人】,也沒問別人同不同意,先說是健康檢查,再來說是肺炎疫苗,之後改口說是志工。
你一間大型診所私相授受的誇張程度,不止帶塞給國家資源的台大醫院,還跟台北市衛生局串通,裡應外合,細查起來,簡直匪夷所思啊!
----
而檢調出動,是【查不出什麼東西】的。
診所甘冒風險,給這群民眾打針,這是造福,不是損害。
衛生局依法辦事,股長發送疫苗給診所做善事,惡意不大。
至於其他醫護基層疫苗打完了沒,公平正義等,在法條的天秤前,那是道德。最多法律天秤歪斜,不至於傾倒。
這種徇私舞弊的規模,層級一定高,但證據一定沒有。
長官默許的暗示,【一個眼神就夠,何必留下證據?】
而這種默許的暗示,需要長期培養默契,不然容易搞錯事情。
股長懂上級課長的眼神。
課長懂上級科長的眼神。
科長懂更上級主任處長的眼神。
由此推論,從上到下都懂台北市衛生局局長的眼神。
【眼神,是比語言文字更能準確表達指揮官意志的溝通工具。】
而台北市衛生局局長,就是柯文哲市長的好麻吉。
----
今天柯市長智商157,臺大醫院教授出身,一輩子就在醫療行業服務。
大巨蛋啦,建築土木等,政商盤根錯節,不懂是合理。
農會啦市場啦,未曾市場買菜的市長,一知半解就算。
綠能啦人權平權啦,新時代的東西阿達瑪恐固力就罷。
ㄟ不是,今天發生問題的是醫療衛生問題耶!是百年瘟疫的火熱戰場,是柯市長一輩子矢志奉獻服務的領域。
你找的衛生局長,是你相識多年的好友,專業領域中你最信賴最有默契的人。
你討的疫苗,是這場戰爭中的重要武器,你不斷強調彈葯不足,後方卻大量盜賣。
你麾下的指揮系統,靠眼神揣摩上意,從上到下的風氣文化,是你入主市府兩屆市長快八年的縮影。
【這件單一疫苗事情】,怪你一人,有失公允。
而這【整個風氣敗壞,知錯不改,放任團隊】。不找你找誰?
【不找你找誰! 】!!!!!!!!!!!!!
————
(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表示,好心肝診所當時約有一百多為醫事人員,6月7日經衛生局配發15瓶疫苗,但8日該診所表明再要100瓶,雙方基於互信,為查證疫苗配發對象即共給115瓶疫苗。但因多數醫事人員已在院外施打過,便將剩餘數量開放給基金會及診所志工施打,共施打1113人。
https://udn.com/news/story/122190/5521870)
————
文末加註:
若有人說「會這樣還不是政府疫苗不夠的錯」,聽到這樣,請你離他遠一點。
會這麼說的人已經邏輯錯亂,是非不分。
這種人的價值觀跟道德感,就好比:
「我會作弊,是因為老師出題太難。」
「我會偷盜鄰居,是因為老闆給的薪水太低。」
跟這種人認識,是你的不幸。
跟這種人爭辯,是你的不智。
#疫苗 #新冠肺炎疫苗 #AZ疫苗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宣布,台北市一間血液透析中心有一名病患確診,之後有病患與員工共四人快篩驗出陽性,現在匡列11名工作人員與67名病患居家隔離,將進一步檢驗確認。另外台大醫院也宣布有十位工務室同仁確診,可能與萬華地區足跡有關,台大為此決定門診降載。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
台大門診 在 立法委員葉毓蘭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軍警一家回家的感覺真好
#謝謝三軍總醫院
11月1日的星期天,突然發現右耳聽不到電話,有點心慌,但是心裡還是幻想著,睡一覺起來就會好了,免煩惱。但是護理專業的二嫂,卻連夜傳來許多突發性耳聾的醫學訊息,要我千萬不能輕忽。
11月2日星期一,是立法院最忙碌的一天。我在內政、國防外交、司法法制、交通委員會,分別有質詢、法案審查、預算提案;一早七點半到各委員會簽到,八點排質詢後,去開了黨團會議,九點就先趕往台大耳鼻喉科門診,做聽力檢測,那時我的助理還抱著厚厚的一疊預算提案到診間去讓我簽名,以便完成聯署,十點前送案。
聽力檢測時,醫檢師露出的神情讓我開始覺得不安,她告訴我右耳的中低頻很差,很像梅尼爾氏症的症狀,「醫生可能會要求你住院」,還好,門診醫師只告訴我嚴重性,開給我最高劑量的類固醇,要我認真服藥,一周再來回診。
回到立法院,先到國防外交委員會質詢,也順道請教老友,也是耳鼻喉科醫師的高雄榮總院長,「趕快去三總找王智弘院長,用高壓氧」林院長做了這個建議。但是當時想到已經到台大門診,下午我又找了另位耳鼻喉科名醫梁家光醫師幫我做耳內注射,已經把握黃金治療時期作最可靠的治療了。
且戰且走吧!
