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2萬戶公宅,地在哪?」
黃珊珊議員表示,「公共住宅政策」絕對是柯市長選舉政見中,最重要,也務必要推行的政策。柯市府也為此向首爾市學習,與首爾SH公社簽署合作備忘錄,也派人到首爾研討取經,但,台北市與首爾是在公共政策的推動上,最大的不同與困境,就是公有土地的取得。按市府報告中,包含首部曲(聯開宅)、二部曲(公有土地興建)、三部曲(公辦都更),已上路、興建中、規劃設計中,共約11001戶。
這離柯市長4年2萬戶目標,僅達成一半,其中還不少仍面臨抗爭爭議。雖然柯市府,將研議確認中的國市有土地興建計畫,寫了11000餘戶,但土地在哪?這其實才是這個政策最重要的因素。本質詢組就從柯市長的公共住宅專案報告提及的三部曲中,再分別提供柯市府至今尚未想到、列入的土地或房舍或方式,讓4年2萬戶,8年5萬戶的政策得以早日實現。
幫柯市長來找地,看看有哪些土地,是目前你們沒想到的。
1.市場用地解編—
目前市場處管理之用地,可分為兩大塊。
一個是完全沒有市場需求之用地,而這部分透過解編即可利用。
如,瑞光市場(內湖)、培英市場(中山)、樟新市場(文山)、珠海市場(北投)、吉利市場(北投)。這5塊基地面積共近15,000平方公尺,但現況不是作為停車場,就是簡易綠美化。
一個是有市場需求,將來改建時增加公共住宅使用。依促參法或公產管理辦法,由都發局調整允許項目,或是都發局認定公共住宅為「公共使用」項目,就能在這些傳統市場改建時,規劃公共住宅。否則如江南市場、中崙市場BOT案,上面都能變更作旅館使用,市府的傳統市場改建卻沒有往公共住宅方向規劃,那是很奇怪的。
2.各機關閒置用地—
在與都發局討論後,除了南港小灣段、北投奇岩段、文山木柵段外,其實各機關上有不少用地其實都可規劃。比如說,警察局舊宗段用地(現地委外停車場)、消防局安東街眷舍(現地簡易綠美化)、公運處景美女中站用地(現地漳新里維管)等,其實都可進一步討論規劃。
3.南港區鐵路地下化沿線都市計畫變更回饋建地—
在102年時,張金鶚前副市長為了爭取更多建地來興建公共住宅,特別針對「變更台北市南港區鐵路地下化沿線土地主要計畫案」特別行文行政院,希望能在「都市計畫工業區檢討變更審議規範」中,工變住回饋不得低於37%、工變商回饋不得低於40.5%中,公共設施用地不得低於30%的部分,調整為10%公共設施用地,30.5%為可建築用地(以工變商為例),而內政部也正式回覆同意。
按此發展,目前已知有AR-1(台電)、CR-1(台電)、BR-1(台鐵)、BR-2(國產)、BR-3(瓏山林)以及FR-1(聖嘉興)六個案子正循這個方向辦理變更回饋。而光是比較確定的BR-1(台鐵)及BR-2(國產),就分別回饋10,612及5,989.80平方公尺。
4.鼓勵民間興建—
「上萬坪土地,住二住三用地,緊鄰捷運站」一位友人在4月底,在我辦公室問了個問題,「柯市長要蓋社會住宅,我有這麼樣一塊地,我想支持一下這個政策,但現在都不知道該怎麼做?柯市府有什麼獎勵措施?」
老實說,我也被問倒了。除了現行住宅法第17條至第20條的規定外,好像柯市長上任至今,從首部曲、二部曲到三部曲,完全沒提到民間社會住宅這塊。柯市府,除了在住宅法上應由地方政府該協助的貸款、利息等事項外,也應有自己的政策誘因,比如說容積率的放寬等措施,讓台北市的社會住宅政策能早點達標。
570戶聯開宅,目前完成簽約戶數僅75戶,僅僅一成多(6/15截止日),這透漏什麼樣的問題?這樣的租金究竟是照顧了誰?
