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家過母親節,今年是最後一年。
這裡有過的回憶,是我們生老大派妞、她念幼稚園後展開的,這個家陪我們迎來老二小星球,直到如今,差不多住七年囉。
昨天我們從早到晚都在家慶祝,喝自己煮的咖啡、吃老妹買來的蛋糕捲,跟在東部度假的爸媽祝好,晚餐弄了一桌子邀公婆來吃飯。
酸甜苦辣經歷不少、感觸很多。每一年我們都不斷地調整步伐,思考什麼才是最適合我們的生活模式。
我很開心也很感動,靠我們的雙手胼手胝足打造了一個這樣溫馨的家。
一直以來都覺得,我會踏入婚姻真的很不可思議。曾經我像 #告白夫婦 中的太太一樣怨懟,覺得婚姻跟孩子讓我越來越狼狽、不知道自己是誰、完全不像想像中的幸福美滿,也曾跟韋德互不相讓、爭執到懷疑人生(其實常氣到想掐對方)
經過了一次又一次的繞彎尋路,才發現我們彼此在婚姻裡還有救,孩子更是上天賜予這一生最大的幸福(教養是考驗)
母親節的前一天,我們為了派妞的教養談到了深夜兩點,想想好像自從有了孩子已經很少想到自己。雖然有時候很頭大,惱公常很欠揍,但想想至少他是愛孩子、常陪孩子的先生,會主動分擔家務,往好的一面想,還過得去啦。
當媽媽之後的人生,少了一些、多了更多;失去了許多自由,但是幸福會隨著努力付出 收穫越來越多。
兩個寶貝送了我一堆手作、康乃馨,用力抱一抱說了好愛她們。
覺得還好有當媽媽,這輩子才深刻體會不求回報的愛,就是父母對孩子一世的親情。
#但是對當太太卻沒有感想 #哪ㄟ阿內
#哎唷我們感情沒有問題啦 (越描越黑?!)
#久未聯絡的朋友們別再一直問我們最近怎麼了
#相安無事但是沒有相敬如冰喔 #安啦
#娜塔家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310的網紅伊格言Egoyan Zhe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關於命運。這是我所讀過最恐怖的短篇小說之一──它是馬奎斯寫的,收錄於《異鄉客》,與魔幻寫實這件事幾乎一點關係也沒有。 ☞Instagram|http://www.instagram.com/egoyanzheng ───────── ☞〈我的心滴在雪上的血痕──馬奎斯《異鄉客》〉全文連結:https...
「但是對當太太卻沒有感想」的推薦目錄:
但是對當太太卻沒有感想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關於命運。這是我所讀過最恐怖的短篇小說之一──它是馬奎斯寫的,收錄於《異鄉客》,與魔幻寫實這件事幾乎一點關係也沒有。
☞Instagram|http://www.instagram.com/egoyanzheng
─────────
☞〈我的心滴在雪上的血痕──馬奎斯《異鄉客》〉全文連結:https://www.egoyanzheng.com/single-post/2019/10/27/我的心滴在雪上的血痕──馬奎斯《異鄉客》
☞請記得按讚、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馬奎斯 #百年孤寂 #文學
────
有很多朋友一直來問
說我既然已經一不做二不休做了一個頻道
為何不乾脆自己拍影片
(說我長得又不醜,演講時口才也不差)
要不然至少自己出聲音講旁白
要不然至少吃播(?
要不然拍奇怪的文具或電腦開箱文
ㄚㄚ我也很想啊
我百分之一百二十同意我不醜啊(很重要!)
我百分之一百二十同意我口才不差啊XD(?
