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很硬啊....
春天從西班牙出發 #酒之最 #亨信 #美多客
好多名莊新舊派天人交戰
兩酒還是喜歡椰子香草奶油啊
咱們喝威士忌不怕桶味的!!!
到巴西葡萄酒&紐西蘭 #琪基酒庫 #交信
熱情辛香料與花香胭脂,冷冽
再喝喝以色列 #華耀
礦石與煙硝肉汁味兒
強壯的澳洲擺後頭
碰巧看到 #侍酒魂 軍刀開粉紅香檳
就湊上去遞杯醒一下味蕾
接著就法國隆河酒了起來
驚奇彩蛋美好的在 #嘉德通
喝到來自加拿大的氣泡酒,均衡好喝
還有相當不錯的Syrah
也是剛開瓶
2012年份,依舊雄壯威武
而最後收尾,當然選貴腐 #托凱
為今晚的麥卡倫熱身一下
#國際酒類產品貿易推廣會
#接著麥卡倫EditionNo5晚宴
#兩酒之間出沒 #歡迎拍打餵食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范琪斐,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歡迎收看范琪斐的寰宇漫遊,今天的琪斐大放送我們要來談談,美國加大反中力道,關了中國的領事館,平常凶巴巴的中國,這次反應卻很溫和,咦?這次怎麼這麼好相處? 7月21日美國突然強硬要求中國在72小時內,也就是24日以前,關閉中國駐休士頓的總領事館,指控裡面的外交官員是間諜,而中國當然也不甘示弱啦!宣布...
兩酒之間出沒 在 兩酒之間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9台北國際精緻酒展走跳
剛進門就從相當優的義大利出發
不低的甜感聯想,均衡,與風土 #達橙國際
排檔桿當作旋轉瓶蓋
澳洲Barossa Valley Shiraz
精準好喝 #蓓朵思
以色列葡萄酒 #劭奇國際
高到嚇人的酒精度與讓人驚豔的表現
2007年份已12歲了,依舊堅挺
#吉富 高階款公牛血Merego
新桶風味與果香四溢,真是江湖好物
#斯響 來自西班牙Rioja
由3種紅葡萄1種白葡萄品種的混釀
明亮的酸度,紮實的單寧
卻均衡好喝讓人越喝越多杯
穿插一下Mastro Janni BDM
也是人生一大樂事
#好食365
從不甜的白酒開始
到3P6P以及年度特選的貴腐酒
好的甜酒,酸度就是這樣漂亮
#丹尼酒窖
Lauras隆河系列酒款感受果香
有趣的Pierre Gruber Beaune Premier Cru
百香果味清晰入口還有芭樂風味
#班諾國際 Emina Reserva 2012
來自斗羅河的這支作品
真是濃醇硬香又好喝啊
葡萄酒真是超級適合喝著配伴手禮展啊
吃飽喝足,切換為烈酒模式....
#葡萄酒與威士忌 #兩酒之間出沒 #務必拍打餵食
兩酒之間出沒 在 兩酒之間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噶瑪蘭威士忌
Kavalan 10週年限定版
Margaux葡萄酒桶,57.8%(金色酒標)
柑橘與梅子果味主導,青味氣息相當清晰,白胡椒,些許冬青沙士,沙士糖甜感聯想,薄荷,八角,些許藏茴香,菸草,中深焙咖啡,香草奶油木質,太妃糖,奶粉,烤肉醬汁與肉汁味兒。香氣強度很不錯,變化性也是。
酒汁入口乾爽,柑橘&梅子果味主導,甜感強勢,中段奶油煙燻果味....
#五大酒莊葡萄酒桶 #Pauillac也一起喝
#葡萄酒與威士忌 #兩酒之間出沒
↓↓↓↓↓↓↓↓↓↓↓↓↓↓↓↓↓↓↓↓↓
兩酒之間出沒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歡迎收看范琪斐的寰宇漫遊,今天的琪斐大放送我們要來談談,美國加大反中力道,關了中國的領事館,平常凶巴巴的中國,這次反應卻很溫和,咦?這次怎麼這麼好相處?
