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如河開工推書:
【從工會到書店兼居家護理所,無論如河燃燒護理魂】
在承接「有河不可」成為「無論如河」書店兼居護所經營者之前,我是精神科臨床護理老師,像雜草般的生存能力是我在護理領域所學會的本事,熱愛護理教育,一度把護理臨床指導老師作為終身志業,醫院實習場域是個小型社會縮影,養成教育著重協助護生提早社會化以求適應。我在臨床指導老師處在學校體制與醫院鐵板般的制度二大板塊的重壓下,發現學校課程、護理教科書裡護理技術、知識與實際上的臨床護理實務教學,經常有難以接續的斷層。醫療現場醫護集體無感,視而不見的別開頭去,忽略病人的真實狀態與問題,只求用SOP的標準流程快速完成醫護技術與工作,讓我在教學現場常有如霧中尋路般的痛苦,只能靠著直覺摸索,苦於自己到底能帶學生往哪去的無解困窘。
作為一個臨床指導老師,身處醫院與學校體制之中,除了從中找出隙縫安置自身,更渴望從護理實務教育中貼近理解學生年輕世代的生活世界,協助護理學生領略護理之美。但對於各種臨床現象常有一堆問號的困思如濃霧罩頂,被各種田野經驗故事土石流掩埋,我常常無法提取護理實踐知識脈絡與社會、體制、結構、護病間的關係,這是我為何離職進入輔大心理研究所學習行動研究的原因。
我的碩士論文為《困獸猶鬥、霧中取徑:四十解惑的精神科護理臨床老師專業自主歷程》,論文中表明「我離開護理,只為了重返護理」,從一個離職唸心理所又重返精神科臨床實習指導老師工作的主體位置,進行困獸猶鬥般的行動研究探索歷程,開始學習個人身上原有的團體整體的系統位置,不放棄尋出路找方法的可能性。
《對抗生命衝擊的女人》這本書時提出:「沉默」極可能一種活在不利處境中的人不得不選擇的一種生存策略。其所表現出來的依賴權威的現象,不見得代表她們沒有自主思想; 只是她們學會隱藏,甚至是裝死式的木訥呆滯。由這個角度來看,「沉默無聲」是一種對不利處境與不公對待的一種無言抗拒; 在「沉默」中,生命得以無聲地避免招惹壓迫而苟且生存著! 「沉默」不只可能不簡單,它更應該被細膩與尊嚴地了解。
過去的我在護理臨床處境裡經常是使用這種策略,沉默地在縫細之中尋找讓自己得以生存可能性的空間。後來校護協進會創會理事長鄭麗貞接手學校衛生護理學會理事長,邀請毫無組織經驗的我擔任祕書長,讓我看到校護當年創協進會胼手胝足、篳路藍縷從無到有的血汗歷程,所有豐碩的果實從來都不是憑空而生。在學會工作沒錢沒人,也要創造條件讓校護實務工作者寫出自己的實踐知識、動不動就要跟上有關學校護理有關的時事投書發揮作用力、力擋品質不良的學生健康檢查、投入88風災的救災相關後續行動、開記者會指出校護兼職問題等等…,我開始學習面對不公不義,面對不合理的社會現象勇於發聲!