(但其實真實生活中我話很少,和朋友聚會時也話少;
我後來發現那是因為我直覺性地非常害怕自己給人mansplaining的感覺
所以除非是演講場合
否則大概都一定要特別去「詢問」我事情的時候
我才會開始認真發表看法)
好啦,其實總而言之
除了我個人不太想露臉之外
主要還是希望自己專心寫稿、研發內容啦
但是
我有認真考慮拍影片回答大家的問題
這種答疑影片我大概就會自己出人來拍了吧
我是說目前這樣想啦
所以大家有任何問題可以留言問我呦
─────
莎士比亞說:「人生就像一個舞台,我們都是舞台演員」;愛情如喜劇般到來,同樣可能如悲劇般離去。我們該如何看待生命中無可迴避的悲喜呢?今天小編要和大家繼續分享伊格言老師的文章:〈我的心滴在雪上的血痕──馬奎斯《異鄉客》〉。
前二講我們討論了〈你滴在雪上的血痕〉這篇小說。藉由胸腔中不可見的心跳,藉由那些神秘的聲響和自然律動,馬奎斯試圖暗示的,或許就是性、愛情或命運本身的不可捉摸。新婚夫婦比利與妮娜前往歐洲度蜜月,妮娜的手指意外被玫瑰花刺傷。在冬雨連綿的巴黎,妮娜被送入急診室,留下比利獨自住進旅社。
離開妻子的比利像是掉進了一個生命的空洞。伊格言提到,在認識妮娜之前,比利就像莊子寓言中的「渾沌」,原本懵懂無知,但因為出身太好,所以過得倒也歡樂。直到被愛情鑿開了一竅(所謂「開竅」)──原本萬事順遂,以為能順利與妮娜走完全程,成為名副其實的人生勝利組。然而妮娜突然被玫瑰花刺傷,送入醫院急救,幾乎毀了他們的蜜月。
在此刻天色灰暗的巴黎,傻瓜比利身陷未知命運的巨大羅網之中,又發現他的賓利跑車擋風玻璃上被夾上了罰單。不會法語的他,怎麼可能搞得懂「單日要停在單號邊,雙日要停在雙號邊」是什麼意思呢?伊格言說,這就是巴黎版本的「卡夫卡迷宮」。人生地不熟的傻瓜比利這也不會,那也不順,四處碰壁之餘,終於想到該去一趟大使館尋求母國官方協助。但諷刺的是,大使館官員沒能認出他來,聳聳肩表示愛莫能助(比利傻到連自己的家世特權都不會用啊;聰明的太太不在身邊,他就什麼也不會了)。然而此刻,他卻看到抵達巴黎後第一次出現的,像加勒比海那般亮麗的陽光......
────
賈西亞‧馬奎斯,一九八二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一九二七年生於哥倫比亞小鎮,拉丁美洲魔幻寫實主義代表人物之一,名作如我們所知:《百年孤寂》。米蘭‧昆德拉(Milan Kundera)曾於一短文中討論《百》書中的人物命名問題。是,昆德拉說得對極了,我們確實不容易弄清楚那四五個奧瑞里亞諾、七八個阿加底奧‧布恩迪亞之間的差別;這除了折磨讀者之外,也簡直是在為難那些人物關係圖的編纂者。(可憐的編輯!)而昆德拉的看法是,沒錯,馬奎斯當然就是故意的,他使用重複姓名隨機產生器的目的,正是取消個體獨特性,刻意將讀者擲入系譜的迷宮之中──於此,時間洪流浩浩湯湯,個體被消滅,代之以一組又一組的同名序列(奧瑞里亞諾們、阿加底奧們),而「歐洲個人主義的時代已經不再是他們的時代了,可是他們的時代是什麼?是回溯到美洲印地安人的過去的時代嗎?或是未來的時代,人類的個體混同在密麻如蟻的人群中?我的感覺是,這部小說帶給小說藝術神化的殊榮,同時也是向小說的年代的一次告別。」
這論點深沉,武斷,尖銳,帶有昆德拉式的洞見與其狡獪之慣性,需要解釋。他的意思是,於其個人之小說史觀中,現代主義小說的人物們特別不愛生小孩──因為「後裔的終結」正象徵著個人獨特性的標舉。(如何面對一個小孩?至少有著你一半基因,介乎雷同與差異之間,且個人的任何特質皆可能於小孩身上被精準複製?)而《百年孤寂》在小說史上的革命意義在於,布恩迪亞家族雖同樣以絕子絕孫告終(後裔之終結),然而其中的個體獨特性卻也被馬奎斯的命名策略徹底消滅。這是現代主義內部一個嶄新的矛盾──標舉個體獨特性的現代主義傳統V.S.泯滅個體獨特性的現代主義《百年孤寂》──亦因之而被昆德拉界定為「向小說的年代(即現代主義時代,強調個體殊性的年代)的一次告別」。對此,育有二子的馬奎斯不知作何感想──二0一四年四月十七日馬奎斯以八十七歲高齡辭世,我們再也沒機會問他了。───伊格言
────
