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明天「哈娜麥莎微醺時刻」的特別來賓,開心邀請我的好朋友,來自太魯閣山林裡的音樂獵人 ~一好·屴夯 Lihaw Lihang!
在2019年得到台灣流行音樂原創大獎原住民的首獎之後,我在花蓮參加Ado 阿洛的演唱會遇見了他,立馬就邀約他上了我的節目,再加上他的製作人是吉他詩人 董運昌老師,也是我的老友,就更多的互動⋯;當時他只完成了EP,我記得去年還帶著他們的樂團到我節目現場演奏,非常的喜愛他們整個大地風格的音樂風格!❤️
經過一年的籌備製作,特別是經過龜毛製作人董運昌老師之手,這一張專輯呈現更多元豐富的曲風,融合傳統古調,太魯閣族的民謠,當然也有董老師最擅長節奏藍調、靈魂樂、甚至也加上了我的電音歌劇魅影(蠻酷的混搭🥰🥰😜😜),音樂性豐富多元!值得大家收藏分享!
與一好·屴夯的互動認識中,真的打從心底佩服他!
他在經過多年都市的打滾,最終回到自己的部落,用音樂傳遞他對母親以及土地的愛;他的第一首的母語創作就是獻給已經在天上的媽媽,只是很單純的想念媽媽,卻開啟了他母語創作的音樂之旅~。
另外一個令我動容的是,他的「走百岳唱百歌」的行動~~,一好·屴夯背著他的吉他,爬上台灣百岳,唱著他的母語創作,不單單唱給他的母親夜唱給天地之間⋯,這真是我聽過最浪漫的情歌行動!
甚至他的「大禮部落音樂會」,參與的人是要跟著一好,背著行囊爬三個小時的路程,到最靠近月亮的地方,在群山的包圍,在營火旁⋯才能聽著泰雅音樂獵人一好·屴夯的歌聲,享受山林的同在⋯。
是不是很有畫面⋯,我真的會把身體練好,我一定要有一次跟著一好·屴夯去特別的「大禮音樂會」,一起用靈魂唱出我們對天地以及我們的母親我們的土地的感念~!
這一張專輯,每一首歌都會牽動你的思緒,當你閉起眼睛,彷彿你就看到太魯閣峽谷、大冠鷲在空中飛翔以及英挺的太魯閣獵人的身影⋯。
親愛的朋友,今天和明天晚上八點一定要準時收聽哦!
🙏🌹🙏🌹🙏🌹🙏🌹🙏🌹
「哈娜麥莎微醺時刻」65集 8/14播出
一好·屴夯《御風而行》專輯音樂
1、 大小獵人
2、母親的話
3、如果只是如果/feat 蘇婭
4、河岸
66集 8/15播出
1、御風而行
2、美麗的茉莉花
3、I Say 嘿
4、母親的話 /鳳林國中(阿卡貝拉清唱)
🪶🏔🦅🪶🏔🦅🪶🏔🦅🪶🏔🦅🪶🏔🦅
「御風而行」專輯介紹
「 風的獵人~
站在太魯閣群山峰頂,我宛如冠鷲,御風而行 」
『御風而行』
命名為風,是因風,無所不至—「情念所之即意志所至,雖不見身形,然無處不顯」。
This album takes its name from the wind. For the wind is omnipresent: its emotions reach wherever it wills, and it is found nowhere and yet everywhere.
御風而行,源自對太魯閣的群山、大海與峽谷的敬畏、嚮往,與對母親的無盡想念,
“Flying on the wind“ embodies my respect and longing for Taroko’s mountains, seas, and canyons, and my endless longing for my mother.
專輯創作核心圍繞著「思念」,在這份思念中,有著對自然與環境的深刻反省。
“Longing”, the heart of this album, comes with a deep reflection on nature and our environment.
土地是根,透過音樂,我們想讓聆聽者,都能省思到:『吾輩如我,還能為這塊土地上的人們,留下些什麼?』
The land is where our roots are. We want our listeners to reflect through our music: What can someone like myself leave behind for the people of this land?
