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積法說利多出盡嗎 ]
台積電(2330)法說會隔天股價衝高後壓回,走震盪格局。
來看看法說說什麼??
宣佈全年資本支出由原先100~110億美元,大舉調高至140~150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上調幅度達4成。看來那些無塵室訂單也不是喊喊而已。
台積電第三季合併營收 2930.5 億,創歷史新高,較去年同期增加 12.6%,稅後純益約為 1010.7 億,較去年同期增加13.5%。每股盈餘為3.9元,也較去年同期成長13.5%。
展望第四季的發展,合併營收預期達到 102~104 億美元,季增 8.5~9.5 %,推估年營收可達 1.05 兆 - 1.06 兆新台幣,預計將比去年營收成長 2~3%,符合原先預期的0~5% 成長。
第三季的表現來看七奈米出貨佔第三季晶圓銷售金額 27%,16 奈米則佔 22%,整體而言先進製程的營收達到第三季晶圓銷售金額的 51%,其中帶動產能的類別包括智慧型手機、HPC(高性能運算)、IoT與汽車電子等都有 10%以上的成長。
七奈米製程
近期領先業界導入極紫外光(EUV)微影技術之 7 奈米強效版(N7+)製程已協助客戶產品大量進入市場。而導入 EUV 微影技術的 N7+ 製程奠基於台積電成功的 7 奈米製程上,為 6 奈米和更先進製程奠定良好基礎。而 6 奈米製程則將在 2020 年第 1 季正式進入量產
五奈米製程
今年試產後,最快明年第一季量產。三星等競爭對手若新製程又輸,那就 QQ 囉 !!
利多出盡嗎?
前些陣子其實不少法人下調台積電,不看好半導體。不過近期七奈米製程需求爆發後,幾乎所有法人都轉向正面看法,一個喊得比一個高。第三季有本事賺 3.9 元,現在這價位算貴嗎?法說會利多出盡也是正常,不過台積電擴大資本支出後,產能又如何呢?沒理由突然調高資本支出,又不是在做慈善事業。
台股來到了高點,美股周五也回檔。身為權值股的台積電勢必會跟著大盤受到壓力。突破前高後,台股呈現一個高檔的 W 底,要衝上去的機率的確不小。不過近期中美貿易戰利多出盡後,川普投顧被指控內線交易的事情也接著爆發。波音的飛機隱瞞瑕疵,嬌生的爽身粉也出問題。接下來的財報周會不會又出現估值過高的修正呢?
投資有風險請小心,在大盤這價位買賣一定要小心。周五台股也出現尾盤做量的狀況。
😃😃粉專文章全數免費提供閱讀,所有涉及預測僅為知識交流,資訊若有錯誤或是法律疑慮,煩請直接告知粉專。全數內容均不構成對任何證券買賣邀約。非為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勿引為買賣決定!投資有風險,任何買賣請自由判斷進出,筆者不對任何人負責買賣盈虧。😃😃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380的網紅OP凱文,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權益數: 指帳戶之淨值,含未沖銷浮動損益及有價證券抵繳總額。 相較之下,權益總值才是比較重要的東西 因為 #權益總值 反映的是真實的帳務價值 #未沖銷浮動損益: 未實現契約之損益淨額。 #可動用(出金)保證金: 帳戶權益數中可委託下單或可出金的金額,不包含部位未實現利得。 #部位未實現利得...
元大證券銷戶要帶什麼 在 張哲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豐年果糖曾於90年代在臺灣攝製了幾支讓人印象深刻的電視廣告,包括1991年的「借糖篇」、1993年的「父女篇」以及1996年的「甜蜜蜜篇」,而由齊豫演唱的廣告詞「豐年果糖是好糖」也因此深植人心。
我尋找了多年,終於找到了「借糖篇」與「父女篇」(這應該是網路上的首度公開),並將它們與幾支之前我分享過的豐年果糖廣告剪輯在一起,與各位分享。
這段影片包括的豐年果糖電視廣告如下:
1991 借糖篇(導演:王獻篪;演出:蕭艾、鄧程惠、夏靖庭、「糖糖」蔡亞臻)
1991 樂搖搖杯促銷篇
1992 草莓篇(演出:王渝文)
1993 父女篇(導演:王獻篪;演出:唐語謙)
1996 甜蜜蜜篇(演出:曾豐林)
不過,果糖真的是好糖嗎?