7月21日美國突然強硬要求中國在72小時內,也就是24日以前,關閉中國駐休士頓的總領事館,指控裡面的外交官員是間諜,而中國當然也不甘示弱啦!宣布比照辦理,下令美國駐成都總領事館在27日以前關閉,美中之間的互相傷害,正式升級到實質上的「報復性閉館」。消息曝光後,不少成都市民趕到現場拍照留念,總領事館變成觀光景點,還有大媽跑去門口唱歌表演愛黨情懷。
相較於中國民眾的看熱鬧,以及「小粉紅」的拍手叫好,北京當局這回派出來嗆聲美國的外交部發言人,不是「戰狼」代表趙立堅,也不是「小辣椒」華春瑩,而是耿爽的繼任者,才剛剛履新的汪文斌。汪文斌雖然只比趙立堅大一歲,才49而已,但是一頭白髮看起來非常沉穩有威嚴,而且給人一種溫文儒雅的印象,而面對美國堪稱40年來最嚴重挑釁,他的回應也只是按照慣例「複製貼上」,大家就在討論啦,中共這回「畫風」也變太多了,說好的戰狼外交呢?
再加上原本外界都預期,北京會拿「美國駐武漢總領事館」甚至是「美國駐港澳總領事館」來開刀,結果最後砲灰卻是成都,讓大家滿頭問號…蛤?成都喔?為什麼是成都?
中國官媒給出了一套解釋,說這是為了要阻止美國「對於西藏方面的諜報干預」,第二個因素,則是國際媒體普遍認為的,中國還是顧忌美中經貿往來利益,不打算「主動加碼」,讓這場外交戰升級。
現在很多外媒都在討論,中國對美政策現在出現了一大難題,那就是北京如何妥善的秀肌肉,但又不至於鬧到真的分手。為什麼怕撕破臉呢?第一個原因就是剛剛提到的「經濟」。很多人認為,美國貿易戰打歸打,終究不會放棄中國14億人口的市場,但如果以美中進出口額,加上美國人均GDP是中國的6倍,消費力道強勁,這些角度來看的話,中國對美國市場的依賴還是很深,加上中國遭受肺炎疫情和水患的衝擊,經濟前景慘到連GDP目標都不設定了,就知道現在跟美國鬧翻,就像拿石頭砸自己的腳。
再來看第二個原因是「勢力」。新冠肺炎爆發以來,中國就成為眾矢之的,後來北京當局祭出口罩外交,把部分歐美國家的毛,順得服服貼貼,但還是有一些國家不吃這一套。目前中國和英國、加拿大、澳洲和印度等國,都正在鬧不合,如果再跟美國徹底決裂,中國只會更加孤立無援。我們就來回顧一下,最近幾個月,和中國關係跌入冰點的國家。
還記得5年前卡麥隆(David Cameron)政府時期,英中關係曾被當時的英國財相奧斯本(George Osborne)形容成「黃金時代」,卡麥隆還曾經帶著習近平上酒吧喝一杯,留下這段超難得的畫面,但現在親中的聲音,已經從英國政界徹底蒸發!
原本英國在今年1月28日,才宣布將讓中國電信大廠華為,持續參與英國的5G建設,但「敏感」、「核心」部分不得使用華為,總比例不得超過35%,沒想到疫情爆發後,英國輿論發生了劇烈變化,甚至有民眾指控5G基地台就是傳播病毒的元凶,英國政府的態度也出現大逆轉,把華為形容成「潛在敵國供應商」,宣布從明年起禁止購買華為產品,還要在2027年前,把英國5G網中的華為設備統統移除!
