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对夫妇在河边钓鱼,夫人一直唠叨不停。 不久,夫人看见一条鱼上钩了,又开始唠叨。 她说:
「这条鱼真可怜!」
先生看了看手里的鱼,说道:
「如果它不开口,就不会有事了!」
夫人听了这话,立即安静下来。
看了这个故事,我们会真心觉得这位先生是一个幽默的智者。
他不喜欢夫人的唠叨,又不便明说,怎么办呢? 巧借鱼儿的嘴巴说出来。
夫人也很聪明,听出了先生的话里另有所指,便不再唠叨。
「唠叨」可谓婚姻中的一把双刃剑。 伤害别人的同时,也会刺伤自己。
这让我想起我的朋友小莫的故事。
小莫原本是寡言少语的,但在婚后忙碌而细碎的生活里,逐渐变得唠叨。
而她的老公,也在她每天的唠叨中渐渐远离了她。 最终,他们在一次吵架过后,选择了离婚。
著名作家亦舒曾说:
「最折磨人的或许不是一场惨烈战争,而是繁琐的日常生活。」
就像彼此相爱的两个人,走进婚姻多年后,曾有的激情已消失。
而怎样在细细碎的日子里保持冷静,寻找到生活的乐趣,真的是一件需要智能的事。
在琐碎的婚姻生活中,或许只有双方以爱为基础,彼此理解共同经营,才能拥有幸福的未来。
01 双方冷静地有效沟通,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方式
从小莫和前夫相识、相恋、相处到离婚,我都是一路看着他们走过来的。
原本两人相亲相爱,也曾有过甜蜜的日子,但他们何以会走到离婚的地步呢?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
小莫不懂得如何冷静地表达自己的需求;而小莫的前夫不懂得倾听,他根本不理解小莫为什么会变得如此唠叨。
直到有一天,孩子把屎拉在裤子里,小莫的老公假装看不到,还坐在沙发上玩手机。
小莫急了就开始不停地埋怨老公,而老公跟没听见一样,始终一声不吭,对小莫的唠叨不理不睬。
小莫一生气,就说干脆离婚。 没想到她老公立即开口说:
离就离。
就这样,第二天他们去民政局办理了离婚手续。
因为这么点小事两人就离婚,着实让人感到遗憾。 从他们失败的婚姻中,我们可以看到:
小莫之所以变得唠叨,是老公对孩子、对自己不闻不问导致的。
其实她不停地唠叨,并不是真的埋怨,只是想引起老公的注意,希望老公能理解她,并能帮她分担点家庭琐事。
可是小莫有需求却没有和老公直接沟通。
因为她在照顾孩子和家人的过程中早已身心俱疲,她不愿再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久而久之,她唯一的发泄方式就是喋喋不休地唠叨。
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
「你能不能认真地听我说话? 哪怕认真听我说一次也行啊?」
「你能不能不要一进门就把衣服鞋子乱扔? 我说了一百次了你怎么还是不听......」
这样抱怨的话。
卡耐基曾经说过:
「如果你是对的,就试着温和地、技巧地让对方同意你。」
因此,我们不必以所谓的「刀子嘴,豆腐心」来为自己伤害别人而找藉口。
其实我们在抱怨的时候,心里特别渴望对方能够积极地回应。 但是在对方看来,抱怨往往更像对自己的指责。
小莫在遭遇了丧偶式育儿的婚姻后,逐渐失去了心理平衡,变得唠叨不休。
而从小莫的老公那一方面来看,他也并没有从小莫的唠叨中,听出小莫唠叨背后的真正需求。
两人之间的裂痕越来越深,最终分道扬镳。
著名诗人席慕容说:
「结婚不是从此只有两个人面对面,结婚应该是两个人牵手共同面对这个世界。」
在婚姻里,夫妻双方不是敌人,而是战友、是知己。
只有学会表达,有效地沟通,两个人才能携手面对这一生的风风雨雨。
02 三思而后行,正确表达你的需求
离婚后的一天,小莫对我说:
「其实,之前每次跟老公发过火后,我也在反省,很多时候我也知道不该说一些伤人自尊的话。
可是我就是不能控制自己。 有些话,就那么脱口而出了。 不说吧,心里又堵得慌。 不知道怎么办?」
是啊! 道理我们都懂。 但我们就是做不到遇事要三思而后行,婚姻更是如此。
面对配偶时,我们要学会表达,懂得聆听。 可是很多时候,我们会像韩寒的电影《后会无期》里说的那样:
我们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那么要怎样才能达到自己想要的沟通效果呢?
