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生育率為何低?中央銀行,一個大家意想不到的答案】
✍🏻 全文連結:https://gamma.to/notes/4RN2GTud9gUZYXGZJtG1
📩免費電子報:https://bit.ly/39U5HKw
雖然晚了一點,但 Gamma 這次要來用不一樣的方式來檢視台灣的經濟,生育率低固然是由種種原因造成,但 #脫離不了年輕世代的財富狀況,而 Gamma 認為臺灣央行同時抑制了薪資成長和資產報酬率。這也間接造成了年輕世代飽受以下三點所苦惱:
1. 低薪資成長
2. 資產低報酬率
3. 高昂的房價所得比
這些苦果很大部分是由央行這幾年來的政策所導致的。我們不只將討論以上的「金融抑制」是怎麼運作的,也會闡述年輕世代如何透過將資產配置於臺灣之外,來避開被系統性壓抑年輕世代的臺灣經濟體制。
📌 臺灣中央銀行政策的本質
在過去 20年,央行的政策一直藉由低匯率(讓新台幣貶值),使臺灣的產品可以在國際上以相對便宜的價格進行販售。為了配合這樣的目標,除了干預匯市外,央行也必須讓臺灣的利率保持低檔,以確保台灣利率市場對於國外投資人不具吸引力,以防止匯率的上升。(詳見圖一、二)
#第一層效應
央行政策的措施,等同於將臺灣的失業率出口至其他國家。藉由維持低廉的新台幣匯率和利率,臺灣企業一方面可以靠著較便宜的產品價格提升出口競爭力;另一方面,低利率降低了借貸成本,因此臺灣公司可以靠著發行債務來籌措資金,維持公司的營運,代價僅是微薄的利息支出,而受雇的員工也得以保有現有工作。
然而其他匯率、利率相對高的國家,狀況則完全相反。其他國家的公司,由於出口產品價錢相較臺灣高昂,需求降低而面臨收入的衰退;又因為利率高昂,公司將無法負擔借貸的利息成本。雙重夾擊下,其他國家公司面臨破產的機會高上不少,失業的員工也因此增加。在這樣的機制下,#臺灣成功將失業的人口轉嫁到其他國家上。
(參考圖三)
#第二層效果
但即便前述的機制讓臺灣人保住了工作,但第二層效果造成的影響卻讓臺灣的生產力的成長面臨了長期的停滯。#原先理應倒閉的公司雖然靠著政策存活下來,但賺取的收入僅夠維持現有花費,半死不活的生存下去,成為「殭屍企業」,這些公司自然也沒有能力增加投資或是招募人才提升生產力(當然也不會加薪)。這樣的情況下,沒有生產效率的公司不會被取代。由於殭屍企業殘留在市場上,#生產力也停止上升,形成了 #劣幣驅逐良幣的狀況。
而人為打壓進口商品的競爭力,也讓整個經濟體喪失了競爭的動機,從而放棄追求更高附加價值的動機來競爭,因為不用競爭就可以存活了。
缺乏活動力的經濟事實充分反應在股票指數上。若我們以約 20 年的跨度觀察臺灣和美國的股市,指數前 10 大市值的清單。會發現臺灣的市值龍頭有 7 成都沒變過,美國的 S&P 則僅有 Microsoft 一家相同。顯示出相較於美國,臺灣在過去 20 年的產業主軸幾乎沒有出現更動。
📌 央行的政策影響實體經濟的渠道
✦ 貨幣 :
貨幣操縱似乎是特別為台灣的工廠所打造的政策,這些工廠需要和來自中國及東南亞國家的工廠競爭。藉由讓新臺幣貶值,在要求同樣的技術下,臺灣勞工成本可以和中國的成本一樣便宜,因此 #貶值新臺幣不但具有增加出口的潛力,同時還能潛在抵制進口品。
當然,也許你會疑惑,會什麼臺灣要留著如此低附加價值的產業。通常而言,進口低附加價值的產品可以幫助臺灣在價值鏈上升級。而央行的貨幣操縱政策,則 #將個人及公司追求高附加價值企業的動機抹除,讓雙方都陷入在低附加價值的產業。
✦ 利率 :
#更低的利率環境將延長負債公司的生命,使其能在低利潤率的狀況下繼續運行。如果這樣的公司可以退出市場,並被更有效率的公司取代,整個經濟體都將因為生產力的進步獲得好處。
經濟學家錯誤得認為低利率將會吸引更多的投資,但這其實和現實不符:現在利率這麼低,會有誰去借錢來創立科技公司?如果真的有,這個人可能瘋了。具生產力的區塊都仰仗著高風險的智慧產權進行創業,因為有很高的風險會失敗,這些創業者不會去貸款創業,倒時候落得創業失敗還要負債,因此這樣的創業多是以募集股權方式進行。
在低利率環境,#金錢流向不具生產力的區塊,像是:建造根本沒人會住的房子,而非流向高生產力區塊的公司,如:軟體業。這樣的狀況完全不會為長期的生產力帶來健康的成長。
📌 外匯存底多是經濟弱勢的象徵而非強勢
而一派的理論辯駁到,若央行不採取低匯率、利率的政策,而採取完全相反的政策,失業率將會暴衝,並讓經濟陷入惡性循環。但在接受這樣的理論前,我們要先思考一個問題:是哪個國家「進口」了從臺灣、中國、德國等國家「出口」的失業率? 在 2014 - 2018 年間,這個問題的答案是美國。#美國是少數幾個有著貿易赤字、#明顯正向的利率環境的已開發國家經濟體。
而在 2014 - 2018 年間發生的狀況也不令人意外。美國的經濟狀況恰到好處 (不過熱也不過冷),失業率也不高。即便在能源和資源產業的就業方面有些弱勢,但科技業的區塊製造了許多工作並繁榮起來。而這也正是 #工作機會從低生產力區塊,#移轉到高生產力區塊的例子。
(詳見圖五)
#本篇礙於篇幅僅包含全文的上半段,可參考全文,了解 Gamma 對台灣經濟的觀點,並試圖回答:#在台灣的我們該如何擺脫財政壓抑的環境做資產佈局?
