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漸進超負荷,除了加重以外,還有什麼方法?】
一般想到「漸進超負荷」,通常反覆採用的方式會是幾種:增加重量、增加做的次數、增加練的次數、換動作...等等方式。
這些方式完全沒問題。但其實,以 Kelly 教練的經驗,真的一次一次在練的時候,如果「只」用上面幾種方式,比起我下面提到的其他種方式,比較容易一次給身體的負荷跳太大,產生不必要的風險。
💥 有趣的是,通常這樣造成的系統性意外或受傷,往往被歸類為「姿勢還不夠正確」,結果,反而教練或學員的注意力都不成比例地集中在調整(早已夠正確的)姿勢上。
💡 其實,每一下與每一下動作之間、每一組與每一組動作之間,都可以有微小的漸進超負荷。越漸進,越能平順地堆積成果。舉例幾種 Kelly 教練覺得可以嘗試的方式:
1️⃣ 改變動作範圍
所有的動作裡面,都有「動作範圍」這個選項可以調整。尤其對於新學的動作、很久沒練的動作、或是在某些課表安排裡刻意追求超補償(overreaching, 特定時機且極少量的過度高強度練習,讓身體突破極限)的那幾次練習裡,都可以透過改變動作範圍的方式,來「微調」強度
2️⃣ 改變動作角度(就是改變「力矩」而非「力」)
這通常會用在無法直接調整負重或沒有其他輔助器材的訓練,比如徒手訓練,但其實一般的訓練也非常實用,因為往往只要稍微(用對的方式)改變一點角度,就可以避開一些脆弱點或舊傷,讓我們可以得到訓練的好處但不需要冒非必要的風險
3️⃣ 換類似但不會犧牲掉原本目標的動作
除非我們健身的目的裡,有一些「非那個動作不可」的目標(例如健力比賽,一定要槓鈴三大動作),不然的話,動作的選擇與安排本身其實也可以成為一種漸進超負荷的方式。舉例來說:弓箭步蹲的下一階段可以是後腳抬高蹲、再進階到直接單腳下蹲
4️⃣ 在一組動作內組合不同重量
女生在健身房訓練時,最常碰到的問題就是重量跟重量之間跳太大,找不到中間選項。男生當然也會遇到,但比較少遇到的原因,是因為賀爾蒙的關係導致男生同體重同初始條件下,肌肉量(與力量正相關)通常比女生多(研究顯示平均多出 10%),因此在初始值就比較大的情況下,每一格安全有效的「漸進超負荷」就能比女生跳更大。
這種時候,我們漸進超負荷的方式不用是直接換成下一個太超過新重量,而是可以用它做 1/3 到 1/2 的次數,然後換回原重量,漸進直到數週後,能夠以新重量完全做完一組動作
其實,只要多了解人體力學與訓練原理,漸進超負荷的方式幾乎可以有無限多種,也能真正落實「安全」跟「有效」的訓練唷~
也在此祝福天下所有貢獻己力作育英才的老師們:教師節快樂 🎊
🔮 學員心得:跟著 Kelly 教練走了一趟奇妙的旅程,完全不是幻覺!:https://www.kellyyuan.com/blog/test-14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1萬的網紅風傳媒 The Storm Media,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常常看到許多建築或裝置藝術,都能以奇怪的角度構成且不會倒塌,甚至有些還能不合常理的漂浮在空中,這究竟是為什麼呢?就讓手作達人黑職御刃,用自製的反重力懸浮平台來告訴你答案吧! 影片授權:黑職御刃BSRB(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ns15GzoBJA&feat...