對血糖需要控制的人來說,低升糖碳水化合物的純果糖的確是比葡萄糖要好得多,但再好的東西如果食用過量都會存在風險。事實上,果糖的代謝路徑與其他糖類不同,是直接經由肝臟儲存成脂肪,然後再引發如三酸甘油酯升高、胰島素抗性增加等對人體有害的生化反應。
美國杜克大學研究指出,食用過量果糖會造成肝細胞傷害,因為肝臟處理果糖的程序就像處理酒精一樣,會提高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發生機率。而由於高果糖糖漿並不會刺激胰島素與瘦素產生,無法產生飽足感,所以很容易過量攝取。
以下介紹豐年果糖老闆石允文的文章摘錄自2008年7月14日發行的《今周刊》第603期,我們可藉以一窺豐年果糖成功背後的故事。
《角落富翁》
撰文:劉俞青
可口可樂的獨家供應商/台灣糖王 豐年果糖長銷20年的祕密
十幾年前,電視廣告裡,一個優美的聲音唱出「豐年果糖,是好糖」,成功打響了豐年果糖的名號。這瓶紅色瓶蓋的果糖,不僅甜了所有台灣人的嘴,也奠定了大富隱於市的石允文家族財富。
三十七度高溫的盛夏,令人很難抗拒便利商店裡的可口可樂,街頭年輕人更是人手一杯50嵐、85度C的冰涼飲品,甚至連五星級餐廳裡的飲料吧都坐滿人。只是,當口中啜飲著清涼飲料的同時,多數人都不知道,這些飲料裡的糖,並非來自一般人熟悉的台糖公司,而是幾乎全數由台南縣歸仁鄉的一家果糖公司提供。全台灣的飲料中,至少有一半以上出自這家名不見經傳的「豐年豐和公司」。
歸仁鄉(編按:豐年豐和公司應該是在仁德而非歸仁),一個連運將大哥聽了都忍不住要皺眉的地方,然而,全台灣人每天吃的糖(含砂糖),約有四分之一就從這家隱身在台南鄉下的「豐年豐和公司」,透過一輛輛二十五噸的卡車運送出去。而飲料市場中,每二瓶飲料,至少就有一瓶的糖是由豐年豐和所製造。在健康意識抬頭趨勢下,果糖還在一步步搶占砂糖市場,因此,豐年的市占,還在逐年增高當中。
豐年豐和是一家專門生產果糖的工廠,而掌門人,二十年來幾乎未在國內媒體曝過光。
他,是石允文。
搞創意/甜蜜行銷打動人心
糖,是最基本的民生必需用品,自古以來,誰能夠掌握糖源,幾乎就注定是富甲一方的鉅子。台灣五大家族之一的高雄陳家,當年就是以製糖起家,富裕稱霸南台灣。而馬來西亞最有名的「亞洲糖王」郭鶴年,當年就是拿著從糖業賺來的豐厚財富,造就了今日的「香格里拉(Shangrila)酒店」王國。而台灣的糖業巨擘,除了國營的台糖之外,有將近四分之一的市占,二十年來就一直靜靜地,掌握在石允文手裡。
石允文是何許人也?十多年前,許多台灣人的童年記憶中,都有一個共同的「甜蜜」回憶:電視廣告裡,一個優美的聲音唱出「豐年果糖,是好糖」,從此在大街小巷裡傳誦,成功地打響了豐年果糖的名號,也讓「豐年果糖」與「果糖」畫上等號。到現在,很多人還以為,果糖就是豐年果糖,而這則成功廣告的創意發想,與豐年果糖背後的老闆都是同一人-石允文。
直至今日,很多人家裡的廚房,一定要擺著一瓶紅色瓶蓋的「豐年果糖」,無論是十八歲的女生吃草莓、還是七十歲的阿嬤吃鹼粽,豐年果糖都是不二選擇。
這麼多年來,這瓶小小的果糖,不僅甜了所有台灣人的嘴,也甜了這個大富隱於市的石允文家族的財富。
重生命/不願為金錢犧牲生活品質
不過,石允文還有另一個身分,在國內最頂級的紅酒收藏家圈子裡,石允文早已是一位天王巨星般的人物。他在台灣的酒窖裡,藏有八萬多支紅酒,在美國加州聖荷西,還有另外近八萬支,合計將近十六萬支的收藏,數量之大,收集之廣、之完整,無疑是全台灣第一人,所有紅酒喜好者聞之,都要對他肅然起敬。他的好友聯電榮譽董事長曹興誠說,「每次聚會,只要是Stone(石允文)提供的酒,我一定到!」而一場清翫雅集的聚會下來,他曾經提供超過百萬元以上的酒,更讓在場所有大老闆們眼睛一亮!
