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大橋內湖段 車禍一年80起】
南湖大橋往內湖段,這是高速公路下匣道車流匯流處,近兩年平均每年車禍超過80起(如下圖),若說馬路如虎口也不為過,平均4天一起車禍實在很恐怖。
基於此,阿賢與五分里王海枝里長今天邀集交大、新工、交工等單位會勘,希望改善車流動線;例如,許多騎士建議取消機車待轉區的提議,交大與交工都持保留意見,因為高速公路下匣道車流會交錯而更危險。
不過,為了讓機車更安全進入待轉區,會勘建議中央分隔島與號誌退縮兩公尺(下圖),配合新繪遵行標線,讓機車可以更安全、更順利進入待轉區。
其次,為方便南湖大橋下橋迴轉進入堤外便道,南湖大橋上也會新增告示牌,避免車流從內線切入外線迴轉;而外側橋墩也一併後縮,減少車輛迴轉的死角。
第三,高速公路下匣道車流過多,經常阻塞在橋下,交工也將透過秒數去調控分散車流。
一個路口每年80起車禍,代表政府需要更多努力來改善。這裡也是許多民眾陳情的危險路口,阿賢聽到基層的心聲,也努力讓交通更安全、更順暢。
#港湖發聲
#台北市議員李明賢
#五分里王海枝里長
#南湖大橋
「南湖大橋機車」的推薦目錄:
- 關於南湖大橋機車 在 李明賢 -阿賢之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南湖大橋機車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南湖大橋機車 在 李明賢 -阿賢之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南湖大橋機車 在 [問題] 請問南湖大橋摩托車可以上去嗎- 看板Neihu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南湖大橋機車 在 三重路交會口機車停等區兩側雙白線與南湖大橋上左轉道雙... 的評價
- 關於南湖大橋機車 在 南湖大橋東湖口直行機車和迴轉汽車事故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南湖大橋機車 在 最新》機車撞汽車騎士彈起頭撞破玻璃安全帽保命@newsebc 的評價
- 關於南湖大橋機車 在 [情報] 安康路左轉康寧路取消強制待轉PTT推薦- Neihu 的評價
- 關於南湖大橋機車 在 南湖大橋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PTT和網紅們這樣回答 的評價
- 關於南湖大橋機車 在 南湖大橋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PTT和網紅們這樣回答 的評價
- 關於南湖大橋機車 在 Re: [問題] 東湖往南港的南湖大橋下- 看板Neihu - PTT台灣在地區 的評價
- 關於南湖大橋機車 在 [請益] 如何從內湖到南港中研院(騎機車) - 看板Nangang 的評價
南湖大橋機車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請訂閱【TVBS 文茜的世界周報】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6ebRQXZfOLrKALxwUh84Sg 並開啟🔔
1.不是只有戰亂才會導致生離死別,21世紀的氣候變遷已取代戰爭,無論冰山或火山,大自然都對人類發動了猛烈的回擊。且自2009年暖化墜入了失速列車,大自然與人類展開了新一輪搏鬥,全球即將消失的一百個地方,正從絕美成為絕景。
2.2009是這場氣候戰爭一個重要的起點,那年在北歐丹麥哥本哈根舉辦的氣候峰會COP15亟欲在京都議定書之後,替人類找尋減排的具體作法,因為全球遭逢了一連串氣候災難,包括暴雨洪水野火,不只工業革命發源地的歐洲,就連台灣也因莫拉克風災在大自然的搏鬥中倒了下來。
3.正負二度C紀錄片也因這個關鍵的時間點在隔年誕生,文茜的世界周報主持人陳文茜試圖用科學數據向台灣民眾發出預警,也就在同一時間,畢生致力於抗暖化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美國家科學院院士史耐德於奔波途中在飛機上心臟病發辭世,享年65歲。他所任教的史丹佛大學整理他生平重要談話,迄今聽來仍如暮鼓晨鐘。
{內文}