另外中共6月30日通過《港版國安法》也引發英國強烈不滿,決定向持有英國國民(海外)(BNO)身分的港人以及他們的直系親屬,提供新款簽證,結果當然是惹怒北京當局,威脅不承認BNO護照。
最近還有消息指出,英國政府2018年曾經拿了7160萬英鎊(約27億台幣)協助中國,英國外交大臣拉布(Dominic Raab)已經下令展斷這筆金援,也成為中英關係陷入緊張的最佳印證。
另外澳洲身為「五眼聯盟」中,離中國最近的國家,中澳關係已經跌到1972年雙方建交以來最低點。中國向來是澳洲最大的貿易夥伴,但也正因為對中國的依賴,近年澳洲屢屢傳出選舉被干預滲透,使得澳洲2018年就通過「反外國干預法案」,以國安為由,禁止華為參與5G網路建設,讓中澳關係出現裂痕。
今年疫情爆發後,澳洲又發起一份提案,要求針對肺炎疫情源頭展開獨立調查,獲得123國支持,但這個舉動似乎激怒了中國,北京當局隨後就宣布禁止四家澳洲牛肉廠商,向中國出口牛肉,還對澳洲大麥課徵高達80.5%的反傾銷以及反補貼稅,還聲稱澳洲爆發嚴重反華潮,呼籲中國人謹慎前往澳洲旅遊或讀書,澳洲則是反擊這樣的指控是胡說八道!
澳洲智庫「洛伊國際政策研究所」(Lowy Institute)上個月就做了一份民調,顯示澳洲人對中國的好感、信心,雙雙跌到歷史新低,只有兩成的澳洲人相信中國會在國際上採取負責任的行動。
2018年12月,加拿大警方應美國政府要求,逮捕了華為副董事長兼財務長孟晚舟,事發後中方當然要求加拿大釋放孟晚舟,然後一個星期內,又先後逮捕了兩名加拿大人,結果這事件導致中加關係跌入谷底,鬧了一年半還在吵。民調公司益普索(Ipsos)先前公布的民調就顯示,82%的受訪者認為,加拿大應該減少與中國經貿往來,甚至有38%的人主張,應該完全切斷與中國的經濟聯繫。
至於中國和印度的恩怨,大概可以講三天三夜。兩國先前的關係,其實就因為領土爭議,一直分分合合,但是自從今年5月,中印邊界士兵爆發打群架、丟石塊事件後,兩國就吵出一個新高度,上個月還鬧出人命,是45年來雙方最嚴重的衝突,談判談了兩個月依舊沒有共識。
印度國內就掀起一波激烈了反中浪潮,當局還一氣之下宣布禁用59款中國開發的應用程式,包括超受年輕人歡迎的TikTok,以及知名通訊軟體微信、社交網站微博等,部分店家哀嚎,但老百姓倒是很支持,力挺印度本土app,抵制中國的氛圍不斷在印度發酵。
除了肺炎疫情以及香港國安法外,南海爭端也成為中國和週邊國家的一大爭執點。南海主權歸屬,牽涉到我國、越南、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尼、汶萊和中國,不過最近中國動作頻頻,在南海海域展開多起軍演和實彈射擊,挑釁意味濃厚,讓周邊國家痛罵,破壞區域穩定。
繼美國7月中,首次針對南海主權爭議,公開反中後,最近澳洲也跟進美國發表聲明,拒絕承認中國對南海的主權,強調中方長期主張的「九段線」不符合《聯合國海洋法公約》(UNCLOS),總之中國為了南海,把鄰居統統得罪光了。
從新冠肺炎、香港國安法、新疆維吾爾族議題,到南海爭端,最近幾個月來,北京當局的強硬態度,樹立了不少敵人。但面對川普為了選情而頻頻加重的「美版戰狼」,中方反而採取相對溫和的措施,敵不動、我不動,似乎可以預料,如何在美中關係上取得新的平衡點,將是北京當局未來幾個月的外交主軸。
今天琪斐大放送的關鍵字是:
#中怕撕破臉?
#捨戰狼顧美?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8點55分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兩酒之間出沒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這週的琪斐大放送我們要來談談,「不自由,毋寧死」,是人權還是毒藥?
