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圖解讀裡我安排的四大項目,第三重點:#人際關係動態互動。這也是很多人做解讀的起點,想知道最適合自己的交際模式、想知道如何跟別人相處、什麼樣的人適合跟你合夥、如何發揮影響力……等,套句 #被討厭的勇氣 一書核心內容,人所有的煩惱追根究底都來自於人際關係,不論對方是你的誰。
其實光這點真的是很~大~範圍,都可以當一個研究主題來探究,如果以點線面來比喻的話~
▪點:這張圖的人生角色、通道迴路屬性、中心的二元性(有定義vs沒定義,紅vs黑)、類型。
換句話說,這張圖的一切,都可以,也可能,是影響你的人際關係互動元素。不過在此,我會把人生角色,相當於你此生演繹的風格,多加著重。
▪線:也就是延續上面的點,這樣的設計,隨著線性年齡增長,及線性經歷(學生、職場、升等、換跑道;單身、戀愛、婚姻、家庭),你會遇到什麼狀況?怎麼一路走來?
▪面:這部分會在大流年解讀裡分析,根據人生三大階段,你另外要學習的人生角色是什麼?對本來的你有何牴觸與挑戰?這個面向的拼圖對整體的你具有什麼意義?
.
如果是兩人的關係合圖,要先把兩人分開看,再合起來考慮,接著再把這個合圖分別對兩人各自的影響,往返往返檢視,就可想像其資料龐雜。
人際關係真的是一門複雜但很有趣的學問,有意思的是,合起來不論是九個中心全滿,還是三三兩兩,說到底,合只有一個字,就是合。不合,千千萬萬,罄竹難書啊。
#關係合圖解讀,其實蠻考驗人性的,相處愉不愉快,緊不緊密,信不信任,當事人早就心知肚明,答案重要嗎?而且我必須坦白說,關係解讀即使很合,也不代表你們相處就會很合。
中立一點來說,關係解讀的關鍵是,你,個人,有沒有回到你自己的內在權威與策略。你,個人,占了這份關係50%,假使你都不ok了,這段關係還能健康持續嗎?如果你把自己過的很糟,還要別人不離不棄,那也太不負責了吧。別忘了,你本身就是一半,照顧自己,讓自己健康運作,就是幸福的原點。
.
除了1.個人解讀的點線面、2.兩人關係的合圖,還有兩件事,3.我們跟家人的親情是無法選擇的,4.分形線。
人類的神經系統約莫在6~7歲定型,人類圖也以7年為一個循環,所以小孩如果是在一個良好、安全的環境成長,對其長大成人的人際互動具有正面意義。
我們會熟悉親人的能量場,身體會記得能量場,舉例: 我爸是投射者,在我學生時期只要有同學打電話來家裡,我爸就會把電視關靜音,這種被聚焦、頭皮發麻的能量我身體可記得清楚了。往後只要有這種被聚焦的感受,我就知道那是投射者的能量場。
所以,跟家人的相處,我是沒有要幫你解套什麼啦😅,只是要表達我們長大之後,可能會尋找熟悉的能量場,而接近像你家人的人,然而接近之後,喜不喜歡,處不處得來,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最後是分形線,唯一可以賦予浪漫、命定的名詞,簡單說,每個人的頻寬不同,你好好活著,自然會遇到你該遇到的人。
結論:人際關係的動態互動,很~複~雜~的! 關於你的故事就留待你來探索吧。
圖片visit.marbella
#謝謝朋友的提問讓我從腦倉裡搬出這些內容
#人類圖解讀_線上
同時也有1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鍾日欣,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我是JC老師 電腦相關課程授課超過6000小時的一位AutoCAD課程講師 由於實在太多同學向JC老師反映,希望可以有線上課程學習 所以就決定錄製一系列的AutoCAD線上影片教學 而且不加密、不設限、不販售,就是純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們 如果這部AutoCAD教學影片對你有幫助的話 請...
