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大眾運輸品質,直擊公車營運困境】
大眾運輸的方便性跟普及度通常是一個城市進步的重要指標,上個會期我就有質詢高雄市政府如何解決公車營運下滑,以及如何提升公車品質的問題,因此昨日與團隊拜訪了第一線的公車業者來了解公車業者在經營上遇到的困境。
#公車駕駛嚴重人力不足
根據業者資料,高雄市公車駕駛短缺將近1600位,面對路線越來越多,每條路線的站點也越來越多,讓駕駛越來越難控制準點的狀況,因此衍生出脫班 ➡ 民眾抱怨➡ 運量下跌➡ 壓低人事成本的負向循環。
#偏遠地區路線尖峰離峰落差過大
通常偏遠地區公車需求的尖峰時間都集中在一大早,但該路線整體運量又不高,改由公車式小黃經營的話,尖峰時間也是完全無法滿足當地民眾的需求,該如何滿足運量需求的尖峰時間也兼顧離峰時期運量不足的成本,也讓業者傷透腦筋。
#路線的規劃到底是專業考量還是選票考量?
關於公車路線及站牌設置如何規劃?其實應該根據 1. 實際搭乘運量 2. 區域人口動態變化來作調整。不過,客運業遭遇到的困難是,常常因為特定民代施壓,就得更改路線或是調整站牌位置。
在輕軌或是鐵路地下化車站通車後,與部分公車路線重疊,造成公車運量明顯下跌,但卻無法取消這個路線(原因同上,只要有民眾反對就難取消),也造成成本效益不符。
上個會期,我有針對站牌位置的調整,要求通局必須訂出一個明確的依據;另外,針對部分運量不佳的路線,交通局也已經提出路線調整方案,我認為公車路線的設計,還是要根據數據來作出評估,以專業來決策。
大家都會希望自己家附近就有公車,這樣最方便,這是人性。但畢竟,政府跟民間公車業者資源有限,還是要有所取捨。總不能要求公車路線、站點要多,但又認為政府不應該用預算貼補營運不佳的虧損。
下個會期,我也會提出部分路線「公車站時刻表」的問題。這個之後再跟大家談。
(圖片為示意圖 非指特定業者)
偏遠地區路線尖峰離峰落差過大 在 [情報] 大都會客運多條路線班次調整- 看板Bus - Mo PTT 鄉公所 的推薦與評價
3.33自12/5開始試辦調整平常日服務水準調降為尖峰15-20分(原12-15分) 夜間離峰班次(20 ... gishileh: 都市計畫也應該配合暫緩偏遠地區的擴張著重在公宅和 11/22 21:42. ... <看更多>
偏遠地區路線尖峰離峰落差過大 在 暢行台北公車客運資訊站- 《低每公里營收卻用大車營運的路線 ... 的推薦與評價
而內湖區、信義區因上班族眾多,使得部分路線尖離峰營運落差大,如行經內湖科學園區的552、946、紅3,離峰、假日搭乘人數並不多,但尖峰人數爆量,還是只得使用大車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