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的國際新聞讓人喘不過氣來,直到昨天一則關於營救行動的新聞總算帶來一點點光。
新聞內容是關於美國奧克拉荷馬州一名60歲的媽媽,隻身飛往中東國家卡達,將阿富汗全女子機器人團隊的10名成員從險境中解救出來。
新聞部分內容:
綜合外媒報導,現年60歲的里諾(Allyson Reneau)不僅是11個小孩的母親,她在10年前還以50歲高齡攻讀哈佛大學國際關係和太空政策碩士學位,並在畢業後開創自己的事業;2019年她在NASA工作時,與阿富汗全女子機器人隊認識,並且一直與她們保持聯絡。
「這是一個非常狹窄的機會之窗,但我知道如果我沒有跑過那扇門,就永遠不再有機會了。」里諾打電話給美國參議員求救,卻發現參議員也束手無策,毅然決然直接搭機,隻身前往卡達,將10名少女成功救出。
————
看完這則新聞我除了感動還是感動。就是有人的愛這麼大、這麼即時、這麼不顧一切,非親非故耶,隻身前往如此危險的地區耶。
忍不住搜尋了這位里諾,她在20歲時因為結婚生子而放棄大學學業,後來生了11個小孩(9女2男),直到50歲,最後一個小孩滿5歲時才得以重回校園。接著她先用一年半的時間修完76小時課程、拿到滿分4分,然後殺入哈佛大學國際關係碩士班,取得哈佛大學國際關係碩士學位,同時也取得美國太空政策碩士學位。畢業後的工作我看不太懂,總之都是一些美國聯邦航空總署、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之類的厲害機構。
且讓我再看看她的其他經歷,不看還好,一看下巴收不回來,里諾同時也是體操項目奧運選手的教練,並持有超過35年的飛行員執照。開外掛的人生啊。
中文報導標題稱她為大媽、超狂大媽、最強老媽,我覺得既親切又到位。她的個人網頁抬頭寫著「艾莉森・里諾/十一個小孩的媽」,看來母親是她最自豪的身份。IG裡大多都是她的小孩、奧運體操隊的照片,其中一張照片非常醒目,是十一個小孩的合照,里諾為這張相片下的註解為:富比士完全搞錯了,我才是全世界最富有的女人!!
里諾為小孩照片寫註解時還會附上編號,「生日快樂,六號!」「生日快樂,十一號!」「結婚快樂,二號!」哈哈哈好幽默。仔細想想,十一個小孩,肯定一年到頭都在過生日、懇親會、畢業典禮、入學典禮、結婚、生子、孫子行程⋯⋯光是這些就佔滿生活了不是嗎?哪還有空做其他事?但她事業學業家庭全拿,還可以去阿富汗救人。
真是一個偉大的媽媽。而我對於里諾營救行動的詮釋也跟母愛有關係,我覺得她是出於母愛而救那些少女。以里諾的身份與忙碌程度,對外聯繫大概都得靠助理才應付得來,除非工作需要,一般不太會跟合作對象多做聯繫,否則只是徒增負擔。但她竟然在結束2019 NASA的案子之後一直跟少女們保持聯繫,為什麼呢?這些十幾歲的少女能給予里諾的資源估計不會比里諾能給她們的多,但她們卻保持聯繫,我猜是因為里諾重視少女們的才智並且疼愛她們。這就是媽媽啊。
實在太感人,地表最強媽媽非她莫屬。里諾請出自傳吧(拜託出中譯本),我要秒買,這將會是我有生以來最期待的自傳。市面上大部分的自傳都是成功男性的自傳,但事實上很多所謂的成功男性回到家是不尊重妻子、不顧小孩也不理家務的,他們只負責賺錢跟功成名就,所以寫的也都是職場上的求存與角力,這不是不好看,但我也想知道他有沒有想過自己刷牙時噴好噴滿的鏡子是誰擦乾淨的,以及小孩的襪子為什麼總是剩一隻。