本篇是由具專業觀點的前避險基金經理人所撰寫的美國證券投資評論,如果你想看到更多 Gamma 的觀點,歡迎訂閱 Gamma 即時獲得更多投資觀點。
劣幣驅逐良幣的狀況 在 我是產業隊長 張捷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房地合一稅 2.0
2016年,房地合一稅1.0出手,讓房地產跌了4年,投資客已經少很多,這一次推2.0,市場普遍認為應該是利空出盡。
簡單講結論,房價不要急漲,最好是緩漲甚至不漲,慢慢走,才會比較健康,也能走得比較長遠。
這一波行情走的都是自住戶的自用買盤與剛性需求,房地合一稅2.0會再掃走一些資金不雄厚的投資客,本來從預售到獲利須持有3年~4年可以獲利了結,現在要變成持有5年~7年,但這次影響會小很多。
溫和健康的房市,有利於經營自住客的優良建商,劣幣驅逐良幣的狀況將減少。對於大品牌例如 #華固(2548)、#長虹(5534)、 #大陸建設 等應該影響也不大,而整體成交量下滑可能會影響 #信義(9940)、 #海悅(2348),信義經營的是中古屋經濟仲介,與總量有關係(預估20%以下);而海悅挑案子賣,80%以上走的也是剛性需求(小坪數首購族),影響應該也不是大家想像的那樣大。
希望房市未來更健康,走更遠!
相關新聞參考如下👇
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10312000154-260202?chdtv
(資料來源:經濟日報、中時新聞網)
#張捷主流產業選股術 👉🏻👉🏻👉🏻https://reurl.cc/yZrGeO
劣幣驅逐良幣的狀況 在 陳奕齊 - 新一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很悲劇喔,沒錯,這就是台灣基層市議員的普遍水準。
👉🏽 以前,我說那位因摩鐵保母事件離開的「蔡宜芳」是草包的時候,大家就說我性別歧視。其實,我看人的時候真的不在意「性別」,我在意是不是有「才能」,有熱情,有腦袋,可以出來成為民代。但說民眾黨的蔡是草包,就被民眾黨的網軍批判我「性別歧視」。
💥 我真的想說,性別跟草包與否無關啦。就像我是早在韓國魚在高雄成為韓流時候,我就大聲疾呼它是草包,說它腦袋空空。現在這位老K黨的高雄市長候選人,就是草包。因為不知所云⋯⋯然後,它自己可能也不知道自己不知所云啦!
🙏 我必須要說:台灣基進會組黨入政,除了是力挽台灣被馬阿九拿去舔中的悲劇外,最重要的是,我真的沒法接受—啥米,要我付稅金給草包來治理我,所以我想要打破「劣幣驅逐良幣」的狀況啦。這跟性別有關嗎?!
🙇♀️ 真的,大家能忍受付稅金給草包來治理我們嗎?這我真的沒法接受啦!!
劣幣驅逐良幣的狀況 在 新鮮人找工作情報團- 「劣幣驅逐良幣」的狀況在職場時有所聞 的推薦與評價
「劣幣驅逐良幣」的狀況在職場時有所聞,當一個辦公室內只有少部分的人願意主動積極,而多數人都是冷眼旁觀、甚至向下沉淪時,即便上下班時間規律,還是有可能讓你感到 ... ... <看更多>
劣幣驅逐良幣的狀況 在 【格雷欣法則】職場中的劣幣驅逐良幣,為什麼組織留不住人才? 的推薦與評價

格雷欣法則(Gresham's Law): 劣幣驅逐良幣 內容摘要:一、格雷欣法則的內容涵義二、格雷欣法則的起源由來三、格雷欣法則的可能誤用四、格雷欣法則對 ... ... <看更多>
劣幣驅逐良幣的狀況 在 [問題] 軍中現在是劣幣驅逐良幣的狀況嗎? - 看板Militarylife 的推薦與評價
小弟我是4個月的。下半年去當的,大家都大學研究所畢業的,整梯都沒有那種8+9鬧事。簽下去的人也少。
我朋友是當上半年說,說ㄧ堆8+9,簽下去的也很多。
那這情況不就會造成基層軍人素質越來越低落嗎?4個月簽下去的很多都8+9。
正常人根本也不太想簽下去跟8+9ㄧ起當同事吧?
-----
Sent from JPTT on my iPhone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1.14.172.11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ilitarylife/M.1596780553.A.6E2.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