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凱的議員日記 #1】📣
雙北的孩童健康令人擔心☹️,站在防疫第一線,家長與第一線的教保人員應該盡量做到下列四件事:
1️⃣有症狀或身體不適的孩童在家休息🤒
2️⃣在幼兒園、托嬰中心務必全程戴口罩進行活動😷
3️⃣用餐時以隔板阻隔飛沫的傳染途徑🌬
4️⃣加強清消,用肥皂勤洗手、使用酒精清潔環境🧴
9月的第二週開始,阿凱決定每天寫下近三年來關注的議題和大小事,希望和大家分享我的《議員日記》💪
🎯《豪門保母日記》這部電影裡提到:「你必須將自己融入不熟悉的世界,如此一來,你將更加了解自己。」相信每一對將孩子托育給保母的父母👨👩👧👦,都希望能掌握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點點滴滴,所以在2019第五次定期大會中我提出了 #托育日誌雙軌並行,讓父母能掌握孩子的動態🗓
保母也在每一次不熟悉的環境中更加了解自己及孩子,這樣的過程其實需要專業的累積,從每一個月孩子的成長來判斷要給予什麼樣的照顧,阿凱做過市場調查,將近7成的保母非常樂意在評鑑中讓自己得到較好的報酬,由於現況不允許,因此提出有保母證照或修得相關學分的保母,可以在市場機制或口碑回饋中展現自我價值的 #保母分級制度💪
對於臨托中心的服務人員來說,偶爾也會需要到非戶籍地的中心服務,而現有的規定將限縮這些服務人員能工作的場域,對臨時有工作需求的保母來說是不友善的😢,阿凱提出 #修改臨托服務人員登記為「到宅服務」,讓每一個有需要的孩子都能得到最適時的照顧,而願意支援臨托服務的朋友也能不受地域限制🤝
#你的事就是阿凱的事
#高雄特有種
#向市民報告
#阿凱的議員日記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3的網紅高雄市議員-林于凱,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現在很多父母,在小朋友2歲的時候,沒有辦法順利回到職場,其中有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父母找不到合適的照顧人力。 這樣看起來,是保母數量不足嗎?巴特,出現了一個很弔詭的現象:也同時有很多保母找不到小孩可以帶! 以三民區為例,目前有4百多位的保母,但是卻有70位保母,面臨沒有小孩收托的窘境。 家長有...
保母分級制度 在 林于凱 高雄市議員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今天看到一則新聞,在講保全業進用中高齡者、銀髮族的狀況。業者說,中高齡工作穩定性高、個性沉著穩重、身段柔軟、親和力強,這些特質都很適合保全業。
確實,每次拜訪進陌生的大樓,如果看到訪客登記櫃台坐的是慈祥的老先生,就會有一種親切感和安心感。
但是這些退休後二度就業的前輩們,不見得那麼在意待遇的問題,長期來看可能造成保全業者習慣支付較低的薪資,使得保全業對年輕人來說,變成低薪又沒有前景的職業,就算投入這個職場,也不會想長期發展。
事實上,同樣是保全業,工作樣態也可能差很多。管理大樓出入口,和保護運鈔車,內容就完全不同。但是目前國內並沒有保全證照制度,只有聽起來很類似的「保全護照」,而且還不是進入保全業的必要條件。早在2006年的「全國保全論壇」,就已經提出過要於建立保全人員證照制度、並進行分類分級。
我之前在議會質詢時,曾提出「保母分級制度」,根據畢業科系、年資、相關課程與考試等因素,建立不同的收費上限標準。保全業的工作內容的差異比保母更大,也更容易進行分級。
例如以「人身保全/現金運送/系統保全/駐衛(大樓)保員」來分級,藉此,業者可以更容易找到適合不同業務的員工,年輕的從業人員也可以透過進修和鍛鍊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挑戰強度更高、收入也更高的保全任務。
除了分級證照,保全的工作也應該朝專業化邁進。例如,訂定明確的大樓保全職務工作內容,減少糾紛。這樣的良性循環,會讓保全產業愈來愈健全。
#推動保全業證照制度
#分級管理確保年輕人晉升空間
保母分級制度 在 高雄市議員-林于凱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現在很多父母,在小朋友2歲的時候,沒有辦法順利回到職場,其中有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父母找不到合適的照顧人力。
這樣看起來,是保母數量不足嗎?巴特,出現了一個很弔詭的現象:也同時有很多保母找不到小孩可以帶!
以三民區為例,目前有4百多位的保母,但是卻有70位保母,面臨沒有小孩收托的窘境。
家長有找保母的需求,但是保母卻沒有小孩可以帶,why?
面對這樣的詭異現象,社會局是否在保母媒合上面出了問題?我們團隊比對了相關數據,發現高雄市6個居家托育服務中心,保母媒合成功率僅22%。因此,如何建立保母專業制度和加速媒合,成了當務之急。
對此我建議,請社會局將保母資訊整理出來,與民政局合作,透過里政系統(里長)去介紹住家就近的優質保母,讓家長能有更充分的資訊。
另外,我請社會局規劃建立「保母專業分級制度」。目前保母帶一位小孩,就是15,200,做了一輩子的保母,也沒有多大的薪資提升空間。
如果,社會局能媒合社大,或是托育輔導組織,提供不同領域的專業進修課程,透過第三方認證分級,讓有特殊專業的保母,能有更高的薪資條件,這樣才能提升保母專業進修的誘因,提高年輕人把保母作為終身職涯規劃的可能。
並且提供不同需求的家長有不同的選擇,讓第一級的專業保母,有更合理的薪資條件,並且讓台灣保母成為專業的服務產業!

