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絕兒虐悲劇,從推翻不當教養觀念開始】
桃園市中壢區傳出一起家暴毆打女童致死案。40歲謝姓男子疑因3歲女兒不聽話、說謊等,竟用「不求人」、甩巴掌方式,毆打女童直至全身瘀青,謝男6日凌晨發現女兒呼吸發生異樣,隨即送醫急救,但到院前已無生命徵象。
■女友竟認為正常管教
警方清晨6點左右接獲醫院通報,隨即到醫院帶回謝男偵訊。警方調查,謝男與其同住女友在醫院時情緒相當鎮定,一語不發。警訊時謝男供稱,兩天前因為女兒不聽話、說謊等行為加以管教,並強調「僅動手1、2次而已,沒想到會這麼嚴重」。被列為關係人的謝男女友,認為只是「正常管教」,所以沒有勸阻[1]。
■4成兒虐案是不當管教
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兒虐案通報中,約有4成都是不當管教造成。專家建議,教養小孩應避免體罰,且應注意自身情緒,可先深呼吸再跟孩子講道理。
衛生福利部保護服務司簡任視察林春燕表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在2016年曾有一個全球的調查,發現2到4歲的幼童中,有75%受到經常性的暴力管教,呼籲國際政府能立法禁止體罰。林春燕簡任說,台灣的教育單位很早就有相關立法,禁止教育單位體罰學生,但在家長端,並沒有類似的立法。家長也普遍認為,孩子就是要管教才能避免做錯事。
但根據統計,保護司受理的兒虐案中,有約4成都是不當管教。林春燕簡任表示,家長的出發點是教養,但當孩子做錯事,家長可能一時情緒激昂,力道就失控。不當管教的方式包含甩巴掌、用水管、棍子等工具打小孩,可能造成孩子嚴重的身心靈創傷。
保護司建議,「教」孩子不應是「教訓」孩子,「教」是溫和堅定的溝通;「教訓」可能只是家長情緒的發洩。家長在面對孩子做錯事、需要給予教導時,應先深呼吸、平撫自身情緒,再好好處理孩子的問題。
阮綜合醫院身心內科林奕萱醫師表示,根據美國兒童精神科醫學會的資料,體罰可能造成孩子自尊低落、容易害怕家長或照顧者,也會認為「打人是被允許的行為」,有較高風險會霸凌其他小孩、有攻擊行為,或造成人格發展的一些狀況,如可能偷竊、虐待動物等,也可能比較容易憂鬱或焦躁[2]。
■不當管教與兒童虐待的界線在哪?
若把兒童虐待界定視為從黑到白的光譜,屬於「黑色」的兒童虐待案例,像是家庭內的亂倫、照顧者吸毒酗酒無法戒斷、長期毆打孩子成重傷和致死等狀況。此類加害人多是患有精神或心理上疾病,需要專業協助治療,而所觸犯的犯罪行為則須負法律責任,認定為兒童虐待是無庸置疑的。
而光譜上灰色地帶通常是家長的「動機」不是加害兒童,發生的狀況往往是面對孩子難以掌控的脫序行為,因為缺乏育兒知能,加上情緒失控,導致責罰失手形成孩子身心上的傷害,其傷害程度符合兒虐指標,若結果是符合兒童虐待指標,沒有灰色地帶,但何以兒保單位要考量「動機」,而認為是不當管教?
