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金山上的窮人 大旱後水資源調適」線上座談會
近日西歐世紀洪災導致德國、比利時、荷蘭等地受災,雖然已有良好警報系統,但仍然造成百人喪命、基礎建設中斷及當地經濟損失。台灣則是面臨 56 年來大旱,所幸 5 月底接連大雨才結束旱期。
隨著乾旱、洪災等極端氣候事件愈來愈普遍且可能更加極端,未來全球都需要為此類事件做好更多準備,提高基礎建設抵禦能力。水環境建設對於減少天然災害風險至關重要,而國外研究亦證實自然環境(如森林)亦是經濟實惠又具彈性的解決方案。面對極端氣候危機,台灣在水資源及水環境建設做了什麼努力?未來又該如何適應更極端的氣候?
台灣年平均降雨量 2,500 公釐,是世界平均值 2 倍多。不過,豐枯懸殊,且因為地勢高聳,河川短小且流急,不容易留住雨水,再加上台灣人口稠密,每年每人可分配的降雨量僅有世界平均的 1/5,被聯合國列為全球排名第 18 位具缺水危機的國家,宛如坐在金山上的窮人。
為解決降雨不均、過度依賴水庫、用水效率低,經濟部以「多省水、多找水及多調水」穩定供水,在這次旱期先後採取稻作停灌、開發伏流水、貨櫃移動式海水淡化設備進行海水淡化、系統再生水、啟用抗旱井等措施。
行政院今年 6 月 29 日召開「水資源建設及制度建立規劃會議」,經濟部從建設面(增容蓄水、區域調度、抗旱設施輚常態備用及設施現代化等)、管理面(清淤、管理汰換、轉旱作等)及制度面(水價合理化、耗水費、產業使用再生或海淡水等)提出相關策進計畫。
行政院蘇貞昌院長裁示「好工程經得起時間考驗,水環境是最好的投資,支持水資源相關計畫,請大家改變態度, 將原有規劃重新盤整,設法從根本解決方法,縮短期程,加碼、加快儘速完成相關建設,也請國發會支持相關預算」。
乾旱、大雨致災等氣候危機已成長期趨勢,全球亦努力邁向 2050 年淨零碳排,然而,政府對於水資源開發、供應、使用管理及氣候風險管理相關研究或分析仍有不足。舉例來說,農業總是被外界認定是
用水大戶,卻有藏水於農涵養地下水的貢獻,究竟農業實際用水量為何,仍有待調查納入供水計畫。地下水堪稱救命水,但抽用、補注未平衡就有地層下陷的風險,全台水井約 32 萬口,僅不到 3 萬口井合法取得水權登記,各地水井蘊含量、補注量及使用量相關調查或監測卻不足;台灣的降雨患不均又有患寡趨勢,蓄水是韌性治水作法,台灣森林的蓄水量相當 73 座石門水庫,因此,蓄水調水也應從立體空間思考,山養林、林護樹、樹固土、土保水。以屏東大潮州人工地下補注湖為例,在林邊溪出山口中上游處設置,不僅可滯洪、分洪,啟用 3 年平均每年補注 5,500 萬噸地下水,超越湖山水庫蓄水量。
然而,經濟部未來水資源計畫中尚付諸闕如,是否還有其他地方適合設地下人工補注湖?政府積極開發海水淡化、再生水等,然而不同水源開發皆會有能源間接碳排放,不同開發工程間的成本、效益事後是否被分析比較,做為未來政策選擇之參考?台灣不同區域水源條件、人口及產業發展有別,水資源供應及分配該如何做才適值足量?
因此,今天我和 蘇治芬、洪申翰委員一起召開本次會議。
人工降雨成本 在 創業小聚 Meet Startup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台灣雖然降雨量豐沛,但漏水率高,依靠傳統水表的住戶無法及時發現,但「優納比」打造了能即時監控用水量的智慧水表,什麼樣的內部的關鍵技術能讓水表運作八年?
