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讓eID成為民主防衛破口
#數位治理要以國家安全為前提
#勿讓全民個資奉送中國
#全面暫緩數位身分證政策
今天我與長期關注數位身分證eID的 台灣人權促進會 Taiwan Association for Human Rights 共同召開記者會,要求 #莫讓eID成為民主防衛破口、#全面暫緩數位身分證政策!
今天包含 愛信任-劉世芳 、 何欣純 、 洪申翰 Sun-Han 三位委員,還有來自學界的台大電機系 林宗男教授、臺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 沈伯洋助理教授,也都一起出席記者會,提出疑慮並共同呼籲政策暫緩。
我在今年三月就曾質詢提出eID的個資疑慮。沒想到現在內政部仍執意要推動eID政策,預計明年一月就要在澎湖、新竹市、新北市等縣市試辦、七月就要全面換發。
我最憂心的,當然還是台灣一直面臨中國的資安威脅,手法無所不用其極,日新月異,規模、頻率日益增加,包括:
❌透過政府委外廠商入侵
❌入侵政府資訊供應商
❌中資電子產品留後門
❌入侵攻擊取得非法權限
❌破壞或阻斷系統服務
❌植入惡意程式
❌違反資安政策規則
❌掃描刺探
行政院資通安全處的統計顯示,近3年來共發生 #1709件 針對政府機關的資安事件,駭客攻擊主要來自中國大陸。
中研院調查也顯示,目前數位身分證的晶片模組設計、晶片作業系統及應用程序設計、資料寫入設備生產,發包廠商都與中國政府關係曖昧,甚至疑與中國安全部門有合作關係,產生資安風險。
我們的政府未必已有防範應對的能力,貿然推動數位身分證,可能成為中國滲透的破口。這是絕對不可承受的後果!
11月2日中研院法律學研究所資訊法中心,也正式提出 #數位時代下的國民身分證與身分識別政策建議書。小組中橫跨資訊科學、法學、社會學、政治學等領域的學者,共同提出了 #三大質疑:
1⃣ 規劃中的晶片身分證將對臺灣的自由民主體制帶來立即而重大威脅。
2⃣ 現行條件下,強制發行晶片身分證欠缺合憲的法制基礎。
3⃣ 與晶片身分證同步推動的跨機關業務資料共享與整體智慧政府計畫,欠缺符合可課責性的設計與作法。
這份報告並要求在解決上述問題之前,#應立即暫緩晶片身分證之換發。今天與會的出席者,也從不同面向點出對目前政策的疑慮:
💬不只專法專責機構更要全面法規配套
💬愛沙尼亞殷鑑不遠應謹慎評估
💬面對中國威脅我們必須採用最高資安等級
💬捍衛人權的政府不應採用極權中國的數位身分證規格
💬不能讓中國竊取資料三個願望一次滿足
💬確保人民自由選擇權並保護開通者
(大家的精彩發言請點進圖片👉)
我們今天共同呼籲要求,除了應建立專法規範、全盤檢討配套法規,更應讓未來有專責機構統籌資安規範後,在確保國安及全民資安的前提下,再來評估推動身分證的數位化。
蔡總統、蘇院長都說 #資安即國安!中國滲透無孔不入,不能把全民的個資奉送給中國!
#實質監督
#提出解方
作業系統 自學 在 工業技術研究院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你知道ROS嗎
ROS(Robot Operating System)是專為機器人軟體開發所設計的機器人作業系統,標準設計框架讓機器人研究或開發,可以藉由開源的方式讓開發者不需從頭做起,能在前人的基礎上繼續堆疊發展,使機器人技術層級更趨大眾化。
學會ROS是無人機、無人搬運車、工業機械手臂等自動化與人工智慧領域不可或缺的技能!