我以前最討厭有人講什麼民情不同。比如民主在中國一定行不通的啦,民情不同。禁槍在美國一定行不通的啦,民情不同。禁掉蹲式馬桶在台灣,一定行不通的啦,民情不同。那麼多民情不同,人不都是一樣的,認真想做就一定行得通。而且,沒錯,我真的很討厭蹲式馬桶,我每次蹲下去就站不起來,不小心還會尿不準。
但是這一次肺炎疫情,我真的同意,民情真的不同。像台灣,在對抗疫情三個半月後,最近台灣終於傳出好消息,一個月沒有新增本土病例,社區安全第一階段達標,過去這段時間,大家犧牲了一部分個人自由,換取盡快回到原本的自由生活,才能有這樣的好成績,也就是以自由換自由,我好像在繞口令,不過對於許多西方國家的民眾來說,要他們犧牲一點點個人自由,就好像割肉一樣痛苦,連戴個口罩都不要,更別提保持社交距離,甚至還拿知名口號「不自由,毋寧死」,當作抗議政府封城行動的標語。
give me liberty or give me death!
這句話來自1775年,美國當時還是大英帝國的殖民地,一名美國人發表演說,喊出「不自由,毋寧死」這個口號,呼籲大家不要當奴隸苟且偷生,應該挺身而出,為自由奮戰,精神等同於「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咦!這好像是對岸的禁歌。
總之呢,這句話現在竟然被當成歐美放仼自由主義者的示威標語,改編成「給我自由,不然乾脆給我Covid-19」,但偏偏這種個人自由凌駕一切的觀念,成為防疫工作一大絆腳石。我們先看美國。
要談美國的自由,就必須從他們的憲法講起。1791年美國憲法修正條款,保障人民有1.言論、2.集會、3.宗教及4.結社的自由,也使美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沒有在憲法中明文設立國教的國家,「自由」可以說是美國的建國基礎,也根深蒂固在老美的心中,不過隨著時代演變,美國個人自由主義也逐漸膨脹到不可思議的程度,我小時候有一首廣告歌非常流行,「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現在聽起來「中二」到令人白眼翻到後腦勺,但這句話真的是美國這一派精神的最佳寫照。
世界各地實施不同程度的封鎖政策,美國拖拖拉拉的終於在3月19日由加州開始,各州陸續發布禁足令,封城封得比別人晚,解封又解得比別人早。還有一堆人上街抗議政府封城令,包括賓州、密西根州、科羅拉多州、維吉尼亞州等地,都爆發反封城示威潮,說強制隔離違反憲法啦~影響他們的人身自由啦~還說1918年西班牙流感那麼嚴重,當時也沒封城啊!我們的川貴人還帶頭搖旗吶喊,推文「解放明尼蘇達」、「解放密西根」、「解放維吉尼亞」,這是嫌美國人太多啊?
而示威者當然沒在戴口罩,也沒在遵守「社交疏離」政策,果不其然,北卡州的活動發起人(Audrey Whitlock)沒多久就確診了,直接打臉示威訴求。要自由還是要病毒?
「小孩子才做選擇,他們全都要!」
這就很像政府規定騎機車要戴安全帽、開車要繫安全帶,全都為了民眾的人身安全,但就是會有人覺得,哎唷~我才不會這麼衰咧,而且就算撞死了也是他家的事!
