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覺前記錄一下 大鬼瀑布溯溪行
感謝 Kaka媽媽健身變強日記 邀約這次的溯溪行動,領隊是地質系研究生角力小鮮肉 AKA 車力 AKA 救生員。
本來這次的旅程只有溯溪,原訂路線是直切大鬼瀑布的神秘小路,但因為不肖山友太多,垃圾與喧嘩讓當地居民憤而封路,因此本來只要走一小時的路線硬生生變成三個半小時,從南子吝步道一路登階900公尺,沿路沒有任何遮蔽。
車力背著目測十公斤以上裝備,臉不紅氣不喘一路向上奔走;敝人早餐吃太少,備糧又不夠,很快就中暑又低血糖,差點沒那個命登頂,只能走三步停兩步不斷調整呼吸。
登頂後才是艱難的開始,後面的路線是沒什麼人會走的小徑,路面雖為下坡但又陡又狹窄且旁邊就是懸崖,偶有小樹可以幫忙施力維持平衡,整體來說不算太難受。
穿過芒草小徑後是一片樹林,路線更是險峻萬分,不是得靠著攀繩下降,就是得緊貼著山壁橫著繼續前進,稍有不慎大概就是摔個粉身碎骨,懼高的我幾度腿軟有點站不起來,也是在這裡差點讓自己摔下山谷。
還好多年來的肌力訓練派上用場,硬是用一個很不友善的姿勢把自己撐起來,但是左邊闊背、左邊前鋸肌都拉傷,一瞬間造成的撕裂感激起了自己求生的慾望,我突然不想死了。
走了許久終於看見水源,這本該是直切半小時就會抵達的溪流,我們走了兩個多小時才總算抵達,接著就是換上溯溪鞋穿上救生衣並且戴好頭盔,繼續沿著水路往大鬼瀑布前進。
溯溪鞋走在水裡很穩,但是攀岩時若沒有著力點就會滑得要死,鬧事的水晶指甲讓我沒辦法好好抓緊岩石,不慎滑倒無數次,所幸都只是些皮肉傷。
抵達大鬼瀑布時現場沒有其他人,瀑布衝擊水面的聲音,蟬鳴鳥叫與穿過兩座山壁的刺眼陽光,我以為自己來到了天堂。
這裡好美,能活著看見這個景象真的太美好了。
此行就是以跳水為目標,雖然不會游泳但是我有穿著救生衣,放輕鬆一定能夠浮起來;現場也有車力救生員,真的溺水馬上會被打撈上岸。
爬上跳水點不是太困難的事情,違常訓練雖然練得不是很勤勞,但每天上課都在重複示範,也算是累積相當多的經驗;難的是爬到跳水點時發現自己站不起來,只要低頭看向水面,我的膝蓋就不受控制的顫抖。
都來了,難道在這臨門一腳要決定放棄嗎?
深呼吸;擠笑臉,假裝自己只是在表演,。大喊了幾聲後就一躍而下,我甚至連閉眼都沒有,我要親眼看著自己戰勝恐懼。雖然一落水馬上被嗆一個亂七八糟,連爬帶游狼狽的回到岸上時還久久無法回魂過來。
這對我而言是個巨大且富有意義的挑戰,雖然下山後我整個靈魂像被抽乾一樣不想再講任何一句話,但我想社交就如同乳酸一樣,它們的閾值都是可以透過訓練去向上適應的;也許像這樣的團體活動再多參加個幾次,我也能夠成為社交小野貓吧?
回到家已經十點多了,剛洗澡查看只有多了許多瘀青而已,然後右邊臀部可能是在回程的攀岩過程中動作太大拉傷了,目前隱隱作痛中,這幾天怕是只能好好休息了。
但我很滿足,也不後悔參與這次的活動。
最後再次感謝KAKA竭盡所能幫我能租能借能凹的裝備全部搞定起來,讓我能夠以最少的開銷享受在這次的活動,期待我們的下一次旅行。
同時也有1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5萬的網紅WanGong Lin_林碗公,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Song: Triggered (freestyle) https://youtu.be/t3aHdZfJckg 🎤Artist: Jhené Aiko 💡Choreo: Dancer_mouse https://www.instagram.com/dancer_mouse 當學生的好處...
前鋸肌動作 在 毛毛遊戲城堡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好玩又殺時間 又便宜的Mideer剪紙/摺紙/貼紙系列,昨天一開團就被搶翻!!!
