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二的醫療保健單元,邀請國立成功大學附設醫院骨科部主治醫師 戴大為來到空中,隨著少子化與醫療科技的進步,人口老化已經是不可逆的趨勢,骨質疏鬆症與肌少症的問題也就浮上檯面。尤其邁入中年後更要及早了解骨骼狀態,掌握黃金治療期,到了老年才能依然行動自如,活得健康又慢老!以及導讀書籍《骨質疏鬆&肌少症診治照護全書》/ 原水文化
📻聽重播按這裡!https://youtu.be/FB9W3-23RQM
▶飛碟聯播網 YouTube《飛碟早餐》頻道 http://bit.ly/2QVQsFh
▶網路線上收聽 http://www.uforadio.com.tw/stream/stream.html
▶飛碟APP,讓你收聽零距離
Android:https://reurl.cc/j78ZKm
iOS:https://reurl.cc/ZOG3LA
◎內容介紹
隨著少子化與醫療科技的進步,人口老化已經是不可逆的趨勢,骨質疏鬆症與肌少症的問題也就浮上檯面。骨質疏鬆是現今老年人的隱形殺手。台灣50歲以上的民眾,僅有24%骨質正常,超過七成有骨質流失的問題。65歲以上的女性每5位就有1位曾經因為骨質疏鬆而造成脊椎壓迫性骨折。骨質疏鬆是指骨質密度太低,骨頭強度減弱,進而升高骨折風險;肌少症則是指肌肉質量不足、肌力降低,影響日常生活功能。看似兩個不一樣的疾病,但卻息息相關。這兩個問題時常伴隨發生,肌肉量少的人,通常骨質也好不到哪裡去;骨質疏鬆的人,通常肌肉量也都不足。
我們的骨頭在35歲前就會達到巔峰的質與量,之後隨著身體機能老化,慢慢流失。過了關鍵的35歲,我們是否該為自己努力些什麼呢?大多數的年長者都是以這個角度思考,不求長生不老,但求老得又慢又好,其實從年輕到年長是有許多方法來存下「肌本」與「骨本」。
骨質疏鬆與肌少症都是可以透過生活習慣改變來預防的疾病。有良好的健康概念與生活習慣,比吃什麼藥都重要。骨質疏鬆、肌少症、退化性關節炎都是可以事先預防的疾病。如果可以讓更多的人防患未然,遠離這些病症,一輩子擁有「好骨力」,那應該更有意義。當骨質疏鬆合併肌肉量流失造成肌肉保護關節的穩定度變差,就要小心有可能同時患有骨質疏鬆&肌少症!尤其邁入中年後更要及早了解骨骼狀態,掌握黃金治療期,到了老年才能依然行動自如,活得健康又慢老!
◎來賓介紹:戴大為
現任
國立成功大學附設醫院骨科部主治醫師暨病房主任/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副秘書長/成大醫院臨床助理教授/教育部部定助理教授
學經歷
國立成功大學醫學系學士/國立成功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研究所博士/日本大阪市立大學骨科部手術研修/衛生福利部台南醫院新化分院骨科主治醫師
專長
骨質疏鬆症(骨質密度檢測與治療)/退化性關節炎(關節退化)治療/微創人工膝關節及髖關節置換手術/3D列印導引下肢畸形矯正手術(成人O型腿、X型腿)/ 微創骨折創傷固定手術
台南市立醫院醫師介紹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免疫力,就是最好的醫生】
武漢肺炎確診人數激增,該怎麼抵抗「新型冠狀病毒」威脅?多位醫師都推薦,除了肥皂勤洗手,提高身體免疫力,是最好對抗病毒、細菌的武器。人體倘若有優良的免疫力,就能抵抗病毒與細菌的感染、傳染,並有效排毒,對於遠離病毒和武漢肺炎的侵害有很大的助益。(資料來源:【註1】)
武漢肺炎蔓延,「台南市立安南醫院精神科 蘇冠賓醫師」在國際期刊發表論文【註2】指出,提升免疫力是防疫最重要的基礎,人們要學會調適不良思緒,只接收最正確的訊息。
蘇冠賓在論文中表示,武漢肺炎(COVID-19)是高感染、低致命性的疾病,除戴口罩、勤洗手以減少病源暴露外,提高個人免疫力是防疫最重要的基礎。
論文中指出,對病毒抵抗力最強的人,都有固定的運動休閒習慣、正常作息、充分睡眠、均衡營養、良好的人際關係和社交活動等共同特徵。蘇冠賓說,免疫力和人體身心靈的健康有密不可分的關係,疫情致死沒有想像中的可怕,可怕的是人性對無知的恐懼和無助的癱瘓。