「浮動制租金,除了依租期、表現外,也應考量承租人所得。」本質詢組拿香港公屋為例,他們在2008年修訂相關房屋條例,公屋租金依各區訂有不同的「最高租金」外,在這標準下,按照租戶家庭收入採取浮動制租金。2015年1-6月共有3個新公屋落成,每坪最高換算台幣約900元,約八成的公屋每月租金在台幣8000以下。香港也是寸土寸金,他們的公屋做得到,柯市長的公共住宅做不到嗎?
2018年,台北市民會怎麼看柯文哲市長這一屆的表現,本質詢組認為,公共住宅政策絕對是最重要的指標,而這也是許多投票給柯市長的年輕人,最關心的政策。台北市公有地的確不多,但仔細找,透過都市計畫變更與多目標使用,相信在4年內完成2萬戶公共住宅的規畫與興建,絕對不是問題。
同時也有18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萬的網紅艾倫的理財研究室,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八月中我發布了一支 『勞保繳24年,給付卻被充公』的影片 開始有人意識到 有很多權益其實會在不知不覺中消失不見 其實還有一些勞保給付也即將消失 不只未來無法申請一次請領 就連其他的給付也連帶受影響 而勞保費每兩年調高一次的機制 改革後更可能一年調高一次 所以年輕勞工接下來很長的一段時間 也要...
公屋每月租金 在 黃珊珊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570戶聯開宅,目前完成簽約戶數僅75戶,僅僅一成多(6/15截止日),這透漏什麼樣的問題?這樣的租金究竟是照顧了誰?
「浮動制租金,除了依租期、表現外,也應考量承租人所得。」本質詢組拿香港公屋為例,他們在2008年修訂相關房屋條例,公屋租金依各區訂有不同的「最高租金」外,在這標準下,按照租戶家庭收入採取浮動制租金。2015年1-6月共有3個新公屋落成,每坪最高換算台幣約900元,約八成的公屋每月租金在台幣8000以下。香港也是寸土寸金,他們的公屋做得到,柯市長的公共住宅做不到嗎?
公屋每月租金 在 黃珊珊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興利篇—4年2萬戶公宅,地在哪?」
黃珊珊議員表示,「公共住宅政策」絕對是柯市長選舉政見中,最重要,也務必要推行的政策。柯市府也為此向首爾市學習,與首爾SH公社簽署合作備忘錄,也派人到首爾研討取經,但,台北市與首爾是在公共政策的推動上,最大的不同與困境,就是公有土地的取得。按市府報告中,包含首部曲(聯開宅)、二部曲(公有土地興建)、三部曲(公辦都更),已上路、興建中、規劃設計中,共約11001戶。
這離柯市長4年2萬戶目標,僅達成一半,其中還不少仍面臨抗爭爭議。雖然柯市府,將研議確認中的國市有土地興建計畫,寫了11000餘戶,但土地在哪?這其實才是這個政策最重要的因素。本質詢組就從柯市長的公共住宅專案報告提及的三部曲中,再分別提供柯市府至今尚未想到、列入的土地或房舍或方式,讓4年2萬戶,8年5萬戶的政策得以早日實現。
幫柯市長來找地,看看有哪些土地,是目前你們沒想到的。
1.市場用地解編—
目前市場處管理之用地,可分為兩大塊。
一個是完全沒有市場需求之用地,而這部分透過解編即可利用。
如,瑞光市場(內湖)、培英市場(中山)、樟新市場(文山)、珠海市場(北投)、吉利市場(北投)。這5塊基地面積共近15,000平方公尺,但現況不是作為停車場,就是簡易綠美化。
一個是有市場需求,將來改建時增加公共住宅使用。依促參法或公產管理辦法,由都發局調整允許項目,或是都發局認定公共住宅為「公共使用」項目,就能在這些傳統市場改建時,規劃公共住宅。否則如江南市場、中崙市場BOT案,上面都能變更作旅館使用,市府的傳統市場改建卻沒有往公共住宅方向規劃,那是很奇怪的。
2.各機關閒置用地—