「動態範圍定義」的推薦目錄:
- 關於動態範圍定義 在 徐徐微風人類圖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動態範圍定義 在 新竹市議員 黃文政 我好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動態範圍定義 在 家醫/職醫_陳崇賢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動態範圍定義 在 鍾日欣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動態範圍定義 在 鍾日欣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動態範圍定義 在 鍾日欣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動態範圍定義 在 Re: [問題] 底片vs 數位- 看板photo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動態範圍定義 在 E-3 CMOS 確實的動態範圍? (第2頁) 的評價
- 關於動態範圍定義 在 图像动态范围 的評價
- 關於動態範圍定義 在 電視節目響度- 5. 響度動態範圍人類聽覺的 ... 的評價
- 關於動態範圍定義 在 如何建立動態定義的範圍Dynamic Named Range - YouTube 的評價
動態範圍定義 在 新竹市議員 黃文政 我好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漁民作業區遭市府無預警畫設紅線—漁民權益遭剝奪引發抗爭】
#我要求把空間還給漁民 —拒絕沒有妥善溝通的政策
#會勘結論報告 互相尊重雙贏局面 ✅✅✅
新竹南寮漁港「波光市集」剛開幕,吸引大批觀光人潮,本是致力發展觀光的好事,卻因市府在沒有妥善溝通的狀況下,在一旁新港四路與碼頭作業區全畫上紅線禁止臨停,作為行人徒步區,導致漁民生計權益受損,無疑是把漁民生計當作觀光發展的祭品,如此做法完全本末倒置,令人無法接受。
市府依照道交條例第三條將漁港納入道路範圍管理,認為劃設紅線是為了做交通秩序及行人安全動線上的管理,最終是為了保障漁民作業區不受遊客、釣客進出車輛影響。針對市府表示,我們做出以下幾點研議:
【漁民碼頭作業區畫紅線,管理了誰?】
產發處林柏志副處長表示,為了管理整個動態的秩序且解決遊客亂停問題而劃設紅線,此政策的目的就是為了「把空間還給漁民」。
但事實是,漁民的上下貨作業,汽機車載運漁網整備作業,甚至出海前的拜拜文化都受制於紅線禁止臨停的規則,原有的碼頭作業空間完全遭受剝奪,反倒是遊客釣客可以恣意的在港邊飲食野餐、擺設釣魚用具,除了造成漁民作業上的困擾,有時還須收拾遊客丟在漁船的垃圾。
如此看來,被管理限制的是長時間使用碼頭區的原有漁民們,而歸還的空間其實是讓波光市集開幕後帶來的觀光遊客、釣客使用。
顯然與市府原有的目的相左,請市府重新慎重考量。
【漁民碼頭作業區畫紅線,安全問題誰負責?】
漁民進行出海整備作業時,可能會有捕魚工具或其他船上用具暫置碼頭邊,遊客來來往往甚至有不小心被魚網絆倒的案例,且用具如有缺損也容易造成雙方誤會。對漁民來說作業上多一層安全顧慮,而對遊客來說更可能突然遭受無妄之災。
請市府也應將這樣的狀況納入考量,讓雙方都能有舒適的活動時空。
【漁民碼頭作業區畫紅線,誰來定義每艘漁船可以作業的時間?】
經過幾次會勘,市府認為在漁民作業區可以做出臨停的寬限僅限於上下貨的準備時間。但誠如漁業署主秘表示,每個漁港甚至每艘漁船的出海作業時間不同,短期出海需要幾個小時,長時間的話則可能三天以上,難以統一規範臨停準則,到底寬限到什麼程度,恐怕警察機關、交通處、產發處都尚未有共識,無法明確回答。
另,市府規劃給漁民出海停車的北側碼頭區,距離漁船至少有500公尺,漁民出海前零零總總的準備作業需要在500公尺的距離中來回奔波不說,結束捕魚作業歸港後,還得拖著勞動疲憊的身軀走到遠方停車場開車。
市府在規劃上缺乏溝通與考量,造成漁民種種不便,成了波光市集開幕的犧牲品,實在不妥。
在鄭正鈐立委、邱顯智立委及新竹市議員 黃美慧、吳青山、陳啓源、張祖琰、陳慶齡、林彥甫、 #黃文政好用議員 及關心漁民權益的 黃世禮小剛哥 聯合為漁民發聲後,讓漁民權益與波光市集能達成雙贏的局面!