I will do what I want. 是很多美國人的口頭禪,但很多美國人在這次疫情中,卻也真的就有這種態度。
像一位三十歲的女性Katie Williams一個爆紅的推特,就說:我們美國人,本來就愛做什麼就做什麼,我們一直都是這樣,如果我們給人們壓力要他們待在家裡,或是出門就像壞人,我們就失去了一些我們的民族性,我們對權利的概念。
結果是什麼呢?截至台灣時間5月12日,美國確診人數137萬8548人,穩居世界第一。病毒甚至侵門踏戶,直接殺入白宮,川普隨從、副總統彭斯發言人、第一千金伊凡卡個人助理,都相繼確診,就連負責白宮維安的聯邦特勤局,也傳出至少34人感染。讓堅持不戴口罩的美國防疫指揮官彭斯,終於鬆口說他會開始保持「一咪咪的社交距離」,很多評論家就指出,這跟很多美國人這句:I will do what I want 很有關係。
我們剛剛看到的是全球第一名,死亡人數第一名,我們現在再來看看歐洲的第一名。
英國首相強生是自稱「自由」的擁護者,然後他就中鏢了。3月27日,強生宣布自己確診,10天後還把自己送進加護病房(4/7),帶頭免疫做得真成功啊。英國自由主義雖然不像美國那麼強烈,但1980年代後勢力逐漸抬頭,尤其近期右派崛起,今年的「脫歐」就被解讀為,英國重返放任自由主義懷抱,回歸小政府以維護個人自由。而病毒奪走全球28萬人性命,英國還是有示威者認為病毒根本不存在,甚至指控5G會傳播病毒,放火焚燒基地台。
愛爾蘭政治評論家奧圖指出,個人自由被英國人視為民族的象徵,導致當局遲遲不肯實施社交禁令,例如上酒吧對他們來說就是一種「古老且不可剝奪的權利」,也就是傳說中的「自古以來就是英國神聖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過英國目前確診人數已經衝破20萬大關,排名全球第三,死亡人數3萬2065人,甩開義大利成為歐洲最多。直到最近5月10日強生才終於宣布,未來入境英國的旅客必須居家檢疫14天,被網友大酸,「太好了!只慢了兩個月!」、「噢!原來是為了秋冬二次爆發的超前部署啊!」。
但不只美國和英國,現在世界各地都爆發「反封城、討自由」的示威浪潮。
歐洲模範生德國,因為歷經過納粹教訓,在政治上高度重視人民權益,最近就有部分民眾不滿政府封城令,趁著二戰紀念日發動示威,指控梅克爾是希特勒2.0。
斯洛維尼亞則是發起單車示威,同樣指控政府假藉疫情限制人民自由。
而澳洲逐步解封後,再度爆發屠宰場疫情,導致維多利亞州延後鬆綁,結果氣憤的民眾指控政府捏造疫情,企圖繼續掌控人民。
《經濟學人》曾經指出,任何社會出現戰爭或瘟疫時,政府的權力都會擴張。在緊急狀態下,政府不會依照原來的法律、憲政體制統治,所以過去全球瘟疫恐慌後,人類往往都會迎來專制極權的時代。我們曾經討論過疫情衍生出的威權,人民擔心把權力借給政府防疫後,有去無回,但一味主張個人自由,難道不會釀成另一種危機嗎?
在民主社會中,人民當然有權不受政府干預,但是在享受自由的同時,也有義務不要讓身邊的人暴露在病毒威脅中。自由的尺度,在個人與國家之間,一直存在矛盾,你認為在對抗大規模疫情的時候,個人自由應該要重於國家自由嗎?
今天琪斐大放送的關鍵字是 #個人濫權 #自由釀危機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九點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兩酒之間出沒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好啦好啦我知道你還沉迷在亨利卡維爾比女主角還大的胸部之上,但其實NETFLIX的獵魔士是有原著的啊!而且你最近也看到原著作者大聲稱讚亨利演得好,影集拍得好,就知道他一定拿到了一大筆錢龍心大悅啊!
因為原作者其實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經濟學家啊!
永遠不爽的經濟學家:安傑·薩普科夫斯基(Andrzej Sapkowski),喔他也是巫師系列遊戲的原著作家!
人生其實就是這樣,有的時候你會中,有的時候你不會中。安傑·薩普科夫斯基其實原來是個經濟學家,在波蘭的政府直轄的機關中工作,是個非常不錯的穩定公職。但忽然之間,波蘭改革開放,他很快就要失業了!對一個經濟學家來說,失業就等於沒有經濟可以分析了呀!
於是他把腦筋動到其他的營生上。
他決定要成為全職的小說家,但當時的波蘭沒有全職的小說作家這回事-當然更沒有人看好他。
就算沒人看好又怎麼樣!經濟學家的分析能力可以打敗一切!
於是他參加了雜誌的小說獎,身為經濟學家的他,經過精密推演,發現在當時波蘭的奇科幻小說界還是以科幻和政治諷刺小說為主,其實根本沒有經典的奇幻小說類別,要如何脫穎而出呢?
寫奇幻。
要如何在三十頁的規範內寫到得名得獎還有獎金可以拿呢?