發病的第一周,立法院的杯葛仍在進行,各委員會的質詢也盡量配合,但耳鳴嚴重,就像右邊腦袋裡經常有共機擾台,吵到深夜難眠。但在梁醫師的悉心治療下,耳鳴稍緩,偶有空檔,有難得的清靜片刻。只是連梁醫師也不解為什麼聽力持續惡化。
周一到台大回診時,臺大醫院已經幫我轉掛至突發性耳聾的名醫楊庭華醫師,聽檢的結果太差,楊醫師要求我立刻住院。經過台大做了MRI,排除是腦瘤、腦血管病變,也使用類固醇、促進血液循環為主要療法。但是隨著聽力的持續惡化,醫護們開始對我做心理建設,可能要接受永久性聽損的可能,「當然,出院後耐心治療,定期回診,可能可以恢復部分聽力,你目前左耳可以聽到20分貝,右耳90分貝,幾乎是什麼都聽不到。耐心治療,可以嘗試其他的配套:高壓氧、中醫針灸,或許可以回到50分貝,至少可以聽到講話了。」至於為何會得這種怪病,醫生推估是工作壓力太大、太忙,免疫下降,引起病毒攻擊。,雖然國內有些醫院也有高壓氧艙的治療,但是台大楊庭華醫師告訴我「三總應該是最好的,因為空軍、海軍、砲兵聽損病患較多,在這部分的發展與成就可能領先全台」」
聽到最初林曜祥院長向我建議的高壓氧,腦中立即噹了一下。於是在周五從台大辦理出院後,立即飛奔三軍總醫院。
果然王智弘院長和三總的耳鼻喉科團隊已經準備好了。
我星期五下午住院後,立即進行第一次的高壓氧艙的治療,住進病房後,中醫部的林大夫已經來會診,為我施針開藥;同時又繼續台大給我的高劑量類固醇、促進血液循環的治療,還每天為我打耳內注射。
在三總住院以來,已經做了五次的高壓氧,從第一次在適應壓力時不舒服,到尋求出嚼口香糖進艙的因應之道,完全無礙,在高壓氧的助力下,我的臉色出現難得的紅潤,彷彿上了腮紅,打了蘋果光。
謝謝三軍總醫院給我的全方位治療。雖然我還不知道復原是否可及,但是我很放心把自己交給三總的團隊,畢竟軍警一家,回家受到最好的照顧了!!
我也要謝謝蘇貞昌院長、嚴德發部長、軍醫局陳局長贈花鼓勵我,我會努力配合治療,希望11/22我站上凱道反萊豬,為全民顧健康時,不會聽不到站在我右邊民眾的怒吼!