#會勘研議結論如下✅✅✅
經主管機關漁業署主秘承諾,依循在場現勘人員共識,將原有漁港作業區與道路行人徒步區域做一個約莫小腿高度的阻隔,至於阻隔的形式則尊重代管機關新竹市政府來研議,讓遊客或遊客車輛不會隨意進出互相影響彼此活動,這樣一來也就不會有作業區紅線禁停隨之而來的種種問題。
另,漁民也會有專屬的漁民工作證供警方辨識,避免作業時遭受驅趕取締。
感謝主管機關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漁業署,及交通部公路總局、新竹市警察局、產發處、工務處、交通處、都發處等相關單位正視漁民心聲,願意出席會勘研議解決方式。🙏
#波光市集
#南寮漁港
#為您發聲我好用
動態範圍定義 在 家醫/職醫_陳崇賢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家庭醫學】~ 靜態伸展/動態伸展 (Static and Dynamic Stretching)
最近的演講中,有人問到這個問題,而且發現與會者們都很有興趣;本來還以為很多人都知道了,現在拿出來分享一下。
先來簡單定義一下靜態和動態伸展吧:
※ 靜態伸展 (Static Stretching)
靜態伸展,應該是我最早接觸到的伸展,從小學體育課老師都這樣教 (你看看有多OLD SCHOOL了)。靜態伸展時,通過維持同樣姿勢一段時間 (約15-60秒不等,重覆數次),來放鬆一塊肌肉或一組肌肉 (及附近的軟組織,如肌腱、韌帶)。
研究中,主要的好處是可以提升活動範圍 (ROM, range of motion)
※ 動態伸展 (Dynamic Stretching)
動態伸展,顧名思義,就是用一組動作,去讓目標肌群活動,以提升局部的血液供給,刺激神經肌肉連結,而達到熱身的目的。
為什麼動態伸展會越來越紅呢?其實和一些研究結果有關:
一開始,1980 年代的研究發現,運動前的靜態伸展會降低肌肉力量。後來就很多相關的研究報告指出:會造成跑步時的短跑時間減少、籃球運動員跳躍高度降低、足球運動員敏捷性降低以及精英男女運動員的力量產生減少等方面。
但是,靜態伸展並不會有長期的危害,這些肌肉力量下降也只是暫時性的;所以,我覺得拿來當運動後的收操動作是沒什麼問題的。而且,研究也指出,活動前靜態伸展的每個動作控制在45秒以內,就可以大大減少負面影響。
當然,有人說靜態的不好,就會有學者開始研究動態伸展的好處了;研究中指出,可以有效提高活動範圍、最大肌肉力量、短跑和垂直跳躍表現。另外,也有提到可以避免運動傷害。
〖小結〗
我個人建議如果是要去跟人家輸贏的時候,運動前的熱身以動態伸展為主,如果安插靜態伸展的動作,也不要單一肌群超過45秒;運動後則兩者都可以做,甚至明顯的肌肉緊繃的區域,還可以用泡棉滾筒去加強放鬆的效果。
※ 參考文獻:
1. Power, Kevin, et al. "An acute bout of static stretching: effects on force and jumping performance." Medicine & Science in Sports & Exercise 36.8 (2004): 1389-1396.
https://doi.org/10.1249/01.mss.0000135775.51937.53
2. McMillian, Danny J., et al. "Dynamic vs. static-stretching warm up: the effect on power and agility performance." The Journal of Strength & Conditioning Research 20.3 (2006): 492-499.