最好是重新描述經典童話,讓大家能夠有熟悉的立足點來做比較,卻又能夠有翻案的驚喜。
要如何寫出讓人經驗的經典童話翻案文呢?
把經濟學的需求與供給代入:如果這是一個經常有各種妖魔鬼怪出沒的世界,那麼人們一定會需要專業的除魔士或是獵魔人。總不可能老是把工作交給毫無經驗的鞋匠之子吧?(或者住在與世無爭的樂園裡面只愛吃喝的小矮子吧!)
不知道人力銀行怎麼想這種超自然人資?
於是經濟學的那隻隱形之手,就推出了專業的超自然對抗從業人員,獵魔士這個職業就此誕生。
然後有一年,有一家波蘭的小小公司叫做CD Projekt跑來找當時已經非常有名的暢銷奇幻作家安傑·薩普科夫斯基,詢問可否拿小說裡面的主角和世界設定來做遊戲。安傑·薩普科夫斯基當時覺得其實不一定可以,所以就拿了一小筆授權金,著作系列隨便他們用。
然後,改編自小說【獵魔士】的巫師系列遊戲三部曲,全球賣出兩千五百萬套,銷售額突破兩億五千萬美金。
但是,安傑·薩普科夫斯基還是很不爽,不是因為小說作者是自己但大家不知道而不爽,而是因為他媽的他不是簽版稅約啊!所以不管遊戲賣再多套,他老兄一點都沒辦法多賺啊!
而且更怒的是,小說明明是遊戲的原著,1986年就出了,但是許多遊戲玩家因為是在遊戲之後才接觸到原著,所以就產生了【魔戒抄天堂】效應,安傑·薩普科夫斯基被大家誤認成改編遊戲的小說作家,所以他還是不爽!
以上這幾段都是他一邊喝著啤酒,一邊當面告訴我的不爽。拿到2016年世界奇幻大會終身成就獎的老爺子真的很不爽,而且他不但不爽,也很樂意告訴所有人他的不爽。不知道是不是經濟學家看世事多了,滄桑的話語中依舊是非常的憤世嫉俗。
歐巴馬還我書!
好啦,2011年的時候,歐巴馬拜訪波蘭,波蘭總理把【巫師】第二集跟老爺子的奇幻小說原著當成國寶一併送給歐巴馬。這下子老爺子出人頭地獲得了國寶級的待遇了,照說應該很愉快吧!
不!老爺子還是非常不爽!因為波蘭外交部事出突然,要送給歐巴馬小說的時候才想到啊靠不對,我手上的【獵魔士】都是波蘭文的版本啊!一定要送英文的怎麼辦呢?於是他們就把腦筋動到老爺子頭上來!他們十萬火急的派了穿西裝打領帶的外交人員坐著專車殺到老爺子那邊,死求活求的要到了一套【獵魔士】英文版,才趕上送給歐巴馬的盛典。
那麼老爺子哪裡不爽呢?直到數年之後我跟他喝著啤酒聊天的時候,波蘭外交部還沒有還給老爺子一套英文版的【獵魔士】!所以這等於老爺子被占了便宜!就算只是一套小說也是不行!不爽就是不爽!經濟學家不能接受沒有等價交換這種事情!
但是,老爺子接下來一定是會比較高興了!因為NETFLIX宣布拍完了改編自【獵魔士】原著的影集!而且還聘請老爺子當創意顧問,老爺子在新聞稿中表示非常高興能夠跟NETFLIX合作,並且忠於原著的將小說改變成影像!但是老爺子啊,我很清楚其實你高興地還是終於有機會獲得合理的顧問費,而不是一次授權就把權利賣光光啦!補充一件事情,後來獵魔士上映之前老爺子忽然又大讚遊戲跟影集都拍得超好的:顯然你就知道念了那麼多年,遊戲製作公司終於受不了碎碎念,跟他重簽了一個顯然有版稅的合約啊哈哈哈哈~~~~難怪他最近都只會說好話~~~~
祝你能夠大發利市,安傑·薩普科夫斯基老爺子!乾杯!
蓋亞文化
http://www.gaeabooks.com.tw/events/2014_10_Blood_of_Elv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