許多慈祥有愛的父母,當孩子脫序哭鬧、無法溝通又遇到自己疲累缺乏耐心的時候,也會開玩笑地說能夠體諒兒虐父母崩潰的心理狀態了。當然若能夠用開玩笑表達自己的情緒,表示理智還能控制自己,不會對孩子作出傷害的行為,而許多容易情緒失控出手過重變成管教過當的家長,多已是本身長期深陷婚姻失和、經濟壓力或缺乏社會資源等因素所致。
孩子「脫序」的原因,可能是長期生活在不穩定的環境,如:父母「跑路」,屢換居所而缺乏安全感、日常基本照顧,如:三餐不定,營養衛生不足的疏忽造成生理上不適、情感總是被冷漠對待,如:缺乏心理上的同理慰藉而沒有存在感;或是孩子本身有特殊狀況,如:過動傾向的孩子等,孩子最後只好用「脫序」來表達需求,但父母自己已無能量和能力了解孩子的需求。
針對明顯位於「黑色」地帶的兒虐案,完善的兒童保護制度一定會評估人身安全,立刻安置受虐兒童,安排寄養家庭或育幼機構提供適當的照顧,以修復心中的創傷[3]。
■父母親應如何區分合理管教與身心虐待?
▸「管教」指的是以正向、支持的方式示範或告訴子女其應有之行為。
▸「虐待」則是以憤怒、負向的方式對待孩子。
▸「管教」是父母與子女均知道管教的原因及其行為的結果為何。
▸「虐待」則是父母單向、強制的壓迫,子女無法知悉自己為何遭受不當之對待。
▸「管教」是出於協助子女學習自我負責需要、有合理管教原則(符合兒童的年齡及身心發展)、並給予具體說明。
▸「虐待」則是出於父母自己的情緒需要、以不當的方式(如恐嚇威脅)、缺乏一致或合理的管教原則、未加說明。
▸「管教」是允許子女去練習父母所期望的行為,錯誤仍有更正的機會,所以子女可從中得到成長、學習。
▸「虐待」則是當子女有錯誤即會受到嚴苛的處罰,而讓子女認為自己就是一個"壞人",子女無法內化紀律,反與父母關係更為不信任與仇恨。
◉例如◉
▸(管教)為了讓5歲小明學會吃飯前要洗手的習慣,當爸爸發現小明沒有洗手就來吃飯時,爸爸選擇帶著小明前往洗手間洗手並再次提醒飯前洗手的重要性。
▸(過當管教/虐待)為了讓5歲小明學會吃飯前要洗手的習慣,當爸爸發現小明沒有洗手就來吃飯時,剛好爸媽又因家用衝突,爸爸隨即拿棍子責打小明的手腳,並不准小明吃飯,因為他沒洗手[4]。
■親權與懲戒權的行使界線
當父母逾越親權和懲戒權的行使界線,可能帶來哪些法律後果?根據媒體日前報導,一名「虎爸」因為不滿女兒表現不佳,接連以電蚊拍、皮帶或腳踹體罰,導致女兒受傷,最後被高雄地方法院以傷害罪判處1年有期徒刑。
民法第1084條第2項和1085條規定,父母對未成年子女有保護、教養的權利義務,甚至可以在必要範圍內懲戒子女。然而,上述的報導為民法規定帶來一個問題:「父母對子女的懲戒和教養權是否有界限?」
基於父母的親權和懲戒權,父母可以在必要範圍內處罰未成年子女,只要處罰的原因和手段是在必要限度內,就算處罰造成子女身體或精神上的痛苦,父母也可以阻卻違法。
但關鍵就在於「必要限度」,必要限度的標準,可以分成幾個層次來探究。首先是懲戒的目的,懲戒必須是為了矯正、改善子女的不當行為。而不是出於矯正目的的處罰行為,就不能認為是必要的懲戒。例如為了發洩情緒而痛罵或痛打子女,就不是必要限度的懲戒。
其次,手段的強度也必須斟酌,一方面當然是處罰手段本身不能太過激烈,例如用水果刀割傷子女、把子女倒吊起來抽打,無論如何都是太超過了,當然不屬必要限度。另一方面,手段的強度也必須與懲戒原因相結合,懲戒原因愈瑣細,允許的手段就愈輕微。講白了,就是殺雞不能用牛刀,孩子上課睡過頭以及在學校犯錯被記過,這兩種情況所允許的懲戒手段當然有所不同。
■逾越界線懲戒的法律效果
下一個問題就是,如果父母確實有逾越必要限度的懲戒行為,會帶來什麼法律效果?如果父母對子女的過當懲戒已經達到刑法可以處罰的程度,父母就不能免於刑事處罰。包括傷害、強制、妨害自由等罪,都可能是伴隨著過當懲戒而來的罪名。甚至除了體罰之外,若父母對子女的辱罵和威脅過當,也可能構成公然侮辱或恐嚇危安罪,而不能拿「管教小孩」為擋箭牌。