伊格言,小說家、詩人,《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8月號封面人物。
著有《噬夢人》、《與孤寂等輕》、《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拜訪糖果阿姨》、《零地點GroundZero》、《幻事錄:伊格言的現代小說經典十六講》、《甕中人》等書。
作品已譯為多國文字,並於日本白水社、韓國Alma、中國世紀文景等出版社出版。
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長篇小說獎、華文科幻星雲獎長篇小說獎、中央社台灣十大潛力人物等;並入圍英仕曼亞洲文學獎(Man Asian Literary Prize)、歐康納國際小說獎(Frank O'Connor International Short Story Award)、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等獎項。
獲選《聯合文學》雜誌「20位40歲以下最受期待的華文小說家」;著作亦曾獲《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度之書、2010、2011、2013博客來網路書店華文創作百大排行榜等殊榮。
曾任德國柏林文學協會(Literarisches Colloquium Berlin)駐會作家、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IWW)訪問作家、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成功大學駐校藝術家、元智大學駐校作家等。
香港文匯報專訪:
http://paper.wenweipo.com/2019/09/02/...
香港明報專訪:
https://news.mingpao.com/pns/副刊/artic...
────
小說是什麼?我認為,好的小說是一則猜想──像數學上「哥德巴赫的猜想」那樣的猜想。猜想什麼?猜想一則符號系統(於此,是文字符號系統)中的可能真理。這真理的解釋範圍或許很小,甚至有可能終究無法被證明(哥德爾的不完備定理早就告訴我們這件事);但藝術求的從來便不是白紙黑字的嚴密證明,是我們閱讀此則猜想,從而無限逼近那則真理時的智性愉悅。如若一篇小說無法給我們這樣的智性,那麼,它就不會是最好的小說。
是之謂小說的智性。───伊格言

但是對當太太卻沒有感想 在 陳泰源-房仲/主持人/歌手/作家/演講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160320中視/三立/TVBS 柯P鄰居逃亡潮 賣屋大降3千多萬
影片網址→https://youtu.be/mMuBIcyo1sE
【中視】記者 陳詩雅、張召朋 採訪報導↓
房市差 柯P鄰居很有感
台北市長 柯文哲 住的這棟樓,您可能不陌生,現在三樓掛上布條要求售,除此之外柯P一共有5戶鄰居中有3戶要賣,還大降價!......↓
六樓樓中樓連同4個車位從1.66億元降到1.3億,一口氣降了3600萬元。
柯文哲:我開始懷疑我太太的投資眼光我樓上、樓下賣好久都賣不出去。
五樓從去年1.2億降到1E0888萬,沒人接手,現在網路最低開價8688萬,降幅27.6%。
記者問:是不是不敢跟你住?
柯文哲:我不曉得,可是….可是….是嗎?XD
身為媒體寵兒,恐怕也造成鄰居逃亡潮。
房仲業者 陳泰源 表示:有那樣預算的人,隱私完全沒有被保障到,三不五時就有記者媒體在那邊,下修的幅度真的是相對比較明顯一些。
雖然大環境房市也不好,但柯P的鄰居們恐怕最有感,降價幅度幾乎比別人多了一倍。
【三立】記者 黃詩婷 楊成霆 採訪報導↓
柯文哲住在精華區永康街,當市長一年多後,沒想到鄰居卻紛紛降價求售,樓上、樓下都要賣。
自己是不是好鄰居,柯P也不確定,肯定的是家門口常會有攝影機、大陣仗,我家大門常常上電視。
記者:您知道為什麼其他鄰居要賣房子嗎?
