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H&M,有不少引起我興趣的電影。
舊版的教科書提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時,通常會提到坦能堡會戰。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此戰算是改變德國戰略的重要因素。
德國的位置在歐洲的中央地帶,這也奠定德國的先天戰略劣勢,那就是容易被夾擊,尤其一戰開打前,德國的敵對勢力─英法俄,分別位在德國的東西兩方。面對被夾擊的可能,德國高層想到的方法是:利用高機動力,先集中主力擊破一個方向的敵人,再利用時間差,調轉主力擊敗另一方面的敵人。
戰略既然決定,下一步是要決定對象,也就是要選擇先攻西線的英法?還是東線的俄國?由於德國的戰略是建立在快速移動上,當時鐵路密集度高的西線就成為目標,所以德國最終決定了「西攻東守」的配置,將主力調往西線(順帶一提,在此選擇下,德國後來又研究迅速攻破西線的戰略─施里芬計畫)。
正因為主力在西方,德國在東線的兵力顯得稀薄,這讓俄羅斯有可趁之機,而俄軍也的確發動了攻擊。但就在坦能堡戰役,德軍大破俄軍,加上西線戰場的攻勢被英法扛住,以至於形成僵持的壕溝戰,德國高層之後將戰略改成「東攻西守」,這也成為日後德國在一戰東線戰場獲勝的遠因。而負責坦能堡會戰的指揮官─興登堡、魯登道夫,後來更憑藉著戰攻,最終成為德國一戰後期的實際掌權者,興登堡更因為在一戰的威望,後來成為德國威瑪共和的總統(順帶一提,魯登道夫在威瑪共和時期雖然未能像興登堡一樣飛黃騰達,但在德國國內依舊擁有相當大的號召力,以至於他曾經聯合其他勢力發動政變,不過被輕易鎮壓,而魯登道夫聯合的勢力,正是希特勒的納粹黨)。
雖然我是熟悉坦能堡會戰的背景以及影響,但對於中間的過程我卻完全不了解,所以如果有部電影是講這場戰爭的歷程,我會非常有興趣想要觀看,並了解這場戰爭究竟為何會被大肆宣傳。
泳渡英吉利海峽......你在跟我開玩笑嗎?竟然真的有人能辦到這件事呀!
說到有名的游泳,我很容易想到毛澤東。老毛是位游泳健將,我有次看某部紀錄片,裡面提到老毛因為大躍進政策的失敗,被逼出了權力核心,而他決定發動文化大革命奪回權力。在文革初期,老毛為了造勢(並證明自己身體很健康),於是進行所謂的暢游長江。簡單來說,73歲的老毛在1小時左右的時間游了15公里。
聽起來很驚人是吧?但紀錄片中,有位老兄是這麼說:「那段長江,水流湍急,毛仰遊在水面上,他人又胖,浮起的大肚子可一路順流而下,一下就漂過好幾十里。」我翻譯他這段話的意思是:與其說毛澤東游了很長距離,不如說他是被水一路沖下去。
所以在河裡游泳,可以借助水流,但在海裡游泳......我實在太難想像,這到底需要多麼強大的體力?真想看看這件事情如何發生的呀?
我相信只要上過英語課的人,應該都學會馬丁路德的著名演講:I have a dream.(我學生時代還被抽到要朗誦這篇,這對外文能力超爛的我,簡直是恐怖加煎熬的記憶,以至於我太久沒回想,都快忘記當時發生什麼事了。)
我除了想看這著名的歷史場景,同時我想到另一件事。
其實馬丁路德金恩在當時的黑人運動中,只是其中一個流派,也是大眾通常下意識比較肯定的流派:非暴力不合作。
乍看之下,這很好呀,在法治內利用遊行、罷工之類的手段向政府爭取權益。但我想問個問題......真的能用這些方式讓政府釋出權益嗎?
以罷工而言,勞工跟資方請問誰能撐得比較久?我想大家心裡有數。遊行?我國那麼多次遊行到底有幾次是真的有重大突破或進展?