保母分級制度 在 黃珊珊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針對4月1日發生在內湖的托嬰中心案件,這幾天議會其他同仁也陸續提出不少建言,社會局也有所回應,並根據新的事證有了第二波的懲處。在這事件中,除了最難過的父母外,其實台北市政府所謂的評鑑制度,也在這事件中喪失了最基本的公信力。
黃珊珊議員表示,依規定北市托嬰中心每三年至少評鑑一次,108年剛公布最新的評鑑指標,分為行政管理、托育活動以及健康安全三大項以及減分項目與外加項目,其中行政管理有10個評鑑項目,佔了20分,托育活動有25個評鑑項目,佔了40分,健康安全也是25個評鑑項目,佔了40分,每個評鑑項目為1-3分不等,滿分為100分。90分以上為優等,80分以上未達80分為甲等,70分以上未達80分為乙等,60分以上未達70分為丙等,未達60分為丁等。而受委託評鑑的學者專家則大概花半天的時間到現場,進行這總共60個評鑑項目評分。
針對這60個評鑑項目、總分分級制以及評鑑的方式與時間,有沒有需要再檢討的地方?以下有幾點具體建議---
1、 目前僅花半天時間完成60個評鑑項目的評鑑方式,過於形式,也難以看出托嬰中心的完整面貌。具體建議可將評鑑項目與時間分次實施。
2、 評鑑項目中缺少家長的反映意見。應仿效公運處評鑑公車業者將乘客日常反映內容納入評鑑的方式,也將家長平日的建議內容納進評鑑項目。
3、 增加評鑑頻率,從每三年1次改為每二年1-2次。並將評鑑過程及評分細目資訊公開,並且要求托嬰中心將此資訊放置於對外招生的網站。
4、 其實會進到托嬰中心服務的保母、教保員,對這份工作都有一定的熱誠。在相關的研討會中也發現,幼兒園與托嬰中心發生兒虐事件最大的原因其實是壓力。教保員、老師因為長期或當下壓力大,導致情緒失控,進而有了虐童的行為。因此如何增加托嬰中心的工作條件就非常重要。降低現行師生比則考慮給予一定比例的加分,是可以考慮的方向。
5、 其他像設置監視器、開放家長手機連線、社會局不定期稽核等,都能讓提昇評鑑信任度。
最後黃珊珊議員也關心像托嬰中心等社會機構的保險是否足夠。以托嬰中心為例,目前有規調必須強制投保場地公共意外責任險與兒童團保,但兒童團保身故僅為100萬元,是否曾該在要求投保責任險,這樣不僅增加家長保障,某種程度也是減少園方的風險。

保母分級制度 在 努力讓雲林更好,陳芳盈的幸福政見斗六高中畢業之後 ... 的推薦與評價
... 保母線上平台,讓沒有後援的新手父母有喘息的空間,方便找尋優質安心的保母。 2 ... 推行長照分級制度,減低照護壓力,實施更精準的長照服務。 雲林有盈,老幼雙贏十 ... ... <看更多>
保母分級制度 在 《托嬰中心評鑑制度檢討》黃珊珊質詢 的推薦與評價

... 保母、教保員, ... 針對這60個評鑑項目、總分分級制以及評鑑的方式與時間,有沒有需要再檢討 ... ... <看更多>
保母分級制度 在 [新聞] 護師鍍金1/臨床滿5年護理師執照鍍金轉- 看板Gossiping 的推薦與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