鄰居:你們常常來拍會覺得受騷擾。
柯P住家總共七層樓,一層一戶共六戶,柯P住四樓,三樓掛出售屋看板,開價9800萬,五樓之前賣1.2億,現在開價8688萬降價3312萬,七樓最近也大砍價,一口氣降3600萬。
房仲業者 陳泰源 表示:有那樣高總價預算的人,他們相對非常注重隱私的,那如果說我很注重隱私,但是我的住戶又是媒體聚焦的人物,每天很多人急著採訪他,我花這麼多錢,隱私完全曝光,那有什麼意義在?
買得起的不想買,市長家整棟六戶就有三戶要賣還賣不出去,房市不好,柯P鄰居最有感。
【TVBS】記者 周育鋒、葉郁甫 採訪報導
市長上下戶難賣! 柯:懷疑太太投資眼光
台北市長柯文哲住家的上下鄰戶,從成屋到現在都賣不出去,柯文哲自嘲「懷疑太太投資的眼光」,其實他家地處台北市中心,房價本來就破億,下修了3千多萬,仍讓小老百姓難以負荷,而市長的高曝光率,也讓有錢的買家打退堂鼓,擔心隱私會受到影響。
記者(105.3.19):「鄰戶降價千萬也賣不出去?」台北市長柯文哲:「這個就很奇怪,所以我就開始懷疑我太太投資的眼光。」
典雅氣派的格局被嫌棄,不知市長夫人作何感想,還是問題在市長身上。
記者(105.3.19):「是不是不敢跟你住?」台北市長柯文哲:「不曉得…可是,是嗎?」
不過小市民們,到底想不想當市長鄰居?
民眾:「我覺得可以啊,第一個是戶數單純嘛。」
民眾:「跟人家當鄰居沒有什麼不好啊,很好,而且你們還會經常來讓我們曝光勒,不是嗎?」
媒體寵兒感覺新奇,又有轄區員警認真巡邏,跟市長同棟大樓聽來有點吸引力,但現實還是最大考量。
記者:「花多少錢以內,你覺得可以跟他當鄰居?」民眾:「大概在2千萬左右吧。」民眾:「大概6千萬左右吧。」
兩個開價都遠不及實際售價,出售廣告一掛6年還沒拆下,柯家的樓上78坪起初開價1.2億,如今砍價3千多萬還是乏人問津,頂樓樓中樓百坪大加上車位,1.66億削價3千6百萬還是轉不了手。
房仲業者陳泰源:「附近可能是同等級、同類型的社區,他的房價下修的程度可能是1成5,最多最多到2成,但是這個社區光是開價就已經下修3成以上。」
喊價高卻公設少,印象分數先打折,未來還太遙遠,眼前銷售狀況已經讓附近房仲搖頭,經手房仲透露,1、2樓是地主所有,3樓和5樓成屋後還沒賣出,頂樓樓中樓小老百姓買不起,大老闆又怕和市長一起入鏡興趣缺缺,所以和市長比鄰話家常,還是想想就好。
新聞網址→http://news.tvbs.com.tw/politics/news-645215/
部落格網址→http://blog.yam.com/taiyuanchen/article/135566536

但是對當太太卻沒有感想 在 日日·甜甜- 阿桃最近到處面試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但卻有一顆善良的心,常常用那笨拙卻溫暖的表現來傳達他的關愛。 ... by看著好久沒穿西裝打領帶,一整天奔波面試回來灰心喪志的老公而感覺不捨的太太心中感想 ... <看更多>
但是對當太太卻沒有感想 在 [心得] 親愛壞蛋-莊映文遇到范彥智的溫暖與成長 - PTT評價 的推薦與評價
范彥智很像當時的自己,用祕密去交往,但卻被透漏祕密的人傷害, ... 讓生產後的老婆可以透過媒體知道姜志明坦承外遇對老婆很抱歉。 ... <看更多>
但是對當太太卻沒有感想 在 [心得] BLUE GIANT 藍色巨星劇情感想與畫面意涵- 看板C_Chat 的推薦與評價
巴哈好讀版
https://home.gamer.com.tw/artwork.php?sn=5735673
\二刷/\二刷/\二刷/
趕在二刷之前把漫畫補完了,當初首刷對劇情的疑惑也獲得了解答
先吐槽車庫給的特典裁切超爛刮痕超多,而且好好的視覺圖裁成超小的畫面,還不如直接給明信片還比較好
https://images.plurk.com/2mw6Tjp3HCf5dlKsFRn21i.jpg
https://images.plurk.com/76ThUCNvxB8xnITmYYl1gb.jpg
而且視覺圖完全是捏他第十集的封面,學尖端出的小卡給完整的圖不好嗎???