當然,對於子女的肉體或精神上處罰,也可能構成家暴。法院可以依聲請核發保護令,禁止父母繼續接近子女,或是採取其他保護措施。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特別法「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護法」(以下簡稱兒少福利法),如果父母對子女不當管教情節嚴重,依據兒少福利法第56條規定,縣市政府主管機關可以緊急保護或安置小孩。
甚至如果經過主管機關評估後,認為孩子不適合繼續在原來的家庭裡生活,可以依據兒少福利法第71條,請求法院宣告停止父母的親權,如此一來,父母對子女就完全沒有保護教養或懲戒的權利[5]。
■兒虐是從何時開始?最初有什麼徵兆?背後又有什麼原因?
關於「兒虐」我們不斷地探究與反思,姑且不論兒虐事件背後的脈絡與原因,許多涉及毆打、羞辱、甚至殺子自殺等兒虐行為的家長,往往具有某些傳統的不當教養觀念,諸如把孩子視為自己的附屬品,或認為「孩子是我生的,我想怎樣教就怎樣教!」、「孩子不聽話就要打」、「我只是恨鐵不成鋼,罵你是為你好」等種種的觀念下,不小心便頻頻以「愛」為名,合理化自己的情緒化打、罵行為,以「教養」為名,施行「恐嚇脅迫」教育。
兒虐是從何時開始的?也許最初只是家長偶發的情緒化教養行為,久而久之,它逐漸演變成一種慣性的過當教養方式,這些教養行為對孩子內心造成的傷害與陰影將隨著他的成長不斷累積,而我們更懼怕的是,當家長不當的教養行為演變得愈發嚴重,最後會否失手造成無法彌補的遺憾。
■根絕兒虐悲劇,從推翻不當教養觀念開始
我們相信,若要終結兒虐的發生,得從源頭做起,例如:近幾年「兒福聯盟」的橘絲帶兒保運動,開始嘗試與家長探討親子教養議題,並推動「不打不罵」的溫柔教養主張。提醒家長打罵教育對孩子造成的傷害與內心陰影,鼓勵家長們應多以尊重、傾聽、陪伴的方式,逐漸建立起與孩子理性溝通的良好互動關係,尊重孩子是一個獨立個體,覺察並處理自己的情緒後,再和孩子進行理性的溝通,以及若不小心做出懊悔的教養行為時,能勇於向孩子認錯等等教養觀念。
讓孩子理解父母也是凡人,偶爾也會犯錯,但能勇於認錯,做為最好的身教典範。讓孩子理解你尊重他的想法,也很努力想與他溝通,因為你愛他,所以願意好好跟他說[6]。
【Reference】。
1.來源
➤➤資料
[1](中時新聞網)「狠父不求人怒毆 打死3歲女童」: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10807000405-260106?chdtv
[2](TVBS 新聞)「4成兒虐案是不當管教 專家:教養小孩應避免體罰」:https://news.tvbs.com.tw/life/1124374
[3]「不當管教與兒童虐待的界線在哪?」:https://www.cgmh.org.tw/cgmn/cgmn_file/1803011.pdf
[4](新北市政府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區分管教與虐待」:https://www.dvp.ntpc.gov.tw/home.jsp?id=4fae2e3470ce3aca
[5](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當父母逾越親權和懲戒權的行使界線,可能帶來哪些法律後果?」: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16783
[6](兒福聯盟─孩子的守護者)【從兒虐談到教養】我們能做些什麼,來挽救無辜的孩子?:https://orange.children.org.tw/news/news_detail/123
➤➤照片
(關鍵評論)「《溫和且堅定的正向教養》:孩子不當行為背後的四大錯誤信念」: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97338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免費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edu.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