古調歌謠,承載了這座峽谷的歷史,與父執輩和古老部落的記憶。
Ancient ballads carry both the history of this canyon and the memories from my father’s generation.
身為Truku之子,透過傳唱百年,源自峽谷的神秘古調,在群巒疊嶂中,以音聲傳承,化為銘記。
As the children of Truku, we sang and passed these mystic ancient ballads on for centuries, enshrining the music in the mountains from whence it came.
古調可以用新的視野來檢視,並用新的音樂加以詮釋,
Ancient ballads can be looked at from a new perspective, and re-interpreted through the lens of contemporary music.
因為時間如風,世界如不斷拍顫的鷹羽,一個世代,會有一個世代的傳奇和美麗。
As time passes like the wind, the world resembles an eagle’s ever flapping wings, each generation its own unique legend and beauty.
誠如歌者所言:『我的歌,始於母親對祖母的思念、更有我對母親的思念。
Like the singer said: “My songs originated from my mother’s longing for my grandmother, even more so from my longing for my mother.
而思念的力量,轉化為大冠鷲乘風飛行,用跨越世代的眼睛,看顧太魯閣山海地貌、』
The power of longing will turn into crested serpent eagles in the wind and watch over Taroko’s mountains and seas for generations to come.
與祖靈並肩攜手,眷戀與照拂著,一同在這塊土地上生活的部族與摯友們。
Joined by our ancestors, they will remember and look after the tribes and friends living on this land.”
誠品專輯介紹連結
https://www.eslite.com/product/1003262342682056266005
一好·屴夯 臉書連結
https://www.facebook.com/hao.yi.73345
🕊🕊🕊🕊🕊🕊🕊🕊🕊🕊🕊🕊🕊
每週六每週日晚上
20:00-21:00 Alian96.3
原住民族廣播電台
「 哈娜麥莎微醺時刻」
每週六日晚八點
歡迎跟我蘇婭一起聽聽音樂
談談心 小小微醺一下 🥂🍷🥃🌹
App下載「Hinet Hichannel」
「Alian FM96.3原住民族廣播電台」
Http://hichannel.hinet.net/radio/index.do
(手機電腦都可以聽)
http://alian963.ipcf.org.tw/programs_view.php
(原住民族廣播電台隨選節目網址~可以點選你喜歡的節目收聽)
❤️🧡💛💚💙💜🤍🧡🧡💛💚💙💜🤍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6萬的網紅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Lessons from Movies,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謝謝日本!但讓他們這麼念念不忘的『恩』到底是什麼? 🐱吉卜力的這兩部作品完美詮釋了『恩』,而且竟然是同一個宇宙喔! 🐱其實是故事中的故事?阿雯的築夢過程?小春的貓國之旅?新影片告訴你他們的關聯! 最近來自國際朋友們的關照,相信對大家來說,是疫情爆發以來難得的好消息了!在許多日本網友的留言裡,看到...
