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鈉的治療
-UptoDate
#teaching #na
急性(< 48 小時)、慢性(> 48 小時或時間未知),嚴重(< 120 mEq/L,大部分的併發症與過快矯正的併發症滲透壓性脫髓鞘症候群 ODS 都屬於這些人)、中度(120-129 mEq/L)、輕度(130-135 mEq/L),症狀(嚴重:癲癇、意識障礙、呼吸終止,輕/中度:頭痛、頭暈、疲勞、嗜睡、肌肉痙攣、噁心/嘔吐、步態不穩、記憶力下降、混亂)。
只有下列病人才會有腦水腫造成的腦疝脫(尤其是合併低血氧時):急性水中毒(精神病、劇烈運動、搖頭丸)、手術後的婦女和小孩、頭部外傷、顱內手術、顱內出血、顱內腫瘤。這些病人即使血鈉 130 mEq/L、症狀輕微,也能快速惡化成癲癇、呼吸終止、腦部傷害、死亡。
急性、血鈉 < 120 mEq/L、症狀嚴重者必須住院。3% saline 1 mL/kg(周邊靜脈)大約能提升血鈉 1 mEq/L(但是會高估缺鈉量)。每 4-6 小時測定一次血鈉,每天血鈉上升的速度必須 < 8 mEq/L。
急性:無症狀者用 3% saline 50 mL,然後每小時測定血鈉。輕微/嚴重症狀或有顱內病變者用 3% saline 100 mL/10 分鐘,如果症狀未改善,在 30 分鐘內追加二次 3% saline 100 mL,目標是在起初 6 小時內提升血鈉 4-6 mEq/L,當目標達成以後就停用 3% saline。不要用 mannitol、tolvaptan。
慢性:如果有症狀或血鈉 < 120 mEq/L,3% saline 每小時靜脈點滴 15 to 30 mL。如果有低血量、停用藥物(利尿劑、SSRI)、副腎皮質功能低下、SIADH、有 ODS 的危險因子(血鈉 < 105 mEq/L、喝酒、肝臟病、營養不良、低血鉀)則用 dDAVP 預防過快矯正。目標是每天提升血鈉 4-6 mEq/L,當目標達成以後就停用 3% saline。也可以用 tolvaptan。
如果 SIADH 病人的尿液 osmolality 大於 530 mOsm/kg,而且靜脈注射液中的 Na + K 小於尿液的 Na + K,那麼該靜脈注射液治療低血鈉就是無效的,此現象稱為「脫鹽(desalination)」。
下列病人不要使用生理鹽水:SIADH、水腫(心衰竭、肝硬化、腎病症候群、慢性腎衰竭)、血鈉 < 120 mEq/L、有症狀。
其他的治療:限水(如果尿液的 Na + K 大於血鈉的一半,那麼限水就是無效的)、高鹽飲食、補充鉀(缺鉀也會造成低血鈉)、furosemide(水腫)、停用造成低血鈉的藥物、治療原發疾病。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310的網紅我不醫人Dr. La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貓的便秘與巨結腸症 🚽 🐈貓咪便秘的可能原因很多 腎臟病、骨盆過窄、創傷性直腸狹窄、大腸蠕動問題、神經相關問題 等等 🐾長期便秘問題可能導致或加劇巨結腸症 🐱急性期的治療 🐾輸液治療與止痛 🐾矯正原發疾病 🐾灌腸 🐱慢性長期治療 🐾控制矯正原發疾病 🐾飲食調整 🐾軟便劑 🐾增加大腸蠕...
