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的舊台北市府與北市升格】#舊台北市府 #時空咖啡廳 #張萬康
【書摘透露│年記1967 第8頁 圖:舊台北市府】
「多年後,台北市政府換成巨大方塊組合的建築體,天際上的電線亦改成地下化,所在的信義區則躍為最時尚的區域。1967年台北市升格成直轄市,它在壯大能量,蔓生活力。當年的老建築似乎才更有市民感?當年的公務車,嘿,長得很像公務車。當年黑頭車停在市府前,現在換到地下室。以前的黑頭車挺神祕的,後來的黑頭車,呃,也很神祕。」
──〈舊台北市府〉
節錄自《年記1967:時空咖啡廳 | 張萬康》
#報時光UDNtime
圖說:台北市政府的辦公大樓,已經粉刷一新,並在正門搭建起美侖美奐的彩牌。市政府這一次為迎接七月一日升格的來臨,粉刷各辦公室,一共花了卅萬元。
日期:1967/06/29
攝影:王萬武
來源:聯合報
#報時光UDNtime #年記 #1967年
歷史新聞
【1967-07-02/經濟日報/06版/綜合】
從人口、面積、組織、財富
看台北市新面貌
【本報專訊】台北市昨(一)日已由省轄市改制為院轄市了,這一改,在人口、面積、政府組織、財富四方面整個給大台北帶來了新的面貌。
面積擴大四倍有餘
主要的是面積的擴大,改制前台北市面積為六六.九八七二平方公里,改制後擴大為二七五.九○平方公里。面積的擴大是由於將合併台北縣和陽明山管理局所屬的六個鄉鎮:士林、北投、南港、內湖、景美及木柵。不過,這六個鄉鎮要到明年才正式併入台北市。
將增設五個地政所
為配合台北市區擴大後,地政業務辦事效率的提高,市府將設立東、西、南、北、中五個地政事務所。東區事務所包括松山區、南港鎮和內湖鄉;西區為雙園區、龍山區、城中區及大安區和古亭區的一部份;南區範圍含景美鎮、木柵鄉、大安區和古亭區各一部份:士林鎮地政事務所保持不動,劃為北區事務所;中區地政事務所將轄延平、大同、建成和中山四個區。
市府地政科解釋說,增設地政事務所是基於土地登記案件的逐年增加,同時顧及改制後的實際需要。按一般情形,有五萬筆以上的土地,就應該設一個地政事務所,台北市改制後,因為市區自然擴大,分割土地將由現在的十六萬筆增加到二十五萬筆,所以必須設立五個地政事務所,才能應付今後業務膨脹的需要。
總人口逾一百六十萬
由於台北市改制後將合併市郊六鄉鎮,人口自然也將增加;但增加的比率不大。據市府民政局統計︰截至六月卅日為止,台北市人口為一、一九七、○六九人,其中男性六三五、六一三人,女性為五六一、四五六人;改制後將併入的六鄉鎮人口目前初步統計為三○一、二四三人,加上人口的自然增加,預計明年這六鄉鎮併入台北市後,台北市人口總數將在一百六十萬人以上。
編制員工一千八百
台北市面積擴大、人口增加,作為這些市民「公僕」的人數當然亦應成正比的增加。據行政院修正通過的台北市政府組織規程,其中規定改制後的北市政府設置八局四處,法定員額增加為一千八百人。
市府一級單位現在的全部員工,包括以工代職人員,已經有一千七百人,這裏面有七百人沒有編制,實際上祇有一千人;改制後這七百人可能採取甄選辦法,合格者即予任用。高玉樹市長曾強調:改制後市府將「為事擇人」,增加技術人員,並將採考試辦法錄用。
總預算超過十五億
升格改制後的台北市,舉辦任何事均需經費,那麼台北直轄市的財政情形如何呢?市政府說,改制後的地方財源增加將為一倍,這些增加部份,乃原解省庫的稅收,留下供台北市自己使用,並非另外向市民征收。
高玉樹市長說,改制後的地方總預算,可高達十五億六千多萬元,對台北市的各項建設,將更有裨益。
台北市改制後的第一年地方總預算,財源將包括:(一)稅收:七億三千零一萬餘元,(二)規費:一億一千餘萬元,(三)改制後依照新財政稅收分劃辦法增得稅收:二億五千萬元,(四)公賣收入:三億五千萬元,(五)愛國獎券收入:五千一百萬元,(六)汽車燃料使用費收入:五千八百萬元,(七)附加捐收入:二千四百廿萬元,合計為十五億六千八百餘萬元。
█關於年記系列
由報時光與尖端出版聯合企畫,每個年份挑選30組具有「時代感」的老照片,邀請當年出生的作者撰文而成的老照片新文集,並收錄具有代表性的老報廣
告以及新生事物,讓那些令人留戀令人懷念的美好時光,躍然紙上。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苗王城在苗語中稱[得勾現],意思是[新寨],其實始建於明宣德五年(西元1430年),已有600餘年歷史。進寨門時眼前景象令人震驚:整個寨子三面臨河,河床淵深,寨邊絕壁千仞,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河呈S形,畫出一幅八卦太極圖,而新寨及河對岸的一個苗寨恰好就在兩個卦眼上。寨內石牆林立,外牆高3米,寬...