以前的我會僅憑一個人的社會成就而崇拜他,但自己當媽之後,才知道全世界最艱難的工作是媽媽,人類史上最偉大的成功在家庭裡。一個女人可以生養十一個小孩同時完成這麼多事,這才是傳奇,這才是我要看的自傳。
自從我結婚生子後,幾乎每次採訪都會被問到:有了小孩是不是就得放棄自己的夢想?我總說:「只是晚一點做而已,想做的還是會做。」我是真的這樣想,但還沒做到,而且其實多少有點擔心做不到。但今天看到里諾如此極致的人生,頓時安心許多。
不僅僅是里諾,所有傳奇人物的故事或多或少都讓我感到安心,因為他們總是能夠把不可能變成可能,為我這種誤陷不可能信念的人開一扇窗。人的潛能無窮,只要自己不阻礙自己,能做到什麼地步都說不準。
看到里諾救出全女子機器人團隊的成員,多麽振奮人心。亂世裡,救一個是一個。她的新聞也救了很多事件以外的人,因為這種新聞能鬆動痛苦,喚起感動與喜悅,很多人的心會因此被照亮。人的心只要有光照進來,就能夠做出有智慧的選擇、給出祝福。
最後,我真的真的覺得身在台灣很幸福,我感恩所有的一切。
___
本日最暖國際新聞:
女孩得救了!最強老媽搞定10本護照 救出阿富汗女子機器人隊成員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10820/2060669.htm
半百全職媽 圓夢進哈佛
https://www.merit-times.com/NewsPage.aspx?unid=239942
欲盡一己之力,可選擇捐款給救援團體,比如國際特赦組織、無國界醫生台灣分部、臺灣世界展望會⋯⋯等等,若有其他管道歡迎提供於留言處。
(圖為月子中心清晨六點左右的窗景)
「人類因夢想而偉大誰說的」的推薦目錄:
- 關於人類因夢想而偉大誰說的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人類因夢想而偉大誰說的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人類因夢想而偉大誰說的 在 希瑪x永續意識家園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人類因夢想而偉大誰說的 在 Bravo Caffè 布拉弗- 愛因斯坦說過:「人因夢想而偉大 的評價
- 關於人類因夢想而偉大誰說的 在 人因夢想而偉大幹話的八卦,PTT、DCARD 的評價
- 關於人類因夢想而偉大誰說的 在 人因夢想而偉大幹話的八卦,PTT、DCARD 的評價
- 關於人類因夢想而偉大誰說的 在 #人因夢想而偉大-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人類因夢想而偉大誰說的 在 人因夢想而偉大 - 逢甲大學板 | Dcard 的評價
人類因夢想而偉大誰說的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讓小說再次偉大?】
寫作真的是件殘忍的事情啊
真的
不知道為何昨天又有人跟我聊到「創作顛峰」的話題,一時有感🤣🤣
對啊,儘管我目前自己好像還有些很薄弱的信心
但是
那也僅止於如此短暫的此時此刻而已
還是覺得很可能我某天一覺醒來就江郎才盡了
到底還能撐多久呢?
