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魔粉,今天江魔跟大家分享一下『對照閱讀』和『人性的修煉』有甚麼關係?
遠在2008年的時候,我遠赴印度學藏文三個月。
我還未去印度前,確實是已經能夠看藏文而發音,字義就馬馬虎虎。
我也能夠看梵文中Devanagiri 而能讀出發音,字義也是馬馬虎虎。
不過,梵文的馬馬虎虎會比藏文的馬馬虎虎更好,因為雖然不懂梵文語法,但論詞彙量,會掌握得比藏文多很多。(其中理由可能是我們馬來西亞人所讀的馬來文,當中也有不少的詞彙根本就是從梵文變過來用,而且一些還幾乎是同樣意思。例如,馬來文的Bidadara很明顯是從梵文的Vidyadhara 變過來用。)
不過當時在印度學藏文的時候,自己有點頹廢,常跟另外兩位馬來西亞過去的大媽和大叔逛,練習藏文反而少。三個月後,我連講也做不好,聽藏文的話,只能弱弱的聽出一些『是、不是、要、不要』之類的。(搖頭)
當中第二個月的時候,我有飛回馬來西亞講課,就只是問了老師一句藏語要如何講,回來只是弄我的學生笑。我現在就連那句話也忘了,約莫記得有 Kyerang 和TSangma,整句話的意思我還記得,是要說:『你們全部現在馬上脫衣』。
所以那個學藏語的計劃,基本上是失敗的。而且我原先的計劃還想學來看藏傳佛教的原始文獻,現實與夢想簡直相差太遠了!
雖然我之後還收藏了不少藏傳漢譯文獻,它們是左頁藏文、右頁中文,也是一句一句翻譯,不過除非你是一行一行的讀下去,你就容易對照,但缺點往往是漢藏的版位不是對照。我估計加入每頁的版位對照,書中將會有很多空白處,出版社的成本就會高了。
版頁對照的好處就是對我們這種不諳藏文的,可以隨意選自己有興趣的章節來看。當然這種做法會受一些人批評為有斷章取義的風險,我則認為這是用興趣來推動自己繼續學習的權宜之計。
例如最近找會一些舊書來看,如圖,左邊那本是英文藏傳文獻,是Alex Wayman翻譯的文殊真實名義經,他是把梵、藏、英並排,這個對照就容易,而且可以三語並學。
我再附加另一本中譯版的經文拿來對照,又方便很多。
特別是我們這些沒辦法直接看梵文或藏文,英文和中文版的翻譯,其語法和詞彙其實還是有分別,我變成只能從第二手翻譯的兩種語文去看,而且要對照這兩個版本的語義分別,感覺上才有一些稍微的踏實。有些地方我看中文版經文的時候,雖然每個字都看得明白,但我不了解整句話的意思。對照英文版後,先別說明白了經文原意,但起碼那句話不再無厘頭了。
文殊真實名義經其實我一直想看完很久了,每一次都半途而廢。這一次的這種看起來很麻煩的對照閱讀,反而輕鬆很多。
你們可能會好奇:『江魔,怎麼你不直接看註解呢?』
其實我是有打算要看的,真實名義經的註解我收藏的已有幾個版本,我也一直忍著先不要看名家註解。我覺得特別是當我們看原文也沒辦法看完的人,註解對我們來說是有很大的誘惑,因為一看就明白啦!
我先不看註解的原因,是我不要受註解的框架所規範。
在心理學的研究,這現象好像叫做 Retrieval Inhibition。大概就是要你列出一系列相關的東西時,如果實驗者說為了幫你而給了你兩個例子,你的腦袋一旦聽到了這兩個例子後,就會被框架著,反而想出更少。
這也與『定錨效應』很接近 —— 談判的時候,一旦有人先丟出了一個價碼,雙方就得從那個價位去協商、去上推下拉。(是的,如果你認為談判不就是要對方先開價嗎?你是不明白人性。你心目中的價位是8000,對方心目中的價位是 4000。你先講的話,你比較有機會談判到一個更接近8000的價碼,但只要對手先開價,你就必須從人家的4000開始往上提,哪個更辛苦?)
但也別誤會我的意思,我沒有狂傲到有膽量說註解不重要。我是要先把經典原文和自己的內在的創意,有了很個人化的結合,之後才開始再去看各家註解才會更加的容易。
你們可能又會問:『那麼不看註解就直接看原文,不怕會望文生義?斷章取義嗎?』
其實只要我們知道自己第一輪要下的功夫就是望文生義、斷章取義和對號入座,目的只是要讓自己踏實的看完。看完後再看註解的時候,為甚麼不能從註解中去對照會自己之前有哪些地方是看對?哪些地方又看錯呢?