#兒虐 #兒童虐待 #不當教養 #不當管教
衛生福利部保護服務司 / 兒福聯盟─孩子的守護者 /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 / 衛生福利部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同時也有1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全國停課一個多月以來,線上輟學的情況時有所聞,尤其偏鄉弱勢生的學習落差一直被提起。多個民間團體上午參與兒福聯盟線上座談指出,偏鄉弱勢學校其實擁有不少硬體資源,但不少學生沒有大人陪伴,上線無心,作業愛交不交,而且有了載具,想看什麼都可以,反倒受數位內容危害。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
「兒福中心都更」的推薦目錄:
- 關於兒福中心都更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兒福中心都更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兒福中心都更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兒福中心都更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兒福中心都更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兒福中心都更 在 豆豆媽咪健康生活家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兒福中心都更 在 請看信義兒福B1-1基地案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兒福中心都更 在 財團法人都市更新研究發展基金會 - Pinterest 的評價
- 關於兒福中心都更 在 房市矚目新焦點! 信義兒福都更兩基地公告招商 非凡新聞 ... 的評價
- 關於兒福中心都更 在 [新聞] 信義兒福B1-1都更案先建後拆幼兒園營運不中斷 的評價
兒福中心都更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茜家公益新衣二手拍捐款公告✨
茜茜再多補上1萬多,共捐出12萬元。
2020/1月 47060
2020/8月 24100、121109
2020/10月 28,050
216399/2=108199
茜茜一向愛惜大家對我的信任與支持,除了永遠為爸媽奮戰,也持續將這份支持用各種形式回饋社會,尤其是在生育孩子之後,我最為關注的兒童與婦女。
茜茜生三寶之前,2020做了三次『茜家之公益新衣二手拍』,裡面的東西大多都是新品新衣(不計成本),部分二手衣,很謝謝大家的熱情參與!
為什麼要特別辦線上拍賣,而不是直接捐助物資❓
不直接捐出物品,而寧可再額外花不少時間和人力整理+上架,是因為捐款單位比起物資更需要現金來靈活運用。
所以茜茜已經好幾年持續做著這件事情,發揮自己的小小影響力,讓大家用很誇張的價格買到茜家好東西(不計成本。佛心來著。大家開心就好😆),並將此小小善舉,透過小小的力量,把愛傳出去💕
二手拍三次(2020/1月、8月、10月)金額共為108199元,茜茜自己再把金額多加到整數,總計捐出12萬元。
因為金額不小,所以茜茜陸續在看可以怎麼分配給好的社福單位,加上生完三寶以後忙碌程度超乎我想像,也有計畫與社福單位合作,無奈因疫情關係而計劃暫停...心中仍沒有忘記此事,持續捐出,終於近日全部完成捐款,來跟大家總報告。
/
以下是茜茜捐款的單位,有部分是平時我都有定期定額捐款,有部分是特別去找需要捐助的,很多知名大機構募款能力強,反而很多不被看見的小機構更需要幫忙!