美国沟通专家道格拉斯·斯通曾指出:
如果一个妻子想表达「丈夫经常打高尔夫而忽略了家庭」的观点。
她一般有两种表达方式,第一种是:
「亲爱的,你打高尔夫的频率实在太高了!」
第二种是:
「亲爱的,我想有更多的时间和你在一起」。
这简单的两句话其实都在表达同一个意思,但它们之间的鸿沟实在是太大了。
如果妻子是用第一种方式说出自己的不满,老公就会想:
「就算我打高尔夫打得太多,那又怎麽样呢? 那多久打一次才是适当的频率呢?」
在第一种表达方式里,老公并不能理解妻子的真正需求。
但如果妻子是用第二种方式说出自己的不满,老公就会反思:
「原来我专注于打高尔夫,已经很久没有和家人一起外出野餐了,也很久没有陪妻子看一场电影了,
而妻子很需要我的陪伴...... 看来,我以后要把打高尔夫的时间拿一点来陪伴家人了。」
看来,夫妻之间冷静正确地表达需求,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有时候并不是对方不愿意改变,而是对方没有明白我们说话背后的真正意思。
小莫也坦言:
「如果我在遇到问题时,不是一味抱怨,而是冷静下来,和他好好地沟通,说出我的需求和委屈。
可能事情不会变得这么糟糕。」
都说冲动是魔鬼。 当问题发生时,我们不妨学会控制自己。
不抱怨,冷静正确地表达自己的需求,也许这样才能更好地控制我们的人生。
03 如果婚姻已经不可挽回,选择放手才是一种智慧
柏拉图说:
「如果,不幸福,如果,不快乐,那就放手吧。 如果,舍不得,放不下,那就痛苦吧。」
小莫虽然为冲动而离婚有些后悔,但好在她走出来了,并且有勇气为自己曾经的错误买单。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一次婚姻的失败并不意味着整个人生的失败。 抬头往前看,一切都还来得及。
前几年马伊琍主演的电视剧《我的前半生》让人印象深刻。
剧中女主罗子君在遭遇前夫出轨后,一开始不愿接受现实,也自暴自弃过。
但她在朋友的帮助鼓励下,重新出发,从底层员工做起,再次开启了自己灿烂的人生。
说起以后的打算,小莫说:
「我已经在筹备一间美容院,虽然很辛苦,也不一定会有多大的成就,但事业能带给我价值、激情、成长。
我还在网上报了一个提升自我修养的课程,就想着不能像以前那样爱唠叨、发脾气。"
生活在小莫的点滴行动中缓慢而美好地变化着。 小莫说:
「改变是辛苦的,但想起以前的日子,不是一样很辛苦吗?
辛苦疲劳是同样的,没有减少一分,但现在我过得很充实。」
眼前的小莫虽然满脸疲惫,但懂得反思,对未来她也并没有灰心失望。
怕就怕那种维特式的爱情。 德国作家歌德在《少年维特之烦恼》一书中,给我们讲述了少年维特的故事。
少年维特因为爱上一个不可得的人,就伤心欲绝,选择自杀。
其实不管在爱情中,还是在婚姻中,我们都不要因为一个人的不可得而自暴自弃。
也不要因为对一个人的失望,而对人生悲观。
俄国作家托尔斯泰晚年时,就因为对妻子的失望,不顾自己的健康,离家出走。
最终在车站感染了肺炎,怅然离世。
要知道托尔斯泰和妻子,早年也是人们眼中的模范夫妻。
但后来托尔斯泰因为专注于创作而忽略了家庭,他的妻子独自操劳家里却得不到托尔斯泰的理解。
面对婚姻中的矛盾,托尔斯泰和妻子并没有一起寻求解决之道。
等到婚姻无可挽回时,他们也没有尽早放手,最终酿成了悲剧。
其实很多时候,适时放手何尝不是一种人生智慧? 放手需要勇气,同时放手也是一种幸福。
写在最后
有时候我们会想,为什么小莫要在离婚之后才想到要学习改变?