🔺下單網址→ https://bit.ly/2YoovPe
這樣每一本裡面都是50張這麼多,每張都可以撕下來單獨玩,橘色是摺紙系列、藍色是剪紙、綠色是貼紙,適玩年齡也大概是照這樣的順序,強烈建議媽媽們可以囤個幾盒,孩子喊無聊的時候立刻遞上,換得媽媽的悠閒時光XDDD
每一個裡面又有分成LEVEL01-03,不過我看不少人都是全包,這個不管在家玩、還是出門帶著都很方便不佔空間,摺紙大概會適合5歲以上,可以摺出很多立體圖案,大家可以到圖文分享裡看莫莉媽分享的照片唷~~
✅圖文分享→ https://reurl.cc/DZ9b9Q
剪紙的話它有剪直線、曲線、圓圈、鋸齒狀…等等,藏了各種手部運用的技巧在裡面,小朋友邊玩 也邊訓練到手部肌肉的發展哦!
大概中班的時候我就開始會買剪紙書給她玩,別小看剪刀囉~ 握筆握不好,跟4-6歲剪刀使用很有關係,原因是剪刀幫你分成前三指與後兩指做不同的工作,這個動作會大大的幫助後面運筆寫字的成熟,所以孩子大約從4歲左右就可以開始學習使用剪刀了~
Mideer也有出安全剪刀,如果家裡沒有買到適合兒童的安全剪刀,可以順手一起帶~ 小妞用的也是Mideer的哦!
#新品首團再95折
前鋸肌動作 在 Kofgym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一個強壯的斜方肌能穩定你的頭部、頸部與肩部,拿重物都會牽扯到斜方肌,要如何加強斜方肌,通常都會做槓鈴聳肩訓練。
有研究顯示肩外展 30 度的寬握槓鈴聳肩可以更好地刺激斜方肌
一項研究比較了兩種聳肩的肌肉刺激,研究人員招募了健康受測試者11 名女性和 12 名男性,和多向盂肱關節不穩定 (MDI) 患者7 名女和 7 名男,所有參與者都做了兩個 聳肩動作,進行了 10 次重複。向心階段和離心階段都以每 2 秒完成一次,每次重複之間允許休息 30 秒。
過程中,記錄上、中、下斜方肌和前鋸肌每塊肌肉的收縮,發現兩組人在寬握槓鈴聳肩時可讓肌肉收縮更大,可顯著提高所有參與者的上斜方肌和下斜方肌的肌肉激活。
所以槓鈴聳肩建議用寬握,令肩外展有30度,進行時要向上齊並向後拉。
另外提一提大家另外兩款動作:
俯身啞鈴飛鳥(針對斜方肌)
坐姿滑輪划船(針對斜方肌、䈊形肌)
都可以練到斜方肌
圖文:KAPO
#kofgym #hkgym #香港健身 #肌肉 #肥 #體脂 #背肌 #受傷 #訓練 #拉背 #槓鈴 #斜方肌 #划船 #倒三角 #練背
前鋸肌動作 在 WanGong Lin_林碗公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Song: Triggered (freestyle)
https://youtu.be/t3aHdZfJckg
🎤Artist: Jhené Aiko
💡Choreo: Dancer_mouse
https://www.instagram.com/dancer_mouse
當學生的好處之一
就是能時時提醒自己教課時
對學生要有耐心
因為自己做不出老師教的動作時
也很困惑與挫敗
完全能明白學生們的心情阿~
萬一又遇到急性子或兇巴巴的老師
應該會很想逃出教室吧!
