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公教調薪應法制化、透明化並修法納入員工代表,不該成為執政者籌碼!
🔺軍公教人員調薪與否竟然單靠行政院長蘇貞昌於 8 月 26 日一句話要求相關單位研擬明年軍公教人員調薪3%,政府是把全國軍公教調薪當成施捨?當成恩賜嗎??
全國數十萬位軍公教待遇審議應該法制化、透明化,難道軍公教薪資調漲後還要大喊蔡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嗎?
⛔️勞工有基層代表,但軍公教卻沒有?😳
➡️為審議勞工基本工資,依據現行「基本工資審議辦法」,由勞動部設「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有勞方代表和勞動部代表、經濟部代表、國家發展委員會代表、資方代表、專家學者代表共同參與。
➡️同樣是審查薪資待遇,但負責審議全國軍公教薪資待遇的軍公教待遇審議委員會卻只有部會代表參加,人事行政總處並未規畫將公教等基層代表納入軍公教員工待遇審議委員會,等於將基層軍公教的聲音完全排除在外!基層代表加入委員會,只是最基本要求,但軍公教卻連保障自己權益的機會都沒有!
📌軍公教調薪應參照各項經濟指標‼️
行政院所考量薪資調整之因素,包含平均每人國民所得、家庭收支狀況、民間企業薪資水準、經濟成長率及消費者物價指數等變動情形以及國家財政負擔等。但過去10年來,軍公教僅調薪過1次,調整幅度3%,顯示軍公教薪資調整並未隨著經濟成長和民生物價指數及相關數據調整。
✅軍公教調薪應透明化、法制化‼️
過去政府和軍公教人員屬特別權力關係,所以薪資、福利等僅停留在恩給的概念;但在民主法治成熟的國家,制度透明化、重視基層參與都是指標。在立法院我會提出修法,以法律位階將主張予以法制化。
全國軍 公教 人員待遇調整 在 軍公教網路之聲直播電台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軍公教明年不調薪💥💥
【李來希:欠缺任何作為 怎麼要求調薪?】
全國公務人員協會前理事長李來希今天表示,軍公教人員調薪不可能憑空而來,「上次調薪過程歷經林全與賴清德兩任院長,來來回回,我帶領全國公務人員協會獨力奮戰,颱風天大戰主計長,我與主計長朱澤民互嗆白癡與智障,一時之間傳為笑談,但嚴肅的議題爭論之下,私底下運作從未止息,逼得調薪委員會再度開會,蒙當時新任賴清德院長體諒軍公教人員的辛勞,最終決定調整待遇,這期間的辛苦無人比我更能體會,我們隱身在機關內的夥伴差一點被懲處,我也差點被移送法辦,檢閱過去的紀錄,歷歷在目,可惜現在我們已經看不到全國公務人員協會的任何作為,只能依附在其他團體之下搖旗吶喊,端不上檯面,實在讓人覺得有點悲哀!
他還感嘆說,好多夥伴們詢問為什麼他不再出來領導,「能說什麼呢?江湖人老,江山易主,自然由人作為,不宜過問,只是回想過去種種對照今日,有著無限的感慨,夥伴們就請自求多福吧!」
影片來源: 2017年【主計長稱5萬月退夠生活 遭李來希怒嗆】(TVBS)
相關新聞:〈全教總爆料軍公教明年不調薪 行政院回應了〉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10817005523-260407?fbclid=IwAR038qoeLUdcPzq1S6P0klNuWXBDuizY7H8Pv8_TWxXbRTwXVWyeSJgos_w&chdtv
全國軍 公教 人員待遇調整 在 桃園市議員李光達-市長初選民調參選人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莫忘真正苦人!!!