❗❗11/26工研院獨家第一套機器人Remote Lab創新線上學習模式即將開課啦❗ ❗
#課程特色
✔遠端實機演練ROS/RAS,將所學實現於操控機器手臂,體驗ROS應用與效益
✔業師涵蓋產學界且開發經驗豐富,從原理、架構、到程式碼解析一次到位
✔參加11/26 Remote Lab課程,即贈送ROS線上自學課程,在家可以反覆學習
✔提供mentor hour,為ROS線上學習注入交流與諮詢機會,讓學習不卡關
#ROS支援哪些應用範圍
ROS-Industrial提供支援包含ABB、KUKA、FANUC、UR等多種工業機器人之軟體包,應用廣泛,除機器人設備應用之外,德國BMW、Bosch的無人車、中國百度的無人車開源架構Apollo,均已使用ROS做為系統整合或是演算法的驗證。
了解更多內容 ▶https://tinyurl.com/y5uvpqd6
ITRI College+ 工研院知識訂閱平台
#ROS #智慧機器人 #技能再造 #機電整合必備能力 #人機整合必備能力
作業系統 自學 在 織田紀香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看到一位前輩在提斜槓,分享一點感觸。
1999年出社會時,學校時代所學的,能應用在網路領域的技能實在不多。雖說曾經陪著老師架設區域內網,跟著維修熱力學教室相關電腦,甚至還跟著老師被校長叫去規劃與部署資訊教室的網路設備,但大部分工作還是熱力學老師在負責,而我頂多是安裝windows作業系統、設定網路卡、設定內部區域網路等。要拿這項技能出外工作,看似好像能勉強應徵MIS,不過實在不是個人於職場所望。因此,在學校時代,硬著頭皮跟老師又學了各式各樣的軟體。
熱力學老師想多瞭解3D軟體的應用,尤其在分子運動系統的模擬上,可以做到什麼樣的效果。被老師在半推半就之下,四處找了軟體,然後看著完全陌生的英文介面,開始學起3D Studio MAX、Maya、Softimage、Solidworks、Pro-E等。回顧這段學習過程,從結論來說,對一個專科生來講,沒有人教,再者網路翻譯還不普及的年代,要硬嗑英文翻譯,軟體學來著實痛苦萬分。最後,模擬分子運動系統只玩到煙霧、流水效果,進一步把人物3D建模稍微學會後,大致就這麼半途而廢。
人生斜槓,莫名在這一年展開。
右手小拇指上有個很大的疤痕,是當時陪著熱力學老師在實驗室裡,安裝網路卡、影像卡時,不小心沒卡好,活生生把肉夾在主機板跟卡楯中間。那時,我家住在汐止,學校在泰山,熱力學老師偶爾週末會到我家,把玩那堆從光華商場買回來的二手主機跟各種電腦零件,嘗試運用被人廢棄不要的零組件,試著「活化、再造」。尤其,學校資訊軟體資源極為稀少,我們的嘗試,不過是為了讓專科同學們可以有個稍微能用的資訊環境。投入資訊領域的那段歲月,老師從沒在客氣,想到一個題目或是方向,隨即要我去找軟體、找硬體、找資料,就是一句話,然後要我做到。
有一天,熱力學老師說他被校長盯上,要求我們為了學校資訊軟體環境,開始試著架設Mail Server。這玩意對於當時才專科四年級的我來講,實屬全新未知領域,特別是連老師一知半解下,唯一摸索出來的還是Microsoft方案。於是,我被老師諭令去找出各種Microsoft 的企業解決方案。我想,在1998那年,跟我們這類專科生最好的朋友,莫過於XYZ。看懂的人,大概多少理解我在說什麼。XYZ通常不負所望,透過對方找到Microsoft SMB(Small Business )office軟體,其中的Mail Server方案,完全符合老師期望,而我也從那天開始,陷入設定Mail Server的活地獄裡。
誰想學這麼多技能?有時或許是天注定。
畢業前一年,熱力學老師還真的很關心我畢業要做什麼工作,而沒頭緒的我,只是回老師說:「可能做個網頁設計吧。」不說沒事,說了,我的人生齒輪好像又被硬是轉個幾圈。老師說:「那你幫我做一下公司網站吧!我在美國有跟幾位朋友成立一間公司,但還沒有網站,你來做吧。」然後,靠著專三、專四、專五這三年課後累積自學的網頁製作技術,為老師做了個網站,同時還要替他們找主機放上去。事情這樣就完了嗎?當然沒那麼簡單,後來老師想要弄個ftp,方便跟美國的同事交換資料,結果又去搞台ftp Server讓他們方便作業。