以下有漫畫和電影劇透,建議兩個都看完再往下看喔
劇情
簡單畫個漫畫時間軸
https://images.plurk.com/2JWTmaJddQ9r3xtMU5jzxp.jpg
因為電影篇幅的關係,大在仙台的部分被砍光光,不然10本漫畫全做大概要五個小時吧(X)
若只看電影的話,雪祈和玉田還比較像主角,大的努力在電影裡著墨很少有點可惜
提四個我在漫畫中喜歡的點
1.不直接描寫大的練習
原作中描寫大對爵士樂的著迷程度近乎瘋狂,除了每天在河邊練習以外,作者還用了側寫的方式去形容
例1:
樂器店老闆:你買整盒簧片是要給社團的人用嗎?
大:不是,是我一個人要用的。
樂器店老闆:???
例2:
大的爸爸:我的兒子受你照顧了。(拿錢給大叔老師)
大叔老師:你欣賞表演要收錢嗎?(拒絕收錢)
若只是不斷畫大在練習,畫面會很膩,用這種藉由其他角色的話表現出大的努力我很喜歡,藍色巨星在畫面的描寫非常厲害,但與其他角色的連結也同樣讓人印象深刻
大的音樂感染了其他人,即使他們不一定走路音樂路上,可是會記得昔日那個努力不懈的笨蛋
對,JASS的三位全都是最努力的笨蛋,但你不會笑他們傻,反而會想為他們加油
2.家人的支持
大的努力讓我想到一句俗話「天才是99%的努力加上1%的天分」
而且大還多了一點的幸運,遇到音樂老師、教薩克斯風的大叔和最棒的家人
首刷電影的時候很好奇大的薩克斯風怎麼來的,畢竟入門的薩克斯風在台灣也要萬元以上,回頭補漫畫才知道是哥哥分36期幫大買薩克斯風
而且大跟爸爸說要去東京,爸爸沒有反對還支持他,說實在宮本家的家境不是到特別好,家人還全力支持他真的讓人很感動QQ
電影在大第一次吹薩克斯風給雪祈聽的時候,畫面轉回憶有快速帶過在仙台的人們
第一次看電影覺得好像在跑什麼重要畫面,沒get到點,後來才知道全是回憶啊
3.文化祭演出
電影沒寫高中音樂老師和大一起上台演奏蠻可惜的,在仙台我最喜歡這段,音樂不是生活必需品,卻是心靈的必需品
表演結束後找大當第一個要簽名的人,如果有經歷過有人找你要簽名的那種感動會很懂QQ
雖然演完被大叔老師嗆,但大叔老師有切身之痛才提醒大不要自滿,大叔老師真是大在音樂路上的貴人之一,沒有他的教導,大或許會更晚才成為藍色巨星
4.黑貓
電影開頭有隻黑貓在雪地上行走,最後消失不見
補漫畫有旁白才知道這是隱喻大走在音樂路上是孤獨的,大在仙台的劇情孤獨感其實非常強烈
高三是決定人生的一個轉捩點,大選擇和別人分道揚鑣,他一個人前往東京,又獨自一人往慕尼黑去
電影結尾雪祈接大的電話的時候,窗外的牆上有黑貓走過,電影前後呼應我好喜歡
對了漫畫的感情線我真的不懂,老實說大對爵士樂的著迷已經到他說出「薩克斯風是我老婆,爵士樂是小三」我都不會懷疑的程度
電影把感情線砍光感覺比砍大的練習過程還沒有影響,有人可以跟我說感情線作者想鋪陳什麼嗎?
---------------------------------------
畫面意涵
以下全是自己的推測+藍色窗簾,感覺這些畫面是出自於立川監督之手,也可能不準(?)