古 亭 稅 捐 處 在 進食的巨鼠 Giant Mouse 吃喝玩樂小天地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臺南享食慢旅
👉隱身康樂街的全台唯一主祀風神的廟宇-#風神廟
之前經過以為只是一般的小廟宇
為了寫書才知道....
風神廟.是 🔺全台唯一主祀風神的廟宇,而且是 🔺臺南市三級市定古蹟,亦是臺灣府城所謂的“🔺七寺八廟”之一。
其對面的 🔺 #接官亭 石坊,為『府城四大石坊』之一、臺閩地區現存石坊中保存最完整、直轄市定古蹟。
而你更應該知道的!
這裡是以前的海港口,
在清朝,官員的船隻從安平港駛入後,就是在『接官亭』處下船
所以~你也可以說『接官亭』=現今海關的VIP快速通關道,是官員專用的港口嘿~~~官員下船後便會進入後方的『風神廟』參拜,感謝風神&眾神保佑平安。
另外,風神廟也是🔺全台首座 #光之廟宇,於每晚18:30-21:00點燈,夜晚時更加迷人。
更詳細的介紹~ 希望大家去書局翻翻巨鼠的書~ 願意買回家收藏的,更萬德佛~ ^0^
.
---店家資訊---
店名:風神廟
地址:臺南市中西區民權路三段143巷8號
電話:06 227 7540
營業時間:07:00 – 21:00
店休日:無
.
.
📌更多台南必吃美食旅遊分享,👏歡迎購買巨鼠出版書籍 📚臺南享食慢旅📖回到阿嬤時代玩臺南,部分版稅皆捐出作慈善❤️
.
.
#台南的朋友,可直接去 #台南政大書城 購買
那邊會有作者簽名獨家限定版唷!
☑️沒空出門的朋友也能線上購買:
▶️《高雄好吃好玩50選》
https://pse.is/GZW2Z
▶️《回到阿嬤時代玩臺南》
https://reurl.cc/R2Vex
▶️《臺南 享食 慢旅》
https://ppt.cc/fVlRJx
/
🎉你今天投了嗎?
請幫巨鼠衝衝票數,投蝸牛🐌巷那篇
台中-綠豆沙牛奶
嘉義-R5小餐館
https://www.walkerland.com.tw/event/2020/superwalker/personal/?id=58349
🔺請幫我每天投一下❤️感謝🙏
用臉書開啟
選擇臉書註冊 比較快
第一次使用 需要身份認證
因為投票者也能參加抽獎
最大獎是50萬的黑卡
古 亭 稅 捐 處 在 李偉文官方粉絲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法國在2015年便立法禁止大型超市浪費食物,強制這些大賣場必須捐贈未出售的食物給慈善機構,違反者最高罰二百多萬元台幣。義大利也在隔年通過新法,透過節稅以及簡化捐贈流程等方式,鼓勵超市把尚在食用期限內的剩餘食物捐給慈善單位。
為什麼要重新立法?為了食品安全,目前台灣的食品衛生管理法第15條就規定不得出售逾期食品,所以業者都把「還沒過期而快要過期」的食品當作剩食,就直接處理掉,免得在販售現場一不小心,因為店員來不及把剛剛過期(即使只差一小時、日期跨過一天)的商品下架,若讓消費者買到,造成消費糾紛同時也會傷及商譽。
但是這些可以吃的食物,除了一些生鮮魚肉品外,上面標示的保存期限往往只是所謂「最佳賞味期」,也就是即便過期,其實還是可以吃的。同時,生產產商也傾向將賞味期不斷縮短,這一方面是謹慎,怕萬一消費者吃出問題、官司賠償賠不完加上商譽損失的風險,而且從另一方面來講,當保存期限短的話,消費者買回家放冰箱一不小心就會過期,只好扔掉再重買,因此產商也可以賣得更多了。
食藥署在前年(2017年)也曾輔導八大通路以及四大超商,設置即期食品區,為珍惜資源盡一點心力。
這些年有很多不同研究與調查報告,全世界大約有…
https://vocus.cc/weiwenreading/5c40874bfd897800010e4fed
這星期六下午在台北古亭捷運站附近有場演講.歡迎大家來捧場.