原神銘記之谷 在 李怡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舊作選篇(之33)
清明節懷念哲人勞思光
(清明節,深切懷念兩位對我後半生有重要影響的知識分子,一位是1982年4月1日去世的徐復觀先生,幾天前是他逝世39週年,另一位是勞思光先生,他於2012年10月21日逝世。2012年12月16日香港中文大學舉行勞思光教授追思會,我應邀在會上致辭,講話全文收錄在2015年出版的《傾聽內心深處的吶喊》一書中。謹以此文作為清明節對這兩位大師的懷念,並向讀友們重溫我人生關鍵轉折時期的點滴。)
我在1981年與勞思光教授認識,正是我人生的關鍵轉折時期。當時我在文革後覺醒,從對中共的認同到重新認識中國,也帶領着我主編的《七十年代》雜誌,在言論方向有所轉變。這時,香港前途問題引起關注,勞教授發起組織香港前景研究社展開討論,他請徐東濱先生邀我參加。參加者還有胡菊人、董千里等人。我們的出發點,是基本上不相信中共對香港的承諾,因而提出各種設想去延續港英時代的成功制度。同年九月,我跟勞教授作了一次《中國之路向》的訪談,發表在1981年《七十年代》十月號。這個訪談,受到香港某左派月刊大肆抹黑攻擊,攻擊文章由中共內部刊物《參考消息》轉登,由是而使我及《七十年代》與中共關係畫上句號。
因香港前景研究社結緣,我與勞教授有了較多交往。勞教授生於1927年,比我長半輩,是我的良師益友。他的學術成就,不是我這樣學少識淺的文人可以評說的。我只能講幾點對他的印象。
我首先想到的是,他是一位非常重條理的人,對許多人們常常受困擾的問題,他都會作出條分理析的釐清。
比如在我跟他作的訪談中,我提到許多海外人士認為,中國只能由中共領導,因為中國並沒有一個可以取代中共的勢力。勞教授就說:「我們對於一個現實上的統治勢力,是採取支持或是反對的態度,是根據我們對它的『評估』而定。而是否已經有可以取代它的勢力存在,則屬於『觀察』的範圍。『評估』與『觀察』根本是兩回事。倘若我們『評估』一個政府或一個執政黨,覺得有客觀根據說它的領導是對人民及國家有益,我們縱然『觀察』到許多現成勢力的存在,仍然有理由支持這個政府或政黨;反過來說,如果我們根據客觀成績來『評估』一個政府或執政黨的時候,發現它的領導把國家弄得一塌糊塗,使人民生活陷入痛苦,社會風氣墮落不堪,則縱使在『觀察』一面,看不見任何可以取代它的勢力,我們仍然應該反對它,應該追求大改革。」
他以上的評說,與他信奉儒家的義與命的分際有關。而這是我想說的他給我的第二個印象。
勞教授年輕時曾遇高人,授以占卜術數,後又精心研讀所有神秘學的古籍。因精於此道,熟朋友中有「鬼谷子」綽號。不過他平時很少露這一手。他堅守義與命分際,「義」講是非對錯,「命」指成敗得失,他認為凡事都以「義」為先,即以是非對錯作人生路向的抉擇,而以「命」即衡量成敗得失居後。決定了義的選擇,有時也會卜算命之所趨。他這個做人的原則,對我後來的人生選擇甚有影響。
勞教授給我第三個印象,是他一生不僅是一位自由主義的學者,而且是關懷社會和國是、不怕獨持異見的知識分子。不僅在言論上,而且身體力行。他在台灣因主張民主自由引起情治當局注意,被迫離台來港任教。他堅持台灣若不解除戒嚴,他不會去台灣。他又堅持大陸一天仍由共產黨統治,他也不回大陸。他還表示,香港若淪入共黨手中,他也不會留在香港。許多人可能只是嘴裏說,但勞教授卻是真這麼做。但他只是自己實行,並不勉強別人依從。我想這是他晚年離開家人在台灣獨居的原因。