是否我们一定要在尝了失败的苦果后才懂得自省呢?
也许我们在失去之前往往会想着,反正那东西都是我的,有什么好担心?
于是,当问题出现时,我们不去积极解决,而是任由矛盾发展下去,最终无可挽回。
围城中的男男女女,谁不希望有一个美好的婚姻家庭关系呢?
但是爱情是美好的,婚姻中却难免会有许多磕磕碰碰。
希望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时,都能积极寻求解决的方法、懂得反思、做出调整,收获更好的人生。
切尔西鞋子 在 小黄鸭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有对夫妇在河边钓鱼,夫人一直唠叨不停。 不久,夫人看见一条鱼上钩了,又开始唠叨。 她说:
「这条鱼真可怜!」
先生看了看手里的鱼,说道:
「如果它不开口,就不会有事了!」
夫人听了这话,立即安静下来。
看了这个故事,我们会真心觉得这位先生是一个幽默的智者。
他不喜欢夫人的唠叨,又不便明说,怎么办呢? 巧借鱼儿的嘴巴说出来。
夫人也很聪明,听出了先生的话里另有所指,便不再唠叨。
「唠叨」可谓婚姻中的一把双刃剑。 伤害别人的同时,也会刺伤自己。
这让我想起我的朋友小莫的故事。
小莫原本是寡言少语的,但在婚后忙碌而细碎的生活里,逐渐变得唠叨。
而她的老公,也在她每天的唠叨中渐渐远离了她。 最终,他们在一次吵架过后,选择了离婚。
著名作家亦舒曾说:
「最折磨人的或许不是一场惨烈战争,而是繁琐的日常生活。」
就像彼此相爱的两个人,走进婚姻多年后,曾有的激情已消失。
而怎样在细细碎的日子里保持冷静,寻找到生活的乐趣,真的是一件需要智能的事。
在琐碎的婚姻生活中,或许只有双方以爱为基础,彼此理解共同经营,才能拥有幸福的未来。
01 双方冷静地有效沟通,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方式
从小莫和前夫相识、相恋、相处到离婚,我都是一路看着他们走过来的。
原本两人相亲相爱,也曾有过甜蜜的日子,但他们何以会走到离婚的地步呢?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
小莫不懂得如何冷静地表达自己的需求;而小莫的前夫不懂得倾听,他根本不理解小莫为什么会变得如此唠叨。
直到有一天,孩子把屎拉在裤子里,小莫的老公假装看不到,还坐在沙发上玩手机。
小莫急了就开始不停地埋怨老公,而老公跟没听见一样,始终一声不吭,对小莫的唠叨不理不睬。
小莫一生气,就说干脆离婚。 没想到她老公立即开口说:
离就离。
就这样,第二天他们去民政局办理了离婚手续。
因为这么点小事两人就离婚,着实让人感到遗憾。 从他们失败的婚姻中,我们可以看到:
小莫之所以变得唠叨,是老公对孩子、对自己不闻不问导致的。
其实她不停地唠叨,并不是真的埋怨,只是想引起老公的注意,希望老公能理解她,并能帮她分担点家庭琐事。
可是小莫有需求却没有和老公直接沟通。
因为她在照顾孩子和家人的过程中早已身心俱疲,她不愿再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久而久之,她唯一的发泄方式就是喋喋不休地唠叨。
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
「你能不能认真地听我说话? 哪怕认真听我说一次也行啊?」
「你能不能不要一进门就把衣服鞋子乱扔? 我说了一百次了你怎么还是不听......」
这样抱怨的话。
卡耐基曾经说过:
「如果你是对的,就试着温和地、技巧地让对方同意你。」
因此,我们不必以所谓的「刀子嘴,豆腐心」来为自己伤害别人而找藉口。