力矩是什麼 在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倒立式前叉逐漸成為性能車款的主要配備,實際上究竟有哪些差異?】
剛性增加一直是倒立式前叉的賣點之一,在相同的內管直徑設計之下,倒立式前叉可以比傳統的正立式前叉增加剛性。
而輪胎受到地面傳來的各方向力量,都會忠實地傳遞至前叉上,好比槓桿原理,以前叉三角台為支點,越接近支點的地方,所受的力矩便會越大,因此將較粗的外管放置於靠近三角台,使其有更好的剛性表現。
❙有話想說,你可以直接於文章之中提供更多想法: https://bit.ly/2VtklER
#機車 #正叉 #倒叉 Moto7 專業汽機車資訊
力矩是什麼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寫在桌球男團八強賽前
如果播棒球用到「敬遠」這個詞,不會讓你跳腳,那為什麼播桌球時講「質量」,你的反應會那麼大呢?開始轉播桌球時看的人少,並沒有太多人對於「質量」這個詞有意見,最近桌球比賽能見度提高,被討論(咒罵)的次數也增加,想說來分享一下我用這個詞的用意。
對我來說桌球場上的質量,包含了速度、旋轉、力量、甚至角度,質量是最適合的用詞,品質球質都還不夠全面也有偏差,向優勢項目國家學習用詞讓部分朋友感覺不舒服,我也覺得很抱歉,但使用這個詞,是我思考評估過,在解說上最接近現況也是本來在桌球界朋友最熟悉的用詞。
以下是前輩好文授權讓我轉貼,也希望分享給大家,對於不同的文化我們可以截長補短,封閉的狀態反而會拖慢前進的腳步。謝謝大家!
===
由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世界桌球強權,許多中文術語來自對岸,硬要修改,個人認為是矯枉過正。接受這些術語,不等於和對岸同化。
以近期最常被大陸用語巡邏隊討論的「質量」而言,從還沒入行用網路看大陸轉播(他們代表隊選拔是全球張力最高的比賽,超過奧運),到剛接桌球線,都聽不太懂。但是我很怕採訪時被說沒做功課,因此查了不少資料,自己邊看比賽邊琢磨。
得到定義是,「質量」是擊球時加在球上的旋轉轉速、力矩、偏移曲線,再加上施加力道的作用力大小的綜合描述語。臺灣通用的國語裡,並沒有適當用詞可以簡單代替。
要修正的話,每個球評都要一口氣講一長串,閱聽眾也未必會更能理解。我就曾建議一個因為巡邏隊留言苦惱、考慮要不要改換用語的球評弟弟,置之不理就可以。桌球界用了幾十年的術語,何必為了可能1周前才開始關心這項運動的政治狂魔改變?
現在的批評,提倡用品質或球質代替,至於單純講力量的建議,太瞎,不討論,因為幾乎沒有桌球擊球是只靠撞擊的單純作用力、反作用力,大部分都帶摩擦。
會認為用品質代替的,本身大概也受大陸用語影響,或是知道大陸對於物品的品質也是講質量,這用在桌球感覺更加抽象,或者你指的是球的製造品質?
至於球質,即使在以前常用的、臺灣較熟悉的棒球,也是個籠統概念,現在好像很少聽到人用,大致上可以綜合指進入擊球區時,直球系的位移(通常講尾勁),變化球的幅度與進壘角度、球威、轉速,但用在桌球也不太精確,而且感覺像球的性質種類,例如側旋球、上旋球、下旋球等等。
我知道質量在物理上指物體內所有物質的總和(不等於重量,重量表示受到重力作用下的質量),也知道相對論還區分出靜態質量(MO)、相對質量(MK),但是如果把桌球轉播裡的質量,理解為球在擊球方式和力道作用下的反應和特性,我認為應該也不悖於物理說法。
這類巡邏隊底下通常會伴隨自稱理工組留言,說質量就是mass而且臺灣只有這種定義。要講物理,文組出身的我沒得戰,也不奢望這篇解釋能被接受,但是不論念文組或理工組,都應該學會尊重不同專業,而不是你念的就比較高檔。
沒有去理解過就先用自身觀點批評,只說明過去你從來沒有看過桌球,也沒有試著理解桌球。
又,衷心為這些巡邏隊加油,希望你們接下來能密切注意各種體育賽事轉播,編纂出一本純正臺灣在地的運動專業術語辭典,供各種媒體劃一使用,那麼今天此篇就當是一位前文字工作者、所謂無知的文組的謬論,謝謝。
力矩是什麼 在 風傳媒 The Storm Media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常常看到許多建築或裝置藝術,都能以奇怪的角度構成且不會倒塌,甚至有些還能不合常理的漂浮在空中,這究竟是為什麼呢?就讓手作達人黑職御刃,用自製的反重力懸浮平台來告訴你答案吧!