三十年前,我脫離左派陣營後,在學識、見地和人格上,深受兩位學者影響,一是徐復觀教授,一是勞思光教授。徐在1982年去世,我與他接觸不多,但因接觸而日以繼夜地讀他的著作,對儒家文化重新認識,對中國政治也有了新觀察角度。1981年,我分別給這兩位學人作過深入訪問。其中談到知識分子,徐教授認為中國知識分子長期受專權政治影響,崇拜權勢,有奶便是娘,早已把傳統文化中「以天下為己任」的基本價值丟掉了;勞教授則認為中國和香港特別需要知識分子的努力,因為觀念的建立,對客觀事理的了解,不是依靠媚俗言論可以成功的,它要靠知識分子提倡理性態度、堅持公平要求、提倡嚴格思考,才能為社會未來發展建立普遍基礎。我在其後三十年的歲月,秉承徐教授的教誨,銘記中國傳統文化中「說大人則藐之,勿視其巍巍然」,質疑權貴;也秉承勞教授的誨導,努力以理性思考去抗擊媚俗言論,不畏權勢也不畏群情。儘管成績極有限,總算盡了自己的本份。如今,徐勞二公這樣的知識分子,已不多見,唯望中大勞教授的幾位高足,能繼承他的香火,作育英才,開枝散葉。勞教授,長在我心,深念之深念之。(中大勞思光追思會獻文)
原神銘記之谷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上帝的部落-司馬庫斯】
🧳Day3
🔰新竹。尖石鄉
⛰【#鎮西堡】
不知道有沒有人跟我一樣
傻傻分不清楚
第一次聽到鎮西堡
以為是蓋在山上的一座古堡🏰
但其實鎮西堡……
----------Cinsbu----------
來自泰雅族語譯
「清晨第一道曙光🌤最早照耀到大地🌄終年日照充足☀️土地肥美之意🌾」
尖石鄉後山 海拔1500多公尺
這裡被稱為「神木的故鄉」🌳
距離司馬庫斯南方2公里處🚐
這裡有最原始紅檜巨木森林🌲
叢林鳥叫聲迴繞於山谷之中🐦
把自己當成「泰山」在森林冒險
走完這一趟 永銘記在心
老婆說……這趟美好回憶
不想再重新走過😂
🍽第三天午餐
在部落餐廳享用合菜
🌁【#控溪吊橋】
位於司馬庫斯、鎮西堡要道
回程有時間可以到吊橋走走
橫越秀巒河谷 遠眺軍艦岩
高山溪流美景一覽無遺
往前屏錦道路,經過那羅部落
有青蛙石天空步道可去拍美照
入園需要預約 門票$100
🏘【#內灣老街】
內灣老街因為疫情的關係
許多店家平日都休息沒有營業
來觀光的人潮明顯少許多
這裡有許多在地古早味美食
野薑花粽 菜包(青粄)蘿蔔糕
黑糖糕 等客家美食點心
老街附近有一間會來溫泉渡假村
內部溫泉園區的環境很不錯
🍽【#阿東窯烤雞】
第三天晚餐
下山之後導遊在交流道附近找了一家新竹蠻有名的「阿東窯烤雞」
消耗體力後準備好好地大吃一頓
【#甕窯雞】
招牌窯烤雞必點 使用甕缸柴燒
火候控制的很好 肉質軟嫩多汁
沾上旁邊附上的雞油
古早味甕仔雞上桌贏得大家讚賞👍
餐廳裡面還提供好喝的竹筍湯免費取用
【#四季豆肥腸】
四季豆 肥腸 豆酥
酥炸後大火炒到很入味
【#溪哥溪蝦】雙拼
溪哥 溪蝦炸到烤ㄎㄠㄎㄠ非常香酥
炸物類的表現很有水準
【#糖醋魚片】
熱炒類的糖醋魚片 表現中規中矩
【#招牌雞肉捲】
外酥內嫩的肉捲 搭配美乃滋吃起來甜甜的
【#半天花】
第二次吃到檳榔花 口感吃起來清甜爽脆
📮新竹縣芎林鄉富林路二段556-1號
⏰10:00~21:00
📞0987 151 888
💡喜歡林拔文章朋友們快追蹤 歡迎小盒子私聊 分享 推薦美食給我😆
https://instagram.com/linbar917
🔎林拔IG文章分類搜尋:
🏷旅遊 #林拔旅行趣
🏷城市 #林拔玩新竹
.
#司馬庫斯 #新竹旅遊 #新竹美食 #台灣旅遊 #新竹景點 #打卡景點 #輕旅行 #網美景點 #網美集散地 #波波打卡 #好想去喔 #mook景點家 #hostel #nature #igtravel #Taiwan #taiwan1
原神銘記之谷 在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Lessons from Movies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謝謝日本!但讓他們這麼念念不忘的『恩』到底是什麼?
🐱吉卜力的這兩部作品完美詮釋了『恩』,而且竟然是同一個宇宙喔!
🐱其實是故事中的故事?阿雯的築夢過程?小春的貓國之旅?新影片告訴你他們的關聯!