怕.jpg
‧
這裡貼一下今年三月印刻雜誌封面專輯
我與駱以軍老師的長對談
真的是長對談
名副其實,非常長
有1.5萬字左右
我找了其中大概最輕鬆有趣的一回合貼在這裡
提到有次2006年
機緣巧合,駱以軍開車載我從南投回台北
路上塞車
所以我們就尷尬又歡快又激情(?)地在車上「共處」數小時的事情
(剛寫完時,我曾開玩笑地想把這次對談命名為「讓小說再次偉大」🤣🤣🤣)
‧
然後週六晚上8點有個中國的直播活動
(應該是類似podcast)
如圖
有興趣聽我聊一下生物龐克的朋友們可以自己掃QR扣
────
駱以軍:
我記得十幾年前(搞不好十七、八年前),有一次我去南投一個文學營演講,你也去了,我回程台北時,你搭我便車。如今回想,我那時也才不到四十歲,所以你也不到三十歲?更早些時我就認定,你們那一輩的頂尖天才,一個童偉格、一個你、一個甘耀明。這和後來的文學地位無關,我就是只讀到你們二十多歲時第一本小說時的,一種同為練武者,對這年輕作者,他初展露的某些極特殊的眼球轉速,或濾光的方式,或奇怪為何他為特別定格某一幅畫面。
這是我作為武痴內心真的驚嘆。當時你搭我的車,年輕的你非常害羞沉默。其實我好像後來變成一個哈啦大叔,但那時碰到純質的小說天才,我會有一種怕碰碎玻璃器皿的笨拙。天知道那次台中到台北的高速公路大塞車,我們的車好像緩慢在車陣困了五個小時嗎?天啊那對我是和一個劍氣在身的下一代頂尖小說家,我們在封閉車內共處五小時!
我連年輕跟同輩哥們在PUB喝酒亂屁小說、電影,也沒那麼長時間。而且那時我(愁苦於自己那麼窮,然後妻小,一籌莫展),你(愁苦於家人還不接受你放棄醫學系,改要寫小說),我們都並沒那麼多的人世閱歷,哪怕如今如果這樣場景我們還可說些自己遇上的倒楣事,但那時我超焦慮。
我後來才認識童偉格,啊啊那更是你發動漫天唬爛忍術,他都可以一句話不說就只傻笑的悶葫蘆。
不過那一次困在高速公路上,發生了一件奇妙的事,拯救了我焦慮的那五小時,我問起你「最喜歡的世界小說家」。
說真話,我覺得我自己那樣真的很幼稚,但我記得我年輕初遇黃錦樹、董啟章、童偉格時,都會很白痴問這問題,甚至會問「你心目中的第一到第五名」?真的很白痴,但如今想來真美好。因為這些人也會出現同樣崇敬、嚴格內心排名的表情,真的認真和我說起來。卡夫卡、波赫士、馬奎斯、杜斯妥也夫斯基、納博科夫、大江,這些人一定跑不掉的。偉格很意外對我提到巴加斯.略薩,錦樹則對我展開那時我根本不認識的奈波爾。
這幾年,有次我遇見黃崇凱,我和他說到波拉尼奧,簡直像在說喬丹那樣的迷醉。
我記得你對我說起符傲思的《魔法師》,然後我們也歡快激情的說著艾瑞斯‧梅鐸的《大海,大海》。
天啊,那可是那時我內心的兩大天書!極品!啟發之理想大小說的某種「城堡設計圖」啊!我沒有和任何人提過(後來才有在文章中提過)。
對我而言,我們兩個像是對了「通關密碼」,為何那其中的設計、展開、愛之瘋狂、高藝術修養之人,但卻搞了個莎士比亞《暴風雨》的現代演劇。我們講得超嗨,完全忘了之前的拘謹、張力。就像兩個天才棋手在大聊哪一年世界西洋棋大賽,哪一局經典然後白方哪一手下錯,黑方在哪一手如何做局,那真是聊的暢意、兩眼發光。
當然之後,我們其實隔幾年遇見,某些對談活動,某些和其他創作者的咖啡屋聚會。但好像不再能復返,那樣我們相較都年輕,然後像高手拿劍晃幾下探對方內力的傻瓜行為。
但我心中留了個念想,想有機會再聽你說說。
‧
伊格言:
你提到多年前這件事(準確地說是二○○六年十二月;因為我清楚記得前晚天氣極冷,我在南投文藝營住宿處小房間電視上看到陳菊以極小票數差首次擊敗黃俊英當選高雄市長。換言之,那時《噬夢人》也還在我腦子裡還沒被寫出來呢),我讀得熱淚盈眶。
是啊,如你所言,那多麼「傻瓜行為」,純淨而真誠無比──並無特別私交,但同樣懷抱著對小說這藝術行當的虔誠之心的兩個瘋魔者(是啊,不瘋魔,不成活)的彼此試探,擺好了架式過招;然而同時又信服於對方的虔誠與深情,心知肚明因而有種知音的相濡以沫。那是多麼美好的時刻。而確實也正如你所說──那樣的時刻如何可能?連你(以軍老師!)和你的同輩們聊小說,也不太可能一聊五小時啊。黑暗的北上高速公路上黑暗的車裡,有時車行順暢,路燈的橘色燈光霧氣般間歇性侵入車內;有時路面擁堵成為大型停車場,舉目所及所有車輛方盒子共同陷落於一個被按下了暫停鍵的虛擬夢境中。
而後我們竟然就這樣聊小說聊了五個小時!誇張點說,出之以〈二階堂雅紀虛擬偶像詐騙事件〉主角葉月春奈之語:一切豈非近乎神蹟?