https://doi.org/10.1519/18205.1
3. Behm, David G., and Anis Chaouachi. "A review of the acute effects of static and dynamic stretching on performance." European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ology 111.11 (2011): 2633-2651.
https://doi.org/10.1007/s00421-011-1879-2
4. Simic, L., N. Sarabon, and Goran Markovic. "Does pre‐exercise static stretching inhibit maximal muscular performance? A meta‐analytical review."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medicine & science in sports 23.2 (2013): 131-148.
https://doi.org/10.1111/j.1600-0838.2012.01444.x
#靜態伸展 #動態伸展
#Static_Stretching #Dynamic_Stretching
動態範圍定義 在 鍾日欣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我是JC老師
電腦相關課程授課超過6000小時的一位AutoCAD課程講師
由於實在太多同學向JC老師反映,希望可以有線上課程學習
所以就決定錄製一系列的AutoCAD線上影片教學
而且不加密、不設限、不販售,就是純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們
如果這部AutoCAD教學影片對你有幫助的話
請幫我按個讚,給我點鼓勵,也多分享給需要的朋友們喔~
---------------------------------------------------------------------------------------------------------
查詢指令
● 點座標ID(ID): 顯示指定位置的 UCS 座標值。先位移原點
● 距離DIST(DI):測量兩點之間的距離與角度。無線
● 長度LENGTHEN(LEN):測量線段長度。有線
● 列示LIST(LI):顯示所選物件的性質資料。顏色、線型、線粗、透明度、厚度、高程、擠出方向、與特定物件類型相關的其他資訊。例如,對於尺度約束物件,LIST 會顯示約束類型 (註解或動態)、參考類型 (是或否)、名稱、表示式和值。
● 質量性質MASSPROP:計算並顯示所選面域或 3D 實體的質量性質。量測物件體積、質心、形心
● 性質PROPERTIES (MO):控制既有物件的性質。
● 快速性質 :指定顯示快速性質選項板的設定。對物件連點兩下
● 狀態STATUS:顯示圖面統計值、模式和實際範圍。
● 說明HELP(F1):顯示線上或離線說明系統。
● 時間TIME:顯示關於目前圖面與時間相關的資訊。
● 面積、周長AREA(AA):計算物件或定義的區域之面積與周長。
● 測量MEASUREGEOM(MEA):測量所選物件或一系列點的距離、半徑、角度、面積和體積。
---------------------------------------------------------------------------------------------------------
AutoCAD 2016 2D 線上教學影片目錄:http://bit.ly/2Y5F4Mw
AutoCAD 2016 2D 線上教學影片範例下載:https://bit.ly/3eOuKQR
AutoCAD 2D 常用快速鍵清單整理:http://bitly.com/2dUEJ9d
建築室內設計Arnold擬真呈現教學影片目錄:https://bit.ly/2VbZmmd
TQC AutoCAD 2008 2D 線上教學影片目錄:http://bitly.com/2dUGQtB
3ds Max 2015 線上教學影片目錄:http://bitly.com/2dUGqn3
JC老師個人網站:http://jc-d.net/
JC老師個人FB:https://www.facebook.com/ericjc.tw
JC-Design LINE ID:@umd7274k