人不是一學就會啊,難道你是一個從來不承認自己以前的資訊沒有不足的人?或者你認為自己從來就不會看錯?
你需要這麼幼稚嗎?
從註解文獻對比自己的『註解』,就好像偵探般的抽絲剝繭,甚至還可以反觀自己為何當初會如此『對錯號、入錯座』,這不是一個更了解自己的機會嗎?
往後你還可能有機會對照各家的註解,然後也去推敲為何某家註解會用甲的角度而不是用乙的角度?這種的研究就不純粹只是看文獻的資訊,還會訓練到自己看註解家的內心世界。
你可能又會很好奇:『江魔,我們他媽的為何要去知道註解家的內心世界呢?』
很明顯的,任何的註解都是受自己內心的期許、夢想、信念所影響,在這方面我也不需要多說了。不過,我就講講用這種閱讀法的副作用 —— 你有機會學會從人家的字裡行間去窺看他們內心的期許、夢想、信念。你覺得這個能力的訓練,有沒有在人際關係上的實用價值呢?
總結一下對照閱讀的好處:
一,因為麻煩,所以有適當的挑戰,你會對內容有更深的印象。
二,對照自己和名家的註解,除了對原始文獻有第二層深入的印象,還可以學會反觀發掘自己的內心。人要學會成長,必須先學會反省自己。
三,對照各家註解,除了對原始文獻有第三層深入的印象,還可以學會窺透名家的內心。人要有高素質的人際關係,必須先學會省察他人。
四,就好像我現在寫這篇文章般,可以用來炫耀!
#江魔設教
#廣渡魔粉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有幫到你,可以隨緣樂捐,打個幾塊錢的小費給我吧:
http://paypal.me/kongdemon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達人帶路-「川西稻城亞丁之旅」介紹 專訪:劉士銘(欣中國編輯) 四川簡稱“川”或“蜀”,省會成都,位於中國大陸西南腹地,四川東部是秀麗的四川盆地,地勢低陷,丘陵河川縱橫,城市鄉鎮、田園村舍散佈點綴;西部是雄偉的高原和山脈,地勢高峻,崇峰深峽相間。走過四川著名景點的九...
原始漢藏語 在 國立故宮博物院 National Palace Museum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呼畢勒罕-清代活佛文物大展
佛教自西元前三世紀起向亞洲各地傳播,於一世紀初傳至中原漢地,而藏族則遲至七世紀始與之接觸。西藏佛教雖大部承襲印度後期大乘佛教(Mahāyāna Buddhism)特色,亦吸收相當程度的漢傳佛教內容,再融入當地原始宗教習俗,而發展成為今日的獨特信仰體系。
藏傳佛教各宗派皆形成「轉世化身(藏語tulku)」的傳承世系,漢人稱之為「活佛」。此項傳統未見於印度或中國,在西藏也是漸進發展而成。無論七至九世紀的「前弘期(snga dar)」佛教或十世紀末復興的「後弘期(phyi dar)」佛教,藏區佛寺的領導承繼皆採師徒或家族制。十三世紀,噶瑪噶舉(Karma Kagyu)派為決定教派領袖,首先採用轉世(Reincarnation)制度。十五世紀,活佛體制已漸為各派採納,迄今仍係藏傳佛教領袖的主要傳承方式。
宗喀巴(Tsongkhapa, 1357-1419)於十五世紀創建格魯(Gelug)派,初期發展採師徒傳承,後亦兼納轉世體制。十六世紀末,蒙古諸部陸續接受格魯派為主要佛教信仰,並將藏語tulku譯為蒙語「呼畢勒罕(Khubilghan)」。滿族入關前,因受蒙古部落影響而接觸藏傳佛教,入關後更扶植格魯派為滿、蒙、藏三族共同信仰。對於呼畢勒罕的承續,清廷曾建立完整的官方認證體制,透過正式冊封與定期納貢,由格魯派掌理蒙藏地區政教事務。
本特展以清代活佛相關文物為佈陳內容,一以介紹清廷與各重要活佛間的互動,一以說明清宮藏傳佛教藝術的特色。
展覽時間:2020/11/28-2021/03/01
展覽地點:北院正館103、105展廳
原始漢藏語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大唐河西名將張議潮:唐帝國在西域最後的輝煌(四)|知史百家
歷史春秋網