所以「上帝」是什麼?「神」是什麼?我們何德何能,何其幸且不幸,與那樣既徒勞無功又煙花般燦爛的命運相遇?
我想到的是,在無神論者佛洛依德那裡,那是人類用以抵禦恐懼的心靈幻覺(《圖騰與禁忌》、《一種幻覺的未來》);在另一位無神論者馬克思那裡,那是統治階級用以麻痺人民的鴉片。而如今重新思索這不可思議的提問,如果一如馬克思與佛洛依德所說,「神」純粹是人類心靈的創造物,那麼我會問的是:在何種時刻,在「智人」此一物種的心靈中,恐懼誕生了,神也因此而誕生了?
尼安德塔人的心中有神嗎?黑猩猩們的心中有神嗎?虎鯨、狗或貓的心中有牠們自己的神嗎?
我必得如此提問,因為我無法無視於數世紀以來人類的智識進展與文明跳躍。那是達爾文的凝視,《盲眼鐘錶匠》的洞見,丹尼爾‧丹內特等一眾心智哲學家手術刀般鋒利的思索,凱文‧凱利的的空照視野,甚至再加上伊隆‧馬斯克等夢想家的狂想與實踐。
法國作家韋勒貝克在《誰殺了韋勒貝克》中虛構了一幅藝術家傑德‧馬丹的成名畫作,題為「比爾蓋茲和賈伯斯討論電腦資訊的未來」(韋勒貝克的描述是,畫幅中,北加州燦爛的夕照下,正向生命終點快速趨近的賈伯斯眼中燃燒著深沉的火焰,「不只是預言者、先知的火焰,也是儒勒‧凡爾納筆下描述的發明者的火焰」)──
而在我們這個時代,毫無疑問我們該凝視的是「伊隆‧馬斯克與哥德爾虛擬視訊會議」或「凱文‧凱利、理查‧道金斯與教宗聖方濟各針鋒相對」。
我懷疑,在小說的世界裡,「神」與「鬼」或許都是命運的代稱(幾年前我寫過一篇談及普利摩‧李維的小文章,題為「鬼是命運的隱喻」)。
《魔法師》的作者符傲思並未迴避此一大題,在序言中,他明白表示,《魔法師》最初的原名叫「上帝遊戲」。是,我個人以為,符傲思在討論的確實就是「命運」;而小說主角于爾夫的遭遇無非是一部微縮膠卷化的個人心靈史──必須說明的是,此處的「個人心靈史」並不僅是小說情節中的角色個人心靈,而毋寧隱喻著整部人類文明之智識啟蒙流變的歷史。
在我看來,符傲思與《大海,大海》的艾瑞絲‧梅鐸(Iris Murdoch)、《基地三部曲》的艾西莫夫,以及韋勒貝克等人是同一類小說家
(當然了,或許可以再加上《三體》、《阿特拉斯聳聳肩》),他們思索的是整個文明過去的脈絡與未來的去向。
「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到哪裡去?」的個人哲學三問,在此或已化為烈焰煙塵中的「文明三問」:「文明是什麼?文明從哪裡來?人類文明終將往何處去?」。我以為,這或許就是最「大」的小說了。
小說還能有多「大」?是以,就此一角度而言,或許我可暫且心虛地回答你半開玩笑的提問──你提到,你很想聽我唬爛看看「愛的量子力學論」。
當然了,我沒有直接回答的能力,但或許恰恰有一趣事可供參照:在《噬夢人》的幾十則註解中,有一則我簡稱為「方程式測定儀」的註解──我假想未來有位名叫森山和正的日本教授發現了關於「愛」或「靈魂」的物理學證據。