其实我们在抱怨的时候,心里特别渴望对方能够积极地回应。 但是在对方看来,抱怨往往更像对自己的指责。
小莫在遭遇了丧偶式育儿的婚姻后,逐渐失去了心理平衡,变得唠叨不休。
而从小莫的老公那一方面来看,他也并没有从小莫的唠叨中,听出小莫唠叨背后的真正需求。
两人之间的裂痕越来越深,最终分道扬镳。
著名诗人席慕容说:
「结婚不是从此只有两个人面对面,结婚应该是两个人牵手共同面对这个世界。」
在婚姻里,夫妻双方不是敌人,而是战友、是知己。
只有学会表达,有效地沟通,两个人才能携手面对这一生的风风雨雨。
02 三思而后行,正确表达你的需求
离婚后的一天,小莫对我说:
「其实,之前每次跟老公发过火后,我也在反省,很多时候我也知道不该说一些伤人自尊的话。
可是我就是不能控制自己。 有些话,就那么脱口而出了。 不说吧,心里又堵得慌。 不知道怎么办?」
是啊! 道理我们都懂。 但我们就是做不到遇事要三思而后行,婚姻更是如此。
面对配偶时,我们要学会表达,懂得聆听。 可是很多时候,我们会像韩寒的电影《后会无期》里说的那样:
我们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那么要怎样才能达到自己想要的沟通效果呢?
美国沟通专家道格拉斯·斯通曾指出:
如果一个妻子想表达「丈夫经常打高尔夫而忽略了家庭」的观点。
她一般有两种表达方式,第一种是:
「亲爱的,你打高尔夫的频率实在太高了!」
第二种是:
「亲爱的,我想有更多的时间和你在一起」。
这简单的两句话其实都在表达同一个意思,但它们之间的鸿沟实在是太大了。
如果妻子是用第一种方式说出自己的不满,老公就会想:
「就算我打高尔夫打得太多,那又怎麽样呢? 那多久打一次才是适当的频率呢?」
在第一种表达方式里,老公并不能理解妻子的真正需求。
但如果妻子是用第二种方式说出自己的不满,老公就会反思:
「原来我专注于打高尔夫,已经很久没有和家人一起外出野餐了,也很久没有陪妻子看一场电影了,
而妻子很需要我的陪伴...... 看来,我以后要把打高尔夫的时间拿一点来陪伴家人了。」
看来,夫妻之间冷静正确地表达需求,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有时候并不是对方不愿意改变,而是对方没有明白我们说话背后的真正意思。
小莫也坦言:
「如果我在遇到问题时,不是一味抱怨,而是冷静下来,和他好好地沟通,说出我的需求和委屈。
可能事情不会变得这么糟糕。」
都说冲动是魔鬼。 当问题发生时,我们不妨学会控制自己。
不抱怨,冷静正确地表达自己的需求,也许这样才能更好地控制我们的人生。
03 如果婚姻已经不可挽回,选择放手才是一种智慧
柏拉图说:
「如果,不幸福,如果,不快乐,那就放手吧。 如果,舍不得,放不下,那就痛苦吧。」
小莫虽然为冲动而离婚有些后悔,但好在她走出来了,并且有勇气为自己曾经的错误买单。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一次婚姻的失败并不意味着整个人生的失败。 抬头往前看,一切都还来得及。
前几年马伊琍主演的电视剧《我的前半生》让人印象深刻。
剧中女主罗子君在遭遇前夫出轨后,一开始不愿接受现实,也自暴自弃过。
但她在朋友的帮助鼓励下,重新出发,从底层员工做起,再次开启了自己灿烂的人生。
说起以后的打算,小莫说:
「我已经在筹备一间美容院,虽然很辛苦,也不一定会有多大的成就,但事业能带给我价值、激情、成长。
我还在网上报了一个提升自我修养的课程,就想着不能像以前那样爱唠叨、发脾气。"
生活在小莫的点滴行动中缓慢而美好地变化着。 小莫说:
「改变是辛苦的,但想起以前的日子,不是一样很辛苦吗?