蘇冠賓說,戴口罩阻隔病毒,但不要讓口罩阻隔人與人的友善和信任,疫情或許會帶來短暫的痛苦,但保持更自在的心情和堅定的信念,可增強身體和心理更好的免疫力,等疫情過去,也會具備更好的衛生素質和更健康的生活習慣。(資料來源:【註3】)
■ 讓身體維持低發炎,以抵抗微生物的惡意感染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前院長 伍焜玉院士說,健康人的發炎反應在平常沒事時,是處於「休息」狀態,也就是說在「低發炎」狀態,一旦病菌、病毒入侵體內,就可以馬上啟動免疫發炎反應,抵抗微生物感染。
【足夠睡眠】、【適量運動】、【紓壓】可維持健康免疫,這些健康的生活習慣就可幫助維持正常發炎狀態。要維持正常發炎狀態並減低慢性發炎,可以在日常三餐的飲食中注多吃魚、蔬果、堅果,少吃紅肉類食物。為了保護心臟及全身健康,也減少鹽、糖與脂肪類食物的攝取。
■ 伍焜玉院士介紹的五種增強免疫力食物
1.葡萄
紅葡萄皮中含有一種抗炎的小分子化學物──白藜蘆醇 (resveratrol),在白葡萄中含量很少。事實上,白藜蘆醇在其他植物中也有,是植物用來自我保護的因子。白藜蘆醇這個小分子具有抗炎作用,也含有抗氧基活性。
紅酒中含抗發炎的白藜蘆醇,才比較科學化地解釋了法國人血管硬化比率較低的原因。想以喝葡萄酒來減低發炎、增進心血管功能並不容易,因為很容易喝過量,反而傷害肝及腦的功能。倒不如以每天吃葡萄取代,建議可選擇農藥較少的有機葡萄。
2.大蒜
人類使用大蒜已有七千多年歷史。有研究報告指出大蒜有抗發炎作用,而且可經由抗炎抑止癌症,針對腸胃系統的癌似乎有特別的預防作用。流行病學研究發現,攝取較多大蒜的人得到腸癌、胃癌和胰臟癌的機率較低,而初期臨床人體試驗也發現大蒜的萃取物可能會減少胃腸癌。
3.綠茶
中醫很早就認為綠茶可控制出血,增進傷口癒合,降血糖及助消化。研究發現綠茶素會抑止發炎基因,具有抗炎作用,它也具有抗氧基的作用。綠茶素還能抗癌、抑止愛滋病毒及減輕神經退化症。上述作用都是試管實驗及動物實驗的結果,對於人體的抗炎作用仍待臨床試驗。
4.蔓越莓
蔓越莓原產地是北美洲(美國和加拿大),當地原住民很早便把蔓越莓當食物。蔓越莓含有豐富的營養素,如維他命E及體內所需的金屬元素(錳、鐵及鈣)。但吸引人食用蔓越莓的原因是它含有大量多酚類化學物,具有抗氧化作用,因此可保護細胞與組織。
5.青花菜
青花菜中含有許多營養素,有豐富的維他命,也有身體需要的色胺酸(胺基酸中之一)及大量膳食纖維可幫助腸胃消化。從青花菜中分離出來的幾種成分有幾種都具有抗氧化及抗發炎的功能,也有報告指出其具有抗癌作用。其中以預防前列腺癌效果最為顯著。
「免疫力的威力 陳時中部長這麼說」
免疫的威力,在於透過各種不同免疫球蛋白及激素,反覆刺激學習,建構人類生存之最大防線。醫學研究的進步,讓我們明白免疫系統與人體互動的機制,它不僅可抵禦外來病原及過敏原的攻擊,也可以對內防禦體內的變異細胞。(資料來源:【註4】)
【Reference】
1. 來源
➤➤資料
∎【註1】: 今周刊 - 【武漢肺炎》「病毒」和「細菌」最怕免疫力高!研究證實:謹記這5招,抗感染、傳染、排毒最有力】:https://bit.ly/3c1Bl7E
∎【註2】:
Nutrition and immunology in mental health: Precision medicine and integrative approaches to address unmet clinical needs in psychiatric treatments
>>Brain, Behavior, and Immunity Volume 85, March 2020, Pages 1-3
>>Author:Jane Pei-ChenChangKuan-PinSu
>>Line: https://bit.ly/2VcSrsy
∎【註3】: 中央社新聞粉絲團(中央通訊社)-【武漢肺炎引恐慌 醫:提升免疫力最重要】:https://bit.ly/39TEFQL
∎【註4】: Yahoo 新聞【書摘 /阿中部長推薦好書神懂免疫力】:https://bit.ly/34yd7j3
➤➤照片