事實上,此刻,二〇二一年科學家們所掌握的弦論已然推測,我們身處其間的世界並非僅只我們所習以為常的四維時空,而是另有七個細小的維度踡曲於其中;是以,宇宙並非四維時空,而是以共十一維的形式存在。而小說中森山和正教授的理論則論證了,類似「靈魂」、「意識」、「生命」與「愛」,甚至「詛咒」這樣我們此刻以數學或物理無法證實的「東西」,都實存於那感官不可見的七個細小維度中。
《噬夢人》成書於二○一○年;而其後數年,英國大導諾蘭就釋出了他的《星際效應》(*Interstellar*),在電影中拋出類似設想:「愛」就在第五維度裡。我有時演講時提到此事,不無得意,開玩笑地說我與諾蘭大約是英雄所見略同吧(笑)。
當然了,這在《噬夢人》中僅是一支線,而在《星際效應》中則得到了完整的發展。諾蘭無疑是個自造迷宮的高手,《星際效應》中迷宮仍在,但明顯不如《全面啟動》(*Inception*)與其後疫情下的《天能》(*Tenet*)般錯綜迂迴,取而代之的則是巨大的、寬闊的,宇宙尺度的深情。我在想,這個小巧合或許也代表了我對此類「大小說」的個人偏執。小說此一藝術形式,究竟可能「宏偉」至何種程度?
我對此事好奇無比。而這點,又直接連上了我個人對藝術的另一理解或執念──小說,或謂藝術,是否有可能更有效、更毫無閃躲地回應當代人類的議題?如何「讓小說再次偉大」?
作為一位虔誠的文字手工藝人,我猜想,這或許就是我們所在的這個行當為文明做出一些無可取代的創新的機會吧?
人類因夢想而偉大誰說的 在 希瑪x永續意識家園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一直在意識家園路上學習的好夥伴,明德要來舉辦《夢想中的家園生活》感動時光分享活動囉!
以下內容都摘自明德的分享(有點長,分成兩次貼喔:)
--------------------------------
(上)
明德:每次聽木之花家人唱歌,即使聽不懂歌詞,心裡都會有一股震動。看了木之花的影片很多次,把我很有震動的句子記錄下來並做整理。若看了心也有震動,歡迎來參加8/19和8/24的感動時光屋。
(感動時光屋分享活動資訊在最下方;木之花家族影片好感動喔!貼在留言,大家要點進去看!)
.
.
<修鍊心性,追求心靈和諧的幸福>
「為什麼創建了木之花?也許當時的我有點不幸。如果我過著普通的生活,就會像現代人們一樣賺錢,經營公司,成為富人吧。但是我發現那是撩撥欲望的東西,不是真正的富有。比起經濟上的富有,我認為心靈的羈絆和愛才是真正的富有。在現在世界開始這種嶄新生活方式,是很需要勇氣的事情」
「我們不是宗教團體,只是學習悟道,通過打磨心性,我們能變得更和諧,和別人以及和自然」
「要想真正改變世界,需先改變自己,那是讓世界變和平最快捷的方法」
「進入室內前轉身擺好脫下的鞋子,代表回顧反思自己今天一天走過的路」
.
.