辛苦疲劳是同样的,没有减少一分,但现在我过得很充实。」
眼前的小莫虽然满脸疲惫,但懂得反思,对未来她也并没有灰心失望。
怕就怕那种维特式的爱情。 德国作家歌德在《少年维特之烦恼》一书中,给我们讲述了少年维特的故事。
少年维特因为爱上一个不可得的人,就伤心欲绝,选择自杀。
其实不管在爱情中,还是在婚姻中,我们都不要因为一个人的不可得而自暴自弃。
也不要因为对一个人的失望,而对人生悲观。
俄国作家托尔斯泰晚年时,就因为对妻子的失望,不顾自己的健康,离家出走。
最终在车站感染了肺炎,怅然离世。
要知道托尔斯泰和妻子,早年也是人们眼中的模范夫妻。
但后来托尔斯泰因为专注于创作而忽略了家庭,他的妻子独自操劳家里却得不到托尔斯泰的理解。
面对婚姻中的矛盾,托尔斯泰和妻子并没有一起寻求解决之道。
等到婚姻无可挽回时,他们也没有尽早放手,最终酿成了悲剧。
其实很多时候,适时放手何尝不是一种人生智慧? 放手需要勇气,同时放手也是一种幸福。
写在最后
有时候我们会想,为什么小莫要在离婚之后才想到要学习改变?
是否我们一定要在尝了失败的苦果后才懂得自省呢?
也许我们在失去之前往往会想着,反正那东西都是我的,有什么好担心?
于是,当问题出现时,我们不去积极解决,而是任由矛盾发展下去,最终无可挽回。
围城中的男男女女,谁不希望有一个美好的婚姻家庭关系呢?
但是爱情是美好的,婚姻中却难免会有许多磕磕碰碰。
希望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时,都能积极寻求解决的方法、懂得反思、做出调整,收获更好的人生。
切尔西鞋子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在家可以一起做的事之一
#亲子电影 #亲子的爆米花时光 🍿️
在家时间漫漫长,不如在NEFLIX选部好看的电影或剧集,和孩子一起“掉入”戏里。我们家爱看的戏,供参考。
◾1|《HOME》
如果孩子对外星人很感兴趣,这部是充满想象力和不需要太认真思考的特异功能,然后随着剧情走“回家”。我觉得可以很好和孩子看完电影讨论的部分是:外星人世界里也会上演遭同侪排挤、得不到认同、被孤立的经历,外星主角Oh在挣扎要“埋堆”还是和那位寻找妈妈过程中,培养出默契的小女孩TIP一起玩呢?这些选择,#引导孩子思考,一起讨论,答案可能会很有趣哦!
◾2|《YES DAY》
这部看的时候,科比开灯最兴奋,感觉他们看到了未来的希望——讲什么爸爸妈妈都只能回答“YES”!电影中的姐姐正值青春叛逆期,和妈妈常出现 #彼此不理解彼此 的情况;在老二的家长日发现,原来自己是孩子心中的独裁者,妈妈心里极度不好受,回想自己曾经疯狂过的青春,决定向孩子证明,自己也是好玩的妈妈,于是发起了 #有求必应日 YES DAY,故事开始就是一场大人唤醒内在小孩的过程,然后尝试理解孩子的想法,发自内心的喊:YES!and夫妻间也能发现养育孩子路上,彼此的内在变化,只能说超!写!实!