希望藉此拋磚引玉,如果有想要捐款的歡迎點以下網址,讓我們在疫情的時候,也能關懷他人,一起把愛傳出去💗👇🏻
1. 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 CHF
【多障及發展遲緩聽損兒聽語訓練經費】
網址:https://ababa.tw/usQa1/bf
捐款:$10000(不索取禮物)
2. 天主教善牧基金會
【星火傳愛服務計劃經費募集】
網址:https://ababa.tw/zAVjc/bf
捐款:$10000(不索取禮物)
3. 台北市基督教勵友中心-中山大同區兒少保護個案家庭維繫及重建服務中心
【急難抗疫,用愛蔬困】
網址:https://ababa.tw/bcCTt/bf
捐款:$10000(不索取禮物)
4. 1919基督教救助協會 中華基督教救助協會
網址:https://ababa.tw/76gvj/bf
捐款:$10000(不索取禮物)
5. 台東哈拿之家
網址:https://ababa.tw/EPIhr/bf
捐款:$10000(不索取禮物)
6. 財團法人台東縣私立天主教聖十字架瑪利德蘭社會福利基金會【失能老人日間照顧服務】
網址:https://ababa.tw/ugaaV/bf
捐款:$10000(不索取禮物)
7. 聖道兒童之家
網址:https://ababa.tw/QKWMF/bf
捐款:$10000(不索取禮物)
8. 基督教芥菜種會
網址:https://ababa.tw/aoZut/bf
捐款:$10000(不索取禮物)
9. 財團法人台北市林思宏x5醫師慈善基金會
【堅固的護牆,溫柔的靠山】
網址:https://ababa.tw/AiUnY/bf
捐款:$5000(不索取禮物)
10. 財團法人基督教惠明盲人福利基金會
網址:https://ababa.tw/lBU8m/bf
捐款:$10000(不索取禮物)
11. 花蓮縣老人暨家庭關懷協會
網址:www.hlof.artcom.tw
捐款:$5000(不索取禮物)
12. 迦南養護中心
網址:http://www.7705568.org/
捐款:$3000(不索取禮物)
13. 關愛之家 台灣關愛基金會
網址:https://www.hhat.org/index
捐款:$3000(不索取禮物)
14. 勵馨基金會 The Garden of Hope Foundation
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gohfoot/
捐款:$4000(不索取禮物)
15. 兒福聯盟─孩子的守護者
【兒童保護與創傷服務】
網址:https://www.children.org.tw/
捐款:$10000(不索取禮物)
以上茜家總計捐出台幣$12萬元,留言處有捐款證明以供參照。
沒有一整筆只給一個單位,而是分給十幾個社福機構,是因為希望透過這次的捐款,讓更多人看見還有很多小社福單位很需要被關注。
大家可以複製留存,以後如果有想要捐款就不用擔心捐錯地方,目前這些都是真正好的社福單位唷!
#希望盡點小小的力量
#每年都持續把愛傳出去
兒福中心都更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蝌蚪老師深夜悄悄話」
一直以為我都很希望能透過自己專業幫助更多人,前幾年我也加入了動物輔助治療相關協會,一方面了解台灣在這塊推行的方法,一方面希望受訓後能把專業發揮在非犬貓我的專業領域上。也好幾次在理監事會提出想法,但最後得到的回應卻讓人失望透了。
未知的路本來就很艱辛,能夠跟著動物去幫助更多人的一直是我心中最想做的事。去年我也在家扶中心等兒福機構幫助早療跟腦麻,亞斯等孩子上課,看著他們開心的樣子,周遭協助老師的鼓勵,那些時刻,真的對我意義重大。
看到這篇文章我自己很感動,這一年我有看了很多國外的案例,台灣在犬隻服務上已經發展出自己的系統,我會在未來更盡力投入非犬貓的動物輔助治療,為台灣開啟更多的可能性。
歡迎大家給我更多建議,也歡迎單位邀約或跨領域合作,讓我去幫助更多需要的人,累積更多經驗。
「汲取大自然裡無窮無盡的醫治能力。好讓我們再次帶著它的應許,與它和諧共處。」 -擁抱海洋
兒福中心都更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全國停課一個多月以來,線上輟學的情況時有所聞,尤其偏鄉弱勢生的學習落差一直被提起。多個民間團體上午參與兒福聯盟線上座談指出,偏鄉弱勢學校其實擁有不少硬體資源,但不少學生沒有大人陪伴,上線無心,作業愛交不交,而且有了載具,想看什麼都可以,反倒受數位內容危害。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32907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