我們曾經以為只有戰亂,才會導致生離死別;只有外族侵略,才會國破家亡。其實當人類走入21世紀,氣候變遷已經取代戰爭,來自極地的冰川,來自沉默地底的火山地震帶,都正在對人類肆無忌憚的掠奪攫取,發動一波波猛烈的回擊。
像是位於印度西部的馬爾地夫,這串上帝灑落在印度洋上的珍珠,由22個環礁1200個熱帶島嶼組成,因為海平面上升,最早被宣告100年內不再適合人居,多數島嶼可能在本世紀末沉入海中消失;位於加拿大的西哈德遜灣,暖化加速導致冰層破裂時間,足足比北極圈早了三個星期,也正危及食物鏈頂端北極熊的生存;而跨越非洲西南部的納米比亞沙漠,號稱全球最古老沙漠,由於平均氣溫預估將在未來80年間上升攝氏3.5度,粗估氣溫只要拉高攝氏2.1度,就會讓當地四到五成獨特的野生動植物了無生機。
「全球即將消失的100個地方」,這是2009辦在北歐哥本哈根對全球最重要的一場氣候峰會COP15場外最受矚目的照片展。從清真寺到消失的葡萄園,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率先提出報告,然後委由當時國際頂尖攝影師拍攝照片,希望能喚醒世人對環境的重視,卻沒想到絕景成了絕響,全球暖化自此墜入了失速列車,整整十年一路狂飆,釀成2019年7月,成為人類有紀錄以來最熱的一個月,歷史上最熱的五個年份,全出現在距離我們最近的五年裡,而也是從那一年2009開始,地球與人類展開了新一輪的搏鬥。
那年6月的北京,暴雨使正午的白晝如黑夜,其後整個中國22省下起了大豪雨,不只四川、湖南、湖北淹大水,連廣東、廣西、江西、貴州,過去鮮少出現大水患的長江以南地區,降雨量及降雨強度都超越了歷史極值;同年11月,澳洲驚傳70年來規模最大也最嚴重的沙塵暴,粗估4千萬噸的沙塵讓雪梨宛若火星,知名地標雪梨大橋及歌劇院,也淹沒在漫天風塵裡。
台灣也在那場大自然的搏鬥中倒了下來,同年8月8日莫拉克風災,許多人的家園就在眼前被整座沖走,大片村落也瞬間被土石流掩蓋徹底消失,搜救罹難者的義消,甚至在攝影機前被洪水活活滅頂,全是因為颱風來襲時,全球暖化所導致史無前例的瞬間暴雨。
同一時間,地球另一端陷入嚴重乾旱,那年聯合國估計東非之角,至少有相當台灣總人口數的2300萬饑民無水無糧,其受難人數及慘況,遠超越過去任何一場非洲戰爭。
而那年的森林野火,也從南半球的澳洲,一路燒向美國、希臘等每一片乾旱土地;年底的寒冬,地球向工業革命起源地發出重大警訊,多地氣溫直逼攝氏零下22度,宛若一片南極大地,直到這個相信人必可戰勝大自然的標誌地,也在大自然面前認輸倒下。那年的聯合國氣候峰會在哥本哈根,號稱史上最多全球元首出席,卻未能達成挽救人類的氣候協議,彷彿宗教家的末日預言,宣告了人類未來10年20年氣候戰爭的節節敗退。
正負2度C紀錄片內容:「八月八號傍晚,這邊就淹水了....土石流我會害怕啊..... 」
「我非常關心氣候變遷,因為我不希望我們的子孫後來質疑我們,就像我今天需要對採取更具體的行動應對氣候變遷所提出的質疑一樣。」
文茜的世界周報主持人陳文茜,2010年率領團隊製作正負二度C紀錄片,以科學數據向台灣民眾提出預警,自1750年工業革命之後,包括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亞氮等溫室氣體都快速飆升,但在兩次大戰期間,還勉強被控制在大自然可接受的範圍內,其後一直到1980年代,溫室氣體與地球生態展開拉鋸戰,也就在這段期間,科學家開始辯論暖化是否真正存在。1980年後,全球氣溫一路飆升,人為影響力超越了自然,直到今天。
已故美國家科學院院士 史耐德教授:「海平面上升伴隨颱風加劇,仍將是人類未來第一及第二大威脅,還有大火在半乾燥地區,長期乾旱加上溫度升高都會增加野火的可能性。我非常擔心未來兩到四世紀,海平面會上升2到5公尺,一旦這個過程開始啟動,我們稱之為臨界點,你恐怕就無法再回頭。」
已故美國家科學院院士,同時也是史丹佛大學教授史耐德,畢生致力於氣候變遷研究。早在尼克森時期擔任總統顧問的他,盡一切力量遏制全球暖化。2007年,他以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報告之共同撰寫人,與前副總統高爾共同榮獲諾貝爾和平獎,卻不料晚年罹患血癌,仍馬不停蹄地為氣候變遷議題奔走。直到2010年7月,在倫敦飛往斯德哥爾摩的機上心臟病發辭世,享年65歲。史丹佛大學在他過世後,整理出他生平幾段重要談話,迄今聽來仍如暮鼓晨鐘。