https://www.accupass.com/event/1812180823571990574581
古 亭 稅 捐 處 在 Dd tai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苗王城在苗語中稱[得勾現],意思是[新寨],其實始建於明宣德五年(西元1430年),已有600餘年歷史。進寨門時眼前景象令人震驚:整個寨子三面臨河,河床淵深,寨邊絕壁千仞,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河呈S形,畫出一幅八卦太極圖,而新寨及河對岸的一個苗寨恰好就在兩個卦眼上。寨內石牆林立,外牆高3米,寬80釐米,當年可供士兵來回巡邏。石牆之間的巷道有11條之多,通向各家各戶,且為[歪門斜道]。多處拐彎呈直角,每戶又有龍門(前門)和後門,戶戶相通,整個佈局猶如八卦迷宮。這種陣勢,既能守,又能攻,體現出苗族先祖高超的軍事才能。苗王城歷史上屢遭兵燹,但苗王吳黑苗的故居依然保存完好。苗王原本不過是普通的農民。只因官府橫徵暴斂、欺壓清剿,才揭竿而起,捨命造反。據史籍記載,明嘉靖十九年(西元1540年),吳黑苗率眾樹起義旗時,不過依託幾縣苗區,卻斗膽喊出“官有千軍萬馬,我有千山萬洞”;“諸葛亮有七縱七擒,我苗人有三緊三慢”。他們攻平頭,戰黃蠟,擊銅仁,破省溪,取施溪,奪萬山,入麻陽,圍鳳凰,逼永綏,與明軍血戰13年之久!“苗賊巢穴猩峱、所居懸崖,鳥道莫可攀躋,且竹篝叢生,彌望無際,賊從內視外則明,每以伏弩得志,我從外視則暗,雖有長技莫施。”從當時當地官員給朝廷的奏摺中,可以看出當年戰事之激烈及勝敗之懸殊。松桃苗族自治縣現今人口中近一半為苗族,民風仍顯慓悍。苗王城內,不僅保存著吳黑苗當年揮舞過的義旗,還不時舉行苗家絕技表演,什麼上刀山、下火海、撈油鍋、鋼針穿喉、高空飛人……無不驚險刺激,表現出勇武的稟性與堅韌的性格。這種稟性施於正事,無往而不勝;一旦用於歪門斜道,為害尤甚。參觀苗王城時,幾位苗族小姑娘唱著:“苗鄉歡迎不握手,手捧汪汪一碗酒;歌甜酒香情意濃,住在苗鄉不想走。”歌聲中的苗王城,早已道別了兇險的過去,已經成為人們流連忘返的溫柔之鄉!從苗王城前往湘西的鳳凰城,其間不過39公里,必得經過南長城,現路邊修復了一段供人參觀。南長城始建於明,完成於清,它起自鳳凰縣亭子關,延伸至吉首市喜鵲營,全長190餘公里。從外觀看,這段“苗疆邊牆”與北方長城一樣,隨山勢逶迤,碉樓城堡巍立。但據專家實地考察,真正的南長城高不過3米,頂寬不過1米,石塊大小也只及八達嶺一帶明長城的七分之一,稱它是“微縮的長城”實不為過。苗族遠古時生活在黃河流域,其先祖蚩尤與炎黃部落作戰失敗,其後裔退居江漢、洞庭湖一帶,建立三苗國。商周時,三苗被破,苗人又遷徙到湘西“五溪”一帶,即今湘西、黔東等地,後由此分遷到西南各地。到了隋朝,臘耳山一帶的苗族已成為強大的群體,唐宋時期更形成了部落聯盟。然而,從明朝開始,統治者以防“苗叛”為由,向苗族地區調兵遣將,派苛捐雜稅,遇天災人禍也不予減免。致使民不聊生,苗人才不得不一次次舉行起義,爭奪生存的權利。至此統治者不僅不思改弦易張,反而強守硬攻,民族矛盾日趨激烈。為了消除難以彌平的癥結,湘西禦苗邊牆便應運而生。不過,這道人為的障礙,最終也沒能堵住苗漢之間的民族融合與經貿文化往來,反而成為一段曲折歷史的見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