最近來自國際朋友們的關照,相信對大家來說,是疫情爆發以來難得的好消息了!在許多日本網友的留言裡,看到他們用『回禮』、『必還恩情』、『加倍奉還』等等用語來支持疫苗的贊助,都讓我們備感溫馨。
例如在震災發生之後,日本廣告設計師木坂麻衣子,就集資刊登了感謝台灣的半版報紙廣告。後來幾年裡,只要兩國發生天災,也都會互相支援救護團體,甚至是號召捐款。直到今年台灣鳳梨被中國片面暫停進口,也有日本民間團體響應採購。
當年311震災的關懷之舉,被日本人深刻銘記到今日,就連我們自己都感到很訝異,記得每次去日本時,都會看到店家張貼著謝謝台灣的海報;如果發現我們是台灣人也都會特別地親切。當如今兩國同樣因為疫情,而水深火熱之時,日本的雪中送炭,更讓我們感動,也因此聯想到了吉卜力的《貓的報恩》這部動畫作品。
在今天的節目裡,我們會先介紹這部作品特別的背景故事,分享它的核心訊息。最後則會用《菊與刀》以及《上一堂最好玩的日本學》來嘗試理解為什麼日本人這麼重視『報恩』與『回禮』喔!在繼續看下去之前,請先按下小鈴鐺,並且開啟中文CC字幕。也歡迎到各大podcast平台搜尋『那些電影教我的事』聽我們聊更多吉卜力的作品喔!
【吉卜力系列】
《天空之城》 ⇨ https://youtu.be/_rbDVph_dwk
《神隱少女》 ⇨ https://youtu.be/gFC0_03zsOc
《神隱少女:毀你三觀的三大隱喻》 ⇨ https://youtu.be/L91G7pCcilQ
《神隱少女:成人版三大隱喻》 ⇨ https://youtu.be/OufDaCcXhUQ
《魔女宅急便》 ⇨ https://youtu.be/rgxjg5KGphM
《霍爾的移動城堡》 ⇨ https://youtu.be/u1kjgyfftd8
《霍爾的移動城堡:原著與電影差異》 ⇨ https://youtu.be/ib9-JPiHWGs
《霍爾的移動城堡:霍爾的四角戀情》 ⇨ https://youtu.be/3BzkSF0Du_c
【Podcast 收聽資訊】
Apple Podcast:https://apple.co/3fZIWpl
KKBOX:https://bit.ly/3aJntQ8
Spotify:https://spoti.fi/2BGZ4Nx
Google Podcast:https://bit.ly/2BeuhrA
SoundOn:https://bit.ly/2CD0edl
Castbox:https://bit.ly/2CMjgy8
SoundCloud:https://bit.ly/2BhmAkh
#貓的報恩
#心之谷
#吉卜力

原神銘記之谷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世事如棋局局新,有甚麼離奇古怪的事情是不可能發生?
歌神都曾唱過「倉卒歲月,世事如棋,每局都光怪陸離。驟晴驟雨,人事天天變,有喜亦有悲。」
就像兩位台灣太太Grace(文麗君)及Tracy(林瑋育)這八年來大起大落的經歷。
「嫁到異鄉又剛成為媽媽,不懂的事情有很多,當時網絡有一個『台灣媽媽在香港』的群組,有問題就在那裏問其他台灣媽媽,後來有人發起聚會,就這樣認識了Tracy。」Grace說。
二人由同鄉網友、西營盤街坊,變成好朋友及好拍檔,相識十八載。八年前,一起在西營盤水街開了第一家店「吃什麼」,賣蛋餅三文治台式便當,是米芝蓮人氣店「請坐」的前身。「當時媽媽聚會都會各自準備拿手菜,很多媽媽覺得我倆廚藝不錯,還一直慫恿我們開店。」Grace說。
某天看到有食肆頂讓,牌照廚具齊備,二人雄心壯志開店,沒想過被出牌公司騙走了訂金,接着又花了數萬元,才能成功開店。「很記得第一天整個早上只賣出一份三文治!」Grace說。二人深感不妙,立即回家取電飯煲,買食材再趕回店裏煮便當,一個下午準備的25個便當全部售罄。