動態範圍定義 在 鍾日欣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我是JC老師
電腦相關課程授課超過6000小時的一位AutoCAD課程講師
由於實在太多同學向JC老師反映,希望可以有線上課程學習
所以就決定錄製一系列的AutoCAD線上影片教學
而且不加密、不設限、不販售,就是純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們
如果這部AutoCAD教學影片對你有幫助的話
請幫我按個讚,給我點鼓勵,也多分享給需要的朋友們喔~
---------------------------------------------------------------------------------------------------------
查詢指令
● 點座標ID(ID): 顯示指定位置的 UCS 座標值。先位移原點
● 距離DIST(DI):測量兩點之間的距離與角度。無線
● 長度LENGTHEN(LEN):測量線段長度。有線
● 列示LIST(LI):顯示所選物件的性質資料。顏色、線型、線粗、透明度、厚度、高程、擠出方向、與特定物件類型相關的其他資訊。例如,對於尺度約束物件,LIST 會顯示約束類型 (註解或動態)、參考類型 (是或否)、名稱、表示式和值。
● 質量性質MASSPROP:計算並顯示所選面域或 3D 實體的質量性質。量測物件體積、質心、形心
● 性質PROPERTIES (MO):控制既有物件的性質。
● 快速性質 :指定顯示快速性質選項板的設定。對物件連點兩下
● 狀態STATUS:顯示圖面統計值、模式和實際範圍。
● 說明HELP(F1):顯示線上或離線說明系統。
● 時間TIME:顯示關於目前圖面與時間相關的資訊。
● 面積、周長AREA(AA):計算物件或定義的區域之面積與周長。
● 測量MEASUREGEOM(MEA):測量所選物件或一系列點的距離、半徑、角度、面積和體積。
---------------------------------------------------------------------------------------------------------
AutoCAD 2016 2D 線上教學影片目錄:http://bit.ly/2Y5F4Mw
AutoCAD 2016 2D 線上教學影片範例下載:https://bit.ly/3eOuKQR
AutoCAD 2D 常用快速鍵清單整理:http://bitly.com/2dUEJ9d
建築室內設計Arnold擬真呈現教學影片目錄:https://bit.ly/2VbZmmd
TQC AutoCAD 2008 2D 線上教學影片目錄:http://bitly.com/2dUGQtB
3ds Max 2015 線上教學影片目錄:http://bitly.com/2dUGqn3
JC老師個人網站:http://jc-d.net/
JC老師個人FB:https://www.facebook.com/ericjc.tw
JC-Design LINE ID:@umd7274k

動態範圍定義 在 鍾日欣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我是JC老師
電腦相關課程授課超過6000小時的一位AutoCAD課程講師
由於實在太多同學向JC老師反映,希望可以有線上課程學習
所以就決定錄製一系列的AutoCAD線上影片教學
而且不加密、不設限、不販售,就是純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們
如果這部AutoCAD教學影片對你有幫助的話
請幫我按個讚,給我點鼓勵,也多分享給需要的朋友們喔~
---------------------------------------------------------------------------------------------------------
查詢指令
● 點座標ID(ID): 顯示指定位置的 UCS 座標值。先位移原點
● 距離DIST(DI):測量兩點之間的距離與角度。無線
● 長度LENGTHEN(LEN):測量線段長度。有線
● 列示LIST(LI):顯示所選物件的性質資料。顏色、線型、線粗、透明度、厚度、高程、擠出方向、與特定物件類型相關的其他資訊。例如,對於尺度約束物件,LIST 會顯示約束類型 (註解或動態)、參考類型 (是或否)、名稱、表示式和值。
● 質量性質MASSPROP:計算並顯示所選面域或 3D 實體的質量性質。量測物件體積、質心、形心