看更多:
■【P sharp新聞實驗室】全媒體新聞實驗,提供新一代的新聞資訊服務。 (https://newslab.pts.org.tw)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聚焦台灣土地環境、勞工司法、族群及平權等重要議題。 (https://pnn.pts.org.tw)

兒福中心都更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全國停課一個多月以來,線上輟學的情況時有所聞,尤其偏鄉弱勢生的學習落差一直被提起。多個民間團體上午參與兒福聯盟線上座談指出,偏鄉弱勢學校其實擁有不少硬體資源,但不少學生沒有大人陪伴,上線無心,作業愛交不交,而且有了載具,想看什麼都可以,反倒受數位內容危害。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32907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
看更多:
■【P sharp新聞實驗室】全媒體新聞實驗,提供新一代的新聞資訊服務。 (https://newslab.pts.org.tw)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聚焦台灣土地環境、勞工司法、族群及平權等重要議題。 (https://pnn.pts.org.tw)

兒福中心都更 在 豆豆媽咪健康生活家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不孕 #懷孕 #未來媽媽
#擴大不孕症試管嬰兒補助方案 #試管嬰兒最高補助10萬
當大家滿心歡喜的在慶祝母親節時,其實有一群人,她們很努力的想成為媽媽、也很希望將來有一天能名正言順的過母親節
不孕?難孕?是否要到人工生殖中心求診?這些壓力其實都讓人喘不過氣來,沒有親身經歷過,我們很難體會她們艱辛的心路歷程
這一集,我想獻給這些「未來媽媽」們,透過專業醫師的建議,希望幫助大家都能好孕到~~
謝謝 譚舜仁醫師的好孕專區 譚醫師無償接受訪問,讓我可以順利完成這一集,希望可能幫助到更多想要順利懷孕的朋友們~
順帶一提~
很多夫妻為了要懷孕,人工生殖這條路上真的花費不少錢~
不過還好這二天行政院拍板通過 「擴大不孕症試管嬰兒補助方案」
補助額度首次申請新台幣10萬元、再次申請6萬元
我覺得對於辛苦求子的家庭來說
真的不無小補!!!
另外,育嬰留停津貼提高至8成薪
對我們來說,是個更好的誘因
雖然我不知道目前職場對於育嬰留停是否夠大善意
但至少是個很好的開始~
政府這些年來不斷在的育兒福利政策上大幅增加津貼
減輕家長們在育兒路上的經濟負擔
我覺得滿有感的!!
大家是否也是這麼覺得呢?
#期待八月育兒津貼增加到3500
可以在這裡找到豆豆媽咪喲~
❤️臉書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dobemami
❤️追蹤我IG: https://www.instagram.com/dobemami/
合作邀稿: bonniechuang@supermami.asia

兒福中心都更 在 財團法人都市更新研究發展基金會 - Pinterest 的推薦與評價
臺北市信義區永吉段三小段869-3地號等13筆土地兒童福利中心B1-1基地都市更新事業- ... 臺北市信義區兒童福利中心B1-1公辦案近忠孝東路五段,交通便捷且沿街商業行為 ... ... <看更多>
兒福中心都更 在 房市矚目新焦點! 信義兒福都更兩基地公告招商 非凡新聞 ... 的推薦與評價

隸屬於國家住都 中心 的信義區 兒福都更 案,今天(3)正式公告招商,信義 兒福 基地有6大塊,住都 中心 這次推出的兩塊土地格局方正,面積規模也都超過700坪, ... ... <看更多>
兒福中心都更 在 請看信義兒福B1-1基地案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兒福 B1-1公辦都更案兒福幼兒園訪問】對於都市更新後的新家,他們的期待是... 是,棚內主播,聽得到嗎?國家住都特派記者現正位於臺北市信義區的台北兒童福利中心,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