今天本來是要來上地板課
結果居然額滿了QQ
但既然都來了
我不想什麼課都沒上到就回家
於是就報名了鋼管舞碼
第一次上鋼管舞碼課
還好老師本人很溫柔
老師說了好幾次壓腳背
我還是沒壓好 yeeeeeeee 真是抱歉
還有我一直在看
老師怎麼從站姿,邊轉邊坐到地板
她的過程好美,
我的過程好尬XDDDD
#跳完當下一秒變路人走
最近想回歸練鋼管
但右肩胛狀況還是很糟
像今天已經很不吃肩膀了
但我跳完還是爛掉
嗚嗚~ 好煩
明明有重訓. 也有去給專業的師傅放鬆
到底為什麼每次跳完小圓肌還是會抽痛
目前懷疑兇手是胸小肌.提肩胛肌過緊
以及前鋸肌與闊背肌無力
只是不知道是訓練過度的緊繃.沾黏.還是訓練不足導致的疼痛

前鋸肌動作 在 workout_kuo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倒立俯臥撐的差異性
母畫面:前鋸肌從離心至向心保持肩胛前引的張力。
子畫面:前三角從離心至向心都為主要肌群,前鋸肌在向心時才有少量參與,因為肘屈角度小肱三頭參與度也高。
練俄挺的人常常在講的前鋸肌,影片所呈現的就是在講述,前鋸肌發力與前三角發力的差異性。
母畫面呈現的就是前鋸肌發力為主的倒立俯臥撐,我自己感覺推一下大概可以抵3下正手倒立肩推,因為大家常常看我一口氣可以推10幾下那種的倒立俯臥撐,是比較偏向正握的槓鈴肩推感覺,因為雙臂幾乎在額狀面運作,能夠參與的肌群較多,個人感覺因為肱骨外展+一點點內旋,所以中三角的參與也較多,力矩也比較接近垂直,還帶有些許胸腰椎的前凸以及骨盆前傾所以也可以讓更多上胸參與其中,操作所以會比較簡單,這種類型的倒立俯臥撐從正背面錄製起來就會比較有肌肉發力的張力,也會讓看得人覺得哇靠倒立在做肩推很屌的感覺,但是從側面看就好看起來比較醜一點。
而這種保持肩胛前引加上骨盆後傾的倒立俯臥撐就會困難許多,因為肱骨幾乎在矢狀面上運作+一些些外旋,所以中三角幾乎很難參與,再加上只要肩胛前引上胸肌的參與也少很多很多,而且在離心到底的階段還會因為肘屈角度變大增加力矩,所以整體難度變高,這種類型倒立俯臥撐從正背面看比較會讓人覺得很沒難度,但是如果從側面看這種倒立俯臥撐就可以發現他的動作美感以及視覺效果!有在練的人也會知道這種推法的難處。
小結:
動作上沒有對錯
我想拼次數時就用正手推,想練動作美感以及加強俄挺時就用前鋸發力為主的推法。
個人心得:練習這種倒立俯臥撐對於併腿俄挺的核心控制以及操作併腿俄挺時的軀幹骨盆位置絕對會有有大大的提升幫助!
街頭健身&徒手訓練:線上課程招生ing
如果覺得影片對你有幫助請幫我+分享
謝謝大家🙏
#倒立
#俯臥撐
#伏地挺身
#倒立俯臥撐
#倒立伏地挺身
#俄挺
#分腿俄挺
#前鋸肌
#三角肌
#前三角
#骨盆前傾
#骨盆後傾
#街頭健身
#競技體操
#體操
#雙槓
#bboy
#街舞
#瑜伽
#火箭瑜伽
#上水平
#handstand
#handstandpushup
#hspu
#calistenics
#bardancer
#槓上舞者
#小郭
#健身教練
#科學街健

前鋸肌動作 在 林大熊 練吃樂生活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今天一時興起記錄全程鍛鍊,過去一個月以來,我在居家健身中加入【一小時500下伏地挺身】的項目;
我習慣以每組十下的方式做50組,這個項目的優點是課表簡單、動作簡單、組間休息可長可短、訓練效果見人見智;
在要求動作標準的前提下要達到總數500下伏地挺身,那麼每一組的次數絕對不能太多,否則動作一定會出現明顯代償的情況;
而且如果一組做50下,我覺得反而做不到500下,要以每組十下十下的方式才能達成在一次鍛鍊中完成500下伏地挺身的目標;
我大約每2天至3天會做一次500下伏地挺身的課表,我承認 我並不覺得對胸肌成長上有明顯的效果,反而是 三頭肌 和 前三角肌 似乎變得比較立體,哈哈~
這個菜單甚至讓我覺得會練到 前鋸肌 和 一部分的背肌。
哈囉!這裡是林大熊YT頻道,歡迎留下你的想法及發表你的觀點,我很榮幸及樂意看到你的參與和分享~一起為美好健康的愉快生活按讚!以茶代酒,乾杯!~
•林大熊的FB:
https://m.facebook.com/LinTingFitness
•林大熊的IG:
taiwan.k.smart
√超高清看YT:
https://youtu.be/1E_4ZTjwYdM
【一鏡到底!刷新記錄!】43分鐘完成500下伏地挺身,無快轉、無剪接、無後製|每組10下,做滿50組|樂活健身鍛鍊記錄|2021年6月15日[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