所以相對馬丁路德金恩,當時還有另一個流派,由麥爾坎X提倡的暴力抗爭(甚至這可以延伸到另一股勢力:結合社會主義的黑豹黨,說到黑豹黨,這段在我國基本冷門到聞所未聞的歷史,可以參考我前一陣子非常欣賞的電影「猶大與黑色彌賽亞」,另外在「芝加哥七人案:驚世審判」這部電影中,也有黑豹黨的部分片段)。
我這麼比喻:面對兩個向你抗議的人,一個是站在你門外呼口號抗議,另一個是直接衝進你家砸客廳,你比較重視誰?
當然,我想在觀感上,絕大部分人在絕大部分時候都非常反感暴力抗爭,因為他帶來的損害以及牽動的層面巨大的多,但不得不同意:他對所謂的當權者也有效的多。
事實上,晚期的金恩有感於非暴力方式的無效,開始向麥爾坎X的路線靠近;又非常值得玩味的,是麥爾坎X有感於暴力抗爭隊及效果有限,也開始向著金恩的路線靠攏。
相異的兩人,竟在日後相互吸引探索,而這兩人的結局卻如此相同:都死於暗殺。
馬丁路德金恩現在被塑造的很高大上,但其實,不可能用所謂的「聖母模式」成就一切。馬丁路德金恩一開始舉辦的遊行,其實參與人數很少,但他後來刻意把遊行辦在黑人的下班時間,這就形成一種人數倍增的假象,因為下班人潮在畫面上也被算出來了。甚至金恩會預先請記者準備拍攝,其中之一藥浴被拍攝的場面,就是有警察暴力執法,這樣就能用鮮血換到更大的宣傳版面。
我真是挺想看看,不同的電影對於金恩的描述為何。我不是說金恩是個小人,我只是想強調金恩不是個完人,正因不是完人,因為真實,我們這些後人才更容易和歷史人物產生連結感呀。
其他的電影我也都挺期待,除了一部,那就是這當中我唯一看過的一部:羅馬假期。
說沒有很期待,是因為我看過,所以劇情就部怎麼期待了。但其實這部電影要我重看,我絕對OK。原因......有奧黛麗赫本難道還不夠嗎?
對於本周電影,或是我分享的知識,大家有何看法呢?歡迎留言一起來聊天討論喔。也可以多多分享本篇文章,讓對歷史以及電影有興趣的同好有更多共鳴或討論的機會喔。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俄羅斯 有名 電影」的推薦目錄:
- 關於俄羅斯 有名 電影 在 金老ㄕ的教學日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俄羅斯 有名 電影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俄羅斯 有名 電影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俄羅斯 有名 電影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俄羅斯 有名 電影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俄羅斯 有名 電影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俄羅斯 有名 電影 在 俄羅斯有名電影、俄羅斯科幻電影、俄羅斯恐怖電影在PTT ... 的評價
- 關於俄羅斯 有名 電影 在 刪光光!YouTube 一口氣刪除所有俄羅斯官媒相關內容 的評價
- 關於俄羅斯 有名 電影 在 [問片] 俄羅斯愛情電影- movie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俄羅斯 有名 電影 在 俄羅斯有名電影- 電影影評網 的評價
- 關於俄羅斯 有名 電影 在 俄罗斯女兵在葉卡捷琳堡戴口罩作儀仗訓練- 台海軍情員 的評價
俄羅斯 有名 電影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他,不是史恩.康納萊(Sean Connery),是他的親弟弟尼爾.康納萊(Neil Connery)。為了創造蹭007熱度,投機商人把完全沒有表演經驗的康納萊老弟抓來主演山寨龐德。兄弟鬩牆的結果,是成就一場經典對決,還是鬧了一個笑話?
.
1960年代,出身蘇格蘭的史恩.康納萊(Sean Connery)憑藉「007」詹姆士.龐德的角色,成為無人能出其右的超級巨星。特務片也因此成為當時最流行的類型,世界各國爭相仿效,都希望能培養出與擁有龐德魅力的新星。
.