如果最後跑staff表我沒看錯,立川讓除了擔任監督,還有負責分鏡和音樂監督
2022年立川讓接了兩部動畫電影(藍色巨星、柯南電影)和路人第三季,這也太操了吧QQ
因為電影沒辦法截圖做gif,只能靠我爛爛的畫火柴人描述+拿預告片段形容
如果形容很爛都算我的,實際電影畫面一定比我寫的好看一百倍啦
立川監督常用的手法有三種:對比、相似構圖、顏色
1.對比
先跳過,這不作圖沒辦法描寫啦,而且兩個小時的長度要記的哪裡有對比太難了
我相信絕對有,如果後續有出BD或是上串流我再做
2.相似構圖
最明顯的是音樂祭和So Blue兩場,在演出和take觀眾用幾乎相同又不同的視角去描寫,還有曾和角色互動過的人都在
不過畫面是隨著節奏切換跳超快,不專注看很快就沒了
先上音樂
N.E.W.(音樂祭表演)
https://youtu.be/6ZKDdzqN6B4
FIRST NOTE(So Blue表演)
https://youtu.be/zPaReFxjc0k
部分音樂祭演奏畫面
https://youtu.be/KaB7tTJ2T5o
https://images.plurk.com/oio81s9BzuyOs2fVhUBNM.jpg
音樂祭在take觀眾是抓半身轉180度(我忘記是順時針還逆時針轉了(?)),注意玉田的音樂老師和稱讚他有進步的老人也在裡面
So Blue表演釘在眼睛上切換,仔細看大的哥哥、大叔老師、大姊姊小葵和機率10%的上班族都有到場
這不管一卡一卡截圖還是做成gif感覺很療癒(?)
https://images.plurk.com/47D7qWFfDKkeko4KSDCtoz.jpg
還有雪祈在彈奏的時候有部分是像鉛筆線稿的畫面,這在路人超能和DECA-DENCE的OP就有用過了
不過前兩部作品用鉛筆線稿的手法大多用在戰鬥畫面,藍色巨星用在演奏上給人一種演奏者和音樂融為一體,化為音符傳到觀眾耳中,明明是同樣的手法卻給人的感覺不同
3.顏色
前兩個手法不是專指立川監督才會用,其他作品也有,但我覺得立川監督最大的特色在於顏色的使用
這次在背景顏色上變換,以藍色為主,紅色、金色當對比,還有少量的紫色
藍色
https://images.plurk.com/6iENRur7PUzkXVeg67qCJb.jpg
藍色巨星在物體的陰影上選擇藍色,一來劇情大多在晚上,上藍色整體才不會太黑,二來扣回作品名「BLUE」 GIANT
https://images.plurk.com/4MblIl2Jq1ki7drQBWYF6g.jpg
身為藍色控我好喜歡電影的整體色調XD
金色
https://images.plurk.com/5vJPQUmn5xjMoL51Mm28xE.jpg
金色用在舞台上的燈光和樂器的反射,當樂器的反光隨著音樂節奏擺動,反射到觀眾的眼睛上擦出火花
如同盛大的煙火饗宴,在觀眾心中留下光彩奪目的絢麗場景
其中金色有個讓我印象深刻的點,就是大提出和雪祈組團的要求時
畫面轉到旁邊在閃的兩個黃色號誌燈後轉場
https://images.plurk.com/21Idalj5Ap0qYqrjgbdWAg.jpg
電影中的號誌有兩種意思,一是警告二是訊息
我覺得這是在提示觀眾劇情正式展開,兩個黃色號誌燈在閃就是在指大和雪祈準備要發光發熱了
對了大提出組團要求的BGM是這首,我還蠻喜歡的,順便問雪祈在發生車禍前的BGM是不是也是Ambition?我印象有點模糊,如果是的話感覺好壞
https://youtu.be/FAqPgdiaUkQ
紅色
被用來當作藍色的對比,紅色也代表最低溫的行星,在色彩意義上有警告的意味
我喜歡的場景有兩個地方
一是玉田第一次表演跟不上其他兩位,本來灰心喪志最後轉念「我不是被逼的,我是自己決定要打爵士鼓。」
畫面有一幕停在玉田站在餐廳門口,餐廳上了紅色和街道的藍色形成強烈的對比與切割
https://images.plurk.com/SHSEp6sB0UNQkZevIp0M4.jpg
二是雪祈在酒吧被平先生洗臉,酒吧整體顏色是紅色,當平先生說出「你完全不行」時
旁邊飲料櫃的藍光瞬間打在雪祈的臉上,藍色像是被紅色給吞噬般
https://images.plurk.com/ubXeQrNCylUySxcrsZWaX.jpg
https://images.plurk.com/2Zcv7O1aKmw10X1fZw91DG.jpg
(可惡預告片的內容不是我要的片段)
若把藍色當作正向,紅色當作反向,這兩幕的對比蠻好玩的XD
最後結尾JASS在So Blue演奏有一幕是長這樣子
https://images.plurk.com/SyrAms84FnTz3ynB0IDP4.jpg
首刷的時候沒想到這是什麼意思,本來覺得切成上下藍紅的畫面超帥的
回家才想到這不是星際效應出現過的黑洞嗎?