他的書房裡,另有近八千幅的古畫收藏。前年,他首度在高雄美術館舉辦惟一一次的個人收藏展時,上海博物館與北京故宮派專業人員來台參觀。參觀後的研討會上,他們不禁讚歎:「很多過去只聽過、沒見過的藝術品,這次全都看到了!」
即使如此,石允文這三個字,在媒體上還是一個全然陌生的名字。雖然他的驚世收藏,早已讓財經界老闆為之震懾。
但是,如果說起近二年來,以結合演唱會的方式,成功打進年輕族群的新飲料「le tea」,幕後老闆也是他,許多新世代的年輕人可能都會發出「哇!」的驚歎聲;如果提起二○○六、○七年,連續二年凱渥名模年底的年曆拍攝,全都出自石允文之手,所有的人可能都要眼睛發直。
這些,全都是石允文。
石允文的生命同時存在最前衛的流行藝術與古藝術的衝突,也存在社會與個人生活的衝撞。十多年來,他堅持隱身幕後不曝光,卻在《今周刊》的專訪中,話匣子一開,侃侃而談。
在他的王國裡,他無疑就是國王。二十年來,他堅持不北上,隱身在台南的古城市裡。對於財富的追求,他說三年前,元大證券與復華的合併案進行得如火如荼之際,有一次他與馬志玲兩人聚餐,席間,「我算一算,馬大哥一頓飯共接了不下二十通電話。」石允文說,如果賺更多錢卻連一頓飯都不能好好吃,我寧可不要。
當現代人的精神壓力排山倒海地向整個世界席捲而來,有人選擇棄世,有人還在夾縫中掙扎,石允文則選擇持續累積財富之際,同時專心追求自我的精神人生,安靜地在台南當他的「角落富豪」。
一九七八年,石允文以南一中第二名的優異成績畢業,卻意外只考上逢甲經濟系,換作別人,可能嚥不下這口氣,選擇重考。但石允文不以為意,就像他堅持豐年不上市櫃一樣,他說:「我根本不在意別人怎麼看我。」
豐年果糖的廣告,只是石允文的第一仗。他從美國加州大學取得企管與藝術雙碩士回國後,主導這則成功的電視廣告,讓父親石水木就此放心讓他接班,「我砸五年廣告,吃二十年」,這場仗打得讓人叫好,「但你看到的,還只是表象」,石允文說這則電視廣告的效力,不僅奠定豐年在果糖的第一品牌地位,同時也拿下了飲料的供應商龍頭,而後者,才是廣告的主要目的。
拿第一 憑龍頭封號向世界搶單
一九八七年,百事可樂開始決定全球的生產線改用果糖生產,石允文隨即拿著第一品牌的封號,和百事的總公司洽談,成功拿下百事可樂台灣市場的生產線與供應商訂單。緊接著,石允文再向最大的灘頭堡-可口可樂進軍,也順利搶下可口可樂的訂單之後,豐年果糖在果糖市場的領先地位,幾乎就此確立。
「很簡單,因為當時台灣幾乎只有豐年在做果糖。」但隨後,台灣陸續出現上市的台榮與上櫃的環泰,先後加入果糖市場,豐年不是沒有面臨挑戰。其中,占台灣飲料市場近二成的可口可樂,當然是兵家必爭的一級戰場。
「可口可樂的單不是沒有被搶過。」一位台灣本土食品大廠的飲料事業群負責人說道。有二年時間,可口可樂也選擇向二家以上的果糖商進貨,但不久後,可口可樂就發現,豐年的規模經濟最佳,進料價格可以比其他廠商至少低上一成,同時,也只有豐年的產能,可以滿足可口可樂這位超級大戶,所以決定再度只與豐年合作。而豐年與可口可樂間長期穩定的關係確立,幾乎也就確立了豐年在果糖市場長年不敗的龍頭地位。
果糖是典型的寡占市場,國內果糖幾乎是由豐年豐和、台榮與環泰三分天下。其中,只有豐年透過盤商,擁有外銷海外的能力。因此,就產量的市占率來看,豐年的市占率高達七成,幾乎獨霸天下;若單就國內市場的使用量而言,豐年也以超過五成的市占,長期居於市場領導地位。
不上市 家裡的餐廳就是股東會場