在一場餐敘上,義大利製片人達利歐.薩巴特洛(Dario Sabatello)與當時007系列導演泰倫斯.楊(Terence Young)閒談,楊偶然提到他曾偶然聽到一個廣播訪談,受訪者是與史恩.康納萊相差八歲的弟弟尼爾.康納萊。他說,這兩兄弟的聲音簡直一模一樣!
.
雖然兩人是兄弟關係,但社會地位卻極為懸殊。哥哥已經是享譽全球的巨星,而弟弟卻是蘇格蘭的泥匠工人。當時的尼爾因為不慎遺失工具,而被僱主掃地出門,正是因為他哥哥的知名度,使得這個小事登上了國際新聞版面。
.
薩巴特洛聽到這個消息之後,靈機一動,心想「何不找他來演一部007電影呢?」
.
與其他的投機商人一樣,薩巴特洛根本不在乎尼爾.康納萊能不能演,只管開出高薪延攬。而生活拮据的尼爾,也一口答應。一部007的「兄弟作」由此誕生,他所飾演的角色就是龐德的弟弟(雖然劇中並未明確說出來)。片名《O.K. Connery》(1967)的由來也非常隨便,只是因為在試鏡過程中,工作人員一直說著「OK! 康納萊!」片方覺得順耳,就定了片名。
.
《O.K. Connery》是一部義大利製作,由當時小有名望的亞柏托.迪.馬提諾(Alberto De Martino)出任導演,他對執導零演技的尼爾.康納萊演出感到困擾,但也只能硬著頭皮上陣。與此同時,野心勃勃的薩巴特洛竟然還親自邀約史恩.康納萊客串,當然遭到斷然拒絕,他認為這個計畫是在剝削自己以及他的弟弟,並呼籲薩巴特洛應該停止這項計畫。但對方顯然沒有理會。
.
倒是在007系列中飾演M先生秘書的露易絲.麥斯威爾(Lois Maxwell)卻真的點頭出演,她後來回憶說,自己在當時領取的片酬比自己演出所有007電影加總還多。不過她後來承認,這個決定可是氣壞了史恩.康納萊,他對她怒吼:「你背叛了我!」但背叛他的人可不止一位,飾演M先生的柏納德.李(Bernard Lee)等多位007演員也參與了演出,先撈一筆再說。
.
在這部《O.K. Connery》之中,為了避免沿用007角色名稱所造成的版權問題,尼爾.康納萊是使用本名演出,而且角色設定很怪異,他的角色是一個懂得催眠術的整形外科醫師。每回劇中人準備要提到他的哥哥是「龐德」或「007」的時候,就會突然中斷。
.
故事有著豐富的龐德風情,一樣有間諜、情報與特務元素,而且故事背景橫跨俄羅斯、瑞士、西班牙、摩洛哥。此外,尼爾.康納萊雖然是因為聲音與哥哥類似而被找上,但最後片方卻以他罹患了盲腸炎聲音不好聽為由,而另請他人配音,最後他的聲音聽起來反而像一個美國人。
.
美國聯藝電影公司也不顧作品山寨意味濃厚,代理來美國發行,改片名《Operation Kid Brother》上映。之後發行DHS的版本也曾改名為《Operation Double 007》,顯然是商人為了魚目混珠。
.
事實上,這部《O.K. Connery》雖然是山寨電影,但卻不是「惡搞片」,編導認真地試圖複製出真正的007風格,但影評人顯然不買單,批評它尷尬地使人發笑、沉悶而無力,但尼爾.康納萊的表現卻沒有獲得差評。不過該片顯然因為製作背景太過古怪,對龐德電影的模仿太過明目張膽,也逐漸成為一部地下經典,出現了一些信徒,在1993年更成為了《Mystery Science Theater 3000》的嘲諷對象之一。
.
在1969年,尼爾.康納萊又出演了一部名為《The Body Stealers》的科幻片。為了一雪前恥,他運用兩部電影賺來的天價片酬回頭經營泥匠事業。自此之後,就只是偶爾在電視劇集客串,表演機會不多
.