雪祈說出名跟上月球一樣,這次他們真的上太空啦www
紫色
https://images.plurk.com/4PLOb6UwGicuB3vEulVmVZ.jpg
出現的比較少,大多在舞台有部分整體會是紫色或是玉田打鼓時會用
有趣的點是藍色+紅色混出的顏色正是紫色
或許在說玉田也在從紅色巨星轉換藍色巨星的過渡期吧
先這樣,目前二刷電影看到的畫面意涵就這些,電影院不能按暫停我好痛苦啊啊啊啊(X)
然後真的不要因為3D的部分就被勸退不去看,音樂配上劇情的張力可以蓋過缺點
我自己降低看3D的不適感是找三位演奏者的影片來看,二刷觀感有比較好一點,也有可能我習慣了(?)
馬場智章(薩克斯風)
https://youtu.be/u1hRK8nBODk
上原ひろみ(鋼琴)
https://youtu.be/1rxYw7Y45Eo
石若駿(鼓)
https://youtu.be/hdog_9vBWUI
上原ひろみ的演奏根本是把身心完全投入,雪祈演奏到站起來根本是本人(廢話)
然後三部影片運鏡最好是上原ひろみ,電影的運鏡有達到這種程度甚至更好我給100分啦
以上,感謝您看到這裡,如果內容有錯可以跟我說
為了趕二刷漫畫細節和電影畫面可能沒有記很清楚
最後我要說
既然大對雪祈說「我是你的頭號粉絲」,那我也要說「我要當立川讓的頭號粉絲啦!」
\立川讓我的神!/\立川讓我的神!/\立川讓我的神!/
【延伸閱讀】
來貼個我找到的資料與訪談
【心得】流響出來的音樂情感──《BLUE GIANT 藍色巨星》(雷)
https://home.gamer.com.tw/artwork.php?sn=5729023
本人首刷語無倫次的心得自肥一下
[閒聊] BLUE GIANT映後立川讓訪談心得
#1aCjnEm-(C_Chat)
當初在西洽用關鍵字立川搜尋看有什麼東西,才對藍色巨星有興趣(理由超爛)
原來立川監督4/8參加BLUE GIANT電影特映會,4/9去路人超能的畢業典禮
感覺近期都在跑三部作品的宣傳,好希望台灣也有拍手場嗚嗚
繪製薩克斯風的參考
https://twitter.com/NUT_seisaku/status/1626402779827941376?s=20
NUT官推貼了薩克斯風的參考照片與模型,還有立川監督初期練習薩克斯風的影片
立川監督還特別把主要人員抓去上一年的薩克斯風的課程,我給100分啦!