人性,對金錢
不嫌多,人人愛
針對桃園市議會國民黨團昨(27日)臨時會動議,在沒顧及財政加劇負擔下,提出桃園市民「普發」5000元動議,居心就是要讓媒體報導,以為只有國民黨關心疫情衝擊經濟收入影響者。
政治動機高於行政部門付諸執行的可行性。
更是自外於台灣其它縣市的「又一例」。
真正要紓困,錢要花刀口上,確實照顧到疫情爆發三級警戒以來,經濟真正受影響的市民及人民。
哪些人受影響,後段會敘明。
我與蔡永芳議員認為齊頭式「普發」對財政負擔太大,也失去紓困的原意,基於:
#為民意也要為財政負責
#李光達與蔡永芳反對是反對齊頭式
#李光達認為受疫情影響經濟衝擊五千元不夠應查調有收入衝擊而貧困者發1萬元
市民朋友們,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升格以來桃園的特有福利的背景,育兒津貼不排富,每月3000元,領3年是108000元,對一般收入家庭是德政美意。
然而針對有富爺爺、家境非常優渥的家庭,增添了成員高興都來不及,還有父母為了鼓勵兒媳多生,一胎數十萬、百萬獎勵。
試問,這些經濟優渥族群有差3年108000元的育兒津貼嗎?(奶粉錢)
後來終就被審計部審計處糾正,執行排富。
在中央政府重視生育率及育兒負擔形成公公共化全國政策後,桃園特有育兒津貼也即將落日。
相同情況,為了敬老,桃園升格後三節敬老金各提高到2500元,加上重陽敬老2000元,桃園市在110年前是一年9500元,優於其它縣市。三節敬老不是全國性福利是特有的地方福利政策,全台以桃園、基隆、新竹最多,桃園市獨高。
然而,終究又被審計部審計處糾正,於是桃園市政府於去年間自行宣布自110起,三節敬老金微調降為每節2000元,重陽敬老2000元不變。
也就是說原來符合資格65歲以上老人,原住民55歲,自今年起每年減少1500元。
倘若桃園市政府不自行調整,為遵守審計處糾正意見,付出的代價,將從中央對地方的一般建設補助縮減,影響所及每年是數十億元,得不償失,市府只好乖乖遵守。
去年市府縮減三節敬老金訊息一出,不分黨派議員也都希望維持,不要縮減老人福利。
然而市府解釋,面對設籍移入人口成長及迅速老齡化,每年三節敬老金預算,節節攀升,從每年編列約22億於元,每年成長近2億,不得不微調整。
#從以上兩個例子來看
關於受疫情影響,除了中央的紓困辦法外,桃園市議會國民黨團昨日提出的,桃園市民每人發5000元,我與蔡永芳議員共同的不同意見舉例包括民代議員、軍公教、上市櫃穩定公司幹部員工薪資待遇不疫情受影響的,有需要補助嗎?
議會議事都有媒體在場,針對議員看法內容,礙於篇幅可能無法充分表達在報紙或網路媒體的文字,給與尊重,我附照片就很清楚了,不同媒體寫法下筆不同,民眾解讀就會不同。
我及辦公室今日接到5、6通電話,看了報導而詢問,經解說後,都認同我的看法。
附帶,還提到更痛惡國民黨黨團企圖打壓國產疫苗的提案。
#針對昨日我與蔡永芳議員舉例,我們沒有敵視軍公教,只是要呈現經濟來源是否受疫情衝擊這回事而已。
其實,看得懂的市民朋友都了解。
#而且我李光達建議主張,真正受疫情影響經濟收入,2、3月够嗎?而且即使已降級微解封,該受紓困的族群,仍然持續受影響著,5000元够嗎?我主張針對受影響的,以舉證查調,若屬實發給10000元。
為了社會公平正義,也為了不債留子孫,
已經成為年輕人監督政府行政的主流價值觀,為討好背道而馳的老套,已經過去了。
除了年輕知識分子外,多數人桃園市民及台灣人是認同錢要花在刀口上,而不是齊頭式平等,如果桃園要執行自外於其它縣市的話。
試問:「普發」如果張忠謀董事長、郭台銘董事長若設籍桃園市,要不要發給5000元桃園自訂的疫情紓困金?……還有更多經濟優渥或部分受疫情而逆勢增加收入的,顯然不是要紓困對象。區區5000元也不夠真正需要紓困的市民所要的。
有多少人房租繳不出來?憂心著房貸,轉眼開學又是兒女高額學費,本來就憂心,疫情後壓力更大了。
因此,了解議事內容看的懂的年輕人族群,就在社群裡支持我負責任的建議。年輕人雖年輕,都有耳聞或知道「苗栗經驗」~社群裡的回應。
#哪些受衝擊的市民自然人需要補助呢(企業有中央統籌的紓困辦法),我針對大致上的族群:
首當其衝餐廳服務人員配合餐廳休息頓失去收入、疫調足跡出沒的市場攤商自營者及避免群聚失去買氣嚴重影響收入、配合避免群聚而歇業的夜市自營者,受疫情影響企業休無薪假的員工、工地建案受疫情遲延進度的工地工人,因三級期間避免群聚消費萎縮的民生物資直接生產者與沒有營利登記的服務供應者,如菜農、畜養肉品個人户、小吃店;沒有勞保薪資證明、沒有加入公會實際卻是勞動者而領不到中央制定的紓困金、大衆運輸計程車司機,以及其它服務業因服務單位配合暫時停業而中斷收入者(這些人通常也是無勞保薪資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