影片授權:黑職御刃BSRB(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ns15GzoBJA&feature=youtu.be&fbclid=IwAR3HExUONidhYOoL-vZvNkGJk5GqWLr3rwou2P70GeK8w4rvYJuvsHWeKHM)
✓ 點我加入《風傳媒》Line 好友(ID:@dyp8323m) http://bit.ly/2hETgWE
✓ 點我訂閱《風傳媒》YouTube 頻道 http://bit.ly/2grkAJ6
✓ 點我追蹤《下班經濟學》IG頻道(ID:@worked_money) https://bit.ly/2WZ1Dnb
✓ 點我加入《下班經濟學》telegram頻道 https://t.me/storm_money
【Facebook粉絲團】
風傳媒►► https://www.facebook.com/stormmedia
風生活►► https://www.facebook.com/SMediaLife
下班經濟學►►https://www.facebook.com/workedmoney

力矩是什麼 在 阿宅爸爸,桐心協力過生活!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訂閱阿宅爸爸的影片 https://tinyurl.com/y9w99rf6
===========================
最近在網路上看到一組神奇的樂高浮在空中的圖片,
還以為是做了特效,
仔細看才發現是真的可以實做出來的,
是國外厲害的樂高玩家,因為疫情不能出門的關係,
待在家裡玩出來的效果,在網路上瘋傳的,
看起來真的很有趣又神奇,
而且是有物理原理的,
叫做力矩平衡,LEGO tensegrity structure,
這麼寓教於樂的東西,
當然要來挑戰實做看看!
===========================
拍攝工具:
GoPro Hero 8
Sj8 Pro
Panasonic Lumix DMC-GF3
SONY RX100M5A
===========================
剪輯工具:
iMovie
final cut pro
===========================
合作邀約:
kirafu@gmail.com
===========================
幸福有沒有在我身邊,怎麼一直看不見~
爸爸說幸福就在鏡子裡,那就是我快樂的臉~

力矩是什麼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我想很多朋友跟我一樣是很期待的,過年假期,很可能是一年唯一一次可以放個長假,飛遠一點去旅遊的時候。
我在網路上問過朋友們,訂機票時,他們會先確認什麼?很多人說他們很在意有沒有折扣,是不是坐走道,有一位高個子的朋友說,坐靠窗像箱屍命案。還有一位朋友說,要確定旁邊的乘客有沒有狐臭,這位朋友如果你訂票時可以確定這一點,你要去報名諾貝爾獎,這個發明值得拿五個諾貝爾。還有一位朋友,他很在意離廁所多遠,這問題好解決,我馬上介紹他一款可愛的紙尿褲,還有愛心呢,愛你喲。
當然還有很多朋友,重視的是飛安的問題,像我是會查機型的,因為波音在短短不到半年的時間,就發生了兩起空難。
去年十月底在印尼,以及今年三月初在衣索比亞的這兩起空難,都發生在同一個機型上,就是美國波音公司最新研發的 737 MAX 系列客機。兩起空難相距不到半年,都沒有人生還。在今年的事件發生之後,世界各國的民航組織,都相繼下達了讓這一系列客機停飛的命令。波音公司本來還向股東們拍胸口保證說,這只是個小問題沒事兒沒事兒,停飛只是暫時的情況,大家不要緊張。
但是不能飛的飛機就跟太陽能手電筒一樣沒用,全球三百多台已經交貨,但是只能停在地面長灰塵,另外還有在工廠裡400多架「無法交機給客戶」的完成機,放在那的每一秒都是在燒錢。因此,股東們的信心越來越低落,到了現在波音公司的股價已經下跌了25%,隨著時間越拖越長,波音公司再也演不下去了,終於在這個月的16號公佈,從明年一月起無限期暫停737 MAX生產線的消息,而在23號,波音也宣布撤換執行長。
這兩起空難本來波音想盡辦法要賴在外國機師的身上,說他們訓練不足啦,語言不通啦,但後來證據證明,一樣是由一個叫做MCAS的系統嚴重誤判所造成的。
這個「操縱特性增益系統」(MCAS)到底是什麼東西呢?這就要從整台波音737 MAX的設計開始說起。為了與商業上的對手空中巴士競爭,波音公司修改了 737 型客機的設計。當時波音表示,修改出來的737 MAX的載貨量會比原來的737型更大,並且還能省下12%的燃料,還加大了原本的引擎,並且把引擎的位置往前、往下微調。這樣的修改讓飛機增加了一個向上的抬頭力矩,容易在大推力的起飛階段讓機鼻上仰然後引發失速。 於是波音公司就加裝了這個MCAS系統來監控機鼻上仰的情況,來補償這個操縱上的差異。
聽不懂嗎?沒關係我一開始看到也是愣了一下。這樣好了,我們來用機車坐比喻。
這個 MCAS 系統,可以在你機車在起步油門轉到底加速的時候,幫你把前輪往下壓、後輪往上抬,防止你突然翹孤輪。那你在沒有翹孤輪的時候,這個系統就自己啟動了,那會發生什麼事?你就會往前翻滾,然後就摔車了。
而這兩次的空難,推測都是由於偵測機鼻到底有多高的感應器出了問題,讓 MCAS 誤判了飛機的姿態,自動的用力把機鼻往下壓,而且自動系統還會拒絕讓機師切回手動,這麼嚴重的設計失誤,怎麼會在波音公司內部,以及美國聯邦航空總署 (FAA) 的層層把關之下,要一直到發生了第二次空難才被發現呢?