學生時代的斜槓,大致到這邊為止,已經讓人覺得很莫名其妙。畢竟,我以為在機械實習工廠,能夠把磨鐵塊、焊接、板金、用車床、沖床、洗床、CNC學會,可以讓自己至少在機械五金相關加工廠上班不是太大的問題,可萬萬沒想到,一腳踏入網路資訊領域,從事網頁設計、美術設計的工作,更甚者因為熱愛繪畫、插畫,在課後時間經營個人網站,也經營出一些小小名號,並且靠著興趣與嗜好,結交許多朋友。讀機械工程科系的我,更不能想像在網路圈工作,一做就是二十多年,從美術跨到企劃,再從企劃跨到行銷,後來一腳踏上創業之路,不想學的技能也在創業這幾年,強迫自己學習跟參與。
進入中小企業後,宿命是做得多,做到昏天暗地。
2000年網路泡沫掉之後,網路公司倒閉掉大半,但還是有很多小型的網路公司如雨後春筍般的冒出。像是突然多出一大票「網站製作公司」以及「網站代管公司」,在那年代的網頁設計師一職,基本上不可能只做網頁設計,通常還得多做企劃、文案等相關工作,要是能寫文案還可做企劃架構時,公司也會要求順便做提案、內部文件表單、產品介紹文案等。不管要或不要,公司規模小員工少,老闆要求之下,工作通常多又雜,可礙於沒有太多工作經驗,再加上網路業發展並未到一個明確的框架之中,所以進入中小型網路公司上班,必然會不斷提升增加工作類項。
初入社會後,令人匪夷所思不外乎是除工作任務內的事務得做,還要多做很多非工作領域的事情,像是招呼好客人學到水泡茶、製作各類支援表單、撰寫各種補助案、為老闆私人撰寫各種詭異又難以說明的企劃,然後從網路走向實體,做展場規劃設計、佈置、叫賣商品之類的事情,工作展開又多又雜,瞬間冒出一股自己彷彿什麼都要會的錯覺,實務上很多事情做得沒經驗、沒到位,因而被老闆、主管罵。出乎意料的是,耐罵的技能從中慢慢增長、茁壯,想也沒想過,原來能挺得過謾罵會是職場上一項重要的職能。
為什麼創業之後,很多創業者的技能會大幅擴張?
創業,一個人當十個人用。不是不想請更多人來做,而是請不起。因此,創業之後,如果工作不涉及過多深度專業,能自己做的,一般來說多數會自己扛下來做。然後,接著是無止盡做不好、被修理、幹不到、再修理、不到位、繼續修理的做到要你命的死循環之中。說好聽一點是省成本,能者多勞;說難聽一點,誰要你沒錢、沒背景、沒貴人拉把手還自以為是的想創業。經營一個網站,沒內容可是不行,於是自己來寫;網友問題多,提出許多疑惑,還是要自己做客服;找投資人至少得準備募資計畫,不管會不會寫,沒有也沒得談,咬牙硬上熬夜上網查資料,拼了命的一頁又一夜的寫。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財務、會計。多數新創企業成立初期,甚至到了營運中期,多數不會在會計、財務上下太多功夫,頂多紀錄一般流水帳就很厲害,要聘僱一位專門會計,幾乎不可能。這也樹立日後與投資方難以談判的門檻,我也曾是其中的受害者,令整個募資過程困難重重,為此與太太一同學習初等會計,使用會計軟體入帳,試著藉由軟體做出各種財務報表,用來跟投資人洽談之用。在做的過程中,常會出現懷疑人生的念頭,不停地自問著:「為何會走上這條路?幹嘛要找自己麻煩,沒事把自己弄成這個鬼樣,何苦?」開始質疑自己時,步伐會變得緩蠻、沈重,情緒相對被影響,當某一天停下腳步回過頭來一看,發現自己累積了無數的技能、職能,有的好、有的不好、有的專業、有的不專業,好像什麼都會,意味著什麼都不是很到位,那種自我質疑的遲疑,成為前進過程中的一大阻礙。
時至今日,一位知名的資深業界講師,在課堂上分享到:「當老闆的,最好要會打高爾夫球,了解高爾夫球的社交文化,最好還可以懂得怎麼喝紅酒、白酒。不會,很多未公司尋求成長、增長的活動,很難有介入參加的機會。」聽他這麼說,似乎到了現在,要學的技能、職能,還得再增加。斜槓人生,由不得自己,可以的話,誰不想活得簡單、輕鬆,可也是為了想要活得越簡單,付出的代價相對越高,越不想怎麼做,世界就會越想要你往那邊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