已故美國家科學院院士 史耐德教授:「這已經是科學界的一大共識,二氧化碳累積會成為一個潛在問題,但關於在10年或20年內,它將產生多大影響,且氣候在哪些地區會變得更好,哪些地區會變得更糟,這部分才是爭議所在。我們也知道,你們必須停止讓大氣環境像一個毫無標價的汙水管線任意傾倒,讓諸如煙囪、汽機車廢氣或土地變更使用任意汙染,這些都是大家所知道的,不是僅限於數百人左派小圈圈腦袋才知道。我們向國會聽證,跟官員部長交談,還有在國內外會議討論裡,早就有了。特殊利益者往往會抓住有利於他們意識形態或立場的東西,結果就是出現雜音,通常是他人斷章取義,變成是世界末日對上對你有益的事,我坦承我有偏見,世界末日和對你有益這兩種結果是可能性最低的。我們研究的是多層面的潛在結果,系統科學家所做的,就是嘗試找出多種結果間的相對可能性。所以如果嘗試當是非題來解決,拿出200份科學報告,諸如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之類的科學家報告,通常得歷經三年撰寫,通過兩輪審查,每個章節都有1000條評論。然後,對於石油地質學家來說,你會知道他們的特殊利益就是尋找石油,拿你知道的石油公司的錢,只因為他們擁有博士學位,就能在電視上大放厥詞,你知道我們會對此感到有點憤怒,我們說那是扭曲言論。他們說不,那是平衡報導,這才不是什麼平衡報導,完全是扭曲言論,因為他們沒有相對可信度及呈現多方立場,這意味著他們要把它交付公眾和政治領域自行解決。他們明明有能力(持平論述),但他們卻幾乎不這樣做。」
整整12年,人類在這場與大自然的搏鬥中載浮載沉,2021疫情下的地球日,讓我們想起了2009年那個悲傷的開始。在美國領導下,人類似乎試圖重新扭轉局勢,只是不知道還來不來得及,回到初始、最美麗的起點。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pjgwg3gLLQ
南湖大橋機車 在 李明賢 -阿賢之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阿賢問政報告》
台北市議會109年度第二會期休會後,阿賢向大家報告問政成績如下:
第一,109年度除爭取內科新增14名義交指揮交通,另針對港漧路口、南湖大橋下南港端點等16個路口會勘提交通改善計畫,包括增加號誌等。
第二,針對機車路權,也爭取中坡北路禁行機車解禁,從原本禁三線改為禁二線;另也調整或擴大石潭成功路口等機車待轉區。
第三,針對公車過勞或肇事率偏高路線,提案讓公運處重新擬定公車評鑑機制。
第四,109年會勘案390件,維持平均至少一天一次以上會勘。
●至於工程端,一共爭取地方重大工程1858萬元,包括大溝花海、九如活動中心一樓地板整建、碧湖步道重鋪修整、舊莊國小操場後山整建,總經費4800萬元。
最後是側溝更新部分,這是路平路平水溝通的重要基礎工程,阿賢一共爭取湖濱里、瑞陽、大湖、紫陽等多處側溝更新,總長度2475公尺,也透過測溝更新來減少淹水甚至病蚊蟲滋生。
●許多會勘需要與市府跨局處協調,最後成案到執行過程,也需要一一檢視監督,這是阿賢服務團隊去年繳出的問政績效,今年仍將繼續努力打拚,讓大家有感。
#阿賢之聲港湖發聲
#李明賢
南湖大橋機車 在 三重路交會口機車停等區兩側雙白線與南湖大橋上左轉道雙... 的推薦與評價
大家非常關心,且好像變成檢舉熱點的南湖大橋與經貿二路、三重路交會口機車停等區兩側雙白線與南湖大橋上左轉道雙白線,因為設計不符合民眾需求, ... ... <看更多>
南湖大橋機車 在 南湖大橋東湖口直行機車和迴轉汽車事故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南湖大橋 東湖口直行機車和迴轉汽車事故- undefined是這樣的小弟從南港騎過南湖大橋後剛好汽車回堵大概五十公尺我就往右邊水溝蓋騎下去然後紅燈亮了右 ... ... <看更多>
南湖大橋機車 在 [問題] 請問南湖大橋摩托車可以上去嗎- 看板Neihu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請大家鞭小力一點....
因為自己不是在地人沒走過南湖大橋
明天要從南港騎機車到內湖
地圖上看到最方便的路線是走南湖大橋
想請問南湖大橋摩托車是否可以通行
希望知道的板友可以幫忙回答
謝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24.61.85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