有一百年歷史的波音,就像台灣的台積電是台灣製造業之光一樣,波音就是美國製造業之光。一直到四十年前歐洲國家結盟成立了空巴,波音才算有了對手。在此之前,只要大型商業客機,都是波音一家公司的獨門生意。
波音之所以可以這麼厲害,很多專家認為是因為波音一直有工程師領軍的文化。工程師說了算。但很多波音員工指出,這個工程師領軍的文化,自從1996年開始就變了,企業文化轉向為以商業為重,重視成本而忽視專業。
好啦,我知道我們寰宇漫遊很多CEO在看,這批觀眾現在就在罵了,企業賺錢天經地義,飛安這麼大事政府都不管嗎?我們接下來就講到政府了。
以前FAA會指派工程師坐鎮在波音,專門審核認證製造出來的新飛機安不安全。薪水雖然是波音付的,但這些工程師是由FAA指定,而且他們不向波音報告,他們直接對FAA負責。
但在2005年,這個安全工程師的規定改變了,這些負有監督波音重大責任的工程師,改由波音指定,並且出問題時,不是向FAA報告,改成向波音管理階層報告。做這個改變的原因,是為了省錢。以前趕工時如發現問題,就要工程師報給FAA,等FAA做裁示,才能再進行下去,但現在就不用等FAA了,波音自己就可以做決定。在時間就是金錢的製造業,光這個步驟,幫波音在接下來十年,省了250億美金。
到了2009年,歐巴馬總統上台之後,覺得不能再給你們自己監督自己,所以FAA又組成一個四十人的”波音飛航安全監督辦公室“,坐鎮在波音,由一位叫Ali Bahrami的FAA員工當頭。但因為做飛機的圈子就那麼大,這些照理說要監督波音的,跟波音關係通常都很深。於是這些FAA監督波音的主管,從政府出來之後,很多反而變成專門幫波音,在華府打通關節的人。比如我們剛剛提到的這個Ali Bahrami後來就成為,專門幫波音這些飛機造商做遊說的說客。
其實連FAA員工都希望督導飛機製造安全的主要責任,要由波音自己做,說是政府人手不足,只能盯大方向。這就好像寰宇總監跟我說,以後他只管大方向,你在節目裡的尺度自己掌握,嘿嘿嘿,太好了,我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把那個電話扔掉。
在印尼獅子航空空難之後,美國FAA接受波音說法,認為是外國機師欠缺訓練造成,禁飛的決定是在各界質疑之後,才勉強做出來的。在衣索比亞空難後,幾乎各國都將737 Max 禁飛,只有美國FAA在考慮要發布復航,這種一路護航的態度,讓批評FAA的罵聲,幾乎跟波音一樣大。
所以看完今天我們的報導之後,你覺得誰要付最大的責任呢?是想盡辦法要炒股的波音?還是無能的FAA?還是這個賺錢至上的資本主義制度?
最後提醒大家,要看機型的時機,是訂票的時候,不要等上了飛機,再來翻椅背裡附的資料,這時候才決定要不要飛,是不是有點晚啊?還不如看看待會要看什麼電影吧!
--------------------------------------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每週四晚間十點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3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