(續)
吐蕃就是今天中國藏族的祖先,是中國西南青藏高原地區的一個古老民族。吐蕃起源於中國西部古羌人部族。有必要說明一點,就是這裡所說的古羌人部族並不是今天的羌族,而是對古中國西部多個游牧民族的通稱。吐蕃的先人古羌人長期游牧於青藏高原,在很長歷史時期內,大多以鬆散的部落形式生活。
到隋朝建國時,在青藏高原存在著幾個如寶鬢的小國。到6世紀時,活躍在今西藏山南地區澤當、窮結一帶的雅隆部落逐步強大,由部落聯盟發展成為奴隸制政權。經過其兩代領袖達布聶賽、囊日論贊父子的不斷擴張,勢力逐漸擴展到拉薩河流域。7世紀初,囊日論讚之子松贊干布以武力降服古代羌人蘇毘、羊同諸部,自稱「贊普」(即藏語首領)的意思,統一整個西藏高原。將都城遷至邏些(注:即今西藏拉薩)。亙古不變的青藏高原第一次出現了一個統一的國家政權。從此,在大唐帝國的西南方,崛起了一個嶄新的、強悍好戰的鄰國——吐蕃王朝。
吐蕃王朝從建國起,就多次對大唐帝國發動過攻擊。其開國君主松贊干布對唐朝維持了相對溫和的態度,還迎娶了文成公主入藏,開創了藏、漢民族團結的先河。但即便是在松贊干布這一唐、蕃關係最好的時期,雙方也曾經在青海湖畔爆發過大規模激戰,結果以吐蕃的慘敗告終。松贊干布之後,唐朝與吐蕃的關係即有聯姻,也不乏大規模戰爭。屬於典型的時好時壞,但總體看來,雙方幾乎是戰亂不絕,從未出現過真正意義上的長期和平。
吐蕃對唐朝西部疆土尤其是西域地區的安西四鎮和河西走廊垂涎三尺,不斷入侵。期間雙方互有勝負,損失都很慘重。吐蕃不光親自動手,還不斷煽動、唆使唐朝周邊國家如南方雲南地區的南召政權進攻唐朝。唐朝中、前期安史之亂之前,直接或間接損失在與吐蕃及其爪牙的戰爭中的軍隊人數不少於50萬!但是,吐蕃崛起的時候,正好趕上大唐帝國同樣的崛起階段。正處於鼎盛巔峰的大唐帝國無論是經濟、人口還是軍事實力以及國際地位都是吐蕃王朝無法比擬的。因此在安史之亂之前,儘管也付出相當大的代價。但大唐帝國令人生畏的武裝力量將吐蕃王朝牢牢的壓制在崑崙山以南、雲南、四川以西的西藏地區。在這種局面下,吐蕃王朝根本沒有任何機會。
但安史之亂給了吐蕃夢寐以求的機會。叛亂爆發後,為對付叛軍。唐王朝將西方原本用來對抗外敵的邊境駐軍係數皆調往內地,造成造邊防空虛。而且面臨嚴重內亂的唐王朝根本無暇也無力顧及西方領土。吐蕃立即以重兵趁機大舉進攻安西地區。面對強敵,當地唐朝軍民進行了頑強抵抗,給吐蕃王朝造成嚴重損失。但終究寡不敵眾,安西四鎮、隴右以及溝通中原和西域的戰略咽喉河西走廊最終被吐蕃王朝佔領。從此,河西走廊的唐朝遺民遭受了吐蕃殘暴統治。此時,在唐朝官方對河西地區有了一個新的稱呼:「甘、涼十一州」。「甘、涼十一州」問題成為牽動整個帝國心靈的隱痛。
吐蕃侵佔唐朝西部領土後,對當地唐朝遺民進行了極端殘暴的統制。苛捐雜稅和繁重的勞役自不必說,燒殺劫掠已經是很平常的行為。吐蕃大到貴族將領,小到士兵,動輒對當地民眾刀槍相向。而且,吐蕃是典型的奴隸制。搶掠人口為奴隸對於吐蕃來說是家常便飯。於是,整家甚至是整村的河西地區唐朝遺民經常被吐蕃軍隊集體抓去,變為奴隸。搶掠過程中,反抗的輕壯年男子一律被集體屠殺。女性中,年輕漂亮的多數被吐蕃軍官霸佔姦污。剩下的有的成為軍妓,大部分則和兒童一起被販賣到吐蕃國內各地甚至被販賣到中亞和印度。那些沒有被搶掠的,則有可能隨時淪為農奴。農奴比奴隸的地位稍高些,但一樣飽受蹂躪。當地吐蕃駐軍對唐朝遺民經常沒有任何理由的就地毒打甚至殺死。
在吐蕃殘暴統治下,自西漢起本來十分發達的河西地區經濟、文化遭受毀滅性摧殘,迅從封建制經濟速淪落到極端落後原始的奴隸制。當地唐朝遺民在吐蕃統治者殘酷壓榨下民不聊生。而此時經過安史之亂的致命打擊,唐朝已經無力驅逐入侵者收復河西。因此,從河西被佔領第一天起,河西人民自發的不斷發起反抗吐蕃佔領的起義。起義沉重打擊了吐蕃統治,但也遭到血腥鎮壓。但當地的反抗從未中斷過。在這種情況下,一個改變河西命運的人登上歷史舞台。他,就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被後世讚譽為「西域雄獅」的晚唐名將——張議潮!