其實,果糖市場不大,尤其最近受到玉米等大宗物資價格一路飆漲的影響,利潤也相對受到壓縮。豐年除了尋求樹薯等成本更低的替代品之外,最重要的,自然是利用期貨鎖單,但問到專業的期貨價格如何研判,石允文直截了當地說,「由我和我太太兩人決定。」也讓人見識到這位南部富豪的自信與果斷。
豐年目前每年維持三十億元的營業額,淨利率約一成,一年獲利約三億元。雖然稱不上獲利豐厚,不過二十年來如一日,市場雖然只是緩步成長,但豐年穩穩地賺,很難有新競爭者可以加入競逐。
豐年的資深員工說,過去曾上門遊說上市櫃的承銷商,可能有超過十家,「但從老老闆開始,就堅持豐年不上市。」事實上,別說公開上市,豐年豐和至今是石家獨資企業,連合夥人都沒有。石允文說,每天在家裡吃晚餐,餐廳就是董事會兼股東會。
豐年其實是做飼料起家,從老老闆石水木開始經營「駱駝牌」飼料,賺到了第一桶金。民國七十四年,台南幫侯雨利家族爆發海利事件,出現財務危機,當時老董事長石水木花了二千萬元,從侯家手上買下一百多甲的魚塭地。不久後,石家以自家的飼料餵養,也做起水產生意,在鰻魚等高級養殖水產狂銷日本的年代,狠狠地大賺一筆,也奠定了石家的財富基礎。
口袋滿滿後,石水木當時開始想,要做什麼生意才能長長久久,才是「無法被取代的」,於是,製「糖」的念頭開始萌芽。石水木靠著過去經營大宗物資的經驗,成立了果糖廠。果糖是高資本投入的產業,石水木投入了十億元的資本設備,在當時幾乎是天文數字,而那時台灣還沒有人聽過什麼叫作「果糖」,豐年是第一家引進技術生產果糖的工廠。沒多久,石允文學成返國,靠著在國外學的行銷概念,「豐年果糖」在石允文手上一炮而紅。石允文說,「我們做的是別人忽略的東西。」這也是豐年成功的關鍵因素。
石允文的行銷手法和他的收藏一樣令人眼睛一亮。豐年果糖「打五年吃二十年」的手法教人難忘,但近年來,第二仗悄悄開打,這一次,石允文進軍飲料市場。
二○○六年,MTV台封神榜萬人演唱會在小巨蛋舉行,由一瓶名為「le tea」的新飲料獨家贊助,進場規定是必須用兩個le tea的瓶蓋換取門票。結果,當天原本只能容納五萬人的演唱會場,硬是擠進了七萬人,MTV台總經理李冠樞也目睹了當天盛況。當天小巨蛋周遭的7-ELEVEN把其他飲料全部暫時性下架,換上le tea,後來更乾脆用補貨車載來滿車的le tea,讓想進場的觀眾可以直接購買。這一役,也在年輕族群中打響了le tea的名號。
隔年MTV台的大型演唱會移師台中體育場,石允文同樣獨家贊助,也同樣要進場觀眾拿瓶蓋來換,只不過這次的瓶蓋數從二個變為五個,演唱會一樣爆滿,le tea的名聲也從台北散播到台中。
le tea不走傳統超商通路的方式,在飲料界被當作奇葩,很多人質疑,為了一瓶二十五元的飲料砸下數億元行銷費用的作法簡直是「瘋了!」但對石允文而言,le tea恐怕不只是一瓶飲料,這瓶水果茶飲料的背後,代表的是一個飲料界的新品牌。從品牌的角度出發,如果可以就此在鎖定的年輕族群中,成功樹立一個獨一無二的新品牌,石允文的目的就算達到了。
眼光遠 砸數億元換無限品牌價值
「相信音樂」國際有限公司執行長陳勇志說,石允文很早就抓到了這幾年「演唱會市場」取代傳統唱片市場的商機,他把年輕人喝的飲料和演唱會結合,「看到趨勢,也抓對趨勢」。
不過,le tea的銷售盛況似乎只有在演唱會時才能見到,品牌印象的建立雖然逐步見到效果,但後續的維持似乎有待觀察。截至目前為止,石允文已經投入了好幾億元的行銷費用,飲料市場究竟是計畫性搶攻的一級戰場,還是石允文玩票性地參與?一直是台灣飲料市場的熱門話題。