● 性質PROPERTIES (MO):控制既有物件的性質。
● 快速性質 :指定顯示快速性質選項板的設定。對物件連點兩下
● 狀態STATUS:顯示圖面統計值、模式和實際範圍。
● 說明HELP(F1):顯示線上或離線說明系統。
● 時間TIME:顯示關於目前圖面與時間相關的資訊。
● 面積、周長AREA(AA):計算物件或定義的區域之面積與周長。
● 測量MEASUREGEOM(MEA):測量所選物件或一系列點的距離、半徑、角度、面積和體積。
---------------------------------------------------------------------------------------------------------
AutoCAD 2016 2D 線上教學影片目錄:http://bit.ly/2Y5F4Mw
AutoCAD 2016 2D 線上教學影片範例下載:https://bit.ly/3eOuKQR
AutoCAD 2D 常用快速鍵清單整理:http://bitly.com/2dUEJ9d
建築室內設計Arnold擬真呈現教學影片目錄:https://bit.ly/2VbZmmd
TQC AutoCAD 2008 2D 線上教學影片目錄:http://bitly.com/2dUGQtB
3ds Max 2015 線上教學影片目錄:http://bitly.com/2dUGqn3
JC老師個人網站:http://jc-d.net/
JC老師個人FB:https://www.facebook.com/ericjc.tw
JC-Design LINE ID:@umd7274k

動態範圍定義 在 E-3 CMOS 確實的動態範圍? (第2頁) 的推薦與評價
pankang wrote:我到dpreview瞄了一下,確實看不到E3動態範圍的數據, ... 不過,我在google上找了有關動態範圍dB值,和曝光的EV值的定義,找到成都大學一篇有關CCD ... ... <看更多>
動態範圍定義 在 图像动态范围 的推薦與評價
这篇笔记主要为了解释什么是动态范围,引出sRGB、ToneMapping等内容的前因后果。 ... 函数exp(),而不是特指图像Gamma变化)通常被定义为线性空间中的一个简单幂函数。 ... <看更多>
動態範圍定義 在 Re: [問題] 底片vs 數位- 看板photo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簡單說 差別在於 寬容度 和 動態範圍
現代數位相機 已經可以用各種方法 讓寬容度很好 來讓相片紀錄很多細節
但動態範圍近幾年才比較接近正片
------------------------------------------------------------------------
說明:
寬容度和動態範圍 以前常常搞混
寬容度
就比方逆光拍照 暗部亮部只能取其一 兩者兼得 就得有所取捨
這就是底片 其中 負片的寬容度通常較好 比較不會因為測光的偏差而爆掉
現在的數位相機 則有很多方式達成強化寬容度
比方 C家的能夠在高光的地方增加細節 或是乾脆開啟HDR來疊圖
N家則是能夠開啟D-Lighting 或是一樣用HDR來處理
那動態範圍呢?
動態範圍就是對光線的敏感細膩程度
打個比方 當我們拍攝室內的景物 可以發現 明暗部的色階 現今的數位相機
都能拍出肉眼看到的景象 但是 底片 或是好的數位感光元件 能呈現比肉眼
多更多的明暗細節 簡單來說 假設一個光源照在一面牆上 您會覺得 底片
或是較好的數位感光元件 能夠呈現更多灰階
這部分就是底片的強項 這面牆 妳肉眼看起來覺得明暗的分別只有10段
可是底片卻可以呈現100段的明暗 正片則又比負片尤甚之
這就好比影印機在影印成黑白文件時 用數位掃描 可以獲得更多色階的意思
正片由於洗出來是可以透光的 所以理論上正片的動態範圍會比負片更好
親身經歷分享:
手上有EOS底片機 有很早期的400D數位機 和 今年推出的D5500
對拍照這件事情 斷斷續續 時間拉長來看 也十幾年了
400D算是早期的數位機身 他拍起來 就像是動態範圍低又沒有高寬容度的相機
因為機身沒什麼加強高光細節或什麼軟體演算 又像正片一樣容易爆掉
但是用L鏡頭 就不錯囉 (其實C家就是用鏡頭挺起來) 但底子一樣
近幾年又再拿起EOS來使用 才發現 原來底片這麼優 但因為擔心測光失準
怕拍壞(也就是寬容度差 需要好好取捨 並憑經驗加減格) 於是都用負片
一直到最近 拿出以前的正片來拍 天哪 效果好到不行 晴天無敵
原來要用正片才能讓我感受到L鏡的威力 (之前覺得底片機用什麼鏡頭沒什麼差)
最近買了D5500 挖 怎麼什麼鏡頭拍起來都比C家的立體
那結論呢?