◾3|《Nanny McPHEE and the Big Bang》
这部是无意间在某个周末晚饭后,科比看了预告片就说,来看看吧。结果出奇的好看,那晚我们全家的心像充气娃娃般变得饱足,散场睡觉。故事讲述爸爸去打仗,妈妈顾农场,三姐弟遇上两个堂兄妹快把整间家拆毁。接着,出现一位魔法保姆,给孩子们上了几堂成长重要的课,科比开灯边看,边“检讨”自己在家的顽皮事迹,有些桥段无厘头但就是很愉快!感动收场。(#若妈妈需要时也出现这样的nanny多好XD)
◾4|《Paddington》&《Paddington 2》
英国文学中很重要的一只熊。这很懂事的熊,带着果酱到伦敦展开新生活。过程中,很多萌点与笑点,必须说大人要reset自己年龄,不要太大人的看这系列电影。除了看到帕丁顿熊的乐观和愿意相信人,还有很多aunty LUCY教会他的事情,#都是妈妈很想教会孩子的事。每一次看到Paddington努力挤出一个凶神恶煞,再冷静回答这是aunty Lucy教他,当遇见有人失去分寸时,用表情告诉他。男主人是很像Tom Hanks 的Hugh Bonneville饰演,看完第一部,我还特别去找了一下资料,他们两人是不是兄弟。两部的坏人角色都有看头,Nicole Kidman演动物标本师;Hugh Grant演坏蛋演员。看完,我很想再到伦敦,很喜欢Brown的家。
◾5|《The Son of Big FOOT》
故事开始会看到孩子们成长时,面对校园霸凌,如何回避和回应大人。当小男主角发现自己与众不同的基因,和爸爸一样,毛发生长特别快,生气时脚掌会撑大,他才意识到,爸爸原来是在逃离“生发科研界”的追杀。可以和小孩 #一起看电影中的小孩如何展现自己的力量,和动物们结盟一起拯救爸爸。有勇气,有欢乐。
◾6|《We can be HERO》
这部大人可以放心让孩子们成为自己想成为小英雄。科比从上上次的MCO开始,一MCO就看一次。故事讲述一群有特殊功能的第二代,如何延续爸妈的英雄特质,在考研中展现小孩子们的新特异功能!小男生,特爱。看完,他偶尔会展现自己的使命感。电影,#有时会很巧妙的留下一点生活推动力。
◾7|《The Spiderwick Chronicles》
如果孩子很爱奇幻冒险类的故事,这部很推荐。故事讲述格雷斯家的三个孩子搬进了老房子后发现了秘密通道、阁楼、藏着魔界大门的宝典,一翻开他们就经历起奇幻、情感、悬疑和动作的历险过程。 嗯,各种奇幻奇特的怪物雨精灵,还有孩子们的磨合与抗战。看着,#可以很跳脱现实。
◾8|《Spy KIDS》
这部和We can be the HERO一样,可以很放心让孩子们自己看,#排在科比马的重温榜单之首。很漂亮的特务妈妈,带着孩子们一起找出时间怪人。全世界时间快转之下,提醒很多爸妈陪伴孩子的时间,快速流逝。特务变出很多特务的创意武器,小孩特务也机灵闯关,孩子看完很多鬼点子。
◾9|《RIO》
有宠物的孩子,看这部真的会很入戏。Linda饲养的濒临绝种蓝色金刚鹦鹉,被专家发现带往巴西里约计划培育下一代,结果落入走私坏蛋手中。看着温室里的鹦鹉,从不会飞,到甩开坏人,结交动物新朋友,#这不就是孩子成长的过程吗?!
◾10|《Secret MAGIC control agency》
我很喜欢这部的小女生,有点Elsa的魔法特务,她从小就很优秀,但一直和哥哥有误解。哥哥是骗人的魔术师,但因为一次魔法调查局的秘密特工,和妹妹合作调查世纪罪案。经历破冰和破案,故事生动有趣。坏蛋也长得很可爱,圆滚滚。看完,#期待世界有魔法。
◾11|《Think like a DOG》
这也是有宠物后,看了很有感的一部电影。12岁的科技小天才Oliver有次实验出错,结果他和他的狗Henry之间有了心灵感应,可以聆听到彼此的想法。然后,小男生与小狗一起联手克服了科技坏蛋的骗局、解决了爸爸妈妈间的不和。结局很温馨,#爱就是这么简单。
◾12|《RICHIE RICH》