在八〇年代,他受邀出演徐克執導的《最佳拍檔3:女皇密令》(1984),飾演的角色真的叫「龐德」,也算是終於能與哥哥「平起平坐」。在九〇年代,尼爾.康納萊完全淡出了影視圈。2002年曾因為酒駕登上社會版,被吊銷了三年駕照。
.
康納萊兄弟從來沒有在大銀幕同台,兩人的關係改變始終沒有明確的報導,但關係應該不算疏遠。史恩.康納萊在2020年10月過世時,對尼爾.康納萊顯然造成了不小打擊,而晚年的他本來就病痛纏身。
.
2021年5月10日,尼爾.康納萊辭世。正牌007喬治.拉贊貝(George Lazenby)第一時間表示悼念,稱尼爾終於可以加入他偉大兄長的行列。
.
.
(圖為《O.K. Connery》之中的尼爾.康納萊。)
俄羅斯 有名 電影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這兩天發生瑞莎的事情,我一直在回想,以前在中國也有很多跟烏克蘭聯姻的例子,例如東北人就有不少和烏克蘭、白俄羅斯聯姻的,而且你到東北國境線上的城市真的會嚇一跳,怎麼會有這麼多俄羅斯人。
可是我真的講不出任何一個烏克蘭人能像瑞莎對台灣這樣,也為中國貢獻的例子。有幾個有名的前蘇聯國家歌手參加中國的選秀節目,其他真的沒有印象了。(那個幫助毛澤東打敗國民黨的蘇聯人民請略過不計)
雖然台灣可能還是有不少缺點,但是台灣的包容性逐漸變強,這是慢慢可以看到的事情。瑞莎在這裡找到自己的家,而且她可以為這裡付出,甚至當她與舊體制出現扞格時,大批民眾願意支持她。大部份人沒有因為體制被冒犯而否定她,而是發出支持的聲音。
這次做趙婷的影片,我問我自己,如果今天有一個外國人在台灣拍了一部有批判色彩的電影,我們也能像美國社會那樣以她為榮嗎?那如果有一個台灣人,移民到了美國,然後回頭說台灣是個充滿謊言的地方,我們會像中國社會那樣封殺她的影片、刪除她的言論嗎?
在自己的出生地被消音的導演趙婷:https://youtu.be/RAIfzvjvXXY
趙婷這部電影在中國叫無依之地,但是最終美國接納了她,中國刪除了她,她生活16年的地方,變成了她的無依之地。
一個社會住著許多外國人,那不一定就很包容;可是當你看到越來越多不同的臉孔,也能在這裡做出貢獻,被喜歡被接納,他們也可以討論這個社會上發生的事情,甚至提出批評,那才是包容。
在自己的出生地被消音的導演趙婷:https://youtu.be/RAIfzvjvXXY
俄羅斯 有名 電影 在 刪光光!YouTube 一口氣刪除所有俄羅斯官媒相關內容 的推薦與評價
YouTube 表示至目前為止已經刪掉了跟俄羅斯官方相關的1000 多個 ... 五星最高分評鑑,The Whole Dog Journal(WDJ)每年最佳推薦品牌也都榜上有名。 ... <看更多>
俄羅斯 有名 電影 在 [問片] 俄羅斯愛情電影- movie - PTT網頁版 的推薦與評價
我記得是一男一女因為暴風雪的關係所以聚在一起的愛情電影男主角好像是俄羅斯有名的演員Konstantin Khabensky(其實我也不是很確定) 不過在網路上一直都找不到,感覺 ... ... <看更多>
俄羅斯 有名 電影 在 俄羅斯有名電影、俄羅斯科幻電影、俄羅斯恐怖電影在PTT ... 的推薦與評價
俄羅斯有名電影 在ptt上的文章推薦目錄 · [新聞] Netflix免費釋出「凜冬烈火」 見證烏克蘭 · [新聞] 俄男排劍指東京奧運會獎牌四屆冠軍12人 · [新聞] 英國石油公司將脫手所持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