拍照就是讓物體反射出來的光線 完整呈現 拍得立體 就是動人照片
那什麼樣的條件可以拍出立體的照片呢? 當然要有好的感光受體和好的鏡頭
但感光元件是根本阿阿!! 這也是現今數位和底片最大的差別
其實相機如果不是要商業用途 單純拍出靜態畫面 或是簡單追拍
後期的底片機 其實功能跟現在的數位單眼沒什麼兩樣
頂多就是快門速度的差別 對焦點的多寡 等等
測光系統 其實都沒有差多少
以手上的EOS50來說 全部EF系統的鏡頭都能吃 現在所有的現代鏡都可以
對焦速度還比現在百位數的機身快 雖然對焦點只有三點 快門速度4000分之一
又以手上的F65來說 對焦點5點 快門速度只能到2000分之一 但其實也跟現在的單眼
差沒有多少 以前靠機身馬達推鏡頭對焦 現在馬達做在鏡頭上 現今高階機身才有
機身馬達
其次就是晚上拍攝的時候 數位的單眼 大概就是暗部對焦-1EV 高階的強調可以到-3EV
以及在長曝的時候 底片比較有個性 加格的時間各個底片的規則不一樣
數位則是很線性 而且能夠開啟抑制雜訊
言歸正傳
動態範圍大的感光元件 不需要很好的鏡頭 就能讓你覺得畫面很立體
再搭配好一點的鏡頭 就能獲得動人的照片 這就是底片的魅力
否則 為何底片的顆粒又不比現在的數位高 卻很有立體感?
當然 鏡頭 感光元件都好 那當然更好
PS:交叉比對測試發現 如果你要在底片機上發揮L鏡或好鏡頭的威力
那使用正片會有更理想的表現
反過來說 那數位相機呢? 那妳就要買動態範圍高的感光元件的相機
DXO有做一些測試 查了查 才知道 為何D5500總是拍起來這麼立體
不管我用KIT 16-85 35mm 70-300mm 都這麼通透
原來 他的動態範圍很高阿 高達14ev 雖然這數據怎麼來我不清楚
但可以去查查C家的所有機種 包含5D3 就會發現 5D3只有高ISO贏過D5500
幾乎清一色的C家單眼 動態範圍都很貧弱
當然如果你是鏡頭先決 那又是另一回事 畢竟C家很多吸引人的鏡頭
如果再去看看其他N家的全幅DXO數據 就更嚇人了 難怪現在大家搶著買N
恩 所以 數位和底片 就差在感光的受體 所以 以上所提的都是現今
機身的感光元件差別 (指動態範圍和寬容度)
搭配鏡頭就又是另外加一個變因了
昂貴的高級鏡頭 當然能讓畫面更好 更細緻 甚至是讓畫面對光線的反應更好
但如果能有更好的感光元件 豈不是就不需要花大把銀子買更貴的鏡頭
這樣的話 鏡頭對我們的需求 就變成是拍攝題材的選擇而已
--------------------------------------------------------------------------
另外 底片是有厚度的 所以他對側向進來的光線也能感應 也是能夠較立體的主因
數位感光元件 由於難免是有排列的一顆一顆的感光體 所以 他只能感應到垂直聚焦到
感光元件上面的光線 對於側向的光線無從感應更多 這也是一個原因
另外 數位感光元件 普遍會比底片更容易反射 所以 數位相機的鏡頭要求更高
需要更好的鍍膜 來避免光線打到感光元件反射出來 在鏡頭裡面繞射亂射一通
造成耀光鬼影等等光學缺陷
這部分底片就顯得簡單得多 因此 底片機不太需要很高檔的現代鏡頭 只要能夠抑制形變
等等
以前的鏡頭 邊緣解像力沒現在的鏡頭好 但矯正形變卻比現在的鏡頭好
但現在的數位單眼 很多都有機身軟體自動矯正形變 所以 各有優缺
以上 粗淺分享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52.202.166
X※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hoto/M.1433522799.A.51B.html
※ 編輯: cas456 (111.252.202.166), 06/06/2015 01:20:41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