策略成功,更因為她們的親切態度,總是如媽媽般問:「吃飽了沒?要多加點飯菜嗎?」常常半賣半送給光顧的學生,成為了鄰近中學及港大學生的聚腳點。兩年前見生意上了軌道,二人把店頂讓,搬到英華台一家七百呎、有二十多個座位的小店,改名「請坐」,招牌就由熟客之一的港大畢業生Amanda免費設計。
賣的都是古早味台菜,台菜店必備的牛肉麵、滷肉飯、鹽酥雞、招牌蛋餅,還有香港較少見的豬血糕、魷魚羮、肝連等等。用的都是台灣調味料,煮法地道,味道親切傳神。短短一年就得到米芝蓮青睞,風光正盛,客流不息,以為從此順風順水,可是她們又再次遇人不淑。
惹上官非,關門大吉,店子與店名同時丟失,被禁制不能回店收拾任何東西,心血付諸東流。熟客街坊網民都感到訝異,紛紛留言或短訊詢問原由。那邊廂竟有同名新店開業,餐牌店名標誌都相同,頓時謠言滿天飛,但礙於法律程序進行中,律師提醒不能講述太多,Tracy及Grace無法公開真相,有苦不能言。
「當時一天到晚在掉眼淚,也曾不小心在客人面前哭出來。覺得信任比人家踐踏,誠意被糟蹋,很不甘心。」Tracy說。
停業的半年期間,有很多熱心人想投資她們再開店,但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 Tracy說:「那時候很多人接觸我們,可是我們會怕,保留着懷疑的態度。」
然而時間是療傷的最佳良藥,回望這半年失落,二人認為得比失的多,喜比悲的多。例如Tracy與Grace共患難後比親姐妹更深厚的情誼;又如過往待學生如親兒的態度,換來一個又一個無言支持與擁抱。
像是deliveroo借出戶戶小廚的中央廚房,讓她們經營外賣,就是熟客港大學生Vivian牽線。「Vivian畢業後到了deliveroo工作,跟我們合作獨賣事宜。後來她外派到澳洲,就由同事Max接手。他倆知道我們店要結業,立即跟deliveroo爭取,讓我們使用他們的中央廚房。跟他們老闆接觸了三四趟,最終達成合作,我跟Grace都很感謝他們。」Tracy說。
越過高山低谷,擺脫過去陰影,她們以「吃什麼」之名捲土重來,新店更正式落戶中環。這次帶來更多古早味台菜,像紅糟肉、炒水蓮、鴨賞、雞捲等等。「人有的時候往一條路上向前走,一定會遇到一些挫折。發生事情之後,我們覺得不可以再這樣子悲傷下去,我們應該要站起來。」Grace說。新店以第一家店命名,就是要不忘初心,由此起由此生。
過往儲下的情誼,在新店亦發揮了大作用。像是港大建築畢業生Amanda繼續為她們設計店面及招牌;第一代客人、插畫家含蓄把她們與客人的故事,畫到牆上;台灣與香港的家人紛紛以財力、勞力支持她們;過往一起打拼的員工,亦回來追隨左右。
種因得果,二人銘記親切待客的至誠態度,像試業頭三天免費請客人吃滷肉飯,晚上連開五晚派對邀請朋友及幫助過她們的人。Tracy說:「現在回想起,是有不開心的,但現在有新的店,我覺得很好呀!Grace常說,就像交男朋友,再講一遍……」
Grace接着說:「就像你的男朋友對你不好,他不是一個很好的人,你離開了他之後,你要讓自己過得更好。事實上,我覺得不一定要更好,但我們應該再往前再走一步。」
「也為我們的小朋友,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Tracy說。
採訪:劉明慧
攝影:鄧廣基、關永浩
吃什麼
地址:中環雲咸街75-77號嘉兆商業大廈地下A號鋪
電話:6307 6356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三12nn-3pm、6pm-9:30pm;星期四至六12nn-3pm、6pm-10:30pm;逢星期日休息
詳情: http://bit.ly/2Pi24kP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