#打針不怕痛吃藥不怕苦
#我是戰士
台大門診 在 民意論壇:聯合報。世界日報。udn tv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敢得罪選民 醫療才能分級
雷斯登/醫學中心住院醫師(新北市)
記得當初在林口長庚當實習醫師時,大廳盛況讓我們驚嚇不已,人山人海,有如百貨公司周年慶。有的醫師門診病人絡繹不絕,一診下來可以看超過三位數的患者。門診病患如此多,樓上住院及急診病人更可用人滿為患形容。
當時,剛從新加坡國立大學附設醫院回來,對此感到落差甚大。新加坡與英國相似,是公醫制度。以當地公立醫院來說,患者若沒有基層診所轉診單,依規定無法直接看專科醫師,若硬要直接看專科醫師,則要自費看診,每次看診費用至少都要好幾千元掛號費,這還不包括其他費用;因此我在新加坡醫院跟診時,每診病人數幾乎只有十幾人。還記得那時跟診老師對於這樣的病患數非常失望,還對我感嘆說,新加坡分級醫療制度非常失敗,我也忍住沒跟他說台灣醫療慘況比這誇張得多。
此外,在新加坡公立醫院,患者無法指定看哪位專科醫師,如要指定,也是要自費。之所以採這方式,一來是因新加坡政府對自己的醫師相當有信心,認為每位醫師都能提供患者良好的醫療服務,二來是因如果不這樣做,越資深的醫師病患數越多,而資淺的病患數則很少。這狀況如果不處理,則會發生資深醫師被工作量壓垮情形,以及較為嚴重、複雜疾病病人可能需要花較久時間才看得到適合他的醫師。
回到台灣的現況,現階段實在亂象叢生。雖然政府有意推行分級醫療,最近實施門診減量政策,然而成效如何待觀察。從台大門診量來看,就知道分級醫療政策成效不彰。在台大,有的名醫門診量非常可怕,前往求治的病患需要一大早就到醫院等待現場掛號,雖然如此,依然有病患難以等到求治的那一天。
歸根究柢,兩國醫院利益結構不同。以新加坡為例,公立醫院醫師是固定薪水,同樣級別醫師無論病患量多寡,在某方面收入其實一樣,因此沒誘因增加門診病患量。而在台灣,就算是公立醫院醫師,收入還是與病患數呈正比,因此許多醫師不限號,一診下來可能可以超過一百人。
此外,在台灣健保制度下,無論是大病小病,以門診來說,給付幾乎差異不大。因此如何讓名醫有誘因只看有著複雜疾病的患者,而將輕症患者下轉至基層診所看呢?當然,也有許多讓我佩服的老師,門診只看病況相對複雜病人,而將症狀較輕患者勸退,轉至其他門診量較少的醫師門診或基層診所,讓資源更有效率分配。
我想,真要落實分級醫療制度,除了借鑒美、日醫療制度,和英國以及大英國協等國公醫制度外,政府亦需要有得罪選民的勇氣,不怕選票流失,大刀闊斧實施一些對的政策下猛藥,才能讓醫療窘境得以改善。
台大門診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宣布,台北市一間血液透析中心有一名病患確診,之後有病患與員工共四人快篩驗出陽性,現在匡列11名工作人員與67名病患居家隔離,將進一步檢驗確認。另外台大醫院也宣布有十位工務室同仁確診,可能與萬華地區足跡有關,台大為此決定門診降載。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26917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
看更多:
■【P sharp新聞實驗室】全媒體新聞實驗,提供新一代的新聞資訊服務。 (https://newslab.pts.org.tw)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聚焦台灣土地環境、勞工司法、族群及平權等重要議題。 (https://pnn.pts.org.tw)

台大門診 在 不收了? 台大醫院9月起門診額滿不再加號-民視新聞-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民視即時新聞】台大最近一只公告,震撼所有患者!9月起各門診額滿後,除非有轉診單,否則不再加號!傳出有 ... ... <看更多>
台大門診 在 台大醫院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Hospital - Posts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其餘相關掛號資格規定,請詳掛號頁面說明。 ▷臺大醫院COVID-19 莫德納疫苗第一劑門診 https://reg.ntuh.gov.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