而透過le tea的延伸,石允文也逐步建立起他與娛樂圈的人脈;他投資內容產業、製作電視節目、他的le tea請凱渥名模當產品代言人,而凱渥在每年年底的年曆寫真拍攝,就是由石允文掌鏡並出版。
石允文說,學攝影是因為當年因緣際會收集到二千多張的古畫,必須拍攝圖檔留存,經過詢價後,才發現拍一張圖得花費六十美元,算一算,「拍完兩千張我都可以弄一個小型攝影棚了。」於是他乾脆自己努力學拍照。這一拍,不僅拍出興趣,也拍出成績。不過,會幫這些名模拍寫真,石允文則說,其實是水到渠成,「但很多朋友聽到我要去幫這些名模拍寫真,羨慕到口水都快流出來了,不斷拜託我偷偷帶他們一起去,哈哈!是誰我就不說了!」
比起很多知名的大老闆們,石允文實質的財富不見得最多,但他選擇用不同的態度面對人生。他不打小白球,因為一箱紅酒有十二支,搬上搬下就是最好的運動;每天晚餐過後,他獨自在書房裡欣賞自己收藏的字畫,一待就是二、三個小時。他自嘲說自己是「宅男」,但這位鎂光燈之外的宅男,卻同時擁有實質金錢與精神層面的財富,恐怕才是真正的富翁。
▉果糖辭典
果糖是從澱粉中提煉出來的,因為它是一種單醣,所以比葡萄糖或蔗糖更容易被人體吸收。果糖味道比葡萄糖或蔗糖甜得多,但它只含有一半卡路里,因此在瘦身、健康意識高漲的今天,在餐飲中越來越被廣泛使用。
元大證券銷戶要帶什麼 在 大詩人的寂寞投資筆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挖礦領域要打的過比特大陸很難xd
【比特幣價格要崩盤,先Over My Dead Body】
Evacarry原創
最近幾天證券界和幣圈最大的新聞是下面這一條:
--
據中國新媒體《全天候科技》引述知情人士報導,中國比特幣礦機大廠「比特大陸」,計畫8月30日向香港聯交所遞交初次上市申請表,預計今年底前完成上市,中金公司將擔任上市承銷商。同時報導指出,比特大陸上市後預估市值約為300億美元以上,或將達到350億美元。目前比特大陸是全球最大比特幣礦機製造商,壟斷超過70%的硬體,做為區塊鏈指標企業,比特大陸香港IPO受到極大關注。
--
「比特大陸」這一家公司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但他目前已是台積電在中國地區的第二大客戶,佔了台積電營收約3%左右,這是一家公司營收90%來自比特幣挖礦機的公司,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比特幣礦機螞蟻礦機的製造商,全球70%的礦機都來自於比特大陸所製造,而這家公司在下個月將交付IPO公開在港上市的相關申請資料,預計年底上市,而排行第二的比特幣礦機製造商嘉楠耘智在5月份已提交在港IPO的資料,預計下個月8月底在港掛牌上市,目前估值是120~180億美元,對比相關股票數據對照比特大陸PRE-IPO前的估值100~140億美元,目前比特大陸的PE(本益比)初估只有9倍而已。
比特大陸此番掛牌上市,其實意謂著比特幣的價值已經在實體的資本市場中被間接認同,目前認購比特大陸的上市額度皆為國際著名外資,300億美元的估值已經接近快一兆台幣的市值,試問,這些去認購一個賣比特幣礦機公司的外資是腦子進水嗎?或者,這對於真正在虛實之間的還有著模糊地帶的比特幣和區塊鏈來說其實還只是暖身而已,要知道,所有的資本市場都是利益共生的結構,如果比特幣真的會泡沫,這些礦機的公司就會被消滅,也不可能會有這麼大的市場估值300億美金的估價,難道這些參與認購的法人會針對可能泡沫的市場進行巨額投資嗎?又或者,我們只是看不懂這些真正握有所有金融市場資源的大鱷們的佈局。