在與都發局討論後,除了南港小灣段、北投奇岩段、文山木柵段外,其實各機關上有不少用地其實都可規劃。比如說,警察局舊宗段用地(現地委外停車場)、消防局安東街眷舍(現地簡易綠美化)、公運處景美女中站用地(現地漳新里維管)等,其實都可進一步討論規劃。
3.南港區鐵路地下化沿線都市計畫變更回饋建地—
在102年時,張金鶚前副市長為了爭取更多建地來興建公共住宅,特別針對「變更台北市南港區鐵路地下化沿線土地主要計畫案」特別行文行政院,希望能在「都市計畫工業區檢討變更審議規範」中,工變住回饋不得低於37%、工變商回饋不得低於40.5%中,公共設施用地不得低於30%的部分,調整為10%公共設施用地,30.5%為可建築用地(以工變商為例),而內政部也正式回覆同意。
按此發展,目前已知有AR-1(台電)、CR-1(台電)、BR-1(台鐵)、BR-2(國產)、BR-3(瓏山林)以及FR-1(聖嘉興)六個案子正循這個方向辦理變更回饋。而光是比較確定的BR-1(台鐵)及BR-2(國產),就分別回饋10,612及5,989.80平方公尺。
4.鼓勵民間興建—
「上萬坪土地,住二住三用地,緊鄰捷運站」一位友人在4月底,在我辦公室問了個問題,「柯市長要蓋社會住宅,我有這麼樣一塊地,我想支持一下這個政策,但現在都不知道該怎麼做?柯市府有什麼獎勵措施?」
老實說,我也被問倒了。除了現行住宅法第17條至第20條的規定外,好像柯市長上任至今,從首部曲、二部曲到三部曲,完全沒提到民間社會住宅這塊。柯市府,除了在住宅法上應由地方政府該協助的貸款、利息等事項外,也應有自己的政策誘因,比如說容積率的放寬等措施,讓台北市的社會住宅政策能早點達標。
570戶聯開宅,目前完成簽約戶數僅75戶,僅僅一成多(6/15截止日),這透漏什麼樣的問題?這樣的租金究竟是照顧了誰?
「浮動制租金,除了依租期、表現外,也應考量承租人所得。」本質詢組拿香港公屋為例,他們在2008年修訂相關房屋條例,公屋租金依各區訂有不同的「最高租金」外,在這標準下,按照租戶家庭收入採取浮動制租金。2015年1-6月共有3個新公屋落成,每坪最高換算台幣約900元,約八成的公屋每月租金在台幣8000以下。香港也是寸土寸金,他們的公屋做得到,柯市長的公共住宅做不到嗎?
2018年,台北市民會怎麼看柯文哲市長這一屆的表現,本質詢組認為,公共住宅政策絕對是最重要的指標,而這也是許多投票給柯市長的年輕人,最關心的政策。台北市公有地的確不多,但仔細找,透過都市計畫變更與多目標使用,相信在4年內完成2萬戶公共住宅的規畫與興建,絕對不是問題。
公屋每月租金 在 艾倫的理財研究室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八月中我發布了一支
『勞保繳24年,給付卻被充公』的影片
開始有人意識到
有很多權益其實會在不知不覺中消失不見
其實還有一些勞保給付也即將消失
不只未來無法申請一次請領
就連其他的給付也連帶受影響
而勞保費每兩年調高一次的機制
改革後更可能一年調高一次
所以年輕勞工接下來很長的一段時間
也要繳更高的勞保費
到底實際有哪些給付正在消失?
面對這些情況,有沒有因應作法?
又是誰的這些給付是直接被消失的?
該怎麼彌補這些被消失的缺口?
我把整理出來的資訊全部放在這支影片
請記得要看到最後
00:00 勞工正在面對有些給付被消失?
01:07 被消失的三大給付
01:56 至少被消失72萬的保障
03:31 年金沒領完,差額被消失?
05:35 被影響最大的勞工族群
06:08 因應做法
07:35 Q&A時間
預約專業諮詢
https://www.surveycake.com/s/KBywY
臉書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allenpage666
加入我的LINE
https://lin.ee/PkykJIL
想讓事業拓展,吸引網路流量嗎?
