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檔中,有人推薦我看這個柯文哲受訪的影片。我勉為其難看一下,不看還好看了問題蠻多。如果你想討論的話,我一個一個來提請大家針對問題討論,不要顧左右而言他,其他的問題會另外開,另外討論。
逐字稿如下:
8:31開始
柯文哲:
我們的房租跟租金補貼是分開的,因為我在強調一個概念叫Business Unit。
過去我們這樣都發局你知道...他就說他就租給..給那個..比較社經地位(手往下比)
他房價就比較低。後來我就不准,我說對都發局來講,他多少面積出去他就要收多少錢。
如果要租金補貼那要由社會局編預算。所以我們在社會局另外有一條叫租金補貼。
主持人:
我這邊再問一下讓大家在聽懂一點,就是說。
你的意思就是說,現在不管是七三一這個還是照這個比率啦齁
就是說,還是照那個坪數該收多少就收多少。(柯:對(點頭)對(點頭))
但是如果他是中低收入戶需要幫忙的話,你們會另外有一個"租金補貼"(柯異口同聲)
柯文哲:
那個是三千塊到一萬一。
所以我們根據你的收入跟每一戶人數多少去收嘛
你知道你知道就是以前我們政府就是常常
叫做混在一起,就是打混仗
所以帳很難看...大家常常都....我後來都不這樣我就說要照企業的經營
企業叫BU,叫Business Unit
就是他的成本跟效益完全是獨立單位
所以對都發局來講我蓋公宅,我成本多少收入是多少
至於住在裡面要租金補貼,那是社會局的是
所以以後都發局我就可以很清楚地盯他說
喔你花了多少成本你要收多少錢
=============================
一個非營利組織(台北市政府都發局)能不能使用BU的概念來管理?當然可以。不過這個BU要做到甚麼程度? 成本要算到甚麼程度?公務員的薪資算不算成本? 辦公室的租金水電算不算成本? 使用市政府其他資源比如收發室等算不算成本? 如果這些成本都要算,那要從一個公宅收多少收入回來?
目前看起來明倫公宅價格就是這個政策指導下的產品。
然後接下來的問題是
1. 公宅或者社會住宅這件事情要考慮的是這些成本,還是scope更大照顧面更廣的社會成本?
2. 對市民來說,我管你都發局甚麼局,我只要一個窗口告訴我租金多少錢就好。你怎麼管理是你家的事,為什麼要讓我麻煩?
小小一段話,暴露出來這麼許多的問題。
柯文哲的治理能力可見一班。
一個沒經營過企業的人把台北市政拿來用企業化實驗,這台北市民賭得也太大了吧?
我看柯對經營企業很有興趣,那看看好朋友郭董2022之後要不要給他個位置玩玩。呵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yx13pb4LZI&t=45s&ab_channel=POPRadio%E8%81%AF%E6%92%AD%E7%B6%B2%E5%AE%98%E6%96%B9%E9%A0%BB%E9%81%93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