∎照片來源: 林長揚(FB: https://www.facebook.com/LinCY.TheThinker)-【懶人包】免疫的威力重點精華 : https://bit.ly/2JNJoJj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PDF)-線上閱覽: http://forum.nhri.org.tw/forum/book/
3. 【國衛院論壇2019年度議題】簡介
➤http://bit.ly/2MtCqgA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 #健保署 #中央健康保險署 #五南圖書 #國家書店 #五南網路書店
#免疫力 #台南市立安南醫院精神科 #蘇冠賓 #足夠睡眠 #適量運動 #紓壓 #增強免疫力食物 #葡萄 #葡萄 #綠茶 #蔓越莓 #青花菜
#武漢肺炎 #新型冠狀病毒 #COVID-19 #Wuhan coronavirus #新興傳染病 #2019COVID19 #2019COVID19News
台南市立安南醫院精神科 / 衛生福利部 / 國民健康署 / 疾病管制署 / 疾病管制署 - 1922防疫達人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台南市立醫院醫師介紹 在 搶救急診室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是什麼樣的樂團出CD,竟然賣得比金曲獎樂團賣得還好。台南市立醫院急診部主任蘇世揚自組樂團「玫瑰墓」,成軍12年,演唱的歌曲都是他自己譜寫,一個個急診室裡的故事,最近出版音樂書,還沒有正式公開,賣得比得過金曲獎的樂團還好,原因是「聽了會感動」
玫瑰墓在南部的地下樂團裡小有名氣,演唱的機會不多,但曲曲動人,擁有不少死忠粉絲,號稱「8年磨一劍」,從多年前就開始籌畫出CD,一直到最近才完成,採隨書附CD的方式,書裡除了介紹5名成員的背景,還有每首歌的由來與故事,李家同教授在看完、聽完後,相當感動,認為是一種「文學搖滾」,而這個音樂文學又來自醫院。
像是「拾荒的小孩」寫的是一名10歲小女孩的故事,小女孩經常陪爸爸到醫院看肝病、抽腹水,有一次情況危急蘇世揚要求住進加護病房,爸爸卻說沒錢拒絕,請社工了解才知道爸爸年輕時愛喝酒、又會打太太,小女孩的媽媽因而離家,家裡靠外婆拾荒度日,孩子也經常幫忙,但後來外婆卻在路邊拾荒時被車撞死,當唱到「天黑了,等她回來,雨下大了,還不回來」,許多人都紅了眼眶。
樂團的演出方式是一邊唱一邊講,訴說著歌曲裡的故事,讓聽眾更為投入,相當受歡迎;另一首歌「回憶的抽屜」也是蘇世揚的經歷,之前在嘉義榮民醫院任職時,住在宿舍裡,經常跟管理員李伯伯泡茶聊天,而李伯伯的房間裡常傳出女性講話、唱歌的聲音,後來才知道是李伯伯去世的太太生前錄下的,李伯伯每天聽、就好像太太並未離開他。
當蘇世揚要離職的前一天,急診送來一名到院前死亡的患者,原本準備急救,但他一看竟然是李伯伯,讓他楞了好久,護理師在旁一直問「醫師,接下來要怎麼做」,他揮揮手「你們去忙吧」,並沒有急救,而是握著李伯伯的手,送老先生最後一程,歌裡是李伯伯對太太的想念 「在天堂的你,孤單不會太久」,他能做的是送李伯伯開心地去找太太。
樂團裡有工程師,也有保險員、音樂老師,大家都有正職,玩樂團只是為圓心裡的夢,也因為他們的夢,才有這些感動人心的歌曲。
台南市立醫院醫師介紹 在 心臟內科- 醫師介紹 - 台南市立醫院 的相關結果
蔡良敏 · 于慶龍 · 方慶章 · 吳柏青 · 林俊元 · 陳怡芝 · 張洵浩 · 劉力瑋 ... ... <看更多>
台南市立醫院醫師介紹 在 網路掛號 - 台南市立醫院 的相關結果
2023/04/03 (星期一), 2106診-林逸文, 2106診-趙瑞和 ; 2023/04/04 (星期二), 2106診-楊達明(休診)2108診-周易韋(休診), 2107診-黃議郎(休診) ; 2023/04/05 ... <看更多>
台南市立醫院醫師介紹 在 醫師介紹 - 台南市立醫院 的相關結果
請點選您要瀏覽的科別,或輸入醫師姓名查詢。 內科系. 內分泌 · 心臟內科 · 血液腫瘤科 · 風濕免疫科 · 風濕科暨老人內科 · 神經內科 · 胸腔內科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