你可以參加這個Youtube營銷課程:
https://reurl.cc/8yzgGX
還是想透過經營Youtube增加廣告收入?
那我推薦你參加這個Youtube課程:
https://bit.ly/3cTngfU
合作/演講/諮詢聯絡信箱:
allen750528@gmail.com

公屋每月租金 在 陳麗娜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大林蒲遷村多議題無共識 陳麗娜堅持:條件一定要優於紅毛港
高雄市議員陳麗娜今(17)日關注大林蒲遷村議題,並提出多項具體主張,包括遷村基準日應訂為110年2月草案公布日、建物補償應統一以新建RC價格計算、共同持分應維持購地彈性、公保地不論是否有蓋房子都應一坪換一坪、農地比價範圍應擴及林園、非都市計畫土地應比照農地賠償、廟宇土地面積最多應能加倍、每戶應發180萬汙染補償費等,要求陳其邁落實他「大林蒲遷村條件一定優於紅毛港遷村」的承諾。
陳麗娜指出,對於大林蒲遷村議題,雖然討論方向越來越聚焦,但卻不一定有共識。比如遷村基準日,明明110年2月草案才公布,遷村基準日卻訂為「新材料循環產業園區」通過的108年10月,不太合理。因為當時遷村案還未確定,是直到遷村安置計畫書草案出爐後才確定遷村,所以她主張遷村日應訂為草案同一天。陳其邁回應則稱,遷村一定要有個基準,對現有居民權益影響不大,訂於108年是基於預算公平原則,並且有防弊考量。陳麗娜希望市府能再做考慮,做到合法、合理、合情。
陳麗娜表示,大林蒲現有建物會依木造、磚造等材質區分補償價格,但大林蒲現有的木造或磚造房屋,遷村後必然會以RC混凝土重建,是否應統一以RC重建價格給予補償?陳其邁則認為,若鐵皮屋要以RC新建價格補償,對原有RC建築的持有人也不公平,比如原本開TOYOTA的人,若能以BMW的價格補償,對原有BMW的車主不公。但陳麗娜指出,當地經濟弱勢族群,目前還能住木造或磚造房子,但遷村後若要以RC混凝土重建,財務上未必能支持,如此則會降低他們遷村意願,市府應加以考量。
關於共同持分問題,陳麗娜指出,大林蒲環境不佳,許多家庭都是兄弟姐妹擠在一起住,土地為共同持分。遷村以後環境條件改變,若想要分家是人之常情,但持分可能差一點而不符合購地門檻,市府應該把這種情況考慮進去。至於土地問題,陳麗娜強調,大林蒲農地價格偏低,應納入周圍如林園地區的農地價格做評估;公共設施保留地不論是否有蓋房子,都應該一坪換一坪,因為沒蓋房子的人其實是守法公民,要保障他們權益;至於非都市計畫土地問題,則應該比照農地價格補償。陳其邁回應稱,農地價格據他了解會有大寮、林園的水準,公保地他則認為,應維持都市計畫前既成房屋的權益,但都市計畫後才蓋的房子就不符合一坪換一坪條件;非都計土地說明會上沒居民提出,也會再做考量。
關於遷廟問題,陳麗娜指出,陳其邁曾承諾「大林蒲遷村條件一定會優於紅毛港遷村」,但是紅毛港廟宇最多能買到廟宇原有土地加一倍,大林蒲卻沒達到這個標準,另外還有未登記的神壇等宗教設施未完整調查,這樣怎能說大林蒲優於紅毛港?陳其邁則表示,附近如有畸零地,會優先照顧宗教廟宇。
陳麗娜說,當初紅毛港遷村時每戶曾獲得台電60萬補償,而大林蒲人忍受附近汙染又比紅毛港人更久,是否應該給予大林蒲人每戶180萬的污染補償費?陳其邁回應則稱,說明會上也有居民提出討論,一坪換一坪外會有補償,金額會再算一下,當時是用租金補貼名義,我們會再看是不是再做增加。

公屋每月租金 在 李根興 Edwin商舖創業及投資分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今日新聞《星島》: 第2593成交(堅): 成交2418萬,感覺5.5分位。 廖偉麟2418萬沽牛池灣舖。 牛池灣瓊東街8號嘉峰臺地下3號舖,建築面積2955呎,原業主叫價2800萬,成交2418萬,租客嘉峰小廚,租金71500至2023年10月31日,回報3.5%。 樓上住戶約1200伙。