会看这部,是因为我家有 #HOMEALONE迷,科比一看着男主角是 Macaulay Culkin,二话不说,看了再说。咦,1994年的电影,看下去有一种时代抽离之外,也爱上这种老套说故事的方法。 小男主角是一个全世界最富有的小孩,年仅十岁,因父母乘飞机意外失踪,继承了大笔家产和事业。坏蛋舅舅一心谋夺家产,小男神运用各种稀奇古怪的武器和神通的电脑科技来对付舅舅,危急关头,爸妈救回来了!就是这样老套剧本,孩子也可以享受传统说故事的方法 。
🛑🛑以下需要准备枕头给孩子遮眼睛🛑🛑
◾13|《The Mitchells VS The Machines》
这部藏在大人category里,我们猜是把坏蛋机器人除掉的画面,有点残忍吧。所以和孩子看到比较打斗的画面时,可以请他们头抱枕头。要提一下,这原创喜剧冒险动画电影是由荣获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大奖的《蜘蛛侠:平行宇宙》金牌制作团队重磅打造的。小女主角完全展现了现在小朋友的兴趣(#当小小youtuber),拍摄好多好玩又创意的影片,梦想考上电影学院,但一直得不到爸爸的认同。入学前,她原本打算坐飞机去学校报到,怎么知道热爱大自然的 #爸爸 却决定开车载全家人一起送女儿上大学,最后的Family Trip。但意外发生了,智能科技突如其来地向人类发起反攻,彻底打乱了米切尔一家的计划。 过程中,父女之间的关系,真的就像隔壁家会上演的,女儿不喜欢爸爸,爸爸以为自己很懂女儿的不足,结果就火星撞地球。最后,#看到一家人因为不理解而不和又最终得到理解和解后,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洒泪。Ending Credit是剧组人员全家福show time,突然发现 #古天乐 全家福跳出来,惊喜了一下。
◾14|《JUMANJI welcome to the jungle》&《JUMANJI the next level》
好看,#因为我们喜欢DwayneJohnson。故事很简单,一群朋友误闯游戏世界里,各自选了不同强项的角色,又死掉又少一条命的方式,回到现实。
🛑🛑韩剧系列也需要给孩子拿好枕头陪看🛑🛑
◾15|《The Uncanny Counter》series
先说,一向来我们家很少看韩剧。但上一回MCO某天,马先生先追看起 #驱魔面馆,然后我半路追,科比跟着追。后半段,“衰收尾“,因为换编剧,但做人有始有终,我最后一集在苏珉见回7年前死掉的爸妈时,我哭到很爽。科比迷到(看照片),我陪他重看一轮。因为里面有正义、有特异功能、有monster、有亲情、有爆笑、所以我陪孩子多看一回。一样,恶灵出现时,#请孩子拿好枕头。
◾16|《Move to HEAVEN》series
然后我们继续看到很棒的韩剧。这部 #我是遗物整理师,从发现行为反映特殊的可鲁开始,陪看的科比开灯一起了解亚斯伯格症的孩子,发现很有耐心与孩子沟通又很帅的爸爸、看着一份一份遗物整理背后的故事、感受着剧集中想要提醒我们的生命故事。可鲁的执着与相信,从爸爸离开到叔叔开始治愈自己童年的伤痛时…… #家人的理解是如此简单又不易的过程。每一集都很含蓄的感动着,一直到最后抱着一双双NIKE鞋子一幕时,我才真正喷泪。叔叔的帅,后劲很强大。哦,这部剧可以和孩子温习生命教育,讨论愿望清单,生活目标等。
◾17|《Racket Boys》series
因为可鲁,我们发现这部新剧。海报很有活力,呈现方式也很有趣,#看着也感觉生活充满动力。故事讲述一个都市男孩跟随爸爸来到乡下,父亲在这裡的新教练工作是要训练成绩萎靡不振的中学羽球队,拯救这群乌合之众免于解散的命运。刚好可以给爸妈预习,即将面对“世界的中心是自己,人生最大的敌人是父母与老师的叛逆青少年”。对了,这部发帖时刚上到第二集,每周一上新片。一起追吧。
◽
🌷留言告诉我,有哪几部也是你们家的爱?
哦,我们家也爱宫崎骏系列电影,榜首 #千与千寻!也欢迎推荐你们家喜爱的电影哦!
☀️如果你孩子太大,鼓起勇气,请他陪看。
☀️如果你孩子还小,保存一份,以后再看。
#FMCO #TotalLockdown #StayHomewithKidsMovie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