算一筆最簡單的算數,我說過,市場真的能清楚算出比特幣成本的人不多,我來幫大家算一算到底挖一枚比特幣的成本需要多少錢,目前全世界的比特幣算力70%來自於中國的礦區,比特幣礦機平均18個月要升級一次,現在中國大陸最便宜的電力為1度電0.3元人民幣,四川的水力發電就屬於其一,現階段挖礦機在線上使用的最大算力礦機為比特大陸的S9i螞蟻礦機,根據礦機規格數據來看,S9i礦機平均算力為14TH/s哈希算力,一小時耗電為1600W,所以我們只要算上一台礦機一天的耗電量,就能算出一台礦機一天需要多少電費:1.6kw*24h*0.3RMB/kw*h=11.52RMB。
由算式我們可以得知一台最新具有14TH/s哈希算力的S9i螞蟻礦機,一天的電費就需要11.52元人民幣的費用,而一台礦機平均循環是18個月,目前一台S9i的螞蟻礦機售價是4500元人民幣一台,之前比特幣價格在接近2萬美元的時候,當時一台螞蟻礦機可以哄抬到2萬人民幣一台,這裡我們用目前公開售價4500人民幣攤提18個月共540天來算,平均硬體每天的攤提費用是8.3元人民幣,因此一個基本的帳就是硬體加電費就好,一台礦機每天就需要燒19.82元人民幣,我們取整數後約莫是一天一台礦機需要20元人民幣的硬體加電費的成本。
按照目前今天比特幣的算力計算機來看(此算力計算由全網算力和挖礦難度所決定,為浮動算力),一台14TH/s哈希算力的S9i螞蟻礦機目前一天只能挖到0.00059171枚比特幣,如果要挖一天要挖出一枚比特幣的話,則需要1/0.00059171=1690台S9i螞蟻礦機,然後一台S9i螞蟻礦機我們剛剛算過一天的基本成本是大約20元人民幣,所以這樣最後就可以算出來挖一枚比特幣我們就需要1690台*20RMB/台=33,800元人民幣,而今天目前最新的比特幣平均價格為54,000元人民幣,挖出一枚比特幣按現在最新價格54,000元人民幣算的話,獲利約為20,200元人民幣,所以這意謂著只要比特幣價格跌破3萬人民幣的時候,就會有礦工和礦場開始虧損而導致算力下降,比特幣就會開始出現棄挖潮,3萬人民幣的價格,大約是4400美金的價格,這就是比特幣最後的防線。
之前我看比特幣跌破6000美元會有下跌潮,當時候純粹是以線圖的技術分析來分析,是看到3000多美金,但是現在知道比特幣的挖礦成本之後,就會知道這價格根本不會來,因為眾多的比特幣持有者和巨額持有者還有既得利益者以及礦工一定會把價格撐在平均價格之上,這也是這趟我來大陸礦場之後知道怎麼算出比特幣開採成本之後,我馬上針對實際現況調整了我對比特幣的看法,也因此我認為比特幣在今年2018年的價格基本上就是守在5500美元之上,6000美元是一個重要的防守線,而目前短線8500美元會是一個壓力位置,所以當清楚了比特幣的關鍵價格之後,自然就會知道什麼價格區間是比特幣必須被這些控盤的巨鱷所護住的價格,簡單說,比特幣如果要崩盤、要泡沫破裂,首先得先踩過這些巨鱷的屍體,跟王世堅一樣,得先「Over My Dead Body」,先踏死了這些巨鱷的屍體之後,才有資格談比特幣價格崩盤。
而比特幣總數2100萬枚的數量,目前整體已經開採1720萬枚,以8000美元一枚來計算的話,比特幣現在的市值為1400億美元的市值,而比特大陸上市的估值現在初估為300億美元,大約是比特幣1/5的市值,試問,如果比特幣的價格跟你的公司市值有息息相關,而你又夠巨大的話,在真實的金融證券市場,加上那些場外看不見的比特幣既得利益者,會不會死命地把比特幣的價格護住?