心理諮商所畢業後,一邊從事教學工作一邊籌組工會,二份工作的情緒勞動與工作強度負擔都大,日夜不停沒有假日,組工會無償卻爆肝,只因不捨畢業學生回來哭訴護理勞動現況的種種沉疴,創辨基護工會企圖影響護理學生,即便醫療市場重視護理人力成本大於專業、營利邏輯至上,但仍應堅守護理專業價值,捍衛勞動權。基護工會在2011年籌備會期間,發現短短半年已有七起護士身亡新聞事件,因而在北、中、南、東四區舉辦各種相關活動,目的是喚起護理人員長期缺乏的勞動意識,集結組織護理人員。2012年11月4日,正式成立「台灣基層護理產業工會」,對我而言,這不只是一個工會,更是一個護理體制外的勞動教育場所,因此主張工會理事長採直接民主以及常務理事輪值制,不應一人獨覽話語權,而是讓付出努力有所改變學習的人,輪值當理事長,學習拿麥克風踏上「護理師」這個公共角色與社會對話。
基護工會的民主精神與文化,延續到無論如河書店兼居護所的社會實踐,我和另外三名工會資深幹部作為書店出資者,我們自稱「書店女工」而不是老闆,對等的合作關係讓自主學習的能力與時俱進。其經營理念著重在「書店作為社區護理的平台」,強調三段五級的預防重於治療,與民眾對話「好生好死」的觀念。我們在臨床經常看到許多「無效醫療」宛如地獄的現場,醫護人員泰然自若地快速工作,隔絕感覺停止深思,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成為醫院龐大結構的小螺絲丁,稱職地完成手頭上的工作。缺乏人文反思的醫療,將讓人深陷「活不好也死不了」的處境而不自覺。無論是我創辨基護工會或是接手書店,我都意圖在醫療體制外,開拓護病之間對話空間,尋找一個醫護人文繁花盛開的精神花園。
台灣的過度依賴醫療已造成許多濫用與傷害,健康並不只在身體,心理及靈性亦是,希望透過深化閱讀與藝術生活化之文化風氣,使人從中獲得自助助人的力量。在選書方面,身心靈系列、文學、生態、藝術人文、歷史與社會勞動等是我們著重的類別,也透過不定期舉辦新書分享、讀書會、藝術體驗,以及生態環境、勞動教育、醫護講座等各類活動,促進對話與交流。近期又與陳光國醫師合作性治療身心聯合門診,創立「性好門診」,滿足個案生理、心理、性衛教諮詢的需求,並擔任性健康管理師的培訓工作。在離開醫院的這些日子裡,我們想做的永遠是將護理從醫院帶出來,走到民眾身邊,讓大家知道護理是獨立且美好的專業。
作為全球首家書店兼居護所,期待未來能再拓展長照功能,實踐「小規模多功能」的社區護理之多種可能性。即便開書店經歷各種艱難,經濟狀況屢屢拉警報,但精神層次的提升與各種故事的開展,讓我感激這份遇合,書店是超越夢想不可置信的美好存在。我從護校一路摸索到心理研究所,求學之路曲折無人引導,與各種書的相遇餵養了我的靈魂,讓我成為今天的自己。Paulo Freire說:「所有知識都要服務於人往前的行動;所有的行動都要朝向社會變革;所有社會變革都要指涉更正義的未來」。期待這本「護理的一百種可能」,可以作為護理主體現身的小踏腳墊,讓尚在框架裡的人們,踏上之後望見更寬廣的蔚藍天空。
本文摘錄至《護理的100 種可能:白色巨塔外的風和日麗》
PART 1 原來護理離我們那麼近|斜槓人生,就此開演!
作者 梁秀眉
助人工作者的養成歷程與實務 在 心理師,日常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當心理師的條件 / 先說,我文不對題】
.
「什麼樣的人不/適合當心理師?」已經好幾次了,我每隔幾年就會聽到或看到這種討論。但事實上,我早已過了會對這種題目有興趣的年紀 ( 年資 )。但我知道很多準心理師、新手心理師會思考這個問題。尤其是當知道和自己處境相當的人卻在成為心理師的這條路上遇到阻礙與困難時,容易開始反思。「有人不適合當心理師嗎?」,「怎樣的人不適合當心理師?」回歸到自己身上,這個問題可能會是「我會是適合當心理師的人嗎?」會不會有天我也會被歸類為「不適合當心理師的人?」也許會有人開始上網查資料,或是詢問心理界的前輩。但對於相對於已經不是準心理師的我來說,我會傾向用另一種角度來看問題,即「是什麼讓我們想要知道,什麼樣的人不/適合當心理師?」
.
1. 談談身為(準)心理師的焦慮
.