原發疾病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重點摘要】:本文提出COVID-19大流行時在兒童血液腫瘤病房的感控措施及治療的建議。
3月8日在中國武漢首次診斷一名急性白血病的兒童感染SARS-CoV-2的病例。該病患肺部狀況惡化的很快,並需要使用呼吸器治療。這一類患有血癌的病童由於免疫低下的緣故,而增加感染SARS-CoV-2的風險。因此必須設法避免這些病童發生院內感染。
■ 建議措施如下:
一、醫護人員應時時更新COVID-19最新的資訊,並定時評估該病房中是否有疑似病例出現
二、院方應設置COVID-19專家諮詢委員會,成員包括:胸腔科、感染科、血腫科、放射科醫師、藥師及感控相關醫護人員
三、院內劃分成幾個區塊,不同區塊之間人員的進出應受到管理和管制,以減少交叉感染的風險。
■ 整個醫院應規劃出四大區域:
【zone 1(篩檢區)】:每一位疑似病人在此區單獨空間內接受專家篩檢。
【zone 2 (疑似隔離區)】:每一位疑似病例在單獨空間進行隔離。
【zone 3 (確診隔離區)】:確診病患在此區域接受治療。
但因為不是每一家醫院都有收治確診病患的能量,因此此區域的規劃會視醫院功能而定,也許會將確診病患轉院至專責醫院,而不設置zone 3。
【zone 4(血腫病房)】:治療沒有感染COVID-2的血腫相關病患。
上述每一區域必須提供醫護人員足夠、適當的個人防護裝備。工作場所也應提供書面說明人員何時須著個人防護裝備,以及須佩著哪些防護裝備。
其次,對兒童血腫科門診的感控措施,在台灣我們已經有類似作者建議的運作模式。諸如:就診前先預約,並詢問包括病童及隨行家屬旅遊史、接觸史及相關呼吸道症狀等。另外,作者也建議,如非需要緊急處置或是其化療不宜延遲外,病童盡可能不要安排住院治療。一旦住院,病童及家屬應嚴格遵守相關規定,每一位病童在住院期間由固定的家屬陪病,限制訪客,並且不擅自離開病房區域。
作者也建議應該對病童及家屬提供COVID-19相關衛教,例如:洗手、戴口罩..等。對需要被隔離的病童及家屬也要提供心理和精神的支持。
■ 對於正在化療中的病童,作者建議:
一、除非是疑似或確診COVID-19,否則急性白血病的誘導期治療不必中斷,但應該避免使用大眾交通工具或出入擁擠的場所
二、作者認為因為SARS-CoV-2的潛伏期約2至7天,病患如果懷疑被感染,則僅需要觀察7天是否出現症狀,因此鞏固性治療期的化療不要延遲超過7天
三、對淋巴癌或其他惡性腫瘤的病童,作者建議在篩檢過COVID-19後,應收治於血腫科病房,不應延遲治療,直到達到完全緩解
四、在緩解期接受維持性化療的病童,因為復發的風險已經降低,所以可以稍放寬延遲治療的時間,但也建議不要延遲超過14天。
■ 至於住院病童被確診COVID-19者,作者建議:
一、對於原發疾病達緩解的病童,先治療COVID-19
二、尚未達緩解期的病童,則先治療COVID-19重症者
三、被隔離的病童先治療COVID-19感染,同時降低原發疾病的化療強度,甚至視情況暫時中斷化療。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齊嘉鈺醫師整理)
📋 Strategic plan for management of COVID-19 in paediatric haematology and oncology departments(2020/04/01)+中文摘要轉譯
➥Author:He Y, Lin Z, Tang D, et al.