<與自然和諧共處>
「也許有人會覺得我們很奇怪,不過我覺得奇怪的是現在的社會。我們被大自然給予生命,如果大自然不存在,我們也無法生存,所以我們是大自然的一部份。但現在社會和大自然愈來愈遠,所以奇怪的是現在的社會,而我們只是依循自然而生活,這對我們再正常不過了。」
.
.
<團體生活的多元性與支持性>
「和人們和諧共居有很多挑戰,跟一般家庭一樣。要控制小我的確是很難的,不過我們目的是和世界整體合一,如果陷在小我,就無法和世界合為一體。我們開始養蜂,也是因為這將成為今後人類的生活模型,他們不是單獨生存,而是作為一個整體生存」
「每個人都有一個角色,為整體社群發揮自己的作用」「但我們的角色並非固定不變,如果一個小組需要人幫忙,其他組也會來協助,流動性與彈性很高,和我們的身體一樣,右手受傷,左手可以來支持」
「工作(働く)就是生活,所有的生物都是這樣。働く意思是使他人輕鬆,人只要活著都應該工作」
「養蜂對我來說並非工作,而是我恢復元氣的秘訣。現代人為了錢而工作,所以會疲憊不堪。」
「一隻小蜜蜂的力量很微小,很多很多這種小生命,為了完成一項工作而齊心合力,而後能做偉大的事業。他們為了彼此勞動,也為大自然生態系統做出貢獻」
「如果人類也像蜜蜂一樣生活的話,就能變成更美好的世界。木之花家族就是一個龐大的實驗場。」
「每週有6天,我們會開成年人會議…每天的議題都不一樣,成員若有想討論的事或問題,都可以作為議題提出來。內容林林總總,小到個人的事,大到關係社群整體的事。誰提出議題,全體成員都對這個問題努力提出共同解決之道。最重要的是拓展世界觀,要建立和諧世界,每個人需要有客觀的眼光,因為如果每個人只用自己的方式來看,就會發生衝突。木之花家族的核心就是成年人會議」
.
.
文字出處:世界的留白 - 木之花家族影片(連結在留言),內文有明德實地參訪經驗的一些補充。
照片:明德、Konohana Family官方網站
--------------------------------
~~感動時光屋預告~~
主題:夢想中的家園生活
場次日期:
2021/08/19 週四晚場(19:00-22:00)--夢想中的家園生活
2021/08/24 週二晚場(19:00-22:00)--夢想中的家園生活
兩場的進行與分享內容或許會因參與成員能量流動而有些許差異。
分享者與主持人:明德
2013-2014年我從網路上看到日本木之花共生社群的文章與影片,深深被裡面描述的幸福生活觸動,『原來一群人一起努力支持彼此的生活,聽從心的聲音來工作是這麼美好』。於是我開始踏上追尋與創造幸福共生之路。其中一趟旅程就是2017年到日本木之花居住參訪了10日,實際體驗某部分共生生活。想邀請大家來聊聊關於關於家園生活的感動時光,以及夢想中的家園生活。
收費:免費參加。同時也歡迎依據意願及感動贊助支持。
報名表:https://forms.gle/hQefcRuXrnRwtKP38
.
人類因夢想而偉大誰說的 在 #人因夢想而偉大-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人因夢想而偉大 ?許常德顛覆思考!大師開示遭洪素卿狠吐槽:不負責任的男人?|每周精選 · 東風衛視. 東風衛視. Verified. •. 1.1K views 6 months ago. ... <看更多>
人類因夢想而偉大誰說的 在 人因夢想而偉大 - 逢甲大學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各位逢甲人說說你的夢想或目標小妹想長長見識- 逢甲大學,夢想. ... <看更多>
人類因夢想而偉大誰說的 在 Bravo Caffè 布拉弗- 愛因斯坦說過:「人因夢想而偉大 的推薦與評價
愛因斯坦說過:「人因夢想而偉大,夢想因人而實現。」 每個人心中都會有夢想,但要去實踐它,往往要付出相當多的心力與時間,很慶幸自己在這條路走來,得到很多人的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