客體關係對於人的早期發展有詳盡的描述,「偏執─類分裂位置」(paranoid-schizoid position )中嬰孩透過對於外在客體「非好即壞」的想像,來讓自己感覺到安全。而這樣的想像即便過了嬰幼兒時期,仍有可能發生,即自我防衛機轉。我們回到(準)心理師身上,有沒有一種可能是,當我們把人們劃分為「適合當心理師」與「不適合當心理師」的人,事實上也是在讓(準)心理師感覺很安心、很安全。想說「哇,還好我是『適合的』。」、「還好我沒有被排除在『適合圈』之外。」或者說「是誰誰誰不適合,不是我。」而這樣的思考方式,雖然能讓我們感覺到安全,不用面對自己的內在焦慮,而這就很有可能是自我防衛機轉中的「分裂」(Splitting),若此人將不為自身所接納的特質投射至他人身上,認為他人身上擁有那些不為自身所接納的特質,自己沒有,此則為「投射認同」(Projective identification )。
.
原始性的自我防衛機轉不會只出現在精神疾患患者身上,它很可能出現在任何人身上,在許多政治、文化、社會上我們都可以看見防衛機轉的蹤影。防衛機轉的存在,如同心理治療中的阻抗,協助人們處理無法被接受的焦慮,讓人們可以維持其日常生活,不至於讓生活因為過度焦慮而失序,它是中性的,透過了解自身的防衛機轉、探索自身在心理治療中的阻抗,可以讓這些被壓抑至潛意識、不被自身接納的欲求,有機會再一次被看見,以拓展自身的思考空間,使這些原本不為自身接納的部分可以浮至意識層面,被言說、被討論,而非直接化為行動。與其指認別人不適合,去試著停留在不安中,思考與理解這些不安與焦慮的緣由是什麼,讓你想到了什麼,過去成長的經驗中是否有類似的感覺。這些反思都可以幫助自己更了解與接納自己的情緒。
.
2. 在成為自己心中「夠好的心理師」的路上
.
如同這世界上沒有「完人」,世界上也沒有「完美的心理師」,只有對案主而言「夠好的心理師」。也許有人還是會想問,到底要成為一名「夠好的心理師」要有那些條件。我會建議,每個(準)心理師都可以自己寫寫看,你自己認為怎樣才算「夠好的心理師」。在(準)心理師從小到大的成長經驗,以及心理師職業養成的歷程中,透過研究所課程、兼職與全職實習的培訓與養成,在理論與實務的教育中,吸收、理解、思考、反省經驗與所學,除了技術與知識以外,這同時也會是一種建立職業價值觀以及自我認識的過程。因此,(準)心理師對於符合哪些條件才是「夠好的心理師」的想像,其實是自己對於作為一的心理師的想像。也因為「夠好的心理師」的條件奠基於每個人不同的人生經驗,與對心理專業的想像,這些「條件」或許適合拿來「審己」,但不一定能夠拿來「度人」。因為你無法了解所有人的成長背景與個人經驗,甚至是文化脈絡。如果有人現狀不適合擔任心理師這份職務,那也會是由他的醫師、心理師、督導、督導課程教師來做個別的專業判斷與建議,不會是由旁人,更不會是由網友來判斷。
.
3. 人的多元面向,以及改變的可能
.
我曾遇過一些對心理治療有興趣的朋友,對於心理師這個行業有許多過度理想化與道德化的想像。有次我實在忍不住舉了幾個曾經違反治療倫理(以目前業界的標準來看),以及有身心症狀的骨灰級心理治療大師的例子,想打破某位朋友對於這份職業的過度理想化,結果他一度震驚到說不出話來。我說,你很需要心理師這個行業是很崇高神聖,也期待每位做這份工作的人身心狀態都是很「健康的」,但事實上並非如此。許多心理師自己的人生經驗千瘡百孔,只是,即便如此也沒有阻止他們成為心理工作者,並協助他們的案主們。有的時候,人們很困難想像人(心理工作者)有多個面向,一部分的他很苦於憂鬱情緒,一部分的他腦袋清楚,可以做好專業的心理工作;一部分的他可能面對離婚、痛失愛子,但另一部分的他可以寫出影響無數後世人的心理治療理論。人沒有全好全壞,心理師也是。只是比起其他行業,心理工作者更需要面對並處理自己創傷與痛苦的經驗,這樣才有機會,將之化為自身的養分與能量,而非橫亙專業工作上的阻礙。
.