➥Link: The Lancet
https://www.thelancet.com/pdfs/journals/lanhae/PIIS2352-3026(20)30104-6.pdf
#2019COVID19Academic
衛生福利部
疾病管制署 - 1922防疫達人
疾病管制署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原發疾病 在 公民聯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病毒照不出來,武漢肺炎特別的發病過程“CT掃描沒看出來,但只在7天內就裝人工心肺機”首爾大學醫院教授:“30年醫生生活沒看過這種肺炎”武漢病毒的肆虐經過中國到北美和歐洲等全世界時,學者們不斷發表了有關武漢肺炎的臨床報告和論文。尤其是武漢肺炎病理特徵與現有的肺炎大不相同,甚至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擴散到整個肺的情況也不少見。根據蔚山醫科大學首爾市牙山醫院的報告,在17日,大部分武漢肺炎感染後4至7天從呼吸器往兩側的肺潛入後廣泛的傳散開來。在斷層掃描圖片上,它主要以白色陰影出現在肺右下葉。蔚山醫科大學首爾牙山醫院教授都慶賢教授說:“迄今為止,武漢肺炎整個臨床報告中有20%至30%似乎需要重症監護。”一些無症狀的患者被分類為輕度,但其中有病毒浸入肺的病例已經相當多了。都教授說:“ 武漢肺炎通常感染後4到7天會迅速滲入肺部。尤其是在肺右下葉影像上出現渾濁的陰影。病毒侵入肺之後並不會馬上出現症狀,大約5~8天後有53%的患者的肺部照片出現許多白色陰影,而13天後,有些患者病情得到好轉但是相反的有些患者變成重症情況,特別是高齡男性在許多案例裡有肺纖維化的狀況。”在某些情況下,由CT掃描照片判斷沒有異常,但之後病毒迅速侵犯肺部,從而導致的嚴重的病例。 都教授強調說:在73歲的女性患者中,因為CT掃描未觀察到病毒侵犯肺部將其歸類為正常。 但只僅僅的三天情況惡化了,現在患者正在使用人工心肺裝置葉克膜。在學術界大家注意到武漢肺炎與現有的肺炎完全不同。首爾國立大學醫院的吳明堂教授說:“我在這一領域已有30多年見過許多病人,這種肺炎與我所見過的肺炎有非常不同和獨特的特徵。我從未見過其中之一個特點是病人明明已經有肺炎但是病人並不會發覺到。”在武漢肺炎爆發的早期,通常將其與感冒,流感和肺炎病毒進行比較。所有這三種疾病都有相似的初始症狀,通常容易混淆,但肺炎其特徵是伴有黃色痰,且比感冒和流感症狀有更長的症狀。然而,武漢肺炎具有很強的破壞性,病毒不只更快的侵犯肺部還會轉移至肺以及其他器官。另一方面,因武漢肺炎死亡多數是有原發疾病老年人,但也有人憂慮著少見的死亡健康患者。根據韓國管理本部的數據,發現60歲以上的人群中有89.3%患有原發疾病,但是在國外有30到40歲之間沒有原發疾病但死亡的案例。代表的有中國眼科醫生李文亮。吳教授說:“這種疾病是由一種新病毒引起的。據資料判斷有原有疾病的老年人死亡機率很高。但是即使是30多歲的年輕人,尤其是那些沒有原有疾病的年輕人也會死亡。”估計該比例約為所有確診患者的0.1%。”
原發疾病 在 我不醫人Dr. Lan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貓的便秘與巨結腸症 🚽
🐈貓咪便秘的可能原因很多
腎臟病、骨盆過窄、創傷性直腸狹窄、大腸蠕動問題、神經相關問題 等等
🐾長期便秘問題可能導致或加劇巨結腸症
🐱急性期的治療
🐾輸液治療與止痛
🐾矯正原發疾病
🐾灌腸
🐱慢性長期治療
🐾控制矯正原發疾病
🐾飲食調整
🐾軟便劑
🐾增加大腸蠕動藥物
🌀如果以上治療沒有效果
才稱作「巨結腸症」
此時就需要考慮手術了
原發疾病 在 原發性_百度百科 的相關結果
原發 性是相對於繼發性和轉移性而言的。就是説,某種疾病最先發生於某個組織或者器官,對於該組織或者器官來説,該疾病就是原發的。舉一例:原發性肝細胞癌, ... ... <看更多>
原發疾病 在 原發性/續發性- 台灣兒童伊比力斯協會- Childen's Epilepsy ... 的相關結果
... 代謝疾病,或有腦缺氧過,或有感染過(腦炎)等腦部損傷的特定原因。找不出特定原因的伊比力斯,便稱做「原發性伊比力斯」,找得到特定原因的伊比力斯則稱做「續發 ... ... <看更多>
原發疾病 在 原發性 - A+醫學百科 的相關結果
原發 性 ... 對於一些疾病,病因尚未完全明了的。根據病因是否已知,將其病因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前者是指病因未明的一類;而後者病因明顯。 例如:癲癇的病因至今尚未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