公元799年,張議潮出生於河西淪喪後的沙州(注:即今敦煌)。張氏世代是沙州豪門首富,其實就是當地實力派豪強。但顯赫的家族地位並沒有為張氏家族帶來平安。有後世契丹、女真等少數民族政權不同,吐蕃政權根本就沒有考慮過為維護統治要去聯合、籠絡當地漢族豪強大戶,更沒有打算讓他們參與政治。因此當地大地主同樣要忍受吐蕃貴族的欺詐和蹂躪。
張議潮自幼對吐蕃的殘暴統治耳濡目染,對大唐故國心馳神往,立志要驅逐侵略者,回歸祖國。為實現志向,他自幼就刻苦學習兵法和武藝。以自己的家產為軍資,秘密招募、訓練義軍,同時不斷收納反抗吐蕃起義被鎮壓後的流亡者。蓄積力量,伺機而動。他的機會終於來到了。
公元842年,吐蕃王朝上層統治集團發生大規模內亂。曾經令唐朝和河西軍民聞之色變的一代西域梟雄,吐蕃贊普朗達磨被佛教徒在皇宮裡刺殺(注:此人反對佛教,信奉「苯教」。上台後殘酷鎮壓佛教徒)。朗達磨無子,掌握實權的吐蕃大相企圖立其三歲的侄子乞離胡為新贊普,企圖扶植一個傀儡。這遭到其他貴族以及王室成員的激烈反對。各方互不妥協,最終導致爆發全國性的大規模內戰。
期間,貴族尚恐熱攻佔都城邏些和大部分地區,自稱宰相。在與其他貴族混戰中,尚恐熱劫掠河西地區州郡,大肆燒殺搶掠。他本人甚至兇殘到將嬰兒煮熟食用。如此滅絕人性的行為激起了河西人民激烈反抗,也進一步加劇了吐蕃內亂,削弱了吐蕃實力。公元847年5月至848年12間月,尚恐熱對唐朝發動的幾次大規模入侵都被唐朝官軍擊潰。唐軍陸續收復原州、威州和扶州。吐蕃在河西地區的勢力受到嚴重打擊。張議潮等待已久的實際終於來了!
(六之四,待續)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原始漢藏語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達人帶路-「川西稻城亞丁之旅」介紹
專訪:劉士銘(欣中國編輯)
四川簡稱“川”或“蜀”,省會成都,位於中國大陸西南腹地,四川東部是秀麗的四川盆地,地勢低陷,丘陵河川縱橫,城市鄉鎮、田園村舍散佈點綴;西部是雄偉的高原和山脈,地勢高峻,崇峰深峽相間。走過四川著名景點的九寨溝、黃龍、都江堰和青城山的你是否對四川還意猶未盡呢?
四川稻城縣位於四川西南邊緣,甘孜藏族自治州南部。稻城縣境內的亞丁鄉,藏語意爲「向陽之地」,1928年《國家地理雜誌》將亞丁介紹給全世界。亞丁自然保護區以其獨特的原始生態環境、雄、奇、繡、美的自然風光而聞名中外。亞丁的三座神山:仙乃日、央邁勇和夏諾多吉,藏語意爲「終年積雪不化的三座擴法神山聖地」,許多藏族人喜歡來這裏轉山朝覲,三座雪山都相距不遠,且各自拔地而起,呈「品」字形鼎立。三座雪山峰形各異,但都潔白無瑕。平均一年僅500位台灣遊客前往旅遊,當地保有完整的自然景象。
★★亞丁風景區以仙乃日、央邁勇、夏諾多吉三座雪峰為核心區。由於特殊的地理環境和自然氣候,形成了獨特的地貌和自然景觀。
★★四姑娘山有蜀山之後東方阿爾卑斯山美譽是國家風景名勝區。
★★丹巴素有“千碉之國”美人穀之稱。由無數漂亮的藏寨相連而成,整個山谷非常漂亮。探索藏族著名古建築碉樓,體味原汁原味的藏族文化。
★★新都橋(攝影天堂),它並沒有突出的標誌性景觀,沿線有10餘公里被稱為"攝影家走廊"。
原始漢藏語 在 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 profile picture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它們和漢語的共同祖先,也就是原始漢藏語的年代,能追溯到距今5871 年前,介於4183 到7817 年前之間。論文指出,這就是漢藏語系的起源時刻。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