另外,我想提的是,只要是人都難免有身心狀態相對不佳的時候。一個人此時此刻的狀態不佳,並無法推論他一輩子都身心狀況不佳。人可以透過心理治療與藥物治療讓自己的身心狀態逐漸穩定下來。只要還活著,人多少都是有能動性,有可能朝向更好的方向前進的。只是有的時候因為太過於痛苦了,不要說別人,連當事人自己都困難想像這點。
.
4. 看到「不適合」的標籤,注意標籤的脈絡為何
.
從我就學到現在就業這麼多年,我聽過很多來自於平輩或是資深前輩的流言蜚語,關於「誰誰誰不適合當心理師」、「誰誰誰不適合學心理治療」乃至於「誰誰誰個人議題很多。」的八卦。我邊聽這些有的沒的邊觀察,我發現一件重要的事。當我們看到這些「不適合」的標籤同時,也同時需要注意標籤的背景脈絡為何,尤其是「關係脈絡」與「權力脈絡」。因為很多時候「貼標籤」其實是基於一種片面與武斷的觀察,例如:「我看我同學常常在生氣,所以他不適合當心理師」。這種片面與武斷其實是多少與前述的分裂、投射認同有關,因為「貼標籤者」需要有一個「不適合當心理師的人」來讓自己感覺到安全。寧可在對方身上貼這個標籤,也不願去思考對方的脈絡是什麼。如果和這位同學關係良好,彼此熟識,便容易站在對方的立場去思考發生了什麼事情,但若關係疏離、或是交惡,標籤自然就貼上去了。
.
另外,心理界其實是很尊崇「大師」、資深心理師等具有權威象徵的心理工作者,但我也曾觀察到某些資深者在年輕心理師身上貼「不適合」的標籤,並非基於專業評估,而是出於不正義的原因。因此,無論是被貼標籤的當事人或是知道誰被貼標籤的人,都需要謹慎思考,在這個脈絡為何,以及發生了什麼事情,而不是因為貼的人是權威者,就毫不猶豫地去認同這個標籤。
.
【總結】
事實上,怎樣的人適合當心理師,這個問題一直是心理治療的初學者或是打算學習心理治療的人常問的問題。但從上述來看這其實是個「假議題」,我們所需要做的是去理解這個問題背後的脈絡為何,自己是怎麼思考這個問題。心理師可以對於自己怎樣才算一個夠好的心理師有標準與條件,但這樣的標準、條件,不見得適用在每一個人的身上。這個社會從不缺給他人貼上負向標籤的人,但能夠願意傾聽理解他人的人,卻總是匱乏,尤其在一個競爭激烈的生存環境中,願我們都能保有一顆溫暖的心。
助人工作者的養成歷程與實務 在 心理師,日常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當心理師的條件 / 先說,我文不對題】
.
「什麼樣的人不/適合當心理師?」已經好幾次了,我每隔幾年就會聽到或看到這種討論。但事實上,我早已過了會對這種題目有興趣的年紀 ( 年資 )。但我知道很多準心理師、新手心理師會思考這個問題。尤其是當知道和自己處境相當的人卻在成為心理師的這條路上遇到阻礙與困難時,容易開始反思。「有人不適合當心理師嗎?」,「怎樣的人不適合當心理師?」回歸到自己身上,這個問題可能會是「我會是適合當心理師的人嗎?」會不會有天我也會被歸類為「不適合當心理師的人?」也許會有人開始上網查資料,或是詢問心理界的前輩。但對於相對於已經不是準心理師的我來說,我會傾向用另一種角度來看問題,即「是什麼讓我們想要知道,什麼樣的人不/適合當心理師?」
.