《BLUE GIANT 藍色巨星》即將在台上映 電影商推出多款黑膠造型明信片購票特典
https://gnn.gamer.com.tw/detail.php?sn=250985
前面特典不是重點,後面的製作祕辛才是精華
立川監督對演奏者講了超多失禮的話(?),但實際去電影院聽大和玉田前期的演奏是有感覺到新手演奏的生澀感XD
「BLUE GIANT」大ヒットで聖地上映 立川譲監督「恐縮ですが監督特権ということで」
https://pse.is/524qw5
這是立川監督和上原ひろみ在東京Blue Note(原作So Blue的原型)宣傳電影新聞稿,我用翻譯機看意思應該是這樣,意思可能不準求翻譯(?)
1.立川監督帶著薩克斯風登場說:「這裡是爵士樂的聖地,爵士樂的武道館,請原諒我有導演的特權站在在這裡。」
2.立川監督被問創作時有沒有內臟翻轉(嘔心瀝血)的瞬間,他回「每次作品完成後都會後悔,我每次做作品都把生命置於危險之中,但那個時刻還沒有到來,我希望有一天我能夠完成我的最後一部作品。」
3.對電影與原作結尾不同表示「原作有原作的好,但2個小時的電影最後只有兩個人站在舞台上太殘酷了,一開始就同意三人站在舞台上的結局。」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46.88.13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_Chat/M.1686667626.A.D45.html
感謝推
因為篇幅關係沒有描寫大在仙台的練習過程有點可惜,我補完漫畫才知道大是受到很多人的幫助才會有現在的他
原來如此,但感情線刻劃這麼長卻沒有讓我印象深刻的感覺,反而其他描寫較短的劇情讓我很想哭(例:為死去的狗作曲)
從路人超能知道立川監督,他真的超讚的!
這段有些東西我想三刷的時候再思考一下,目前我覺得這畫面的意涵有四個
1.冰塊是指「雪」祈的名字,也跟雪祈高傲的個性有關
2.冰塊是映照內心的鏡子
3.冰塊終究會融化消失,說明雪祈的音樂生涯很短暫(?)
4.我覺得立川監督在用同樣的畫面(兼用卡)除了省作畫以外,也是提醒觀眾這兩個畫面是互相呼應
大能這麼義無反顧往前衝,是因為他也不能回頭了吧,無論結果是成功還是失敗只能奮力一搏
相信解散樂團他一定很難過QQ
我覺得大自從聽了一次爵士樂後就把靈魂賣給爵士之神了,一旦扯到爵士他會異常的執著
名聲對他來說不是最重要的東西,加上大不會用網路吧(第一次登台表演在路邊發傳單)
謝謝您喜歡XD
立川監督這次在電影玩的顏色比一般動畫還瘋www
我是喜歡雪祈在音樂祭和So Blue按琴鍵的畫面,隨著音樂節奏一層一層往下陷超酷
還有謝謝您的訪談心得,我看得很開心
謝謝推
電影把動畫最大的優勢(音樂+會動的畫面)發揮的超好
二刷的時候我也好想拍手,好希望能辦個拍手場QQ
坐等D大的心得,細節肯定不止這些
我想說看一次就寫一篇,不然我會忘記(X)
電影的顏色第一次看覺得很顯眼,但又不會讓人有視覺疲勞感大推
感謝不嫌棄我的火柴人畫畫(?)
謝謝您喜歡,這部超值得二刷三刷四刷,我都想住在電影院了(X)
謝謝
我只知道龜田蠻常用毛筆風作畫,原來鉛筆風也是
我邊緣人沒朋友只好發文來推廣了QQ,好作品要用力推
原作不用旁白描寫大的努力,用和其他角色的互動更有說服力外,也讓讀者對配角印象深刻
笑死還真的很像百事可樂www
+1,電影的臨場感超棒,真的會想起身拍手歡呼
金色的畫面我覺得蠻像太陽一樣閃閃發光,我也很喜歡
其實看過路人超能動畫後覺得立川監督就那幾招在換(?),抓畫面蠻好玩的www
之前遇過ptt斷線我就發誓除非寫短文,否則一律先寫好再貼過來
那時候快寫完了,斷線時超想砸電腦(X)
這我後來有發現,製作組超貼心照順序排好讚
電影每首OST下的時機都超好,我每次聽From here想到解散的畫面眼淚就跑出來了QQ
※ 編輯: a1487546 (111.246.74.47 臺灣), 06/26/2023 10:28:20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