人工降雨成本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上半年乾旱原因曝! 專家一篇釋疑「4大缺水傳言」(05/23/2021 TVBS新聞網)
台灣近幾個月來面臨嚴重乾旱,目前已有12座水庫有效蓄水量低於10%或直接見底,許多民眾受限水影響相當無奈,只盼老天爺早日替大地解渴。天氣風險公司總經理彭啟明整理2021上半年的乾旱主因,同時列出「4大常見缺水傳言」替大家釋疑。
彭啟明今日撰文指出,2021年上半年乾旱的主要原因有:一、台灣豐水及枯水期有顯著差異,水資源能夠儲存量有限;二、2020年無颱風侵台,年雨量顯著偏少,下半年全球反聖嬰現象;三、2021反聖嬰現象發威,春雨顯著偏少;四、2021年5月梅雨季,太平洋高壓異常增強西伸,高溫偏少雨,梅雨鋒面偏北發展,影響台灣梅雨遲到也偏少;五、氣候變遷,從長期來看,的確有可能發生頻率越來越高。
同時,彭啟明也針對幾個問題釋疑,首先是「中火造成乾旱?」他表示,雲雨帶過台灣海峽就減弱,是太平洋高壓的乾熱空氣造成的,它讓原來在大陸南方閃電對流旺盛經過海峽就減弱,因此西半部才沒有顯著降雨。彭啟明解釋,乾旱的原因很多,水資源的儲存量、去年無颱風、反聖嬰造成春雨少,5月雨水也偏少,從氣候特性就看出差異性。
再來是「太陽能電版導致乾旱?」彭啟明說曾有人誤傳,太陽能板反射熱能回大氣層,導致台灣乾旱,「太陽能光電板,將太陽的光熱,反射回大氣層,讓台灣上空沒有冷空氣...以致於水氣無法凝結為水滴...至今完全沒有春雷、更沒有雨」。他解釋,台灣太陽能面板的面積並沒有那麼大,而且太陽光電板是吸收太陽光來轉換為電,傳言稱「把太陽的光熱反射回大氣層」就不正確,因此傳言推論「台灣上空沒有冷空氣...導致沒有雨」也是錯誤。
彭啟明引用「台灣事實查核中心」報導,中央大學大氣科學學系副教授王聖翔指出,太陽光電板是吸收太陽能,所以「反射太陽光熱」的說法不正確。中興大學環境工程系教授莊秉潔也說,太陽光電板反射的熱能,和一般台灣的地貌,包括樹木、水泥地、柏油路等能反射的熱能,沒有太大的差異,不會因為太陽能光電板反射比較多熱能回大氣層,此傳言並無根據。
報導指出,太陽光電板是深色的,所以它反射回大氣層的熱能比較少,是地表比較容易被加熱,但太陽光電板的面積很小,因此對大氣的影響不大。結論就是,太陽能板是吸收熱能轉換為電力,其反射的熱能與一般台灣地貌沒有明顯差異,傳言宣稱「太陽能板反射熱能回大氣層,導致台灣乾旱」,並無根據。
另外,曾有人懷疑台灣近期乾旱是對岸的「氣候戰」,藉由不讓於華北的鋒面南下來恐嚇台灣,讓台灣各方面重創。彭啟明強調,不談兩岸關係及衝突,只從氣象角度來看。梅雨鋒面不是來自華北,是從5、6月從台灣開始生成逐步往北,7月會到華北或北海道。今年至大陸長江中下游到華南,延伸到日本的梅雨鋒面發展旺盛,台灣目前為止都只有移動型的鋒面在北方掠過,還沒有滯留鋒面影響。
氣候和氣象不同,目前只有氣象戰,改造短時間的天氣,還沒聽過改造長時間氣候的氣候戰。彭啟明說,大陸每年的5年計畫都有人工影響天氣的計畫,如果長期來看從十一五到目前的十四五都有提到,仔細比對他們的作業就知道這沒那麼厲害,「如果這樣,那為何對岸還有旱災,也有水災?」
對於有人質疑,「為何不大規模做人造雨?」彭啟明則回應,「乾的毛巾,怎麼擠,也擠不出水來」。他解釋,目前各種研究所得到的數據,空中造雨效益較大,地面造雨效益相當低,若進行空中造雨的效果約在增加0%到30%左右,但一般比較讓人接受的數字是10%以下。
彭啟明說,要證明造雨效果可能要付出極大成本,例如飛機或遙測監測設備,且各個地區的雲種及降雨特性不同,很難一體適用。現在全球僅有少量人造雨相關學術研究或實驗,各國人造雨多屬於商業作業活動下,造雨效果常有過度樂觀的現象。也因此,彭啟明最後仍強調,「全民節水才是最有效的做法」。
完整內容請見: news.tvbs.com.tw/life/1515102
♡