1. 談談身為(準)心理師的焦慮
.
客體關係對於人的早期發展有詳盡的描述,「偏執─類分裂位置」(paranoid-schizoid position )中嬰孩透過對於外在客體「非好即壞」的想像,來讓自己感覺到安全。而這樣的想像即便過了嬰幼兒時期,仍有可能發生,即自我防衛機轉。我們回到(準)心理師身上,有沒有一種可能是,當我們把人們劃分為「適合當心理師」與「不適合當心理師」的人,事實上也是在讓(準)心理師感覺很安心、很安全。想說「哇,還好我是『適合的』。」、「還好我沒有被排除在『適合圈』之外。」或者說「是誰誰誰不適合,不是我。」而這樣的思考方式,雖然能讓我們感覺到安全,不用面對自己的內在焦慮,而這就很有可能是自我防衛機轉中的「分裂」(Splitting),若此人將不為自身所接納的特質投射至他人身上,認為他人身上擁有那些不為自身所接納的特質,自己沒有,此則為「投射認同」(Projective identification )。
.
原始性的自我防衛機轉不會只出現在精神疾患患者身上,它很可能出現在任何人身上,在許多政治、文化、社會上我們都可以看見防衛機轉的蹤影。防衛機轉的存在,如同心理治療中的阻抗,協助人們處理無法被接受的焦慮,讓人們可以維持其日常生活,不至於讓生活因為過度焦慮而失序,它是中性的,透過了解自身的防衛機轉、探索自身在心理治療中的阻抗,可以讓這些被壓抑至潛意識、不被自身接納的欲求,有機會再一次被看見,以拓展自身的思考空間,使這些原本不為自身接納的部分可以浮至意識層面,被言說、被討論,而非直接化為行動。與其指認別人不適合,去試著停留在不安中,思考與理解這些不安與焦慮的緣由是什麼,讓你想到了什麼,過去成長的經驗中是否有類似的感覺。這些反思都可以幫助自己更了解與接納自己的情緒。
.
2. 在成為自己心中「夠好的心理師」的路上
.
如同這世界上沒有「完人」,世界上也沒有「完美的心理師」,只有對案主而言「夠好的心理師」。也許有人還是會想問,到底要成為一名「夠好的心理師」要有那些條件。我會建議,每個(準)心理師都可以自己寫寫看,你自己認為怎樣才算「夠好的心理師」。在(準)心理師從小到大的成長經驗,以及心理師職業養成的歷程中,透過研究所課程、兼職與全職實習的培訓與養成,在理論與實務的教育中,吸收、理解、思考、反省經驗與所學,除了技術與知識以外,這同時也會是一種建立職業價值觀以及自我認識的過程。因此,(準)心理師對於符合哪些條件才是「夠好的心理師」的想像,其實是自己對於作為一的心理師的想像。也因為「夠好的心理師」的條件奠基於每個人不同的人生經驗,與對心理專業的想像,這些「條件」或許適合拿來「審己」,但不一定能夠拿來「度人」。因為你無法了解所有人的成長背景與個人經驗,甚至是文化脈絡。如果有人現狀不適合擔任心理師這份職務,那也會是由他的醫師、心理師、督導、督導課程教師來做個別的專業判斷與建議,不會是由旁人,更不會是由網友來判斷。
.
3. 人的多元面向,以及改變的可能
.