再提醒大家一件事,我先前說過2020年是比特幣生產力再減半的週期時間點,會由現階段每十分鐘一個區塊產出12.5枚比特幣再驟降為一個區塊為6.25枚比特幣,屆時算力難度提升,加上開採成本增加,有機會讓比特幣的成本上升為一枚5萬人民幣,大約是接近8000美元的成本,如果是這樣,各位認為比特幣2017年的歷史天價2萬美元會不會再被突破?這是一個簡單的數學和供需的問題,跟股票的供需是一樣的,我就是上週去大陸走了一圈比特幣礦場聽CEO算完成本之後,重新了解整個幣圈的市場結構之後我才豁然開朗。
當我收集更多來自業界的資訊和訊息之後,我就越加的發現知識的力量,還有人脈深耕的重要,以及什麼叫做少數領先市場先知先覺的領先者,真的,所有的恐懼皆來自於未知和無知,只要能夠掌握關鍵控制未知,然後不要讓自己變成無知,就可以領先市場上90%的人,並且取得巨大的成功。
這一趟去大陸學習到了很多關於區塊鏈與比特幣更專業且深入的知識,也感嘆大陸在區塊鏈技術進步之快,台灣完完全全在這一個領域是大幅度的落後,很多人看比特幣和區塊鏈都以泡沫、炒作來看待,可是如果捫心自問,自己對於這領域又下了多少的努力去學習了解?是真正通透了之後看穿了,還是其實只是自己用過往的經驗和自己的臆測去看待一個全新的事物和新領域,我想這問題留給大家去思考,區塊鏈對我來說是一個全新的領域,裡頭不會只有比特幣而已,更多的是一些開始有應用在真實生活的場景中落地實現的項目和公司都在陸續進行,看得懂趨勢也能把握住趨勢的人,自然就能有機會得到一次財富的衝撞,贏得一次人生的康波週期循環,過去的一些大環境的趨勢或許我們沒有機會參與到,但區塊鏈在未來幾年的崛起,我相信在適度並且有意識控制的承受一點點風險之下,並且做好成熟的資金控管之後,一定會找到新的邁向財富自由之路。
機會,永遠留給準備好的人!!
#比特大陸即將在港公開發行IPO
#挖礦機即將進入新機型的算力提升
#比特幣的價格開始醞釀暖身準備策動區塊鏈加速發展
元大證券銷戶要帶什麼 在 OP凱文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權益數:
指帳戶之淨值,含未沖銷浮動損益及有價證券抵繳總額。
相較之下,權益總值才是比較重要的東西
因為 #權益總值 反映的是真實的帳務價值
#未沖銷浮動損益:
未實現契約之損益淨額。
#可動用(出金)保證金:
帳戶權益數中可委託下單或可出金的金額,不包含部位未實現利得。
#部位未實現利得:
當日契約尚未結算前之利得。
#高風險帳戶通知:
期貨交易人交易帳戶,於交易時段權益數低於未沖銷部位所需之維持保證金時,且帳戶中有依臺灣期貨交易所規定應辦理高風險帳戶通知之 商品,期貨商應對其發出「高風險帳戶通知」。
#盤後保證金追繳通知:
收盤結算後,期貨交易人帳戶權益數低於維持保證金額度時,期貨商將發出保證金追繳通知, 要求交易人補繳保證金差額至原始保證 金的額度。
成為這個頻道的會員並獲得獎勵: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L2JKimITPdd37tEzJrHPAg/join
歡迎留言問問題唷!如果不知道要留什麼也沒關係,在底下選個食物與我分享吧!
🍺🍷🥤🍕🍖🥩🍔🍟🌭🍙🍝🍜🍦🍩🍫🧀🍇🍎🍉
===學員破百人啦===
⭐選擇權課程,小資族大翻身:https://optionplayerkevin.teachable.com/
===趕快來加入吧===
▼底下有各種資訊,歡迎點開參考▼
✅telegram:https://t.me/opplayergroup
✅選擇權討論社團:http://optionplayerkevin.pros.is/groupkevin
✅IG:http://optionplayerkevin.pros.is/instagramkevin
✅FB:http://optionplayerkevin.pros.is/facebookkevin
✅Blog:https://optionplayerkevin.blogspot.com/
這個頻道專注在選擇權的話題上
股票、期貨、基金也歡迎大家來討論
希望大家都能變得更有錢,邁向財務自由
----------
音樂:
► Music Credit: LAKEY INSPIRED
Track Name: "Days Like These"
Music By: LAKEY INSPIRED @ https://soundcloud.com/lakeyinspired

元大證券銷戶要帶什麼 在 註銷證券帳戶需要回到原分公司辦嗎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以前銷戶好像是一定要到原分公司去銷戶,因為券商代碼會帶在前面, 現在時代進步,應該是可以不用回原分公司銷戶吧,十幾年沒摸了,不是很確定了。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