嘉峰臺(英語:Kingsford Terrace)是香港房屋委員會的私人機構參建居屋屋苑,原址為嘉禾片場。由新世界發展附屬公司「鋒卓有限公司」(Advance Planner Limited)發展,及由香港房屋委員會負責監管整個發展過程及推售,周氏建築師事務所有限公司設計,協興建築有限公司承建,富城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管理。位於香港九龍斧山,鄰近瓊麗苑。
屋苑基座設有多層商場及停車場,其中地下及一樓為商場,設有7-11便利店、地產代理、洗衣店、髮型屋、補習社、教會、餐廳等。
2012年,新世界發展以9,500萬港元出售嘉峰臺商場。2015年,紀惠集團副主席廖偉麟以1.75億港元購入嘉峰臺商場。
星島日報報道:
疫情影響漸退,商鋪市場逐步復甦,資深投資者趁機沽貨。正八集團主席廖偉麟剛沽出牛池灣嘉峰臺商場地下3號鋪,作價2418萬連租約成交。該鋪位現時出租予一家茶餐廳,月租約7.15萬,新買家料享約3.5厘回報。是次成交價對比該商場集團於2015年6月的購入價,物業於近6年間整體約有40%升幅。現時,正八集團於嘉峰臺商場,還剩餘1個面積約5000方呎的鋪位,現時分間三間出租。
Note: 評分基準,5分市值,10分超平,一分騙案(超貴?)
。。。。。。
盛滙商舖基金2016年成立以來,已成功買入54間街舖,賣出33間。長遠目標向買入1000間賺錢的街舖邁進?。李根興 (盛滙商舖基金創辦人)
。。。。。。。
第二季開始集資啦! ? Join if can.
《2021年第二季商舖基金集資》 目標集資上限港幣6000萬(最低投資金額300萬)。我額外加碼2000萬,合共8000萬。我保持25%以上基金持股。李根興
【盛滙商舖增值基金】2021年6月講座
基金如何運作?基金如何升值?基金如何派息?
盛滙專注投資香港商舖,讓客戶以較低資金購入基金參與商舖投資(低至港元300萬),相對於購入單一商舖動輒過千萬元,投資基金的客戶等同以較低門檻投資多間商舖,更可分散風險。
盛滙將於6月舉辦多場基金講座,讓你深入了解【盛滙商舖增值基金】。
首輪講座:6月10日 至11日 (4–5pm) (Full)
次輪講座:6月15日 至17日 (1–2pm) (Full)
加場: 6月18日 (4-5pm) (Full)
加入 Waitlist
地點:中環新世界大廈1座1502-3室 (本公司會議廳)
對象:按證監條例,只適合持有八百萬港元以上流動資產(非物業)人士參與。
註:疫情期間,每場只限六位。參加者須全程配戴口罩及保持1.5米社交距離。
報名方法(網上登記):
https://edwinlee.com.hk/%e8%ac%9b%e5%ba%a7/
查詢: 2830 1111 (Suki/Monica)
WhatsApp: 9218 5223
想直接開戶投資,可聯絡我(李根興) whatsapp 9036 1143 或 Marc 6092 6444 / Joe 9250 6708 / Vivian 9311 9274 / Mani 9669 1789 / Ashley 5464 7070 / Monica 9305 8194 或致電 2830 1111
www.bwfund.com (證監會持牌法團 BBL 650)
#商舖基金 #買舖要買得PRO

公屋每月租金 在 房委會最新公佈4條新屋邨租金最平租金單位每月要交$890 招 ... 的推薦與評價
4:13 邊個屋邨既# 公屋 單位 租金 最貴?邊個最平? 6:06 有一個屋邨係今期未有提供大 ... 房委會最新公佈4條新屋邨 租金 最平 租金 單位 每月 要交$890│招國偉.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