我曾遇過一些對心理治療有興趣的朋友,對於心理師這個行業有許多過度理想化與道德化的想像。有次我實在忍不住舉了幾個曾經違反治療倫理(以目前業界的標準來看),以及有身心症狀的骨灰級心理治療大師的例子,想打破某位朋友對於這份職業的過度理想化,結果他一度震驚到說不出話來。我說,你很需要心理師這個行業是很崇高神聖,也期待每位做這份工作的人身心狀態都是很「健康的」,但事實上並非如此。許多心理師自己的人生經驗千瘡百孔,只是,即便如此也沒有阻止他們成為心理工作者,並協助他們的案主們。有的時候,人們很困難想像人(心理工作者)有多個面向,一部分的他很苦於憂鬱情緒,一部分的他腦袋清楚,可以做好專業的心理工作;一部分的他可能面對離婚、痛失愛子,但另一部分的他可以寫出影響無數後世人的心理治療理論。人沒有全好全壞,心理師也是。只是比起其他行業,心理工作者更需要面對並處理自己創傷與痛苦的經驗,這樣才有機會,將之化為自身的養分與能量,而非橫亙專業工作上的阻礙。
.
另外,我想提的是,只要是人都難免有身心狀態相對不佳的時候。一個人此時此刻的狀態不佳,並無法推論他一輩子都身心狀況不佳。人可以透過心理治療與藥物治療讓自己的身心狀態逐漸穩定下來。只要還活著,人多少都是有能動性,有可能朝向更好的方向前進的。只是有的時候因為太過於痛苦了,不要說別人,連當事人自己都困難想像這點。
.
4. 看到「不適合」的標籤,注意標籤的脈絡為何
.
從我就學到現在就業這麼多年,我聽過很多來自於平輩或是資深前輩的流言蜚語,關於「誰誰誰不適合當心理師」、「誰誰誰不適合學心理治療」乃至於「誰誰誰個人議題很多。」的八卦。我邊聽這些有的沒的邊觀察,我發現一件重要的事。當我們看到這些「不適合」的標籤同時,也同時需要注意標籤的背景脈絡為何,尤其是「關係脈絡」與「權力脈絡」。因為很多時候「貼標籤」其實是基於一種片面與武斷的觀察,例如:「我看我同學常常在生氣,所以他不適合當心理師」。這種片面與武斷其實是多少與前述的分裂、投射認同有關,因為「貼標籤者」需要有一個「不適合當心理師的人」來讓自己感覺到安全。寧可在對方身上貼這個標籤,也不願去思考對方的脈絡是什麼。如果和這位同學關係良好,彼此熟識,便容易站在對方的立場去思考發生了什麼事情,但若關係疏離、或是交惡,標籤自然就貼上去了。
.
另外,心理界其實是很尊崇「大師」、資深心理師等具有權威象徵的心理工作者,但我也曾觀察到某些資深者在年輕心理師身上貼「不適合」的標籤,並非基於專業評估,而是出於不正義的原因。因此,無論是被貼標籤的當事人或是知道誰被貼標籤的人,都需要謹慎思考,在這個脈絡為何,以及發生了什麼事情,而不是因為貼的人是權威者,就毫不猶豫地去認同這個標籤。
.
【總結】
事實上,怎樣的人適合當心理師,這個問題一直是心理治療的初學者或是打算學習心理治療的人常問的問題。但從上述來看這其實是個「假議題」,我們所需要做的是去理解這個問題背後的脈絡為何,自己是怎麼思考這個問題。心理師可以對於自己怎樣才算一個夠好的心理師有標準與條件,但這樣的標準、條件,不見得適用在每一個人的身上。這個社會從不缺給他人貼上負向標籤的人,但能夠願意傾聽理解他人的人,卻總是匱乏,尤其在一個競爭激烈的生存環境中,願我們都能保有一顆溫暖的心。
助人工作者的養成歷程與實務 在 【心理學二手書籍交流站】 Public Group 的推薦與評價
適合任何SEN家長、老師、助人工作者由資深音樂治療師兼註冊社工任教 ... 專業助人工作倫理(雙葉)$200 ... 助人工作者的養成歷程與實務原價500 全新無劃記售300 ... <看更多>
助人工作者的養成歷程與實務 在 [交易] 二手書出清- 看板Tainan | PTT台灣在地區 的推薦與評價
助人工作者的養成歷程與實務 (出版社:心理出版社) ... http://imgur.com/a/5YYC3 意者站內信,欲對書況有更多了解,請站內信詢問唷!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